播放地址

丑闻笔记

剧情片英国2006

主演:朱迪·丹奇,凯特·布兰切特,汤姆·乔治森,迈克尔·马罗尼,比尔·奈伊,朱诺·坦普尔

导演:理查德·艾尔

 剧照

丑闻笔记 剧照 NO.1丑闻笔记 剧照 NO.2丑闻笔记 剧照 NO.3丑闻笔记 剧照 NO.4丑闻笔记 剧照 NO.5丑闻笔记 剧照 NO.6丑闻笔记 剧照 NO.13丑闻笔记 剧照 NO.14丑闻笔记 剧照 NO.15丑闻笔记 剧照 NO.16丑闻笔记 剧照 NO.17丑闻笔记 剧照 NO.18丑闻笔记 剧照 NO.19丑闻笔记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11

详细剧情

  希芭·哈特(凯特·布兰切特 饰)是学校里新来的美术老师,她年轻美丽,气质高雅。老教师芭芭拉(朱迪·丹奇 饰)悄悄地关注起希芭,并渐渐和希芭结成好友。希芭把芭芭拉当成密友,向她倾诉年迈丈夫的无趣,女儿的叛逆和儿子的低能。两个女人结为看起来温馨又和谐的忘年之交。
  无意中芭芭 拉发现希芭与学生的不伦之恋,她逼迫希芭承认了奸情,并答应保守秘密。可是两个人的友谊却由此变质。保密人芭芭拉对希芭的占有欲越来越强,希芭在秘密被泄露的威胁下一次次屈服。然而秘密总有被泄露的一天,保密人事无巨细的日记转瞬成了记满丑闻的笔记。

 长篇影评

 1 ) [电影]《丑闻笔记》:最黑的黑皮书!



    暴发于弗吉尼亚的校园枪击案刚刚被证实为一个23岁的韩国人所为,相信这让很多中国人都松了一口气,但和当日的“9·11”一样,竟然也有不少人幸灾乐祸,这很令我吃惊。如果凶手真是中国人(事件爆发后一度有传闻说凶手来自上海同济大学),那么随后将引发的负面连锁反应,想必连奥组委都会胆战心惊,但杀戮者不是中国人,我们就有权利旁观取笑?美国的霸权(包括其文化、经济的优越感)令其成为众矢之的,早已成为积重难返的事实,然而部分中国人总是在这种特殊时刻表现出落井下石的功利态度,也同样令人感到无比遗憾。
    在这样一种复杂心境下看《丑闻笔记》这部电影,感觉实在是怪怪的,如同你将赤身平躺在地,胸口压着巨大黑石,而高高举起的铁锤,却迟迟不肯落下。

   《丑闻笔记》所描绘的人性阴暗面成份相当复杂,它既让人感到孤独者内在的巨大激情,同时又告诫你,那很可能是极端危险和有害的,这一点主要由朱迪·丹奇扮演的女同性恋者诠释。朱迪·丹奇出神入化的演技令其塑造的角色看上去如同一个恶魔,虽然看上去她只不过是做了符合她内心逻辑的事情,貌似可以获得同情,但当我们坚持看到影片的结尾(影片巨大的阴暗确实曾令某人企图中途退场),这种同情便会荡然无存。
    凯特·布兰切特的表演,则富有更具魅力的不同层次,完全不亚于朱迪·丹奇。
    英国演员的扎实功力,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抛开影片令人不快和耸人听闻的主题不谈,《丑闻笔记》在人物关系处理上那种不断变动、永无宁日的做法也同样令人不安和赞叹不已。剧本来自英国记者卓依·海勒的同名小说(该小说2003年小说曾入围英国小说的最高奖项“布克奖”的决选名单),有力的台词如同砖块掷地有声,尤其朱迪·丹奇狡黠刻薄的内心独白部分。
    从故事结构分析,影片属于典型的“1+1=3”格局,既完全可独立成篇的凯特·布兰切特不伦之恋部分和朱迪·丹奇同性恋阴谋家部分叠加,形成了另一个节奏更紧凑、戏剧张力更丰富的“第三故事”,这种叙事技巧,同样值得借鉴和学习。

 
    ——电影,是人类最黑的黑皮书?以今日论,貌似确实如此。

http://blog.sina.com.cn/u/4b658a99010009me

 2 ) 一则有意误读的改编

这则故事并不是关于一个熟女对少年的性狂热,也不是关于一个隐藏多年的老年Les对年轻女人不可思议的占有欲,电影改编突出这些方面的结果,是将小说完全轻薄、时髦化了。2006年底的英国电影《丑闻笔记》,改编自同名小说,作者是位伦敦的年轻专栏女作家Zoe Heller。 小说到电影 这部小说并不是某类沉重深刻如《追忆逝水年华》般经典化的作品,具备时尚读本一切轻松愉快地特点。但作者写作严谨,作品品貌端正,聪明又动人。坦白说,较宇宙之外的广袤,人心同样辽远宽阔的无边无际,艺术作品往往牵领住这些情愫的一点皮毛便足以让人心领神会了。扼腕叹息也就在这些点点滴滴的刺激之下。小说《丑闻笔记》的好处就在这里。很快在两天读完之后,我会忍不住想,为什么它比同一年翻译过来的《微物之神》好看?如果我觉得《微物之神》太“熟悉”、“雷同”,《丑闻笔记》从题材到写法难道更不是老套得一无往复? 结论也许很简单,因为《微物之神》在写、与展示“形式”,而《丑闻笔记》在写人物,所以它更动人,也更直指人心。

如果大部分观看者都和我一样先看了电影,会同样“误会”,并且忽略掉太多小说作者着力表达的东西。其实电影《丑闻笔记》初看时,虽然落套,但仍有着一切英国小成本电影的可亲之处:相对保守、相对幽默、相对朴素、相对悲剧……就是那些相对于好莱坞使劲过大的跋扈作风以外的轻松。但看完小说后,发觉落套都在电影对故事的选取上。

电影改编看中了小说故事的两个可资吸引眼球的老套卖点,“师生恋”(女老师对男学生)vs“同性恋”(年長的女性对年轻女人),这两点每一个后面都可以写出一排异色电影的名字。一看便知,电影故事突出的“欲望”。故事的伦理在这个法则之内打转。对此,电影在镜头上对小说做了许多强调和改写。比如,女教师希巴与康纳利第一次单独约会,小说中并没有让二人发生性关系,电影则迅速让二人在草地上露宿;小说中直到希巴自己坦诚,芭芭拉并没有直面她的不伦之恋。而电影则让芭芭拉干脆刺激地偷窥到希巴和康纳利的激烈性爱场面;电影中康纳利对希巴的挑逗会让小说作者有些惊讶,他直接说:老师,你“技术”怎么样?——虽然,这部电影毕竟不是一部《本能》般以性感为卖点的影片,但欲望法则还是贯穿始终。为达到这一目的,电影对小说线索上进行了最重大也在我看来,有点可气且可笑的一个改写,将第一人称叙述者芭芭拉改写为一个女同性恋者。电影并没有直写这一点。但种种暗示包括结尾的突出,让芭芭拉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性狩猎者。电影将这个形象曲解了。

芭芭拉是同性恋者吗? 显然,导演不能理解芭芭拉对希巴的兴趣。那些心计与跳动的情感,那与之为伍的若渴情节。这些所有让女性读者非常熟悉、理解的情绪,导演似乎只在欲望中的男女身上才看到过,便也仅能在这样的逻辑中安排二者关系。于是,便生产出同性恋情这样的解释途径。

小说中的芭芭拉是个性格复杂的角色。作者主要借她呈现的是孤独与冷漠的人际关系。 芭芭拉出生于工人阶层家庭,与父母交恶,唯一的妹妹是个宗教狂。她理智、清醒而严苛、冷峻,在长年独居的生活中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而由之而来是在她自己的生活阶层中,毫无可交往的对象。这又反过来形成了她孤僻而愤世嫉俗的个性。

在遇到希巴前,芭芭拉以这种面目对着周围那些麻木的教师和学生。在这所教育上不起私立学校的,普通工人阶级子女的公立中学里,学生中的大部分都在混日子,其中百分之九十的人将来“至多”作商贩等服务行业,将眼下所学的莎士比亚扔在脑后。他们的父母都是工人,粗鲁而暴躁——小说在很多地方强调这种“阶级”问题,暗示芭芭拉既是出身这些人中的一员,又看不起他们身上的劣性。她拒绝参加教改等校方的虚伪活动,厌恶同行的粗鄙和无知——直到希巴出现。 “在此之前,我从没认识过一个上层阶级的人,希巴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这阶级的人。”小说中不断强调这一点。希巴来自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这一方面突出了希巴可以与芭芭拉做朋友的原因,在学养背景下,她们可以交流;另外,她来自另一个阶级。芭芭拉渴望和她交朋友,因为她与众不同,并且高贵而神秘。与整个芭芭拉生存的环境截然不同。所以对她的家庭邀请,芭芭拉暗地兴奋不已。不仅因为希巴的可爱,也更因为她出身带来的优越属性,芭芭拉对此是不无好奇的。而电影将这个情节完完全全的狭隘化,呈现为单一的、出于性欲的占有心态。在这里,电影挪用改写了小说的一个情节:“芭芭拉的精心梳妆打扮”。

如果观看者都阅读了小说,就不会发出“芭芭拉是同性恋者吗?”这样的疑问了,因为小说中芭芭拉的精心准备是为赴一个男人的约会。芭芭拉对希巴的背叛也更可解,因为同为女人的失望与嫉妒。而电影将之挪用到芭芭拉赴希巴之约上。——在我看来,这种改写可笑之处,不仅在于导演对女性情感一厢情愿似的的误解强加,更对芭芭拉这个形象没能理解、体认,且没有或拒绝同情,以同理心注视、处理这个角色——这个形象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扁平化的“孤独老处女怪物”,怪异而变态。只能说导演也许有意曲解,或无法体认,独身女性在某种独处情境下的心态。那样的寂寥不仅指向性,也指向一切遍在的情感本身,比如朋友,比如家人。

欲望法则与男性思路 也在这种男性中心的思路下,小说中风格恐怖的结尾“两颗绝望的心”的无奈捆绑,被改写成影片中出轨女人的“回归”忏悔;在“认清”芭芭拉“丑恶”嘴脸之下的希巴,与芭芭拉彻底断绝关系,回到了善良的老丈夫身边。——一个更符合“社会主流”的思路。

在自由改编的理解基础上,我可以认同一切对原著的电影改写。只是这次“如此巧妙”——所有细微的、重大的改编,都恰到好处的服务于一种男性思维与表达。这个男性思路,让一切复杂的情感服务于浅表的欲望表达,于是电影更好卖、“好懂”了,却也轻薄了。小说中许多可兹表现的地方都抹去不表。比如,芭芭拉曾在希巴事发后暗自替希巴叫屈,她指出英国五十几岁的王储娶十九岁的小姑娘时举国欢庆,而希巴的事情就如此令人嫌恶,这样公平吗?五十几岁和四十岁,十九岁和十六岁真的差距那么多吗?抹去不能表的还有希巴的单纯和细微体会,“他的身体是一个新玩具,大人对身体满不在乎的态度,他还没学会。”以及希巴独自承担的勇气。

电影《丑闻笔记》自然是成立的,就影片呈现看,也是一种成功地改写。但若就小说希望呈现的人与人之间复杂情绪的意图来看,这个改编带有有意误读和单一化、商品化的倾向。 补充:关于《丑闻笔记》中女主角名字Sheba(希巴),作者选择的由来: 示巴女王(Makeda, Queen of Sheba)是公元前非洲东部埃塞俄比亚的女王。她在非洲的势力,最强的时候覆盖整个东非。根据《旧约圣经》列王纪上第10章、《古兰经》和其它历史资料的记载,她因为仰慕当时以色列国王所罗门的才华与智能,不惜纾尊降贵,前往以色列向所罗门提亲。而所罗门王也因此与她犯了奸淫罪(因为他已有妻室),而被上帝所遗弃,并展开了以色列王国衰落的序幕。示巴女王被以色列人逐回埃塞俄比亚之时,据说已怀有所罗门王的骨肉。而埃塞俄比亚当地的语言亦与古希伯来语出奇地近似。此外,存放于耶路撒冷圣殿的约柜在罗马帝国军队屠城之后神秘失踪,据闻就是当年所罗门王在埃塞俄比亚的遗裔把约柜秘密从耶路撒冷运到埃塞俄比亚收藏。这些片断的正史、野史,都或多或少证实了示巴女王当年和所罗门王的关系非比寻常。亦有人凭着《雅歌》第一章第5节的一句,而认为《雅歌》是所罗门王与示巴女王之间的情话。 2007年5月11日 于 北京

 3 ) 一边背叛,一边从犯。

每人都有两面儿。
表现出来的和潜在着的。
不能简单的说哪个就好,只是有时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就是俗话所说的,人被逼急了什么都做的出来,狗急了还跳墙呢不是。
但人要不冲动并且思想清醒的时候,谁也没有想过把安于现状推向火坑不是吗。

babara就是这么一个人。其实每个人都是。
喜欢sheba。帮助她不想她受到伤害。
喜欢sheba。嫉妒她永远不懂得寂寞。

从犯着。
知道sheba和一个十五岁的小孩儿通奸,并没有急忙去揭发,而是温柔的包庇她,帮她出主意,劝告她,安慰她,恨不得抱着她跳出火坑。
自然sheba感激连连。视她作恩人。什么事都跟她说,却惟独没有听她的劝,和那个男孩儿决断。


终于败露。



barbara相依为命的小猫死了。很难过于是她去找sheba。
她其实要的并不多,只是想让sheba陪在身边,就这么陪着。
但你知道往往很容易的事情却很难处理好。往往都是这样。
sheba要去参加很溺爱的有点智障的儿子ben的play。全家人都在等sheba。barbara却咄咄逼人的瞪着sheba,提醒她“我这儿可刚有人死掉”。sheba也不甘示弱的提醒barbara“这是我亲生儿子的演出我必须去”。

于是,背叛的一出戏正在悄悄的酝酿……
话说人不能逼,尤其是不能顺着风的逼,要不真是后果惨不忍睹。

于是,背叛着。
暗恋sheba的教员刚好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来找barbara。想找barbara撮合他与sheba。
本来就愤怒,加上嫉妒,barbara终于没忍住。
暗示这个教员,sheba与一个十年级男生有不正当关系。
欲言又止。但往往大灾难就是从这么可有可无的一句话开始的。


也许是因为sheba没有在barbara需要人陪的时候留下陪她。
也许是因为barbara的寂寞永远不能被sheba理解。
也许是这个可怜的老女人忽然发现自己一辈子可能都不会了解到一些事了。
总之,我们在这个结局上,不能怪任何人。
我们可以理解任何人。


任何人都是在经历这么一个阶段。
“一边背叛,一边从犯。”
Barbara,庇护sheba的同时,却又想过摧毁她。
sheba,背着老公和自己的学生做爱,却又在最后关头需要老公的关怀。

而sheba的老公,顶着门外众头镁光灯的狙击,对马上就要离家的sheba说了一句“我没说我多了不起,可是我一直在这儿”差点害我声泪俱下。
我想他一定可以原谅sheba,把日子重新来过。
有的时候背叛是一种莽撞,就像barbara对sheba,sheba对老公的那样。
一时之为。
而有的时候从犯也是一种身不由己。一种打心眼儿里的热爱。像barbara对sheba,明知她做错,却还要替她一起扛。
“我以为我们不只是朋友。”barbara如是说。

以及到剧末,又出现在barbara身边的一个年轻女孩儿。
barbara热爱的,也许是别人身上折射的自己。

 4 ) 说点题外的题外

关于角色

   我是在读完小说后不久看的电影,虽然之前已经知道电影版的主演是谁了,但是在看文字的时候却一点也联想不上凯特和朱迪。而在看完电影后,我也觉得他们并不是我想象中的希芭和芭芭拉。凯特很美,但缺少了希芭那种爱幻想不切实际的特质和略带神经质单纯气息。凯特在电影里给我的感觉是理智克制的,没有书里傻乎乎的劲儿,更谈不上天真浪漫——我想这是希芭这个人物很重要的性格要素。不过我觉得这不能怪凯特没有演好,相反我觉得她尽了最大努力来诠释这一连她自己都不能完全理解的角色。她在接受采访时说,“就道德来说它是我拍过得最困难的影片之一,这个故事让我震惊,在道德方面我是个非常保守的人,我必须思考希芭为什么这么做。”但我认为她不能算十分清楚。 我认为是由于凯特自身的阅历和性格使她不能充分认同角色,虽然她凭此片获提名,但我认为她没有演出真正的希芭,当然是就小说而言。
    另一位重要角色芭芭拉由朱迪饰演。不得不说导演是花了心思来塑造这一角色的,而朱迪的实力也不容质疑。但是就与原著相比,芭芭拉多了几分凶恶,少了几分自怜自艾。芭芭拉说到底还是一个孤独清高的老处女,而电影里的芭芭拉成了使人寒颤心理变态的怪老太。这点变动应该算是导演的改编,可以从结尾看出来。但是不得不说我还是觉得小说里的芭芭拉这个人物更有回味。

对待弱者,强者该有怎样的姿态

   这个感慨是在看小说的时候一直想到的问题。是应该假装和弱者一样的境地,貌似平等的为他们打抱不平?还是实实在在站在强者应该站到的位置,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显然,强者们永远都不会理解那些弱者身处的境地,他们只能想象着弱者的悲痛。比如那些出席慈善晚宴衣着华丽的名人在台下为了失学孩子而流泪,比如希芭说自己懂寂寞,试着抱怨自己看似光鲜实则不幸的另一面,比如明星最爱说的就是其实明星不好当。比如希芭向芭芭拉诉说着有孩子烦恼。弱者们也许最反感的就是这种貌似平易近人实则高高在上的姿态。

关于寂寞

   没有人比芭芭拉更理解寂寞的含义。小说里有一长段她关于孤独的描述十分精彩。
  “像希芭这种人认为自己懂得寂寞的滋味,她们所了解的寂寞就是回想起一九七五年与某位男友分手后,忍受的那一整个月的煎熬,直到再交上另一位新的男友。……但是对于长夜漫漫、点点滴滴、永无止境的无边孤寂,他们一无所知。他们不会懂得计划整個周末只能围绕去自助洗衣店洗衣这件事的感觉;……或是让图书馆的管理員的对着妳笑着說:“噢老天,你读书读得真快!”只因为你借了七本书回家,把它们从头读到尾,一周后就拿去还书了。……无论我坐在公园长椅上、地铁火车上,或教室椅子上,都会感觉腹中累积了一股像石头一样庞大的爱意,从未使用过而且漫无目的,直到我深信自己就要哭倒在地上,双手拍打着自己。”
   反感时下某些年轻人无病呻吟,不是一天到晚说没有人了解你就是自言自语式的玩颓废。我承认我跟不上时代了,也很刻薄。但是实在是受不了那些虚无缥缈的词语乱飞,那些使用它们的人有几个能真正解。

关于电影结尾的改动

   也许是对由文字改编的电影有偏见,我总是觉得原著的结尾更有力量,小说的最后希芭替代那只叫波波的老猫成了芭芭拉的宠物。而电影的结尾是希芭回归家庭,芭芭拉寻找下一个猎物。小说给人你思考和回味更多,电影的结尾悬疑感更强。小说看完,可以说是两个女人之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的另类升华,而电影的结局则给人一个心理变态的老女人的连环作案寻找下一个目标的感觉(原谅我措辞不当)。。。甚至有种好莱坞式惊悚片的意味。好吧,也许这就是导演想要的,只不过不是我所期待看到的。


杂七杂八说了几点,也没什么条理,都是看片和看书过程一点小小的感悟,算不上影评和书评。权当自己抒发下感慨吧。

 5 ) 《丑闻笔记》:完美演绎深处的恶

  这是一部深入展现人性幽微的电影,同时又波澜起伏,节奏紧密,一气呵成。朱迪.丹奇的演技可谓影片核心,她阴冷的眼神是影片之魂,没有她,对人性幽微的展现就不会这么深入。

  电影一开始就牢牢抓紧了我的心,年长的芭芭拉(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饰)和风华正茂的希芭(凯特.布兰切特 Cate Blanchett 饰)相差太多,这并不在年龄上,而在于俩人的性情和精神状态。芭芭拉无论是端坐着,还是在校园里行走,都悄悄地观察着希芭这位新老师,眼神时而好奇,时而鄙夷,但都显得冷酷,还有一种阴寒的东西在里面,令我想起了深山寒潭,荒僻、隐蔽而深不见底,很可怕。相比较希芭就像一只小白兔,后来证明她确实是一只小白兔,任人宰割。

   希芭爱上了小她几十年的15岁少年,是她的学生,两人迅速发展成了地下情,被芭芭拉发现之后,两人因为有了这一共同秘密而迅速发展为密友。这段密友关系也是不纯洁的,希芭很大程度上把芭芭拉当成了依靠,安慰她在婚姻中日益忍耐和压抑的心,以及由婚外情、师生恋产生的惶恐,而芭芭拉则正需被人依靠,同时凭借希芭的把柄无止尽地向她索取抚慰,随时随地。两人因“利”而聚,自然利尽而散。一旦希芭无法满足芭芭拉的索取,芭芭拉就会向所有势利的商人那样,毁灭希芭。

  导演在芭芭拉这个角色的塑造上无疑是狠毒的。一颗常年被孤寂摧残下的心,人性已经扭曲,温暖和爱都已熄灭,剩下的只有冷酷狠毒。她对学生没有关爱和希冀,对同事满脸鄙夷,对囊中之物的希芭又任意处置。她不关心任何人,却无比自怜,她瞧不起所有人,却十分自大。

  她在每一次痛苦时,内心都有一个声音在一遍遍诉说:希芭长得漂亮又跻身上流社会,有丈夫有子女,而我,什么都没有,我孤苦伶仃活了几十年,谁能明白我的痛苦?希芭能明白吗?能吗?不能!所以无论希芭如何善待她,她们之间的“友谊”怎样发展,芭芭拉永远都不会感恩,她觉得那是她应得的,她得到得还不够。

   面对怀孕同事喜悦的脸,她的反应是漠然的,更明显的,电影常有芭芭拉的内心旁白,这个旁白的作用,一是为了补全角色的心理活动,使情节和感情更加饱满自然,二,也是为芭芭拉这一角色量身定制的,芭芭拉需要这些旁白为她发声,为她展示内心的骄傲,影片也需要。片头就有“经常有人向我倾诉他们的秘密,但我要把秘密托付给谁,你,只有你。”配以芭芭拉坐在座椅上抱拳,神情冰冷地望向远方的画面,她内心抑制不住流露出来的自大让人感觉不适。又如,芭芭拉第一次受邀去希芭家作客,盛装打扮的她用她惯常的冷酷犀利的眼神环顾客厅四周,内心旁白道:“我以为会是谦恭有礼的年轻律师,还有两个有教养的小孩,结果不是,她嫁的是一个糟老头,年纪快跟我差不多。还有她那个女儿,没教养的野丫头。再加上一个,痴呆又讨人厌的小丑。”

  而矛盾的是,她如此自大,内心却深深渴望着那些被她看不起的平淡的小幸福,尽管她不愿承认,甚至试图掩盖它。她第一次受邀去希芭家作客,盛装打扮,虽有意掩藏,还是被希芭的女儿看出来了,对此她的回答是:“我一会儿还要去市区和朋友见面。”她极力拉拢希芭,包括以前的珍妮弗,想得到一个长期的伴侣,为的也不过就是这一平常的小幸福。可笑的是,她在前面这样贬低别人家的热闹相伴,最后在知晓了真相的希芭面前,倒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低着头,小声细语地说:“我想当的不是朋友。”——是相伴一生的伴侣,能拥有平常人家的恬淡幸福。这个时候,她收敛起了所有锋芒,那些鄙夷,那些黑暗中的算计和用尽了的手段,都到哪里去了?她的神情是那么无辜,也是那么无耻。

  导演在这一处的塑造非常独到,而朱迪.丹奇也将她演得非常出色。这样一个在真相面前装无辜,有如此镇定的老妇人,终究是不会悔改的,果然,结尾她又盯上了一只新猎物。

   这样的人非常可怕,现实生活中也有,长期忍耐和压抑真的会扭曲一个人的心智,使其性情暴躁,冷酷狭隘。一贯的隐忍使他们拥有伪善与睿智的表象,但内心却时刻盘算着,冷不丁的触点能让他们爆发出巨大能量,比如影片中芭芭拉的猫去世了那一段,芭芭拉爆发出的可怖嘴脸,阴冷满是怨毒的眼神。如果我们能注意这些细节,而不是简单地将其归结于,他们心情不好,那我们也许就不会那么容易被他们伤害了。

 6 ) 酒都已醒,寂寞如何销夜永?

  --关于丑闻的笔记的笔记
我觉得这个影片讲的其实是人的寂寞,以及人如何面对寂寞。年轻的女教师的寂寞,是面对年迈的丈夫、弱智的儿子、淘气的学生,在家庭社会重重压力下寻求理解慰藉而不得的寂寞;年迈的女教师的寂寞,是一个人面对着漫长的生命岁月日久深长要寻一叶舟渡而没有的寂寞。前者本来拥有光鲜美好的生活,本来处在正常的生活轨道,只是偶然地被寂寞抓住了心灵,后者却是长年累月处在生活的阴暗处,敏感而焦灼地期待着来自外面的一点点光。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单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偷情是一种逃跑的方式,友谊也是一种逃跑的方式,家庭中的女人很寂寞,没有家庭的女人更加寂寞:在这个影片里的两个女人是同样的没有出路,仅仅是因为一个人的过失多于另一个,人们就把全部的愤怒倾泄到那个人头上,仿佛是她、是道德的恶,而不是人性的软弱造成了这一切。其实影片完全可以不那么写,不那么拍,如果那个老教师不是老教师而是年轻教师而且貌美,如果她就是个光明正大的、认同自己取向的同性恋,而不是这样遮遮掩掩,想在友谊的面具下占有一个人那么多的感情,故事肯定会是另外的结局。
看完这个影片后,我的第一个感觉是编剧的道德感太强了,所以才会轻易地将一个老太太的寂寞归结到一个扭曲了的心灵的自私,而写到这里我又觉得,很可能这才是这个故事最安全的写法,用一种简单的善恶逻辑去解释人的动机,于是故事就可以在道德的保护下安全地从起点到达终点,而不必触及故事开始时的动机,不必惊醒人内心里的恐惧:那水滴石穿的寂寞啊,――岁月那么长,衰老在风中渐渐蚀骨的日子里,一个人要如何去抵挡?她只是想抓住一个人,一点感情,不曾想却把一个人拉出了她幸福的生活轨道;她原本也可以给予一个人幸福,只要那个人也愿意,她就能做到――只可惜,人家不愿意给她做伴。
一开始就是寂寞,到最后还是寂寞,她真的能够那么轻易地把她从心上拭去,仿佛拭去一粒尘埃?她真的可以全身而退,开始一段新生活如开始一个新的日记?寂寞如永夜,情怀纵如酒,酒终会醒,过往的伤害,使她学会了自我保护,学会了冷酷对待自己、对待别人的感情,知道没有一段感情不会成为过去,于是不求长久,于是有所保留,这个人其实才是故事里真正可怜的那一个,她已经无法真正去爱一个人了,--那年轻的女孩还是一派混沌天真,因为她年轻,还有力量去爱去相信,她也还有很多时间和机会;而这个年迈衰老的心灵已经绝望,--只要一个人念念忘不了她的寂寞,她的自我,她就始终无法纯粹地去关心另一个人,无法摆脱对别人情感自私的占有,无法真正醉,无法真正睡,无法真正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因为,她已经绝望得无法走出自己。

 短评

太压抑了。。。两个演员大赞!!

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内心的黑暗更可怕,想想真实存在这样一个人真够惊悚的,有可能真实世界这样的人还挺多的。

7分钟前
  • 鬼 鬼 ™
  • 推荐

可怕的老处女,以及朱迪-丹奇可怕的演技。

11分钟前
  • 不流ᝰ
  • 推荐

两位女戏精演技炸裂。

16分钟前
  • Hachiko
  • 力荐

居然很喜欢这种剧情设置 其实经常有点恍惚那时候Cate就像金发的李小冉。。妈呀。。一定是错觉。。

21分钟前
  • Diva Tequila
  • 推荐

应该不错,我喜欢这样子的故事~~~

25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推荐

暴强的对手戏

27分钟前
  • 疯眼穆迪
  • 推荐

Sheba你終究骨子裏還是那個叛逆的朋克少女。

29分钟前
  • Hey Johnny
  • 推荐

少年不够美嘛。。

30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6/10。趁落井下石践踏恋人人格控制所爱《坏子小》似的欲望黑镜,讽刺的是精神恋爱还要用出卖肉体的方式达到终极占有。受社会意识形态打压的性取向一旦曝光成为被勒索的现实问题也是整片重点,但英国电影常见的老毛病旁白过多,而不是表演和画面上的细节剥开角色内心,况且视角单一会局限其它人物塑造。

35分钟前
  • 火娃
  • 还行

大半夜的看这个真是有点反胃,和《钢琴教师》一样又抹黑了老处女群体……不过看着两大女演员飙戏还是蛮紧张刺激的。朱迪丹奇要是皮肤再光滑一点我一定支持她掰弯凯特!

37分钟前
  • 游牧人·芳汀
  • 还行

丹奇奶奶演得太好啊不寒而栗!!!占有欲果然是人类最可怕的情绪——没错,扑倒布兰切特女王的小鬼,我要杀了你!!!

41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没恋爱,没结婚的老处女真可怕……7.9/10.

42分钟前
  • 浴神
  • 推荐

因为之前看过原著所以知道两人之间根本不是同性之爱,甚至连爱都不沾边,只是一个没有自己人生的可怜虫对另一个看似美好的人的生活的,窥视,侵占,掠夺,毁灭,虽然看起来荒诞,但女生的社交圈里,处处都有这种人

46分钟前
  • 我累特
  • 推荐

片中性格或许是被夸张表现的,但总也读得出自己。2个人身上都有些东西,是我们身上也互通的。一种压抑自己,却极度渴望。我恶意丑化那些还没得到或许再也得不到的人,其实是因为太吸引我了无时无刻,我知道那是美的。大胆自由生活,不想是否承受得住。应该不聪明。孤独寂寞的人在任何场所用误会取暖。

51分钟前
  • Mang*
  • 还行

朱迪丹奇的角色应该是一个女同性恋,一直用这种称为好友,掌握对方弱点以威胁的方式与年轻女性交往。其实是个渴望触摸,渴望感情的可怜人。她就是一个长大了的巨婴,会耍手段,会很自私的索取,不顾后果,不替对方考虑,不达目的不罢休。

56分钟前
  • Sabrina
  • 力荐

资本主义实在太水深火热了,我们要去解救他们!

57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力荐

凯特布兰切特有风情,朱蒂丹奇有演技结尾有点俗套

59分钟前
  • 胡子大王
  • 推荐

【B】和菲洛梅娜一样都是剧作格局不大,从一个很巧妙的故事切入点去讲述,配乐上也有共通,当然风格是完全不同。丹奇奶奶这个角色和菲洛梅娜里的反差太大了吧我去,CB最后的发飙戏看得到日后蓝茉莉里的影子。

1小时前
  • 掉线
  • 推荐

控制欲的爆发,Cate Blanchett和Judi Dench表演妙绝。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