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说

剧情片韩国2017

主演:罗文姬,李帝勋,廉惠兰,朴哲民,李尚熙,李知勋,郑妍周,金素真

导演:金炫锡

播放地址

 剧照

我能说 剧照 NO.1我能说 剧照 NO.2我能说 剧照 NO.3我能说 剧照 NO.4我能说 剧照 NO.5我能说 剧照 NO.6我能说 剧照 NO.13我能说 剧照 NO.14我能说 剧照 NO.15我能说 剧照 NO.16我能说 剧照 NO.17我能说 剧照 NO.18我能说 剧照 NO.19我能说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3

详细剧情

热血老奶奶罗玉粉(罗文姬饰)性格耿直,爱打抱不平,多年来专注于举报社区里发生的不法行为的,被周围的人叫做“鬼怪奶奶”。她的“对手”是信访办新来的基层公务员朴民载(李帝勋饰)。二人吵吵闹闹未分胜负。某天,罗奶奶忽然“死皮赖脸”要求朴民载成为自己的英语老师。因为她有一个弟弟生长在美国,一句韩语也不懂,罗奶奶只有学会了英语,才能跟他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朴民载与罗奶奶的感情变得越来越融洽。但是,民载得知罗奶奶的弟弟其实根本不想和她通话。在一次冲突中,他不小心对奶奶说出了实情。然而,这时候,罗奶奶有了更迫切的学习英语的理由,她要到美国,向全世界讲述自己做慰安妇的经历,迫使日本政府为践踏人伦的行为道歉。

 长篇影评

 1 ) 这说明我们对于日本人而言,不是人

很好奇,,现在的日本人看到这些自己国家的先人曾经干下的事情所导致的惨剧,会作何感想? 不止慰安妇,还有走到哪儿奸杀到哪儿,残杀俘虏平民万人坑,造成的悲惨世界, 看一次,痛一次,想一次,恨一次 很多见识长远,开阔大度的国人对日本人没有任何偏见,也可能是非己亲历甚至较亲日,,他们觉得曾经的是历史,现在已经是和平时代,我们应该放下成见重新认识 很抱歉,我就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记仇的人。 我只是为曾经遭受了侵虐战争中泯灭人性的屠杀、奸淫的先辈不忍,,,对为了保卫国家付出一切,以血肉之躯将这群毫无人性的牲畜从国土赶走的先辈感到心痛,实在万分感激且自豪,没有他们必然没有今天的我们,,

我不能享受着如今美好的生活时,忘记他们吃的苦受的伤,淡淡的说都过去了,日本是很好的日本,日本人也是很好的日本人,抱歉我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有为自己犯下的错付出应有的代价,所以国人的怒火至今尚未平息

在这件事上我尤其偏激,我国如有亲日之人,除国籍吧,千千万万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靠一身血肉赶走侵略者的先辈们,我怕他们气的从地里跳出来 是的,战争是大势所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是,我们谴责痛恨的是泯灭人性的侵虐行为,,而不是战争本身,甚至不是侵虐行为,,而是,惨无人道的行为!! 这种行为反射出一种极为可怕的思想——除我族人,皆为异端! 否则怎么解释在战争中,不把他国人命当一回事的行为???有一种心理疾病,是由于在战争中杀敌而形成的,哪怕是敌人,在他们的心目中那也是和自己一样的同类,鲜活的生命。 可日本人,对于他们而言,其他国家的人就像是鸡鸭猪,像畜生,所以他们以前不会有不忍,而今不会有内疚等人性化行为,这说明他们不是人吗?不是的, 这说明我们对于日本人而言,不是人

 2 ) 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

这部电影的推进,与一般的一个主题三幕戏不同的是,是层层剥开的。
这正是我很喜欢的一点。它并不以拥有“慰安妇”这样的题材而着急沉重的叙事,在男女主角忘年之交的感情里,慢慢地将这个题目带出来。轻松,亲切,原来你的朋友,曾遭受过这样的地狱般的苦难。对于苦难,我们不仅要有深刻的反思,也要感受到苦难的承受者不是遥远的人,不是特殊的人物,他可能就是和你慢慢建立起关系的那个朋友。我想这个导演,找到了电影的最好的表达方式。

我最喜欢一场戏是,朴主任第一次给罗女士上英文课,课后两人坐在珍珠超市的门口喝米酒。两个人先是谈到了家庭,罗玉粉问朴民载为什么没有结婚,然后告诉了他自己膝下无儿女,更没有孙子。接着珍珠嫂的加入,这里又插入了一个大全景,一是时间上的过渡,二是街道已经因为很多人收摊而变得安静起来,朴主任讲了一个冷笑话,釜山读书的他,问西面是哪,引出了李文世的“绿荫树下”那首歌。因为这首歌和这个冷笑话,又引出了罗玉粉的情感之曲“在小道上”。随着音乐,慢慢到拉到全景,街道只剩下他们两个人握着酒杯坐在路边。

这段戏里,他们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而三次全景也看到了这个要被重新开放的商业区街道日入而息的阶段,更又一次引入了罗玉粉的身份之谜,她孑然一身,与那首后来会出现的关于她和弟弟回忆的歌曲。从“鬼怪奶奶”到“慰安妇”这部电影就是如此的探索下来的,走入一个人最本质的世界,了解她,然后才会切肤之痛的感受她遇到的苦难。

中秋赏月里,朴主任带着弟弟和罗玉粉团聚,又在路边摆了张桌子吃饭赏月,月亮又大又圆,在现实罗玉粉与兄弟二人的情感交织下,罗女士讲出了学英语的原因。这是很动人的一场戏,最后镜头从月亮往下摇,罗玉粉独自睡着,梦里面就是小时候背着弟弟在小道上。

影片来到最后三分之一时,才交待罗玉粉答应出席关于“慰安妇”的听证会,在前面所有铺垫的线索和情感都在这里完成。原来罗玉粉每天为了街道上访,学英语想和美国的弟弟联系等等的背后有这样一个沉重原因。真切动人,导演把持得很感人!

罗玉粉一辈子都把这些藏在心里,交了朴主任这个朋友,做她的英文老师,陪伴她,也给她做听证陈词的勇气。以忘年之交和商业街变迁命运交织在一起,最后托出‘慰安妇’这个更大主题。
这个探索式的结构非常厉害了,一点一点的积累感情,一层一层的剥开外表,情感细腻而动人,全然不会苦大仇深。

 3 ) 今年最棒的韩国电影,说出了《二十二》未曾说出的话。

本文首发自微信公众号电影天堂(ID:dianyingnews)

How are you?

Fine,thank you,and you?

你一定记得这两句英文吧。

它曾经在我们英文教科书的前几页,或许是你英语学习的启蒙,也或许是你许久未曾说过的语句。

但你绝对想不到,它也曾见证了一位老奶奶,说出沉痛历史的全过程,它给了她动力,给了她勇气,也给了她许久未有的温暖和接纳。

这个老奶奶是罗文姬,是电影《我能说》中的女主角,罗玉粉奶奶。

罗文姬应该算的上的国民奶奶了,她每年的一部电影,几乎全是高口碑的代表。她的影片,多多少少都有一个共性,在笑声中承载泪水。

曾经的《和声》《奇怪的她》,让我们记住了这个长相慈爱,却擅长搞笑的演技派奶奶。

在这部《我能说》中,罗文姬饰演的玉粉奶奶,绝对是一个韩国版的“朝阳区大妈”。

谁家乱扔垃圾,乱扔烟头,她会管。

哪家的商铺广告牌妨碍了道路,她会管。

哪里阴雨天漏雨,艳阳天塌方,她会管。连不知名的孩子吃不干净的饭食,她也会管。

街坊邻居,称她为多管闲事的大妈。

而在区政府的信访大厅,她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鬼怪奶奶”。

因为这个喜欢“多管闲事”的奶奶,是这里信访办的常客。

不管是小的事情,还是大的事情,只要是和老百姓相关的事情,她都会来这里递交意见。

三十三岁的朴民载,一个能力达到韩国九级公务员水平的政府人员,刚刚调到这里工作,就遇上了难缠的玉粉奶奶。

朴民载有一个还在上高中的弟弟,亲人中,也只有这一个弟弟了,但是长期忙于工作的他,对弟弟甚少关心,更无暇顾及他吃饭的这个问题。

而机缘巧合,弟弟恰好又被热心的玉粉奶奶碰到,于是就变成了她家里吃饭的常客。

基于这个关系,民载勉强答应了玉粉奶奶的一个要求——教她学英语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要学英语,在很多人看来,这或许是一个极其不现实的行为。

但是玉粉奶奶做到了,用英语下棋,在咖啡厅练习,和外国人交谈,这个人老心不老的奶奶,着实给那些不爱学习的年轻人,狠狠的上了一课。

电影的前半部分,就是在这样一个极其轻松,搞笑,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有奶奶和朴主任欢喜冤家似的相处,也有对公务员和政府黑色幽默式的暗讽。

以至于我笑着笑着,都快要忘记了,这是一部讲“慰安妇”的电影,对,就是“慰安妇”,罗玉粉奶奶,她全部的搞怪,笑容和慈爱下,却有着一个血淋淋的悲凉故事。

这个故事,要从一张照片讲起。

很多很多年前,玉粉奶奶还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她和所有年少的孩子一样,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会脆生生叫她“姐姐”的弟弟。

她想要结婚,想要生子,想要和爱的人一辈子生活下去,当她以为日子会这样细水流长的过下去时,一群日本军官,踏碎了她所有的梦

从此,在那个暗无天日的牢房,她和很多年轻的姑娘,日复一日的被摧残,被折磨,被一点点抽离活下去的希望。

奶奶想过自杀,那些无望屈辱的生活,她受不了了。只是,她被救了下来。救她的,是奶奶这辈子,最好最好的朋友——玉心

于是,这两个人,便相互取暖,相互安慰,一起活了下来。

很多很多年后,玉粉奶奶始终是一个人,没有家人,没有孩子,她的妈妈临终前,嘱咐她一定要守住曾是“慰安妇”的秘密,她的弟弟,远在大洋彼岸,一走就是几十年。

“慰安妇”这三个字,是她的内心永远的伤疤,也是她和亲人间,永恒的芥蒂。

那些岁月和历史带给她的痛苦,她就这样一直一直埋在心底,直到奶奶唯一的朋友,玉心奶奶,倒在了病床上。

这才是她学英语真正的目的,除了想要跟远在美国的弟弟能通上一个电话,还有就是完成玉心奶奶生前未完成的心愿——参加美国慰安妇国际听证会

几十年后,七十多岁的玉粉奶奶,在美国法庭的讲台上,用英语,一字一句的讲出了那段不能被忘却的历史。

当她掀开了衣服,露出那些布满日军暴行伤痕的皮肤时,我看到的,不是那个曾经想要极力掩饰过去的奶奶,而是一个敢于直面声讨正义的英雄

“I can speak!”我能说这三个字,不仅仅是能流利的说出英文,更是能勇敢的说出历史的真相。

“只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行,不要把沉重的包袱丢给后人,尽早承认错误道歉吧,还要记住,这段悲伤的历史,不能再重演”。

听证会结束后,那些在法堂上对奶奶出言不敬的人,很多都向她表示了道歉。可唯有日本人,依然用蔑视和不敬,掩饰自己曾经犯下的罪行。

她们在等待日本人的道歉,日本人在等待她们的死去。

我依稀记得几个月前在国内上映的那部《二十二》,很多媒体和电影人自发的为影片宣传,这部影片的上映,让国人第一次开始正视“慰安妇”,正视这一段即将被遗忘的历史。

中国的“慰安妇”,录入名册健在的仅有八位,韩国政府登记在册的,如今在世者也仅有35人

我很庆幸在她们还弥留之际,越来越多的人和政府,开始愿意倾听她们的声音。

2016年的《鬼乡》,2017年的《二十二》和这部《我能说》,当这一段历史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希望给她们带来的,不是打扰,而是理解和包容。

因为她们需要的,不是金钱,不是同情,更不是消费,她们需要的,是一段历史的承认,一场罪行的道歉。

《我能说》和以往的那些“慰安妇”题材电影不同,它以商业片的形式出现在了银幕之上,以一个温情喜剧的形式,讲述了这一段悲伤的过往。

它取材于苦难,却并不卖惨,它让人感动,却并不沉重,它给人思考,却并不压抑,它让你在笑中带泪,却更让你相信世间的美好,人性的美好。

她们和我们的奶奶一样,会在傍晚做好一顿丰盛的晚餐等你,会戴上老花镜用老式缝纫机为你做一件衣服,

她们甚至比一般的老人更加善良,会无条件的给孩子们做饭吃,会收集几年的材料,只为了保住隔壁姑娘的那一个小小的摊位。

所以,我们要给她们的,是理解,是包容,是勇气,是陪伴,却不是眼泪和同情。

2007年,美国国会通过要求日本就“慰安妇”问题进行道歉的决议案,只是,10年过去了,日本依旧没有谢罪

我知道,日本在等待她们的死去,但是我相信,她们会坚强而勇敢的活着。

就像影片中玉粉奶奶一样,坚强而快乐的活着。

这世间,总有云散月明的一天。

这公道,也总有重现人间的一天。

希望那一天真的到来时,

这些奶奶也可以笑着说,

“我很好,那么你呢?”

 4 ) 很好看

没想到这是一个将老人学英语(励志)与悲痛的慰问妇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故事,而本片不以说教形式控诉,却又在历史重现的片段给人强大冲击力,让我们不得不控诉这段历史。 其实影片的题目就说过:i can speak speak history,speak who she is,speak by english.

 5 ) “未曾走过平坦山丘,也要去看一看开花沼泽地。”

争对短评中“过于商业化”说一下个人看法,慰安妇制度受害者并不是简单的个人,而是永远不应该被遗忘的群体,二战对她们带去的伤害是平生也无法抹去的历史,适当的商业化制作让更多人愿意去了解,理解这段历史不失为正确。

影片主人公原型为李容洙奶奶,华盛顿少女像旁,她喊过“为了亲眼看到道歉,即使是200岁我也要活下去。”观看此片后表示“连对父母都说不出口,六七十年间一直藏在心底,电影却能理解我,感动地睡不着觉。不是天天哭闹而是笑着传达了那样的信息,所以很开心。”

HR-121由美籍日裔麦克•本田议员推进,即影片中麦克•李先生。

因为这份历史的苦难,很多时候我们并非无能为力,而是会下意识选择避开那些悲剧与惨痛。很多同类型影片在呈现过程中总是无法避免对“苦难”的崇拜,但苦难不该成为一种霸权,来影响我们的价值判断。

icanspeak几乎是一部“平淡”到极致的电影,平淡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平淡的同音“西面在哪”和“生姜”冷笑话,不加渲染的“平淡”泪点,金炫锡导演采用了轻喜剧形式的同时又不乏反思,日本人的践踏,男权社会下身边人的不理解和弟弟的愤怒,比起沉重的堆积,将沉重融入“轻松”婉婉道来,我个人认为这是他最正确且成功之处。

电影主人公罗玉芬奶奶,除了“爱管闲事”,是我们生活中可以在街道上见到的再普通不过的平凡老奶奶。勤于管理街道秩序,雨天辛苦拍摄违纪者照片。她和猪肉铺老板娘整天斗嘴,却抓着民载告诉他那孩子供养母亲的辛苦。看到英载吃生泡面,不忘说一句“泡面还是煮熟了吃好。”,并在之后无偿为他多备一份晚餐。这是历经历史炼狱依然以善良回馈社会的她。

正因如此,观看电影过程中,比起教科书上简单带过的沉重一句话,更像是静静听了生活在我身边温暖善良的老奶奶的过去一生,自然而然的瞬间就开始掉眼泪。

电影中,最喜欢玉芬奶奶在母亲坟前诉苦的场景。诉苦前,镜头给了玉芬奶奶平时亲近的几个人物特写,珍珠嫂,猪肉铺,朴民载。

每一位的表情,都是对她的怜惜。

“你为什么就那么觉得丢人,害怕毁了儿子的前程,畏畏缩缩地瞒着,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抛弃了我,我怎么能挺起胸膛做人的。我可怜的孩子,你受罪了。你至少说这么一句再走啊...”

母亲害怕女儿的经历给儿子带来不幸,要她一生将苦痛埋藏心底。分明是地狱般的伤痛,却活生生被最亲密的人当成耻辱烙在她们身上。家人的不理解与遗弃对13岁少女的伤害,不会亚于名古屋日本人对她们为财而自愿为之的歪曲。13岁少女没能从至亲身上得到的安慰,如今得到理解,得到爱护。

回到街道后,以猪肉铺供养母亲收入微薄,爱跟玉芬斗嘴的老板娘偷偷给她塞了装着兑好的美元,生鱼片店老板的牛腿骨,其他街坊拿来的中药,内衣,面条......

心痛同时,又温暖。

玉芬奶奶在华盛顿不卑不亢地撩开伤痕,站在议员们面前演讲,说出“我就是证据......I am sorry,is that so hard?”,以日语痛斥日方人员,使影片迎来平淡之中的高潮。

历史会因为几句歪曲而被更改吗,不会,它永远以“fact”的模样存在,可以被原谅,但绝对不能被忘记。

电影的绝对主人公是罗文姬老师,在高度立体化她的同时,其余人物亦各有各的可爱,让影片以更为温暖的形式呈现出了沉重的该被知晓的历史。也因为他们,我们知道,人性闪耀,在这条路上,我们应当闪耀。

前文中提到的猪肉铺老板娘,珍珠嫂和一众街坊。

教玉芬英文,与她交心,七级公务员面试时告诉大家她是亲人。一而再再而三与弟弟通话促成最终再相见的朴民载。

气民载的话伤害到玉芬奶奶,以抽烟表示抗议的朴英载。

害怕伤害到玉芬奶奶,阻止同行记者直行请求。不拆穿LA和洛杉矶的金珠老师。

区政府里的职员们甚至最后拿脚接住烟头的地产职员。

还有乐观积极,勇敢参与揭露日军暴行活动,努力学习英语,终其一生想要一句道歉的正心奶奶。

我的一生并不在平坦山丘上走过,但我一定要踏入那开花的沼泽地,哪怕途中满是泥泞,最后也想听到那一句“I am sorry.”

字母变化小写i
字母变化大写I

隐于市中耻于提起过往,如此渺小的“i”,以堂堂之姿“I”站在了你们的面前,带着一腔勇气控诉日军罪行。

幸存者们,以及诠释了这一角色的罗文姬老师,谢谢你们的勇气。

幕后:影片制作一波多折,2014年CJ文化财团举办的慰安妇题材故事征集活动中,icanspeak原作脱颖而出,制作组首选主演罗文姬老师,老师翻阅慰安妇相关书籍,平时也特别关注相关新闻。导演投资及其他演员均未确定。后因韩日协议带来的政治压力及多位演员推辞制作搁浅,2016年金炫锡导演加入,润色剧本,继续选角工作。2017年初李帝勋加入后得以正式开始拍摄。两版剧本,前女友+女职员结婚/有弟弟,因弟弟版本可以成为与玉芬奶奶变亲的媒介,李帝勋选择了后者。

感谢坚持到最后的所有制作者们。

 6 ) 老人们的每一个执着,都是有故事的

在2017年还有两个月就要结束的时候,我终于等到了我今年的韩国电影最佳,没有之一。

好在,我在零剧透的情况下看完了这部电影。

前半部是「鬼怪奶奶学英语」,后半部是「罗玉粉奶奶的美国议会演讲」。笑着笑着,就忍不住哭了。

「鬼乡」和「国际市场」的结合版。

信访室的人遇到鬼怪奶奶的时候,是这个样子的,哈哈哈 注意打电话的妹子的话筒

转任奉元洞建筑综合信访室的朴民载主任,在工作第一天就和传说中的「鬼怪奶奶」正面交锋了。

鬼怪奶奶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举报全社区的违法事件的热血市民。所谓的违法事件,大至违章建筑、小至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经有她举报的事件,居然有8000多起。除了放假,20多年来每天都得举报一起。

乍一看不是一个特别讨喜的角色,像是一个想要博取关注的市井老奶奶。

学英语去美国,这一处伏笔埋得不动神色

鬼怪奶奶在市场经营着一家小裁缝铺。除了上访之外,她唯一热衷的就是和自己的闺蜜聚会。打扮时髦的闺蜜用流利的英语和别人打电话交流。她羡慕闺蜜的英语水平,闺蜜劝诫着鬼怪奶奶和她一起去美国看一看。

鬼怪奶奶一脸倔强的看着她说:「什么旅游,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想法吗?」当时我只当作是老年人对国外新世界的向往,没想到 这里居然是一处伏笔。

一通拨往洛杉矶的漫游电话,让她下决心要学英语。于是,除了上访、做裁缝、闺蜜聚会之外,她又有了新的热衷之事:学习英语。

零基础学英语。对于17岁的少年来说已经很坎坷,对于70岁来说 只能是更坎坷。普通的英语培训班不收她,这个时候 她想到了一个人,她的新晋小冤家——朴民载。

33岁的英语老师,和73岁的学生

奶奶穷追猛打学英语这段,这的是让我笑了好几次。最终,击败这个凡事讲求「原则」的公务员的,只是一顿日常的韩国家常菜,汤饭。他说:「奶奶你和我外婆的岁数差不多,怎么说呢,奶奶您总是让我想起了外婆。」

全世界的公务员各有不同,但是有一样一定是相同的——都是学霸。自己会学,也懂得因材施教。

他没有像传统教学那样的「动烂笔头」,而是鼓励奶奶多把话说出来。玩游戏的时候谁先说韩语谁就输,去外国人的酒吧找外国人说话5分钟。最后,甚至和酒吧里的外国人打成了一片。

「我有一个弟弟,小时候分开之后 他去了美国,但是他一句韩语都不会讲。想通个电话,但是无法沟通啊。不知道过得好不好,不知道老没老。身体是否健康,子女们过得如何?想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想学英语。」

又是一个伏笔。没想到会被一句I’m fine,Thank you and you?击中泪点。

他说:「我弟弟小的时候,我因为上学的问题,没能跟家人一起生活。能跟弟弟一起生活是从他步入青春期开始的。我读完大学之后,刚开始在研究生院留学。 我留学没多久妈妈就去世了。」

他想说一些心里话,但从没开口告诉过任何人,他有他自己的铠甲和软肋。于是他用英文开始说:「我急忙赶回来举行了葬礼,再次离开的时候,根本不了解家里的情况。因为怕我担心,父亲一直瞒着我。一年之后,父亲去世了我才知道。本来,我的梦想是成为建筑家,梦想着又一天由我亲自来设计雄伟的建筑。但现在,您应该也知道,现在只是一个处理有关建筑方面信访的公务员。」

奶奶叹了口气:「原来是有过如此悲伤的故事啊。」

他很惊讶:「怎么?您都听懂了吗?」

「没有,只是听着你的声音也能了解。」

真挚的感情交流,不会收到语言的限制,只需要静静的感受。

「奶奶,我也要吃煎饼。」

中秋节那天,他带着弟弟去奶奶家吃饭。赏着圆月、吃着奶奶的拿手菜,弟弟被硬塞了一口鲜鱼煎饼 但是却好像打开了新的宇宙,好像这是这个家本来就应该有的样子。

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怪脾气的鬼怪奶奶了,他直接称呼她「奶奶」,就好像小时候叫自己的奶奶那样。

这一幕太美好了,失去父母的两兄弟和无儿无女的老奶奶,在这个本来应该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日子里互相弥补了缺失的那一块。

1943年,满洲国

我一直希望故事能留在中秋夜的那顿晚餐上,可惜人生就和月亮一样——会有阴晴圆缺。

奶奶隐藏了半个世纪的秘密还是被发现了。但是没有她之前所预想到的。那样残酷和受尽歧视,相反的 她以一种极其正义的形式出现了——成为日军对慰安妇道歉的议会证人。

和其他同一主题的电影不一样,电影大概只花了十分钟的时间来描述那年慰安妇的故事。

就像奶奶在最后的发言里说的:「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需要你们道歉,是要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一句对不起,说出来真的很难吗?」

「对不起。」这句话有这么难吗?

我们要妥善的保管对那个民族的仇恨,因为他们还没有认错。

看到演讲稿的时候,眼泪忍不住就流下来了。

出了议会厅,所有的人都来向奶奶表示鼓励和支持。这时候两个对议会决定吃反对派的日本人走过来,一脸狰狞的问到:「说吧!你到底想要多少钱!」

一开始觉得这一处的黑化有些太浮夸了,但是后来转念一想,对于这个尚未懂得认错的民族,其实也谈不上黑化。

日本至今没有谢罪。

她不停的去信访室举报,是为了帮助周边的街坊邻居。

她努力学英语是,是为了要站在全世界的面前,亲口叙述日军当年的罪行。

她一直没有站出来承认慰安妇的身份,是为了数十年前对母亲许下的承诺。

老人们的每一个执着,都是有故事的。

 短评

故事悲伤,即使陌生语言也能听懂;装聋作哑,哪怕相同语言选择缄默。西面在绿茵树下,生姜长于羊肠小道上,孤单写满信访表格间,秘密藏进纵横疤痕里。表达爱意时如此无力,表达伤害时那么锋利;表达愤怒时这般铿锵,表达歉意却遥遥无期。站在世界面前,她不是维权斗士,只是用语言表达13岁时下的决心。

9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整部影片最悲伤最无奈的一句话-日本至今没有道歉

14分钟前
  • Haruka
  • 推荐

2007年日军向慰安妇道歉议会的真实故事改编。笑中有泪,凌厉无比。今年看过最好的韩国电影,没有之一。最后奶奶在美国议会那段演讲,看得我泪目了,几乎想冲进荧幕里抱她。「我们的要求并不过分,只是需要你们道歉,是要给你们得到宽恕的机会——在我们还活着的时候。一句对不起,说出来真的很难吗?」

16分钟前
  • 曼靑
  • 力荐

为什么喜欢韩影?因为,很多他们有的,我们也有。例如各种历史,各种现实。还因为,很多他们有的,我们却没有。例如揭露历史伤疤的勇气,直面现实丑恶的力气。诚如片中老奶奶,老矣,能说,敢说,不用扶。

20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推荐

把慰安妇题材转化为商业片太值得我国借鉴了。为什么如此沉重的主题需要商业化?因为这样才会有更多人看见、知道发生过什么。喜剧类型的笑中和了历史回忆的悲,电影在笑泪之间的平衡找得不错。最难得的还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老奶奶在美国国会作证的一幕不要太感人——“I Can Speak”

2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剧情三星,立意四星,向韩国电影人致敬加一星。

26分钟前
  • Shirleysays
  • 力荐

导演用不一样的方式取材于苦难,却达到了与苦难感同身受,这是自信且有能力的表现。那句I can speak也被赋予了故事的更大意义,情感戏写得好,拍得好,演得也好,就连英语教学的部分也花样百出,我觉得这个电影是探索情感的一个历程,好笑也好哭。音乐也尤其,甚至用到了锣、鼓等传统打击乐器配乐。

30分钟前
  • Morning
  • 力荐

又得感叹韩国成熟的电影制作,将慰安妇题材包装成一个成功的商业片形式,没有大面积的渲染苦难贩卖苦难。但整体的叙述方法手法又太老套了,每年似乎都能看到这类电影,从喜至悲再到十足的大团圆结局。看到罗文姬罗女士,又想起尹汝贞尹奶奶,她们拿捏这些题材都很厉害。

33分钟前
  • wang_15th
  • 还行

五星了,罗奶奶一年一部大催泪。

36分钟前
  • 青木瓜之味
  • 力荐

“慰安妇”这个话题在近两年一再被提起,有前一阵子热议的《二十二》,也有韩国众筹拍摄的《鬼乡》。就影片品质而言,本片自然是比前者更能打动观众,但这个题材真的适合如此商业化吗?她们需要的是道歉,不是钱、舆论消费或是大众的关注,我们从影片中获取的些许感动来自她们痛彻心扉的过去。

39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比《出租车司机》好。不知道是哪个友邻说了句很搞笑让我误以为这是部纯喜剧,结果哭了一路出来……

43分钟前
  • 力荐

看哭了,真是。。你说人家韩国怎么就这么会拍电影呢,虽然还是那样的韩式故事套路,但是并没有深沉暗调的控诉历史,而是在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生活里让人铭记历史,同时内心又充满暖暖的感动。就是应该这样,铭记历史,为本国苦难的不公追寻权益,同时在现在的阳光下充满希望地活下去!

47分钟前
  • 韦恩斯坦_李
  • 力荐

看前半段真的以为是喜剧片啊,结果后半段哭到崩溃了。我觉得比那部不能说的片名的片子好太多了。给罗文姬奶奶鼓掌,英语演讲(演讲的台词写得特好),听证会后日语怒怼日本人。充满伤痛的过去,积极地活下去。奶奶和李帝勋之间的互动也很可爱很喜欢。【please be my teacher.I am Jennifer.奶奶萌哭我

52分钟前
  • RealityBites
  • 力荐

用喜剧承载“慰安妇这”样沉重的题材,看到最后我哭惨了。97年在美国国会作证的勇敢的老奶奶们,20年之后的17年她们很多人已经离世都没等到日本人的一句道歉。罗文姬饰演的鬼怪奶奶多有社会责任感,信访路上各种社会现状,吐槽公职人员的笑点,还有她拼命学习英语的劲头不晓得让多少青少年惭愧。

54分钟前
  • kiki204629
  • 力荐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Fine thank you,and you?”这句台词也能催人泪下。

57分钟前
  • 白牙尖
  • 力荐

罗文姬奶奶又一次贡献炸裂演技。尤其在美国国会作证那一大段英文飙的很6。以76高龄而言着实不易。“之后10年,日本依然没有谢罪”—为那些饱受苦难与折磨的老人们难过。但韩国有这样勇于直面黑暗历史的电影人,有疲于奔走为自己勇敢发声的老奶奶,希望有生之年,她们终能听到那句久违的抱歉。

59分钟前
  • 王绛绿
  • 推荐

罗文姬作为元老女演员能以这种方式在大银幕上闪光,真是颇感欣慰。和以往慰安题材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看待过去和现在的视角,不是单纯展现痛苦悲惨仇恨无力,而是用温暖坚定勇气包容去安慰那些受过伤的心,一起哭过痛过,也要一起笑着努力活下去。对于这样一部有意义的电影,票房数字已显得不重要

60分钟前
  • 暖晴
  • 推荐

每一个人都在说着对不起,唯有最该道歉的日本人仍然死不悔改,这个遇上屁大点事都能双膝下跪大喊“斯米马赛”,显得自己很有礼貌的民族,却在真正应该端正认错态度的问题上不断耍无赖,口口声声也要放下过去着眼未来,其实最放不下的是他们自己,心怀坦荡的人,连一句对不起都说不出口?

1小时前
  • 浩子菌
  • 力荐

电影院抽泣声明明很多 一出来妆都补好了韩国妹子有点6

1小时前
  • SOUL
  • 推荐

看哭好几次。第一次是男主用英语说自己的事 玉粉奶奶说没听懂 但听语气就觉得伤感这一段。玉粉奶奶在市场生活了那么多年 都是孤身一人啊 如果不是那么观人入微该怎么生活下去如果不是看惯了大风大浪怎能到现在还那么从容?想到她被岁月的孤独侵蚀到这样就心酸。然后哭的是珍珠阿姨哭着责怪玉粉奶奶那一段。纵然平常嘻嘻哈哈看起来多事且乐观 某些伤痛还真是无论多久后想起都会痛彻心扉的啊。我在想 对于某些人来说 重新学一种语言真的很难 但是玉粉奶奶最后还是能流利地怼美国人残暴地怼日本人 以及弟弟学的那句韩语对不起,可以看出 对于这些学了外语而要干的事 真的很重要。I can speak这个一语双关 用这方式来拍慰安妇电影太妙了,希望奶奶们一定要坚持,像玉粉奶奶说的“如果我忘了 我就输了”,日本狗的道歉一定会等来的!

1小时前
  • 黄悦_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