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动作片美国2015

主演:詹妮弗·劳伦斯,乔什·哈切森,利亚姆·海姆斯沃斯,伍迪·哈里森,伊丽莎白·班克斯,朱丽安·摩尔,菲利普·塞默·霍夫曼,杰弗里·怀特,斯坦利·图齐,唐纳德·萨瑟兰,托比·琼斯,山姆·克拉弗林,吉娜·马隆,娜塔莉·多默尔,伊万·罗斯

导演:弗朗西斯·劳伦斯

播放地址

 剧照

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4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5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6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7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8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19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7:03

详细剧情

  施惠国爆发了全面战争,凯特尼斯(詹妮弗·劳伦斯 Jennifer Lawrence 饰)将在最后关头对峙斯诺总统(唐纳德·萨瑟兰 Donald Sutherland 饰)。在盖尔(利亚姆·海姆斯沃斯 Liam Hemsworth 饰)、芬尼克(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和皮塔(乔什·哈切森 Josh Hutcherson 饰)等好友的陪伴下,凯特尼斯和十三区的小队一起为了解放施惠国的人民而冒险抗争,并且策划暗杀越来越执迷于杀死她的斯诺总统。凯特尼斯将面对致命陷阱、劲敌和道义上的选择,而这些挑战都不曾出现在饥饿游戏的竞技场中。

 长篇影评

 1 ) That is my Mockingjay

      在《饥饿游戏3:嘲笑鸟(下)》上映的第一天去看了这部电影,七点钟的票,正好碰上下班高峰期,去的路上很艰辛,上错了辆会兜很远的公车,当时距离电影开场只有十五分钟,一边是坚持坐下去但是会面临迟到一小时的结果,一边是就此下车打的,冒着可能等不到的士的风险,最终选择了下车,上天还是眷顾我的,旁边正好停了辆的士,让我在开始前一分钟到达电影院,虽然花多了我二十块钱,比一张电影票还贵,但是却值得。
       电影开头紧接着上一部凯特尼斯被皮塔掐伤,为了报复凯匹特,凯特尼斯选择付出一切与斯诺对抗到底,于是以拍摄宣传片为名的451明星小队陷入了凯匹特城区,途中遇到了各种陷阱,队员也一个一个接着死去。这一段是在我读小说时就觉得非常难过的情节,芬尼克之死一直让我印象深刻,电影在表现芬尼克舍身救凯特尼斯的悲惨上,更增加了一丝恐怖的氛围和追击的紧张感,强化了在文本中感受不出的视觉冲击。随后,凯特尼斯在前往斯诺宫殿的过程中亲眼目睹了自己的妹妹被炸死,然后渐渐意识到事情的真相——革命的真正目的不过是夺取统治者的位置,而不是改变这个被统治的世界。所以,在斯诺的处刑现场,凯特尼斯选择杀死的是科恩而不是斯诺,斯诺在狂笑下被愤怒的人群淹没,完成了全片最讽刺的一幕。
       当然,凯特尼斯最后获得了幸福,但她的内心永远不会平静,她将反反复复在已经消失的饥饿游戏中不断战斗,直到死亡。电影在此则显得更为温暖,少了现实的残酷。
       有人觉得这一部拍得很乏味,总是演员在说话,动作戏太少,但是《饥饿游戏》的真正目的从来就不是刺激的打斗,而是在于如何推翻这个虚假的乌托邦世界,就像是乔安娜的扮演者Jena Malone所说:“原著小说从未回避其政治性。”电影也如此。这一部中看似是没有最初两部的竞技场上的生死存亡,可是在他们深入城区时,第76届饥饿游戏就已经开始了,只不过对手由同胞换成了斯诺。反叛者与统治者的搏杀,这才是“饥饿游戏”真正的意义所在。
       因为毕业论文的缘故,近期一直在反复读小说,里面的情节哪怕是对话都已经烂熟于心,所以当凯特尼斯和斯诺在温室对峙时说的台词,我激动地差点就跟着背出来了;当凯特尼斯将弓箭对准斯诺,却又最后射向了科恩时,死忠党的眼泪都要飙出来了。或许我是入戏太深,又或许是我太爱《饥饿游戏》。
       对于Jennifer Lawrence的表演,我只能说是完美。她是那个不惜为妹妹付出生命的姐姐,她是那个在饥饿游戏中敢于挑战权威的叛逆少女,她是那个愿意站出来带领人民推翻暴政的领导者,她是那个浴火重生的嘲笑鸟。
      当她举起弓箭的时候,我就知道,that is my mockingjay.

 2 ) 补几条原版小说与电影版不同的细节

虽然早就把饥饿游戏的audiobook听了无数遍,看完第三部下之后还是有点小难过,电影版细节改了很多,第三部上甚至把13区首领Coin洗白了,打造成一直苦心为凯特尼斯筹谋的首领人物,所以在此写下一些我还记得的小说细节作为补充,以补充电影版里一些片段~

1、第三部下中凯特尼斯并不是偷偷混上飞机然后进入451小队的,而是在2区受伤以后自己努力刻苦锻炼,还要天天跑去找医生做最快速的治疗,最后通过试炼考核才能加入的。那些治疗的痛大概是琅琊榜里剔骨拔毒级别(跳戏了)~
    而最后的试炼考核是被告知考验自己的弱点,在考试中凯特尼斯遇到了模拟出的peacekeeper,正想一枪爆头时指挥官却给出命令要求撤退到指定地点,这是凯特尼斯才醒悟过来自己的弱点就是从不听从指挥,因此她选择了撤退从而完成了试炼(大概也是唯一听从指挥的一次)。
    在此期间乔安娜也一直和凯特尼斯一起训练治疗想要进入451小队去执行任务,但最后乔安娜没能完成试炼,因为在试炼中有大量的水,然而水刑就是国会区一直对乔安娜使用的。。然后凯特尼斯才反应过来吗啡女自从回来后只要是下雨天就情绪异常、连洗澡时也无法控制自己。

2、real or not real 是小分队和皮塔创的游戏,就是皮塔问一件事是不是真的,然后小队的人根据自己知道的情况来回答。其中最令人无法回答的一个问题是,皮塔问国会区对他施用的一种酷刑就是在他面前放一个哑巴,然后当着皮塔的面把那个哑巴折磨致死,哑巴那种特有的惨叫声因此一直折磨着皮塔。然后一个成员说了:real (不记得是谁说了)

3、那些怪兽在下水道出现时一直出现类似风声的声音,其实是那些怪兽嘶哑着叫着:凯特尼斯!
而怪兽之所以能迅速的找到小队的所在地其实是因为皮塔也一直跟着那些怪兽在嘶哑的叫着,等于是当了那些怪兽的向导。

4、在小分队疲于奔命时曾经在下水道里遇到了peacekeeper,结果那些守卫军反而被追上来的怪兽咬死了,说明那些怪兽只有凯特尼斯一个目标,在咬死她前谁拦着都会死。凯特尼斯知道后就一直想自己跑掉,都被小队的人拦下了。

5、一开始博格斯死时想要抢走霍罗的那个女下属,最后反而是为了拖延时间选择牺牲自己在巷道里拖住怪兽,虽说并没有什么用。。

6、芬尼克的flag真是大大的。。芬尼克婚礼上凯特尼斯很开心,因为在此之前别人让她要装出快乐的样子拍给斯诺总统看,她说了句:这是唯一不需要伪装的事。

7、小分队在逃跑过程中其实闯进过一间民宅,刚好那个女主人开门看到了凯特尼斯,然后凯特尼斯不问缘由把她一枪爆头了。此时凯特尼斯也知道自己开始杀害无辜人了。

8、在国会区的中心盖尔被捕时,盖尔想让凯特尼斯射死自己,因为他自己的毒浆果给了皮塔,没有自杀的毒药了。而凯特尼斯没忍心下手,在那时两人之间的信任就开始崩塌了。

9、炸死妹妹的炸药的确是盖尔他们设计出来的,第一次爆炸炸死敌人,第二次炸死来救援的人,但凯特尼斯不敢去查那个炸药是不是盖尔制作的,盖尔自己也没有查。

10、当Coin提出要举办饥饿游戏时,凯特尼斯脑子里突然浮现出70多年前也许国会人也是这么投票的,但她还是说了yes。个人猜测是因为她在那时就准备杀了Coin,而黑密曲信任凯特尼斯所以同意了,让这个提案顺利通过以完成后面的计划。而且皮塔也应该猜到了,所以最后皮塔才能迅速把凯特尼斯的毒浆果打掉。

11、最后大家放掉了凯特尼斯的原因是,谁都不知道该把凯特尼斯怎么办。。毕竟她从不听从指挥。。

12、妹妹养的那只猫自己从13区跑回了12区,而且那只肥猫一直特别恨凯特尼斯,因为凯特尼斯不止一次想淹死它毒死它,毕竟多了只猫家里就多了张嘴。但最后猫原谅了凯特尼斯,凯特尼斯歇斯里地过后也接受了妹妹已经不在的事实(在妹妹死后凯特尼斯一直处于神游彷徨状态),所以把猫抱了起来,猫也顺从的蜷着凯特尼斯像保护以前的主人一样保护她。而且凯特尼斯在此之后也第一次和她妈妈通电话(她妈妈一直借着工作麻痹自己所以不愿意回12区)。

目前能记得的就这些,当然也会有个人理解和猜测,要是写错了请指出~

 3 ) 大游戏,小棋子

饥饿游戏上映的时间点,很不幸地,非常妙:巴黎经历了黑色星期五大屠杀,法国决定和俄国联手打击ISIS之后。饥饿游戏背后传达的信息,很不幸地,非常简单生动地影射了我们正在经历的政治博弈。游戏?博弈?game也。

饥饿游戏四集当中第二集最有戏剧性拍的也最好,第三集空洞拖沓几乎忽略主旨为最次,第四集很合格的将原作传达的信息忠诚清晰的表达出来 – 可观性冲突性绝不是这一系列最优但却是最不可缺少的终篇。虽然边边角角穿插了原著没有的三角恋剧情,然而在整个宏大的革命背景下,这些没有结构性的小恩小爱显得格格不入,甚至不合时宜。

Katniss迷人之处就在于她的棱角和反叛,从头至尾没有遵守过任何规则,甚至蔑视规则:她站出来取代了被选为祭品的妹妹,她要Peeta一起吞下毒果迫使组织者修改规则,她向穹顶一箭破坏了整个饥饿游戏的设置,她对十三区总统的劝说置若罔闻,她对于事先写好的剧本毫无配合性……她太独立,太真实于自己的想法,不被虚妄的名利所动摇,不以任何派属的生命为筹码,不被堂而皇之的借口所蒙蔽 — 她就是任何想摆布民众的统治者的噩梦 — 然而,这样的一个Katniss却应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种下来。

2010年末北非中东一系列的独裁专政政权被推翻,抗议者涌上街头,这种饱胀蓬勃的向往民主自由的信念使得革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也许有人为了保卫同胞自我牺牲,也许有人为了拥护自己相信的领导奋战流血。但是所有投入到这项运动的国家局势全部进一步恶化:本阿里流亡突尼斯临时政府权力交迭政局动荡,穆巴扎克下台新政府被军方政变推翻,卡扎菲逃亡被暗杀宗教势力和西方势力内部火拼,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不被西方世界承认由西方间接非意愿扶持的ISIS从中崛起…… 那些自愿走上街头的民众怀着的不过是“推翻了这个暴君我们就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样单纯的想法,和“如果我们有民主就可以获得自由”这样天真的愿景。很不幸地是,百万千万这样的单纯和天真只是沦为下一个争权者可利用的工具,而这些野心家最终会落为在背后虎视眈眈用金钱和武器输送来捭阖纵横的超级大国联盟的傀儡。

Katniss不愿沦为谁的工具,Snow的不行,Alma Coin的也不行,任何人都不行。她和Gale愈行愈远本质在于此。Gale是甘心为革命牺牲,为革命而双手沾满鲜血的标准棋子。他不懂得Katniss的坚持,他说“这是战争啊,Katniss”。如果屠城可以减少敌人的反攻,为什么不呢?如果杀掉首都的孩子做一场秀可以激起民愤让我们取得最后的胜利,为什么不呢?“这是战争啊,Katniss”。是,如果在真实世界里,Katniss这种理想主义者,这种心怀仁义的领导人是不会最后胜利甚至存活的。胜者多鄙陋,很不幸,历史一次又一次证明如此,而单纯天真的民众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的掉入陷阱。

所以我们要吧Katniss种在心里—这才是饥饿游戏系列最了不起的地方。一个打着青少年读物旗号的小说,却有着想要让热血的青少年冷静三思的深意,对此我心怀感激。当年轻的你走上街头准备为“理想”献身的时候,少年请三思;当年轻的你穿上炸弹背心为真主复仇的时候,少年请三思;当年轻的你将菜刀捅向你隔壁不同种族的邻居,少年请三思!这世界有太多不必要的暴力,更加不缺利用暴力和混乱达到政治目的或者集权妥协的阴谋家。而且你要相信,没有自由是绝对的自由,没有民主是不受控制的民主,没有暴力是不构成恶性循环的暴力。任何打着“民主,自由,信仰”旗号的杀戮都应当被质疑。

饥饿游戏的结尾很模糊,很温柔,很理想化,很适合Katniss。现实中,Katniss这个人民的斗士,射死新总统的凶手,就算最后能逃出生天,她不见得能逃得开政治的摆布 (而她也不适合于做一个稳定新政府的领导人),就算逃得开政局的摆布,她不见得能逃离乡愿的无可奈何,而世外桃源更加是骗人的。我很理解作者,在这里是写不下去的。

而我终究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或者说生活在历史发生当下的民众总是惊人的健忘,亦或无知和情绪化。惟愿Katniss能在无数青少年心上种下星星之火,用最浅显的故事情节启发对当前政治形势的关注和思考。一个独裁暴君的倒台绝不是臆想中旧生活的结束,一个“民主政府”的上台也绝不能保证更好生活的开始。这些,希望从饥饿游戏中,你们慢慢能懂。

 4 ) 吉祥物的尊严

青少年电影的死穴之一,是如何让眼界和能力都不够成熟的青少年,合理地参与到宏大叙事当中去。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解决方案。《暮光之城》以多角恋爱情为主线,家族斗争退居一旁,为小格局做点缀;《分歧者》的青少年主角天赋异禀,具有超能力,足以凌驾于成人社会的法则和科技之上;《移动迷宫》索性赋予青少年以成年人的成熟心态和精锐身手,当然这跟卡司绝大部分是男性密不可分。

以上电影,都只是绕过了矛盾。纵观好莱坞最卖座的青少年电影,只有《饥饿游戏》的解决手段,未必最具娱乐性,却是最诚恳,最脚踏实地的,一点也不投机取巧地将青少年主角与宏大叙事焊在一起,没有使诈。片中包括凯妮丝在内,都是典型的十几二十来岁的青少年形象。他们难以摆脱脆弱、敏感、多疑、冲动、内疚、歇斯底里和反复无常等情绪的侵扰,他们身上具有每个人青葱岁月时的人性弱点。今天在影厅,听到有年岁较长的观众低语,怎么看不懂了。这太正常不过了,脱离了那个年龄段太久,便很难进入他们的思想,理解他们那些细碎复杂的情绪从何而来。因为在饱经世事的中年人眼里,那点小情绪本就该一挥手抛诸脑后,絮絮叨叨推心置腹半天,是不可思议的。但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十几岁的年龄段,鸡毛蒜皮,在我们心里都曾上升到不共戴天、生死存亡,《饥饿游戏》没有回避这一点,只要你还不太老,就不难体会一群心智尚在发育的孩子遭遇背叛、质疑、指控、情变和生死抉择时的惶惑难安,以及他们赖以渡过难关的勇气。

整套《饥饿游戏》最聪明的地方在于,没有让凯妮丝这只燃烧的嘲笑鸟,像《V字仇杀队》,《撕裂的末日》,《黑客帝国》那些成人反乌托邦电影的主角一样,单枪匹马,长驱直入,力挽狂澜。这让影片回避了绝大多数可能出现的难以服人之处。从一开始,凯妮丝在这场变革中的定位就只是一个精神领袖,一个鼓舞叛军人心的图腾和吉祥物,而不是一个女战神。她的弓箭技能,也仅仅在游戏中脱颖而出,在电视讲话时的作秀手段,以及装上爆炸头狙杀几个敌人而已,她的武力值不高,也不需要高。战斗计划的制定,冲锋陷阵,游击破坏,政治和公关伎俩,这些都交给有能力者足矣。

从这部终结篇可以看出(以下有剧透),作为主角的凯妮丝,由始至终担任的是旁观者的角色。即便那举世震惊的凌空一射,也出自两个权欲望熏心的成年人之间的博弈。她射出了那一箭,将一切悲剧扼杀在摇篮里,更为自己摘下了吉祥物的头套,换来了解脱。在此前,她一直是成年人的掌中玩物,生和死都被双方拿来大做文章,作为公关炮弹。在狙杀斯诺总统的长途跋涉中,编剧也从来没打算把她塑造成一个团队领袖、战斗英雄什么的,即便她继承了指挥权,在遇险后喊出“所有人都安全吗”的那个也不是她。凯妮丝为推翻一个残暴政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我们更关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她战胜了自己的惶恐、踟蹰和懦弱,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人(私认为结尾的孩子画面不可少)。

这是一部难得的女权电影,尽管你们可能觉得这说法很扯。大家印象里的“女权动作片”,往往有个身手灵活的女英雄,《古墓丽影》,《生化危机》,《特工绍特》什么的,她会穿着紧身衣劈着叉踢翻一大堆男人。那是一种误解,作为一个群体在体能上弱于男性的女人们,用打斗战胜男人,表面上讴歌了女性的力量,其实是一种取悦男权视角的伪女权。相比之下,凯妮丝不需要表现出比男人能打,哪怕斗僵尸时要靠队友救助,突击总统府时全程挨炸,也没有什么可耻的,这个坚强的女孩以良心、人道、同情和公义为导向,尽最大努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即便没有杀死一个治安官,我们对她的敬佩也不会少半分。表姐大人粉丝遍天下,年纪轻轻就问鼎奥斯卡,听她在艳照门事件后的公开发言,有理有节,掷地有声,令人肃然起敬。她无疑是一个真正懂得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拥有什么样的社会权利和公共义务的当代女性,外表娇柔,内心十分强大。她所饰演的凯妮丝,也是这样一个杰出的女性——虽然大部分时间只作为吉祥物,受尽摆布,却散发出那些卑劣和软弱者无法匹敌的人性尊严之光。(文/方聿南)

 5 ) 大结局里的各种梗

黑化的皮塔



皮塔没有在“世界极限赛”中逃出,于是在《3上》中被押在凯匹特,被斯诺总统进行了类似“洗脑”的操作(与《1》里的杀人蜂蜂毒有关,袭击的正是大脑中控制恐惧感的神经系统),让他仇恨凯尼斯。所以他被13区反抗军救回时,第一件事就是想掐死凯尼斯。后来在医治下有所好转,但还是时而会发作。(有点像相爱相杀的美队与冬兵?)


皮塔的金挂坠


皮塔拿出一个金色挂坠,打开里面是凯尼斯妈妈、妹妹以及盖尔的照片。这个在《2》中出现过,艾菲为了鼓励参加“世界极限赛”的皮塔和凯尼斯,决定用金色的物件作为小团队的吉祥物——艾菲是金色头发、凯尼斯是金色的嘲笑鸟胸章、皮塔是金挂坠、黑密曲是金手镯。皮塔在挂坠里放上凯尼斯最爱的人的照片,用来鼓励她好好活下去。


是真?是假?

由于皮塔被敌方“洗脑”,常常无法分辨回忆是真的还是幻觉。于是451小分队为他编了一个游戏“是真是假”:皮塔提起一件他认为已经发生的事,然后他们再告诉他是真的、还是想象出来的。电影中没有提及这个游戏,而是直接发生皮塔与凯尼斯的对话。


绿色/橙色

凯尼斯和皮塔在战斗开始后,突然提起对方最喜欢的颜色——凯尼斯最喜欢绿色,而皮塔喜欢的是橙色,像落日一样柔和的橙色。

这个也是有梗哒,《2》里两人刚在饥饿游戏中(靠假扮情侣)活了下来,回乡不久后又一起胜利巡游,多少有一点尴尬。于是皮塔在巡游的路上与凯尼斯聊天破冰,聊的就是“你最喜欢啥颜色”。所以黑化后的皮塔再提起这个,其实是“只有你我才懂”的有爱回忆。


喂猪的面包


皮塔情况稍微稳定后,凯尼斯和皮塔见了一面,皮塔提到一件往事:“面包本来是拿出去喂猪”,这也是个很重要的梗。

这件往事在《1》中有闪回,但没有交代得很仔细。凯尼斯的父亲死后一家人常常吃不饱,有一天下着大雨,她在皮塔家的面包店外,在垃圾桶里刨吃的。皮塔故意把面包烧糊,于是他妈妈让他把面包拿出去喂猪,而他把面包扔在一旁让凯尼斯捡。虽然两人在参加饥饿游戏前还没说过话,这件小事已经把他们连在了一起,凯尼斯一直对皮塔心存感激。


芬尼克和安妮


颜值担当芬尼克在大结局中与心上人安妮喜结连理。安妮也曾经是饥饿游戏的胜利者,《2》里老奶奶马格斯自愿代替安妮参加“世界极限赛”,最后牺牲了自己。

同样在《2》里,约翰娜提到安妮“有点疯”。不过芬尼克和安妮是真爱无误,《3上》的最后,芬尼克与被解救的安妮相拥而泣。


哑巴
<图片6>

451小分队转到地下作战后,宣传片团队中的卡斯特提到,他兄弟波洛斯是哑巴,曾在下水道里干了五年。在《3上》中,宣传片团队头头克蕾西达有提到过,波洛斯是个艾瓦克斯,无法说话。

艾瓦克斯相当于是凯匹特的奴隶,通常都是犯了大错的人。他们会被割掉舌头,干最卑贱的工作。这也不难理解,为何波洛斯兄弟会参加13区的反抗军事业了。


咳血的斯诺总统


斯诺总统一亮相就梨花带雨的……不,带血,像肺痨患者一样楚楚可怜。虽然大家都能坦然接受这货要死的设定,但他的咳血也是有梗的。

《3上》里反抗军去营救皮塔等人时,芬尼克发表了一段演讲,大胆控诉斯诺总统——他成功上位的秘诀是给敌人下毒,为了掩人耳目,自己也喝下毒药,但解毒剂并非是万能的,所以自己也落下病根。他佩戴的白色玫瑰,也是为了掩盖嘴里的血腥味。


黄色的花
<图片9>

当一切都尘埃落定后,皮塔捧着一盆黄色的花给凯尼斯看。那是一盆报春花(primrose),凯尼斯的妹妹波丽姆(Prim)的名字正是取自这种花。其实凯尼斯(Katniss)的名字也取自一种根茎可以吃的水生植物。而且她还有一个盖尔专属的昵称“猫薄荷”(catnip),是她名字的谐音。




凯尼斯回到12区的家中,抱起一只黄毛的猫。这是妹妹波丽姆的猫毛莨花(buttercup),在《3上》里13区遭袭击时,波丽姆为了找它还差点丢了性命。


大结局里新出现的人物

女巨人
<图片10>

格温多兰·克里斯蒂(《权力的游戏》中的“美人布蕾妮”)只有两分钟的戏份,她饰演的是二区的指挥官,多年前曾是饥饿游戏的胜利者。二区历来培养了不少职业贡品,孩子们把参加饥饿游戏视为荣耀。二区也是比较亲近凯匹特的一个区,所以反抗军团结二区非常关键。原小说里,这个女指挥官有六英尺(约1米83)的身高,肌肉强健,简直是为格温多兰·克里斯蒂度身定做的(她身高1米93)。


451小分队
<图片11>

13区反抗军里一支特别小分队,人员包括《3上》已出现过的黑人军官博格斯、凯尼斯、盖尔、芬尼克。还有十三区的另外几名战士:杰克逊,一个中年女战士,她是小分队的副总指挥。还有一对叫李格的双胞胎姐妹。另外还有两个年纪略大一些的男士兵,米切尔和霍姆斯。(在小说里,这支小分队被安排执行的特殊任务是——拍摄宣传片。看到队员们的心塞脸了吗?)


变种蜥蜴人


下水道里可怕的杀人武器,人和蜥蜴的混合体,有湿滑紧绷的爬行动物的皮肤。这种生物是第一次出现,不过变种动物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1》里的猎犬、《2》里的猿猴都是变种动物。


虎面造型师


451小分队在凯匹特一位造型师的家中短暂避难,她的长相奇特,像一只老虎,她叫泰格里丝(Tigris,英文和tigress母老虎谐音)。小说里她是早期饥饿游戏比赛的设计师,后来跟从普鲁塔什(饥饿游戏设计师,斯诺总统身边的反派军卧底),可以猜想她也十分仇恨斯诺总统。


 6 ) 从大逃杀到一九八四

1、第一部到第四部,由最开始的“动作游戏”变成了“策略游戏”,说什么前面铺垫那么长,没有动作场面的,拜托游戏厅那么多好玩的游戏,一进去就是飞蛾、蠕虫、大僵尸,一打一个准,全是动作场面。

2、剧情要是概括起来听上去的确很俗烂:一群少年被命运抉择,关进笼中,打怪升级,发现获胜了也不过是供人消遣的棋子,于是奋起反抗,最后推翻旧政权建立美好新世界,其间再穿插一些情情爱爱,简直就是起点的修仙小说啊!但是不同点在于:推翻旧政权的并非个人英雄,Mocking Jay没有想说“人定胜天”,虽然革命军穿的很艰苦朴素。

3、用斯诺总统的话来说,凯特尼斯只是个对射箭有点天赋、被随机选中的、不起眼的女孩。但是之所以宣传战能成功,也在于此吧。最后赢家是“宣传部长”,笑的那么意味深长。

4、女主一点都不圣母,最后一箭射死科因总统就知道了。圣母不应该是:天哪,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刚从战争苦难中走出来的人民,我怎么能酱紫呢?我应该放下个人恩怨,blablabla

5、“看来蜜月只能去国会区补过了。”芬尼克说这句话的时候为什么没人叫他闭嘴,这么大的flag你也敢立!

6、“临时大总统?临时到什么时候?”

7、《复仇者联盟2》都有7.1分。。。以及看电影的时候玩手机很光荣吗?不玩手机才是好的观影习惯吧。

 短评

从高考完看第一部到现在,匆匆三年半过去,第一次在电影院完整看完一个系列,想起年初看完3上晚上脑子里单曲循环《hanging tree》激动地失眠的情形。三年半,我从高考体制走出来,然后走进了象牙塔;从看第一部看国语版看吐到对大表姐路人转粉,看的不是饥饿游戏,而是我逝去的青春…… 评分:7.0

9分钟前
  • PenL
  • 推荐

竟然毫无动作场面地铺垫了50分钟,我也是醉了!——《饥饿游戏》个人喜爱度排行:2>1>4>≈3!—— 说来挺巧,这个系列4部我刚好在四个不同的地方观影:第1部在【厦门】梦露歌剧院影城;第2部在【北京】中国电影博物馆;3(上)在【安溪】金逸国际影城;3(下)在【泉州】万星国际影城看的零点首映。哈。

1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较差

媒体与偶像影响力的探讨

1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表姐叫我去战斗

18分钟前
  • 睡在巴西旁边
  • 推荐

这!系!列!终!于!完!结!了! 海报一副老娘要日天,正片文戏从头闷到尾,这算不算宣传欺诈。真宁愿看凯尼丝手撕飞机。

20分钟前
  • 百城千世子
  • 还行

支持完了全系列。(该剧的政治主张就是这么傻逼)(圈钱这么明显)(拍的也是烂到没谁了)但是我从第一集就开始爱死了pita啊!-you love me,real or not real?-real.一本满足了。

23分钟前
  • 加可加可几点钟
  • 力荐

前面半小时睡着了,后面一小时一直在等结束。

27分钟前
  • 阿秩君
  • 较差

今年好莱坞大片中比较喜欢的一部,导演对氛围和节奏的控制挺满意的,偏暗的氛围,刻意避开战争的激烈,压制高潮的决战,以及最后缓慢的缓和结束等等,都在试图跟主流爆米花大片错开,除了必不可少的俗套段落,好些台词也打磨的很好

31分钟前
  • 萤木C
  • 推荐

有的人适合做统治者,有的人甘心做奴隶,我一直相信看牢的人比坐牢的人更累更心不由己。希望自己能成功逃离控制与被控制的游戏,置身事外。即使曾经壮怀激烈血雨腥风,也希望获得平凡的幸福自由的空气。三部电影是一个整体,讲的是后现代科幻版的斯巴达克斯反暴政的故事,兼具古典与科幻。

34分钟前
  • 小熊QQ
  • 力荐

原版的书最后让我看的激动不已,劳伦斯的演绎完美诠释了女主的性格特点,变种人是看点,大结局了还有点不舍呢

35分钟前
  • 汤平
  • 还行

前半部分很酷炫,结局是败笔!最后女主穿着黄色小碎花坐在山坡上一边深情凝望老公一边絮絮叨叨回忆过去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你的前半生无论多跌宕起伏坎坷曲折精彩纷呈惊险刺激最后都逃不出生孩子抱娃的命运→_→(被小伙伴拉去看的,去补前几部了,女主的弓箭技能太帅!!)

38分钟前
  • 镇山驴纸
  • 推荐

皮塔和盖尔你选谁? 我选芬尼克!!!我选芬尼克!!!我选芬尼克!!!

39分钟前
  • 羚羊的灵魂
  • 力荐

最后一部还是没能硬起来,不管是情节高潮还是情感高潮都磨磨蹭蹭,第三部分上下集果然是毫无必要。开心的是,明年终于不会再有这个系列了,加一星!

4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结尾的政治隐喻是个亮点。总体看下来依旧觉得很过瘾,但跟前几部相比却显得力不从心了。不得不感叹一句:终!于!完!了!

45分钟前
  • 铁马冰河皆是你
  • 推荐

终篇的节奏并没有比上好多少,最惊奇的是一直对这个系列无感的我竟然看完了全部四部。

49分钟前
  • 翻滚吧!蛋堡
  • 还行

2>1>4>3

50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上部酝酿了一整部这部还是没能高潮起来啊。好在我快睡着的时候忽然来了个爆炸死了几个人,又快睡着的时候又忽然来了个爆炸又死了几个人,这个节奏不错,保证我一直在半梦半醒的状态里看完了全片。看完一直在想,作为一个非表姐粉是什么支持我在电影院完整看完了四部呢?

53分钟前
  • 屈晓松
  • 还行

看书觉得那是千般万般的艰难 看电影总是“啊?都到这儿了?” 另外 作为亲临过取景地的人 对特效跪拜了……

54分钟前
  • RITA
  • 推荐

芬尼克这种死法我不能接受,应该要一种非常带英雄色彩的才行嘛…大表姐的脸确实肿了好多,而且最后换上战服的那妆画的…最终还是选择了皮塔,又当着盖尔的面亲他,皮塔一直就像女主,被用来威胁啥的…摩尔阿姨挂的镜头好长233大结局典型的乡村人妇造型。四年的长跑结束了,有点不舍呢。

56分钟前
  • 尤里卡
  • 推荐

完全就是政治讽刺电影,当权者就是骗,老百姓就是傻,主角要不是有主角光环那也就是炮灰一把。很真实,跟我们现实的生活一样,或者说是高端黑。摩尔阿姨那句'希望你的箭精准无误'真是flag立得飞起!电影本身4星,因为太喜欢詹妞了,我给5星!

60分钟前
  • 你虎哥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