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洛伊2004

动作片美国2004

主演:布拉德·皮特  黛安·克鲁格  奥兰多·布鲁姆  朱利安·格洛弗  布莱恩·考克斯  内森·琼斯  艾瑞克·巴纳  雅各布·史密斯  罗丝·伯恩  彼得·奥图尔  

导演:沃尔夫冈·彼德森

播放地址

 剧照

特洛伊2004 剧照 NO.1特洛伊2004 剧照 NO.2特洛伊2004 剧照 NO.3特洛伊2004 剧照 NO.4特洛伊2004 剧照 NO.5特洛伊2004 剧照 NO.6特洛伊2004 剧照 NO.13特洛伊2004 剧照 NO.14特洛伊2004 剧照 NO.15特洛伊2004 剧照 NO.16特洛伊2004 剧照 NO.17特洛伊2004 剧照 NO.18特洛伊2004 剧照 NO.19特洛伊2004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4

详细剧情

  在浪漫壮观、引人遐思的古希腊,奥林匹亚众神与人类之间的爱恨传奇至今为人津津乐道,而在这其中,荷马史诗《伊里亚特》所记录的特洛伊之战更是后世剧作家与观者反复演绎的经典作品。当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奥兰多·布鲁姆 Orlando Bloom 饰)受希腊斯巴达国王之邀赴宴之际,却迷恋上了国王的妻子海伦(黛安·克鲁格 Diane Kruger 饰),对方倾国倾城的容貌让他不能自已,遂将海伦带回自己的国家。此举引发了希腊诸国的愤怒,在迈锡尼国王阿伽门侬(布莱恩·考克斯 Brian Cox 饰)的号召下,一支强大的联军浩浩荡荡向特洛伊挺进。在随后长达十年的战争中,阿喀琉斯(布拉德·皮特 Brad Pitt 饰)、奥德修斯(肖恩·宾 Sean Bean 饰)、赫克托尔(艾瑞克·巴纳 Eric Bana 饰)等英雄各逞英豪,谱写了荡气回肠却又令人扼腕唏嘘的传奇史诗……  本片荣获2004年青年选择奖最佳男主角奖(Brad Pitt)。

 长篇影评

 1 ) 清教伦理、自由主义与反抗威权——浅谈《特洛伊》中透射的美国文化

受近期《花木兰》大热的影响,我又重温了《特洛伊》这部老片。

这两部影片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其实却同属于一种类型:“美国化”的历史电影。由于美国本身历史短暂,其取材常常来自其它文明,经过好莱坞的流水剧本与美国精神的灌输变成一部美国电影,一如《特洛伊》反映的并非两千年前希腊奴隶社会时期的所思所感,而是地道的美国故事。这种美国文化的渗入,集中体现在电影的三大主要人物:阿喀琉斯、赫克托耳与阿伽门农身上。他们之间的爱恨情仇反映了美国不同文化群体间的联系与冲突,使这一起源于奴隶时代的故事得以被现代观众,尤其美国观众所自然接受。

清教美德代言人赫克托尔

与其蓝本《伊利亚特》中的形象相比,阿克琉斯与赫克托尔二人在影片中的差异与对立程度大大加强,不仅限于阵营的对立,他们的价值观念、言行举止都有了极大分歧。我个人看来,影片中的两位英雄形象很可能源于美国文化中的两类人群:传统的清教徒与左派自由主义者。而片中高大全的赫克托尔则更有清教徒的道德风范,集中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节制、寡欲生活作方与一夫一妻制的家庭观念。与影片中阿喀琉斯、阿伽门农等人沉溺酒色或权势不同,赫克托耳在全片中始终保持清醒冷静,而没有物质滥用的场景,既不醉酒也不滥交。他坚持一夫一妻的婚姻观,珍视妻子与孩子,拒绝墨涅劳斯提供的女奴服务。节制欲望、勤勉节俭,以及一夫一妻的婚姻观念正是近现代清教伦理的体现,而非古希腊社会中奴隶主将奴隶视为物品使用的观念。

二是世俗化、现实主义的宗教观。与天主教不同,清教徒虽然信神,但不相信神迹。他们的宗教观念更加世俗,不看重苦修等宗教行为,而是把勤劳工作,发家致富作为取悦上帝,实现救赎的方式。清教徒也对祭司、主教这类上帝代言人不感冒,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自行阅读圣经,通过所言所行和和上帝沟通。赫克托尔类似清教的宗教观念集中体现在与其父亲对待神谕的分歧:其父的宗教观更接近天主教,认为祭司作为神的代言人,其话语就是神的旨意,但赫克托耳则遵循一套现实主义的行事逻辑,拒绝听取祭祀的军事建议,坚持以自己的判断行事(与《伊利亚特》中的态度恰好相反)。这恰恰体现了清教的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倾向:神的意志不是通过祭司、教廷、赎罪券等有形之物展现,而是藉由凡人的意志与奋斗达成,遵循理性、节制、勤勉的原则行动,就是在践行神的意志。同样的内容还体现在赫克托尔反问父亲“太阳神有多少军队?”这种事在人为、强调自主性的现实主义有神论和清教观念异常契合。

赫克托尔反对祭司的军事建议

三是强大的道德感与责任心。这是影片与其原型的巨大反差之处:《伊利亚特》中的赫克托耳是善战勇士,有战士的荣誉感,但绝不是道德极度高尚的人,不会像影片中一样为杀死年轻人而愧疚,并放弃城池之利接受和阿喀琉斯的公平对决。而影片中的赫克托耳却有一钟极强的道德感,保护弟弟,重视家庭,为国奋战,甚至对敌人也非常公平。而其杰出品质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传统清教美国人的重要特征,和敬奉神明、爱护妻小另外两大信条一起构成了赫克托尔笃信的人生守则。

赫克托尔遵循的原则正是清教美国人所推崇的美德

矛盾的自由主义者阿克琉斯

但与赫克托耳保守清教徒形象相反,阿喀琉斯更像是二战之后在左派思潮下诞生的“垮掉的一代”,一个有嬉皮士风格的自由主义战士。这一代人厌倦了保守的宗教价值观,投身于对旧有文化的叛逆与解构。这也是为什么影片中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水火不容的原因,前者支持什么,后者就反什么。

首先,与清教崇尚的节制观念不同,阿喀琉斯毫不避讳物质享受。他首次登场镜头是在两名裸女的簇拥下睡到太阳高照,全然不顾大军开战在即。这种任性、自我、及时行乐的作风与保守克制、勤劳进取的清教伦理截然不同,很容易让人想起性解放运动下新生道德观对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阿克琉斯的登场画风与赫克托尔截然相反

其次,阿喀琉斯对神态度傲慢消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怀疑论者。他可以打掉阿波罗雕像的头颅,摧毁神庙,同女祭司大谈神的荒谬,恰恰是对赫克托耳所代表虔诚信仰的背叛,一如二战的自由主义者对清教教规的叛逆。这是《伊利亚特》中的阿喀琉斯绝对不会做的。

阿克琉斯杵逆神灵

其三,阿喀琉斯也没有清教式的责任感。他虽然也有道德感,但动机往往是出自感性而非责任:为阿伽门农作战是因为同情士兵以及朋友的请求,放走对手的父亲是出于同情与敬佩,最后被帕里斯射死更是出于爱情。换言之,阿喀琉斯的动机与传统的英雄人物相比,更加感性,更加自我。比起赫克托尔对国家的责任感,阿克琉斯关注的只有战争对自己的意义。他对于阿伽门农的反叛态度也如二战后左派人士对越南战争的控诉:阿克琉斯质疑特洛伊人没有伤害过自己,为什么要与他们开战?一如穆罕默德 阿里拒服兵役,表示越共、中国人、日本人不是自己的敌人,美国白人才是。电影《独立日》中所弘扬的,保守清教美国人那种为祖国奋战,为信仰牺牲的使命感在这代人身上似乎已经一去不返。

拳王阿里的反战言论

既然没有赫克托尔清教化的原则,阿克琉斯的人生信条是什么呢?

是一种认为“人生本无意义的”强烈的虚无主义,以及其衍生出的及时行乐之人生哲学。如果说赫克托尔奉行斯多葛般的节制生活,阿克琉斯则是伊比鸠鲁所提倡享乐主义的信徒。但他之所以没有成为一个纯粹沉溺于享乐的嬉皮士,或是一个真正坚定反战的左派人士,在于他有着对人生意义感的追求——通过创造伟业,收获在历史上的永恒声名,让短暂易逝的人生拥有价值。如果说赫克托尔是着眼当下的现实主义者,从实在的国家与家庭中收获意义,阿克琉斯则放眼未来,试图追求永恒,创造一些在死后继续存留之物,来为自己虚无短暂的人生带来重量。这也是他参加特洛伊战争的原因,也是造成他在渴望功名与痛恨战争间思想分裂的长久矛盾。以下的对话很好反映了两人价值观的差异:赫克托尔认为伴随身死,千年之后的一切虚名都毫无意义,但这虚名却正是阿克琉斯追求之物。正是对“名垂千古”的执着让阿克琉斯走向战争,成了他的不幸惨死的原罪。

但即使双方有着诸多差异,影片中赫克托耳与阿喀琉斯依然有共同点,也是他们作为精神美国人的重要特质——对威权的叛逆与反抗。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影片中看到过于阿伽门农人物形象相较《伊利亚特》的大幅度改动。

威权政府之化身阿伽门农

《伊利亚特》中的阿伽门农实际上承担了爽文中欺负主角的恶霸形象。

他实力强大,英勇善战,却也有粗暴骄横,嫉贤妒能的缺点。作为希腊联军的领袖,他夺走阿喀琉斯的女奴,对他极尽嘲讽,而之后在宙斯的操纵下被特洛伊人打得灰头土脸,不得不几度低三下四地求阿喀琉斯出山。

但电影中的阿伽门农在以上形象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元素,让阿伽门农成为了一个力图借战争统一希腊,侵占小亚细亚的阴谋家形象。这个形象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式反派:“强大政府”。

为什么强大的政府是反派?

因为美国人民对政府的恐惧已经深深流淌在了血液里。美国是少数一个从未经历过封建王朝统治的国家,由一群逃避迫害的清教徒的后裔建立,通过战争从英国政府的掌控下独立而来。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美国人并不存在天敌,其最大的恐惧永远是政府。即使是身为总统的杰克逊、麦迪逊等国父,也曾大肆渲染联邦政府权力过大,即将奴役人民的恐慌。这也使美国人民逐渐形成了对政府极强的对抗心理:政府要禁我枪,我就和政府拼命,政府要我戴口罩,我宁可自己去死。这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传统,是中国人民很难理解的:在我们的主流文化中,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算对劳动人民犯有有诸多恶行,整体评价上也是功大于过,因为统一与团结是中华文化中的美德;而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的想法相反:保持独立与自治、各行其是,不受所谓的强权控制才是美德,非战时的大一统国家与政权是可怕的、不正常的,也因此必须被矫正。而这种恐惧放大到极致,就是以1984等作品为代表的反乌托邦类型(从独立战争到科幻政治:美式反乌托邦的又一次例行表演)。

而阿伽门农在这个美国故事中就扮演了妄图建立强大政府的暴君角色。他拥有了超出时代的远见权谋,不满足于成为希腊城邦盟主,而妄想统治一切,是战争的真正祸首,海伦的出走反而成为其师出有名的机遇。他让希腊人饱受战争之苦,一如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他的侵略野心给特洛伊人带来了灾难,一如美国人心中英政府统治北美殖民地的“暴行”。为此作为自由主义者的盟友阿克琉斯鄙视他,而有爱国精神的赫克托尔也痛恨他,使其成为了影片中的众矢之的。这个被众人所仇视的角色最终死去,没能如历史一样在返回故乡后死于妻子之手。

阿伽门农展现出超越所处时代的雄才大略

小 结

所以《特洛伊》的主旨是什么?政治倾向为何?

我个人认为,它更接近一部左派反战电影。

而作为暴君的阿伽门被塑造成战争祸首,承担了几乎所有的过错,成为了影片中事实上唯一的坏人。阿伽门农的侵略野心一如现实中的美国政府,漫长血腥的特洛伊战争仿佛越战,而阿克琉斯对阿伽门农的鄙夷一如左派人士对越战的指责。但阿克琉斯明知战争的不义性,却被名垂千古的荣誉所吸引,成为了阿伽门农的战争机器,最终讽刺地因救人而死,这一结局似乎也隐含了对其作为刽子手所背负战争原罪的微妙指责。

而本作中活到最后的帕里斯与海伦反而是最接近美国自由主义精神的角色:两人逃离了暴虐好色的墨涅劳斯与专制的斯巴达,共同奔向自由,深刻体现了美国人心目中个人自由与权益可以置于国家与政权利益之上的政治正确。而帕里斯也像好莱坞电影中的青年主角一样,由无用无能的熊孩子成长为能肩负责任的可靠男子,最终射死阿克琉斯为兄长报仇,虽然他的成长与复仇可以说是全剧最狗血的剧情——阿克琉斯一世英雄,居然莫名死于熊孩子之手。没了神话中的阿波罗作祟,这一结局实在憋屈。

但从文化角度看,《特洛伊》事实上是一部以古希腊外皮套美国故事的电影,其真正受众不是那些期望还原古希腊故事的人,而是美国大众以及主动或被动接受美国文化的外国人。我们可以看到为美国文化量身打造的两名与主角和反派,以及为好莱坞电影所强加的爱情情节。

当然,初看之下这部影片在文化层面或许差强人意,这很可能因为我们不是希腊人。在《木乃伊3》、《长城》、《花木兰》这些以中国为背景的作品中,我们或许更能感受到违和感:它们不是中餐,只是左宗棠鸡,目标客户是那些对中国菜有兴趣的美国人,讲的永远是美国的故事,所谓的中国文化只是一个噱头,新口味薯片的一张包装纸而已。《特洛伊》也是一样,你可以看到极其宏伟的战争场面,激动人心的打斗镜头,与优秀的服道化设计。但除此之外,也很难看到其它令人惊喜的东西:整个剧情平铺直叙,缺乏有趣的转折,或许是因为去除了希腊与特洛伊两派神明争斗的剧情后,这个故事变得不那么有趣了,而美式价值观与反战思潮作为填充物,还远远不能使剧情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首发于B站专栏:

//www.bilibili.com/read/cv7592052

 2 ) 动作爱情片

动作爱情片,取材自古希腊神话,讲述小亚细亚古城特洛伊王子帕里斯爱上了斯巴达美女海伦,并将她带回特洛伊后发生的故事。俊男美女的史诗片,一场为了爱情打响的战争。

荷马史诗特洛伊,在那个战争是正义的时代,每个人为荣誉而战,为国家,也为自己。每个人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当你上一秒沉浸在他的温柔里,下一秒他或许变得残忍。我没有选择什么,我天生如此。孤独的战士,没有一刻的平静,直至遇到她。

两个战士为了各自的信念互相战斗,尽管惺惺相惜,可也不得不手刃对方。由此上演了一段神奇、震撼的古国历史。 为了国家,为了尊严,为了自己,为了权利,发起战争只需要一个理由,但是,何时是个尽头。你失去了你的至亲,而你又夺走了我的。两个相爱的人就因为种种,最终永远的生离死别。怒赞,有情节,有感触,有肉有美男。

 3 ) 人生的大赢家小奥你吐槽的这部电影真的很不给力啊!

史上最著名天字第一号的红颜祸水海伦长得太对不起观众了,而且演出来完全让人感觉是个bitch,还得是琼瑶奶奶剧中像紫菱和新月格格之类的腹黑型bitch,赫克托耳死掉第二天,丫就风骚的看着自己的姘头帕里斯说“现在你是特洛伊的王子了”喂,你其实心里就是盼着小赫去死的是吧?
虽然你在历史上也就是个bitch,最后特洛伊被灭了之后,低眉臊眼的又乖乖跟原老公回家了,但是在这么一个整体扭转三观,全片探讨真善美的电影里,在导演故意要把你和小帕的奸情洗白成高尚爱情的片子里面,你这样的演出真的很有违和感呐。

小帕完全是个卵蛋,自己不计后果的勾人,在船上给大哥撒娇说什么你要是不答应我,我也不活啦。那表情就差拧小手绢了。回去了之后突然脑子又开窍了似的,跟海伦说风紧扯乎,咱俩撒丫子跑路怎么样?我耕田来你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我说你跑了你这一大家子人都跑的了吗?你是先天性的18号染色体多一条吗?跟自己的前任插架的时候,你顶着那么一张帅脸长得像个男一号似的,你怎么做得出来转头就跑卧倒在哥哥脚下这种丢人事儿啊?你哥死了之后,在你姘头对她姘头也就是你风骚的说“现在你是特洛伊的王子了”的时候,你微微一笑了吧?喂,你其实心里也盼着小赫去死的是吧?最后偷袭阿喀琉斯成功之后,还持剑自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做出一副我是大英雄的样子,简直是......呸!

阿喀琉斯桑,你到底是真傻呢还是假傻呢?你到底是和平使者还是杀戮战神的?为毛你泡妞的时候叨逼一顿云山雾罩显得世外高人的样子,一会儿又为了个人的私仇为了能青史留名去参战呢?为毛你一会儿说打仗是不对滴我好痛苦滴我每天晚上都做噩梦,一会儿又眼都不眨的把人脑袋砍掉,用车拖着小赫的尸体一路回来?你其实是精分教派来玩我的是吧?最为诡异的是最后被刺中脚踵之后,他又被刺中右胸左胸啤酒肚最后才一摇三晃的倒下,死之前还不知为何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箭都拔出来,是要闹那样啊?所谓的“阿喀琉斯之踵‘难道是因为你忘了拔脚上那箭的流传下来的吗?

最后,正义的小赫正义的不像话,哪有一点希腊神话里面的人性啊?阿伽门农最后是被窝里反死在自己老婆家里好不好?人生的大赢家小奥你明明是军师级的人物设计出木马屠城的奸计为毛整天哭丧着脸打酱油啊?我都想冲进去摇你的肩膀了,你要振作啊!

 4 ) 很不错的史诗大片

虽然电影没有拍出神话的部分,但还是会让人去探究和了解那段历史,同时也欣赏了一部精彩的大片。片中打斗场面很逼真看起来有些残酷,但每打一阵都要休息一阵,不会让人看得太累。火烧场面也很宏大,视觉效果不错,木马屠城比较精彩,颇有悲剧气氛,渲染得还不错,老国王在布拉德披特面前下跪讲的那一番话也很经典。 影片的节奏极其分明,虽然人物众多,但基本上都有出彩之处,能让观众很快记住这些人物。只是结尾太悲剧.杀戮与战争摧毁了人类的爱情与幸福.永远痛恨战争,热爱和平!

 5 ) 荷马巨作

场面宏大,很不错的一部历史剧,尤其是那个帕里斯王子,演得很好,好色的窝囊废,一点担当都没有,让人看了之后都忍不住冲进屏幕揍他一顿,演员把我很到位。赫克托尔的老爹,为了死去的儿子,亲自跑到敌营跟阿基里斯交涉,让人看到了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内心那莫大的勇气。阿基里斯和赫克托尔,两个悲情的英雄,必须赞。这部电影很恢宏,很壮观~~~竟然在里面看到了权力的游戏的奈德史塔克~~~还有时间旅行者的妻子的男主角~~~真心很好。好莱坞电影发展所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但是荷马的巨作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影片的不足,题材比较有意思,虽然有种江郎才尽但还是喜欢。

 6 ) 这是一个人!

2004年的史诗巨片 196分钟的无删减版

5年前 中考结束的暑假 我是把Troy当商业片看的
5年后 大二的十一国庆 我是把Troy当史诗片看的

撇开如今看来已经做得有些假的特技
撇开本片卖点最大的三位男主角
撇开阿喀琉斯和帕里塞伊斯之爱
总之撇开商业元素
这是一部还不错的史诗片 总的历史框架还是在那的(就我现有的知识来看 - -)
但与原著荷马史诗《伊利亚特》相比 电影更突出的是人的因素而并非神
原著中 特洛伊与希腊之战可以说就是神与神的战争
人只是其中小小的棋子 不过凭着自己的欲望去杀戮 去毁灭
而在电影中 "人"占了最重要的分量
阿喀琉斯 赫克托耳 电影中最凸显的两个人物
两个身处战争漩涡中无法逃避自身悲剧命运的英雄

阿喀琉斯为了自己而战
赫克托耳为了国家而战
两位都是英雄被歌颂千年
但这也许就是半人半神与人类的差别

不要说阿喀琉斯自私
他从未觉得他属于希腊
他是神的儿子 生来便是战士
即便神谕很早就告诉他:你将死在特洛伊之战中
在庸碌长寿和英雄短命中 他依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后者
宁鸣而死 不默而生 这就是阿喀琉斯
他为自己的荣誉而战 他要属于自己的时代

也不要说阿喀琉斯冷漠
他是天生的战士 杀敌与嗜血是必须的
可是当他对着赫克托耳的尸体哭泣
当他得知帕特洛克斯死亡时的愤怒
他在最后关头冲进特洛伊拯救自己心爱的女人
他实在是个有血有肉 有情有义的人
这也是为什么电影版的阿喀琉斯让我欣赏的原因
他终于懂得了怎样去爱 怎样去尊重

有人戏言 这部特洛伊不管怎样 能看到布拉德皮特的腿就已经值了
笑.. 皮特确实是挺契合阿喀琉斯这个人物形象的:俊美 强壮 敏捷
皮特很性感 真的很性感
另外 阿喀琉斯与帕里塞伊斯之恋还是让我小小花痴了一把
尽管这一段是虚构的 原著中只是帕里塞伊斯的单恋 阿喀琉斯不过是把她当战利品和床伴
但在电影中 阿喀琉斯的爱还是很深刻的 人类的爱亦可以隽永
也许英雄与美人的故事总是更令人接受吧 英雄为了美人而死就更令人动容了


特洛伊中 个人最爱的还是赫克托耳了 真正的man
他是特洛伊的大王子 最骁勇善战的勇士
他明白自己的责任重大 整个特洛伊背负在他的肩上
他在战前的那句:For Troy!我记了很久 决绝和信念 两个很有力量的词
他是帕里斯的兄长 弟弟为了爱情付下的战争债他来抗
他是一个丈夫和父亲 面对妻儿 他眼里的温柔化开 温暖如同太阳
他多么想看着可爱的儿子长大 变得像他父亲一样优秀 勇敢 英俊
他不能 他背负着全城人的希望 但神让他死 他无力违抗

可以说赫克托耳是特洛伊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了
他的命运高贵而悲凄
他对自己的将士说:男人的尊严就是维护自己的荣誉 保护自己的妻儿 守卫自己的国家
很简单 很朴实 确是真正的男儿之气
与阿喀琉斯之战 他知道这是他生命的终点 也是他杀死帕特洛克斯应该偿还的
他坦然面对 为了国家和自己的尊严出战
神的游戏 人如同玩偶
但赫克托耳不畏惧死亡 在他的身上 人性的光辉异常闪耀
纵然神力强大 人自有自己的高贵之处
他为了国家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书写了自己的英雄时代
赫克托耳 你是特洛伊最伟大的荣耀


尽管神的旨意始终凌驾在人类之上
赫克托耳 阿喀琉斯都是沿着命运的曲线而死
甚至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就是不和女神那罪恶的金苹果
赫克托耳被雅典娜摆布 阿波罗的箭在暗处射中了阿喀琉斯的脚踵
但他们早已无畏于命运 是为了高贵的人性而存在
电影中的其他 也处处体现着人性
帕里斯 这是一个一直受鄙视的人 因为他懦弱 贪于美色
我却并不那么讨厌他 他本就是个受溺爱的小王子 随心所欲 不问战事
拐走海伦 与赫莫拉涅斯之战 是他想当然的天真
当他终于知道要为了尊严而战 他哥哥在某种程度上因他而死后 他才真正地成长起来
还有海伦 自古人们就把她当成红颜祸水的典型
其实她不过依着自己的心爱上了帕里斯而已
人的感情在诸神看来 或许卑微 但谁又能否认这段爱情的真挚呢


电影里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段话是阿喀琉斯对帕里塞伊斯讲的
应该就是在这个时候这位祭祀爱上了她口中亵渎神灵的人吧
They God envy us
They envy us because we are mortal
Because any moment might be our last
Everything is more beautiful because we are doomed
You will never be lovelier than you are now
We will never be here again
阿喀琉斯说人类的生命正因为会死亡而美丽和珍贵
因为每一刻都稍纵即逝 每一秒都是不同的
知道自己必死 因此要将生命更绚烂的绽放 超出死亡的意义
阿喀琉斯的这段话给我一些启迪
我本是一个惧怕死亡的人 但这段话却削弱了我的恐惧
碌碌无为 即使永生又有什么意思呢
相反 知道时光的逝去 才更能激励人生勃发出光彩呢


特洛伊 今天只是想谈一下电影本身
而不是和原著的比较 即便是原著《荷马史诗》《希腊神话故事》哪个又叫原著呢
《伊利亚特》的结尾本身在赫克托耳的葬礼中就结束了
且希腊神话和史诗本身的一大特点就是民间的口口相传 定稿也较晚
电影中或者为了艺术效果 或者为了人物性格做了改编也是合情合理的
不过还是有很多人骂这部片子的
比如在伊利亚特里阿喀琉斯在木马计之前就已经死了 但电影里他为了爱的女人躲进了木马里
比如电影中的帕里塞伊斯是布鲁塞伊斯+帕里塞伊斯+波吕克塞纳的综合体
比如阿伽门农竟然是被帕里塞伊斯的短剑给杀死的
比如帕特洛克斯从来不是阿喀琉斯的什么表弟
诸如此类 概括来说就是嫌电影不尊重原著 商业味太重云云
其实不用太严肃 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
如果真的那么忠于原著 岂不是要将奥林匹斯山上的12大主神都搬出来了
或者在最后帕里斯将箭射向阿喀琉斯的时候 阿波罗咻一声钻出来 那我真的是要砸屏幕了...
看电影么 终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喜欢的话 就在特洛伊里把值得喜欢的东西挑出来 记一记 就像5年后的我一样
不喜欢么 就把特洛伊当作一部纯商业美国赚钱大片好了 就像5年前的我一样

 短评

皮特演的很棒,女色误国

9分钟前
  • 诗诗小兔
  • 推荐

我大概不可能没有加这一部.又或者加的是另外一部?没错关于战神的传说,美丽的荡妇海伦,花花公子二王子,巨大的木马和对尸体的侮辱.其实故事的外貌下均是政治问题,不过本片没有按照政治的方向拍摄,而是强调了阿喀琉斯的武勇和英雄悲壮.最后永远是弓箭强于刀呢,这样的设置未尝不好

13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本片荣获2004年青年选择奖最佳男主角奖(Brad Pitt)。

17分钟前
  • (๑⁼̴̀д⁼̴́๑)
  • 推荐

阿克琉斯和两个女人3p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

20分钟前
  • Doublebitch
  • 推荐

奥兰多不如皮特,皮特又完败给了巴纳。巴纳演的大王子赫克托尔简直是从神话史诗里走出来的悲情英雄。

25分钟前
  • 沉歌
  • 还行

爱成为他的要害,而非脚踝。

28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brad太性感了!!!!!!!!!!!!!!!!!!!!!!!!!!!!!!!!!!!!!!!!!!!!!!!!!!!!!!!!!!! 就是看了这部之后我把他所有的电影都翻出来看了一遍... - -

30分钟前
  • Violette
  • 力荐

值得看,看过不觉得亏系列

31分钟前
  • 阿离
  • 推荐

如果你跟我走,我们将永无安宁之日。我们会被追杀,遭众神诅咒。但,我会爱你,直到我死的那一天。我会永远爱你。

34分钟前
  • 沈书君
  • 推荐

非常喜欢这种宏大场面的爱情战争片,而且背景时代是我喜欢的

38分钟前
  • sunshinE。
  • 力荐

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可以拍出一部三个多小时的真正史诗一般的电影而不让人觉得沉闷冗长,国内的编剧用时间该读读伊利亚特。顺便想以后给孩子讲敬神明,爱妻小,热爱小生活,打不过就跑,不要逞英雄,不得图虚名。

41分钟前
  • iKoala
  • 力荐

雄性荷尔蒙这个激荡啊,看完之后想杀人

46分钟前
  • Orpheus
  • 推荐

brad pitt太不适合出演阿喀琉斯了!

48分钟前
  • Ex
  • 还行

雖然海倫讓我鬱悶,但滿目健美的男體……格鬥亦精彩……

50分钟前
  • 趙小漁
  • 推荐

三星半,德国导演给海伦选了张理性主义的脸,又把浪漫到极致的特洛伊战争庸俗化成贪婪人性的恶果,帕里斯这种角色完全能拍出天地震怒也在所不惜的激情任性,结果拍成衬托阿喀琉斯和赫克特的懦弱蠢货。神赐的基片素材被展现得如此干瘪,也不容易。

54分钟前
  • Arcturus
  • 推荐

最性感的阿喀琉斯,最丑的海伦王妃。

57分钟前
  • 伍德与夏洛蒂
  • 还行

明明是个神话故事,没了众神参与,用现代价值观根本没法讲啊。然后果然就很无趣地把重心放在爱情上了,那种英雄的荡气回肠和悲怆感毫无体现。BTW, so sick of Brad Pitt's artistic gymnastics fighting style

60分钟前
  • 更深的白色
  • 较差

很赞!特别喜欢王子的哥哥~

1小时前
  • 赫克托尔
  • 力荐

希望的结局是 帕里斯:咱们应该把这挫玩意儿烧了祭天 国王:皇儿所言极是,烧烧烧! (特洛伊 完)

1小时前
  • [已注销]
  • 还行

电影的最大问题在于导演非常公正客观地把视角保持中立,在情节设置上没有倾向,所以看两军对战的时候真是缺乏代入感啊——是支持Hector呢还是支持Hector呢还是支持Hector呢?!啊哈哈哈哈哈。视效不错,男色卖得不遗余力,但稗官野史的感觉多,恢弘史诗的感觉少,此外皮特的Achilles总觉得缺少说服力。

1小时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