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工

剧情片韩国2018

主演:黄政民,李星民,赵震雄,朱智勋,朴成雄,李孝利,金素辰,奇周峯,郑素利,金弘波,金应洙,琴赛璐,崔秉默,金钟秀,金仁宇

导演:尹钟彬

 剧照

特工 剧照 NO.1特工 剧照 NO.2特工 剧照 NO.3特工 剧照 NO.4特工 剧照 NO.5特工 剧照 NO.6特工 剧照 NO.13特工 剧照 NO.14特工 剧照 NO.15特工 剧照 NO.16特工 剧照 NO.17特工 剧照 NO.18特工 剧照 NO.19特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9 12:28

详细剧情

  1990年代中期,暗号「黑金星」的南韩「国家安全企划部」情报员,假扮成南韩商人跟北韩进行商业交易,藉此渗透北韩军事单位,打探核开发情报,他得在最危险的地方,赢得敌方的信任,没想到一心只想完成任务的他,却在不自觉中陷入南北韩权力高层间的恐怖阴谋。

 长篇影评

 1 ) 《特工》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节?

我们知道“特工”一定是聊天行家,有时候仅仅凭着一张嘴,就能运筹帷幄。所以,我觉得《特工》中最值得关注的细节是聊天。

看看韩国最顶尖的间谍“黑金星”是怎样吸引别人一起聊天的?他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赢得对方信任的?

我觉得聊天其实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虽然,外向性格的人能够在人群中口若悬河,但是说的大多是废话,并不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

韩国安企部特工化妆成有名的实业家,准备打入某国的高层刺探情报。经过三个月的考验期后,对方给“黑金星”电话,邀请他一起吃饭。

首先,陌生人第一次见面,肯定会尴尬,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这时候,幽默感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

“黑金星”一进高丽馆,就遭遇搜身,气氛顿时紧张了起来。这时候,某国对外经济处李处长出现,说:“如果吓到你了,请你原谅!”

他故作镇静的笑了笑,回答:“没关系,想喝蜂蜜也会被蜂蛰到。”

实际上,孤身一人进入对方的饭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恐惧和紧张情绪,会让人呼吸加快,心跳加速,思维变得僵硬。但是,如果能够控制住自己,说些幽默话,就能化解尴尬的气氛。

第二,聊天的最好方法是,问别人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对方是广场舞大妈,就问最近什么广场舞最火?

如果对方是厨师,就问“鱼香肉丝”里有鱼吗?

如果对方是“特工”,就问李处长的问题!

亲测非常有效,当我问出对方擅长的话题后,他们常常侃侃而谈,根本不用我问第二个问题!

第三,聊天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立场。只有坚持自己的原则,才能让对方更加信任你!

“黑金星”和郑处长的谈话也是险象环生。如果他没有坚持自己的原则,早就被对方识破了。

郑处长是反间谍处的,那么他的首要任务是识别朴皙映。

如果他答应提供情报,那么对方就会判断他是间谍。

如果他粗暴拒绝提供情报,谈判就会破裂,对方也会判断他是间谍。

“黑金星”的回答非常精彩。当场就发飙,表明自己只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当间谍的。并且直接拎包,甩门而出。

我觉得,每一个间谍都是演艺界的扛把子。

坚持原则是所有商业谈判的根本。如果你没办法坚持自己的立场,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

第四,不要只想着和对方聊天,也要会适可而止。

我们接着上面,如果“黑金星”发飙后,赖在那里不走,一切都会付诸东流。

结果,李处长打电话来圆场了。希望朴先生能够一起吃饭。

第五,如果要赢得对方的信任,一定要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这必须是发自内心的行为,如果是演戏,很快就会被发现。

在平时生活中,我发现一种人会假装关心你,这种行为特别令人反感。

电影中“黑金星”和李明云处长之间的情谊,是经受时间考验过的。两人都从内心感到对方是值得信任的人。最后的再次相聚,特别像吴宇森电影《英雄本色》里的情节,原来男人之间也有真爱。

 2 ) 半岛蜜月期里,这么不“和谐”的电影却在韩国上映了

本文首发于电影公众号《云何电影》,剧透分割线前可放心食用,综合评分8分。

韩朝两国今年抓住了历史机遇期,在中方的撮合和美国的支持下,终于破冰,再度开始了和谐共处的蜜月期。在这个大背景下,却有一部韩国针对朝鲜的谍战电影公开上映,且其中涉及了金正日的出场和朝鲜核设施等一系列敏感话题,同时本片是由历史真实事件改编而成,这部太过不“和谐”的电影名为《特工》(又名《工作》)。

本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朝鲜开始秘密进行核武器的研究,韩国谍报机关安企部为弄清楚朝鲜核武器的开发情况,决定派出间谍进入朝鲜,但当时多位间谍遭到朝方刺杀,因而选中了黄政民饰演的少校朴暂映,命其以代号“黑金星”开始活动。

故事原型真正的黑金星朴采书,其为唯一会见过金正日的韩方谍报人员

这个间谍并不是这么好当的,首先要“洗黑”身份,跟战友借了一大堆钱,并且不还,上了韩国的失信者名单,并遭到军队除名。

然后出现在当时最容易接触到朝方高层的北京,变成出手阔绰的老板,并和当地颇具势力的朝鲜商人打成一片,而他最终的目标则是——北京朝鲜对外经济委处长李明云(李星民饰演)。

李明云虽没有军职,却主持着朝鲜海外贸易和外汇工作,为金正日募集发展资金,也是朝鲜为数不多的能直接面见金正日的重要人物。彼时朝鲜发展核武器,急需大量资金,李明云暗地考察了朴暂映,却始终没有抛出橄榄枝。此时,安企部通过运作,将朝方贸易公司从中国收购的商品伪装成朝鲜生产的并卖给韩国一事曝光给媒体,而这个贸易公司的控制者则是3月半的姑父张成泽的弟弟张成勋,朝方没能收到货款,张成勋还被北京警方逮捕,李明云不得已只得找到了朴暂映寻求合作。

朴暂映提出让韩国企业到朝鲜拍摄广告,朝方可因此获得大笔受益,而其真实目的则是借助拍摄广告的机会,想办法拍摄到核设施的外部情况。该提议意外的得到了同意,朴暂映也因此见到了金正日本人。

计划正有条不紊推进的同时,韩国国内却横生枝节,1998年大选在即,亲朝的金大中和军政府背景的李会昌进行最后的角逐,金大中暂时领先,而一旦金大中当选,安企部将会重新洗牌,甚至还会被彻查,因此安企部希望让朝方在边境搞一些大动作,增加韩国民众的恐慌心理,继续支持军政府,但安企部没有通向朝方高层的渠道,此时他们想到了朴暂映。

但如果朴暂映作为中间人,将极易令朝方对他的身份起疑,且刚刚通过广告业务有所缓和的朝韩关系,又将因大型军事行动而重回冰点,朴暂映对他抛妻弃子、冒着生命危险进行间谍活动的意义产生了怀疑,他做的一切,究竟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几个拼命维护自身地位的政客呢,他对未来陷入了迷茫,他又会怎么选择呢,这里就不多剧透了。

北京作为片中一个重要场景,剧组进行了高度的还原,因为萨德原因,剧组无法到北京拍摄,最终选择了台北进行场景还原,虽然这张图的北京带有明显的南方城市气息,但是右边的长城电脑和麦当劳广告还是具有相当的时代感的。

而王府井小吃街的牌楼,民国时期遗留的欧式建筑,90年代的国际酒店,朝鲜人聚集的高丽馆,除了偶有几句不太和谐的台湾腔,基本上都是没太大违和感的,可见剧组的用心。

——————————————剧透分割线——————————————

本片的一大特点是对韩国和朝鲜腐败的政治体制进行了深刻的嘲讽。韩国的所谓议员,政客们,最在乎的就是自己所在的政党能不能赢得大选,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为此不惜牺牲国家利益,置国家情报人员于十分危险的境地,甚至多次和朝鲜官方高层勾结,在大选前让朝鲜在板门店附近搞事情,以此来影响选民,把朝鲜当做谋求利益,保证自己地位的棋子,其卑劣、自私的一面揭露无疑。

而对于朝鲜的讽刺也是一点不手软。朝鲜小城市房屋街道破败不堪,普通百姓饥寒交迫,尸体光天化日下堆积如山,而大家面无表情,说明早已对这种情况见怪不怪,而相对应的,平壤十分繁华,金正日更是住在要坐船才能抵达的小岛行宫之中,养着名贵犬,喝着洋酒,典型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而金正日的政策也相当短视,只要有钱赚,他也乐得帮韩国某些议员这个忙,并不考虑这种盲目的军事行动对两国长远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还洋洋自得的觉得韩国政客们离了自己根本玩不转。朱智勋饰演的郑科长,总是把“你们资本主义”怎样怎样挂在嘴边,对朴暂映一副深恶痛绝的样子,实际拿钱的时候却一点也不手软。这些露骨的讽刺放在今时今日,不可谓不说是大大的政治不正确,这里也不得不佩服韩国电影的勇气。

本片最成功的一点无疑是塑造了两位主角至深至厚的兄弟情谊。即便是意识形态不同,即便是极其政治敏感的环境,朴暂映与李明云没有选择明哲保身,而是在危急时刻以民族大义为重,以半岛和平和统一大业为最终愿景,做出了常人不敢为的选择,力挽狂澜,没有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而是成为了历史的推动者,并在这一波三折之中,结下了极为深厚的兄弟情谊。

而更为巧妙地是,在角色塑造上二人都完成了转变与成长。朴暂映在得知韩方高层置国家利益于不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破坏得之不易的和平,在一番犹豫与挣扎后选择抗命,冒着生命危险觐见金正日,建议他不要挑起争端,在命令与国家大义面前,朴暂映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李明云给人一开始的印象则是城府极深、老谋深算,而在他得知副部长向朴暂映出卖朝鲜后,却没有除掉朴暂映,而是严厉警告他不要有小动作,李明云这个举动表面看是为了保命,毕竟是他审查通过了这个项目,而且还让朴暂映见到了金正日本人,一旦出现问题他也难辞其咎,实则李明云是心系统一大业,一方面是不想让双方和平共处的局面被破坏,重新回到剑拔弩张的紧张时期,另一方面更是希望借助这来之不易的和平使朝鲜得到发展,使底层百姓不再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生无所依。从冒死向金正日提意见开始,就可以看出李明云并非贪生怕死之辈,而最后他放走朴暂映,更是在确保国家大义的情况下,自己做出的感性之举,这一举动也正说明了李明云从心里,并没有把这位来自对面的同胞当做敌人,而是一位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挚友。

前半段朴暂映送给李处长一个象征资本主义的高仿劳力士手表,后面李处长则送给朴暂映一个带有社会主义印记的朴素领带夹,李明云送出这个礼物时,露出一点不好意思、腼腆的感觉,却让人感觉格外的真挚,也让观众深刻感受到这个运筹帷幄,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作为普通人的温情一面,正是这种反差带来一种极为动人的真实,虽然黄政民在本片的发挥也不错,但李处长的扮演者李兴民无疑更胜一筹。

影片前半段很紧凑,后半段略显松散,因为对抗性不是本片突出的重点,好在结尾成功的将本片推向了高潮。成功阻止了武装争端后,二人还没来得及庆祝,朴暂映身份曝光,只得仓皇逃出朝鲜,而李明云被军方带走。七年后,二人当年极力促成的广告事业,终于迎来高潮,韩国巨星李孝利和朝鲜明星赵明爱首度合作拍摄三星公司的广告。

李孝利客串演出十三年前的自己,附一个当年二人合作的链接:

而在二人见面的现场,朴暂映和李明云隔着人潮互相发现了对方,李明云举起了手,露出那只劳力士手表,朴暂映则抽出领带,露出那只领带夹,两人不说话,都露出了微笑,那一刻,这种情谊无需渲染,虽然相隔两边,但两边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是地理上的隔断所不能分割的,而结尾二人快步走向对方,也正表明了这种分离不会是永远的,这种同胞情谊将永续长存。

朝鲜和韩国,正如台湾与大陆,分享着同一语言,流传着同一血脉,共享着同一文化,历史与政治的遗留问题终不能将两方人民的心分离,也无法阻止双方期盼统一的愿望,时代的洪流之下,有了许许多多这样为了统一不断奋斗的人,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努力,汇聚为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3 ) 不知为何而战的对北“工作”

首先花点时间谈谈这部电影的名字。韩语原名叫공작(工作,日语词),但是这个词的含义并不是job,而是maneuver。所以两岸三地的译名都将重点放在了男主角的北派(向北方派遣)特工身份上——《特工》(陆)、《北风》(台)、《北寒谍战》(港)。英文名则叫The Spy Gone North. 这是一部相对“硬核”但是反常规的谍战电影,全片中很少动作戏(男主角枪都没摸过几次),戏份最多的女人大概是片尾饰演她自己的李孝利,故事情节和气氛都是通过大段的对手戏铺开的。此外,时常穿插着的新闻和政治人物演讲与不断变换的背景(电影里很大一部分情节都是在北京发生的——虽然取景地不是北京,而是香港和台北)也使得作为外国观众的我们如果对当时的半岛情势不够了解,很难get到里面的点(对应的,韩国观众可能也听不懂“说是明后年香港就回归了”之类的台词)。

开头就是雨夜中行驶的韩国情报机关——国家安全企划部(前身是中央情报部KCIA,之后改为国家情报院NIS,都比安企部的名字有名)的黑色高级车(误),播放的新闻是北方宣布拒绝IAEA对宁边核设施进行检查并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事在1993年)。在这样的背景下,安企部策反了一名来自中科大(原文为“中国技术大学”)的朝鲜族核物理教授,获取了北方开发核武器的情报。题外话:电影里93年中科大的教授月薪只有45美元,怪不得被策反了。93年的45美元按汇率相当于250元人民币,在职工平均工资不到70元的时代也不算特别多。 男主角朴皙映以曾经在韩军情报部门服役过的退役军人身份,怀着“胜共与统一是我们的目标”(韩国军歌《乡土防卫之歌》)的“崇高”理想,成为了一名安企部北派特工,主要目的是通过和北方对外经济委员会外派的企业展开贸易,伺机打入北方内部,获取内线传递出来的宁边核设施情报,代号“黑金星”。

电影里1995年的北京,还挺像样——就是这牌匾有点不太对劲,哪有牛肉泡馍的?另,韩语里“要员”即特工的代名词,《浪客行》里女主也是自称“国家情报院秘密要员”

为了让他打入北方高层,男主角的上司崔室长爆料了北方用中国产的商品冒充自己出产而入境的事情,导致张成泽(他当时还只是个副部长)的弟弟张成勋在中国被捕,急需一笔钱去营救他以及赔偿订货商。男主角就这样,以一个一心逐利的商人形象装上了饥不择食的北方对外经贸委员会处长李明云。李明云和他身边的反间谍部门军官郑武泽几番试探,终于相信了他的身份。男主角还搞了一批假劳力士,送给李、郑二人——李处长一看到掉在地上的金表马上把盒子捧起来,换了一副男播音员的口气称男主角是“在伟大领导者【数据删除】领导之下日渐繁荣的祖国的贵客”。

男主角在宾馆里看到的美国新闻,“芦洞”导弹实验成功是1993年,那么当时就是1995年。也就是说男主角为了打入北方等了两年时间。
电影里出现的1995年6月28日的《韩民族新闻》(字幕为错译),报道的是27日地方选举,总统金泳三所在执政党惨败的消息。民主党,即下一任总统金大中所在的政党。

李处长和他的第一笔交易依旧是试探——李处长搞了一个假瓷瓶说是高丽时代的古董,要他帮忙卖掉。男主角如果卖得太贵就会被怀疑钱的来源;如果说是假的卖不出去就会认为没有能力。(电影中提到的39号室即劳动党财政会计部,据信是以各种合法和非法手段在海外获取经济利益的组织)最后男主角搞了一批药品代替钱,通过了考验。 另一边,随着金大中在民众中的支持率走高,崔室长和他的领导——安企部长开始担心金大中一旦当选,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随即决定干预选举。(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韩语的“총선거/總選舉”不是选总统,更不是选女团偶像,而是选国会议员)这时,韩国在板门店非军事区遭到北方用火炮进行武装挑衅,南北局势趋紧,这对于主张对北和解的进步派领导人、民主党的金大中不利。结果在大选中,执政党新韩国党依旧保住了自己的多数地位,以140:79领先于民主党。崔室长和部长在办公室谈论“这次做得VIP(对总统的代指)很满意”云云,镜头一转,则是男主角在阅读“青瓦台向朝鲜秘密运输面粉”的消息——也就是说,韩国政府用面粉换来北方进行武装挑衅,制造紧张气氛以争取赢得国会选举。这时的男主角,则只是担心板门店事态会影响到自己“通过拍广告趁机侦查宁边核设施”的计划,并没有意识到背后的阴谋。

开往前线的韩军。左侧的车牌写着UNCSB(联合国军警备队)

男主角在监听着双方开会的动态,听到北方不希望崔室长口中的“共产主义者”金大中当选、听到“朝鲜外部也要有敌人才能挺下去”、听到崔室长用400万美元拿来做交易只为了执政党当选,他的三观崩塌了。原来,他所效忠的安企部,不是保卫和平与自由的先锋,而是一帮政客翻云覆雨的工具;他所厌恶的朝鲜,也不只是眼中看到的荒谬戏码,而同样是一群为了个人利益连嘴上念叨着的“社会主义”都可以出卖的人。 “室长,北边政权的那些人得了共产主义的精神病。而金大中是绝对不能当总统的人,按照室长的说法,他也是共产主义者不是吗?但是北边...却不同意金大中候补当选总统,共产主义政权为何会反对共产主义者?” “您还不如说实话了——室长所在的集团一直需要有敌人存在着,这样才能利用敌人刺激民众你不过是不想放开手中的权力,不是吗?”

“也要”,为什么要说“也”呢?建构在反共、反朝之上的大韩民国国家安保体制,不是同样“有敌人才能挺下去”么?

在男主角彷徨的时候,他遇到了同样为国家前途彷徨的李明云处长。他和金明秀类似,是“开眼看世界”之后觉得北方现行体制无以为继的人之一。但是他不认为推翻现政权就会有光明的未来,而向往“改革开放”一样的渐进式改革——这样的类比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看到韩国人视野里,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是个什么样。男主角从李明云处得知军队已经开始行动了,为了阻止这一行动,也为了通过广告生意“证明南北有必要接触、有必要寻求改变”,男主角决定再去一次平壤。最终,男主角说服了Kim jong-il,双方没有发生军事冲突。而金大中,也成功当选。

代价就是,作为秘密交易的“最后一个知情人”,还在平壤的男主角被崔室长出卖给了韩国媒体,想借北方之手除掉可能有损“共和国最高尊严”的男主角。在李处长的帮助下,男主角成功逃脱,而崔室长则在新政府上台后被逮捕。 2005年,男主角与李处长在上海的广告片场再次相遇——这一次是真的拍广告,由朝鲜女演员和韩国女明星李孝利一起拍摄。(片中的李孝利饰演了13年前的她自己)遥望着对方,男主角举起了李处长送他的领带夹,李处长举起了男主角送给他的劳力士,二人在巨大的蓝色朝鲜半岛旗下遥遥对望。 到此,故事除了讽刺南北双方权力层的阴暗之外,又多了一层含义——即使国家不同、政体不同,双方始终是血浓于水的同一民族,不是现实所能隔断的。

左边一群军人中间的是李处长,右边站在人群后面的是男主角

但是这并不是影片真正的结尾。结尾的字幕中写到,2010年(这个时间点在任的总统正是新保守派的李明博)男主角以违反《国家保安法》为名被捕,判刑6年;2018年南北再次举行首脑会谈。

虽然片头里说到,“一切人物和事件均为虚构”,但是对韩国近代史有一定了解的人可以看得出,该故事是改编自1997年大选前的“铳风事件”。该事件中,安企部和青瓦台、执政党勾结,密谋在三八线上制造北方枪击事件(韩国管枪叫“铳”),但是在2008年(在任总统还是李明博,巧了),调查机构为涉及该案的“铳风三人帮”平反并给予国家赔偿,理由是2003年判处他们的缓刑证据不足。这一事件也是安企部被改组的契机之一——一如“戒严门”中差点被抓进去的文在寅上台后改组韩军机务司令部一样。 韩国情报机关对选举的干预,其实不是一次两次。2013年大选和2017年大选中,国家情报院都涉嫌利用下属“网军”制造对保守派候选人有利的舆论,用假新闻抹黑进步派候选人。而无巧不成书的是,这两次的进步派候选人都是文在寅——《铁雨》中候任总统说出“竞选3次,大选是2次”的时候,韩国观众应该都会会心一笑,又在暗示文在寅。

而利用“北风”,也是他们的常用手段。2016年4月13日国会选举前,各大媒体“平均每天播出6.4条朝鲜相关新闻”,青瓦台特别召开记者会证实2015年一位人民军上校脱北的消息属实。不久后的4月7日,便是宁波柳江餐厅服务员集体脱北事件,1名经理和12名女员工从中国进入韩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寻求庇护。通常为了保证脱北者的人身安全,对他们的信息要进行保密,但是青瓦台为了热度很快将详细信息通报给了媒体。 2018年7月15日,经理许某在接受韩联社采访时表示,他并非自愿脱北,而是在国情院胁迫下脱北的(此前他曾为国情院提供情报,对方威胁说如果不脱北就暴露他的身份);12名女工在来到大使馆之前也一直以为是来马来西亚开新的餐厅而非脱北。此外还有消息人士爆料称,韩军情报部门也介入了此次事件。韩国国家人权委员会在2018年对此展开调查,目前尚未有结论。北方媒体则一直指责是韩国情报部门策划了这次“绑架”,并在媒体上放出据称是女工家属的言论谴责韩国政府。 当对北“工作”变成了为某些人谋私利的手段,离统一遥遥无期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韩国国防研究院去(2018)年9月12日至10月5日针对全国1011名成年人进行的调查显示,认为应该统一的受访者占比50.8%,较2016年(61.6%)下滑10.8个百分点。而回答不应统一的人占比47.3%,较2016年(36%)提升11.3个百分点。 ——《中央日报》

 4 ) 《特工》满满的正能量

看了开头,并不喜欢,因为主角黄政民长得和我最讨厌的歌手大张伟非常相似。

但是看到最后,很感动!南北韩的两个精英,为了祖国为了人民联手合作,满满的正能量!!

李明云一开始显得阴险狡诈,随着电影的推进,最后居然光茫盖过了男主。不知为什么,从他身上我好像看到了周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粹的身影。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遇到一部宣扬舍小家保大家的正能量的电影不容易(当然我国很多这样的电影,但说教味太浓,看了非但不感动,反而想吐),虽然我自己做不到他们那样,但不影响我由衷的钦佩他们!!!

 5 ) 把卧底片拍出了史诗气质,韩国电影用南北关系超越了“无间道”

香港电影《无间道》为全世界卧底类型片提供了基本类型元素模型,且十几年来一直被模仿和借鉴。韩国电影信奉香港电影的“夸张和过火”,喜欢以更强烈的戏剧冲突,成倍提升的暴力元素,为影片打上足够剂量的肾上腺素,以此迅速吸引观众,完成情节的推进。

《新世界》是韩国卧底电影的集大成者,有影迷说,这部有着《无间道》影子的韩国电影,其实早已超越了原作,有了自己的风格特质。

虽然《新世界》优秀的让人无话可说,但始终有着模仿的痕迹,直到这部新片的出现,才我看到了韩国电影历久弥新,推陈出新的再度革新了卧底类型片的电影元素。

新片《特工》是一部低调,但看完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卧底(谍战)类型片。

该片的制作团队相当亮眼。导演尹钟彬,这个擅长借古说今,喜欢将韩国历史编写进现代故事,带有一点马丁·斯科塞斯”社会学导演”传记风格的作者导演对于这类影片的拍摄相当得心应手。其第一部长片《不可饶恕》就涉及韩国部队中的暴力和等级问题;《群盗:民乱的时代》让观众看到了韩国版的“水浒传”;去年韩国十佳之一的《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把韩国犯罪类型片推上了新的高度。

尹钟彬对群戏有娴熟的调度能力,对历史过往有着冷静的透视力,这让《特工》有着沉稳的叙事节奏,依靠大量的文戏讲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纠葛,依靠剪辑调度提高观赏度。

看完全片,你会很惊讶这部几乎没有动作戏的卧底谍战片,居然看得人热血沸腾,紧张到如坐针毡,看完后还有回味无穷之感。一群老戏骨把文戏里的剑拔弩张演绎的超越了动作戏中夸张对殴, 黄政民 、李星民、赵震雄、朱智勋,老中青三代演员齐发力,几人之间的明争暗斗,看得实在过瘾。

《特工》改编自一段真实的南北间谍大案。 朝鲜不断升级的核威胁让韩国焦虑不安。为了准确找到朝鲜的核设施,以及测量核打击能力,韩国利用舆论彻底切断了朝鲜的外汇收入来源。希望通过朝鲜新的“赚外汇”渠道,将自己的间谍“打”入其中,套取核情报。黄政民饰演的特工黑金星朴錫英,从军队加入国家安全企划部,洗白自己的身份后假扮唯利是图的南北跨境商人。

在组织的帮助下,他一步步接近朝鲜核心权力圈,先是见到了负责朝鲜外汇的一把手李处长(李星民饰)。

在极力拉拢了李处长后,朴錫英居然挺近平壤,见到了最高领导人金。为朝鲜赚取外汇殚精竭虑的朴錫英想出了让韩国广告公司来朝鲜拍摄风光广告,开发旅游业等一系列措施方案。

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朝鲜的大门打开了,南北关系进入到了全新的温和阶段。如果前半段的“打入”让人看到了卧底间谍片的类型特征,那么整部影片的后半段则有了明显的类型元素转向。

为了能通过旅游和广告业的开放不断接近朝鲜核设施,朴錫英大肆腐蚀朝鲜各级官员。这时影片进入了魔幻和奇妙的高光时刻,并且为观众奉上了难得一见的“南北关系”真相。原来,朝方需要通过变卖自己的古董来为此国家经济运转。

原来,高压之下的朝鲜内部也有“异心者”;更让人震惊的是,原来韩国的总统选举居然还要借助朝鲜当局的军事行动;一次又一次的板门店冲突不过是为了控制韩国选举的结果。那个声称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国家安全企划部不过是一个独立的权力王国,为了保全自己的势力,他们不惜故意制造一个敌对野蛮的朝鲜形象。

原来,南北关系的冲突和不和是为了维护一小部分当权者的利益!这一核心主题的抛出,实在是令人大为震惊。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了一己贪欲,国家和人民皆可抛,全可欺。中国古代史中同类事件其实并不鲜见。

有的将军为了攀上高位,为了维护自己的兵权,故意制造一股敌对势力,每次不完全消灭,甚至暗中培育,就是为了让皇帝危惧,担忧,这样才能自己显得重要,坐稳位置。避免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就是这个道理。

《特工》的故事的确精彩,但最令人动容个部分还是来自两位主演的对手戏以及隐喻。黄政民饰演的特工黑金星朴錫英和朝鲜外汇负责人李处长两位角色都有让人感动的人物弧光。

他们从猜忌,试探,信任,到最后的惺惺相惜,以人物关系的转变隐喻了南北关系的变化。原本属于不同的政治势力,两方一度视对方为死敌,加上历史上的不和经历,这段“融冰”之旅几乎不可能。

可在两人高段的政治手段和坚毅的信心下,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两人牺牲了自我,完成了南北关系的再度“握手”。

片尾,南北势力的女明星携手拍摄了广告,象征着双方关系进入融洽的蜜月期,韩国女明星李孝利本尊出演。

现实和电影书写一时间引发出令观众感慨的强烈共振。这时,导演尹钟彬终于按捺不住,上演了一出象征性明显的戏剧性场景。久别重逢的两位主角,在人群中相互寻找,然后相视一笑,互相拿出了曾赠予对方的友谊礼物,假的劳力士手表和刻了字的领带夹,虽然两鬓有了白发,但他们依然意气风发,群人围着明星走向另一方,两人激动地走向了舞台中央,

故事结束时,不拥抱,但可以握手。

虽然这不是韩国电影第一次以人物隐喻双方关系,比如韩大片的开端《太极旗飘飘》,还有大名鼎鼎的《共同警备区》,以及去年的《铁雨》,但这一次《特工》完全抛弃了动作戏,以扎实的文戏贯穿全片,让观众看到了卧底间谍片的另一种的可能。

更为难得的是,这绝对是一部韩国自己的电影,它讲述了一个关于自己的故事,并给出了期望的未来。

 6 ) 政治的背后是什么

之前一直不会去看南北朝问题的电影,觉得政治色彩浓重的电影太压抑,这次为了黄大叔“强忍”着看完了两个小时的电影,没想到看的我热泪盈眶。

电影的铺垫很长,没有太大的场面,华丽的枪战,只是以文戏的角度一步步讲谍战的故事,真正将电影推向高潮的是电影后半个小时,黄政民和李星民一同劝说首领放弃对大选前南韩的攻击,黄被邀请去李星民的家中做客,意外收到了一个写着“浩然正气”的领带夹,在那时,两个人跨越跨越了国家和政治背景在思想上达成了一致——祖国第一。而后在黄政民的间谍身份败露,李星民颤抖的拿枪指着黄政民的太阳穴时,黄政民说的一句“你有一个祖国,和你一样我也只有一个祖国,什么都不会改变的”促成了两个人的真正友谊的建立。

在黄政民用友人给的通行证逃离朝鲜时,我以为他们不会再见了——电影似乎也在按照这个方向发展,李星民被带走调查,黄在高丽馆里再也见不到他了。

电影画面一转,5年以后的广告拍摄现场,朝鲜演员和韩国演员第一次见面时,意外的两个见面了,隔着人群微微一笑,而彼此依旧保留着对方赠予的唯一的礼物:手表和领带夹。就在人群散去,两个人快速走向彼此时,电影戛然而止。欧亨利式的结尾也戏剧般的呼应了,两人饭桌上说的那句话“以后广告还是要继续拍下去,我们会经常见面的”。

政治阴谋,权利斗争背后的人性美,是这个片子最棒的地方,在权利和利益重压之下,也能守护着不变的初心,一身正气,无愧于心,无愧于祖国和人民。

 短评

下药蒙眼渡船领导人见面,停电贿赂窃听水深火热村庄行,手表和领带夹的兄弟情谊;意识形态皆幌子,两个权力集团互相帮忙割韭菜维系自身存在;祖国并非执政党,心凉特工良知发现。基本是零武戏完全文拍的间谍片,难得

6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两个老男人的隔空对望,硬生生把我这个直男看哭了。

9分钟前
  • 大侦探凤梨
  • 力荐

政治的,就是经济的! 反之,经济的,必然是政治的! 大家速速看 深刻体会!

13分钟前
  • 老羊
  • 力荐

送去屠城的木马跑去王陵掘墓,拿来交易的古瓷用在黑市流通。比北朝鲜核武更紧迫的是总统的交替,比板门店炮弹更危险的是权力的表演。我在薄冰上将生死置之度外,你在酒池里为权欲推杯换盏,孩子在坟场啃噬尸骨,将军在宫殿享用酒肉。外交里的党派不分敌我,广告里的明星不分国籍,效忠人民,浩然正气。

16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为了国家和民族 就是为了执政党吗?”

21分钟前
  • 有寂
  • 力荐

众多演技派奉献了今年又一波群像,在平壤的死人堆,在厉国的大酒店,在世界的任何地方,这种不包含一般人想法的政治,经历了二十年还继续存在

24分钟前
  • обломов
  • 推荐

又是一部惊人的韩国政治电影,开篇写着“真实事件改编,内容纯属虚构”,两头的优势都让它占了!最精彩的部分是第一次正面再现了北朝鲜领导人金二胖的形象,生动、具体,戏份还不少,又令人信服,看来是得益于真实事件里人物的亲历。艺术和历史不能划等号,却又无法分离;人类的记忆与历史记述又有多少来自史实,多少来自后人叙说,甚至戏说呢?韩国的这批电影艺术家们,无论对现在还是未来,都是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26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肮脏的政治,闪光的人性。

27分钟前
  • 风凌羽
  • 力荐

韩朝高层想让两国关系冻结得更加彻底,而分别来自韩国和朝鲜的朴皙映和李明云却力求国泰民安,早日团聚。两人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化敌为友,说明国家有选择斗争的自由,百姓也有选择和平的自由。电影结尾两人阔别重逢,李明云向朴皙映展示对方送给自己的高仿劳力士手表,朴皙映也亮出对方送给自己的刻有“浩然之气”的领带夹作为回应,这一幕感动了无数观众。他们有不同的国籍、性格、职业,但有着共同的对和平、安定、幸福的追求。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但他们流淌着同样的血液,有着共同的祖先。他们盼望着同胞早日团聚,因为他们曾经是一家人。

29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去年的《铁雨》,今年的《工作》,韩国类型片在政治立场上的空前蜕变已然做到了对未来的超前引导和同现实的良性互动,世界需要这样的电影和态度。尹钟彬依然为角色披上了Noir的风衣,但这次他们却走向了光明。

31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力荐

黄政民收拾收拾干净约等于半个梁朝伟

3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朝韩关系真的是一个富矿啊,这次里面的信息量更大,各种人物的反转更大,关系上更复杂,除了两国之间,还有韩国本身的政治黑幕。黄政民演技依旧在线,但不突出,《高地战》、《共同警备区》、《铁雨》,然后是这部《特工》。3.7

39分钟前
  • 方枪枪
  • 推荐

前半段有点沉闷,后半段非常震撼,韩国可以拍摄这样的题材,本身就是一种遥遥领先。

43分钟前
  • Rebecca
  • 力荐

以为南北玩不出新花样了,结果还是为之一震,和《铁雨》是一文一武两种选择,但实则达到的是同一个效果;全程用文戏撑确实太考验演员,结果几位主演完成度都挺高,尹钟彬导演也重归于稳。放下了对“无间道”的执念后,韩国人将“卧底”魂包裹于庞杂的南北话题中,并一步步将其推上另一个高度。

47分钟前
  • 柯里昂
  • 推荐

冷门佳作,韩国电影继铁雨之后再一次现实主义后冷战时期韩朝题材巅峰之作!为什么共产主义政权反对共产主义者掌握韩国?为什么韩国自己的情报局要和朝方人员一起密谋策划三八线对韩国武力威慑?为什么政客和资本家宁可给钱也要求朝方重启核设施?原因就是想一起欺骗普通民众。人物没有善良、邪恶、忠诚和奸诈的面孔,事件也没有被简化成黑白,这就使得它成为一部好作品。在我们玩世不恭的人际关系中,残酷的生存竞争让我们很难表达心中的善意,但这种善意总是存在的。电影中的两个主人公也是真正的爱国者,他们的信仰让彼此同情。并不是对领导着他们的人忠诚或事业发展的雄心驱使这两个真正的爱国者冒着被消灭的危险,共同抗议和否认发生灾难可能性。韩国电影最牛逼的在于可以把郭嘉机器内幕肮脏的交易赤裸裸的撕下遮羞布放在舞台上让人观赏,勇气可嘉。

50分钟前
  • Leon Winters W
  • 力荐

掌声送给李明云同志,作为一个文官,在恶魔专制之下,见识胆魄胸怀都是楷模了,哪怕势单力薄,也要用尽全力要让国家和人民哪怕只是变好一点点,他真的很爱国,他也真的知道怎么样爱国!

51分钟前
  • 了不起的花轮君
  • 推荐

间谍片的天生母题就是“组织不可信”,但这部还挖出了一个新的子命题:不是国家民族不可信,是执政dang不可信啊!双雄模式中朝鲜一方的扮演者李星民演技炸裂,把隐忍淳朴加冷血演绎得入木三分,尤其送领带夹时的微表情,值得反复看个十遍。

56分钟前
  • jinying
  • 力荐

哎哟,尹钟彬导演的新作《特工》把常见的朝韩间谍题材,拍出了新意,挺高级的,推荐大家看看,没有开一枪,没有打一架,却拍出剧力万钧的紧张,没过多渲染最后时刻,却让人快泪目,黄政民、李星民演技有说服力,一块假劳力士表,却换回来真的情谊,不容易呐,正日大将军出场有压倒一切的张力,不愧是懂电影,爱看电影的影迷,允许朝韩拍广告,互相交流。四星推荐。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浩然正气。

1小时前
  • 响指
  • 力荐

1.黄政民个大猪蹄子!!!除了我政宰欧巴,你还在外面送了多少劳力士你说!!!hhhh2.建议朱智勋的角色和李处长合并,不然着实有点浪费。3.结局很warm,可放心食用;最后对于特务存在之意义的思考使得全片升华,这是中国的谍战题材普遍缺少的。

1小时前
  • 口合合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