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情片塞尔维亚,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克罗地2020

主演:戈兰·波格丹  波利斯·伊萨科维奇  纳达·萨金  米利卡·詹尼夫斯基  穆哈拉姆·哈姆齐奇  阿吉拉·桑蒂奇  瓦希德·赞科维奇  米兰·马里奇  尼古拉·拉科切维奇  伊兹丁·巴乔维奇  

导演:斯尔丹·戈卢博维奇

播放地址

 剧照

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2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3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4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5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6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3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4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5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6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7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8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19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3:15

详细剧情

在他的妻子试图自杀后,身为临时工的尼古拉的两个孩子也被迫离开他,并交由养父母抚养。一开始,这只是一项临时安排,然而在对尼古拉的住房条件进行评估后,塞尔维亚小村庄的社会福利办公室主任认为尼古拉太穷,无法为他的子女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寡言少语的尼古拉决定向贝尔格莱德社会事务部提出申诉,并且决定步行300公里到达首都,向当局展现他愿意为他的孩子们付出巨大努力的决心。导演戈卢博维奇通过展现真实、动人的影像告诉观众这个不平等的故事。主人公尼古拉不仅用自己平和且坚韧的性格丈量了这个国家,也探索了是非之间的界限。这位顽强的父亲决心不向绝望屈服,踏上了一段重新定义“英雄”一词的英雄之旅。

 长篇影评

 1 ) 评价

为了讨薪孩子被强制送走,要回孩子又必须证明生活条件良好。故事因这个悖论而生,执拗的丈夫于是开始了一次上访之旅。不同于聚焦官民矛盾的同类故事,而是着重展现一路上破败的社会和繁荣的首都。野狗、饿狼、偷渡客、被抛弃的老人、被歧视的便利店员工、以及和政府大楼格格不入的流浪汉父亲。极其讽刺,穷即原罪是这个东欧国家的基本社会原理。结尾更是十分有趣,每个家庭都是贫穷的有罪者,也都是贫穷的受害者。

 2 ) 漫漫寻子路,贫穷不是你失去孩子的理由,无爱才是

如果有一天,突然有人带走了你的孩子,说要给孩子们更好的生活,你太穷了,不配拥有自己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因为排片太少了,原本跟朋友决定不看了,毕竟这个十一月大家的日子都挺灰暗的,这么丧的电影还是不看了吧。但是,影响我改变决定的是看了一篇影评,说原型人物最终是成功地把孩子争取回来了的。我于是跟朋友讲,虽然这票钱无法贡献给原型人物,但去看他的故事,就算是云支持了吧。

有一天,有那么一天,天空晴朗,万里无云,Nikola的老婆带着孩子去讨薪,欠他们两年的薪水和遣散补偿金一直不给,而他和她,以及他们的孩子已经饿到不行,无米下锅了。是的,你没看错,外国的农民工也需要讨薪求活。

但,哪怕自F,也讨不回明明是他们的那部分钱。妈妈明明喊着的是,我要带着我的孩子一起自F,如果经理不给钱的话。但关键的泼气油的时刻,妈妈还是退却了,汽油都泼在了自己身上。

有什么用呢?哪怕你把自己烧成一堆灰,钱仍然在别人的腰包,哪怕那里面有一部分是属于你们的。

这时候电影出现了我的第一个哭点,Nikola两眼无神的坐着,你能听到话外音,是警察在审问他,有没有发现老婆最近的情绪不对,为什么放任老婆不对的情绪不管,与之相配合的是,警察在边问话边冲咖啡的水声,以及用汤匙在搅动咖啡的碰杯声。

人类悲喜果然并不相通啊,路都堵死了的层级不同,怎么会通呢?

然后Nikola发现,祸不单行,老婆还在医院,孩子却被社会福利局带走了,理由是,他太穷了,家里没有粉刷,没有固定工作就代表没有固定收入,而没有固定收入的人在有钱有权阶级眼里,是养不好孩子也不配养孩子的。

Nikola需要把家里通上电,通上水,需要粉刷墙壁,然后接受福利局评定,合格才会把孩子还给他。

你看,不是只有年轻才容易轻信,穷人也容易轻信于人。Nikola也信了,回家一番操作,家里看起来不同了,那又怎么样呢?评定二人组说,他还需要卫生间装锅炉,保证有充足热水洗澡,他还需要有电脑,毕竟已经是21世纪了,孩子们需要电脑了解世界。

原来有钱有权阶级也知道时间已经进行到21世纪了啊,21世纪了,国民依然穷成这个脱离了时代的样子,人均失业的时代,却怪穷人不努力找不到正职,讨薪失败却不问讨薪原因,只怪那个去讨薪的可怜女人精神上有病。不解决问题却解决提出问题的人,这一套玩儿的倒是很溜溜的。

于是,那个沉默寡言的Nikola,那个好像总是默默承受一切指责一切批评的Nikola,那个好像总是默默承受所有生活重压从不嚎叫反抗的Nikola,决定不忍了,他要上诉,要步行三百多公里,去首都上诉,要要回他的孩子们,这是他的权利,他这么认为。

谁在乎他的权利呢?福处局大领导只在乎,每一个送出去寄养的孩子会得到政府多少补助金,而他可以从这些补助金当中得到多少好处,重点是,领导认识各行各业的人,小胳膊怎么拧得过大腿?没人信Nikola可以成功。

这时候电影里出现的第二个哭点,Nikola在行走的路上,避雨的时候遇到一只被淋湿了的流浪狗,当狗狗瞪着无辜的大眼睛,向你渴求一口吃的时候,善良的人怎么能扛得住那眼神呢。

所以哪怕自己也没有多少干粮,Nikola仍然愿意把食物分给狗狗吃,并且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将走近他躺在他身边的狗狗揽在怀里,这时候我哭成了一条悄悄流泪的狗。

等第二天早上,Nikola吹着口哨眼含期盼的寻找那条狗狗身影却怎么都找不到的时候,我就知道,完了,完了,该准备好纸巾了。

果然,那个老婆烧伤入院,孩子被人抢走都没有哭的男人,看到那条被车碾压过血流一地的狗狗的时候,哭了,还真是让人心疼啊,物伤其类,老实说,那一刻,他跟那条可以被随意碾压而过的狗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哪怕没有称手的工具挖个坑掩埋这个狗朋友,他也细心地找来塑料布遮住了它,给它保留了最后的体面,然后擦干眼泪继续上路。

我好像要快点说,因为只讲到电影的1/3已经浪费了这么多笔墨。

Nikola花了五天五夜时间走到首都,首都的现代化让我惊觉,原来不是那个国家所有地方都一样穷,而极有可能只是首都之外的地方才那么穷,穷到跟我们的某些村庄并无不同。

意料之中的,他根本见不到部长,也根本不配把上诉书直接递到部长手里,于是他住在那幢大楼之外,接受了记者采访,每个记者都把他当成稀罕物一样来猎奇,却没有人关注他的事情究竟怎么解决才好。没有人上来关心他,吃得怎么样,睡在大楼外好不好冷不冷,只是负责指点他要在镜头前如何站位,待会儿会问到他什么问题。

对于他之外的人来说,都只是把他当作一场只靠双脚行走三百公里的真人秀而已,却忘了行走三百公里不是他的目的和最终诉求。那几个记者带给他的温暖,还远不如冷雨夜里,来给他送好吃的食物的夫妻二人,透过食物,所表现出来的无言的支持。我们的确无法为你的事情做些什么,力所能及就是送点吃的,让你得以继续坚持下去。

所以那个之前只为了流浪狗哭过的男人,边吃边哭出来了,也许是为了毫无尊严像个流浪汉一样的睡在大楼之外而哭。也许是为了大楼保安听从上面安排不许他进楼借个厕所而哭。也许是为了自己走了三百公里,磨的不断出血的脚趾而哭。也许是为了路上遇过狼遇过兔子,发过烧,晕厥过,被人抢过包而哭。也许是担心还在医院的妻子而哭。也许是为了已经两个礼拜没见到的,无故被抢走的孩子而哭。也许只是为了自己怎么搞成这个样子而哭。

反正他哭了,一个近2米的男人,在冷雨夜里,吃着好心人送来的食物,哭得像个孩子。谁说人生是必须公平的呢,如果必须公平,那没做过坏事又善良对人对狗的他,凭什么要遭遇这么些狗屁倒遭的烂事呢?!

故事到最后,哪怕他带着部长的建议信回来,仍然不配带他的孩子回家,却要面对回到家之后,家里被洗劫一空的局面。哪怕他一路上遇到很多人夸他很棒,走路去首都上诉,但他的邻居们只以为他不会再回来了的理由,就轻易将他家洗劫一空,拿走了他所有的东西,除了两家人没有出手之外,没有一片看起来普通且善良的脸的雪花是无辜的。

他没有发火,没有抱怨,没有吵闹,甚至算是平静的,从一个个邻居家里,拿回属于自己家的每一样物品,椅子,桌子,挂钟,存水的大塑料瓶,甚至餐具。没错,那群混蛋连餐具都没放过,但那群餐具都是看起来平凡如你我每天都会见过的普通人,有老人,有女人,还有别人家的孩子抱着他的孩子的玩具。

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说话,没有发声,像一个失语的人,只是默默走家串巷拿回他的东西,而那些拿走他东西的人,甚至连个对不起都没有说。

荒诞到让我以为回到了丛林社会,荒诞到让我十分庆幸生在这里,至少,我离家几年,家里的所有东西都在,不会有任何人因为我不回家就砸开我的门锁拿走所有我暂时用不到的东西。

所以问题回到最初,警察审讯他的画面,是讨薪的妻子做错了吗?还是他们那个社会得了病?是他们那个社会得了病,才出现那么多心安理得拿走他所有家当的邻居?

所以最后再讨论一个问题,有篇影评,一个姑娘写的叫“贫穷是对孩子的暴政”,她用自己的例子阐述了,她小时候家里多穷,她多希望当年父母能把她送给别人抱养,让她有个幸福童年。努力论证了,贫穷生活对孩子的伤害。最后她的结论是,穷是万恶之源,Nikola的孩子需要的不是他的爱而是钱。

比看到电影里,他一件件从邻居家拿回自己的旧物的场景还让我毛骨悚然,悚然到我以为我跟这姑娘看的不是同一部影片。

电影里那一段,他和孩子们有福利局有一次短暂的会面,他为了这会面,特意去买了孩子们爱吃的巧克力,而那玩意儿挺贵。女儿一见面,十分开心问他,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去。而那个青春期的儿子,看起来讨厌他,跟他闹别扭,但说到底是以为他要抛弃他们两个,最后又坚持不想跟养父母走,扑到Nikola怀里说着想要回家去。

我十分想知道的是,姑娘看的那场电影是漏放了这一段让她没有看到是不是?!

如果说有钱就是一切,那如何解释有钱人家的孩子也不都是个个活得开心顺意。如果说有钱就是一切,就能为所欲为,那才tm是对穷人最大的暴政吧!?

这部电影我要给它十分,五颗星,本年度值得深思最多次的电影。

电影里,福利局领导信誓旦旦,他知道怎样对孩子们是最好的,因为他有钱有权,就可以毫不过问孩子们自己的意见强行把他们扔到寄养家庭,因为他有钱有权,就可以判定贫穷的Nikola无权做父母。

于我来说,这姑娘的影评跟福利局的领导一样都是可以轻易震碎我三观的存在,如果可以看到我说话,我真心想话给你听,钱是好东西,但不是一切全部,哪怕我仍是个穷鬼我依然要这么讲。

《漫漫寻子路》,很多海报上打着一行字“一个都不能少”,而我更希望把它定义为,穷人也有权利爱和被爱,没人配夺走他们的权利。

 3 ) 《漫漫寻子路》——那些在沉默中灭亡的

第一次看塞尔维亚电影,标题即故事核心内容。

1

电影开头,一个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去到某个工厂,要求老板将欠自己丈夫的遣散费付清,否则浇汽油自焚。她因此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孩子被福利中心以家庭无法提供养育条件为由带走。丈夫向福利中心再三申请将孩子还回来,被拒绝。因为福利中心领导依靠这种方式赚取政府津贴。丈夫决定步行300公里到首都贝尔格莱德上诉,展现他抚养孩子爱孩子的决心。

他们家是极度贫穷的,一条长面包、从自来水管接的水、一条晚上睡觉用毛毡,就这样上路了。一路遇到的人对于他走路去首都非常震惊,也有人给予了些许帮助。但更多时候,他就是在沉默的、一步一步的往前走着。脚受伤、缺水、低血糖晕倒、相伴一夜的流浪狗被轧死、遭遇抢劫。而他,始终是沉默的。 五天过后,他终于走到了贝尔格莱德。第一次去社会事务处,办事人员已下班;第二次去,要求把材料递交市长,被拒绝。他在事务处旁边流浪式休息、睡觉,媒体关注到后进行采访,从而获得了面见市长助理的机会,并得到了建议信一封。

拿着建议信的他,难得买了些巧克力,准备给久未见面的孩子。然而,福利中心领导说建议信只是建议,并无权干涉地方。福利中心是严格依照法律操作的,他再怎么接受采访再怎么上诉也没用。他唯一给自己争取到的,就是短暂见一面孩子的机会。

故事的最后,他回到家中。家里空空旷旷,东西都不见了。原来是周围邻居以为他再也不回来,把桌椅瓢盆全瓜分了。他沉默的去到一个又一个家庭,沉默的一个又一个拿回自己家的东西。

电影就这样结束了。一直没有音乐的电影,此时响起了片尾曲,像鼓一样,敲击在观众的心上。

2

这条漫长的寻子路上,丈夫始终是沉默的。他话不多,没有那么多大道理。面对无数次的碾压,他总是沉默的面对。他没有彻底屈服,可付出了许多后,也未得到本应拥有的。更现实的是,他这一路,甚至是有些幸运的。能走到事务处,接受采访,面见高层。这样的幸运,倍加讽刺。

妻子因为采取了较为激烈的方式讨薪,进入了精神病院。社会病了,然而承担那份痛苦的只会是个体。

故事的结尾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再细想想无比合理。弱者的手,伸向了更弱者。

3

那些在沉默中灭亡的。

 4 ) 贫穷,却不失生活的勇气

这部塞尔维亚电影,被评为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外语片”。“漫漫寻子路”,乍看题目以为想要传递伟大炽热的亲情,实则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落后,人民思想观念狭隘,社会政治制度缺陷。其中也能瞥见善良,扶持,坚定,无奈和崩溃。

整部影片底色暗黑,基调压抑,“此处无声胜有声”。男主尼古拉的妻子带着年幼的儿女匆忙奔向工地,镜头随着脚步前移,由此拉开帷幕。她是来替丈夫讨要拖欠的工资和承诺的遣散费。妻子被门卫拦住,她站在原地,说明此行目的,无人回应。她歇斯底里喊道“再不给钱,就要用汽油烧毁自己和孩子!”大家若无其事地继续埋头干活。妻子拎起汽油,看看孩子,没忍心,使劲往自己身上倒汽油,点火,火烧起来,这时大家才跑去灭火。妻子烧伤住院,两个孩子被当地福利中心移交寄养家庭。

尼古拉放下木工活,跑到医院看望妻子。医生告诉他,患者有自杀倾向,需要转精神病院。随后尼古拉来到福利中心要求见孩子,任职人员拒绝他的请求,建议他回去收拾房屋,添置家具,通水通电,他们会派人现场评估,如果满足照顾孩子的基本要求,就可以接回孩子。尼古拉竭尽全力照做了,再次被拒绝。理由是“你缺少一份稳定的工作。”尼古拉赖在福利中心不肯走,任凭工作人员威胁呵斥。好心的保安给他端来食物,并向他透露福利中心收养儿童的利益回扣和背后的势力靠山。总之,仅凭一己之力根本要不回孩子,劝他放弃。

尼古拉决定上诉。他找到前同事,同样被迫下岗,相比之下,同事家条件看起来好得多。同事很快答应尼古拉免费帮写申诉书。

就这样,一个双肩背包、一张申诉书、一条薄盖毯、一块硬面包,还有一个挂脖子上的钥匙,尼古拉启程了,徒步前往300公里以外的社会部上诉。

整整5天,尼古拉白天步行,夜晚随地露宿。经历很多坎坷:被高速公路警察逮住,要求罚款;穿过狼群;脚底磨破皮以致出血,发烧虚脱住院;被小偷盯上。但也遇到很多美好:相互依偎取暖的流浪狗(狗被轧死,尼古拉抽噎着把它埋葬);镇上居民热心建议抢孩子再偷渡;货车司机送护身符,告诉他“相信上帝,会有奇迹”;便利店员投喂食物,好心留宿。

终于来到社会部,工作人员拒绝面见部长。尼古拉被迫夜晚露宿在社会部后门。记者前来采访,他的感人事迹被媒体曝光。好心的路人停下车,给他送来食物和水,尼古拉再次抽噎,成年人的崩溃就在一瞬间。他见到了部长助理。“你没有工作,不是你的错” “贫穷也是一种暴力侵害孩子的形式” “但是父母的爱对孩子是最重要的”。助理的这几句话耐人寻味。既表达了对尼古拉的同情和理解,也传达了政策规定,给了句活话“同意在建议书上签字”。

对的,只是一份建议书。决策权在当地福利中心,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任职人员手中。还是那个工作人员,再次嘲讽恐吓尼古拉“你在社会部说得太多了,原本你有更好的路可以走,你可以再次申诉,但是决定权在我,我有后台”。在尼古拉再三坚持下,他终于见到了儿女。儿子以为父亲抛弃了他们,对他置之不理。短暂的见面时间到了,孩子们被带走。透过玻璃窗户,尼古拉看到儿子被胁迫拽到车上,他冲出来,高声叫喊“不要碰他!”儿子冲向父亲的怀抱,两人紧紧相拥。那一刻。我的泪水止不住流淌。向来温和老实的尼古拉在维护孩子这件事上丝毫不忍让、不妥协,坚韧勇毅。父亲伟岸的形象在儿子心中就此扎根。

回到家,屋门被打开,家具搬空。原来村民以为他不会回来了。大家心照不宣,默默等待尼古拉把属于他的东西搬回去。整个村庄都是贫穷的。一张桌子,四把椅子,一台老式电视机,墙上一面挂钟,画面就此定格,尼古拉安静地坐在桌前,被黑暗、寂静和无奈吞噬淹没,电影至此结束。

没有我们期待的完美结局。不可能有好的结果,至少不会很快有。社会底层穷苦人民的无奈,绝望,心酸,大概就是这样的。

这是一部纪实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尼古拉,只是千千万万穷人的一个缩影。

即便无奈、绝望、压抑、愤怒,但尼古拉和影片中其他人形成对比。住院期间,病友告诉他“你的家人不值得你为他们付出”,货车司机“上帝会帮你”,尼古拉没有回应。他的行为和坚持,他深邃的目光,告诉了我们答案。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有生活的勇气。我们需要和亲人在一起。

一切都会向好,致勇敢的你我!

 5 ) 父亲的信仰:《漫漫寻子路》

作者:王霞

来源: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

塞尔维亚导演斯尔丹·戈卢博维奇的第四部电影《父亲》(中文名《漫漫寻子路》)去年在柏林电影节全景单元获得了观众奖和陪审团奖,被认为是戈卢博维奇目前为止最好的、最复杂的同时也是极简的电影。

年底露面海南电影节时,此片更是备受内地学者和影迷关注。值得庆幸的,这部胶片电影已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登上中国大银幕。

后南斯拉夫时期的塞尔维亚电影经历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去巴尔干化”,也即试图摆脱库斯图里卡和德拉戈耶维奇等大导演在上个世纪90年代确立的一套享誉世界的电影语法——

将政治动荡与种族冲突置于日常生活的野性与暴力中,以夸张、怪诞的形式自我异域化,以传达一种没有出口的历史宿命感。

2000年后涌现的如戈卢博维奇等一批巴尔干半岛上的年轻导演们则致力于进入战后现实,并且有意引入好莱坞的类型片模式和戏剧性情节,以置疑遗留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

《涟漪效应》剧照

例如戈卢博维奇最初的两部长片《绝对一百》(2001)和《完美设陷》(2007)都是将故事装在了惊悚犯罪片的叙事架构中。

进入第二个十年,戈卢博维奇开始转向,不管是三线时空交叉的《涟漪效应》(2014),还是第一人称叙事的“零度”故事《漫漫寻子路》,创作源起都是发生在塞尔维亚的真实事件。

特别是《漫漫寻子路》,以突出的纪实性与社会性,展现了一个塞尔维亚的肯·洛奇式的故事,讲述了一位父亲的贫穷和坚持。

英国《每日银幕》评论此片是将底层男人卡普拉式的声势置于了达内兄弟的心碎故事中。

以达内兄弟为代表的社会电影,往往提出这样一个叙事核心:如何在社会关系暴力中生存?

影片的原型故事是一个叫乔杰·乔克西莫维奇(Đorđu Joksimoviću)的父亲,面对官僚主义的高墙,决定从克拉古耶瓦茨(Kragujevca)步行几百公里到首都贝尔格莱德,向主管部门投诉当地社会服务机构,为夺回孩子的抚养权而战。

为此导演戈卢博维奇约见了乔克西莫维奇,并花好几天时间与他在一起,对事件和人物加深理解。于是,继《完美设陷》之后,《漫漫寻子路》再次讲述了一个需要帮助的父亲如何付出所能地奋力赎回自己的孩子。

戈卢博维奇说,这部分呈现也是他献给他的父亲普雷德拉格·戈卢博维奇(Predragu Golubovicu)的。

《完美设陷》剧照

父亲的沉默

个人与体制的关系,是世界电影中的一个经典叙事内容。影片里可以明显地看到个人与体制在对峙与冲突中呈现的黑色与荒谬,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十来年的罗马尼亚新浪潮电影。

《漫漫寻子路》的引发事件非常爆裂——影片第一个场景用了3分钟时间逼视着一个濒临崩溃的母亲,她的家庭已饥困难继,为讨回工厂拖欠两年的薪水和遣散补偿金,她携子当众自焚。

然而这只是个开始,实际上此后父亲尼古拉所面临的局面,才更加令人绝望。尼古拉的家庭没有因妻子的极端自戕得到政府部门或社会机构的关注与救助,相反,作为丈夫和父亲他被质询,被进一步置于更加无望的深渊里。

当尼古拉从做临时工的林场奋力跑步赶到事发工厂后,却先后迎来了警察、医生与社会福利中心对他进行的卡夫卡式的查问与判定,而尼古拉的原罪就是贫穷。

在这几场室内戏中,父亲与他者的关系,通过镜头俯仰、门框构图、景别大小以及非传统剪辑,清晰地描摹出官僚与腐败下的受害者与这个体制的不平等关系。

片中助理部长坐在贝尔格莱德的政府高楼里轻描淡写地说:贫困是对儿童暴力的一种形式。

这种逻辑实际上是将贫困的责任全部抛给个人,它成为体制进一步剥削弱者的借口。

应该说,贫困是对贫困者暴力的一种形式。而父亲的悲剧,还不仅仅是贫困本身,更在于无法掌握语言来为自己的贫穷辩护。

大多数情况下,尼古拉对别人的问话或者评论,都难以做出反应,看上去木讷沉默。除了来自体制的虚伪冷漠和麻木不仁,还包括试图同情他、帮助他的旧同事、乡亲,甚至陌生人为他的处境开出的各种处方。

言语滔滔的人们前前后后出现在尼古拉的旅程里,但是他们似乎都置于尼古拉的世界之外。

饰演尼古拉的戈兰·波格丹(Goran Bogdan)将人物不必要的细微动作降到最低。与他人共处的时候,尼古拉总是一张绝望、僵硬而又顺从的表情,往往在麻木中间或一轮的眼神,似乎永远丧失了愤怒的能力,罕见的情感闯入,也是为了突然死去的流浪狗以及突然被人像对待流浪狗一样施舍食物而哭泣。

这让他大大不同于肯·洛奇的人物。然而,在尼古拉疲惫的身体语言中却蕴藏着周围那些首鼠两端的灰色人物身上所没有的力量,那就是他朴素地坚信:作为父亲,他有权利和自己的孩子生活在一起。

影片的意识形态并不在于揭露官僚主义明目张胆的腐败,并将父亲看成腐败国家的受害者;

而是要讲述一个在经济衰退、工业化转型失败、农村破产、失业率常年高居不下的现实社会里,还可以有一个奥德赛式的人物,在极端困境中,仍然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付出与牺牲能得到回应。

导演说,这一精神画像得益于沃纳·赫尔措格在《冰雪行》中一段自述的启发。

赫尔措格坚信徒步从慕尼黑到巴黎看望朋友,能让朋友的病好起来。导演认为,一个孤独的旅行者,一定有他自己不可动摇的动机。

父亲的三百公里

如西西弗斯一样,尼古拉这个人物的行动力似乎就在于作为父亲的绝望与决心的相互作用中。

这支撑着他三百公里徒步穿越这个国家,从荒野乡村,到后工业废墟,直到玻璃幕房式耀眼的首都,成就了影片主体的第二幕。

五天五夜的穿行与两天两夜的政府楼前的苦等,尼古拉经历了身体上的筋疲力尽和饥饿的极限,这无疑让他的“父亲之旅”带有几分宗教色彩,尽管他的孩子们无须知道他在为他们而战。

在这个文德斯式的穿越废墟的“公路片”段落中,父亲与空间的关系呈现出与第一个段落全然不同的方式。

尼古拉大多时候被置于近景的景深镜头中,或者位于大全景的纵向或横向的三分画面的正中。

以表现人物接受这个被历史与现实不断抛弃的空间里的全部内容,因为他可以专注于痛苦,耐心向前,绝不放弃。戈卢博维奇说,他想展现在苦难和逆境之后靠自己站起来的尼古拉的样子。

导演的摄影搭档亚历山大·伊利奇(Aleksandra Ilića)在超16毫米胶片上拍摄了此片。视觉上追求数字革命前的电影所具有的结构、对比度和深度,以保持一种无可辩驳地扎根于当下时刻的现实感。

影片在普里博伊、扎耶卡尔、克尼亚泽瓦茨周围等几个地方拍摄,将塞尔维亚境内全然不同质感的空间连接在一起:贫困的乡村社区、废弃而丑陋的后工业巨型建筑、危机四伏的首都郊区、明媚动人的秋日荒原、历史遗存的乡镇集市等。

导演借助于尼古拉对塞尔维亚从南部乡村到首都的一步步丈量,重拾现实主义,并抛弃所有戏剧性方向或者寓言式发展。

尽管一路上,尼古拉的身边出现过几种动物:亲近人的流浪狗、擦身而过的兔子、让路而行的狼群,但它们并没有形成如影片《被涂污的鸟》里那样极端的意识形态隐喻。它们只是作为尼古拉与人的关系的对比。

相比那些剥夺者与围观者,这几只在尼古拉的行程中淡然闪过的动物,更能跟他的内心情感建立关系:共情的、好奇的甚或试探敌意的。

影片结尾突然转向,尼古拉重新回到日常生活空间,却发现乡村社区的邻居们搬空了他房子里的所有东西。

这种巴尔干战争期间就经常发生的极端现实,天然夹带着无可奈何的荒诞感,导演却继续以克制的方式,避开它的喜剧色彩。

在最后十几分钟内影片中的人物全然沉默,父亲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地捡回桌子,椅子,盘子,没有表情,也没遇到反抗。

最后他坐在空荡荡的餐桌前,看着凑齐了的四把椅子,开始吃饭。日常的延续,才能保证一个家的信念,父亲尼古拉虽然失去了一切,但仍然坚信寻回一切的可能。

这是戈卢博维奇式的社会电影,不回避现实的绝境,但保留向好的决心。

 6 ) 作为父亲,如何在有限的能力下养育孩子

电影《何以为家》通过一个孩子的遭遇提出一个灵魂拷问-----父母既然没有能力好好的养育孩子,为什么生我?在我看来,电影《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似乎从作人父母的视角,提出进一步追问,故事似乎追问一位父亲可以做些什么,如何在有限的能力下去保护爱护自己的孩子。虽然,这个电影故事里并没有给出欢喜的结尾,然而这个追问还是显得很有意义。因为,影片中也喊出了穷人也有生孩子的权利,其实这个问题也面向了很多人----如果家庭经济的贫穷是一种贫困,那么成人教育智慧的不足,在社会中资源环境也处于劣势人群,还包括家长给予孩子的养育陪伴的时间的窘迫,难道不也可以算是一种穷的状态吗?它们都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养育孩子的能力。我们又怎样爱护孩子呢?如果说每个人都能力有限,在所谓“拼爹”的时代,中国大多数父亲(家长)的焦虑,与其说是对儿女未来独立生活,女儿把握幸福的运气的焦虑,还不说是因为他们对自己能力的焦虑。

这部电影从一个最基本的维度,让我们可以凝视一名父亲,他只有付出自己,将有限的能力---步行三百公里的诚意,风餐露宿的忍耐,天真的执著使用到最大。尽管这样的能力,还不足改变事情结果成为英雄;这样的能力,还算不上能让他配上“乐观”,“自信”,“勇敢”这些词来形容。但那种能力是发自于爱,存在与至亲连接的自然情感中,也因为渺小的力量的发挥到最大从而伟大。观众可以质疑这种“爱”还不足够让他成为一个强大的父亲,因为他并不能摆脱家庭的贫穷,然而观众却不能怀疑他的爱就是用来承受住这生命之重。当他一言不发,似乎用一种特有的无声的对抗意识,径直走进那些偷拿他家东西的人家,从容的拿走自己家的东西时,他对爱的诠释,从来就是一份为爱付出所有么。这样的人,他可不可以有个孩子,可以接受他的拥抱,对他信赖。

诗人纪伯伦写过: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这句诗的含义说通俗些有些接近中国人常引用的“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话,似乎不管怎么爱护甚至不“爱“或”不那么“爱”,孩子自有他的命运,命运里自有他的福分。孩子成长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大多数是父母是再也操心不来的,也就是想爱也起不了作用。而且我们也不乏知道好几个名人故事,他们经历家道中落,自幼不幸,但因为磨难受苦反而成就伟大的身名,那么,问题是穷人要提供什么养育孩子,物质,精神上的要求为什么否有标准?事实上,除非尊重孩子的意愿,否则任何他人之爱都可能将其撕裂,这一点就像在电影《帕尔默》指向每个人都拿出善念,而在《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就是父亲,母亲和孩子一家人都在遭受恶意和被迫。

估计没有人以为苦难是应该的,特别是看到接受“精英教育”的孩子更大机会进入自然高的阶层,只有爱孩子的父母懂得,所谓舔犊情深就是总是希望孩子一帆风顺。若观众们了解生活的真相,经验或许也告诉我们其实少年人成长在富有安全感的好家庭,教育得当的话,他的未来生活更不容易陷入某一些要命的问题,获得幸福感几率多一些,因为他们更有完整的人格结构。然而,对于所谓“先天条件”不足的家庭及人,应该永远回味《沉思录》中的这句话:记住:好的东西,究其实质,只会在你能控制的事物之中找到。如果你把这一点谨记在心,就不会再有那些虚幻的嫉妒或悲惨的感觉,也不会可怜巴巴地拿自己及自己的成就去和别人比较了。

这位父亲是悲伤压抑的,他的一切话语在周围的世界中那么轻,唯有他的面容凝重和眼神深沉。我看到他只要能倾附自己所能,去寻找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亲哪怕路上遇见的一只流浪狗都可以分走他那可怜的一顿餐食,只要这样的父亲在,他的爱却并不贫困。这也使作为观众的我忽然明白:一个人承认身处在不完美的世界,与接受这个世界的不完美,应该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若将它们视为一个问题,也许确实会对养育孩子的责任而感到焦虑和恐惧,而事实上无论如何,我们都将能力有限,父亲或者母亲,所能付诸于子女之爱,正是凭借所有的力量,上路,哪怕踽踽前行。按斯多葛哲学教导的,生活中有自己不能掌控的部分,只有忍受和接受,估计也包括了自己的有限的能力。

学习://www.163.com/dy/article/GPABTPBH0516CMM2.html

 短评

8.7 溃烂到根了,就觉得熟悉了。siff

7分钟前
  • 丘丢丢
  • 力荐

#SIFF 2020# 十分苦涩,与其相比肯·洛奇镜头下的英国底层人民都要幸福许多。十分隐忍,很写实地描绘出“穷即原罪”的社会法则。一直在等像《我是布莱克》和《开战》那样的爆发式高潮,却一直没等来,镜头中只有一个父亲在用力地活着。十分感慨,自己今天能坐在影院里看到这部影片,是何其幸运。

11分钟前
  • Normalism
  • 推荐

终于有一天 你不必再向命运行乞。底层人民总是越温顺越老实越讽刺~

16分钟前
  • 好巫婆行不改名
  • 推荐

惨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塞尔维亚版“秋菊打官司”,开放式结局和背后的寓意都很有意思。“一个父亲的寻子之路”、“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想问国内影展到底会不会起名,不但敷衍而且有文盲之嫌~~~~~~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刚开始以为只是塞尔维亚版的《秋菊打官司》,但是结尾部分一下就把本片的立意和深度拔高了!最后男主默默从邻居们那里取回自己家产那段真的是又好笑又心酸!

24分钟前
  • 土卫六
  • 推荐

其实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男主应该没走到贝尔格莱德,甚至还没出村就会被寻xin滋shi拿下了。

28分钟前
  • 滋滋
  • 推荐

到海南电影节第一天看的入围金椰奖的塞尔维亚影片,非常不错,“哪哪儿都对”!编导演均十分扎实出色,如果今年的评奖不是因疫情取消的话,它应该有所斩获。导演是个屡获殊荣的中年塞尔维亚著名导演,实力不凡。值得推荐观看。

30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霍 贵塞都不截访的啊……唉 /美罗城

34分钟前
  • 泡個大爪
  • 推荐

一贫如洗的家庭,他们要求电脑。空徒四壁的房屋,邻居赶来劫掠。翻山过川,原来在哪里都是穷光蛋。想给妻子苹果,想给孩子巧克力,想给自己一个家,竟都这么难。上了电视有人送来便当,可他不想当乞丐。想有尊严地活着,却只能伤害自己。像黑狗一样惨死,像汽油一样自燃。把桌椅扛回原位,假装家还在。

3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感觉还成啊!至少儿童权益是在政府关照范围内的,而且一路都有人帮助,媒体可以报道,而且至少没有遇到拦截,说明政令是不能够顺利在各个部门之间通行、配合无阻的。而且体制内有良心的人是存在的。

37分钟前
  • Sabrina
  • 推荐

步行300公里的勇气,标题即剧情。

42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编剧挺厉害的,让这个角色一路上遇到的问题不断的突破底限,最后用了一个神来之笔的结尾,直接戳到了社会问题的根源。这样的题材,这种力度的故事,我们国家的导演只有羡慕的份儿了。

45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Berlinale70th 33# 我太脆弱了,我根本抵抗不了这样的题材,我哭了个全场,哭到隔壁观众频回头看我却也控制不住。

50分钟前
  • 世界已夷为碎片
  • 力荐

近年来最痛苦的一次观影体验。劳动者的宿命就是行走在漫漫长路上,忍受无穷尽的苦涩,从这里、那里到世上每一个权力生成的所在。平静扎实的叙事,没有一笔可预期的煽情,但又层层加码到喘不过气。最后的镜头,在一切的残缺后,活下去,仍然就这样活下去。

54分钟前
  • 古宋松谷
  • 力荐

一根筋式大男主,徒步三百公里,上访讨回孩子,途中社会群像匆匆一瞥。这题材完完全全的“柏林口味”,但拍得过于一五一十,和张艺谋一比相形见绌,流浪狗之死和家具被偷的戏码更是蹩脚。|SIFF2020第1场

56分钟前
  • 凹凸
  • 还行

换个国家的话,男主连村口也出不去

57分钟前
  • 黑五类
  • 推荐

#70th Berlinale# 全景单元观众奖剧情片第一名。德国观众竟然投出来这么一个[一个都不能少]式的东欧片我也挺吃惊的。对父亲这个人物塑造得极为讲究,沉默寡言,并且相信政府(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到了几乎逆来顺受的程度了,而且非常重要一点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只提最最基本的要求(比如灌点水),而只有一次反抗、一次哭泣、一次爆发,细节做得非常妥帖,而且里面各种人的好、坏与鸡贼都拿捏得很有分寸。影片结尾实在是太亮了,完全神来之笔,这一个段落把前面讲的各种社会问题的根都挖出来了。

59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这剧情,这设定,即便换到当下脚下的土地也毫不违和。这世界到底已经撕裂和分化到了何种境地,我不知道,也没有一个真实、准确、可视的数据但我知道:一面是流量明星的代孕丑闻冲上热搜占据各大版面;一面是东北五六线小城的疫情导致差点断粮却无人问津……一面是豪门二公主凡尔赛自诩撕掉“名媛”标签出道唱跳rap;一面是年轻人因贫穷在出租屋内去世的罗生门……不是我不想理解这世界,只是这世界好像又回到了那个吃人血馒头乃至直接吃人的分裂

1小时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前面还是比较传统的现实主义路数。后面突然有了些讽刺和寓言味道,整部影片也一下子就高级了。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siff2020# 非常稳,看得揪心。这哪是张艺谋,分明是一个达内式的故事再套用一个泛公路片的类型,男主角的表演相当精彩,隐忍、怯懦、偏执,来自底层和陌生人的善意,甚至将隐含的阶级问题也处理的舒服且自然。这个故事或许还有另一个结尾,忍无可忍的男主角终于奋起反抗,一夜之间血洗全村后再一把火烧了社工中心,但现实只能是,他一个人落寞地坐在残缺不全的“家”里,看着周围的一片空寂,无助、无奈、无能、无望。

1小时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