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机尾

战争片美国2012

主演:内特·派克,大卫·奥伊罗,泰伦斯·霍华德,崔斯坦·瓦尔德斯,尼欧,伊利亚·凯利,小库珀·古丁,安德烈·罗佑,马索·曼恩,马库斯·T·保尔克,迈克尔·B·乔丹,小莱斯利·奥多姆,凯文·菲利普斯,李·特格森,杰拉尔德·麦克雷尼,瑞克·奥托,丹妮拉·鲁阿,布莱恩·科兰斯顿,保罗·福克斯,马修·马什,巴纳比·凯,大卫·吉亚西,乔希·达拉斯,阿梅尔·艾米恩,纳撒尼尔·马泰洛-怀特,安东尼·威尔士,亨利·加勒特,鲁伯特·彭利-琼斯,Todd Detwiler,Ryan Early,布莱恩·格罗斯,希亚兰·麦克蒙纳敏,

导演:安东尼·海明威

 剧照

红色机尾 剧照 NO.1红色机尾 剧照 NO.2红色机尾 剧照 NO.3红色机尾 剧照 NO.4红色机尾 剧照 NO.5红色机尾 剧照 NO.6红色机尾 剧照 NO.13红色机尾 剧照 NO.14红色机尾 剧照 NO.15红色机尾 剧照 NO.16红色机尾 剧照 NO.17红色机尾 剧照 NO.18红色机尾 剧照 NO.19红色机尾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3 04:28

详细剧情

  影片讲述了二战中,美国第一批黑人飞行员,克服当时制度和种族上的限制,组成了一支带有实验性质的特殊的轰炸机护卫队——塔斯克基飞行(TuskegeeAirmen)。他们的飞机上都画着“红尾巴”,于是这也成为了他们的绰号。“红尾巴”这支美国军事史上第一支由非裔美国人组成的飞行员编队,因为参加战争培训被派往阿拉巴马州随时准备迎战。在那里,他们经历了猖獗的种族主义和骚扰,他们的飞行和战斗能力曾饱受质疑,但“红尾巴”在空中卓越的表现,促使空军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他们在与意大利、德国的冲突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长篇影评

 1 ) 红色机尾炽热的心

黑人332飞行中队,标志性的红色机尾,在很多电影都出现过。这部只不过是着重的抒写了他们的故事。 作为二战题材的电影,渲染英勇大无畏精神的主题是亘古不变的,这部也不例外,只是以黑人为视角去演绎英勇空战。 被称为“有色人种”的黑人美军,大部分被分配到部队的边缘,比如军舰上的食堂、运输部队中打杂的角色。黑人飞行中队开始也不例外,虽然比起其他地方的黑人士兵好点,但执行的也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脚料任务。正因为如此,也引起了美国国内戴着“有色眼镜”的媒体的口诛笔伐,发展前景举步维艰,很是被动。

在直属领导的多方努力下,终于迎来了曙光,第一次执行登陆护航任务。将士们也没有让长官失望,非常出色的完成了任务。通过他们优异的表现,也终于迎来了新一批的升级战斗机,长官要求把机尾涂成红色,至此——独树一帜的红色机尾黑人飞行中队诞生了!!!

之后的护航任务完成的一次比一次优秀,同时也赢得了轰炸机白人中队的尊重,进而让白人军士们对黑人将士刮目相看。在尊重的前提下,成为了真正的战友。就像里面一个尼哥在酒吧说的:“你们喝醉脸会红,生气脸会青,生病脸会黄,还说我们是有色人种。”虽然大家都会心的笑了,可也带出了些许心酸的往事味道啊。

黑人战士,包括当时的印第安“纳瓦霍”战士,为了国家的自由,世界的和平,抛头颅洒热血,也是浴血奋战在最前沿。可为什么九死一生后回到家乡却得不到家乡人的尊重与承认,地位丝毫没有改变,这——才是最可悲的。

美国现在一涉及到黑人问题就大谈种族歧视,游行、抗议,络绎不绝。可他们所谓的“有色人种”不止黑人啊!每天都在给别人讲人权的国家,自己却搞得是一塌糊涂。可笑,真可笑!!!

通过勤奋与努力,都可以取得相对等的成功。没有哪个种族、哪种肤色是应该低人一等的。白人当年不也是让被汉人打的四处逃窜的匈奴给揍的毫无招架之力吗!!!

总之,为国而战的人就应该被世人铭记,他们——就是英雄。

 2 ) 除了CG效果这就是一部三流影片

很多人说这片子能看的也就是空战,实际上在稍微有点模拟空战游戏基础的人都能看出电影中的空战不仅毫无技术含量,还出现多处错漏,到了让人看不下去的程度。
  
   首先是德机的火力被严重扭曲,为了剧情需要随便乱改,惨不忍睹。影片开头的109,仅一个四机编队就横扫百十架B-17的大队——凭B-17的裝甲和自卫火力,竟然活活被痛宰,简直可笑。从机头的鼓包可以看出这里出现的是109G6,看他火力这么强大,估计属于轴炮换成mk108的G6/U4吧。然而他们并没有带吊舱,也就是说实际上并没有几发炮弹,四架G6炮弹合计不过几百发,面对大群B-17编队应该是有心无力才对,结果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把mk108测试中“四次命中即可击落B-24”的传说给化爲現實,简直liao。元首得此一机,帝国防空大业可无忧也……
  
   然而到了登陆日大战P-40时,在黑叔叔的淫威前即使是我等JG联队的精英们也萎了下来,不仅智商,火力也连带着严重萎缩,让人怀疑导演也忍不住当了一回SerB:“什么,黑人朋友这么OP,让我们来砍德系吧!”争夺制空权的G6应当换装的时20mm的轴炮,虽然破坏力不如mk108这个“榴弹发射器”,薄壳弹的装药也不容小觑,而且弹药基数和弹道都更适合空战,按理说将P-40一发入魂不是问题。结果我们看见的是,刚才那么牛逼哄哄地出入轰炸机群如入无人之境的队长的109G6,追着P-40用MG151尿了半天也打不下来,P-40多发中弹,没事老子气动没坏继续做机动!或许是主角光环把命中的炮弹全部变成了同轴机枪射出的7毫米子弹了吧?嗯?
  
   类似例子不胜枚举。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最后一战中,“闪电”的P-51与Me262的对头决战。很难相信,机头四门mk108的“燕子”竟然在对头中输给了仅有六挺翼载勃朗宁m2的“野马”。论空战性能,262确实不及野马,但论火力,论瞬间质量投射,262绝对不会输。而电影中呢?我们惊讶的看到黑叔叔猛开外挂,连中四发(四声噗噗噗噗的肉响,只多不少)还能打了雞血似的把飞机飞进机枪交汇距离,把对面驾驶员秒掉。爷爷啊!那可是mk108啊!30mm的薄壳弹啊!理论上只需一发就足以撕裂任何单发战斗机,只需四发就足以击落B-17、甚至是B-24这种大型轰炸机,黑叔叔竟然用人肉就吃下了四发,而且在用身体接受这四发炮弹前飞机还没有爆炸,不得不怀疑,从编剧到导演乃至整个剧组一帮人甚至可能没有翻过资料。
  
   有人说啊,那是弹片啊,仪表盘崩落的碎片啊,是ooxx别的什么东西啊,是驾驶262的这位队长不习惯mk108的弹道啊。这一看就是没有深思熟虑的乱扯。以mk108的威力,只要在单发战斗机上引爆一发,此机必毁无疑,不存在什么碎片不碎片的。现在确实有一種说法,说108的起爆条件较为苛刻,必须要大角度命中否则引信可能不触发。但究竟是命中哪里能让碎片崩死驾驶员呢?真是一门玄学啊。至於说262驾驶员不熟悉机炮性能的,你是在侮辱之前被G6、262干掉的B-17机枪手们吗?一个不熟悉弹道的驾驶员能打下这么多轰炸机,那轰炸机的机枪手们真是有够水的。其实只要听嗖嗖的声音就明白了,剧组根本是把262机头四门机炮当成了两三毫米的机枪,也间接的反映了他们以为P-51的裝甲比之前被打爆的B-17们还要可靠的认知。须知,即使是不列颠空战中的早期109所配备的7毫米航空机枪命中人体也不是飚血就能完事的,人体被当场打爆才正常,而30mm航炮……竟然没有在P-51身上造成明显的外伤,P-51还是因为黑叔叔失血过多无法操纵才坠毁的……我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了,面对编剧的白痴,再多的吐槽也是苍白的。
  
  除了火力,战术也是一大硬伤。片中无论是黑叔叔,还是傻逼纳粹们,简直就像是初玩空战游戏的新手,就知道咬尾对头。德军用先进的109G型对战老旧的、二手的P-40,竟然还被拖带了。要知道109G的无论加速还是极速还是爬升都甩开P-40不止一个次元了,他的对手应该是喷火才对。编剧选择P-40就是个笑话,它面对G型只有被猛操的份儿。结果109G却跟P-40陷入追逐狗斗?还被人从后面打着火了?作为一个有个人标志的ace,109队长您不觉得做出这种noooooooooob一样的行为的屈辱已经足以让你自杀了吗?JG联队精英就这德行?
  
   等到这位队长换装了262,智商更加急转直下,居然放弃攻击轰炸机的任务,跑去咬P-51……该说你什么好?比起野马,262的优势就是俯冲性能、低空加速性能、高G机动的存速性、野马望尘莫及的极速,以及野马绝对无法望其项背的火力,并不适合与低速灵活的活塞战机空战。这也是它在截击任务中最大限度的避开护航战斗机才取得斐然战绩的原因。我要吐槽的是,编剧显然是知道262正常的战术,影片中262是在B-17大队后方上空出现的,这个时候正常的战术是高速俯冲、火箭齐射、机炮扫射,然后高速脱离,甩开护航战斗机后再折返攻击。结果呢?把俯冲速度消耗到追个野马都追不上,呵呵,队长,啊不对,编剧先生,您咋不干脆把队长写成一位身残志坚的脑O算了,呵呵。队长的台词“愚蠢的美国人!”某种意义上还真是正确得有些微妙呢。
  
  此外無聊的感情戏、反种族歧视的主旋律情节,就不多吐槽了。写出这种剧本的人竟然敢自称卢卡斯影业的编剧,您真的不是被踢出来的吗?

 3 ) 全剧无高潮

内容拖沓、节奏平缓、全剧无G点。

奔袭柏林时,一架B-17被德机击中,左翼内侧发动机损毁(画面为证),机长报告4号发动机故障(台词为证),实际上应该是2号,4号是右翼外侧发动机。

加入飞行员与地面闲杂人等的感情戏,疑为抄袭《珍珠港》,而感情戏在珍珠港里早就颇受诟病。

黑飞在白种军官酒吧遭受一顿群起而胖揍,队长去探监,黑飞竟然无明显外伤,导演连张创可贴都舍不得?

队长抱怨之前飞的都是二手货,而全新P-51签收之后,居然没有改装戏,连一笔带过都冇,莫非这些黑飞是天生就会飞P-51的?

前面的护航戏中,战斗机跟轰炸机可以直接无线电通讯,奔袭柏林时,战斗机队长却要靠晃动机翼向领队轰炸机机长表明其将继续护航——突然忘了通话频率?Don't tell me 无线电静默,黑飞之间还在叨逼叨地唠闲嗑呢!

P-51可以完成近似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持保留意见。

闪电中弹后,从衣服上的弹孔和出血量来看,疑为被手枪子弹而非航空子弹击中,可惜那么好的飞行夹克了,正品价格不低于2500呢!

队长起飞前灌猫尿,军医可以下课了,不过貌似全戏无专职航空军医,不知是编剧漏了、制片没有多余的片酬预算了、还是历史上本就没给黑飞配航空军医。

好莱坞航空戏有个套路,飞行员都不喜欢戴氧气面罩,通话的时候要么头偏一下,要么用手把面罩抓过来说完再松开,貌似很酷,是否是事故征候前兆,持保留意见。

有个黑飞,下嘴唇很厚,比较影响发音,像《阿甘正传》里那个虾米世家,这种级别的货色能否通过空军招飞体检,持保留意见。

向历史人物致敬!本戏嘛,只能说,空战画面拟真度比IL2好点儿。

胡喷一番,概不负责,较真儿你就犯错啦!:D

 4 ) 喜出望外却又失望而回

《红色机尾》的预告相当的激动人心,有大牌特效公司在后面撑着,场面怎么都不会差
情节也相当紧凑,虽然比较主流...所有的战斗都是小队或个人作战,虽然很精彩但最后的柏林大战规模就……既没有宏大的场面,也没有表现出最后敌人的强大,还是以小队作战的镜头去描述,让人比较失望
影片最后自然是颁奖之类的啦
嘿,看完了一整部电影竟然没什么说的...
总体评分:3.9/5.0


《钢铁侠》的上尉又跑来这里演军官,多亲切,看这电影的原因之一就是看他的,可惜戏份很少
是不是美国的编剧都很讨厌士兵在作战时贴爱人的照片,你看这么做的人都挂光光了
传说中的德军虽然最后战败了但也不是这么水的吧...每次的空中对战都是单方面被虐,尤其是最后升级成当时最先进的喷气式飞机,依然被无悬念全灭,甚至连还手的机会都没多少,制作那些飞机的德国科学家肯定很伤心
虽然特效真的挺棒,故事节奏也好,但剧情实在是太什么什么了,也难怪它的票房和口碑都不被认可

 5 ) 二战空战片

花旗国的主旋律片子,一味地把黑人战斗机飞行员推到舞台高光的中央,情节基本上有些手撕鬼子的味道了。为突出黑人飞行员,美军的白人战斗机护航编队就会傻到被德军的一小部分战斗机全部引开导致其护航的轰战机被另外的德军战斗机暴击?就算是一次这样,第二次美军指挥官只需要强令战斗机飞行员不得脱离轰战机编队即可,有啥必要换皮肤颜色?或者这是由皮肤颜色决定的事儿?为了突出黑人,让德军王牌飞行员受伤之后明知或者应知后面有美军飞机,还返回自己的基地,还不通知基地,导致基地被尾随而来的几架美军战斗机暴击。一架轻型战斗机,仅凭机炮就能击毁一艘军舰?

但是空战特技做得是不错的,整个故事情节不算出彩但也还好。

穿插的那段感情戏有些牵强,意大利女主五大三粗不算漂亮,而且就仅仅是在飞机上掠过就一见钟情?

 6 ) 美国经典战争电影

二战中后期,美国参战,全国动员,迅速介入欧洲,空中打击重中之重,美空军中有一支纯黑人组成的飞行中队。没有意外,尽管是战争期间,种族歧视还是存在。一种象征意义的意味。表示美国政府向世人宣称,美国不存在种族歧视。

 而实际上黑人只是作了打酱油的存在,重大军事行动根本不会考虑到黑人士兵,他们只充当巡逻的行动。这种歧视是根深蒂固的,白人信誓旦旦"黑鬼胆小如鼠,只会当逃兵".

 这群黑人也是热血青年,有着青春的追求,不甘于平庸。他们憧憬着与德国飞机交战,以显示自己的存在价值。但他们却被迫在整天中训练,(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攻击列车中消费时光,等待战争的结束。然而机遇不会让这帮年轻人虚度光阴,绝对会青睐他们日常的准备,终于白人飞行员的失误造成重大损失,五角大楼突然想到了这闲赋多时,吃闲饭的黑人。

 于是顺理成章他们临危受命,走向战场,冲锋陷阵,(微信公众号:历史挺有趣)以一方青春热血报效祖国,他们在空中所向披靡,用螺旋桨飞机与德军最新式的喷气飞机作战。伤亡牺牲无法避免,战机空中博杀,空战场面极其宏大,规模排山倒海,富有战争美感。在这里就不剧透了,红色机尾是典型的美国商业电影,塑造美国的个人英雄,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反过来证明了美国的虚伪。这样的歧视是在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难以短时间消除。好莱坞将其搬上银幕,来树立美国的正面形象,应该来说是成功的。

 将机尾涂装成红色,来源于一战德国空战英雄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他的绰号叫“红男爵"。红色机尾中队就是要以他为效仿目标,奋勇杀敌。无论如何,他们的战绩极大的鼓舞了美军士气,任务的超额完成他们赢得白人飞行员的友谊,令他们被刮目相看,也激发了黑人参军热情。反映美国内战的《光荣战役》也有类似的剧情。

本片值得一看,在战争电影中是美国代表之作。

 短评

非常精彩的硬派空战片,好久没看过这么old school的空战电影了,几场dog fight简直无与伦比,绝对值得收张蓝光碟~~

4分钟前
  • 按下葫芦浮起瓢
  • 推荐

对二战空战没有任何抵抗力

8分钟前
  • 熊的孩子
  • 推荐

空战画面震撼 很有星战的感觉

13分钟前
  • 九原牧野
  • 推荐

灰机很帅!

15分钟前
  • 钱多多
  • 还行

飞翔吧!黑哥们!

18分钟前
  • 终结者T-800
  • 推荐

冲着卢卡斯看得 题材没什么意思

19分钟前
  • 面包和工业光魔
  • 还行

有点拖拉,空战还算不错

24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喜欢机战~

29分钟前
  • (.人.)
  • 力荐

好在空战的那点还是不错的,可剧情和故事……

30分钟前
  • 男二号
  • 还行

主旋律了一把。笑而不语。。

34分钟前
  • MIKA
  • 还行

太墨迹了

38分钟前
  • 朝闻道
  • 还行

影片在场面、情感、思想上有一种稳定驾驶的平衡。看到空战电影,难免要想到霍华德·休斯。如果他在世,肯定会砸下更多的美刀,利用全新的电脑特效,制造出叹为观止的空战场面。

43分钟前
  • 向阳花
  • 还行

牛逼吹大了,美国空军现在招不到白人青年了吗?

48分钟前
  • 上林苑
  • 较差

对本片期待超高,只因痴迷二战。黑人的确当时是被当炮灰使得。。。种族歧视让我联想到我国的地域歧视~~外国所宣扬的个人主义却能造就一支团结的队伍。而我们呢?口口声声说集体主义,但是有几个人真正大公无私。

52分钟前
  • 贝姆里奇
  • 推荐

不错的空战片

53分钟前
  • 圣伊戈尔
  • 推荐

实在俗套,空战场面看似华丽但CG味太浓了,反而显得不真实。中间还穿插了点《大逃亡》的桥段,最后Me-262出现也小小地激动了下

55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还行

片是好片,就是像从二十年前穿越过来上映的。

60分钟前
  • 小风
  • 推荐

酒鬼莽汉传

1小时前
  • Drew
  • 还行

这种心灵鸡汤式的美式励志故事,剧情难免千篇一律,还要穿插上一段狗血异国恋,是还嫌文戏不够拖沓吗?恐怕很多影迷都在期待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打造的华丽空战特效,可惜千篇一律的大全景切人物面部特写的剪辑让战争场面如同白开水,更致命的是四场空战戏一样平,别提高潮了,连点波澜都没有。★★

1小时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为了飞行,以及字幕的老电影风格,多给一星

1小时前
  • 徐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