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麦浪

剧情片其它2006

主演:基里安·墨菲  帕德莱克·德兰尼  利亚姆·坎宁安  Orla Fitzgerald  

导演:肯·洛奇

 剧照

风吹麦浪 剧照 NO.1风吹麦浪 剧照 NO.2风吹麦浪 剧照 NO.3风吹麦浪 剧照 NO.4风吹麦浪 剧照 NO.5风吹麦浪 剧照 NO.6风吹麦浪 剧照 NO.13风吹麦浪 剧照 NO.14风吹麦浪 剧照 NO.15风吹麦浪 剧照 NO.16风吹麦浪 剧照 NO.17风吹麦浪 剧照 NO.18风吹麦浪 剧照 NO.19风吹麦浪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6

详细剧情

  20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爆发爱尔兰独立战争。原本拥有光明前途的医科大学生达米安(Cillian Murphy 饰)得知战争爆发,毅然投笔从戎。他回到家乡,与弟弟泰迪(Padraic Delaney 饰)、好友丹(Liam Cunningham 饰)一起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这群青年凭借满腔热血以及出色的战术,一次次挫败受雇于英国政府的“黑与棕”民兵部队。他们的反抗迫使英军同意签订条约,然而,这也成为昔日战友分道扬镳的岔路口……  本片荣获200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2006年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奖、2007年爱尔兰电视电影奖观众奖最佳爱尔兰影片和IFTA最佳男配角(Liam Cunningham)及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风吹稻浪》: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在说实话

《风吹稻浪》最值得尊重的地方,不是对历史的检讨,而是对现实的思考。

今年5月,乍闻肯·洛奇的《风吹稻浪》获得金棕榈奖时,我的反应是,又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影片。这令我想起2002年获此荣誉的波兰斯基的《钢琴家》,颇为名不符实——诚然视听语言上佳,故事紧凑,但对历史的苦难依然停留在陈词滥调上——我很怕这又是一部“陈词滥调”的史诗。

但是看过之后,觉得这的确是一部勇气与良心之作。英文片名“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取自爱尔兰诗人兼作曲家的罗伯特·威尔·乔伊斯的歌谣,在爱尔兰传唱已久。这部电影一直被通译为《风吹稻浪》,不过友人提示我说爱尔兰不生产水稻,Barley只是大麦而已,所以应该译为《风吹麦浪》。在台湾上映时直译为《吹动大麦的风》,则有欠文艺。

肯·洛奇出生于英格兰沃里克郡的一个工人家庭,1967年开始拍摄电影,他的《小孩与鹰》成为英国电影史上一部关键性作品,(基斯洛夫斯基在电影学校里读书时看了这部片子后说“我也不要做他的助手,我愿意在他身边给他泡泡咖啡,我就是想看看他是怎么拍成的”)。肯·洛奇从未和政府妥协过,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专门拍英国郊县底层社会题材的,加之风格写实,所以显得毫无情调。

之前深受感动的有关爱尔兰历史的著名电影,一部是《哭泣的游戏》,一部是《血腥星期天》。而《风吹稻浪》所描写的事件更久远,背景在爱尔兰1920年内战前后。1919年因英国军队的残酷统治,引发了爱尔兰独立战争,两年后双方签订条约,允许爱尔兰自治,但北部6郡(现北爱尔兰)仍归属英国。爱尔兰内部主战与主和两派之间立即爆发了内战。肯·洛奇和他的编剧很好地切入在1920年这一时间点上,使两个主角之间的思想和命运冲突在短促的历史空间中碰撞得异常激烈。

故事的主人公是外表柔弱、信奉和平的医生戴米恩,因目睹英军迫害同胞而跟随哥哥泰迪加入抵抗军。为了独立与自由的理想,戴米恩不仅深陷牢狱、出生入死,而且亲手杀死了向英军妥协的好友。当包裹着妥协的、不彻底的和平来到,戴米恩和很多战友决定继续作战,而泰迪却穿上了爱尔兰政府军的军装,维护起他认为来之不易的和平。最终兄弟为了和平的不同定义而反目,泰迪亲自下令枪毙了弟弟。

整部影片的风格依然是肯·洛奇式的不加修饰,毫无《勇敢的心》式的浪漫革命主义和被美化了的战斗场景。很多西方评论都指出,无论你是否赞同肯·洛奇对这段历史的陈述,你都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令人揪心的作品。是的,尤其在结尾处,任何有感情的观众,相信都会无语凝咽。

《风吹稻浪》并非肯·洛奇的第一部历史题材电影,他曾拍过反映爱尔兰革命的《致命档案》、尼加拉瓜解放斗争的《卡拉之歌》、西班牙内战的《土地与自由》——这些影片绝对小众。而《风吹稻浪》上映之后,爱尔兰公共广播公司开玩笑地说,肯·洛奇大概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他的作品竟然会成为爱尔兰的“主流电影”。这部影片在英国和爱尔兰地区为数不多的戏院里上映,票房竟然超过3000万英镑。据说很多爱尔兰人“当场泪洒戏院”。

在《风吹稻浪》的中文官方网站上,有这样一句话:“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对于我们这些并不切实了解爱尔兰历史的异国人,显然无法和他们一样对这部影片感同身受。但好在肯·洛奇的眼光绝不狭隘,他将人性(兄弟、同胞之爱)与现实以及理想之间冲突,用平实但锐利的故事呈现出来。

《风吹稻浪》更重要的价值远不是对历史的检讨,而是对现实的思考。肯·洛奇自己说,“现在,在伊拉克,我们知道那些死去的英国人和美国人的名字,但是我们不知道有多少伊拉克人被杀死了。所以占领区人民生命的价值被认为远远低于占领者生命的价值。我说的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是像爱尔兰一样的故事总是在重复发生。”这就是这部影片最值得尊重的地方。这位导演在接受金棕榈颁奖时,说出了《风吹稻浪》的意义:“我们对历史说实话,就是对现在说实话。”

转载凤凰网,先存一下,改天有空自己写一篇。。。。

 2 ) 当风吹麦浪,他们已不在

大师的笔触和缓惆怅,通篇是一种我们永远学不会的宽广,抛却战争的政治性立场,娓娓道来一场人类历史不断重演的宿命,一片土地仿佛命中注定要经历的二次伤害。 当枪口由对手瞄向了曾经的战友,当你变成了曾经殖民者的模样,当曾经的为自由而战也开始以暴力维护统治的稳定,方知战争的底色只有无尽的忧伤,成王败寇都不值得歌颂,硝烟过后的世界只有两败俱伤。

那年一群年轻人放下了球杆拿起了枪,如今微风再度吹过山谷,掀起阵阵金色麦浪,他们却已不再归来。 镜头下的世界诗意而惆怅,这一次无关输赢、无关正义,人文情怀站在更宽广的角度回望这一路的聚散离合,再宏大的历史变革,也终归是小人物背负了牺牲的代价,再争议斐然的内战,也终归追求的目标不再同路。 “这不是人民的意愿,这是人民的恐惧”“人们往往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不知道自己追求什么”,大师对于政治性的把握简练、克制而一击即中。 当现实的千头万绪绊住了理想主义的脚,是选择忍痛迈向未知,还是保守胜利果实,特定时代下无解的命题,却就这样带走了那些年轻的生命。战争是无情的,政治是无情的,这一切都不该被歌颂,都不该为和平让步。

 3 ) 好久没看到那么令人激动的电影

特别棒的片子,朴素、直接、冷静,毫无虚饰地张扬和思考民族精神的电影
完全没有那些虚弱地吹嘘英雄主义的调调,更没有近来流行的“人性”表演
它才是真正赤裸的、残酷的,体现反抗强权态度的
历史很难用“公正”来言说,贫弱也未见得代表和能够唤取正义,但没有历史意识的言说,只能是低级地煽情,更不用说商业动机
看完真替我们那些弱智大片感到羞耻
不过想看大的战争场面的人,会失望
仔细想了想,这导演功力确实很高,能把这么一个复杂纠缠的历史时期,通过一对兄弟的遭遇表现出来,稍有失控,就会掉入煽情和立场过于主观的陷阱。
但他与真正顶尖的大师们,应该还是有距离。从故事构思上说,最后哥哥枪毙弟弟,与前面弟弟枪毙从小一起长大的伙伴,这两段的对应,是暗喻了爱尔兰内战的“兄弟相煎”。这个情节安排的痕迹比较重,显得刻意。

和朋友聊这片子,才发现它最打动我的地方,是在于那种为了内心的原则和信念而勇于牺牲的态度,哪怕这原则在事过境迁之后,变得微不足道甚至可笑荒谬,依然有这种奋不顾身的精神。

与之相比,当下中国人完全不是这样的。

 4 ) Strange creatures we are, even to ourselves.

我叫戴米安,是个刚毕业的医科学生,打算去伦敦继续深造。

我的家乡爱尔兰是一片热土,这里遍地绿野、风景如画,人民勤劳而质朴,但是却饱受侵略者的蹂躏。英国军队在这里横行,肆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侮辱我们为爱尔兰猪,残杀我们的同胞。镇上有人只是在街上挖泥,就在背后挨了一枪,我邻居的孩子米盖,只有十七岁,因为不肯用英语说出自己名字,就被他们拖到鸡舍中处死。英军的暴虐逼出了爱尔兰人骨子里的无畏。太多的流血造成了反抗,有反抗,就有更残酷的镇压。哥哥泰迪是我们这里的领军人物。我犹豫过也拒绝过,但是最终我还是认同了:爱尔兰需要医生,但是更需要投身抵抗运动的战士。于是我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

我们在暗中行动,完成了很多任务,共和军的队伍开始逐渐壮大。英军对我们怒不可遏而又无可奈何。但是镇上的乡绅告发了我们,叛徒出现了。我们被逮捕、刑求,一些人侥幸得救,但还是有三名伙伴被处决了。

我动手枪决了告密的乡绅和当了叛徒的那个孩子,那个孩子,我一路看着他长大。我对丹说,我学了五年的解剖学,现在却要杀人,希望爱尔兰值得。

终于传来了停战的消息。英爱条约签署,允许爱尔兰南部26郡依条约在英帝国内成为一个自由邦,但仍需对英王效忠;北方六郡则依旧归英国统治。英军撤退了,留给爱尔兰人有条件的自由和巨大的内部分歧。和平来之不易,是妥协还是坚持完整的独立?泰迪选择了妥协,变成了自由邦的军人。而我不能接受虚假的自由和平与变相的独立。曾经并肩对敌的同袍彼此拔剑相向,兄弟阋墙拉开了帷幕。

我原想置身这场战争之外,却还是卷入了;如今我想脱身而不能。一次不成功的行动中,丹死了,我不愿供出共和军武器藏匿的地址,我的亲哥哥泰迪则将要在凌晨对我执行枪决。我给所爱的人留下一封遗书,其中这样写道:你曾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孩子能尝到自由的滋味,我也祈祷着这一天,但我恐怕它比我们想象得要远。

丹曾说:“知道你要反抗什么很容易,知道为什么要坚持却完全是另一回事。”曾经有一度,我的心都空了。我想现在我知道了,而它给我勇气。

我仍然害怕死亡,但是一直到死,我都没有放弃坚持。我希望在这片绿色的土地上,孩子不必忍饥挨饿;老人不会被高利贷逼迫得走投无路,也不用再痛心于家园被毁和子女被害;劳工们不再超时工作,受英国资本家的剥削;更不会再有黑洞洞的枪口对准我的同胞,不论持枪的人是侵略者还是自己人。或许终有一天,这些希望能够成为人们眼中理所当然的现实。但是此时此刻,这却是我的理想和信仰。我即将死去,但是我并没有心死。为了这遥远的希望,我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

 5 ) To the Barley That Was Shaken by the Wind

“The Wind That Skakes the Barley”内地译作“风吹麦浪”,很诗意的翻译,达雅兼具,但信不足,一个名词与后置定语的搭配被翻成了主谓宾的结构,似乎重点也会从原来的“风”聚焦到了很诗意的“麦浪”上。若从这个角度出发,台湾翻译的“吹动大麦的风”——这个偏正短语看似简单直白,却是更为契合原意的选择。

故事从运动的喧闹开始,止于死亡的哭诉。若将“风”理解为战争,那“大麦”或许就是战争中从士兵到平民的每一个生命。

片中充满大片的绿色,战争的硝烟藏匿在象征生命的绿意中,直至片末,大地荒芜,几抹绿色只出现在灰色的沙石之上。多处转场让陷入焦灼的争吵、战斗欲说还休,在流畅切换的镜头下,一切自然而悲凉。

From the wind to the barley, from countries to people, from sport to death, from brother to brother… From green to grey. With a hero comes sacrifice. Perhaps independence and democracy are to heavy to carry, but it will lie in people’s hearts forever and ever.

检票入场的时候票根被撕缺了一角,略有不快,但马上又想自己来的主要目的是看电影不是存票根,其实也没什么。看完想起《晓说》有几期做的是爱尔兰主题,高晓松说自己准备去见爱尔兰总统前突击看了很多有关爱尔兰历史和政治的资料,但见面后聊的却是诗歌和体育。缺失的东西无法挽回,下一步还得是继续move on。

以及,Irish English的发音真的很难听懂!不看字幕基本搞不懂里面的人在说些什么……

 6 ) 这出戏对爱尔兰独立战争后期和内战初期进行了一个局部描写

这个电影可以让人们至少知道爱尔兰这个地方曾经有过这么一段历史,所以给个四星。。。 实际中,爱尔兰的部队是弱旅擅长敌后根据地不太能正面迎敌,英帝国要是真把前线正规军弄回来整他估计永无独立之日了。 历史上,当时能成功,是英帝国派去的都是一战后复原的老兵,本来按理说老兵很有经验,但是却没有有效组织起来,使得军纪涣散,臭名远扬,斗志普遍不高,所以总被游击战骚扰。 独立战争结束后内战随即爆发,反条约军刚开始占有绝对优势,但是短短数月从占领大部分城镇到人心丧尽、要地尽失,说明了两个问题: 其一军事装备还是很重要的,当时反条约军虽然占有了英军撤走时留下的步枪并且带走了大部分原来的游击队员,但缺乏炮兵等兵种,更无立体作战能力,而支持条约的一方虽然大多是无战斗经验的新兵但是得到了英军的装备补给,战斗力徒增,逐渐收复要地。 其二意识形态也是很重要的,当时爱尔兰民众普遍信仰天主教,在教宗公开发表赞同支持条约,惩罚反条约者后,反条约军立刻失去了群众支持(而不是像电影里那样,事实虽然不好看,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于是兵败如山倒。 在今天,那场内战依旧耐人寻味,因为支持条约的人是对的,正如他们领导人说的这个条约“没有给予所有民族渴望和追求的最根本自由,而是实现自由的自由”,自由邦真的演变成了爱尔兰共和国。但是当年那场曾经情同手足的同志之间的血腥内斗,依然引人深思。 简单的说,反条约军为了一个信念奋勇斗争,最后被敌人支持条约军大败了,然后支持条约军并不像反条约军认为的那样出卖了共和,而是用他们相信的途径完成了对方的理想,他们也捍卫了自己的信念。 不过,爱尔兰独立了,北爱尔兰依然归宿英国,要怎么想,是他们的事了。

 短评

人与人,国与国,双重意义的兄弟阋墙。英爱条约及爱尔兰内战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段陌生历史,但抱着同样目的却走向命运分岔口的事例如恒河沙数,战争不会让任何一种人走开,握枪的人几代更迭,这片土地至今依旧水深火热,唯有风还吹过山峦,吹拂麦浪。变焦的用法非常教科书。

6分钟前
  • 喻鸣
  • 推荐

抗争之后的缺陷导致内部分裂,信仰和背叛,坚持和妥协,幻想主义和现实主义,这阐释不清,抗争只是表面,人性分裂出来的矛盾之处是永恒议题,人的一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信仰还是平静的幸福?或许都不是。我本想做个局外人,现在却无法再脱离。

7分钟前
  • jimmy
  • 力荐

#重看#4.5;开场即被震住,肯洛奇永远这么稳这么硬骨头!比初看时更被打动,摒弃任何花哨,叙事扎实得稳如泰山,在沉缓徐进的铺陈间彰显深沉的力量,一部真正的好电影从来都是在情感的迸发点一击即中。“这不是人民的意愿,这是人类的恐惧。”“你很容易知道自己反对什么,却很难知道自己追求什么。”自由的旗帜如何守护,能驱逐共同的敌人,然而对待真正「自由」的立场殊异与阶级属性导致的内斗,如同爱尔兰阴云卷过的荫谷和绿色的风,必将常驻长存。

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20世纪的英国人,最擅长的除了从前殖民地降旗,就是在撤离时播下内乱火种。"

13分钟前
  • 滕子京
  • 推荐

仅从爱尔兰反殖民斗争这个维度,说实话很难引起海外观众特别是亚非拉第三世界观众的共鸣,主要是英人和爱人太同宗难辨了(要不也不会被十九岁小孩偷放),斗争烈度在饱受抗日困难教育的中国观众看来说难听点实在有点小儿科……好在肯洛奇在含泪锄叛之后迅速把矛头转向其擅长的叙事路线——斗室之内阶级矛盾与法律尊严之激辨堪比小十年前自由与土地。“你们不能恣意妄为否则与要赶走的英人有什么不同”?当然此次辩论貌似各执一词互有攻守,可由于拍在今天事后诸葛的缘故,很难不让人倾向于达米安所代表的民主左派立场,也由此而落入太早泄题的俗套轨迹,后续发展证明确实没有什么意外惊喜。相比之下还是片头导演把自己的另道招牌母题民间球类运动改造成引动英军搜检制造惨剧的混容手法让人眼前一亮,虽然它来自于迷影之趣而非故事本身的情绪引领。三星半

14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这部电影的牛逼之处在于,一方面,它深刻地触及到了所有革命都会面对的“元问题”:革命中的阶层、分化,革命的第二天,或者继续革命,等等。而另一方面,在做这些的时候,它成功地再现了一群充满血肉的革命主体。而更为复杂的中国革命,却并没有拍出相匹配的电影。我们在继承革命遗产之前,就抛弃了它

15分钟前
  • 小跑
  • 力荐

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Ken.Loach领奖时说:“If we dare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ast, perhaps we shall dare to tell the truth about the present.”

19分钟前
  • 37°2
  • 推荐

2006戛纳金棕榈。尽管肯·洛奇在作者导演中可谓接近于零风格的存在,但沉稳、内敛、精准而简练的镜语却往往更能直击人心。苍郁的绿野,动听的爱尔兰民谣,却掩不住血雨腥风与无尽的仇杀争执。爱尔兰革命与内战的重重矛盾和创痛:医生的未竟之业与处刑人的碾碎生命之路-拯救vs毁灭,法庭高利贷案判决-现实顾虑vs道德准则/民族矛盾vs阶级矛盾,理想主义左派与现实主义右派间的分歧,亲兄弟的反目与背叛,似是每场革命难以脱离的宿命。两场处决戏情感饱满,唯有无语凝噎。原先引领革命的最后选择了妥协,身不由己被卷入的至终选择了死亡。(9.0/10)【2021.3.7.美琪 2K数字版重温】在大胆省略与细节描摹间取得了精妙的平衡,运动长镜头(多用跟拍、变焦与摇镜),强化现实感,令人身临其境。配乐不喧宾夺主。肯·洛奇说,本片有普适性,深以为然。

24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过于政治化让我始终喜欢不起来,就算故事中看似那么多的恩怨情仇也都是用于解读的政治符号。很喜欢相互照应的两场处决戏,恰好也是全片为数不多的,情感最充沛的两场戏。

27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没有暗组织和袭击 玩啥民族独立? 爱尔兰运气好遇到大英 尚且遍地家破人亡 内斗不堪 内亚酱缸若想效仿路径对抗利维坦 惨烈度恐以乘数增长

29分钟前
  • Fal Conde
  • 推荐

#资料馆留影#三星半吧,容易让人身心不适的电影,甚至可说有些重口了。当然不能否认导演是有想法的,讲爱尔兰在20世纪与英帝对抗的独立运动,想表达“革命者最后成了压迫者”“推翻一个再来一个”之类的观点,要命的就在这里,既然能猜到你想说什么的故事还要再讲一遍,有介个必要嘛?最终不忘煽情升华一下下,而且还必需有战争中的爱情与遗孀。。。有些英国电影一板一眼如同政治历史课本,动不动就是国仇家恨,从头到尾充斥着厮杀阴谋背叛以及战争大场面,哦哦,有些审美疲劳对不住了。

30分钟前
  • 瑞波恩
  • 推荐

这片儿告诉我们,无论在哪,党内斗争都是最残酷的。

34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爱尔兰的河水是咸的;因为那是爱尔兰人的眼泪。”敢于直面历史之真相者,才有勇气面对今日之真相。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迷人的风笛伴着Dolores Keane沙哑声线,悲伤中透出点点希望。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zODQwNDA=.html

38分钟前
  • 花儿果果
  • 推荐

有时候“视角”的滑稽之处就在这里,同样是讲述上世纪20年代左右的历史故事,一战电影中的英军个个大义凛然,正义得爆棚,而到了爱尔兰电影里又都变得面目狰狞,而且他们往往还是同一帮人……总的来说这片子人物塑造比较脸谱化,不如《血腥星期天》来得客观。

42分钟前
  • [己注销]
  • 还行

达米安枪杀了瑞里的时候说“我已经越线了。”诚然,人一旦越过了底线,就注定要面对恐怖的命运。

46分钟前
  • Q。
  • 推荐

反抗者初期都以为自己是天生正确的,因此像对方一样杀人,像对方一样认为自己正确,不悲不悯,差不多活成了自己讨厌的人。激进的民族主义,折衷的保守主义,都有各自理由去捍卫心中的理想,可是坚持不妥协,撕裂的是什么,牺牲的是什么。大师功力,简洁稳健,流畅镇定。草木无声,清风拂过,斯人已逝,仇恨不散。

49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力荐

两场处决,两句“我永远都不想见到你了”,形成前后对应回环,仿佛是历史惊人般的相似。但不同的是在和平年代人们的反思,肯洛奇试图去掀开历史的遮羞布和民族的伤疤,让人看到内战如兄弟阋墙手足相残,受伤害的永远是自己人。平静的叙事正如风吹麦浪,历史的白骨仅在潮起潮落间若隐若现。

5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命运残酷的前后呼应,是那么一句“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5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小西天。四星半。1.据说那年王家卫做评审团主席,对主竞赛片都瞧不上眼,最后决定支持风吹麦浪,是出于对前辈的敬意。2.肯·洛奇似乎真的没有什么新东西,但他老派的冷峻精准本身就是最贴合这故事的风格。3.但我还是看出一点有意思的新。故事里包含很多“未完成”的意外:前半段黑棕军没点完名,共和军的第一次行动没成功引爆炸弹,营救行动剩了一间牢房打不开留下了三个同伴等等不胜枚举。一切小的未完成的意外指向反抗与革命“未完成”的必然。4.原声带极好,可肯·洛奇根本不屑于多用来煽情。这就叫高级。

57分钟前
  • 奥兰少
  • 推荐

“我曾经极力避免卷入战争,可还是卷入进来;现在我想脱身,却做不到了。”爱尔兰独立战争到内战,两兄弟从联手到分崩离析。他们一致对外时,没干成什么事,不是在丛林里睡觉时被抓,就是眼睁睁看着朋友被辱,据点被英国人烧毁……终于,阶段性的和平来了。可那个梦魇一样的问题,也随之清晰:究竟,我们为了什么而战?我们能否为不彻底的成功而妥协?最终,哥哥基于政治家的逻辑,选择了妥协;弟弟基于纯粹的民族主义,选择继续抗争。他们把枪口转向彼此。风吹着麦浪,小镇依然宁静,可从头到尾都没有人注视过发生在这里的抗争与手足相残。他们只是一场政治博弈中微不足道的存在,是麦浪中不起眼的两支麦秆。

1小时前
  • 子戈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