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

剧情片英国,法国,意大利2006

主演:海伦·米伦  麦克·辛  詹姆斯·克伦威尔  阿历克斯·杰宁斯  安吉拉·兰斯伯瑞  

导演:斯蒂芬·弗雷斯

 剧照

女王 剧照 NO.1女王 剧照 NO.2女王 剧照 NO.3女王 剧照 NO.4女王 剧照 NO.5女王 剧照 NO.6女王 剧照 NO.13女王 剧照 NO.14女王 剧照 NO.15女王 剧照 NO.16女王 剧照 NO.17女王 剧照 NO.18女王 剧照 NO.19女王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22 12:31

详细剧情

1997年,戴安娜王妃车祸身亡,举国悲痛欲绝,但是英国王室人员却对此采取了逃避疏离的态度。这种漠不关心激怒了很多英国民众。民众反王室的情绪相当高涨,紧急形势让王室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但是,英王伊丽沙白(海伦?米伦Helen Mirren 饰)并没有出来稳定民心,而是携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宫。托尼?布莱尔(麦克?辛 Michael Sheen 饰)此时刚出任首相,面对此刻棘手的情势,必须尽快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措施,让王室摆脱信任危机,女王重新修好与国民的关系,而自己也在当中树立权威。

 长篇影评

 1 ) 当代英国社会中的君主立宪制

在我这个喜欢历史的人眼里,《女王》这部电影描述的是君主立宪制在当代英国社会中的微妙地位。在中国人的概念里,君王也好,皇帝也好,都是近百年以前的事情了,距离我们实际的生活已经很遥远了。近些年来风行戏说中国皇家历史,但好象还没看到过戏说中国皇帝穿越时空到了中国当代的科幻片。其实当年中国确实有不少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力挺在中国搞君主立宪制的,那个范本就是从英国拷贝来的。所以,对一个中国人来说,《女王》也可以作为一部戏说帝王在当代社会的科幻片或者现在流行的“架空”小说来看的。

 

其实故事的主线很简单,她所讲述的故事距离我们还很近,十年前,托尼布莱尔领导的工党刚刚在大选中战胜了18年来牢牢占据执政党地位的保守党,并当选为英国首相。不幸的是(对布莱尔幸运的是?)他上台没多久,就发生了戴安娜在巴黎因车祸身亡的重大事件。王室对于这件事情的态度是:这是一件家庭私事,况且戴安娜已经不是王妃了,就让她静静地去吧;所以王室在这件事情上面不想发表什么哀悼的公开声明,更别说什么白金汉宫降半旗、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隆重葬礼此类异想天开的事情了。或许在王室心里,戴安娜之死其实让他们终于松了一口气,这个老是抛头露面不安份的女人,给王室惹的麻烦已经太多了。

 

女王没想到的是,英国社会已经不是她任命丘吉尔担任她的首任首相的年代了。当布莱尔建议她降半旗时,女王生气了,她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她说英国人之所以赢得其他国家人民的尊重,是因为他们静静地但尊严(quietly, with dignity)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一次英国人果然仍是静静地做自己的事情,他们的鲜花很快就阻塞了白金汉宫的南大门,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成千上万,他们都是静静的来静静的走,即便对王室冷漠态度的不满,也只是通过伴随鲜花的小卡片上的文字来宣泄。布莱尔是通过竞选上台的民选领袖,怎会不敏锐感受到在这安静潜流之下的巨大民心呢,他立即发表了顺应民意的演说,并将戴安娜称作“人民的王妃”(people’s princess),顿时执政不久的布莱尔成了英国人民心目中最可爱的人。

 

但是保守固执的王室依然对作出妥协心不甘情不愿。根据英国宪法,首相名义上是国王/女王任命的,内阁成员也是由首相提名由国王/女王批准的,所以影片中女王在首次接见布莱尔时会教导他说:我授权你组建我的政府。但实际上,根据英国的不成文宪法,首相是赢得下议院选举的政党领袖,他及他的内阁并不对国王负责,而是对下议院负责,这就是所谓的“责任制政府”。从英国现代民主政治的实际来看,首相才是真正代表了民意的权力中心。布莱尔的妻子,那位精明强干的现代女律师,对君主制是不屑的,王室的成员也一眼看出来,这位女士行的屈膝礼是“敷衍”的。当民意对王室的沉默极度的不满,甚至布莱尔的幕僚都说出了“革命”的字眼关节口,布莱尔反而坚定地站在了同情理解女王的一边,他说我们已经身处现代社会,女王也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情形,她需要学习如何处理此类事件,虽然在她六十多年的女王生涯中面临过许多比这严峻得多的情形。因而布莱尔成为了那位在人民和王室之间的调停人。英国人的理性可见一斑,当年为何独独在英国发生了“光荣革命”实在不能说是偶然的。当然从另一个侧面来说,这也证明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是有弹性的,能够长期存在的。归根结底,女王虽然是国家名义上的最高元首,但仍然要受惯例和英国民意的约束。在民意和惯例发生冲突的时候,女王最终向民意妥协了。英国又一次恢复了平静。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虽名为天子,但何时向沸腾的民意负责过呢。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共和国,民意才在理论上成为了执政的基础。

 2 ) zt陶杰连续三日专栏评《The Queen》

【】英女皇和鹿 苹果日报 2007-03-06黄金冒险号  
  
《英女皇》是一出很奇怪的小品,很像所谓「纪录式的戏剧」(Docudrama),把戴妃之死的新闻片断,与剧情穿插起来,却因为海伦美兰,还有演的是英女皇,变成一部很独特的戏。因为全片其实只看一人、一事、一景。人,自然是海伦美兰的演技,英女皇也是一个任由国家摆布的演员,最后她为了戴妃之死,化妆向全国电视广播,海伦美兰演的是英女皇,但英女皇也是一个演员,这是一场奇妙的戏中戏。
  
然而一事和一景,却不是结局的这段,而是英女皇独自驾车,在一条小河搁浅,她抬头看见一头公鹿──王夫一族正在狩猎,这头公鹿正是他们追踪的猎物。英女皇困在冬天的这条河里,与公鹿打了个照面── 「你多美啊,」她赞叹,远处传来王夫们的猎鎗响。这时英女皇起了怜爱之心,呼唤公鹿逃走,鹿走了,她松了一口气。公鹿逃到了隔邻的野地,躲过了王夫的追捕,然而几天之后,英女皇发现,这头鹿子还是被猎杀了,隔邻的地主告诉她,是伦敦的一个投资银行家猎杀的。地主邀请英女皇参观鹿的尸体。一事和一景,就是这一幕。猎鹿的这一场,暗喻黛安娜之死,黛安娜的名字是希猎神话里的狩猎之神。
  
黛安娜任性胡为,招惹王室恼怒,尤其是王夫。黛安娜跑到巴黎去偷情,在狗仔队的追逐中,客死在邻国。英女皇独处的时候,很同情这只野鹿,只有她一个人搁浅在天地之间时,真情方才流露。叫野鹿快走,是不是在黛安娜自由不羁的性子里,英女皇也在自怜?她也是深宫里的女人,一切都端庄有序,她无从享受逍遥自在的快乐。但公鹿终于被杀。英女皇看了尸体,没有说出她与这头动物有过一面之缘。她把惋惜和哀痛收藏得很深,地主为猎物自豪,英女皇冷冷说一句:「替我恭喜那位银行家吧。」感情到了如此内蕴含蓄,方是境界。看《英女皇》,仅看一人、一事、一景,就是海伦美兰演的这个人物,就是猎鹿的这件事,以及在荒野的这个场景。野有死鹿,也曾经是诗经古远的哀愁。


【】菊花和美酒 苹果日报 2007-03-07 黄金冒险号
  
《英女皇》的戏味很淡,围绕戴妃之死,公众知之甚详,没有阴谋论的内幕,编剧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余地。例如,不可以写王夫跟MI5特务组织秘通电话,问对方「搞定了没有」,也不能把戴妃之死「创作」为谋杀之外,而且执行的其中一个狗仔队,原来就是○○七,而且在车祸现场,由丹尼基格扮演的占士邦,情深地凝视着昏迷的戴妃,画面倒叙三年前,在爱琴海的一艘游艇的双人床上,占士邦跟黛安娜做爱缠绵,今天,看见旧情人跟一个埃及佬车祸浴血,这位多情皇家特务静静在流泪。
  
既然不可以这样写,编导绑住了手脚,没有鱼翅、鲍鱼、海参、星斑,怎样烹出一席好菜?这就考究工夫。全片的唯一冲突,就是「王妃暴毙,英女皇应不应该露面,应全国民情,公开哀悼?」一来黛安娜是皇室之敌,二来并无先例可援,三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为皇室元首,不可以随便流露伤感,因为正如片中一个角色说的:「善于隐藏情感,是英国在世上备受尊敬的原因。」感情不是压抑,而是隐藏,更不可以宣泄,这是很深奥的哲学,也是英国人和德国人的条顿民族,跟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的拉丁民族的基本差异。在法国人和意大利人眼中,英国人活得很辛苦,但皇室必须表现国家尊严,戴妃车祸,保持沉默就是国家尊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压力,编导为英女皇虚构了猎鹿这场戏,只有在独处的时候,英女皇才对眼前的野鹿发出由衷的赞叹:「你多美啊」,这是英女皇最人性流露的时候。
  
她听见王夫在远处狩猎的鎗声,呼唤野鹿快逃,焦灼之情,溢于言表,但野鹿逃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还是被另一个猎人宰杀了,还邀请英女皇观赏鹿尸,即使在如此私人的场合,英女皇也不可以讲:「我刚见过这只鹿,牠是我放生了的动物,想不到被你们杀了。」她只能说一声「恭喜」,她没有流泪的权利,也没有公开表示悲痛的自由,因为「善于隐藏感情,是英国在世上备受尊敬的理由」。戴妃性好自由,追求情爱,轰烈死在邻国狗仔队的狩猎之下。英女皇一生安逸,却只是高贵的囚徒。人淡如菊,情浓似酒,如果能同时拥菊花和美酒的情怀,是幸福的,《英女皇》是一部淡恬而深沉的戏,说尽了人生的哀愁。


【】藏的学问 苹果日报 2007-03-08 黄金冒险号
  
一个好故事,会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英女皇》的故事情节很淡,主题却很浓,就是一句话:「善于隐藏感情,是英国在世上备受尊敬的一个原因。」英国文化的长处,在于一个「藏」字。例如,伦敦大学帝国学院,座落在武士桥的豪宅区,四周都是博物馆,是一所名校,但是帝国学院没有一个很显赫的霓虹灯招牌,更没有所谓的领导人题字。不仅帝国学院,任何一所显赫国际的机构,从皇家学院、皇家国际战略研究所,从牛津的基督学院,到BBC电台,一副招牌只是很小的金属匾,很不显眼地钉在门外石墙的一侧,字体很小。
  
外来的游客,拿着一张地图,四处仰望,就是找不到。首相府也建在一所不显眼的老房子里,英国人相信,越有实力,越是要收藏,情感当然也是一样。英国的小说,不论喜怒哀乐,从《傲慢与偏见》到《简爱》,都是淡淡的,从无散发江滨、歌哭山林的激情。虽然一海之隔的法兰西,出产了《悲惨世界》这样的作品,气势磅礡,爱恨澎湃,雨果是一头激击长空的大苍鹰,俯冲而擒,但英国的小说家,喜欢叙述鸡毛蒜皮的琐事,像一群啄余谷粒的鸽子。老鹰觉得鸽子没有出息,但鸽子却觉得,不一定在蓝天和峻岭,在教堂的日影和青苔的檐阶之间,更有细节的天地学问在。
    
法国人热爱革命,用暴力推翻皇室,英国人觉得法国人很疯狂,激情驾驭了意志,感性推翻了理性,无论在艺术有多大的成就,这样的民族总是低一级的。福尔摩斯侦破谋杀的过程,也是一样,一宗谋杀案发生了,出现一具女尸,是谁干的?福尔摩斯对于「沉寃待雪」、「锄强扶弱」、「替天行道」之类的道德理由没有兴趣,他把每一宗棘手的谋杀案,当做一局艰辛的围棋,一个高深的填字游戏,一道科学的不解难题。他对死者并无怜悯,对凶手也没有仇恨,福尔摩斯有没有血性?读者不知道,这一点,也不重要。只知这位高人,从拆解一个迷局的过程中得到快感,小说家把这个过程写出来,就是一种文学和娱乐的成就。英国在世界文明之中,是一项伟大的资产,正在于当世界都陷于歇斯底里的疯狂中,只有英国人是冷静的,做到这一点,先要习惯孤独。电影《英女皇》的主题很深,对于民情喜欢大喊「我们崛起了」,喜欢集体唱K、猜枚,群起冲凉揼骨的国家和地区,这是一部大闷戏,看翻版《黄金甲》好了,这部戏不要花寃枉钱进场。

 3 ) 目之所及

 每个人的眼睛看见的都是前方,能看到目之所及的一切,却唯独看不见自己~
  而每一次看见的,却不一定就是事实的真相,因为任何人和事,其实都不是可以被他人全部理解的,加之同一个角度,永远不可能同时站两个人,所以人们对事物的理解,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我们总是希望可以被他人理解,却很少想到要去理解他人。如果换一个位置考虑问题,可能看见的就完全是不一样的景象了,就好像我以为没有发生过的事,其实早就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发生

  每个人都是独立着的个体,谁也不能替代谁活着。因此我们不知道的事远比我们知道的要多上许多,这也便决定了我们总是以索取的姿态存在着。想要自己喜欢的衣服包包手表,想要要吃喜欢的食物,想身边的人都喜欢自己,想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问题的出现,想知道问题的答案,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摆脱痛苦想忘记伤害想得到快乐……但其实,我们给出的答案又有多少呢?
  我们想要别人理解的时候,有试图真的去理解对方过吗?我们想获得物质满足的时候,想过自己真正需要的是多少吗?我们想付出的时候,有想过对方是否需要吗?我们想得到一些什么的时候,有想过这样将要为之付出的是多少吗?而这些付出,又是否值得呢?……

  对,问号太多了,也没有完全解答的必要,因为很多事是不需问而有的事是不能问的。我也不想知道全部的答案,因为有时候生活的乐趣和意义,就在于它的未知性

  可是这部讲述伊丽莎白2世的电影里,我还是看到了理解的重要。女王之所以能够成为女王,何止是世袭家传这样简单的制度就可以维持的,更何况要得到那么多人的尊重。也因此看到,布莱尔的出色,不仅表现在他的政治能力上~一个人之所以可以有所成就,智商情商以及天赋的一些善良本性是必须的。对于女王如此,对于首相亦如是

  我们不是女王,也不是首相,但有些生存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凡事总是考虑着“我要……”的时候,即便想的是:我要快乐。也会变成让人不高兴的根源
  所以有的时候想想,动物比人快乐,恐怕并不是因为我们所说的,他们是低人一等的动物,而是是有的事情,太过在意反而会显出人类的愚昧来了。

  把所有问题化繁为简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这句话不无道理……

 4 ) 永远的女王


20年前高中时读《傅雷家书》,让我过目不忘的词汇就是:“又热烈又恬静,又深刻又朴素,又温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这是中国“士”大夫阶层的处世态度,也是具有高度文化修养的精英阶层人们身上常见的特征。这个词汇用在Helen Mirren扮演的伊丽莎白二世身上倒很贴切。

电影从首相布莱尔上任开始,随即黛安娜的去世无疑似一枚重磅炸弹落在白金汗宫草坪上,媒体狂轰乱炸,民众穷追不舍,不断考问皇室态度。在高涨的“虚拟环境”下人们的情绪里,民众已经把黛安娜当作灰姑娘,王室婚姻的受害者。

女王还天真地以为人民还是她五十年前上任时对她顶礼膜拜的民众,私生活不检点的前王妃、前儿媳妇被狗崽队追逐致死不过是自己家庭私事而已。

女王如果读了美国新闻学家李普曼Walter Lippmann的《公众舆论》,和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的《乌合之众》,处理这场王室危机公关事件就会更加得心应手吧?

他们还在皇家园林打猎休假之时,外界已经舆情鼎沸了。好在还有首相,年轻的首相抓住一切机会进言,挽救了王室形象于危难之中。

最难忘的一幕是女王独自驾车在皇家御园的山峦和溪流中驰骋,在河滩上抛锚等待救援时,她看到了拥有14个叉的雄鹿,他们俩目光对视力了一会儿,女王眼睛湿润了。

Helen Mirren诠释的女王比女王自身更符合人们心中对女王风范的期待吧?


整部片子流畅、清新、优美,矛盾处理和解决都消于无形。暗自感叹,只有英国能拍出这种味道的片子啊!


2007年1月22日伦敦雾

 5 ) 是女王,不是小红帽的外祖母

女王,她是女王,字面意义上的,原本意义上的。所以一国首相在同她见面之前,也要趁小跑着上楼的时候,听人教导礼仪和细节事项,并且之后依然要女王纠正;而第一夫人更是只尴尬的坐在门外,等那一记摇铃,进去敬一个僵硬的屈膝礼,来搭配脸上不自在的笑容

这部现实新闻资料结合电影手段的片子的目的是什么?展现戴安娜事故身亡之后政府和王室每一个艰难抉择背后的纷乱?追忆近10年前那朵英格兰玫瑰随风离去给民众带来的苦痛?还是,让大家长出一口气,(或许嘴角还微微上扬),说,人还不是都一样

我不得不猜想最后一条的分量,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女王孩子气的委屈扁嘴,面对茶点的喜悦,以及被深夜叫醒之后穿着粉红色睡袍抱着疑似热水袋的物什蹙眉深思——没错,粉红色睡袍,热水袋,加上那付显然过大的眼镜,我简直怀疑那是小红帽的外祖母

所以,那个,过了,就像开头女王同画匠说自己希望可以参与投票那般直白且真的有些老套的台词,过了。相对而言,第一反应是要调动私用飞机,随后又噙着眼泪哄孩子睡觉的查尔斯王子便自然得多;会在家穿着标明“Blair 10号”球衣到处晃的布莱尔也能令人会心;而似乎随时会发作,且说得出“她[戴安娜]死了比活着还烦人”的菲利浦亲王,也完全不难接受

可是,她是女王,不是小红帽的外祖母。所以我的意思是,相对扁嘴,粉红睡袍,和热水袋,我更喜欢看她在布莱尔说“他们[人民]的悲伤”之后情绪难当的诉说整个王室,以及自己,自己做为一个祖母,一个有感情的人,同时却也是一个女王,如何沉默的,有尊严的面对自己的悲伤。这样不就很好,责任和人性,自然的合理的流露了出来

我或许不该对那些小细节耿耿于怀,那么回过来看这个故事:民众,政府,王室,加上传媒(舆论),可以制造出怎样的历史性的“不寻常”(extraordinary)事件。我恐怕实在太不惮于以极大的恶意看待人性,及至于首相诚恳的表情也不能让我摆脱“恩,好运气,上台就得到这么好的机会提升民众支持率”的念头,更无庸说他背后班底冷静理性的表现,是我不够善良想法的多好佐证。而民众,哦,天,对不起,可是镜头一再扫到那如山的鲜花的时候,我忍不住想,阿,看起来真像垃圾场。菲利浦亲王说,他们出于什么理由,来为一个他们根本不认识的人上窜下跳?想一想,恩,为什么?不,天,对不起,我绝对不认为人民是愚笨的,该被俯视的,或者相对不重要的。可是在群体中,某些东西将被传播,放大,扭曲,从无到有或从有到无,这些效应是不可避免的,也因此,无可厚非

所以第一次王室(被迫)走出宫殿,看看那些花束,那些卡片,对人群微笑示意的时候我觉得很有些荒谬:你们步步紧逼,要的就是这个?意义何在?他们露面,微笑,和他们不这么做,差别何在?还是,或许,民众就像秋菊,要的只是“一个说法”,一个,模糊的,他们并不知道含义的,交待??

第二次王室走出宫殿终于安慰许多:有小女孩给面对这一切的女王,而不是已经离去的戴安娜,献花;有人屈膝致意,向(并非出于自己选择)把自己的人生献给这一“职位”的女王

对,观众可以长出一口气,(或许嘴角还微微上扬),说,人还不是都一样。人的确都平等(equal),但是不一样。没有人想听责任压力社会角色的陈词滥调,我也只想说,她终究,是女王,不是小红帽的外祖母

====================================

一些不靠谱的小细节:

查尔斯去巴黎那场,戴安娜灵柩旁那个神父,长得真像冬瓜汤(我是说汤姆·克鲁斯菽粟,不知道典故的翻俺对M.I.3的评论),,,

而葬礼那场,有一个抹眼泪的红衣女孩很像戴安娜

葬礼的时候王太后在打瞌睡,,,

我怀疑导演或者编剧不太喜欢切丽,所以她在开头同女王见面那场有点滑稽,而后对女王及王室的评价则显得过于刻薄。也可能她就是如此,恩,女人多少都有点小心眼

今天最大的惊喜是发掘了这个小影院/剧场,其实这么的赞,而我居然一直蒙蔽于思维定势没有发现!以及,漂亮的完成了第一次平趴,我的车技实在越来越帅,终于不辜负,我那辆那么酷的车,立此存照 - -v

 6 ) 女王

1997年,黛安娜王妃在巴黎因为车祸意外身故的消息传出后,举世震惊国国内更是哀声一片。悲痛欲绝的民众对以伊丽莎白女王为首的英国王室表现出来的 冷漠和回避态度十分不满,一时间群情激愤,反王室的情绪高涨不下,戴妃之死让英国王室陷入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中。而首相托尼·布莱尔刚走马上任就面临这 样一个棘手的局面,一面是哀痛愤怒的英国民众,另一方面是竭力维护传统、避而不出的英国王室。身处峰头浪尖、压力重重的“平民首相”布莱尔必须尽快找到解 决办法,抚平民众的不满与怨气,让女王与人民的关系恢复往日的和睦,同时确立起自己的声望和威信

真正的英国女王拒绝观看该片,因为她不想看到别人扮演的自己重温她生命中最糟的一周。

影片的目的是想展现黛安娜王妃死后一周内,王室中各个人之间的强烈感情交流

《女王》除了在对布莱尔的善解人意上实在有些谄媚外,基本上还原了事件的原貌。无论是对过着低调生活的女王的性格刻画,还是对戴安娜的认知,都是用极度客观全面的角度来表现。

 短评

Helen Mirren的演技,让人叹服!

5分钟前
  • 北极光
  • 力荐

未戴王冠,不知其重。首相爆发的那番话正中主旨,四分之一民众甚至要废除君主制,全世界要她表演出悼念。片子讲的是天人两隔,却不得不继续撕扯角力的王妃和女王。架构了危机框架讲故事,工整却别有洞天。女王陷在小河中看见的那只鹿,以为赶跑它便可予其自由。这与她的处境何其相似,无人能懂最凄凉。

6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来自伦敦的投资银行家暗指布莱尔吧。从雄鹿身上,女王看到了自己,所以才会立刻去看死去的雄鹿,而迟迟不去看戴安娜。

10分钟前
  • 林||我们谈什么都像谈死!
  • 推荐

甚至可以给更高的星,很好的娱乐电影,故事紧凑,主旨明确,很干净,Helen Mirren 的表演很好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被舆论绑架的王室。 个人觉得王室的存在只是对旧时代贵族精神的缅怀而不是阶级压迫,然而人民以悲伤为由,逼迫女王违背内心。职责第一,个人第二的女王也蛮可怜,但是所有王室纠纷比不过死人的力量。“我选择静静地悲伤,默默地哀悼。我以为这是我们民族一贯做事的方式。从不张扬,但不失尊严。”

16分钟前
  • 完颜穆尔登格
  • 推荐

驾驭一段敏感的历史,喜欢这种写实风格,不给观众灌输任何观点,只是把事实展现出来你自己去判断。

21分钟前
  • fomalhaut
  • 力荐

此片之好,就在于对于“戴安娜到底好不好”,一直没有评价,只是冷静地展现众生相,正是如此冷静,才显得众生更盲目,庸俗,“随时准备被感动”。他们才是本片主角。

25分钟前
  • 囧之女神daisy
  • 推荐

蛮触动于片尾女王对布莱尔说的一席话。作为君主,应该隐藏自己的感情,责任第一,个人第二,这是自小被培养出来的一种操行。可是这个操行不适合于这个年代,这个年代的人喜欢大惊小怪,喜欢公开表态,喜欢作秀,喜欢表演,就连女王,也要适应这个时代去演一场戏。你说这是进是退呢?

27分钟前
  • A-sun*
  • 推荐

2007.9.6 新京报新世纪联合观影活动

29分钟前
  • 蒜 | BOY A 🌈
  • 力荐

这么枯燥的内容居然拍得让人欲罢不能。

31分钟前
  • 可可爱爱郭麒麟
  • 推荐

这么boring的题材居然能做得如此好看,服了。

36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力荐

镜头前的戴安娜看着很做作

37分钟前
  • .
  • 推荐

传奇的女人 突然对英国王室产生浓厚兴趣

42分钟前
  • 杨迪
  • 力荐

尊严、理智和克制是如何输给了狂热的娱乐情节,输给了大众媒体渲染的群体性情绪。不管跟事实是不是一致,这部电影本身的逻辑挺好看的。

43分钟前
  • 荞麦
  • 推荐

不太能理解拍这个电影的意图。

45分钟前
  • 布宜諾斯
  • 还行

只是像纪录片一样的静静展示了这一段历史,新意不多,缺乏能吸引人的元素~~

46分钟前
  • 战国客
  • 还行

也不容易的说

50分钟前
  • 渭川
  • 力荐

演伊丽莎白的老女人演技非常好。但除此之外无看点。

52分钟前
  • 川总
  • 还行

绝佳的小切入点,以女王一周内的困境,写尽世道人心、时代变迁。将并不算有趣的一件事拍得拉扯人心到窒息、环环相扣的精准,笔笔皆时代。极度工整下的是惊艳的演技,似乎感觉不到任何人的一丝微差,戏精海伦·米伦,演得真叫不可思议。“不要混淆谦卑与屈辱。”

54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演员太赞了

57分钟前
  • 扭腰客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