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越疯人院

剧情片美国1975

主演:杰克·尼科尔森  丹尼·德维托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路易丝·弗莱彻  

导演:米洛斯·福尔曼

 剧照

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2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3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4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5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6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3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4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5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6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7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8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19飞越疯人院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04 12:28

详细剧情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瑞秋(路易丝·弗莱彻 Louise Fletcher 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 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生性自由的麦克再也无法忍受疯人院的生活,他联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开始自己的计划:飞越疯人院。 本片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豆瓣

 长篇影评

 1 ) McMurphy为什么要……?

这个片子的原著和电影我都看了,对原著的印象大概更深一些,有些地方可能会记混,不过大致上应该差不太多。顺便推荐大家去读原著,从头到尾都非常精彩,很多细节在电影里都被省略了,毕竟时间有限。

看到大家在讨论McMurphy的死,忍不住想说几句。这部书/电影对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精神病院可以算是很真实的描写,病人完全没有人权,虐待时有发生,治疗方式十分单一,最有力的工具就是书/电影里所有人都害怕的电击治疗。而对精神分裂症的终极治疗方式就是McMurphy最后所接受的额叶切除手术(lobotomy)。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以后人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personality)。这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可是当年手术的创始人Moniz却因此获得了1949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自从这本书问世以后,美国和欧洲掀起了一系列反对滥用电击治疗及虐待精神病人的运动,通过了限制精神病院权力的法律条文,精神病人的生存状况才得到很大改善。

一个人怎样会被诊断为精神病人?作为“科学工作者”,我应该说,对精神疾病的诊断已经极大地系统化和规范化,有各种手册条文可以参照。但是对“精神”的诊断,始终有很大的困难存在。Chief和McMurphy真的是精神病人么?很明显,即使从我们“正常人”的角度来看,他们也没有什么严重的精神问题,chief之所以怪僻沉默,是因为他父亲是酋长的印第安部落被白人侵袭衰亡,而McMurphy最多不过是一个不听话的捣乱分子,还自作聪明地以为精神病院会比劳改农场要强。但是社会规范体系是容不下这样不遵守规则的人的,所以不论McMurphy身在何处,他的结局几乎是注定的。

只是书/片子的中间,看到他们出海钓鱼,看到他们找来女子和billy在一起,看到他们暂时的胜利和欢乐,我几乎已经完全融入进去,和他们一起轻松地快乐着,忘记了那必将来临的命运。当McMurphy终于被送去手术,我几乎快要落泪。这样鲜活的一个人,他的调皮和活力宛然还在眼前,却始终斗不过社会的规范,转眼间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他不是植物人,手术后过一些日子以后他能够起床,吃饭,说话,可是他已经不再是McMurphy,只是护士长的成功作品而已。人世间最大的悲哀,只怕莫过于此了。

Chief在逃跑之前,为什么要杀死McMurphy?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因为他知道,如果真正的McMurphy还活着,一定会觉得宁可死了,也不愿意过行尸走肉的生活。也因为在他的心中,这样的McMurphy存活在世界上,是一个极大的失败和讽刺。McMurphy曾经说过,他们要离开疯人院,——获得自由对他们来说,便是最大的胜利。现在这样的McMurphy怎样才能够离开,怎样才能够自由?只有一个方法,就是死去。Chief杀死McMurphy,只是帮助他作出最后的抗争,然后带着McMurphy的思想和期望,冲出去寻找他们的自由。

就象很多人说的,其实我们“正常人”在社会中的处境,未见得就与这些精神病人有很大的区别。“护士长”所在皆是,被扼杀的McMurphy,也实在并不罕见。我非常喜欢这部书/电影,正是因为我能够体会到他们的欢乐,痛苦,斗争,失败,而感动于他们最后惨烈的胜利。要我总结它给我的感想,四个字:荡气回肠。

 2 ) 关于《飞越疯人院》

疯人院显然是个隐喻。这隐喻在当时看来便似乎太浅显,何况今天已经有不少人看过了《肖申克的救赎》和《楚门的世界》;当然,有些人会愿意扯上《看上去很美》,姑且算它一个吧。
       麦克墨菲显然是个混混,而且有点小聪明,靠着装疯卖傻躲避了牢狱之灾——虽然代价是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护士长拉契特显然是个好人,道德上完美无缺,是个完美的制度与即成世界的捍卫者。影片最后小混混墨菲成了英雄,而“该院最好的护士”拉契特却是个地道的恶魔。这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实际上,抛去各种影评和溢美之词给我们戴上的有色眼镜,我们可以感觉到,是“疯人院”这个环境成就了麦克墨菲,因为他若在一个相对正常的环境里,他能做的事就只有“至少五次因闹事被逮捕”——无论以他所处的时代或者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这样的人都无法被称为英雄。但恰好他被送进了疯人院,他不安分的性情,让他打破的制度恰好是那么不合理——而我们可以想见,以他的性情,合理的制度他也会打破的。所以,可谓是“时势造英雄”,麦克墨菲被人称道的英雄主义色彩似乎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浓烈,而所谓的“殉道精神”更是有点生拉硬拽。
       但是,毕竟麦克墨菲是作为一个被艺术化、夸张了的形象出现在影片里的,从戏剧效果的角度考虑,麦克墨菲的流氓气与护士长拉契特的道貌岸然形成的强烈对比,很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我们应当可以看到的确是他的这股与众不同的流氓气,让他对制度——他才不管这制度是好是坏,只要这制度限制了他——无比憎恨和对自由极度渴求,让他对生活充满激情,让他尝试“飞越疯人院”。如此便够了。何况鲁迅他老人家的那句“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也能为他开脱不少。一个执着于“费厄泼赖”的道德完人,有多少激情来抵抗不自由、来面对如潮的不讲究“费厄泼赖”的敌人?只有流氓才能对付道貌岸然的卫道士,这似乎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若麦克墨菲是个道德高尚并有极高觉悟、已经自我觉醒的很有境界的正人君子,我会以为我是在看一部长春电影制片厂出产的片子。
       关于护士长拉契特的评价,相对而言,似乎可以简单很多。很多人认为她是个恶魔,这大概是没错了。但试图通过举她大声播放音乐来“折磨”病人、在病情讨论会上揭病人伤口等例子来证明这个结论,则显得有点太过简单了。若她这个角色如此单薄,如何让她的扮演者路易丝•弗莱彻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实际上我们纵观整部电影,看不出拉契特有任何通过虐待病人而获得快感的迹象。
      播放音乐是好的,而有些老人耳朵不大好,需要大点声,似乎没什么问题;通过大家讨论来治疗病人,出发点也显然是没错的;大部分人,特别是些老人家习惯了现行的作息时间,不因棒球比赛而改变作息,免得打搅了他们,道理上也没错。单纯地从动机而言,我们看到拉契特是处处为病人着想;哪怕结果并不尽人意,她也没有从病人的不悦、甚至痛苦中获得任何恶意的快感。也就是说,道德上她似乎无懈可击。但事实上,过大的音量的确影响了病人的正常交流;而大部分的病人其实不想暴露私、揭自己的伤疤;有不少病人是很想看棒球赛的。于是我们发现,拉契特之所以为恶魔,正在于她是个好人,是一个道德上完美无缺,对制度异常执着的人,正是这种占领了道德制高点的优越感,让她在“一切都是为了病人好”的道德掩护下丝毫不顾忌病人的感受,一意孤行地坚持不合理——她当然不这么觉得——的制度,伤害——她也当然认为是在帮助——病人。这不禁让我们想到我们中国的那些“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学先生们,当他们把出轨或者疑似出轨的女性塞进猪笼,沉入水底时,他们是不会有任何罪恶感或者获得任何犯罪的快感的——他们只会痛心疾首地感慨世风日下,同时觉得自己的行为无比正确。不合理的制度已经内化为心中的道德律,他们做出的行为便只能代表制度而不能代表他们自己了,因为已经被彻底制度化的他们已经成了制度的一部分。
        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在《鼠疫》中写道“世上的罪恶差不多总是由愚昧无知造成的。没有见识的善良愿望会同罪恶带来同样多的损害。人总是好的比坏的多,实际问题并不在这里。但人的无知程度却有高低的差别,这就是所谓美德和邪恶的分野,而最无可救药的邪恶是这样的一种愚昧无知:自认为什么都知道,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这段话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护士长拉契特的不敏感或者说无知——不论这是天生的还是制度化的结果——让她漠视病人的需求,而又正是这种漠视,让她能毫无顾忌地挥舞她的道德大棒来执行她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和道德律,而这更进一步地导致她的无知。如此,她便陷入一种不可抑制的“自激”,像一条咬着自己尾巴原地打转的蛇,生活在自己的一个能自圆其说的封闭的世界里;而在这个能自圆其说的世界里,她是“全知全能”的——“于是乎就认为有权杀人”。分析到这里,我们便会发觉拉契特其实比麦克墨菲更有代表性,她实际上代表了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好人,但由于无可避免的智力上的局限性,于是好心办坏事。当我们用相对尖锐、恶毒的语言来形容这种人(其中必然包括我们自己)时,那便是如易卜生在《人民公敌》中对“结实的大多数”的描述:“我们这儿,真理和自由最大的敌人就是那结实的多数派。不是别人,正是那挂着自由思想的该死的结实的多数派!现在你们明白了!”,“真理”、“自由”、“自由思想”都是好词,用任何一个其他的好词来更换它们,关于“结实的多数派”的说法也是成立的。“为了病人好”的拉契特自己便是病人们最大的敌人,于是无意中便做了“结实的多数派”。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道德的悖谬。
        我在文章开头提到了《看上去很美》,这是因为06年这部片子上映时,有人起哄称它为“中国的《飞越疯人院》”,“儿童版《飞越疯人院》”。单纯地就角色和某些场景而言,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比如说“幼儿园”对应“疯人院”,李老师对应护士长拉契特,方枪枪对应麦克墨菲,集体拉屎对应“Medicine time”等等。但问题是,表面看来,《飞越疯人院》和《看上去很美》都是一部关于专制与自由、制度化与反抗制度化的电影,就这点而言,两部电影的确是极其相似。但其实《飞越疯人院》还有一更深层次的内涵。当我们拿《飞越疯人院》和《肖申克救赎》、《楚门的世界》以及《看上去很美》一起做比较时,往往只着眼于这几部影片的主题都是表达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的关怀,但却忽视了《飞越疯人院》与其他片子在表达这一主题上的方法上的不同,而这种表达方法上的不同,恰是他高于其他片子的地方。《肖申克的救赎》等几部片子是在通过制度——制度化与反制度化——来体现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由的思索与追求;而《飞越疯人院》则更多的是直接地通过“人”这一命题本身来表达对人的关怀和对自由的理解。它其实是以麦克墨菲和拉契特的矛盾为引子,通过对其他病人,尤其是酋长、比利两人的刻画,表达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近乎哲学的命题,那便是:如何对待“自我”,从而不单对制度化进行批判,更多的是去试图探索、揭开这种“制度化”产生的根源。
      在《飞越疯人院》里,我们会发现被真正制度化的其实只有一人,那便是制度的代表护士长拉契特;而反制度化的也只有一人,麦克墨菲。其他病人,除了少数几个有暴力倾向的以外,制度于他们是没有多少关系、可有可无的,因为他们都是自愿进入这个疯人院的。是的,他们都是自愿的,不同于《肖申克救赎》里被强行关押的犯人们;不同于《楚门的世界》里生来便在摄影棚里的楚门;也不同于被迫上幼儿园的方枪枪们。他们都是自愿的。他们自己选择了进来,并且随时可以选择离开——当麦克墨菲知道这点时,感到无比震惊,因为在他看来这完全不可思议。很多人会从病人们并不愿意离开这所疯人院并对护士、看守们逆来顺受而得出他们已经被制度化的结论,姑且这么认为吧;但他们忽视了一点,那便是病人们是自愿进来的。如果他们真的被制度化了,那制度化也只能是果,在他们进入疯人院之前便存在的、让他们接受制度化的因更加引人思索、让人毛骨悚然。
        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主动进入这个疯人院?影片对除了麦克墨菲的其他病人的刻画似乎告诉了我们答案。比如说酋长。酋长是印第安人,一开始是医院里病得最严重的人。他虽然身体强壮,牛高马大,却严重的自我压抑,反映迟钝,从不说话,以至人们都以为他又聋又哑。而后来,在麦克墨菲的鼓动和激励下,他渐渐与其他人接触了起来,最后成了墨菲知心的朋友。在一次与麦克墨菲的对话中,墨菲说酋长很强大,而酋长却说道:“我父亲才是真正的强。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他喜欢……所以大家都不放过他……”显然酋长的父亲的遭遇让他对自我的释放产生了怀疑,从而导致极其严重的自我压抑。我们再看比利。比利是一位弱小、自卑、口吃的病人,当麦克墨菲准备逃跑时,邀请他一起走,他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我相信这不但是比利一个人的答案,也是全体病人的答案。他们都“没有准备好”。而这种对自己的不信任、强烈的自我压抑,使他们主动选择进入疯人院,甘愿接受各种不人道的待遇。在影片的最后部分,麦克墨菲把她的女朋友弄进了疯人院,并举行了一个派对。那个晚上,墨菲甚至让他的女朋友跟比利发生了性关系,以满足比利对他女朋友的爱慕之情——某种程度上,比利的自我压抑就是由于曾经被喜爱的女性拒绝而造成的。这件事第二天被拉契特发现了,在她质问比利,并对他表示彻底的失望时,我们可以看到比利在回击她时口吃的毛病消失了。这是一个很有象征意义的情节,比利通过欲望的达成而解除了自我压抑,于是作为他“不正常”标记之一的口吃便消失了。虽然比利最后在拉契特的刺激下悲愤地割开了自己的手腕,自杀了。但我们可以想见,他在解除了自我压抑的那一刻,他便已获得了自由。
       影片的结尾墨菲去世了。在比利因拉契特的刺激而自杀后,他袭击拉契特,从而被切除了脑白质成了真正的白痴。此时已经寻回了自我的酋长不忍心见到墨菲如此痛苦且荒谬地活着,便用枕头闷死了他,然后扛起水泥台,砸开了窗户,独自一人,在晨曦中向远方的树林跑去。而在他身后,是其他病人远眺他高大的背影时发出的阵阵欢呼。
      是的,酋长自由了,但与其说这是挑战制度、规则的胜利,不如说是因为他重新认识了自我,释放了自我。而其他病人,他们望着酋长的背影,望着洞开的窗户却没有行动,这显然不是制度和规则的原因,而仍是因为“内心不自由”,还“没有准备好”。但好歹他们欢呼了——他们对自由有了向往。
      “普鲁士的专制制度是对作家内心不自由的惩罚。”马克思如是说。
      麦克墨菲,显然他一直都是自由的。

 3 ) 疯人院:秩序与自由之间的博弈

看完电影的结局,我非常震撼和感动。但仔细考察这部电影的环境和演进,我认为是这并不是一部完全歌颂革命和自由的电影,虽然它包含着反抗精神和自由精神的因素。
  
疯人院是精神病人的聚居地。男主角麦克默菲进入疯人院之前,这里秩序井然,医生和看护们与病人互道早安,按时娱乐,服药,开会和自由活动,偶尔还组织出门游玩。病房里经常播放着悠扬的轻音乐,护士长瑞秋虽然并不友善,但足够专业。从表面上看,这里是精神病人的庇护所,但它外表的温情脉脉有一个严酷的基础:所有病人都必须严格遵照既定的规则生活,不得反抗或怀疑医护人员的意志,否则就会受到电击甚至切除额叶的“治疗”(惩罚)。
  
麦克默菲的到来打乱了这一切,他是启蒙者的化身。他开朗热情,天性无拘无束,对生活和人群有一种本能的热爱。最重要的是,他并不把周围的人当作真正的疯子,而把他们当成和自己一样的正常人,对他们有种兄弟般的感情,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应当和他一样享受人生。“你们和那些街上的混蛋没什么不同”——这就是麦克默菲对同伴的态度。因此,他和缄默耳聋的酋长说话,教他打篮球,教大家玩牌赌钱,甚至略施小计,把他们带领出去进行了一次海上钓鱼。
  
于是我们看到,“疯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逐渐苏醒了,疯人院逐渐出现了生机。最明显的表征是,他们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开始“提问”了。我们看到,最初一次会议的讨论环节,几乎是护士长的独角戏,病人一律沉默,麻木不仁。但后来,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并提出各种问题,一次比一次热烈。“比利不想谈论的问题,为什么要逼他回答?”“为什么宿舍在白天和周末要锁起来?”“为什么我不能得到我的香烟”
  
为了看棒球大赛而进行的两次投票已经体现了这种苏醒:第一次,麦克只得到了犹犹豫豫的三票,第二次却是全票——民众的民主素质是在民主实践中提高的。当然,护士张瑞秋压制了这种病人们妄想主宰自己部分生活的行为,虽然两次投票都是她这个实际上的独裁者首先提议的,但显然——独裁是不可能改变的,民主不是目的,只是手段。
  
引起香烟争端的第三次会议达到了一个高潮:“你们有什么权利把我们的香烟扣留在你们桌上,只当你们心情好的时候才发一包?”要注意契奇维克歇斯底里时的一句台词:“我不要他的香烟!我也不要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香烟!我甚至不要你(指麦克)的香烟!我要我的香烟!我的、我的、我的!”
  
这里强调“我的”,其实在强调一种天然的合法性,强调人的自然权利,也即“天赋人权”的觉醒。
  
在这一次香烟争端之后,一直沉默的酋长开口说话了。作为疯人院里一个真正健康的正常人,酋长代表的是社会中真正的清醒者和理性者,对环境具有理性的洞察,因而选择了装聋卖傻,默默地过着自己的生活。他不认为自己具有反抗或逃走的能力,但他的沉默并非出于麻木,而是代表拒绝:拒绝与权力或体制发生关系。而麦克也看出了这种洞察,所以他力邀酋长一起逃跑,“只有我们两个”。
  
然而,麦克的计划失败了。他的计划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他一直在独善其身和成为领袖这两者之间徘徊。理性告诉麦克,他不可能成为这样的领袖,但他不由自主地完成了对病人们的“启蒙”之后,潜意识里又无法完全抛弃他的同伴(他们弱于他)。因此,他一次又一次地错失逃跑的良机,并且被比利——这个享用了麦克的友谊和女人的年轻人——出卖。
  
让麦克致命的行动,并非是他的最后一次“Party”,也不是他“诱使”比利与女伴发生了性关系——类似的麻烦他已经惹过很多次了——而是他对护士长瑞秋的攻击。这时候,强权者暴露出了其容忍的底线:一切想要威胁其存在的人,必然会受到最不公正的、最严酷无情的报复。
  
比利遭胁迫自杀的悲剧发生以后,护士长说了一句话:“现在最重要的,就是回到日常秩序。”于是,疯人院里,“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病人们照常打牌、赌钱、吃药,偶尔谈起麦克。风波过后,英雄对于民众,已经成为过去式和茶余饭后的谈资。只有酋长,还在苦苦等待麦克的归来。然而,他等来的却是一个被施加脑部额叶手术的、没有灵魂的麦克。麦克的精神被杀死了,麦克也就随之死亡了。
  
这时,酋长身上的力量复苏了,“我感觉自己像山一样强壮”。他用枕头闷死了被“改造”过的麦克,独自一人,举起了那个麦克不曾举起的水箱,重重地砸向疯人院的玻璃窗。他高大修长的身影在晨曦的微光之中,在灰蒙蒙的天空下的荒原上大步向前,渐行渐远。
  
当强大的极权已然稳固之后,历史就形成一种难以抗拒的惯性,如同疯人院那张“精心研制”的作息表一样,这就是秩序的力量。在疯人院里,秩序给予病人们保护,同时也造成他们被彻底剥夺自由的现实。民众是具有疾患的。他们热爱英雄,但同时软弱无力、畏惧强权、只重视自己的利益、无原则可言。而且,正如李普曼说,民众是需要被统治的——“我确实知道,对同居于一国或一地的人群来说,最大的必需品莫过于被统治,如有可能便实行自治;如蒙天赐,就受廉明政府的统治,但无论如何,非被统治不可。”当自由与秩序(权力)进行博弈的时候,其实是“利益”站在天平的两端。而权力掌握着所有的资源,自由手里则空空如也,高下立判。因此,疯人院依然存在,而且还将存在漫长的时光。然而酋长毕竟代表着一种希望,一种实现理想的希望,尽管模糊,尽管在寥廓的原野上,他白色的身影只是沧海一粟。

 4 ) 又是一部“闷骚”型的奥斯卡最佳影片

声明:本篇感想与主流的影评有些背道而驰,有部分展情节透露。慎入!建议先看完影片,再看评论。

不得不承认,我是直到今天才看到这部影片,感觉好像有点落伍了。

很早就已经听说过个影片,不过关于它的资料了解并不多。今天在网上才看到此片曾在第48届奥斯颁奖典礼上横扫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及最佳改编剧本这五个最重要的奖项。不过,一向对奥斯卡并不感冒的我对此也没有多大的触动,只是有点好奇。既然把五个最重要的奖项揽入怀中,应该必有其过人之处吧。

在我的印象中,大部分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都是那种“闷骚”型的,基本上都是深沉的不得了。虽然这些影片的思想内涵都很深刻,一般都是针砭时弊的,但是单纯的从观赏性来说,它们却不如一般的商业电影。从历届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来看,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恐怖片获奖的屈指可数。所以一般来说,观看奥斯卡最佳影片都得耐着性子,看完后需要慢慢回味才能感觉出味道来。

老实说,看完影片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闷骚!影片突出表现了那种为了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而不断反抗的精神。但是我同时也觉得麦克默菲的行为也有些过分甚至有些荒唐,而且某些情节的设置还淡化了影片的主旨。

看完影片我也查看了一些关于此片的影评资料,发现有很多人都非常推崇此片。很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影片讲述的是被社会抛弃的人们的反抗斗争,讽刺了西方社会的非人性化。影片着力刻画了精神病人的黑暗生活和悲惨境遇,作为精神病院非人性体制的卫道士的医生的铁石心肠和冷酷无情,以及精神病院中病人对传统和体制的反抗。它对压抑人性的现代工业化社会的重重一击,是美国70年代社会电影的代表作。影片描写美国工业化社会对人性病态的压抑,着重反映了一种在现代化管理的社会中,人们被紧紧束缚而动弹不得的恐怖景象。影片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悲剧故事,实则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精神病院实际上是美国病态压抑的工业化社会的缩影。它象征着“囚笼”,任何与社会意志相违背的人都会被认为是“精神病”而打入囚笼。个性被受到束缚,而文明现代社会高呼所谓的“以人为本”,“民主法治”仅仅又是文字游戏,根本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精神病院亦是一个小社会,而精神病人则是“人民”,护士和工作人员就是统治者,医院的规则就是教条,就是宪法,不允许任何人违背。――(来源于网络收集,作者不详)

按我的想法来说,如果脱离了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美国70年代工业化的社会),那么本片的思想内涵远没有达到如此高度。我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也没有生长在那样的社会下,无法感受当时条件下影片带给我的触动。我是今天(2009年)才看到这部电影,难免会用现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待。也许是受到社会主义教育的毒害太深的缘故,也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变迁,看待事情眼光的变化,所以看完影片后,虽然觉得护士长的某些行为有些过激,但还不至于达到那种口诛笔伐的程度,麦克默菲虽然为自由、为个性解放而反抗,但他的品质也没有那么高尚,有时甚至觉得他是在“自作自受”。

以上的那些看法,纯属是我用现在的眼光观看此片时的心理感受。关于此片的详细解读在网上已经太多的影评资料可供参考,但是我在看了那些影评后,心里好像有些话不吐不快。当然,以下的这些看法,只是个人的见解,也许与那些主流的影评背道而驰,但却是我真实的想法,权当是“鸡蛋里挑骨头”或者说是一种另类的解析,聊以忘忧吧!

首先需要申明的是,我的这些看法是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仅就影片的隐喻和讽刺而写的,不过,有些方面即使在那样的背景下,也说的过去。

影片把精神病院喻为现实社会的牢笼,精神病人喻为普通社会民众,医生、护士以及警卫喻为国家的统治者或者说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人,把麦克默菲喻为为追求个性解放而抗争的人,把医院里的各种规矩和管理手段视为对民众的专制,其目的就是为了压制个人的自由和个性的解放……

以我的想法来说,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自由和个性都是相对的。医院里的那些规章制度,其目的并非是单纯的为了压制个人自由而设立的,至少它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些危险的人(尽管他们看上去并非全部是精神病人,但这是为了故事剧情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仍然是危险的)隔离开,恰恰是为了保护大多数人的安全。既然是相对危险的人,适当运用一些强制性的管理手段,也无可厚非。当然了,如果手段太过激烈(如片中对麦克默菲进行电击治疗和额叶切除手术),肯定是极力反对的。但像片中前面的那些手段,我个人感觉医院并不是那么专制的。

有人曾说,在片中那些精神病人的确定只是依靠医生的判断,缺乏人性,是专制,是没有资格的。我不禁想问,不靠医生的判断,要靠什么?又有谁有资格来判定?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精神病的判定不也是人为来做的么?那些精神病的标准不也是人为制定的吗?我们现在大多数精神病不也是靠医生的判断吗?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稳定、有序,必然会有一套相关的制度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转,要不然,这个世界岂不是早就乱了套了。

片中提到,麦克默菲曾向护士长提出放低喇叭声的要求,但遭到了拒绝。老实说,这个片段由于音效的原因,我还无法确认,那喇叭的音量是否真的如麦克默菲说的那样,有些过大。不过,我们也无法排除是他故意提出这样要求的可能性。毕竟,不同的音量对不同的人来说接受的限度是不同的,有些觉得50分贝的音量已经无法忍受,有些人则觉得这样的音量还有些小了,所以,护士长拒绝他的这个要求是否不合理,我们真的无法准确判断。

那个所谓的“民主”投票决定是否转播棒球比赛,说是护士长设得的圈套并不为过,但是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说,这些的做法也可以理解。这就像我们上学或上班的时候,碰到世界杯、奥运会,我们能向老师或公司老板要求更改作息时间,以便观看比赛吗?即使有一大半的人同意,难道说我们就应该牺牲那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大部分人的利益,凭什么呢?如果晚上转播比赛,他们的吵闹声是不是会影响其他人呢?这样的做法对那些不喜欢比赛的人来说,是不是也有些不合情理呢?不太人性化呢?

影片中麦克默菲带着一群人外出偷船游海,最后一个不少,平安归来。这是不是实在有些扯淡,这是为了突出主题而刻意设置的情节。在现实在生活,这样情况可能会发生吗?姑且不论他们能否偷得到车,从医院里逃出来,就是他们一群“疯子”出来,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想逃跑的(尽管有些人是自愿进入精神病院的,但也有些人是罪犯,也有些人并不是愿意呆在那里的),一群精神病人在海上游船、玩鱼钩、钓鱼竟然一点意外事件也没有发生(当然了,不发生意外也很可能的,不过,我想发生意外事件的机率绝对要大得多);如果他们这样的行为,一切无恙的话,真不知道现实中还有设立精神病医院的必要性吗?反正偷偷出去玩了一圈回来,没有伤人也没有害己,更没有什么大的危险,还要医院干吗,直接让他们出去玩得了。

还有护士长将病人的香烟管制起来,我觉得我是赞同她的做法的。麦克默菲公开赌博,说好听了是为了给医院时制造点生机出来,说句不好听的,他就是为了自己找乐子。如果他真的那么高尚,为什么赢了别人的不再赌局结束后还给别人,那些输了的人从护士长那里拿到烟再输给麦克默菲,岂不是全为他人作嫁衣。如果默菲真是为病人着想的话,那么他就会认同护士长说的话,如果他不赌或者赌后将香烟还给别人,那么护士长自然会将香烟发到他们手上,反正护士长又不抽烟,也不会无聊的用这些烟去谋私利。

至于麦克默菲,由始至终我都不觉得他的品质高尚,他的所作所为在我看来多数时候就是为了自己。他为逃避强制劳动(这点影片好像并没有交待很清楚,不过不管怎么样,他都是在装病)而逃到精神病院,首先他的动机就不纯,他是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进入医院,医生也曾质疑他的动机,但是他依然装病。不得已,医生决定留院观察。第二次,医生判断他没病,但是依然没病装病,能走不走,继续留在医院。等到第三次,几位医生的不同意见和护士长的看法将他留下来,这时的他反而有些愤慨,让我觉得他愤慨的实在没有理由。谁让他能走的时候不走,等闯出祸来了,就想一走了之,如此作为岂不是小人行径。

他在医院里的那些行为,要求降低音量、公开赌博、要求转播棒球比赛、打赌玩游戏、带人打篮球、偷船出海等等,说好听些是为了给医院带来生机,是在为其他人着想;说难听的就是因为他觉得无聊、郁闷,为了找点乐子,不得不找其他人一起来玩。如此一来,从客观的效果看,他的行为的确影响了其他的人,也让周围的人有了表达自己思想的愿望。但我觉得,他的主观目的却不是如此。

后来他决定逃走的时候,从外面找来了两个女性朋友举行了一场送别晚会,还带来香烟和酒水,结果把医院闹得天翻地覆,也不知道他考虑过没有别人的身体是否能承受酒精的刺激,他甚至还把他的一位女性朋友跟一位病人比利来了一场欢爱,其他病人也恶作剧般的跟着起哄。让我觉得他的行为实在有些荒唐。试想一下,假如你负责管理一个公司,乘你不注意的时候,有人把公司给搞得乱七八槽,不像样子,你会是个什么样的感受?还貌似很高尚的帮助朋友解决生理需求,如此荒唐的行为,作为一个正常的管理者,无法忍受简直太正常了。

由于这样一场的送别晚会,麦克默菲自己也喝得酩酊大醉,再加上比利的离别欢爱,结果把自己逃走的时机完全浪费掉,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知道肯定是走不掉了的。尽管已经知道剧情,但是以这样一种“完全可以逃走,却自己机会浪费”的方式出现,让我对后面的以他悲惨结局来突显影片主题的意图大大弱化。同时,由于他荒唐行径,导致了比利给护士长抓住口实,将他逼得自杀,虽然护士长的做法有些卑鄙,但罪魁祸手却是麦克默菲。他还很冲动的上前企图掐死护士长,不知道他有没有考虑到比利自杀的真正诱因是什么?我觉得他应该为比利的死负上很大的责任。

在这样极端恶劣的行为刺激下,医院终于采取了最严酷的手段,割掉了麦克默菲的一部分额叶,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白痴。“酋长”不忍心他受苦,用枕头闷死了他。对于他这样的下场,老实说,尽管我觉得医院的做法有些极端,太惨无人道,但是我觉得这恶果却是麦克默菲自己造成的,虽然凄惨,但是却不能让我太多的去同情他。我不反对他为自由,为个性解放而抗争,但是需要把握一个度,“兔子急了还咬人了”,何况本身就是负责监管他们的医院。所以有时觉得他是“自作孽,不可活”!呵呵……有点消极了。

不得不说,影片的结尾部分安排得很巧妙,医院对麦克默菲实施了惨无人道手术,麦克默菲也因此而丧命。在这样的结局下,使得我们对默菲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来,对于前面的所做所为也给出极为正面的评价,而代表护士长一方的医院由于手术的原因,以前的相对正面的形象也就变得是别有用心,极其负面。

这种情况,很像我国前些年的那些模范榜样。因为一次事件殉职或丧命,铺天盖地的赞扬声随之而来,追溯起来,这个英雄人物的祖宗18代好像都是很纯洁无瑕的,都是大公无私的。当然了,我们也不能否认情况确实存在,但真的每个英雄人物都是那么完美吗?不尽然吧?而那些因为一次的偶然事件而东窗事发的富商巨贾、政府高官们,更是被口诛笔伐,他们以前的所作所为也被看成了别有用心的做法。(如一些不法商人富起来后,热心慈善,捐款捐物,以至于我们都把它当作了为谋名谋利故意施为,还有一些政府高官,前期的时候很是清正廉明,结果一不小心栽了跟头,以前的那些政绩也变成了为谋上位而故意做给上级看的。虽然这些情况很多确实是如此,但绝不是个个都是。)

笔者最欣赏的还是那个“酋长”,给人一种“大智若愚”的感觉。相信绝大多数人都很赞同他将麦克默菲捂死的做法。最后,他举起沉重的水泥墩狠狠地砸破了铁栏,向着丛林深处逃去。“酋长”的出逃似乎也意味着默菲渴望自由,追求解放的精神得以传承,他的出逃,给人类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给影片划上一个最完美的句号。

以上所写的这些,是我在观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我并没有体会出像很多影评人写的那样很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讽刺意味。

也许很多人看了我的这篇感想后,禁不住的想骂人,也会有人觉得我的这篇感想脱离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实际上就像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解读毫无意义。不过,本人是本着记下自己真实感受的想法才写的,并不想违心的去颂扬它的伟大。

亦孤 /文 07/17/2009

 5 ) 自由何以成为悲剧

我觉得,人们对于这部电影的口碑已经完全具备了社会学的研究价值。因为看完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的,十之八九是热泪盈眶的模范观众——他们天性善良、追求自由、尊重个性、反对桎梏、对待顽劣孩童很萌很有爱。于是,乌托邦的敌人,似乎仅仅是一小撮冷血的护士长而已。

这显然不符合世界的本质。

换一个角度说:McMurphy在现实中的投影是什么呢?
他就是那个在深夜里撬走你自行车的家伙。
他就是那个在酒吧里调戏你女友的家伙。
他就是那个爬上你亲手栽的樱桃树,大肆饕餮的家伙。
他就是那个酗酒唱歌,吵得你整宿睡不着的家伙...

对了,他就是一次次把你气得想抄家伙的混球,在你咬牙切齿唾骂其为人渣的时候,言辞间不会留有半点同情。

嗯,我想说的就是这个——相比自由,人们更想要的是安全,而最安全的立场,就是“跟大多数人站在一起”。McMurphy们之所以被打入另册,无非是他的自行其是破坏了游戏规则,大伙为了自己的安生,把他送进了高墙里面。随后,我们就把这个过程集体遗忘了,并且无比心安理得。

人类的聪明莫过于,永远可以为自己找到合情合理的立足点,可以在价值判断的杠杆上表演花巧的体操,而且绝少失误。一种挑衅体制的诉求冥冥中催生出下贱的移情作用,当McMurphy被疯人院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时候,大家忽然又成了它的亲密战友,称他为英雄,与他一同企盼起“自由”,勾划着一次完美的越狱。

这不是很奇怪么?

我想为这部电影续写一段,那就是酋长壮烈地逃跑之后,披头散发、满身泥水、气喘吁吁、面目狰狞地敲响了你——一个对McMurphy寄予无限同情的善人的家门。

自由何以成为悲剧?
因为你就是那把锁。

=========================

豆瓣评价的上限只有五星,我则实在想给出六星的好评。
为那一个McMurphy,为那无数个模范观众。

=========================

这一段作为对秋夜星空的回复,也是对正文的最后补充。

秋夜星空:

不瞒你说,电影我看过两遍,第一遍真的也可以算是个模范观众,而第二遍,我开始焦虑,因为我的注意力开始集中于护士长的身上——一个彻底的理性主义者和专业主义者,原则至上,一丝不苟地做着任何自己认为是对的事情。如果说McMurphy是我们内心某一部分的投影,护士长难道就不是我们内心另一部分的投影?在我们自持掌握了真理的时候,当我们拒绝深入和关怀一种完全陌生的生存状态的时候,是不是也在全然无意之中做了跟护士长一样的事情?在这样的视角下,我们欲除之而后快的“坏人”、“神经病”、“无赖”、“奸小之徒”,其身份是否都那么可信?

当然,这是一个可以被意识到,却无法弥补的问题。可是奥妙在于,这里的许多人甚至拒绝被唤起这种意识——当他们把自己假想成受害者的时候,他们是满足的,但是当你指出他们也可能是施害者的时候,他们却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

谁都向往自由,但是若不能直视自己人性中的天然缺陷,你并不会因这种向往而变得高尚。

最后,我对“善”与“恶”的本质讨论没有兴趣,因为在我的字典里,人性是不可能被净化的——任何想当然地试图净化人性的人,即使是借着自由的名义,其灵魂中也必然住着一个暴君。

 6 ) 你是疯子我是傻

现在流行一个片子叫越狱。越狱我没看过,昨天看了一个飞越疯人院,着实把我吓着了。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Cuckoo, 布谷鸟。我查了金山词霸,它还有一个俚语的解释,是疯疯癫癫的人。Cuckoo’s nest 就是疯人院,很贴。
McMurphy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进入疯人院。他不是个通常意义上的好人,偷懒不好好工作,未经允许就说话,与未成年少女发生关系。这些举动就足以让人认为他是个疯子。可他自己是振振有词不以为然的,反而想当然的认为疯人院总比劳改场要好。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大堆的疯子,有狡猾世故怀疑自己妻子出轨说话很逻辑还喜欢扯到宇宙与人的Mr. Harding,有说话结结巴巴妈妈严厉求婚受挫不敢长大的小男孩Billy,有懦弱爱激动地Mr. Ches,有又聋又哑又蠢又个大的印第安Chief……一大堆疯子(nuts),生活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他们接受的治疗,就是护士长Nurse Rachel(具体怎么拼的没记清)表情和蔼却内心冷漠的座谈,毫不怜惜的挖掘着每个人的伤疤。他们每日就在护士小姐按时发放的药片,扑克牌和大富翁中打发着时间,耳边始终回响的是舒缓美妙却压抑的音乐。
起先我不喜欢这群疯子,高的高,矮的矮,胖的胖,丑的丑,沉默的,结巴的,傻笑的,跳舞的。可后来,当他们对着一台没插电源的电视机,伴随着Mac的解说又跳又喊的时候,当篮球乱打一气却赢了的时候,当Candy问他们,Are you all crazy? Mr. Ches开开心心的点头时,当他们抱着一条大鱼耀武扬威时,饿滴神啊,这真是一群可爱的疯子。
故事到了最后,离自由只有一步之遥的Mac和Chief,平安夜的狂欢,甚至结束了童男生涯的Billy,我以为这部电影会像肖恩克的救赎一样有个胜利大逃亡。可我,智商也就这点,远远没有猜到结局。直到现在,我也没搞清楚这个问题,Mac有那么多跳出窗子的机会,他为什么没走呢。
统治者回来了,一切恢复了秩序。只是还没有跳出自己心结的Billy割断了颈动脉,Mac……
开始时我没看懂他们到底对他做了什么,后来上网查了,才明白这帮人多没有人性。
Mac从一个鲜活的人,一个疯子的领袖,变成了只会走路,会睁眼,目光空洞的真正的白痴。Chief杀了他,我知道如果Mac还有一点能力的话,他也会这样选择的。怎么能忍受生命受到这样的污辱,不自由,毋宁死。
疯人院是这样的地方,正常人会疯,疯子也不被允许痊愈。
在一个既定的环境中,反抗和斗争总是徒劳的。一次又一次的印证,最后留下的只有他的这一句,I tried, at least I tried.
有人说他在影射社会,有人说即便片子在今天排,我们国家也不会引进的。
这些我不懂,我是很乖的医学生,不问政治,也不懂政治。
当我看到Chief抱着Mac,像抱着一个弱小的孩子的时候,当我打下这些话的时候,我还是哭得很伤心。

 短评

(8/10)很久以前就在CCTV看到国内有个相似案件,某个官员把上访者说成是精神病就把他送进精神病院……

5分钟前
  • [己注销]
  • 推荐

这个世界上,一切都被预先谅解了,一切也就被卑鄙的许可了。---昆德拉

9分钟前
  • 夏小昭
  • 力荐

一部不看到最后一刻不会明白全剧情的影片,看我很压抑,在主角掐护士那一段的时候,我都是咬着牙看完的。仿佛我也在使劲一样!主角的女朋友真的很不错。疯子和天才中间就只差一步,疯子很容易满足。他们都是受过精神刺激的人,有很大的心灵创伤。最后一段真是让我泪目,印第安人替主角逃了出去。

12分钟前
  • 热心网友方先生
  • 力荐

片末切除额叶手术和禁闭岛相似 尼科尔森的演出像是史楚锡流浪记中那位 酋长的存在 又有些类似绿里奇迹 但总体还是最接近肖申克救赎的原型——七十年代风浓郁 船上一段是为上扬气氛的最高潮 众疯人都是很有爱的小朋友 奇迹最终可以催生 反派除护士长外渲染不足 其实护士长是无耻之徒里的传奇毒贩奶奶!

16分钟前
  • 文泽尔
  • 推荐

哲学家只说不做,人权卫士有心无力,普通人像傻瓜一样只知道看热闹。未觉醒的力量需要人去唤醒。那个人就是“飞过杜鹃巢的人”。他牺牲了,唤醒了原力。大众的愚蠢已经不止一次被吐槽了。电影结局的美好,和当下现实的残酷,即使过了40年都未曾改变,要不然也不会有《鸟人》。你永远都飞不出疯人院。

18分钟前
  • 我不是
  • 力荐

谁是疯子?谁又是正常人?没有答案。

19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为什么我联想到在7中的日子

23分钟前
  • 杜扬Seatory
  • 推荐

与其说麦克是逃离者不如说他是反叛者,虽然两次三番想要逃离疯人院的主角都是他,但他的同理心和理想主义也将他困在了疯人院里。除了逃跑他更想反抗,也想要摇醒那些并不愿清醒的人们。所以唯一真正的逃离者是酋长,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也并不为疯人院里任何一种价值观所裹挟,他从来都是个局外人。但同这里自欺欺人的某些病人一样,他也对外面的世界感到无所适从。然而麦克的勇敢无畏以及他对生活的热情点燃了酋长心中的希望,也成全了这次真正意义上的逃离。

24分钟前
  • 精神废墟
  • 力荐

谁是疯子?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29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推荐

高能神结尾,酋长举起盥洗台时莫名的感动…身虽死,但信念犹存!唤起大家对自由的向往才是最重要的,尼克尔森把这个虽不安分守己但是心地善良的角色演活了…口吃小哥那段真想掐死护士长,孩子发型多in啊!每位卡司的表现都很精彩,比精神病还精神病,特别是那位翻飞的大爷,您的舞步好喜感啊…

32分钟前
  • 20个小明≯
  • 推荐

“至少我试过了” ★★★★

37分钟前
  • Q。
  • 推荐

不可能飞越的,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疯人院

41分钟前
  • 扭腰客
  • 力荐

它拍出来就是为了被过度诠释的。

45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R.P.McMurphy对体制的挑战以脑叶被切除告终,他对自由的追求失败了吗?他所有的尝试都改变了——哪怕一丁点——“疯子们”的生活环境和心灵禁锢。关于受到争议的死亡,则是酋长对完整人格的高度尊重,代表另一个层面的自由。

50分钟前
  • 锡罐头
  • 力荐

最后实在看不过去了。无法忍受赤裸裸的残酷……

52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疯子如此可爱,正常人如此可恶

54分钟前
  • 老鸡|扶立
  • 力荐

上大学时候看的,几乎是我从理想主义变为现实主义者的转折点."现实是沥青水泥马路,想在上面睬一个脚印,比登天还难".

57分钟前
  • Zuschauerin
  • 力荐

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将来,疯人院和护士长化妆成各种形状潜伏在我们周围,飞越疯人院就永远有意义

59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荐

不自由毋宁死。

1小时前
  • Ridden
  • 力荐

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剧本的电影,影史只有三部,另外两部是《一夜风流》和《沉默的羔羊》。

1小时前
  • 朝暮雪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