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迟来的心动6.0

短剧大陆0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2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3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4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5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6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3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4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5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6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7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8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19迟来的心动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31 04:28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上帝会让谁上天堂?一辈子禁欲的修女还是少女妈妈?

        究竟谁活出了上帝希望的样子?是一辈子禁欲,祷告,读经的修女,还是未婚生子,以劳动接受惩罚,连孩子被送到异国都不被告知的英国底层社会女性?如果只是这样简单的发问,很多人觉得修女会上天堂。这个偷尝禁果的少女之后所遭遇的凄惨或是平凡的人生,都是上帝对她的惩罚。

        还好,有一个剑桥毕业的前BBC记者可以帮助这个处在社会底层,只知道朴素道理的退休女护士,抽丝剥茧的把她的故事一一道来。修道院收留未婚妈妈,孩子生下来,母亲在修道院工作以偿还修道院的善举,有从美国来的收养家庭,以1000英镑的价格就可以把孩子买走。这样,失足少女还要感谢修道院的收留,感谢孩子可能有的一个不一样的、甚至更好的人生。少女人生的一切麻烦就在于他们去尝试性,这个似乎在修女们看来是罪恶源泉的东西,而她们之所以被上帝宠幸,因为她们守身如玉。这就足够让上帝爱她们了,别管她们把孩子卖了大价钱,别管她们在几十年后,依然对彼此苦苦寻找的母子双双隐瞒真相,别管她们对人情的冷漠,她们有强大的后盾,她们的上帝,她们的纯洁,有了这些就可以掩盖金钱诱惑下犯下的罪行,可以掩盖近50年。

        孩子三岁就被买走,47年后,母亲跨越太平洋寻找儿子,看了照片,回忆那短短三年的共处,母亲一点儿都不惊讶自己很有成就、帅帅的儿子是同性恋。“我知道他是,他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看着他穿着背带裤的照片我就知道他是同性恋。”只有母亲知道,教会有什么资格以上帝的名义来评判。别利用上帝来行你们的个人意志,上帝的很多道理你们还没有明白,挥起铡刀的时候,想想被烧死的哥白尼,上帝大概几百年才派一个天才,却被平凡人假他之名给谋杀了。这个时候,想想在十字架上为普罗大众而死的耶稣基督。最多的解读是上帝让儿子为我们的罪而死,也许上帝还在提醒我们这些肉眼凡胎,我的儿子都这样死了,你们以我名义杀人的时候,看看自己不堪的排挤异见的历史,不要让悲剧一再发生,流血到我儿子为止。

        《创造亚当》中,米开朗基罗领会了上帝的美意,在亚当跟上帝彼此接近的两指之间,永远定格了一段距离。这个距离要靠刚刚梦醒的亚当及亚当的子孙一代代的来缩短,能够触碰的那一天,就是我们整个人类领会上帝美意的那一天,这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就是天堂的那一天。画家本人也是同性恋,巧合吗?

        自己是个平凡的人,真着急,估计这辈子能够领会的道理是有定数的,真的嫉妒那些聪明绝顶的人。普通人,也可以有你自己的上帝,即便你不是那修道院中的修女。

 2 ) 影评练习5

《信仰的定义》
                ——评电影《菲洛梅娜》
对于中国人来说,信仰对于我们而言也许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因为我们国家是一个无神论党派所执政的国家,虽然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仰是伟大的,但其实我们这些被功利文化所熏陶成长的我们并不存在,甚至不理解一个真正虔诚的信仰的意义,我也是其中一员,在看一些涉及教徒的国外电影时,我总是试着去揣测他们的行为,思维,但我痛苦的发现,实际上我永远无法了解他们,因为我与他们缺少共鸣。然而今天,当我看完《菲洛梅娜》这部电影后,我仿佛明白了些什么:原来信仰并不是什么高不可攀的东西,它真正反映的其实是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的态度,只要每个人存在一个生活中的态度,每个人就拥有了自己的信仰。
这部电影的故事由真人真事改编:马丁是一位刚刚因故被辞,但还保有名气的记者,通过一次酒会,马丁与菲洛梅娜间接相识,菲洛梅娜是一位退休的爱尔兰护士,她向马丁说出了自己的故事:50年前身为修道院学徒的她诞下了一个私生子,之后这个私生子被修道院拐卖到了美国,50年来她一直为她孩子的现况担心,她希望马丁帮助她调查他儿子的下落。马丁为了故事创意而欣然答应,他们来到了菲洛梅娜当年所在的修道院进行调查,之后又去了美国寻找线索,在美国,马丁查到了菲洛梅娜儿子——赫斯的下落,但他本人却已经去世了。得知噩耗的菲洛梅娜虽然痛苦,但他决定留在美国并前去拜访儿子生前与其交往过的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赫斯在生前也在寻找她的生母,而他也拜访过菲洛梅娜所在的修道院!但菲洛梅娜对此却毫不知情。马丁与菲洛梅娜迅速飞回了爱尔兰,并重返了修道院,在修道院中,他们遇到了整个悲剧的最终推手——已经垂垂老矣的希尔加德修女,在愤怒的马丁质问她时,却得到了她毫无忏悔之心的回应:她认为菲洛梅娜背叛教条的行为让她咎由自取。但马丁未曾想到的是,得知真相的菲洛梅娜最终却选择了原谅,马丁也尊重了她的意愿,不久后,以她的故事写成的小说得以发表。
影片表面上呈现的,就如我们所看到的一样,是一个母子之间亲情的故事,他们虽然并没有见到彼此,但母亲对儿子的殷切盼望,儿子对母亲的苦苦寻找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让我们为这母子二人之间血浓于水的亲情以及他们的遭遇所感触。但实际上,“信仰”在片中一直在片中充当一条重要的暗线贯穿始终。从最开始菲洛梅娜在教堂,到最后马丁和她在赫尔墓前放上基督像,有大量的桥段都与信仰这个主题有关联,而除去表层的亲情之外,其实这条暗线才是导演真正想要点出的主题。
修女出身的菲洛梅娜是一个对上帝极度笃信的教徒,她一生都恪守天主教的教条,除了她的那次初尝禁果的体验:她与一位帅气的男子在游乐场中交合,然后诞下一个孩子。这也是她一生当中所有痛苦,也是快乐的根源。正是因为这次体验,她成了一个一生都活在少女情怀里的女人,也成为了一个一生都在为自己所谓的罪孽忏悔的女人,但实际上,她不过是犯了“原罪”,而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罪孽,但她却要为这样的一个罪孽背负着与儿子分离并且一辈子都活在愧疚之中的痛苦,我们也能从中看到导演批判天主教教条式的信仰对人造成的摧残。然而事实上,这次让她不愉快整整50年的经历并没有让她异化,在她老后,在经历了太多的人间冷暖之后,她依旧是一个可爱,热情,开放,而且是个对最初信仰怀有巨大虔诚的女人。她其实是极为矛盾的,她曾经对马丁说,她对自己的行为终生感到愧疚,然而最后她还是想清楚了,在亲情与宗教面前,她选择了亲情。这看似很轻松的决定其实是她最重大的抉择。之后,在那间忏悔室内,她在神父面前流下了眼泪”天主,我犯了很大的罪。“她那发自心底对信仰的真诚让人既唏嘘又敬佩不已。
与之相对的,就是陪伴她的马丁了。马丁是一个存在主义者,无视上帝,只相信人的命运由自己改变,这和我还有其他绝大部分中国观众其实是可以归于一类的。菲洛梅娜跟他聊起过性爱的问题,菲洛梅娜说她虽然享受性爱,却也为触犯原罪而感到痛苦,这让她有了一个怀揣了很多年的谬论”任何美好的东西都是罪恶的。“马丁便直接反驳了她,批判了天主教甚至是上帝。在车上,菲洛梅娜曾在影片的两个桥段里与马丁讨论同一个话题——是否信仰上帝,第一次马丁对此含糊其辞,然而第二次,马丁就直接与她吵起来了”没错,身为一个他妈的记者,我根本不信上帝这一套!“闻之的菲洛梅娜当然生气,便从此时开始与他辩论这个问题。除此之外,她还教育马丁为人向善,尊重待人的道理。但直到剧终,他们也未曾相互改变。毕竟人的观念是无法被他人所改变的,这可能也是导演想说的另一件事吧。
在影片的结尾,菲洛梅娜二人返回到了修道院,并最终遭遇了最终BOSS,这场悲剧的源头——希尔加德修女,当马丁指责希尔加德背叛了上帝时,恼羞成怒的希尔加德告诉她“我一生都保持处女之身,恪守天主教的职责,你有什么资格说我背叛上帝?”,而且她对以往干过的事毫无悔过之意,直言菲洛梅娜是罪有应得,马丁对她说“如果上帝在这她会把你的轮椅踹翻。”然而,菲洛梅娜作为受害者面对这种情况下却保持了冷静,她说她原谅了希尔加德。马丁问她“为什么就这么轻松的把她原谅。”她回答“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看起来轻松,可实际绝不不轻松。”是啊,整整五十年的恩怨,哪能在一句淡淡的“原谅”之后就化为过往烟云了呢。。在修道院外的墓地旁,菲洛梅娜找到了儿子的坟墓,她将一个基督的玩偶放在了儿子的墓地之上。在这里我真的很想对她说:“你无愧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这个世界上,有人以信仰为名施行龌龊之事,有人却以信仰为名将真爱洒满人间。菲洛梅娜就属于后者,她数次教导过马丁对人向善的道理,她本人也不负自己的言语,她就像一位真正的门徒一样,感化着她身旁的每一个人。
在这世上,存在着太多的信仰,无神论,有神论,但信仰什么都是不分对错的,能分对错的是人们对信仰的解读和理解的方式,即使是同一个宗教,解读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希尔加德是教条主义者,而菲洛梅娜这个”背叛者“却似乎更好的贯彻了天主的奥义,而马丁,虽然并不信仰上帝,但最终还是被菲洛梅娜美好的心灵所感染了。其实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不能以信仰就下界定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其实信仰终归是一种唯心的体现,是对人们生活起到指导作用的哲学,不论是什么信仰,只要领悟其中的智慧,并将其化为行动,这样的信仰才能称得上是为人类世界作出贡献的信仰,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信仰。——这就是我所理解的,信仰真正的定义所在。

 3 ) 母爱

《黑镜》《福尔摩斯》这一类英剧是13年英国的影视业巅峰,从这些让人拍案叫绝的影视作品中得知,英国人在处理细节上真是非常非常强大。

简单点说就是【以小见大】吧,用很多看似无聊无意义的小事堆积拼凑情节,最后在此上深化主题。这是个很聪明的做法,直接来高潮的话,让人会有喘不过气的时刻,而点点滴滴累积下来的,才会发现那个无意中渗透的情感比什么都来得强烈。

英国人有自己一套幽默系统,有自己专属的叙述手法,有自己极具特色的感人方式。像《菲洛梅娜》里,那个喋喋不休的老太太,说一大堆仅限于自己结界里才发挥魔法而且好像没想过要别人懂的话——话唠片吧,整个电影都差不多是她单口相声——不厌其烦地跟那个餐厅印度员工说话,不厌其烦地把书里的故事细节给男主讲,还有得知飞机上的饮料不用钱又转过头调皮地要了一杯……这些你说不出有什么意义的小细节,都在显示着这个老女人的可爱纯真,慢慢地深化了角色的丰满度。没办法嘛,自小在修道院长大的,没什么见识,没什么学识,就那么糊里糊涂虚度了那青春,如今遇到了和学识渊博的男主能踏上那他想都不曾敢想的旅途,她觉得人生真的快要圆满了。

这电影我觉得很大一个亮点是,在对错、正邪上,似乎那界限很模糊很模糊。是不是菲洛梅娜在修道院的时光太过强大以至于她已经在憎恨这个情绪上退化了呢?最可怜的事是,得知是修道院的人使他们两母女错过了相遇的时候,她心里甚至掀不起波澜。我们相信上帝吗?如果真的有上帝,为什么还要这样深爱对方的母亲和他儿子如此惨淡愁离呢?如果真的有上帝,何必如此要导演着一出出让人难过心酸的闹剧呢?不是说不相信上帝,只是上帝没让我们觉得他真的存在过。那么深爱儿子的妈妈,在得知男主和儿子说过话之后握过手哪怕只是相互说了句“Hi”之后也能立马神色飞扬笑得眼眶都湿了,我并没有觉得很滑稽,反倒觉得很心酸。她在和修道院交涉得知实情之后,她没有大吵大闹,只是在墓碑上放了个小上帝默默流着眼泪。哟吼,看到这里真心觉得好难过好难过,也觉得好讽刺,哎,爱那么伟大,何必让自己那么卑微?

五十年真的很长很长,五十年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兴衰,五十年可以化解一个民族的仇恨,然而五十年也没办法冲淡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的爱,五百年也不行。

 4 ) 关于接纳和救赎

据说这是一部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

老修女以为“守住贞洁的誓言,克己和禁欲可以离上帝更接近”,而对于那些“罪恶的”未婚怀孕的女孩及她们的孩子没有过任何怜悯之心。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神爱世人”,但如果没有接纳和包容,又怎么去爱呢。我相信Philomena对儿子Anthony是爱,他的性取向,他的死因,有关他的一切,她统统接受。Philomena对老修女也是爱,面对欺骗,她选择原谅,一句“I forgive you”不单单是对修女的救赎,也是对自己的对白。

50年的等待,最后发现“我们寻找的旅途,又回到了原点,在记忆中最初的地方”。

如果没有了人情,所有的信仰,不过是个人对宗教的曲解罢了… Martin对老修女说的那句“I couldnt forgive you”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5 ) 《菲洛梅娜》:一场世俗和宗教间的温吞对话

对于《菲洛梅娜》这部2013年的文艺小众电影,很多人并不了解,即使它在第86届奥斯卡上获得四项提名,也并没有让它的受众层面有着质的扩大,不仅是由于本片缓慢的叙事节奏造成,更是在于电影文本探索的内容即使对于它的直接受众——对宗教和伦理层面感兴趣的人来说,都较难接受,根本原因则在于电影并没有企图达成一种确定的宗教观点——有神或者无神,也没有形成确定的是非论——主角菲洛梅娜的行为究竟是“妥协”还是“真正的宗教之心”?

其实对于寻子这个话题,我们并不陌生,2014年陈可辛以一部《亲爱的》便用潜意识中的“血缘之情大于一切”触动我们的泪腺,被电影中的寻子之路所感动,但是与《亲爱的》这种故事发展和主题探讨同构的形式不同的是,《菲洛梅娜》并不是一部单纯的寻子类型的电影,更进一步的说,如果我们只希望在这部欧洲文艺片中找寻亲情的慰藉和治愈,那么将是一次徒劳无功的尝试。

本片从被辞退的资深记者马丁的视角出发,为一位爱尔兰老太太菲洛梅娜找寻她失散了五十年的儿子——安东尼,作为一个用“寻找”当作剧情推动的电影,它是独特的,这种独特体现在它并没有用一个简单的“寻人”来构建整部电影,而只是在电影的前半段使用了营造悬念的手法来叙事,在电影进行到一半的时候,菲洛梅娜的儿子便被马丁找到,并用死亡来作为这个寻找事件的结点,显然电影并不打算用如此略显单薄的寻亲故事来打动我们神经中最脆弱的一环,菲洛梅娜的扮演者朱迪·丹琪也并不是一位纯粹用过于表面化的情绪来湿润观众眼眶的演员。

老牌英国演员——史蒂夫·库根用媒体人才会有的丑闻揭露的冲动去塑造一位刚刚失业的记者,无意让他和菲洛梅娜——这位虔诚的基督徒之间进行了一场世俗和宗教视角的对话,让观众难以放弃立场的恰恰是和马丁这位世俗记者一样的善恶论,马丁总是在和菲洛梅娜的交谈中,表明自己是位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他只相信真相,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切。这在菲洛梅娜看来则是一种陷入虚妄的愤怒,正如菲洛梅娜所说:“我不想对人怀恨在心,我不想像你一样。”

这是一种具有强烈宗教信仰的人对于世俗质疑观点的回应,但是菲洛梅娜真的没有对信仰怀疑过吗?至少在见过死去儿子的妹妹后,在和马丁的对话中,她开始了一种新的思考,从她忏悔之后,走出教堂时没有沾过圣水,我们便可以猜测,她有了一种全新的对于上帝、对于信仰的廓清。这位年老的爱尔兰老太太凭借几十年的风雨路程和五十年前不能忘记的别离之痛,开始思考如何将上帝和自己悲惨的生活进行一种内省式的对话。

和马丁的世界观不同的是,菲洛梅娜不需要在自己的内心中建立起一个不可动摇的“偶像”观念,她的“偶像”不是坚不可摧的,她试图用自己女性观点来对“上帝”进行更加“人道式”的理解,诸如“虽然自己的孩子被卖到美国,但是这是为了他的生活更好”,“教堂的修女虽然不该这么做,但是自己有错,自己应该为年少无知时因为性快感而犯下的错忏悔”。她对于周围的人从不吝赞美之词,甚至对于一个平凡的服务员都给出了“千里挑一”的评价,这在以“功利”和“世俗”作为认知基点的马丁看来是一种近似无知的迂腐。

如果我们抛开对于这位七旬老太太的道德支援,大多数人都会认可马丁的宗教观和对于教堂修女近似“惨无人道”的做法,甚至也会说出最后马丁所控诉的:“我可无法原谅你”。根源在于我们都是和马丁一样——一个用因果论和善恶论来支配我们行为的人,马丁作为一位专门挖掘世俗真相的记者,更有一种对于罪恶“窥视欲”的癖好,就如同菲洛梅娜在车上对马丁所说的:“窥见别人的生活,自作聪明,想拍照就随便拍照。”这种对于马丁的指责其实就是两人对于现实的一种态度,对于马丁来说,现实在于曝光,在于揭露丑恶;而在菲洛梅娜看来,现实中的恶和错则是用来暗自忏悔和虔诚改过的,并不需要过多世俗的介入,这两种对于现实不同观点的认知,某种程度上也等同于两人对于宗教的不同态度,于马丁来说,宗教等同虚设,是一种欺骗,于菲洛梅娜来说,宗教安插于内心,是一种自我救赎。

如果说这部电影只是在于不同宗教观的对立和自顾自的言论阐述,并不足以让人对它增加更多的好感和认同,毕竟这个时代缺少的是沟通和交流,网络上的骂战和撕咬向来是这个噪音时代有力的标志,《菲洛梅娜》像是对于当下“党同伐异”现象的一种驳斥。它用一种意识形态上极端对立的两个阶层来进行一种小心翼翼地信息交流,这种别样的阶层对话在2011年的法国电影《触不可及》中也作出了相应的尝试,利用法国的底层黑人和贵族白人之间的心灵触碰,来讲述一种叫做“神交”的情感冥想,而《菲洛梅娜》则是一种克制和内敛式的《无法触碰》,只是前者的主题是有关宗教信仰而不是显而易见的阶层对话。

十三世纪的宗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就曾经说过:“宗教使人信仰上帝,不是把上帝作为它的对象,而是作为它的目的。”这句话同样适用在菲洛梅娜这位爱尔兰七旬老太太身上,她饱经五十年的精神忏悔,即使最后经历千万,得到的也只是儿子的死讯,但是当她站在逝儿的墓前,已经释然了,她放下修道院的恶意贩子,她进行了重新的信仰洗牌,这一次她在美丽的爱尔兰一望无际的绿原上可以看到更加明亮的曙光。

而记者马丁呢?从他主动让菲洛梅娜复述那个小说故事的时候,我们知道,尽管他可能永远不会信仰上帝,也不会原谅修道院的所作所为,但是,至少,他学会了理解,学会了接纳。

本文首发“巴塞电影”
约稿或转载请豆邮

 6 ) 友谊的见证

很好看的一部电影。整部片子我是哭着看完的,上1分钟揪心的抹着眼泪,下1分钟又被老太太都笑了。电影和佩恩的《内布拉斯加》相似,一部关于父亲,一部关于母亲,但佩恩的立足点在于包容,本片则在于宽恕。朱迪丹奇与史蒂夫库根一热一冷,煽情幽默手到擒来。回到原点的环形结构象征着人物的受难与修行,比起丑陋的权威,菲洛梅娜才是真正有资格说出“原谅”一词的圣者。往事随风,人间善恶,留后人评说。

 短评

分别五十年,可当她看到儿子照片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是gay。战胜时间性的血浓于水。其实宗教和信仰只是一条路上暂时结伴的路人,真正的信仰总会挣脱宗教的束缚,追求内心无垢的星空。真人真事,增加厚度。

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亲情最让人感动

8分钟前
  • 咿呀咿
  • 还行

对待宗教态度的选择促成了悲喜剧,最难得是她能够将儿子的性向和死因视为正常,想要的只是知道他生前任何一点细节。在夹缝中没有仇恨而是珍重的宽容。而对于观众,还好有记者这句:"I won't forgive you."

12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五十年离散之痛刻画的绵长深情,但等找到儿子后却表现得很潦草,尤其是菲洛梅娜对于修女的态度,他们的信仰之争都无疾而终,除了故事本身没有更多可以回味的东西。同类还是“橙子与阳光”更好些。

1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相当喜欢的英国电影,温情感人,笑着笑着流出了眼泪 (q&a环节时Steve Coogan说预想到“philomena 宽恕那些修女”这个情节观众是感情上是不能接受的,于是他的角色特意加了一句“i wont forgive you”的台词,太贴心了<33333)

20分钟前
  • Sammy
  • 力荐

“你高高在上时,应该对下面的人都好些。因为等你掉下来的时候,说不定还会遇到他们”关于母亲,有时候他们老着,只是需要一点活着的念想。当她最后听到儿子要埋葬在自己的故乡时,所有个人遗憾和旁人冷眼都那么不屑,眼角湿…赞配乐、摄影、故事、表演,及同性儿子的支线,今年最平凡而温暖的电影。

22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有些故事换一个角度真的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寻找的故事里,结果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遭遇的人生百态。宗教组织和信仰宗教的人,人的意志歪曲了很多东西,在冰冷刻板的宗教面前,人情没了,忏悔和赎罪都不过是一句自我麻醉的空话。人间哪来那么的罪,是因为有了宗教,才有了罪。★★★★

27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一个大爱的女人,年长却天真,在寻子途中带给我们满满的感动与小小的欢乐。她用自己的方式净化了所谓圣洁实则伪善的教堂,用自己的方式与天堂的儿子心心相映。两位主演不遗余力的为我们送上了年度最感人的一次电影旅程,他们塑造的两个人物让我们在悲伤的故事里看到了欢乐,也在欢乐里体会了温情脉脉

28分钟前
  • 饮歌
  • 力荐

故事并不复杂,亲情感人

31分钟前
  • 牵不到的爱
  • 还行

Philomena这个角色最精彩的一点就是我们同时在她身上看到了宗教的两面性,正是宗教的伪善让Phi一生与孩子天涯两隔,也正是宗教的教化让这个没读过艾略特的普通人拥有了宽容的勇气。笑点泪点结合的非常好,后半部分的转折带着不能剧透的情绪感染力。缺点就是两位主角的个别主动选择过于简单带过了。

33分钟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又哭又笑的看完,上分钟还揪心抹泪,下分钟又被老太太抛出一个安.博琳的梗逗得吹起鼻泡。有的人在宗教庇护下以基督之名行使着恨,有的人在宗教迫害下籍着信仰修炼出纯净宽广的心灵。无论I forgive u或I couldn't forgive u,都掷地有声,都可以挺胸去到上帝跟前,而最卑贱的,恰是那至死冥顽的掷石者。

35分钟前
  • 匡轶歌
  • 推荐

奥斯卡季过去半年再看,今年奥斯卡9部最佳影片的提名里,这部才是最好的。如何把所有复杂的道德宗教探讨溶进温情主义的故事里,这部电影堪称教科书。

39分钟前
  • 克隆加v239203
  • 还行

这个故事并不复杂,但也能从很多面解读,比如宗教,亲情。不过最感动的仍是最表面、最直接的那一层,就是菲洛梅娜与儿子的感情,思念以及遗憾。这样的故事会让你坚信亲情以及它的可贵。朱迪·丹奇与斯蒂夫·库根都非常出色,性格的多样性。影片在质疑宗教伪善的同时,却也让你从菲洛梅娜身上看到了闪光

40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人物塑造很饱满,节奏起伏也很舒服。整体感觉还是略清淡了一些,留白的内容和力度都不强,致使形式本身的清淡仅仅停留在了清淡的表层。

42分钟前
  • 艾小柯
  • 还行

在五十年后抵达另一片大陆收集她所缺席的那个人生留下的痕迹,哪怕对一句问候或一次握手的描述都能让她幸福雀跃,爱尔兰的雪也终于不再那么冰冷。『在所有旅程的终点,我们都会回到启程之地,并第一次认识那里』。让人感动的并非面对恶之源时的『我原谅你』,而是至爱者藏匿的秘密从未逃过你的感应。

43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1、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爱人亲人都一样;2、JudiDench和SteveCoogan的表演撑起了感情克制的温情电影;3、人活着都有信仰,但那句I couldn't forgive you真痛快;4、腐国电影时刻不忘贱贱的冷笑话和基情;4、剧本母子情感部分比较感人,修女宗教信仰部分则很难共鸣

46分钟前
  • davekozg
  • 推荐

结尾眼睛酸酸的,非常感人,编剧把一个简单的寻子故事写得饱满而精彩,小格局蕴含大思想,无论宗教信仰不同或是性取向不同,阶级不同,国籍不同,电影意在赞美人与人之间理解和宽容的力量

48分钟前
  • 兮称
  • 推荐

和佩恩的《内布拉斯加》相似,一部关于父亲,一部关于母亲,但佩恩的立足点在于包容,本片则在于宽恕。朱迪丹奇与史蒂夫库根一热一冷,煽情幽默手到擒来。回到原点的环形结构象征着人物的受难与修行,比起丑陋的权威,菲洛梅娜才是真正有资格说出“原谅”一词的圣者。往事随风,人间善恶,留后人评说。

52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年度最爱!拥有我最喜欢的故事元素和模式:各自有独特性格的一老一少踏上一次有目的的旅程,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后露出一个动人的真相。全片画面犹如加lomo滤镜一般,幽默都很classy。说是喜剧,却温情缭绕、催泪必杀!朱迪·丹奇演的这个老太实在太惹人爱!喜欢她的博爱和胸怀。

53分钟前
  • 望潮
  • 力荐

喜剧与悲剧的交融通过宗教的善与恶来体现:菲洛梅娜是宗教的善,是影片幽默笑料的来源;修道院扭曲宗教造成的伪善是恶,是故事的悲剧根源。片中悬念的转换也很精彩,录像带一段是泪点的爆发。对于不信教的我们来说,看后估计只想一把火把修道院烧了吧。囧

56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