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百花争艳

记录片内地1976

主演:内详

导演:傅杰

 剧照

百花争艳 剧照 NO.1百花争艳 剧照 NO.2百花争艳 剧照 NO.3百花争艳 剧照 NO.4百花争艳 剧照 NO.5百花争艳 剧照 NO.6百花争艳 剧照 NO.13百花争艳 剧照 NO.14百花争艳 剧照 NO.15百花争艳 剧照 NO.16百花争艳 剧照 NO.17百花争艳 剧照 NO.18百花争艳 剧照 NO.19百花争艳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3:14

详细剧情

影片选录了中国艺术团演出的主要节目:京剧《红灯记》,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选段、选曲的演唱或演奏,鼓乐合奏《渔舟凯歌》,琵琶演奏《十面埋伏》,板胡独奏《大起板》、《庆翻身》,笙独奏《大寨红花遍地开》,钢琴独奏《翻身的日子》,二胡独奏《江河水》、《赛马》,筝独奏《战台风》,唢呐独奏《百鸟争鸣》,笛子独奏《歌儿献给解放军》、《运粮忙》、《苗岭的早晨》,男高音独唱《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丰收不忘广积粮》、《满载友谊去远航》,男中音独唱《献给北京的歌》、《大路歌》、《我为祖国献石油》,女高音独唱《请茶歌》、《可爱的祖国》、《人民公社是金桥》、《英雄的解放军》,舞蹈《草原女民兵》、《红绸舞》、《胜利花鼓》。

 长篇影评

 1 ) 电影完成台本和歌谱:1976年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

先贴上影片字幕版的播放地址:

字幕压制的电影全片我已经投稿到B站,大家可以去B站看↓

网址: //b23.tv/N5kswv

BV号(复制后打开B站搜索即可):BV1AV411q7qP

为帮助大家研究这部珍贵的艺术片,我把自己做字幕的两本资料都拍发到这里。

(一)北京电影制片厂彩色影片《百花争艳》完成台本,1976年5月印制,共33页。

(因为这种比较宽的图片垂直发出来更清晰,所以我就把照片转了角度)

(二)《电影歌曲选:彩色影片:〈百花争艳〉专辑》,北京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印,共28页。

两本资料的分享到此结束。更多内容详见公众号“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2 ) 黄伯寿|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推动了歌舞革命——舞蹈《草原女民兵》创作体会

最近购买了《舞蹈》杂志1976年全5期的纸质原版,发现其中有许多富有参考价值的图文资料,所以我决定选取部分内容进行分享。

从今年2月开始关注我公众号的朋友应该记得,我曾在2月17日完成了彩色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的详解字幕版,并在19日发布于公众号 [修改版·附完成台本和歌谱]自制详注字幕电影第9部:1976年《百花争艳》。这部摄制完成于1976年5月的片子中就有《草原女民兵》这个名留青史的经典舞蹈作品。


关于舞蹈《草原女民兵》

《草原女民兵》是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舞蹈作品,编舞:黄伯寿、梁文绾、李文英、郎玉诚 等;词曲:王竹林、吕韧敏;舞台美术:王复先;伴唱:朱逢博。

1970年底,为了筹划给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祝寿的演出,周恩来观看了战友歌舞团表演的汉族女民兵舞蹈《塞上花》后,认为蒙古族舞蹈更有表现力,主张改为蒙古族女民兵题材的舞蹈。于是,战友歌舞团组织人员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等地深入生活、搜集蒙古族舞蹈音乐的资料、观摩蒙古族女民兵军事训练生活,于次年初创作出了舞蹈《草原女民兵》。《草原女民兵》结构洗练、情节引人入胜、舞蹈语言丰富,融合了蒙古族舞蹈、中国古典舞、西方芭蕾舞、艺术体操、京剧、杂耍等的技巧和蒙古族女民兵军事生活元素等,刚柔并济、鲜明生动地塑造了当时内蒙古草原女民兵的群体形象,艺术水平极高,演出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各军区文工团和地方文艺团体纷纷学习排演。

本文所截取的《草原女民兵》片段,是1976年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剧场里拍摄的(《百花争艳》整部片子都是在这里拍的),当时的演出拍摄汇集了当时中国的众多知名演奏家作为伴奏者,如著名笛演奏家俞逊发、著名筝演奏家王昌元、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等,使得该节目演出质量达到了极高水准,值得一看。


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推动了歌舞革命——舞蹈《草原女民兵》创作体会

作者:黄伯寿

本文原载《舞蹈》杂志1976年第3期第21~24页(1976年7月20日出版)

近两年来,我们对《草原女民兵》进行了多次加工修改。在整个加工修改过程中,中央负责同志和文化部领导给予了亲切的关怀,具体的指导,使《草原女民兵》沿着正确的方向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展。下面就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体会。

在塑造英雄群象的基础上努力塑造英雄典型

无产阶级文艺的根本任务,是努力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形象,这一原则,对于小型舞蹈作品,也不例外。《草原女民兵》 是一个反映我国内蒙边境女民兵斗争生活的集体舞,表现草原儿女响应伟大领袖毛主席“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号召,努力加强民兵建设,誓把祖国边防建成铜墙铁壁的战斗意志。显示中华儿女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为此,仅仅塑造女民兵的英雄群象,还不足以深刻揭示这思想内容。根据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来完成的”。《草原女民兵》除塑造英雄群象外,还必须着重塑造好主要英雄人物女连长的形象,因为她是体现作品思想内容的关键人物。但是,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如何在小型舞蹈中加以运用,我们是经历了一个摸索阶段的。

原先,为了突出女连长,我们让她手持红旗,领头出场,带队巡逻,并在调度上尽量把她安排在中心位置,以为这样就能突出她了,结果,她只是个旗手,是普通民兵的一员,不是以一个指挥员的形象展现在舞台上,完全被淹没在群众之中。这就启示我们,在一个集体舞中,要突出塑造一个英雄典型,光靠手里拿件与众不同的道具,安排几处中心位置,是远远不够的,是不可能塑造出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英雄人物来的。我们又学习了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认识到主要英雄人物与英雄群象的关系,应是“代表”和“基础”的关系。她既是群众的一员,又要高于群众;既不能淹没于群众之中,又不能成为“鹤立鸡群”的“超人”。我们在塑造女连长时,正是只注意了她是群众的一员,而忽略了她高于群众的一面。但是,怎样才能使女连长成为群众的一员又高于群众,成为榜样呢?在中央负责同志的具体帮助下,我们认识到,主要应在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使她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于是,我们在修改时设置了小战士在惊雷声中突然脱缰落马,女连长迅速赶来救护的情节,力图在塑造女民兵小战士形象的基础上,着力塑造女连长这个英雄典型。当时,电光闪闪,雷声阵阵,女民兵迎着突然袭来的暴风雨扬鞭疾驰,先以一段简短的集体舞,展示边疆女民兵日以继夜,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警惕地巡逻在祖国边境的英雄气魄。接着,在急风暴雨中,小战士被惊马甩落,双手紧拉缰绳,力争征服战马。就在这情节发展的关键时刻,女连长急速赶到,挥动套马杆,锁住了烈马,和小战士并辔疾驰而去。通过这样的处理,不仅使女民兵的英雄群象得到了展现,同时还刻划了小战士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使女连长对战友的体贴关心,驯服烈马的纯熟技巧,发扬团结友爱精神的崇高品德,得到了比较生动的体现,给人以较深刻的印象。

此外,在锁住烈马之后,我们避开了女连长教小战士如何套马的描述,代之以两人同骑一匹战马并肩巡逻的处理,这样做,正是依照样板戏创作经验,不是“用极力贬低群众的办法”来突出主要英雄人物,因此,既无损于小战士的英雄形象,又塑造了女连长的英雄典型,两个形象鲜明生动,相映生辉。暴风雨后女连长的抒情慢板,集中抒发了亿万草原儿女对伟大领袖毛主席无限热爱的深厚感情,这是他们爱憎分明、不怕困难、志坚如钢的思想基础和力量的源泉。在表现女民兵积极练兵的情节时,我们删掉了原来女连长所做的一些招示性动作,加了一段女连长的射击独舞,以此表现她身先士卒、鼓舞斗志、带动群众刻苦训练的坚强意志。通过以上几个侧面的刻划,使女连长的形象更加丰满鲜明,亲切感人,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由此我们体会到,一个有主要英雄人物的集体舞蹈,为了展示作品的思想内容,既要塑造栩栩如生的英雄群象,又要塑造鲜明生动的英雄典型。在进行整个作品的艺术构思和情节处理时,必须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突出主要英雄人物方面,而在处理英雄群象和英雄典型的关系时,则一定要使他们构成一种绿叶扶红花的局面。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主要是由作品中的无产阶级英雄典型来体现的。

从揭示内容和塑造人物出发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

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表明,舞蹈语汇是舞蹈艺术揭示内容和塑造人物的最重要手段。一个舞蹈作品,没有准确、鲜明、典型的舞蹈语汇,思想内容就得不到深刻的体现,人物形象就无法生动感人。在加工修改过程中,我们以革命样板戏经验为指导,有意识地在主题语汇的创造和提炼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把握女民兵的性格特征。生活在内蒙古边境的草原女民兵,经过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战斗洗礼,在三大革命运动中,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政治觉悟空前提高。对外,随时准备迎头痛击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对内,时刻警惕阶级敌人的逃窜和破坏活动。高度的革命警觉性,是她们最鲜明的性格特征,这是我们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时,把握其性格特征的依据。不怕困难,志坚如钢的精神面貌,是我们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时,选取造型特征的依据。只有把握住女民兵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才能创造和提炼出符合女民兵这一典型人物的主题语汇来。

二、掌握女民兵斗争生活的特征。草原女民兵日夜巡逻在草原和国境线上,怀着高度的战备观念警惕地进行巡逻,这是她们的斗争生活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从迎着朝霞出发,到与暴风雨的英勇搏斗;从抒发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深厚感情,到带着敌情观念的积极练兵;从战马飞奔,到身披夕阳的归来,都集中概括在巡逻的生活情境之中。女民兵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爱憎就是通过巡逻这典型的斗争生活来展现的,所以,我们紧紧抓住巡逻前进的基本形象,作为我们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的形象基础。

三、挖掘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内心感情。辽阔的大草原,是女民兵生活的环境,她们胸怀开阔,感情奔放,使主题语汇具有豪迈的特点。但是,根据《草原女民兵》所要表现的思想内容,只注意到大草原辽阔的一面,还构不成典型环境,因此,我们就把它设置在边防线上这样的典型环境之中,使女民兵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样,在挖掘她们的内心感情时,才有一定的深度,而对人物的内心感情挖掘得是否深刻,又直接影响到舞蹈语汇的准确与否。生活在反修前哨的女民兵,面对新沙皇的战争威胁,心中燃烧着反抗侵略的火焰,对敌人怀有刻骨仇恨;背后是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对身边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无限热爱,决不允许任何人踏践。这种鲜明的爱憎,是无产阶级深厚感情的两个侧面,集中到一点,就是她们对祖国的安全怀有高度的责任感,这是创造和提炼主题语汇最丰富的感情基础。

四、注意生活特点和民族风格。蒙古族女民兵的斗争生活,不论是在草原放牧,还是去边境巡逻,都与马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为主题语汇形成其独特风格,提供了生活依据。但是,抓住骑马的生活特点,目的不是重述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是为了塑造女民兵的形象,揭示她们豪放的性格特征,这样的生活特点才具有典型意义。而生活特点是依附于特定民族的,因此,创造和提炼《草原女民兵》的主题语汇时,我们吸取了蒙古族舞蹈中的有益部分,使它为表现民兵的斗争生活服务。这样,就给予了民族民间舞蹈新的生命力,也使主题语汇具有比较鲜明的民族风格。

基于以上认识,尤其经过对人物性格及典型环境的理解和分析,我们设计了出场和结尾的主题语汇,即英姿飒爽的草原女民兵,高举红旗,横枪跨马,以手拉缰绳吸腿起走的步伐,巡逻在祖国边防线上。她们时而举起手来环顾四方,时而静止造型极目远望。在动作节奏上,也给予忽儿放辔徐行,忽儿扬鞭疾驰的处理,使女民兵百倍警惕,日夜巡逻的高度责任感,得到了形象的体现。同时,根据作品的艺术结构和情绪发展,在表现手法上,我们也掌握了该张则不弛,该弛则不张的原则,既有热烈的激情片断,又有舒展的抒情段落。如战胜暴风雨,我们就强调“张”,一头一尾的巡逻,我们强调“弛”,射击训练的情节,强调激情,仰望北京的慢板强调抒情,使“张”和“弛”有机地进行,对比发展。但是,无论是“张”是“弛”,无论是激情还是抒情,都始终要围绕整个作品的中心思想,贯穿体现女民兵的精神面貌,从而使草原女民兵的英雄形象得到完整的塑造。

充分发挥技巧的功能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

为了在艺术上产生比较强烈的感染力,从内容和人物的需要出发,对舞蹈技巧的运用,我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索:

一、舞蹈作品中一切艺术手段的运用,都是为塑造英雄人物服务的。舞蹈技巧的运用也不例外。在女连长的射击独舞中,为了表现她高超的军事技巧,以及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我们运用了持枪向靶标快速旋转的技巧。为了表现她热爱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崇高品质,在战胜暴风雨之后的抒情慢板中,我们运用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碎抖肩”的技巧,用蒙古族人民特有的方式,抒发了她“站在草原上,把北京仰望,心中升起不落的红太阳”的革命情怀。在表现小战士于惊雷声中突然脱缰落马时,运用了古典舞中“抢背”的技巧,比较形象地表现了从马背上翻越滚落下来的情景,接着又以跪转紧拉缰绳的技巧,展现了小战士决心战胜烈马的坚强意志。此外,为塑造英雄群象,我们设计了在女连长带动下,女民兵面对靶标,群情激愤,杀声震天,一个紧跟一个跳跃飞起射击的技巧,表现女民兵热烈紧张的训练生活,刻划她们英勇杀敌的战斗英姿。为了使作战训练中的精神气质得到更充分的展现,我们运用了弹板这一助跳工具,设计了手持军刀,冲刺向前,跃马飞奔的舞蹈造型,突出展示她们所向无敌,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气概。

二、从内容的需要出发,充分发挥技巧的功能。在艺术处理上,为了使作品推向高潮,对舞蹈技巧的运用,既注意了集中使用,又避免一味堆砌,尽量使其运用得当。《草原女民兵》的高潮,是手举军刀对敌人勇猛斩劈的集体舞,这段舞蹈,动作并不复杂,篇幅也比较短小,舞台调度也很简洁,可是,却给人以比较深刻的印象,构成了整个节目的高潮。产生这样的艺术效果,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这段舞蹈之前,我们集中使用了技巧,使它作了较有力的铺垫。如小战士“吸腿转”射击的技巧;女民兵连续跳跃飞起射击的技巧,挥舞军刀弹板飞越的技巧,接着又集中六个战士在女连长带领下,从一条斜线上持续做“串翻身绞腿”的技巧,一组接着一组,一环紧扣一环,然后很快聚集一起,形成手举军刀对敌人勇猛斩劈的集体舞,迅速推向高潮,形成勇往直前,杀声震天,锐不可挡的磅礴气势。

通过以上实践,使我们认识到,舞蹈作品中技巧的运用,必须从塑造英雄人物和内容的需要出发,才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反之,离开人物和内容的需要,无论多么高超的技巧,也只能叫做杂耍,必然导致形式主义的倾向。

总之,《草原女民兵》经过两年多的加工修改,较之过去有比较明显的提高,这是贯彻执行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结果,是学习和运用革命样板戏创作经验的结果。在中国艺术团的两年多的时间里,《草原女民兵》进行了反复的加工修改,整个加工修改过程,就是中央负责同志带领文艺战士进行歌舞革命的实践过程,这对我们今后的艺术创作将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我们对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领会不深,对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学得不透,特别是如何运用革命样板戏的宝贵经验指导小型舞蹈作品的创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探索的课题。上面所谈的体会难免有不妥之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附:本人自购的《舞蹈》杂志1976年第3期的封面封底图


欢迎关注本人公众号,获取更多内容。

 3 ) 自制详注字幕版经典舞台艺术片1976年《百花争艳》

推荐本片的理由: 这部舞台艺术片是大陆1976年的部分最优秀的音乐舞蹈工作者的大汇演。刘汉林、钱小毛、刘占宽、闵惠芬、刘德海、刘明源、胡天泉、丁国顺、俞逊发、殷承宗、马玉梅、吴雁泽、马国光、朱逢博……从锣鼓、唢呐、二胡、琵琶、板胡、笙、扬琴、阮、曲笛、梆笛、口笛、钢琴、革胡等各类乐器到中高音独唱、红绸舞、花鼓舞……他们高超的表演艺术让无数曾经和他们面对面的观众叹服和难以忘怀,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足迹。相信45年后的今天,屏幕之外观赏“老片子”的我们也会有所收获——更了解那个时代、更深化我们的思考。

字幕压制的电影全片我已经投稿到B站,大家可以去B站看↓

网址: //b23.tv/N5kswv

BV号(复制后打开B站搜索即可):BV1AV411q7qP

☃ 制作字幕时发生的小插曲和影片幕后趣闻

▲影片中的许多节目非常经典,不少在今天仍是文艺教材的研究对象,不过让我意外的是,我在浏览器上直接检索片中一些艺术家和经典作品的信息时,居然几近一无所获,比如舟山锣鼓大师钱小毛的生平简介。最后还是从专业的网页和书籍才找到的作品创作信息,但钱小毛的生平介绍还是因为找不到足够信息而简单处理,目前只知道江西人民出版社的《浙江古今人物大辞典》下编的第702页里收录了钱小毛的信息,希望了解他的或者有办法搜集到有关资料的热心朋友能伸出援手。

▲其实早在去年10月我就在搞这部片子的字幕了,但很快就碰上一个语言不通的难题,让我中断了下来。著名少数民族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梅在影片里演唱了三首民歌,其中两首分别是用维吾尔语和柯尔克孜语演唱的,我特意买了当年出版的《电影歌曲选》专辑来对照歌词,发现歌词的汉字翻译是印出来了,但文字没有印在和谱子对应的地方,而是把歌词单独放在后面。前几天发现这两首歌都有多次重复演唱的歌词,于是想到了办法:多听几遍,从发音的相同与不同中来将音频断句再对位。这个办法很可行,多次检查后,我感觉这对位的准确度是基本可靠的,但不排除出错,欢迎懂得这两门少数民族语言的朋友指教。

▲据说这部影片是因为中国艺术团赴美演出未果才拍摄的,赴美未果的原因是艺术团里有一首吴雁泽演唱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明确宣示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为此美帝政府不乐意了,想要中方拿掉这首歌,这就牵涉到了对台湾归属问题的政治立场,所以双方这次演出就此作罢,大陆取消这次访问演出后,组织中国艺术团到全国多地巡演,并拍摄了这部舞台艺术片。事实上随着大陆与美国关系的缓和,70年代初以来双方进行了越来越频繁的友好往来活动,艺术演出互访只是其中一部分。如果以上“据说”的内容属实的话,我倒认为那次“未能成行”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毕竟台湾归属问题对我们来说确实是不容议价的。但后来没过几年,大陆为了对台湾当局示好,让作者把这首歌的歌词改成了没有“解放台湾”之类字眼的版本。

✄…………制作字幕的参考资料…………

①北京电影制片厂彩色影片《百花争艳》完成台本,1976年5月印制,共33页。

②《电影歌曲选:彩色影片:〈百花争艳〉专辑》,北京市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编印,共28页。

片名:《百花争艳》

片长:107分钟

种类:彩色舞台艺术片

出品方:北京电影制片厂

摄制完成时间:1976年5月

摄制地点: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剧场内

导演:傅杰

摄影:李文化、邹积勋

录音:吕宪昌

演出:中国艺术团的各位艺术家们

本片的节目单:

(一)鼓乐合奏《渔舟凯歌》

鼓演奏者:民族打击乐演奏家 刘汉林

十面锣演奏者:民族吹打乐演奏家 钱小毛

伴奏者:筝演奏家 王昌元、笙演奏家 胡天泉、唢呐演奏家 刘占宽、笛演奏家 俞逊发、扬琴演奏家 丁国顺、琵琶演奏家 刘德海、弓弦乐家 刘明源、二胡演奏家 闵惠芬、钢琴演奏家 许斐星 等。

(二)女高音独唱 维吾尔族民歌《可爱的祖国》

独唱者:女高音歌唱家 马玉梅

伴奏者:刘汉林、俞逊发、丁国顺、刘明源 等。

(三)女高音独唱 回族民歌《人民公社是金桥》

独唱者:马玉梅

伴奏者:刘汉林、俞逊发、丁国顺、刘明源 等。

(四)女高音独唱 柯尔克孜族民歌《英雄的解放军》

独唱者:马玉梅

伴奏者:刘汉林、俞逊发、丁国顺、刘明源 等。

(五)琵琶独奏 《十面埋伏》

演奏者:琵琶演奏家 刘德海。

(六)舞蹈《草原女民兵》

表演者:赵惠英、曹燕燕 等

伴唱者:女歌唱家 朱逢博

伴奏者:刘德海、王昌元、俞逊发 等。

(七)板胡独奏 河南民间乐曲《大起板》

演奏者:弓弦乐家 刘明源

伴奏:丁国顺、胡天泉、刘德海 等。

(八)板胡独奏 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选曲《庆翻身》

演奏者:刘明源

伴奏:刘汉林、丁国顺、胡天泉、刘德海、 刘占宽 等。

(九)笙独奏 《大寨红花遍地开》

演奏者:笙演奏家 胡天泉

伴奏:闵惠芬、丁国顺、胡天泉、刘德海 等。

(十)男高音独唱 《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

独唱者:男高音歌唱家 吴雁泽

钢琴伴奏者:钢琴演奏家 许斐星。

(十一)男高音独唱 《丰收不忘广积粮》

独唱者:吴雁泽

钢琴伴奏者:许斐星。

(十二)男高音独唱 《满载友谊去远航》

独唱者:吴雁泽

钢琴伴奏者:许斐星。

(十三)曲笛独奏《歌儿献给解放军》

笛演奏者:笛演奏家 俞逊发

伴奏者:丁国顺、刘占宽、闵惠芬 等。

(十四)梆笛独奏《运粮忙》

笛演奏者:俞逊发

伴奏者:丁国顺、刘占宽、闵惠芬 等。

(十五)口笛独奏《苗岭的早晨》

笛演奏者:俞逊发

伴奏者:丁国顺、刘占宽、闵惠芬 等。

(十六)舞蹈《红绸舞》

表演者:周顺民、张莉民、陆兆莱

伴奏者:刘汉林 等。

(十七)二胡独奏《江河水》

二胡演奏者:闵惠芬

扬琴伴奏者:丁国顺

(十八)二胡独奏《赛马》

二胡演奏者:闵惠芬

扬琴伴奏者:丁国顺

(十九)唢呐独奏《百鸟争鸣》(改版的《百鸟朝凤》)

唢呐独奏者:唢呐演奏家 刘占宽

伴奏者:俞逊发、胡天泉、刘明源 等。

(二十)男中音独唱 藏族民歌《献给北京的歌》

演唱者:男中音歌唱家 马国光

钢琴伴奏者:许斐星。

(二十一)男中音独唱 《大路歌》

演唱者:马国光

钢琴伴奏者:许斐星。

(二十二)男中音独唱 《我为祖国献石油》

演唱者:马国光

钢琴伴奏者:许斐星。

(二十三)筝独奏《战台风》

筝演奏者:筝演奏家 王昌元。

(二十四)女高音独唱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选曲《仇恨入心要发芽》

演唱者:女歌唱家 朱逢博

伴奏者:刘德海、俞逊发、胡天泉、刘占宽、丁国顺、刘明源 等。

(二十五)女高音独唱 革命现代舞剧《白毛女》选曲《北风吹》《扎红头绳》

演唱者:朱逢博

伴奏者:刘德海、俞逊发、胡天泉、丁国顺、刘明源 等。

(二十六)女高音独唱 《请茶歌》

演唱者:朱逢博

伴奏者:刘德海、俞逊发、胡天泉、丁国顺、刘明源 等。

(二十七)钢琴独奏 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曲《常青就义》

钢琴演奏者:钢琴演奏家 殷承宗(当时叫殷诚忠)

(二十八)钢琴独奏《翻身的日子》

钢琴演奏者:殷承宗

(二十九)舞蹈《胜利花鼓》

表演者:王新鹏、李敏 等。

字幕版截图↓

更多内容详见我的公众号文章:

//mp.weixin.qq.com/s?__biz=Mzg2ODI5MTYwMw==&mid=2247490756&idx=1&sn=56b17767ea739e97da43be5d1975f10c&chksm=ceafd9b8f9d850ae974e7fa3805677f36cbcc71f3ee049830ab06bce22019161e8c90f567c65&token=819026424&lang=zh_CN#rd

 短评

传统艺术集锦

4分钟前
  • zen
  • 推荐

社会主义民族歌舞艺术,技术精湛。虽然是传统民族艺术,但不在天桥,庙会和戏楼,却是西方式的歌舞剧场演出形式。这也是改造。

8分钟前
  • melonking
  • 还行

单独的节目,当背景音了,只记得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让太阳的光辉照耀在台湾岛上。然后是结尾钢琴曲听到了激昂的国际歌。

10分钟前
  • 霜蟾
  • 还行

非常牛逼

12分钟前
  • 长安不肖生
  • 力荐

这群老艺术家到今天会如何回顾这一生

17分钟前
  • swan
  • 还行

王昌元 - 战台风

18分钟前
  • 归去来兮
  • 推荐

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19分钟前
  • 风鸟
  • 力荐

明显看出是对标东方红,想着比肩东方红甚至超越东方红做的!但不好意思直说,这台文艺汇报演出,肯定是完爆现在的各类晚会的,但是跟东方红,从立意、形式、内容,都差了不少!这部就是完全剧场里汇报演出的架势,但东方红虽然是在室内拍摄的,但一看就是给全国人民看的,面向的是全国!境界气场,高下立判呢!看到头发如此茂盛的吴雁泽,还有些不适应呢!女表演者的衣服不就是百褶裙+Dior new look风嘛?!

20分钟前
  • 我们在一九八四
  • 推荐

民族精魂完全折服在意识形态之下,迷醉在拂晓报晨的金黄色光晕里。正因为执着地深信,才能够全情投入奉献出全部。

23分钟前
  • 麻麻睇
  • 推荐

无论是节目还是表演者,个个儿都是色艺双绝国宝精品。

24分钟前
  • 高玉宝
  • 力荐

四十年前真的出了不少好东西啊!有股精气神一种清新气质和现在的靡靡之音不一样。各民族文化,东西方文化融和再创造,如此巧妙,恰到好处,这才是中国艺术所应有的表现力。简直是样板戏的高度,一百年内难有企及。全都是大师级的演奏,和一般专业者都不是一个级别。只能说高山仰止。看的时候基本上30秒一个卧槽,30秒一个牛掰,30秒一个太厉害了。只能感叹改革开放到如今快四十年了,人都太浮躁了,静不下心来,丢掉不少好东西。10分制的话9.7分,剩下的0.3分没能给,其中0.2分归结于艺术一单承载了太多了非艺术化的东西,会降低他的纯粹性。还有0.1分是出于对于未知的敬畏。

27分钟前
  • hirundobicolor
  • 力荐

厉害了,我的1976。原来《芳华》里模仿的《草原女民兵》舞蹈,最早是从这个集子里流传出来的。

30分钟前
  • 甜麥:冬宫夏宫
  • 力荐

那时候的艺术家,厉害👍🏻

34分钟前
  • kiki204629
  • 推荐

《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绝对是20世纪中国最好的舞台艺术,当然还有话剧《雷雨》和《茶馆》,以及一些京剧作品。

38分钟前
  • 江苇
  • 力荐

筝是中国歌剧团的演奏员康绵总和东北乐器厂的工人改造的,弹战台风的王昌元是个上海女青年。殷承中真红啊,倒数第二个,最后的胜利花鼓里的演员真帅啊,衣服也好看,还有红绸舞,草原女民兵太好了,谁给他们配的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了毛主席啊。舞台上不超过十个人,却有千军万马的气势。

43分钟前
  • Ьь
  • 力荐

早期的这种又红又专的样板戏拍得演得还挺像那么回事 至少都是认真在演

46分钟前
  • 斯卡哈的卡
  • 力荐

这样的水准以后再不会有了,刘德海先生的十面埋伏也成了绝唱。

49分钟前
  • 扶苏
  • 力荐

无敌

54分钟前
  • 奥利奥碎碎冰
  • 力荐

纪录片聚集了上个世纪最优秀的一群艺术家,是非常珍贵的视频,精彩纷呈。对于我这个中年人来说,里面都是耳熟能详的歌曲,基本能哼上两段。许多老艺术家都是第一次见真容——他们之前只存在我的磁带或者CD里,只闻其声。能看到本尊现场表演和歌唱,尤其是这么年轻时候的他们,人人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很是欣喜。建国以后到70.80年代,可以说是音乐文化井喷的时代。虽然当中带了非常重的时代烙印,但歌颂人民群众是永不过时的,还有大量民间风俗的采风汇编,不仅朗朗上口,也质朴的表达了群众心声。首首都是难得的传世经典,有较深的艺术造诣。

57分钟前
  • 一二三四卌
  • 力荐

这是红色民乐一个权威版本,如我要再细听下《江河水》或《战台风》,很少网上视频比它更谨重可信。然,不胜哀。好比举全国的天才和黄金,造一个“富强文明民主二十四字真言”纯金带玉石纪念品。或赠送给三胖的二胖雕像。

1小时前
  • 河南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