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2

主演:内详

导演:王路

 剧照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剧照 NO.1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 剧照 NO.2
更新时间:2023-10-12 16:31

详细剧情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是一档主打“桌面电影”概念的科学纪录片,它将沿着大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出发,尝试“运用新数据新工具新方法,重新认识当代生活”,和大家一起挖掘热门概念背后的原理和奥秘,对生活提供确定性研究。

 长篇影评

 1 ) 第二集确实不如第一集

咱就是说,第一集是不是天花板拉得太高了,确实有被惊艳到,但是第二集除了时长少了73.5%之外,配音也没很可爱。特别是在5分半左右的时候和词云出现时,背景声音的音量和旁白的音量,两者的音量不分高下,混合在一起听起来特别难受。第一集的呈现形式非常多样,而且逻辑很缜密,还有很多实地探访,很有代入感,整一个就直接被吸引住了。第二集感觉只是在做无聊的学术报告,两集对比真的太明显了。看了第三集的预告,感觉还是可以小小期待一哈,希望能比第一集更加惊艳。

 2 ) 看完有没觉得自己也很酷

“无糖”大概是爱美人士最熟悉的字眼了,也是一些饮料公司发家致富的秘诀。最近,有人正儿八经地用科学理论讲了讲关于无糖的那些事儿,那就是纪录片《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第一集《如何快乐吃糖》。

这部片子竟然搬出了思维导图,逻辑清晰、抽丝剥茧、层层递进地讲述了关于代糖的三方面内容:零糖是怎么回事儿?无糖可乐为什么难喝?代糖饮料能否更好喝?这种讲述方式让很多人感到“极度舒适”。也让观众在看完后,凭着思维导图就能快速回顾本片的内容和观点。

本集思维导图

这部片子把追寻答案的过程拍成了“有求必应”的爽剧。不管是工程院院士、论文作者或是行业龙头企业,只要本片提出疑问,就一定能得到解答。只要本片提出需求,就一定能得到满足。答案就在这一过程中慢慢呈现。虽然知道是事先安排好的,这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却还是感受到了“无所不能”的掌控感。

工程院院士出镜

这部片子既轻松又严肃地跟你讲科学道理,“它是真的想教会我们”,你会有这种感觉。它带你浏览权威网站、看分子结构和化学公式、给理论书籍和论文划重点、听专家的意见,还非得做个模拟视频给你演示其中的原理。不管过程多么深奥、词汇多么专业,最后都会告诉你结论,确保你能看懂。所以,你不但觉得片子炫酷,还会觉得自己能看懂也很酷。

“它是真的想教会我们”

总之,第一集还是挺让人耳目一新的,也挺涨知识,值得观看。但作为一个文科生,还是会留下一些疑问:

首先,能量的摄取真的能和大脑的奖赏机制分离吗?在我的印象中,高热量的食物往往给人带来快乐,所以我认为大脑的奖赏机制和能量的获取是高度相关的,近乎“能量守恒定律”。但代糖却很神奇地把两者分开了,这是可以持续存在、并推广到其他食物中的吗?人类会不会进化出对“味觉欺骗”越来越强的辨识能力?

第二,如果甜味能够无限拥有,人类还会觉得甜味是一种美好的味道吗?其实本片的末尾也抛出了这个问题。这就跟“人类如果能永生,我们还会不会对时光如此珍惜?”这个问题类似。

 3 ) 《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你准备好接受硬核知识的暴击了吗?

今年6月16日,腾讯视频推出纪录片《青年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所》(简称《青工所》),节目将目光聚焦在科研工作者,以硬核的知识密度和特别的呈现形式,带来科学赛道的全新突破。

《青工所》以「青年理工工作者」私人化的探索过程为线索,利用「桌面电影」+「纪录片」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生活日常,揭示了生活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

从呈现到引导,《青工所》试图用「桌面」的形式让公众参与到科学议题的讨论中,这确实是一次大胆而新颖的尝试。

桌面纪录片的尝试,可以吸引年轻人吗?

「桌面电影」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影像形式,区别于普通影像以第三视角的实景画面(或虚拟画面)来讲述故事,「桌面电影」通过第一视角下计算机桌面上的信息内容和窗口切换来完成叙事。「桌面电影」丰富的信息容量本身是与知识纪录片相适配的,它能够直观地展现影像、文字、图片,将探索的过程以“录屏”的方式记录下来。

当谈到为什么想到做一档桌面形式的纪录片时,创作者们也向冷眼分享了他们的创作初衷。

“现代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桌面」,从日常工作到获取信息的搜索、再到观看视频,使用聊天评论的社交软件等等,使用「桌面电影」的方式,观众能够直观地看到探索的过程,每一个好奇、犹豫、兴奋,都会在鼠标的转动、停顿中呈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技术高度复杂的时代,信息爆炸,但是意义匮乏。《青工所》通过一群理科生的视角,希望尝试运用新的工具,新的数据,新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探寻当下的这些问题。”

当然,节目出彩的不仅仅是「桌面电影」的形式,冷眼更欣赏的是节目在形式之上的深度思考。

《青工所》将当下的社会议题与桌面电影的形式相结合,从呈现到内容,创作者们扣住“生活”做出更加年轻化的探索。

首先是年轻化的选题。

从代糖、猝死等常规的科学议题,再到游戏、流行音乐、美颜相机等贴近年轻人生活的议题,《青工所》的选题从科学到生活,辐射心理、生理、文化等多个维度。

不刻意追求宏大议题,《青工所》在探索新奇有趣、贴近青年生活选题的同时,也更倾向于从小切口出发展开叙事。

第1期《如何快乐吃糖》从蔗糖和代糖的区别讲到吃糖焦虑,第5集《猝死是不是年轻化》从年轻人的猝死是不是真的变多了的好奇,研究到中国年轻人的心脏是不是变得更加糟糕。

节目想要呈现的不仅仅是客观维度下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同时也期望能够在社会背景之下用科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探究现代青年的生活方式,试图重新建立一套新的解释系统,重新认识我们的当代生活。

其次是年轻化的探索过程。

区别于传统知识纪录片全知全能的解说式呈现,《青工所》以研究员私人化的探索过程作为纪录片呈现的主线,从现象提出问题,从一个问题到下一个问题,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和审视画面,而是需要跟着研究员鼠标的移动和页面的流转一步步看下去。

私人化的探索也让我们也看到《青工所》每一期节目风格和叙事逻辑的不同。第1期《如何快乐吃糖》的女研究员喜欢采用思维导图的逻辑呈现,而学计算机的研究员小凡则喜欢自己写程序做研究,第7期《理工男死磕美颜》中他用不同时代的技术把自己的脸p了5次。

个性化的探索让研究员替代执行导演成为纪录片叙事的核心,研究员的不同特点带来不同的解说风格和结构逻辑,也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有了惊喜感。

再次是年轻化的呈现方式。

现在的计算机桌面已经不仅仅是软件的“陈列台”,而是成为生活和数据的记录者,隐藏着年轻人的“生活线索”。从使用习惯到内容输出,「桌面」具有无限的信息空间。

从影像到浏览器,从文字的高亮到网状的思维导图,从微信聊天到视频通话,从横屏的PC桌面到竖屏的手机桌面……这些影像看似只是一些简单的录屏,但冷眼也可以想象到,实际的制作会非常复杂。

《青工所》的制作人告诉冷眼,“ 制作这样的桌面纪录片并不是将素材进行简单的组合,《青工所》的难点在于要利用鼠标调动视觉进行探索,这就需要在前期策划和整体叙事上花费大量精力编排,不仅要视觉精美,更要让观众看得懂、不出戏,甚至要控制景别、停顿,体现出屏幕前的人的情绪。这其实给后期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其实,在后续的成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青工所》在组接视频之外,也配合了音效、变换了节奏来提高纪录片的可看性。另外,《青工所》也并非是一个纯粹的桌面纪录片,其中也有一些实景拍摄的纪录影像,虽然在衔接方面还不够流畅,但这种实景拍摄的慌张、忙乱、真实又磕磕碰碰的画面反而是导演想要保留的“小白感”,呈现出一种跌跌撞撞遇见科学的质感。

毫无疑问,《青工所》是一部诚意之作,它探索日常生活背后的科学问题,不仅讲清楚了“是什么”,也讲清楚了“为什么”和“怎么样”。但这样丰富的信息密度对于观众来说则是一场硬核知识的暴击,《青工所》并不是一部可以轻松观看的影视作品。

冷眼担忧这样的好节目很难“破圈”。

观看门槛高,破圈难,是创作者的问题吗?

现在流行一个词「注意力稀缺」,注意力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资源。

各大平台和内容创作者都在争抢观众的注意力,用越来越短的视频体量、越来越猎奇的话题噱头带给观众最具“性价比”的观看体验,进而用注意力换取经济效益。

目前,科学赛道的影视作品都在尽可能迎合观众的观看取向,利用动画、故事等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的趣味性,试图降低科学接受的门槛,但《青工所》却反其道而行,不对科学进行修饰,尽可能增加自身的知识密度,作为一部纪录片来说,它是合格的。但是,也是危险的。

过于庞大的知识体量,过于专业的科学词汇,让整部纪录片看上去像一门网课,观众需要跟随着研究者的研究过程去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观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如何留住观众是《青工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是提升节目更多的可看性还是保留研究者的真实研究过程?《青工所》做了很大的平衡。

以研究员自身的好奇为起点逐渐探索的真实过程,能够让观众看到节目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为生活提供确定性研究”的主题也需要大量真实的研究过程来支撑。

当然,研究员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会碰壁,会失败,但《青工所》并没有规避这些失误,反而完整地保留下来,实现了科学研究本身的“祛魅”。第一期《如何快乐吃糖》中纪录片创作团队寻找陈君石院士采访,却被陈君石院士提醒“我们没有讨论好一致的意见,不能拍摄任何将来要播出的东西。”节目将这样真实的画面保留,不仅表现了科研工作者的严谨认真,同时也可以看出节目创作过程中保证科学研究真实客观的难度所在。

作为纪录片创作团队,虽然有研究员的加入,但创作者们本身具有的科学知识是有限的,科学研究的经验也是有限的,不得不去请教更加专业的人士,用更加审慎的态度面对科学问题,用更加虚心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就像创作者所说,“研究员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其实节目想传递给观众的也是这样,科学并不是神话,而是研究生活的一种方式。

为了降低观看门槛,吸引更多观众的观看,《青工所》采取一长一短交替播放的尝试来满足不同人群的观看需求。《青工所》的长片版本一般在20分钟+,通过「桌面」的形式尽可能丰富地讲述核心议题。同时,节目也推出“青春版”,也就是短片版本,时长约6-7分钟左右。

相较于长片版本,我们可以看到短片版本并不局限于「桌面」的形式,虽然也是研究员第一视角的讲述,但是实拍画面更多,动效更丰富,议题的论述不会太过复杂,观众更容易接受。

在谈到长短版本选择的问题时,《青工所》的创作者们告诉冷眼他们的想法。

“长片版本呈现的是我们更好奇想弄清楚,研究更为深入的议题,这些议题的复杂性更强,是单一的、旧有解释系统比较难解释的,更需要多维度去看待的社会议题,这种迷思,是我们更希望去花精力、时间去探索和解决的,保留了更多「桌面电影」的尝试。而短片版本的议题则是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中当下发生的问题,比如核酸棉签、夏天的游泳池等,因为不想错过这些有时效性的议题而选择以短片的形式呈现。但是短片版本并没有拘泥于桌面的形式,而是增加了更多的动效,做了更多的创新。”

长短片版本的交替是一次新颖有趣的尝试。在冷眼看来,长片版本对议题的探讨更为深入,但重点还是更多地放在原理的讲解上面,虽然内容丰富,但过多的知识量让观众接受起来稍显疲惫。而短片的呈现则恰到好处,省略了对科学原理的详尽解释,而是保持在一个知识普及的程度,时长较为合适,风格更为轻松,丰富的实拍画面也增加了纪录片的可视性,观众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这些调整是合适的,深度知识的输出可以一步步来。但是,冷眼也觉得,纪录片的呈现可以在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做德更加平衡,长短片之间的优势也可以相互融合。

既然《青工所》选择以青年生活作为核心议题切入,那么相比较于科学问题和科学原理本身,问题背后科学的解决措施和应对策略或许对于观众来说更有意义。

节目当然可以保留「桌面电影」的探索,但是在理论之外也可以做一些实践意义上的尝试,增加现实生活里的冲突或许可以让纪录片更加接地气一点。

比如节目第7期《理工男死磕美颜》是从美颜相机的迭代来讲述美颜原理的,但是枯燥的技术原理离生活比较远。冷眼认为,可以适当增加技术视角下对美的分析,比如如何利用美颜相机将照片修饰地更加自然,什么样的参数是最适合人脸的,美颜相机中里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差别有多大……增加这样更加契合现实生活且观众更容易理解的内容或许可以缓和纪录片中的硬核感,尝试以更加柔软的方式传达给观众节目想要表达的主题。

同时,冷眼认为,影视作品的进步和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创作者。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和观众其实是共生的,高质量的创作者会带来观众审美品位的提高,高质量的观众也会倒逼高质量作品的出现。

在碎片化时代,深度思考无疑显得更加重要。在冷眼看来,《青工所》是对“短平快”的一次对抗,它当然知道这类题材是不讨巧的,是有难度的,但是我们通过成片可以看到创作者满满的诚意。

冷眼其实也一直呼吁观众们去接受和支持这样的诚意作品,尝试跳脱出单纯的“娱乐化“需求,以一个不同的视角来看待综艺内容,因为只有观众更多的支持,这样的诚意之作才会越来越多。

 4 ) 形式新颖 逻辑清晰 强推!

强烈的桌面探索感与科普结合,形式极有新意,以前看的桌面电影都是悬疑恐怖片,这个片子确实开创了一个新的镜头语法。 叙事语态也不同于大部分纪录片的上帝审视视角,选择的是研究员视角,去搜索、发邮件、逛工厂、打开软件,更像一个普通人在教你怎么探索世界。(原来学者都这么搭讪的,以前总觉得专家离我们很远。当然我没试过联系,我有机会去“评测”一下。) 解说词逻辑清晰,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词汇,大白话却干净利索。这在纪录片作品中确实少见。 所以,那个脸部识别的用意是想表达理科生眼里去逛工厂的时候,眼睛里看到的画面吗哈哈哈哈

 5 ) 青工厂第5集笔记 猝死是否真的在走向年轻化?

近些年,我们在网络上总能看到一些年轻人突然猝死的新闻,常常是和加班有关。这是不是意味着,猝死,正在趋于年轻化?

一、猝死的主要原因

从我们国家公布的数据来看,猝死主要有三大原因:心源性猝死、肺源性猝死和脑源性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到了一半以上,成主猝死的主要原因。

于是,研究方向就从猝死的主要原因变成了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二、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从能找到的数据中,看到猝死的人群中,年轻人的比例只占少数。但是关于年轻人猝死的上升趋势,只找到2006年以前的数据,并不能说明近些的的趋势。

只好再换一个方向,看看有哪些能够诱发猝死的病因,再看看这些病因有没有年轻化的趋势。

三、诱发猝死的主要病因——缺血性心脏病

人体各组织器官要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需要心脏不停地搏动以保证血运。而心脏作为一个泵血的肌性动力器官,本身也需要足够的营养和能源,供给心脏营养的血管系统,就是冠状动脉和静脉,也称冠脉循环。

心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

在冠状血管中,如果出现大量的胆固醇酯与血浆脂蛋白堆积,就会形成粥样斑块,引起血管狭窄,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理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了解。根据大量流行病学及实验研究资料,主要致病因素有: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饮食,吸烟,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体力活动过少,紧张脑力劳动,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中老年以上男性,高密度脂蛋白过低,凝血功能异常等。少数病例可能有家族性遗传因素。

当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人,因为某些原因造成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形成血栓,造成急性的血管狭窄甚至闭塞,就会诱发猝死。

后面节目貌似插入了一个医院体检的广告(看完,并没有什么启发)。

四、发现宝藏网站

在搜寻心血管病年轻化信息的过程中,发现众多报告都指向一个结果,那就是中国年轻人的心脏好像的确在变得更加糟糕。同时又遇到了之前的问题,具体数据只能找到2014年之前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这时候,一个“宝藏”出现了。节目组找到了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及评价研究所的一个类似于流行病学数据库的网站。

进入网站的GBD-Comparehttps://vizhub.healthdata.org/gbd-compare/

切换语言到中文,可以看到一个功能极其丰富可视化工具。这里有一个大家可能会感觉兴趣的功能,可能帮助大家了解各种疾病的主要诱因。比如我用如下的设置,检查了我最关心的女性杀手——乳腺癌,可以看到,红肉摄入过多、二手烟、高血糖是它的三大诱因。

从网站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年轻人的心脏在2006~2014的间曾经变得糟糕过,但近几年其实有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由此节目组做出猜想,年轻人的猝死率,在近几年很可能并没有增高。节目组认为,猝死年轻化,可能是由于大家讨厌加班,反对工作的压力,所以热衷于讨论相关的信息,进而产生的错觉。

节目中总结了猝死的几大诱因:压力大、好吸烟、多肉少菜、喜欢吃甜食和油炸食物、运动少。并没“加班熬夜”这一项,但是熬夜加班对我们的精神和身体还是有影响的。

当我们熬夜加班时,交感神经会保持持续的兴奋,直接表现就是心跳加速。如果兴奋性过高,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一旦出现血管痉挛,造成血管阻塞,严重时就会引起猝死。

 6 ) 桌面纪录片,一个新的科普形式

这个纪录片推崇桌面研究,但其实这点做的最好的是流行语那集,展现了很多桌面的操作过程,收藏网站、飞书整理语料、甚至工厂的信息都是从广告中获取(不错的创意),其他的比如猝死那集,更多是把桌面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手段,多为用xmind展现思维过程,用和老板的聊天记录展现讨论过程等,但我更想看到的是更桌面化的东西,虽然这个可能比较难,因为做的很多研究更需要实践调查,是桌面难以展现的,但既然放上桌面的标签,还是希望能尽量向桌面电影学习,让人更有自己在使用电脑的代入感。

每集都有不一样的风格,这是好事,但也说明目前还没有摸索出最高效吸引人的纪录形式,每集的作者风格都比较明显,有些讲故事的手段还不够熟练,这种调查纪录片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讲故事,需要在一些地方设置疑问点(埋伏笔),最后来个意料不到的结局。但好在有几集最后的结论上去了,比如流浪猫的最后,以为讨论的是动物可爱度,其实大家根本不在意;流行语那集最后引到了网络的负面化,这很好,但还不够。 但这种纪录片科普是很好的内容创作,没想到腾讯先做出来了,而且几个标签打得很好,理工生/理性分析、桌面研究、日常生活、科普(理论数据+采访调查版)。

我更喜欢的是理工生的标签,因为文科生做久了就失去条分理析的能力,这个纪录片对我来说重要的不是论证过程,而是论证逻辑,多看几集,你的脑子就可以短时间内掌握这样的理性论证思维,讨论问题就更清晰,这是好事,虽然时效比较短。

另外,我是从青理工在B站上投稿的流行语那期顺藤摸瓜过来的,基本追平,目前是12集。该纪录片在腾讯上的遇冷和B站上的火热是否说明这样年轻化和有趣的纪录片其实更适合在B站投放,工作室或者可以转投B站爸爸(开玩笑的)。

 7 ) 惊!那些你不知道的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的事??

惊!那些你不知道的理工工作者生活研究的事??哈哈竟然不困?! 还很认真的看很认真的听甚至有脑记录并思考🤔了! 严谨又可爱,幽默又认真,是很有趣的片子,有认真学到耶哈哈哈~当下热点都一一解析,不推崇不抨击,看则无聊实则满满的知识点,各个数据依托研究不落 好棒呀,很喜欢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第一次看就很喜欢,谢谢每一位工作者🥰 然后内心OS☞原来理工工作者是这样的哈哈哈

 8 ) 第3集笔记 游戏技术给我们的现实世界带来了什么?

从1958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款电子游戏诞生以来,到2022年的今天,游戏技术不仅在游戏以内内尝试模拟各种我们生活中遇到情景,它还将技术延伸到的游戏以外的世界。

游戏技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什么?

这是1992年发售的德军总部3D,当时的3D效果让人惊艳:

当时的计算机其实并没有能力实现真正的3D演算,这其实是根据平面图生成的假三维。

就像街头3D绘画。你只是在一个看似立体的平面中行走,无法通过抬头或者跳起来看到更多的图像:

那么,真正的三维世界应该怎么实现呢?

Part1 3D世界

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由三角形组成的:

有了立体的形状,还要有光和影。最主流的做法是光栅化,把颜色、光照、阴影、暗处等等 ,一层一层的叠加起来,最后要叠加几十层,才能模拟出一个相对真实的结果。

而真正的真实,就像摄像机一样。假设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都能主动发射一根光线,并且在后续的碰撞或反射中继续追踪光线。每个像素发出的光越多,画面就越清晰。

但是因为今天的算力还不够全面使用光线追踪方案,折中的新方案是把一个简化的光线追踪作为其中一层图层。

现在距离一个足够真实的人物还差两年事情:动作和表情。

Part2虚拟人物

1937年,迪士尼用转描技术制作了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动画看上去在动,利用的是人类的视觉暂留原理,每幅图的暂留时间是0.1~0.4秒,所以只要在1秒中连续播放24副以上的静态面,人眼就看不出它是间断的。

而在真正的人物动画中,我们需要模拟关节和骨骼。一个虚拟人物的全身有1427个关节和骨骼:

人体全身有骨头360块。 四肢大关节有12个,小关节有210个。(动画比真人多好多啊!是不是因为动画没有肌肉,需要用这个方法模拟肌肉在动态呀?)

让虚拟人物在表情方面告别僵硬的是FACS方案——面部表情编码系统。

FACS的核心,是将人脸划分成了70个左右的独立运动单元:

把这些单元组合起来,就能呈现不同情况的表情了:

苹果手机里的拟我表情也是使用的这个标准建模,再把你的脸型套在上面:

技术发展到这一步,数字人似乎就呼之欲出了。

但在此之前,我们还得解决和这个世界的交互。

游戏中的互动模式,一开始是钢体模拟。就是无论怎么和物体互动,物体的形状和体积都不会改变。也就是说你能在游戏中打飞一个箱子,但是不能打碎它。

新型的模拟方式叫粒子计算,把每个物体都看做是很多粒子的组合,对每个粒子分别做运动和受力计算,就能实现诸如液体流动、爆炸的模拟效果。

但是,由于粒子的计算量太大了,所以游戏中并不是每一次都实时模拟计算,而是用提前计算好的效果反复出现。

在游戏里,这样的体验就已经是够了。但是在游戏之外,真实世界也需要用到这些技术来代替真实世界中的物理实验,比如模拟飞机驾驶练习、训练机器狗等等。它们要求虚拟环境不能只是看上去真实,它们对虚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见到越来越多的游戏技术,它们正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词汇——GameTech,它们正推动这世界的进步,而在这背后的,正是我们对游戏的喜爱。

 短评

所以理工科的残忍来源于可以将任何事物掰碎了、揉细了一点点的去剥解,对我们的身体可以,对我们的情感也如是......细思极恐

5分钟前
  • 大頭皮鞋
  • 推荐

第一集喜欢,不说废话上xmind引起强烈舒适,对营销狗的逻辑化、视觉化呈现有启发,持续关注~

6分钟前
  • 崔腿粗师傅
  • 推荐

形式很有趣 长知识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3游戏技术这期好有趣8流行语14 流行音乐

9分钟前
  • 德敛於
  • 力荐

好好看,精致的转场,有理有据的论述和逻辑,唯一的缺点就是在腾讯视频而不是B站

11分钟前
  • 风也温柔
  • 力荐

强行给五星了~桌面电影版回形针即视感,给文科生和非行业相关看的硬核科普。/「解说员」每期不固定、也不出镜是个不适点,在这一点上回形针真的做的很好,大概就是长期节目和短期栏目的差别吧。

13分钟前
  • 废物时钟
  • 力荐

前3集好棒

17分钟前
  • Strawberry Ju
  • 推荐

太强了!画面很炫啊!

21分钟前
  • drnkccnut
  • 力荐

电脑录屏做视频,旁白吐字再清晰些

26分钟前
  • Ben
  • 力荐

非常不严谨,但是有意思

30分钟前
  • 薛定谔的玫瑰
  • 力荐

有点喜欢!

34分钟前
  • 姜大噪
  • 还行

不够看!加更!第二季!!//选题奇葩 思路清奇 内容硬核 第一人称游戏即视感好评(任性团队爱更不更 全程随缘更新😊 ep14📍

35分钟前
  • 20c Pyrus
  • 力荐

内容制作可靠 没有废话 需要一定的理科知识观看会更好 逻辑结构清晰

37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如果说开头两集还是桌面电影形式的效仿噱头大过内容本身的话,这两周内容部分已经渐入佳境,严肃活泼的风格也渐渐站稳脚跟,男版解说的塑料普通话感觉是有意为之,让硬核知识至少“听上去”没有那么晦涩难懂。不知不觉追更了起来…这种轻快的、UGC风格的知识科普向纪录片居然让腾讯先做出来了,真的好不甘心啊!!!

40分钟前
  • 某S
  • 推荐

还是b站上那个视频火了以后开始看的,这种优秀的纪录片应该放在b站上更好。

42分钟前
  • 超越自己
  • 力荐

非常好看,是一个做研究的态度的纪录片

44分钟前
  • 图灵莉莎
  • 力荐

一部在研究问题和表达形式上非常不常规的纪录片。关注的是年轻人感兴趣的小问题,用科研的态度尝试解答,虽然很多问题最后也没有答案。

45分钟前
  • Psicose.
  • 力荐

选题真不错,有点小众啊

50分钟前
  • 阳光雨
  • 推荐

好爽

55分钟前
  • 戴一
  • 力荐

选题和深度都很好

58分钟前
  • 阿席达卡
  • 力荐

这种手法奈飞纪录片大量使用,原来叫“桌面电影”。EP03游戏有学到。

59分钟前
  • 茁壮开心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