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歌手在一起

综艺大陆2017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2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3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4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5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6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3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4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5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6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7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8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19和歌手在一起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46

详细剧情

《和歌手在一起》是由芒果TV独家定制的一档《歌手》中的经验歌手与粉丝零距离互动节目。节目将邀请歌手真爱粉与竞演唱将现场互动,该过程将以探班直播的形式播出,除此之外,节目中还将加入歌手与歌手之间的幕后互动以及《歌手》节目的独家大爆料!不见不散哦!

 长篇影评

 1 ) 在性的觉醒中寻回失落的母爱

     《和你在一起》这部影片,表面上看起来是在讲父爱的故事,但仔细推敲,才能发掘出隐藏在父爱掩盖下的感情纠结,那就是刘小春对性扭曲的认知到被真正的母爱唤醒。在刘小春的心底,恋母情结极其严重。本片中并未出现刘小春的亲生母亲,但可以说,刘小春有两个母亲。一个是莉莉,一个是刘成。
    要想弄清楚这一切矛盾的源头,还要从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性别符码来解读。刘成是一个男人,为什么却说是刘小春的母亲呢。首先,刘成在整个影片中的所作所为,从正常的性角度分析,织毛衣,上厕所时偷听别人说话,做事的方式以及态度都像是一个女人的正常行为。其次,导演刻意在影片中安排了几次暗示,暗示刘成作为女性的符码。一次是开头,刘成和小春刚到北京,摄影机从低角度仰视地拍摄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像一个个坚挺的男性生殖器。接下来一个镜头,就听到刘成嚷道:“我要上厕所,憋死我了。”然后是刘成捂着裤裆寻找厕所的画面。这里很明显地把两种性别经行对照衬托,以高楼大厦为代表的男性在社会中占据着极度重要的地位,昂首挺胸。而以刘成为代表的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落魄和尴尬的地位。还有一次是在洗澡堂里,几个裸着上半身的男人围成一个圆圈,把只露个脑袋的刘成围在内。从符号学的角度看,这是明显的性别暗示,暗示刘成代表了女性的地位和处境。由以上几点可以清晰地知道,刘成在整部影片中扮演着母亲的角色。
    刘小春对待性的认知,一开始处于禁忌与窥视的状态。因为母亲的缺失,小春只和有些传统保守的父亲住在一起,所以小春是极度渴望了解异性但又被压抑于中国伦理道德和父亲管教的束缚,他把那份猎奇深深地压在了心底。小春在影片中13岁。这是一个很不寻常的年龄。从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来看,13岁是两性期的开端,此时期个体性器官开始成熟,生理上与心理上显示出明显的变化。从此以后,性的需求转向异性,开始有了两性生活的理想。影片中也多次对小春性发育臻于成熟进行暗示。比如进入少年宫时,他迫不及待地跑入圆拱形的门洞。以及他在一个个还不是很高的石柱上跨越。在13岁的他的眼中,了解女性,观看女性是一种禁忌,但强烈的好奇心和逐渐蓬勃的男性欲望又迫使他不得不去了解观看女性。两种观念碰撞摩擦,以至于小春对女性的身体产生一种扭曲的窥视欲。影片中多处细节对此进行描述。女性身体的照片被他偷偷地藏在曲谱本里,因为父亲看不懂曲谱一般也不去看,所以,曲谱本成为他心底的隐蔽森林。他拿黑色的笔在女人的脸上身体上任意描绘勾勒,以及抱着曲谱本撒尿,正是他对女性的一种扭曲认知的生动体现。
    刘小春对待母亲形象的错误定位,导致错位且畸形的恋母情结。莉莉是一个依靠男人生活的女人,打扮得性感妩媚。网袜,短裙,大波浪。这一切的女性气息都让小春深深着迷。影片中刘莉莉第一次登场就是以小春的主观视角出现,是莉莉性感的腿部特写。在古今的电影中,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如果是从头到脚来拍摄女人,那这个女人是个良家妇女;如果从腿部再往上拍摄,则代表这个女人不是省油的灯,多半是妓女之流。而在此处设计这个腿部主观视角的特写镜头,却含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小春对女性身体的渴求与窥视。在与莉莉的邂逅与交往过程中,小春逐渐产生对莉莉的依赖,对莉莉现状的同情。尤其是在那次和小春假扮母子的恶作剧似的玩笑后,莉莉身上掺杂母性与女性的特质,深深地植入小春的心底。复杂的情绪在小春的心理层层晕染开来。莉莉之于他,既有女性身上的性感柔美,同时又有母亲身上的善良体贴。小春对于自身形象的定位也因此而变得模糊不清,既有大男人似的胸怀来保护弱势女性,又有小男生面对母亲似的乖巧顺从。
    小提琴,这个在影片开头就一直出现的道具,实际上是母亲身份的代表。
    小春得知刘成没商量地就换掉了江老师,他极其气愤且不解,以报复的方式,把小提琴卖掉,为莉莉买奢侈的大衣,反映了彼刻小春对莉莉母亲身份的认同,对刘成的误解。那时的小春,还是一个在性的道路上迷途的孩子。他徘徊于女性和母性,对莉莉和刘成母爱的疑虑之中。
    在心底的关于性的秘密被揭穿撕碎之时,小春对于性的隐秘禁忌毫无保留地被刘成一片片摧毁。在愤怒的同时,小春也突然开始觉悟到什么。
    知道了身份的真相,小春切肤地体会到刘成的艰辛隐忍,他终于懂得,真正的母爱是十几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不求回报,是不在乎血缘的亲疏视如己出,真正的母爱就在他的身边,可他却未曾察觉。当小春放弃大赛不顾一切地抱着小提琴跑回刘成身边时,他已经给了观者最终的答案。
    纵观整部影片,每一寸光影的设置,都饱含深情。金色的光晕勾勒出一幅一幅动人心弦的画卷,喝着优美婉转的小提琴旋律,奏成了一曲曲青春的成长之歌。
    泰戈尔曾经说过:“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最需要艰苦的练习。”
    刘成陪伴了小春迄今为止的全部时光,这个近在咫尺的人,萦绕不断的爱却往往令小春忽略搁浅。直到他懂得小提琴曲不在于熟练,而在于感情的投入。一回头,峰回路转,越过重重迷途,他终于寻回了失落已久的母爱。

 2 ) 她和他的故事

今天看到有人说“好的影评大多都是对影片的过分解读”,深以为然,因为我的影评大多都不好,听到他这样讲,我很舒服。

但是影评虽写的不好,却还是要写,因为看了电影觉得有话非说不可,比如这部。

这是我凭着小时候的记忆找来看的片子,小的时候只觉得小提琴拉得好,只记得第二任老师对小春的利用,还有他在火车站拉琴的场景,却对陈红的美视而不见,大了再看,觉得自己当年真是瞎了眼。

所以我不想说电影里对世俗的挖苦,不想说辛酸和算计,互相利用与欺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陈红真是美掉渣。

她开朗,直率,真性情,甚至有点泼辣,美得世俗烟火,但是又像个小女孩。

他无知,寡言,幼稚,怀揣着想知道但又不敢问的问题,本能似的靠近她,爱她。

青春期的男孩,遇到这样一个妖娆多姿的女人,他馋她。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所以他只能对她好,尽己所能,拼尽全力。这样的爱,傻得让人不知道怎么拒绝。

不过这是中国,他们也不是来自西西里,终究一切不过是主旋律中的插曲,他们的故事,也就该这样结束。

 3 ) 现代中西电影风格评析

一、

二○○二上半年的国内电影市场上波澜不惊,很多重头彩都让给了《哈里波特》这样的典型好莱坞式长盛不衰的进口产品。但是一入年底,几部由国内屈指可数的导演精心打造的力作便悄然浮出水面,而且在宣传造势上逐步愈演愈烈,张艺谋的《英雄》千呼万唤始出来,然而到今天还未见其庐山真面目,不论是对盗版市场的严防死守,还是深圳上海两地每场仅限50位的试演直到破天荒的看电影要出示身份证,都给人一种贺岁片不坚持到年终岁尾绝不罢休的感觉。其实只要片子排得好,上座率高,此行此举又何必呢?誓要达到2亿票房的口号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只是别等到令人生厌时人走茶凉人去楼空了才好,再大的耐心也抵不过一个“磨”字。

陈凯歌却不学他,当张艺谋还在为首部武侠片的新鲜出炉煽风点火时,那边《和你在一起》的男女老少已经在收获各类奖项了。挺平俗的情节,又在半年多的策划下多少赚取了人们许久以来未曾有过的感动,从用情的角度来说已经是个不小的成功。

《和你在一起》这部影片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看了两遍,每个难忘的片段都给我留下余味无穷的感慨,而思考更多,从葛优冯小刚搭档的《甲方乙方》到冯巩担纲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再到十年来张艺谋对中国电影风格的突破,今日陈凯歌的成功更多的是建立在一种质变以后的全新的中国电影体系之上的。对比一下至少80年代以前的东西,我们首先就会发现一个时代的大环境、大趋势、大方向对艺术创作的整体依附会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五六十年代忆苦思甜,在政局刚刚稳定下来的情况下拍摄了那么多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题材的影片,红旗赤胆下宣扬的是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六七十年代形势复杂,人言可畏,生活与命运汲汲可危的客观现实要求我们从雷锋焦裕禄这样的光辉形象里寻找远去的足迹并宽慰当时孱弱的内心;改革开放好些了,至少人的自由思想可以从原来的麻木不仁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下的勉强舒展手脚,但冲破这层束缚的初始阶段总不免在行为方式上有些可笑,也缺乏真正有深度的思考,然而适应时代潮流的总是颇具生命力的,进入九十年代后,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给予中国电影充分自主发展的条件业已成熟,新一代的电影导演们在宁缺毋滥的原则下开始进行了一系列真正有价值的思考和尝试。

任何改革变通的过程都是勇于大胆打破前人范式,自成一家并逐步摸索的过程,就像邓小平所比喻的摸着石头过河,错的就改正,对的就发扬,这是方法论意义上的一个方面,而在当今创新大潮流涌动不息的时代,若想于激烈竞争中立足不败之地,且更前卫地引领这场潮流,那么在突破与变通之外,就更需要一个切实冷静的分析——看透未来的人才会更好地把握当下,如何把握,冯小刚在一次电影界的颁奖典礼上说过这样一番话:

“中国的电影事业到目前为止已换了五代导演,每一代都自成风格,自成体系,第一代导演是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他们的成就不是踩着前人的足迹来的,因此在电影圣殿中他们最先打好基座,构筑了风格的大厦,并在门口守着,谁也不许进来。没想到第二代导演出来了,他们没有走正门,反倒从窗户里爬进去,守也守不住,既然如此,就都守着吧。到了第三代第四代导演的时候,没想到他们既不走门也不跳窗户,不知从什么地方或许是地底下钻进来的,也能分得一杯羹,大家这时候觉得够意思了吧,往后的小辈们还能有什么作为?谁知道第五代导演露头的时候,他们不进这屋子了,就在外面什么地方搭了个帐篷,以自身独有的视角和眼光同前好几代人共同呕心沥血的全部体系抗衡,十年来就这么僵持着,可到了现在明显是这些从前看来“不入流”的东西占了上风,那些老一代的电影人们目前想的是如何从个老房子里走出来……”

很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这样的话也只能从爱搞黑色幽默的冯小刚嘴里说出来。听完了仔细想想,即使不承认他过于夸张的比喻也得在心里品咂一番,从张艺谋的《红高粱》开始,中国的电影镜头就开始聚焦于“不入流”的平民化小人物身上,拒绝了以往的大场面、宽视角,在细微处知著、于无声处惊雷的立意逐渐占据了更宽泛的银幕和更绵长的胶片。说到大制作,我们不是没有,自古以来中国从不缺乏的便是人口,许多场景里的所谓的大制作都是可以用人来堆的,但搞了一段时期后,我们发现自己对电影的制作精髓远没有得到认真的体悟,美国人用同样的钱,花同样的时间和人力,最后拍摄的东西可以横扫世界票房,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作品连本国人都连连生厌?这其中不只有心态的原因,即使有时会急功近利了点,但必须承认,我们在这种赤裸裸展示生活动态艺术的空间当中,还远远没有把人性的广度和深度挖掘出来。

在记者采访哲学家赵鑫珊教授的时候问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世纪的科学技术进步得很快,然而这个世纪的人们却依然需要十八、十九世纪的音乐来安慰自己心灵?学者答到因为人性的进化是很慢很慢的。今天某类人群的精神症候当然不只是时代的文化产品引领的结果,但只要我们回想一下文革时期整齐划一的口号和旗帜对渴望敞开心扉面对世界的一代人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就可以明白如果一个社会不用优秀的思想鼓舞人,将会对个性的发展造成多大的禁锢。如果说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最大贡献首要的便是我们终于弄懂了人的本质是个性自由,那么由此而来,尊重人性选择的价值取向自然要回复到其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在电影题材方面我们才知道大鸣大放不是人性化,英雄伟业丰功伟绩也不是大众化,只有顺应民意随潮流而动,最终获得最大程度上观众的褒扬,才有可能从旧观念中走出来,开拓一片新的电影天地。

二、

一味地在理论上求证在逻辑上推演在思路上分析未免显得枯燥,让我们回到《和你在一起》,影片里有的地方就给人感觉拖沓、迷惑却又意味深长,比如我注意到刘小春要和爸爸去北京的前一天晚上,爷俩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小春从一楼上来,拿起楼梯口的尿壶背对镜头撒尿,而后又放回原来的位置,其实这算不算是一个多余的场景呢,故意这样设置,是突出小春的农村孩子般的随便、无知还是说明他家里的贫困清苦?我想都不是,没有必要在上述两方面加进一个注脚,但毕竟电影是表现生活的,既是艺术,就有夸张,有巧妙安排,有人为因素,但不管怎么说片子拍出来是要给生活中的人看的,更重要的是需要以现实为依托,包装过于精致往往给人以距离感,觉得不现实,父子俩收拾东西时儿子就是抽空撒泼尿,这并不意味什么,代表什么,可这就是真实的生活,我们就是在这一幕幕平俗的场景中找寻着自己,体会着生活,像《我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这样的情景剧一出来时为什么那么火,不只成本低廉不说,这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芝麻小事,谁都会遇到的苦辣酸甜,头一次在屏幕上的放大让中国的百姓有了近距离观赏自己的机会,艺术的渲染和加工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契合点,境界的营造常在登峰造极之后又从人性的回归中找到了演绎的本位。

影片中的莉莉是个喜流行、爱时尚、尽量让自己生活地舒服和现代一点的少女,不难看出,尽管她在表面上包装地多么好,却始终是个生活不如意,社会地位趋于底层的小市民形象,因为她从头到尾都毫无社会地位而言,但可贵的是莉莉是个真的性情中人,敢爱敢恨,敢做敢当,给小春还钱还有向余教授哭诉那会儿,是在那样一种生活境遇中的闪光的良心发现,这就不能不让观众对她的角色存在产生了认同感。没有这样一些人物言行的陪衬,小春和刘成的形象不可能丰富、厚重和立体起来。再看江老师,王志文是演技极为优秀的演员,不论任何一部剧中,他由于作过台词老师而练成的磁性语言功底及特有的人生内蕴都是受观众喜爱的原因。《和你在一起》里他的出色表现拿了金鸡奖的最佳男配角,也是对于成绩的一种肯定。而且他在影片中露脸的每一个片段几乎都会成为永恒的经典流传后世。当然如此评价未免为时过早,从一出场开始,江老师就是副邋遢凌乱的样子,大事小情不检点,还吵架,不只把小春就连观众也被蒙蔽了,实际上刻意安排他的细节形象正是影片为了反映人情高于名利这个主题所设的光辉实体,他告诉刘小春,我给不了你成功,只能给你音乐。像江老师一样失意落魄的才子在遭受多次挫折后都容易把许多浮华的东西看淡了,就和开场的音乐比赛结果可想而知类似,不过外表上的无所谓不在乎正是他们对心底里那片最纯洁的圣地所设下的最坚强的心理防线。其实也好,浮光掠影的东西去掉了,音乐的本质就会在挚诚的心情面前显露出来。相比较而言,那么余教授就只能铸就成功不顾音乐的灵性吗?完全不是,寄予情感与追求境界的统一性并不排斥功利的进入,然而即便博学如他也用小春的旧琴以及身世刺激感情迸发的做法虽然高明,但并非至高至远,至情至性。江老师是无所求的,他内心那座音乐的圣殿只对小春一人敞开,重要的是当你沉浸、陶醉在纯粹的音律中时,旁的东西都不重要了,享受,而非劳役,最高级的劳役还是需要创造力的,而他们不用,几次会晤的心心相通已经足够受用终生。

《和你在一起》的很多方面都是巧妙安排,精心建构的,而所有的情节线索编排均以最核心的主题思想为基点,从刘成对成功的渴望,到大赛前夕出于自卑和义务完成感的辞别,最后小春放弃成功而投奔表达父爱的激越……感情过渡地如海浪般汹涌澎湃,于至高点卷起波澜。这么优秀的作品已经很久不见了,于斯为盛,仿佛是饕餮之夜后的精神饱餐,充实地神清气爽。

三、

就在新一代电影导演在平俗化的尝试中放不开手脚的时候,《红高粱》和《秋菊打官司》在戛纳电影上的获奖适时地给了国人一个着实不小的惊喜。这两部电影在国际电影节上的成功首先让勇于拓荒的张艺谋们找到了一种自信,就算是走的一个偏锋,却将长期以来低靡于世界影坛的中国影业带出了低谷,逐渐看到了属于华夏的希望之光。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此时我们不能不认真对待起这句经典名言来,和好莱坞的全球化运作相比,我们自己在电影市场上的开放真的是太晚了,当进口的欧美港台录影带遍布穷乡僻壤的时候才悲伤地发现中国化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被认知的过程才刚刚开始,直至今天,被美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国电影仍旧是《卧虎藏龙》那种中国人看了没什么感觉的武打和成龙的功夫力作。诚然,成龙是一个伟大的先驱者,至少他以其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星光大道对他的尊重,也是美国同行对中国电影事业的尊重,但这一点对个人来说无异于巅峰的成就对整个中国来说毕竟是太微不足道了,像张艺谋一部部沤心力作在国际评选上的成功并不能代表一种本土化理念在国际影坛上的深入人心,至少,我们凭借自身的努力在烟波浩淼的世界电影圈里获得的广泛而普遍的承认太少了,让世界了解中国,有时不只是一句口号,首先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拿什么让世界了解中国,世界希望了解中国的又是什么?

想到这里,我深为祖国二十年来的对外开放而悲哀。

我们在电影事业上的不被外国所了解,经常会比想象中的还要闭塞,电影文化传递给世界人民的是我们民族自身积淀的生态方式和生活理念,往更深一层次说是中华文明系统与现代文明趋势碰撞出来的人文内涵。而这样略显晦涩的界定从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言行中就可以表现出来。昨天我看到《东方时空》做的纪念中国入关一周年的一个节目,片中80年代录制的录像里面群众的眼神都和今天有着天壤之别,严重点说是呆滞,丝毫没有生机和活力。但长久以来我一直都在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在国际上获奖的几部作品像《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都排得那么农村,那么艰涩,难道其中的情节就能代表现代中国的全部吗?远远不是,如今荧屏上的都市剧、时尚剧也不少,可一到了电影那里就很快显得沉重起来,怎么也迈不开清新时尚的步子,《有话好好说》、《一声叹息》、《幸福时光》、《生活秀》等等这几部挺有代表性的影片其实都以都市生活为背景,思想内容也不差,但一拿到外面就连我们自己都有些不自信,什么原因?好莱坞每年奥斯卡的获奖片题材单一的很少,两者一对比在个人感觉上立刻会产生微妙的自卑,然而在文化环境的背后,我们对待电影艺术本身的态度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人在拍摄一些宏篇巨志时,除了动辄上亿美金的家财,时常会对影片里的重要道具、效果动一番脑筋,泰坦尼克号中的豪华巨轮,《侏罗纪公园》里的狂暴恐龙,其制作过程之复杂和精细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仅如此,剧本内一个冠词的使用,表演中一个手势的到位程度,都是拍摄中需要认真分析、多次重来的。他们可以花数月的时间做一条模型小狗,而后仅出镜两次,只要给人脑海留下了挥之不去的印象,即可谓之成功。想一想中国的电影制作人是否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大家应该热烈鼓掌,因为一百次的精雕细刻才足以酝酿一次轰动效应,自从电脑技术更多地运用于电影技法里面后,设计人们更是精益求精,《最终幻想》里女主角那飘乎细缕的头发就是用八万行程序写成的,在这一点上,中国同行已经差了很远,本来起步就不在同一条线上,而对技术处理的处处不努力最会导致全篇的粗制滥造。

四、

再看情节处理,首先要声明一点的是,本篇文章名为《现代中西电影风格评析》,那么初衷就是从不断的对比和讨论中对双方都有个大略的思考和概括,决没有说美国影片好而中国不好的意思,因为即便横向上二者同属于电影艺术可以有值得商榷和参考的地方,可是纵向上双方扎根的土壤和可继承的传统完全不同,在鸟瞰方位的全局规划下,情节处理的比较也只能是各自体现魅力的过程,我们挖掘到了背后隐藏的心态上的、文化理念上的因素,便可以明白中西电影之所以走到今天的内部驱动力了。

比方说在一部电影中对“情”的处理,简言之中国电影追求的效果往往是不经意间的自然流露,而美国人则以蓄势见长,前面烘托地越到位,后面的爆发越显生动,这其中的不同大概与东西方民族个性的本质差别有关。中国人含蓄、委婉,讲人情,顾面子,好揣度他人心理,做起事来首先要用别人的眼光来看自己,于是就造成我们的电影情节处理起来注定不会太过简单平实,大喜大悲一条主线。看《泰坦尼克号》的线索过程,只是相识——相恋——海难——升华,前面两个多小时的埋伏都为最后一刻震颤人心的人性的表现做铺垫,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电影在题材处理上常给人以疲累拖沓的感觉,但较之于好莱坞式的纯粹商业制作风格,第五代导演的首要目标是把生活的现实面貌用一种白描的手法勾画出来,强调的是普通人生存状况的心态复杂性和行为无端性,而一旦把类似于这样本土化的核心思想灌输到细节当中去,便可想而知要比真正的生活情景还要现实。艺术不是简单的模仿,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可是我们毕竟不能用想象来构筑空中楼阁。面对好莱坞雄居不下的票房收入,可以认真清点一下其中所谓的大片、大制作里有多少是科幻片,多少是灾难片,多少是战争片又有多少是搞笑片,很少真正贴近过生活尤其是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但是专门从事电影制作的派拉蒙公司却将其几十年来的最佳影片奖颁给了《阿甘正传》,这不仅说明从平凡人身上拍来的影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也证明远离生活的题材给人的撼动只是短期效应。因为谁都知道从平实里开掘深意本身就是投入回报不对等的工作,况且电影本来就是赋予人虚拟感受的,一切不可能达成的幻想都有可能在电影里实现。但中国电影不能那样做,包括电视剧的题材,迄今为止占主流的仍旧是体现身边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主旨,《渴望》刚刚热播那会儿,用万人空巷来形容大家的热情并不过分,十年后,又一部《激情燃烧的岁月》着实令大江南北重温了一遍五十年间的烟火更迁,这都可以成其为一种影视界的讨论课题。虽然电视与电影在某些方面差异还很大,规律不能随便套,可是这都不妨碍其反映出的民众心态的共同性,《和你在一起》给观众带来了感慨与眼泪,大家可以从一个孩子的亲身经历上悟到生活的真谛,恰好表明从编剧到演员再到观众都植根于同一片文化热土,情感的闸门是相通的,倘若像《妈妈再爱我一次》那样的片子不肖说美国人很难看懂,事实是即便放到原产地的台湾,也无法造成大陆式的轰动效应,原因何在,人性的本质不都是同一的吗?中国人看到美国的宣扬母爱、爱情的东西也会情不自禁下泪,怎么可以凭一国的民族特色加以轻率否定呢?事实确是如此,可是即便在世界普遍性的人情流露上民族的传统性格也决定了表达方式的不同,《大腕》里面葛优的冷幽默,从头到尾很难见到他粲然一笑,然而就是在近乎闹剧般的葬礼筹备过程中揭示出商业社会的金钱气息对浑朴天性的抹杀。幽默到了这个程度,在远离现实冷眼旁观的同时与现实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类似王朔小说的“不动声色的讽刺”竟在几十年前的鲁迅那里找到了同道中人,读《阿Q正传》次数一多,便能体会出什么是真正的以小见大,从平凡中深刻。无论新一代的中国电影是给人一种思维意念的回归,还是对曾经怀抱理想的渴望,我们还是要回到原先的观点,至少,它终于弄懂了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和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五、

电影属于大众传媒的一部分,既然要“传”,就得有接受者,在当初电影这种全新的传播方式产生的时候,面对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恐怕制作人为了不被诱惑迷失了心智,首先得想到观众爱看什么,想看什么,适应市场的需要才能创造非凡的成功。因此,在分析现代中国电影风格的时候,不能忽略从受众入手这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中国社会的电影受众群里,哪一个阶层的人数最多?占据绝对主力?毫不矫饰地说,我想大概当属于城市里的小市民群体,大家至少都生存无忧,正从温饱向小康生活过渡,在娱乐方面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面临竞争的巨大压力还想尽量让自己过得好一点,舒服一点,却又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也就是在整日的晕头转向中找到点难得的闲暇。近年来,以前看电影需要排队购票,拥座剧院的历史结束了,家用播放器的出现使本来就生产地风起云涌的电影片取得了与电视剧同等的位置。君不见《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那种号召力,就是从百姓中来再到百姓中去,演绎社会小人物的辛酸苦辣,生活还是得向前看的,倘若养家糊口的压力太重难免会看不到生存的希望和曙光,张艺谋冯小刚电影里面对人物命运的处理总是在灰色的背景上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这大概就是民族化的特色吧,把握住平凡人的心态,影视创作才会有充满活力的市场。

再看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前文说过,在国际上获大奖的几部中国电影除了《卧虎藏龙》就是都带有农村气息的《红高粱》等一系列影片,这其中的深意仿佛很难说得清楚,是由于外国人脑海里的中国根深蒂固就是这个样子?有这个因素,借助于电影这个本可以充分宣扬当今民族精神面貌的机会,我们拒斥了时尚都市的风格,偏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上作文章,是城市中可供开拓的材料太少了,挖不出深层次的东西来?或许也是个原因,虽然未免牵强,不过总之,中国电影没有忽略农村这个市场,反而真实加以记录以飨市民阶层,很难说清是种什么样的心态,拿赵本山来说,十年的小品让他红透半边天,在大家心目中始终是那样一个东北老农的形象,淳厚、朴实喜爱调侃,当他涉足影视业的时候,从《一村之长》到《幸福时光》再到《刘老根》,可以说他演的就是自己,纵然赵本山也有鲜为人知的与农民形象不合拍的地方,如钢琴弹得不错,现任一家高级企业的董事长等等,但应当承认他首先是深深扎根于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的,整个《刘老根》的价值根底是这样:农村为什么没有富起来,关键是少了市场意识。而经济的导引思想上升到观念,也就让人们发现我们今天的农民阶层开始具有了市民意识,观念的开放,视野的扩展给农村带来鲜活的气息,形势转变了,中国电影无论在对农村题材的主旨把握、拍摄技巧以至于考虑农民口味上就不能不做一番认真的思踌,以前农民看影视作品的时候视角是向上,市民们是平行,像看自己的亲身经历,而到了较高文化层次的观众则在某种程度上足以向下的视角来欣赏。这里面占有率最大化的市场就是当着力搞好的地方,像传媒价值规律中包含的一个观点,整部作品要用80%的力量去做最关键的20%的受众,其余的80%无关紧要只需下20%的功夫就成了。

六、

最后要补充一点的是从中西方文化特点上印证现代电影风格的不同,包括大陆电影同韩日、港台剧的区别。受地域传统心态的限制,大陆影视文化与上述三者已经区别地非常明显,就我们目前接触到的意识形态来看,以劲歌热舞和温婉绵长的韩日娱乐影视两方面动态基本上成型,这是二战后经济新观念在九十年代末作用于精神意念的结果,而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电影如日中天,无论在框范上还是经典意义上的整体特色都表现得博大精深,多少年内仍是世界影视潮流的主要风向标。写到这里,就一定要提及印度电影,为什么呢,恐怕不会有太多人知道印度是世界上电影年产量最多的国家,虽然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却不是粗制滥造。印度电影在国际影坛上的获奖率和知名程度也是相当的惊人。在进行横向比较的资料分析时,我发现在世界电影市场上,我们面临竞争时的自信力与印度这样的国家有很大的不同,综合国力要衡量,大家暂可引以为豪,但具体到某一类的硬性指标和软性界定上,我们往往会丧失正确评价自我的自信力,仿佛与中西方文学名著翻译产生的错觉一样,总认为读外国作品不如原版痛快,而中文的优秀成果又无法通过翻译传达出精妙的感受。在现代中西方电影风格的评判和比较上,西方电影的视觉效果明显是造成用情的典型环境,中国反过来,喜欢在细节的精雕细刻上下功夫,同属于意念上的东西,二者谁都无法证明自己绝对优于对方,其实,艺术本身是永远没有疆界的。

 4 ) 你我皆能感受音乐带来的艺术

一位没有血缘、不懂教育的乡下爸爸,却坚守简单信念“和孩子在一起的小提琴就是他父母的心愿”,遗弃哪怕是有苦衷的,他在收获孩子带来快乐的时候,选择倾囊奉献自己的生命能量;一位不谙世事的孩子却充满独立与个性,这两位人物的塑造始终震撼着我!

从火车站他给莉莉拉箱子意外获得报酬,到后来给莉莉拉琴惊讶她随手给出的50元,来自乡下并不富裕生活的他,从没有自卑或投机取巧动过歪心思,才有了后面机缘巧合一气之下卖琴给莉莉买了2万7的大衣,看得出来这个孩子在细致地呵护来自她人给予自己的善意;

去江老师那上课,感受到了江老师那不上进、邋遢的生活作风,因为没有背景不被看好也闹过种种情绪,在床底下看到了老师臭袜子也故意给扔的远远的说没看见,把破洞的脏衣服扔到钢琴上,还把三只小猫一起关进笼子里。上课时江老师让他喂猫,他也能干脆利落地撂挑子不干并说“我爸是花钱请你给我上课的”,你看,这个孩子也懂得如何拒绝别人对自己不善意的对待。

在教学相长的这个过程中,江老师也收起那拖累过自己的“骄傲”,用心关注起眼下的生活;小春传承了即使不用手练琴,光用耳朵用心感受音乐,手中擦谱子的这一系列动作,把它们慢慢内化成了一种心流,为演绎加强了情绪的倾诉。

13岁的他练琴10年,一直都在爸爸的简单信条中前进着音乐之路,在准备站上国际比赛的舞台之前,终于懂得何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他做出了选择,拿着陪伴13年的小提琴一路狂奔到火车站,那个他曾被遗弃过的车站,跨越了13年的光景,站在爸爸面前,用心流和乐团连结,在属于他的舞台演奏了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向这位没有血缘的爸爸致以感恩的回馈。以第三章的结尾作为影片的结束,快板的形式把情绪伴着泪水渲染成一股气势磅礴的力量。这实在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一场与人生不相上下的倔强较量,他如爸爸所愿,(做人)成功了。

音乐何其美好,它能让一个人独立、细致地感知生活;它能让一个人拥有情绪的倾诉通道;它能让我们更丰富的体验“我自己”。就像江老师说的“你开心才要练琴,不开心不要练,不要想你妈妈才练不想就不练”,不以功利为目的的演奏,就不会因为练不好而不开心、练好了又觉得无聊的死循环里。让音乐和自己通过小提琴这个桥梁连结起来,用心感受每一个音符、每一刻当下带来的美好。感知这份音乐的艺术之美,更是一种创造幸福的能力!你我的生活里皆有。

 5 ) 和你在一起——久违的温暖

标题是个电影的名字,当我第一次听这个名字时直觉就告诉我这会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一直都非常想看,却总是阴差阳错的错过了很多机会。然后兰还在语文课上隔着个人给我讲了它讲的故事,很朴实,却很感人,我就更对这部电影有了说不出的好感。今天看了,虽然对情节已很了解,但还是有很长的时间是在泪水中看完的。
   一个13岁的少年,本无心事,鬓角软软的发梢被一层一层退去,小小的舒心和满意;疯跑在家乡寂寞的小路上,游荡在江南水乡的柔情里,天空遥不可及,日子倦而甜蜜。 他有一把提琴,破旧,好像他是抱着它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彼此不离不弃;他有一把琴,琴却因他更潇洒,他也因琴更快乐。他的琴虽随命而来,他却不待它似命般重,当拉则拉,为难产的孕妇助力,拿红包时心里确然是坦荡荡的。小船悠悠的离开了江南小镇,有一天,他们共同置身在一个陌生天地,都市是冷漠和虚伪的象征,父子俩身上的乡土气息和它格格不入,所以,生存是卑微的。忘不了父子俩到北京的第一个夜晚,二十元一晚的浴室床铺或许就是艰辛生活的开始,但也是他们追逐梦想的开始。在繁华的北京城里,小春依然奔跑,都市的热闹并不能掩盖一个孩子心里的纯净,因为这份纯净,都市与家乡,本无差别。
  开始哭是在江老师给来上最后一节课的小春开门的那一刹那吧,他穿着一件洁白的毛衣,外面又套着一件白色的毛大衣,头发梳的一丝不乱,屋里被打扫的一尘不染,猫都关在笼子里,请原谅我在这罗罗嗦嗦的讲这些,但对于能感受这些的人来说,这不是细节,是江老师无尽的遗憾,是小春用爱和善良所铺就的最伟大的改变。当小春和江老师在一起合奏时,他们都是那样的用情,因为他们明白,也许,今后连这样的合奏都是奢求。一曲终了,小春哭了,而江老师被屋子里少有的阳光照耀着,像个天使。。“你拉的太好了……我们的课……上完了。”说完,他眼睛里的神采黯淡了下来,无限的失落,在那一刻虽强忍着却还是闪现了出来。他对小春说,你父亲做的对,我可以交给你音乐,却不能带给你成功。从他那看似光彩的形象却黯然的眼光,他那听似平稳却又带有明显的克制的语调里,我感觉到他心底的黯然悄然升起,慢慢升腾直到眼睛。他的心在漫漫下沉。我不知道他的话这个十三岁的懵懂少年听懂了没,但我真的没有懂,更确切的说是不愿懂,成功是什么,站在国际舞台上,享受着全世界人们的掌声,却心如死灰,这叫成功?在一个破旧房屋里,父子师生二人谈笑言欢,儿子的琴声虽无更多人欣赏,但却有最忠诚的知音,这还不叫成功?世事总难两全,禁不住地扪心自问——走过忙忙碌碌的岁月,会有几多追逐功名与亲情间的取舍?在那时,我只跟随自己心灵的选择。
    看完了,我又在想一个毫无头绪的问题。和你在一起,你是谁,是父亲,是音乐,是理想,还是真情?我是真的不懂,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吧。而我也不愿意再去理性的思索了,或许,在我的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如果还有真正刻骨铭心的话语那就是余教授对刘小春所说的:“世界上唯一不能赠送的就是感情。”如果还有真正感人肺腑的一幕便是在火车站的候车室里,刘小春用音乐的灵魂演奏小提琴,流利的音乐出现了爱的奇迹,如同天籁之音,久久回荡在大厅,如此激进,如此洋溢,如此让人潸然泪下。
仅在那一刻,世界洗礼在音乐的神韵之中,无论我们是否喜爱音乐,我们内心都被牵系着,那是音乐之魂在升华生命的魅力。
或许美丽和成功之间存在着平衡点,或许将来的小春就可以在美丽和成功两方面都做?很好,或许他不能,而我,或者你,或者我们之中的某一个人能够做得很好,或许那种 完美只能是理想,大家都做不到,但每个人都选择了自己想要的。也或许,这一切都无 所谓,美丽也好,成功也好,没有人能够完整地定义它们,度量它们,重要的是,你和 我,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
   影片结束时有两场精彩的小提琴表演。那音乐厅中的演奏者,本该是小春,但显然,他有更美好的东西需要追求。所以他毅然离开余教授家,搭车赶到车站,等在那里,等待着这一场重要的演出。林雨也等待着,在余教授的家里,等待着这一次向往已久的演出 ,虽然那次机会曾经不属于她过,但现在一切都已经只是插曲了。两个天才的少年小提 琴手,在各自选择的舞台上,用自己全部的身心,共同为观众们表演了这最后一场的小提琴协奏。对林雨来说,她是满意的,因为她终于能够出国参加比赛了,对小春来说, 结果同样满意,因为他终于为最有资格欣赏自己琴声的父亲演奏了自己最好的音乐。舞台虽然不同,一个体现着成功,一个展现着美丽,观众虽然不同,一面是优雅的音乐爱 好者,一面只是很多无名的聆听者,评委虽然不同,一边是专业的音乐人,一边只是会听音乐的普通观众,但最终的效果都是一样的轰动。林雨在场上似乎仍是没有激情,但她现在是成功者,小春已经失去了出国参赛的机会,但他在为自己伟大的父亲表演。两个孩子,面对人生的十字路口,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都已经选择了属于自己的舞台,都找到了自己最热爱的东西,但愿我们每个人也都能找到。

 6 ) 《钢的琴》与《和你在一起》两部电影对比

两部电影出品时间前后相隔十年,都是讲小人物为理想在现实里挣扎,普通父亲强撑一片天让孩子学琴的故事,前者做琴,后者学琴。《钢的琴》里的父亲下岗后又妻子又跟有钱人跑了,为了让孩子能够继续钢琴梦并留在自己身边,买不起钢琴的父亲拉来一帮人马,倾尽全力打造了全钢的一架钢琴。《和你在一起》里的父亲,当年在火车站捡到一个弃婴,弃婴身旁有一把小提琴。父亲刘成认为这是命运的安排,执意把孩子拉扯大并培养成一名琴童。为了让孩子成功,带孩子到北京拜师学艺,孩子先后被大城市的炫目迷了眼,在最后时刻放弃参加比赛的机会冲到火车站为父亲演奏了一首柴可夫斯基D小提琴。

 

两部电影各有千秋。就叙事手法而言《钢》更炫,从感染力来讲《和》更胜一筹。

 

1、立意相似

《钢》中偷琴、做琴、终止、继续、完工,成为一条主线。侧重讲怎样做钢琴,把做钢琴中“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过程进行了充分的演绎,给打造钢琴抹上了浓笔重彩的悲壮。现实与理想的冲突,集中表现为小圆父母亲之间对于小圆的争夺拉锯战。钢琴则是法码。小圆父母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小圆爸下岗后凭力气勉强户口,小圆妈改嫁给一个卖假药的。虽然小圆爸用愚公移山的精神真的打造出了一架钢的琴,小圆坐在钢琴前却是一句怀疑的话“爸爸,这琴能弹么?”小圆爸到底输给了小圆妈,没有打赢这场战争。理想主义到底又一次在现实面前败北。

 

《和》侧重讲怎样学琴。小春对音乐的热爱经过三个阶段:最初源于对母亲的思念,父亲说那是母亲留给他的遗物。于是背琴和父亲来北京拜师。第二阶段是江老师传导给他的理念,不能为了母亲而拉琴,而是有了音乐会觉得生活很美好。小春在这个阶段真正爱上了音乐。第三个阶段是余老师用小春的身世点拨他,要懂得感恩,音乐不是炫耀技巧,而是要融入感情。随着小春在火车站为父亲拉响一曲老柴,剧情推至高潮,小春站在一个比音乐比赛更为广阔的舞台上,伴着感恩之心完成了演奏,真正爱上并且理解了音乐在自己心中的份量。

两位老师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生活方式。江老师是理想主义者,音乐理想被现实空间挤压到破旧小屋里。现实主义者余老师善于攻心,在这个社会上如鱼得水。林雨与小春最后也分别做出了各自的选择,一个耍心机,在比赛前大打心理战术让小春主动退出,一个放弃比赛选择去车站为父亲拉奏一曲报答父亲,做江老师一样的人。

 

2、三角形的人物层次结构

有趣之处在于,两部影片的人物构成也很相似,都存在一个三角形结构:父亲——孩子——类似于母亲的女性角色。这种角色的安排也许都是出于同一种思路:母亲角色的缺位,让孩子对于音乐有了更为强烈的依恋与更为敏感的心灵,同时也在剧情中强化了戏剧性,凸显了父亲在孩子的音乐道路上的决定性作用。

 

《钢》中秦海璐所饰的角色简直是熠熠生辉,从形象塑造到表演两个层面,都非常生活化与立体丰满。《和》中的莉莉这角色当年看的时候真是没搞懂她到底是干嘛的,现在懂了,不过这类角色如今也显得太过时。同时有些单薄与脸谱画。如今再想找到一个傍大款又心地单纯到有点弱智的小姑娘只怕就难多了。于是在今天看来显得更为很脱离现实。这两个角色也都有可爱的相似之处,都是不懂得计较细枝末节,因为爱情而神魂颠倒、迷迷糊糊的小女人。《钢》中的小女人继续爱情,《和》中的小女人走出上当受骗的爱情重新开始一种本真的生活。无论是继续还是走出爱情,她们的迷迷糊糊,都是面对现实生活所做出的一种消极抵抗——像《钢》中小圆的母亲那样嫁给一个卖假药的,像《和》中小春的亲生母亲把孩子扔在车站,都属于现实的选择,这种选择无可厚非,甚至在现实中实在是太多,多到我们已经懒得去再看一眼,然而为了爱情或者为了理想而迷迷糊糊的小女人反倒更为可敬可爱。扯远了,但秦和莉莉真的让我联想起那个怡红院里人来疯又率性而为的芳官童鞋。

 

《钢》与《和》的父亲形象倒很相似。都是不肯在现实面前低头,把理想拱手交付出去换的人。这两个角色都塑造得很成功。很爷们。

 

小春和小圆两个角色就天差地别了——这也是我认为《钢》的弱点之一。小圆的戏自始至终没有充分展开,只是作为彻底的陪衬,简直就是道具一般。她对父亲制琴的过程基本上没啥主动的交流,坐到钢的琴面前也没啥感动,于是钢的琴的制作过程中,她就像个局外人。这种核心人物与剧情的疏离让我很惋惜。本来在这个环节上是可以稍稍展开,并且可以很出彩的。当然,《钢》也刻意在试图表现一种粗线条的生活方式。所以弱化了这些细节。

 

小春的角色由唐韵饰演,这个小男孩的表演简直是精彩绝伦!他现在师从一位钢琴名师继续学琴。他的表演张弛有度,那份对美女姐姐纯真的懵懂像极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孩子脾气的任性、因爱音乐而滋生出的高傲率真又表现得相当真实。最后一场在火车站的表演挥洒自如,真挚、投入、自然。

 

 此外,《钢》的表现面比《和》更为宽广一些,是一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这群江湖好汉在一起喝酒称兄道弟甚至造钢琴,让我想起列宾一幅画《查波罗仕人写信给阿波罗王》。这群好汉不是在造钢琴,而是在为小圆爸打抱不平。他们不是在完成工程,而是在挑衅现世功利的价值观。他们明知这件事情之荒诞,但也是在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行动来刻意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厂子解散了,他们从此沦为社会底层,但手艺还在,自己仍是集体的一员,而没有被这个社会遗弃。炼钢琴的地点也很有讽刺意味,破旧的工厂大门打开,一群曾经的主人气宇轩昂的走进去,完成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使命。

 

3、配乐

《钢》的配乐一响起就把我逗乐了——俄罗斯的柳别乐队,我很喜欢。沧桑沙哑的嗓音正好给一群江湖好汉鼓劲的。此外很多桥段的配乐都极其富有喜感。比如苏联歌曲(一片黑暗中小圆爸独自拉奏《山楂树》,工厂大门打开,秦海璐走来靠着小圆爸,后者回头说“我终于可以娶你了”)、老掉牙的情歌、打造钢琴中的配乐及镜头切换都很精彩。这给影片披洒上了悲壮色彩。属于小圆爸那群好汉,包括那位工程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工厂正如他们逝去的青春一样变得残破不堪,那象征国企辉煌的两顶大烟囱终于也被炸掉。那个国营老厂子的辉煌时代就这样被埋葬,他们是唯一一群围着墓地唱挽歌的人。葬礼结束,生活还得昂头继续。

 

《和》中的配乐我就更外行了,我说不出那些曲名,总之是觉得每首都很贴切的。

《钢》中的配乐更喜感,就感染力及与剧情的融合推动而言,《和》更胜一筹。看到片尾又不掉泪的,I服了YOU。按说我泪点不太低。《钢》的结尾稍显苍白无力。那个小女孩坐在钢琴面前之后的配乐太过平淡——导演是刻意要用平淡来表现这件事情的悲壮——理想主义到底被现实主义所打败,小圆爸倾尽全力也没能扳回败局,用尽所有努力最后换来的仍然是一个零。不过这个作为电影结局是否该表现得更有冲击力一点呢?能否让这个零更具有份量些呢——哪怕它仍旧是一个零?!

 

4、叙述语言

作为十年后的电影,《钢》的叙事语言更出彩,很多逗贫嘴片段具有喷饭级别喜剧效果。《和》的对白稍显僵硬。十年间电影语言随着生活层次的丰富而丰富起来。显然小春当时所处的环境也不可与小圆相比。这个只能说是十年间社会变迁造成的啦。

 

5、影片画面

《钢》的影片拍摄角度、色彩更为饱满与丰富,特别是在破旧厂房的背景下更具有油画感。《和》的背景是老北京四合院,像是水墨画。

 

写累了,就写这么多吧,反正外行,纯瞎看的。理想主义的悲壮在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短评

陈红还可以这么年轻

10分钟前
  • 朱尔摩斯
  • 力荐

艺术不是技巧而是精神,一个小故事,再次证实了中国人对于艺术的看法,技巧都对而缺乏精神的艺术就只能差强人意。这个功利的社会,浪漫而单纯的人越来越少,人们只是顺从各种规则疲于奔命,从不去思考其合理性,很多人只是装着出世装着注重感情,仅此而已

11分钟前
  • 子 。非年
  • 力荐

陈凯歌说给林雨的话可以复刻一份说给他自己听:都好(其实并不是,比如人物和剧情都挺拧巴),就是没感情,技术你可以炫,但真情实感你不给我,只靠煽让我自己脑补是动不了情的,只剩尴尬。记得几年前看过他批评常被拿来与此片比较的Billy Elliot,真是尬上加尬。

16分钟前
  • 神仙鱼
  • 还行

完全是剧情取胜,很久不见的令人感动到流泪的大陆电影~~

21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慕名去看了一下这部金高银女士看了二十一次并且因此种下电影梦的电影,还行吧。

26分钟前
  • 人的随波逐流
  • 推荐

很一般的片子,陈凯歌只有《霸王别姬》《边走边唱》《黄土地》和《孩子王》拿得出手,其他全是烂片~~~

28分钟前
  • 科林
  • 较差

其实这可能是我看过的第一部陈凯歌,电视上放的到结尾小孩找回来在老师面前拼命拉琴的时候就哭了,片子里这种少年人的“我偏要勉强”真的是很动人啊,在我还懵懂的年纪里已经隐约能认知到的道理……那会片子里我唯一认识的人只有程前,因为看过很多正大综艺= =

32分钟前
  • 萌特斯
  • 推荐

陈凯歌在进入商业时代前留下的最后一部小片(薛晓路编剧)。配乐不加节制,煽情用力过猛,但是依然有非常真挚的部分。对我而言,陈红的角色塑造得有些令人生厌,剧情的进展也太过顺利,不过这个故事的着力点并不是音乐梦想,而是父子亲情。最后二十分钟的平行剪辑很见功力,成功构筑起电影的情绪高潮。

34分钟前
  • 晚不安
  • 推荐

很干净的男孩子。

35分钟前
  • Zephyrance
  • 推荐

印象最深的是王志文教小孩拉琴时说的一句话:“想拉琴的时候就拉,不想拉就不拉,别想你妈的时候才拉,不想的时候就不拉。”当时年幼的我真的觉得这才是正确的教育观念,始终没有忘记。

40分钟前
  • 西北偏北
  • 推荐

一部需要北京艺术圈艺考朋友在旁解释,解释为何考艺校比高考过独木桥难,方能看懂其中门道儿的片子。一部需要文艺青年在旁解释,方能明白陈红在孩子心里的存在,他长胡子了,她是第一个作为女性进入他生命的人,他将母亲姐姐情人爱人的所有幻想都放在了她身上。个人十分不喜欢最后结尾,又是强行上价值观

43分钟前
  • WIKI魏
  • 还行

王志文的表演看不出一点痕迹。小男主的表演就是完全没有在演,反而给足了观众想象空间 。/演好戏跟成功也是两回事。我相信我的选择是对的。

48分钟前
  • 帅的让人生气
  • 推荐

陈凯歌拍的最后一部好片。

49分钟前
  • 还行

非常喜欢的一部片子~

50分钟前
  • 崇子
  • 推荐

中规中矩的结构套路,起承转合按部就班。结尾还是挺好的没有落入俗套,如果是韩国电影爸爸肯定又在比赛前终于瞒不住自己得了绝症的秘密。反正我是哭了点儿,几个演员的演技还都是挺正点的

53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你是想学音乐还是想成功?为什么是相悖的?也许是因为音乐是纯粹的,而成功需要包装。多么珍贵的时光,那个年纪对谁都是最真最真的,不管是父亲,老师,还是姐姐。父子情很感人,莉莉很讲义气。片子拍的很感人很燃。原来少年唐韵真的会拉小提琴,现在也是小提琴家了

57分钟前
  • 瑶瑶
  • 推荐

最后的交叉剪辑还有点小感动,但是实在不理解男孩三番五次的作死,放弃上升通道是要干什么,表达对父亲的爱?!(陈红可真漂亮)

59分钟前
  • 煮海
  • 推荐

影片主旨不够明确。陈夫人的戏份过重,在影片进程中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大;两位老师突出的特点被强调,但对于孩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笔墨稍欠。另外,我个人并不喜欢这样的父亲,以为倾其所有就叫做视如己出,完全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生活。

1小时前
  • unsheath
  • 还行

大赞这部片,让我对陈凯歌一直心存理解。他也拍过这样经典而朴实的片子,他也曾有赤子之心。不过,无极之后,我权当他去了另一个世界。

1小时前
  • 胖胖女超人
  • 力荐

结尾小女孩讲的话好深奥好复杂好索隐好素质教育。。。

1小时前
  • 布宜諾斯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