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剧情片大陆2007

主演:蒋雯丽,张瑶,李光洁,董璇,焦刚,吴国华,张静初

导演:顾长卫

 剧照

立春 剧照 NO.1立春 剧照 NO.2立春 剧照 NO.3立春 剧照 NO.4立春 剧照 NO.5立春 剧照 NO.6立春 剧照 NO.13立春 剧照 NO.14立春 剧照 NO.15立春 剧照 NO.16立春 剧照 NO.17立春 剧照 NO.18立春 剧照 NO.19立春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20:28

详细剧情

  北方某小城市的大龄音乐女教师王彩玲(蒋雯丽)相貌丑陋,却因天生有一副唱歌剧的嗓喉,相当清高。不甘像周围人一样过平庸世俗生活的她,一心要将根扎在北京。钢铁厂工人周瑜迷上了在广播里献声的王,以拜师的名义对她展开追求,却间接令王爱上了其一心想去北京念美院但屡考屡败的表弟黄四宝(李光洁),然而黄只当王是自己苦闷精神世界的知音。后来,黄因为认为这段纯洁关系被王玷污去了深圳,周对王的再度追求也不了了之。  在王以为自己再也无法从身边找到志同道合者时,自小迷恋芭蕾、被旁人视作异类的胡老师(焦刚)走进她的生活,但胡以悲剧将自己与世俗生活作了断将追梦的王进一步打击,伤心之时,她从父母身上发现一直不愿与之握手的世俗生活也有美的一面。这时,自称身患癌症去日无多的高贝贝(张瑶)找到王,想让王助她去北京参加青年歌手比赛,王犹豫一番,决定帮她圆梦,但高的故事原是杜撰。王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时,和以前从不正眼相看的邻居(董璇)成了朋友,而在结束了与她的短暂友谊后,王以自己的方式和世俗生活言和。

 长篇影评

 1 ) 揭开艺术面纱的掩饰,其实没有那么动人

业余油画爱好者黄四宝 终于可以有机会画一下女人体,这时隔壁的小夫妻旁若无人的鱼水欢好之声,搞 得他心烦意乱,不得不打开录音机放着音乐才能继续画下去,杰克画露丝时候也没这么慌乱过,这说明,他,的确很业余。即便是第一次画女人 体的专业画家,会很快专注于画作,而忘记一切外物。

王彩铃到歌剧院面试时,求人听她开腔唱上一嗓子,求之而不得,就自顾自唱起来,她的歌声惊动了看 这部电影的观众,但是并没惊动歌剧院的一名人事文员,她并没有阻止她,只是淡淡的说:行了,知道你水平 了,去年就知道了,这说明,她,的确很业余。

在小城三大艺术青年之中,只有跳芭蕾的胡老师最为纯粹,他从没想过跳到北京去跳到苏联去,『一心就是爱跳芭蕾,十几年过去了,现在想 想真后怕』,也只有他当得起『天分』和『艺术家』这个名号

机缘巧合之下,三人都好点儿艺术,有着相似的命运----不为人所理解,郁郁不得志,但是这三人之间却有极大的不同。

王彩铃是最悲惨的一个,也是逐渐觉醒的一个,到最后她去征婚,条件是:科研人员,没征到,领养了 小孩儿,改行卖羊肉,开始治脸上的暗疮,认真踏实的过自己的生活,并从生活中获得了乐趣---她领着养女在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幕算是温馨而感人。

在此之前,她因为会唱几首意大利歌而觉得自己与众不同,不该和小镇上的其它『庸庸碌碌之辈』混为一体,她直言:『我不想过庸俗的生活,不打算在这儿发生爱情』。她的终极目的---恕我说的难听点儿---她的欲望是:唱到巴黎去,感受千万人热烈的掌声,她对艺术的追求已经和艺术本身无关,而变成一种极其功利行为:证明自己不是个『庸俗之辈』。

在她能够证明给众人看之前,按耐不住虚荣她甚至一次次的对人说:『人民歌剧院已经在办理调动手续 ,我很快就去北京了。』
用谎言编织的美梦,来强调自己的不同与众,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她能唱意大利歌剧本身在这个小镇已经取得一定的地位(在广播里演唱),已经令人很羡慕了--比 如周瑜就很羡慕她 。


如果她仅仅是热爱艺术--意大利歌剧,那她会有美好的生活,当老师,结婚,生子,没事儿继续到广场唱歌剧,这生活会比普通人更美好。
而她不是爱艺术,她希望歌剧给她带来一切,她爱的是艺术带来的身外之物,当艺术不能给她带来她梦想中的功名利禄时,她悲叹自己生不 逢时,命运凄惨。但最后她终于渐渐明白应该背负自己选择的命运,换句话说,咽下自己亲手种下的苦果『既然你是这个命,你就得担待』

这时的王彩铃已经觉醒,她甚至已经清醒的感到,隔壁的小美女和她交朋友是因为她比别人惨,而青春已经逝,她勇敢承担起自己选择的命运。

黄四宝是比王彩铃更龌龊的一种人,他的朋友周瑜对他的评价很确切:『志大才疏』,但就艺术成就来说 ,王彩铃还说得过去,他则连边都不靠,不然也不可能连续几年初试都过不了。

正是因此,他打碎梦幻也最早,事实上在火车上的一番对话已经充分揭示了他的内心:『我境界没那么高』,言外之意,我要成功了,肯定得娶个美女做老婆,后来他去了深圳,深刻的体验了一下『市场经济』,回来就干起坑蒙拐 骗的勾当,再次遇到苦苦坚持的王彩铃甚至都不能唤醒旧梦,他已经和往事干杯,那个梦就如年轻时的其它虚妄的梦一 样烟消云散了。他不但沦落为平凡的人,甚至堕落成比平凡更为不堪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那个光头MM,那才叫有心计,选择艺术,并且能为艺术找到出路,在如今的商业社会里, 这样的人才是具备明星潜质的人,瞅她那演技和发掘群众演员的眼光,以后绝对有希望做个影视歌多栖明星,唱到巴黎去问题不大,但我认为她是很直接的选择了艺术作为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她的目的是出名,然后过富足的生活,和歌剧无关。

我个人觉得,唯一一个献身艺术的是胡老师,最令人慨叹、值得敬佩的也是他,为了爱好,他可以一眨眼就度过了跳舞跳十几年的光阴,他甚至跪下求王彩铃假结婚以便他可以继续跳舞而不为世人所诟病,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方法,可以继续自己的梦想,坐牢的他依然 很快乐---这快乐是艺术带来的纯粹的快乐----因为他在监狱里也可以跳舞,王彩铃去看他时,他兴高采烈的告诉她『监狱发的布鞋,可以立脚尖呢。』一边就真的立起脚尖。

这一形象,像极了《霸王别姬》里张国荣演的程蝶衣:看到学生运动喊口号,他说,领头那个声音不 错,可以唱小声的,被打成汉奸受审时他也只说有个日本人是懂戏的,要是青木不死,京戏早传到日本了。
这两个角色才当得起那句对艺术家最高之评价『不疯魔,不成活』啊,他们的一生为艺术而生殉艺术而死,享受艺术,献身艺术....

王彩铃的烦恼在于不能凭借自己异于小镇人民的『艺术细胞』,而被人敬仰,反而被人鄙视,于是她就 发自肺腑的认为这里的人们是低等生物,甚至不愿与人交往,但她不能避免自己胃疼的死去活来时去隔壁借胃 药。

黄四宝的烦恼和王彩铃相似,但是作为一个穿皮夹克牛仔裤的疑似艺术男青年,他的野心更炽,也更加浮躁不安。

胡老师是活得相对淡定的一个人,他因为艺术而内心有着自尊,甚至可以说从自我观照之中他获得了强 大的力量,基本上对于外界对他的艺术的感觉不甚在意,况且他也能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招收学员),他为艺术终于自己内心,但是他也有世俗生活要面对-- --不能总让老妈抬不起头来。最后他想办法解决了这个矛盾,终获解脱。

原谅我用这样冷漠的语言评价他们对艺术炽热的心,事实上如我前面的分析,再强调一次,揭开艺术面纱的掩饰,看似命运相似的四个人,有着云泥之别的精神世界。

说回艺术这回事儿,建议大部分分不清艺术和生活的人,去看一看彼得.威尔的《死亡诗社》和路学长的《长大成人》,否则会很容易把大麻嗑 药和摇滚艺术搞混,把某种很表面化的生活方式和某种艺术错误的联系在一起。

《立春》所揭示的人物命运和孟京辉的《像鸡毛一样飞》非常相似,虽然这两部电影,一部土的掉渣儿,一 部前卫的一塌糊涂。其主题都是一样的:艺术家,艺术家的生活,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像鸡毛一样飞》里的诗人欧阳云飞,瞅啥都不爽,瞅啥都庸俗,就自己不是一般的高雅,觉得自己牛逼到开裂,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原来,写诗这回事儿,用盗版软件也能搞定,他才算从高高的云端头朝下的重重跌落于尘世,深刻的反思之后,他醒悟了,剃了光头,按照艺术家的方式继续生活下去。
这个片子为我最喜欢看的电影之一,廖一梅真是一针见血,对艺术圈那点儿破事儿破感觉体悟透彻,里面有个 插曲很好玩儿,一群人在超市门口唱歌:

吃过奶酪吗,这是法国的特产。
喝过可乐吗,这是美国的东西

某些所谓的艺术家,的确有这种沾沾自喜高高在上的可笑念头,需要掏大粪的老农给他们结结实实的上 一课才对。

那么,啥是艺术呢?是不是像某些诗人和艺术家说的那样:艺术家很寂寞啊,往前一看,没人,往后一看,芸 芸众生。

我觉得不是,艺术的活力和其它行业的活力一样凝结在实实在在的每一天的生活之中,就 《立春》而言,王彩铃的老妈早起一个人在院子里放鞭炮更具艺术感,高超的艺术像住在王彩铃隔壁的夜夜交欢的小夫妻一样普通、平实、热情、元气十足、充满生命张力,而且应该像他们一样忠于本能,忠于自我,旁若无人的享受快感。

只有真正的理解了艺术,才能将艺术和生活融为一体,才能更加清楚的看到自己的命运,人间最大的悲剧莫过于王彩铃式的悲剧,才刚踩到艺术的门槛,不幸生在一个资讯闭塞的地方,错误的以为自己有了 天分已经升堂入室,并持此错误观念几十年,直到碰的头破血流才恍然大悟。

每一个人,在一生当中,都有过一次或几次『忽然艺术』的经历,比如,忽然发现自己嗓音很好,不当赵忠祥很可惜,忽然发现自己尿尿和泥捏弄的那点儿小玩意儿很抽象很前卫和罗丹米开朗琪罗都差不 多了。。。。这样的情形,人生总会遭遇一两次的,就像人人都曾经托着下巴深沉的思索过:我从哪 儿来?为到哪儿去?我为啥是我?这样的哲学问题,但并不是人人都成了哲学家。

大部分人,经过了艺术的分岔路,哲学的分岔路,仔细的想了一秒钟,然后带着这些非凡经历走向平凡的生 活,一部分人,决定百折不回九死不悔的走下去,成了艺术家,哲学家。
在这个分岔路口判断失误的人,成了悲剧。

享受艺术和成为艺术家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儿,这应该是年轻人必上的一堂课,否则就很容易行差踏错。举例而言,我喜欢看电影,甚至很爱演,但我从没想过去当演员,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技术是谋生的手段,艺术乃是人活着的目的』《死亡诗社》中,一开始基廷老师就这么教导同学们。人 掌握某种技术生存下去,然后享受到某种艺术带来的精神慰藉,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将艺术、谋生加在 一起,使谋生为艺术拖累,使艺术和谋生互相折磨。

《立春》和《孔雀》一样以苍凉的北方冬景、生活化的方言打动西方和东方的观众,从这个意义上说,作为第五代导演御用摄影师的顾长卫,无意中将自己的电影视野定格在那个『中国西部片』横行的时代(像 黄土地,红高粱等),在第五代纷纷改行拍奇烂无比的商业大片儿之时,第五代的后备力量---顾长卫同学--异军突起,回归本源,再现第五代曾有的辉煌,所以顾长卫可以称之第为5.5代导演。

但是这部电影有意无意之中给人一种误导:仿佛是当下的社会背景造成了几个人命运的悲剧,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生拉硬拽,照我的理解,这些人的悲剧是性格悲剧而非社会悲剧,坦白说,就这几把刷子,在任何国家也不会有出头的机会。

如果说反应社会现实,我觉得拥挤的火车车厢,对北京户口的迷信倒是多少有点批判现实的意味呢。往深处想,这几个人悲剧性格的形成和资讯不平衡是分不开的,要是他们能多看到一些和艺术有关的节目,多读到些艺术书籍,也许就不会一根筋的觉得自己牛B了,也许就会踏踏实实过日子呢。

另外:谁能帮我问问顾长卫同学,为啥电影里每次送礼,都送菠萝?兄弟我百思不得其解。

 2 ) 理想与幸福

开始的开始,是她在唱歌;最后的最后,她牵着小凡的手慢慢走。

王彩玲变得幸福了,当她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之后。

王彩玲长了一张标准的电影丑女的面孔,我觉得用触目惊心的丑陋映衬华丽的歌喉和清高的性格有些刻意,甚至不够自信——不必非得长黑斑和龅牙,相貌平凡得模糊掉的女子,一样可以很有说服力的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过得是惨还是满足,旁人其实一眼即知,即便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认为表象可以忠实的披露内心。但看看那时的王彩玲,奔波、惆怅,胃痛的时候几乎是爬到邻居家讨药,唯一的光彩是绽放出夜莺般的歌声时,却又自嘲为六指般无用,郁郁不得志;爱上了不爱她的鲜桃,拒绝了想和她过日子的烂杏;粗绒线的旧衣服上永远搭着代表优雅的披肩,用自我催眠的病态虚拟着遥遥无期的成功……当她终于从高塔上跳下的时候,我觉得我认为的没错,她供奉着那又神圣又卑微的梦想,活得很辛苦;然而她又肿着脸裹着手坐到了钢琴边上,我便开始担忧她何时可以解脱。

影片的后半部就是一个破裂的过程。通俗的来讲,王彩玲屈服了,她放弃了她那看似并非毫无道理的白日梦——她的歌声那么美。但是同样又专业又高雅的胡老师选择了在狱中起舞,就连周烂杏同志也敢像模像样的朗诵普希金的诗歌。才华,在这个封闭的小县城中被奚落得体无完肤;善良,在这个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的时代里被利用得弹尽粮绝,一个饱受孤独煎熬和梦想牵制的心灵,最终由于戒备而崩溃。

于是她放弃了。

回到爸妈家,纯善而温情,选择了个可爱的兔唇养女,然后卖羊肉治好她。她不遗憾吗?缝制的那几套演出服连当围裙的用场都派不上;她不难过吗?在不想发生爱情的县城的婚介所里乞讨陪伴。

但难道她不幸福吗?当一个年近40的女人终于有了个肉乎乎的小女儿绕膝玩耍,和年迈的妈妈一起,吹泡泡,唱歌谣,用放大镜观察毛毛虫。孩子的笑脸扬起在雄伟的天安门前,那是召唤了她前半生的天堂,而她的后半生,生活大过理想,满足即是幸福。

幸福是这个世界上最无理的词,完全主观、不可量化、无从比较。基本上我们可以说,人只要自己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世俗的一切法则都将瞬间失效。所以我从不怀疑我那些爱得辛苦或者恨得洒脱的伙伴们是幸福的,当他们如此义无反顾、如此陶醉在自己终于挣得的状态中。我很羡慕,甚至是膜拜,因为我现在不大幸福,我不想这样。

所以我开始怀疑自己的理想。

理想与幸福,是不是就是一对互相拧吧的过程?年轻时的梦、的浪漫、的憧憬,是不是终将被现实一一撕碎?是不是真的要坚持?是不是该收起顶着风又带着伤的翅膀——在它还没有支离破碎前。

影片最后,导演貌似善良的安排了一个梦之情境给王彩玲,其实这很残忍,当她终于要放弃,当她相信一切都回不去了时候。我盯着影片结束的滚动字幕,脑子里想着的,却是若干年后,命运的导演该用什么样的场景慰藉我。

BLOG原文地址:http://imfond.com/?p=202
豆瓣九点订阅:http://9.douban.com/subject/9116022

 3 ) 谁不是在跳镣铐之舞

推荐理由:一群在生命的洪流里全无分量的小人物,他们败得摧枯拉朽,但却自有尊严。 片 名:《立春》 导 演:顾长卫 编 剧:李樯 主 演:蒋雯丽、李光洁、焦刚、吴国华 公映时间:2008年4月11日 读 家:石头花园的歌女 公元两千零八年四月十一日,阴,《立春》公映首日,我去了电影院看这场理想主义者夭亡录。 静暗中,女主角王彩玲这样说起春天,“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说得真好,那种若有所待又怅然若失的心情。 事实如此。生活从未对任何人有所许诺。立春过后,人间岁月如流,一如既往,没有爱也没有死。 但王彩玲总觉得她是被生活辜负了。 有那样一副好嗓子,咏叹调唱得流光溢彩,但在这“一将功成万骨枯”的现实世界,却只能偏安小城市音乐学院教书。 人又生得既胖且丑,却一并连胖人所特有的和善也欠奉,只懂得摆出个“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傲然表情,时常放出话来“中央歌剧院正调我”,而事实是,她在那里请求一个勤杂工的位置尚不可得。 后来黄四宝这个人的出现,令老处女王彩玲的生命很是为之闪耀过片刻,但终于还是败下阵来 —— 黄四宝,炼钢工人,无师自通的油画爱好者,报考中央美院,屡败屡战。 这天他被朋友带着,来央王彩玲上北京托关系。 他很狷介的,不乐意求人,只独自在操场上玩一个画报粘成的纸环,看着它被风吹动,他也跟着四处跑,十分孩子气。 应该是这一幕吧,王彩玲动了心,面孔上笑意掠过就像光,那神态像是个情人也像个母亲。 然而爱意非但不是救赎,更往往导致新的幻灭。她对黄四宝的告白和委身都被拒绝得极其彻底。 一时间王彩玲万念俱灰,趁夜从七层塔顶一跃而下,并且是穿了她珍藏已久的演出服,化了妆。 听起来有点好笑吧。但于她本人,这却是庄重之事,要带着华美庄严的赴死之心。 结果呢,她只是摔得断胳膊断腿,没死成。已经斯文扫地,但她还得挺胸收腹地活下去。此中况味,苍凉难当。 而真正令我哭得弯下腰来的角色是胡金泉——群众艺术馆芭蕾教师,一个为人唾弃的舞者。 他走路时仪态万方,起舞时淹然百媚,即使骑在三轮车上也梗着脖颈挺着腰,好像天鹅。 须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中国,尚无“中性美”一说,于是胡金泉举手投足间那股子婉媚劲儿就显得十分十分的扎眼跟可疑了。 为了打消人们残酷的诘问,他几乎是当众非礼了一个女学生,因强奸未遂的罪名入了狱。 自此,他英勇地完成了对自己的边缘化,以一种看上去像是自毁的方式,成全了对自我的坚持。 《立春》让我清楚看到人之为人的“卑微”与人之为人的“尊严”,是,每一帧画面都是注脚。 就好像胡金泉在非礼女生之后,徐徐走去地毯上跳的那一支《天鹅湖》。 顾长卫给了他那样的光和影,不属于这个世界似的,但又分明是红尘的人,红尘的故事。 它是朴素的和华丽的,是优柔的和决然的,是脆弱的和坚硬的,是短暂的和永恒的,而且,最要紧的一点,它是真诚的。 来吧,关于理想我们如何定义?我们又该如何鉴别一个人才华的高下?生命的好坏我们如何界说? 现代舞蹈第一夫人皮娜·鲍什曾讲,我在乎的是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她讲得对。 如果一个人活得真诚,那就是一个好的人生。 这世上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会有无数个王彩玲、胡金泉和黄四宝,他们不甘平凡,都曾奋力要从庸常的土壤中开出花来。 对于这样的人生我只能静静观看,但如果他们需要掌声,我会毫不犹豫地给出掌声。 很多年前我读王小波,《青铜时代》里他说,“人仅仅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这句话真看得那时心浮气躁的我心中一静。 人。人总是要寻求超越性的,即使明知边界何在,即使戴着无从推卸的镣铐。 公元两千零八年四月十一日,阴,王小波逝世十一周年忌日,我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立春》,以此纪念理想主义者的夭亡。 2008-4-12

我的个人公号:逍遥兽

 4 ) 生命最本质的真相是什么?

下午看Seawaver关于《立春》的评论,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彼岸之美,在于彼岸之无渡。妈的,这句话一下把我的心说潮了,于是马上把打算过一段时间再看的《立春》找出来看了。
鉴于豆瓣上已经有将近500条《立春》评论,估计把该说的都说差不多了,我这儿就胡诌几点我的感想吧:

1.理想主义者如何与世俗生活和解?
什么是理想主义者?有人给出这样的答案:理想主义者就是认定用玫瑰煮出来的汤比用卷心菜煮出来的汤更好喝的人。
理想主义者如何与世俗生活和解?答案就是学会用卷心菜而不是玫瑰煮汤。
只有融入世俗生活,才有可能超越世俗生活,除此之外我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2.艺术家是没有道德的人
艺术家是这个世界上最悲天悯人的人,但与此同时,艺术家又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道德的人——这两者一点都不矛盾。
如果你想成为艺术家,你要学的第一课就是不择手段,就像《立春》里的那个光头女孩一样不择手段。
生命最本质的真相是什么?尼采给出的答案是:“人们一直靠牺牲别人来达到促进自我发展的目的”;“生命总是靠消耗别的生命过活的”——不了解这一点的人,也就还没有向诚实迈向第一步。

3.王彩玲说:宁尝鲜桃一口,不要烂杏一筐
毛姆大概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坚持要最好的,而拒绝所有次好的,最后你就能得到最好的。
这句话我是信的,但它并不适用于搞艺术这件事儿。对于某些人来说,搞艺术可能还不如买彩票更稳定、更有前途。
艺术这东西的确需要天赋,如果没有天赋,还将“有何胜利可言,坚持就是一切”诸如此类的话当成行动指南,那他就不是搞艺术,而是被艺术搞。

4.梦想是一个绝色的妓女
做人没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句话太励志了,可问题就是,梦想其实只是一个绝色的妓女,她总会在榨干你的一切之后,就抛弃你,然后爬到另一个人的床上。
这是所有不甘平庸者的宿命——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她还在我们的床上的时候,好好享受她。

5.文艺青年是失败者的同义词?
有人说:文艺青年是失败者的同义词——如果这句话成立,那豆瓣就是中国失败者的门户了,呵呵。
事实上,文艺青年同样有其独特的、不可复制的优势。而他们需要的其实只是他们可能一直不屑一学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学一点自我营销的手段。
古代的艺术家都是被贵族养着,现在没有贵族了,现在能养艺术家的,只有市场。
我们心目中的那些艺术大师,多半都是营销天才。
另外就是让自己铁石心肠起来,就像是李敖说的那样:“铁石心肠”是意志的最成功的表现,它比任何做人的方法都来得紧要、来得有效、来得干脆,理智是不够的、感情是坏事的、冲动是胡闹的,只有“铁石心肠”才是最有劲最磅礴的人生。当然了,做到“铁石心肠”的起步非通常之男人所能,这也就是成事的硬汉与通常之男人不同的地方,正因为难能,所以做到才可贵;正因为难能,所以必须要做到。

 5 ) 隐藏的时间线索

1、王彩玲在北京托人办户口,画面左侧出现熊猫盼盼宣传画。此时当为1990年亚运会之前,即80年代与90年代之交。季节:冬。

2、王彩玲迷惘地站在TAM附近,几个背枪的武警走过。「事件」之后,TAMGC加强警备。更远处城楼上方一只模糊的风筝缓缓摇曳。
  
3、王彩玲回家过年,电视里播春晚,赵忠祥、倪萍、杨澜主持。这三人一起主持的春晚只有1992年一届,顾长卫在访谈中也证实,片中出现的镜头确实是1992年春晚录像。

4、1992年2月4日,十分特殊,既是春节又是立春,即王彩玲母亲放鞭炮那一天。此处王彩玲露出罕见的幸福笑容。季节:春。

5、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谈话」。熟悉历史的人知道,中国在89到92这三年间有一个左右摇摆、举棋不定的迷雾期。以邓的南巡为标志,国家全面走向市场经济。

所以,片名「立春」的实际所指是非常具体的日子,即1992年2月4日。这一天有三层含义:一年的开始(春节)、春天的开始(立春)、新时代的开始(南巡)。为邓盖棺论定的颂歌开头就唱道:「一九九二年,那是一个春天……」。

这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时间标志,虽然「立春一过,实际上城市里还没啥春天的迹象」,然而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至此已基本成定局,「风真的就不一样了,风好像在一夜间就变得温润潮湿起来了」。 此后社会面貌翻天覆地,黄四宝下海,王彩玲卖肉,去其初心甚远,个人对时代大潮的应激于此可见。

 6 ) They may say I am a dreamer

每年的春天一来,实际上也不意味着什么,但我总觉得要有什么大事发生似的,我心里总是蠢蠢欲动,可等春天整个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最后是怅然若失的回头。这是一部给文青的教育片,勇敢的文青会继续的勇敢,而想要退却的文青也可以安然去过柴米油盐的日子,各得其所。

我很喜欢的是黄四宝拿着《热爱生活》这本书的样子,他们谈论梵高的样子,王彩玲说:“我不想在这座城市里发展爱情。”的样子,说“除了我,再也不会有别的女人这样了解你”的样子,与光头女生一起住在北京小旅馆的场景,以及那场错过后来的黄四宝。

“唱得好的人多了。”
所以呢,她不可能唱到巴黎歌剧院。


钱钟书爷爷教导我们,年轻人啊,就不要把自己的创作冲动误解成创作才华了!~!~


所以我们最好的年华都被写进了各种试卷和练习本,那些发过的呆也都只是痴人说梦一样的浪费生命。

我们没有胆量,也没有钱。

眼看这季节就过了,我们对那些执着的人唏嘘感慨一番,然后就转身离开了。


也没什么不好的吧…


UPdate:(5.20)

They say I am a dreamer

不知道这部电影会像鱼刺一样卡在多人文艺青年的喉咙里,除了伤感叹息,我没有看到太多的表情。
大家都是会心一笑,不再提。那些疯狂的小事,不用提,眼神里清晰地写着,表情里含蓄的表现出来。
精神偶像缺失的今天,我们能够选择的确实不多,除却政治性的信仰,如今的我们都只好扑身向文艺,希求解脱。流行文化是一种,所谓的小众非主流又算一种,还有呢?还有呢?这样的问话太过苍白,也很无力。

昨日与宁宁讨论的是民国年间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中思想激进的各路文人,辩论争鸣的那些年代,大家都为苍生福利而出谋划策,民主是一种信仰,共产是青年最纯洁的信仰。那真是好年代。钱穆的学识与寂寞,鲁迅的坚强与尖锐,梁实秋的理性与直白,蔡元培领导下的北大,不论世界多乱,至少校园、文化是净土,是我们可以栖息的处所,是温暖可依的,是可以为之流血牺牲的。

好像扯远了,但看了立春,我想到的第一个,不是自己的文艺,而是信仰危机。
我不像王彩玲,歌剧是她的信仰,是她所指望,是她甘愿付出一切去争取获得的精神标杆;我呢?反思,再反思,除了一些纯属兴趣之为,我没有做过任何牺牲,在理性的衡量下,一切都不值得。

“所有致命错误都不是因为非理性的,而是因为人是有逻辑的。”

我忽然很希望有那么一个信仰,让我在现实中受折磨,让我必须为了它牺牲这些那些,让我可以在这污浊的世界里有一块自己的净土。
我又忽然很希望有那么一块净土,所有的年轻人可以不被压抑,所有的各种思想,不论是粗俗的高雅的实际的理想主义的都可以绽放。

可惜没有。

连滋生信仰的土地都没有了。大家都对一些一些话题避而不谈,谈起也是不欢而散,大家都认为某一类的事只是浪费时间,大家都在讨论房价、股票和生活有多艰难,大学成了废墟,社会大染缸早已打破,一切都乌七八糟了。读莎士比亚?会遭人笑话吧。还在期望自己是梵高?就那副德行?哟哟哟,还歌剧呢!班里一个男生是古典音乐达人,虽说大家都是很敬佩他,但偶而还是会对这爱好做一番调侃而且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王彩玲,以她的高傲,怕是要活不下去了吧。

当然,这里把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和在了一起,乱的很,最后还是想说,尽管朦胧,我还是会寻着这种直觉走下去,我也知道,我不是孤单的一个。也不是像电影里的王彩玲他们是孤单的两个、三个。
有这么一群人的,肯定有。

the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短评

几个酷爱二人转的美国人在美国本土遭到冷遇

7分钟前
  • 张京
  • 还行

坑人的不是艺术,是对艺术的占有欲。

11分钟前
  • 丹AI🌵
  • 推荐

我不想在这个城市发生爱情。

12分钟前
  • 苏比
  • 力荐

爱唱歌剧不一定要去中央歌剧院,喜欢画画也不一定非要考央美。王彩玲和黄四宝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是文艺青年,不是艺术工作者。自己的能力很有限,梦想却极为广博,永远无法实现。虽然这样的现实对于王彩玲们是残酷的,但是为他们所谓的梦想而活着,已经是非常美好的人生了。

13分钟前
  • 王xx
  • 力荐

不管是谁,ta不幸的时候就会跟我同病相怜

18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力荐

蒋雯丽一个人的舞蹈。这个社会有多坏《立春》就有多好!第2届罗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蒋雯丽。

21分钟前
  • 影志
  • 力荐

可惜在中国那个时代,没有全国级别的《英国达人秀》,否则王彩玲就是中国版的苏珊大妈。

24分钟前
  • Elact
  • 推荐

我长的跟王彩玲还挺像的

29分钟前
  • 小四川
  • 推荐

各位观众朋友,请文明观看,尊重艺术工作者

31分钟前
  • 我的苦難史30天30夜也講不完
  • 推荐

其实 不论是生活在哪儿的人们,总有些人活得拧吧,这和艺术无关

33分钟前
  • 青猫
  • 推荐

你都不知道,有很多人就是这样自high的。

37分钟前
  • .od.
  • 推荐

0411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觉得会有什么事要发生;但是春天过去了,什么都没发生,就觉得好像错过了什么似的

38分钟前
  • F.
  • 还行

小镇女青年王彩玲接触到了艺术,却没有人能够引导她如何看待艺术。

39分钟前
  • 杨三恨
  • 力荐

台词写的很赞...但是感觉用几个大的段落拼凑起来...整体上来说整个剧情有些松散和衔接上的问题...顾长卫绝对有些心理阴暗...和孔雀一样...他电影里的所有人物...都被处理成庸才的形象...有梦想但没有能力达到而且还有点猥琐...是他以前生活中的一些投影吗...?...

44分钟前
  • 某茶君
  • 推荐

回家乡做了公务员的中年我本人

45分钟前
  • 王大根
  • 推荐

每人心中都住着一个王彩玲

4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胡金泉在狱中那场足尖舞 看哭了

52分钟前
  • 逍遥兽
  • 力荐

看到影评里面有句话算是说对了,她不是爱歌剧,而是更加渴望歌剧能带来的物质生活和上层身份。这样才让人物更丰满,而不仅仅是简单一个梦想主义者

55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还行

如今我们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60分钟前
  • 彌張
  • 推荐

十年后,它依然是中国内地最好的一部文艺片,没有之一。

1小时前
  • 不良生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