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谢特

剧情片法国1967

主演:娜丁·诺蒂尔  Jean-Claude Guilbert  Marie Cardinal  保罗·赫伯特  让·维姆内  Marie Susini  

导演:罗伯特·布列松

 剧照

穆谢特 剧照 NO.1穆谢特 剧照 NO.2穆谢特 剧照 NO.3穆谢特 剧照 NO.4穆谢特 剧照 NO.5穆谢特 剧照 NO.6穆谢特 剧照 NO.13穆谢特 剧照 NO.14穆谢特 剧照 NO.15穆谢特 剧照 NO.16穆谢特 剧照 NO.17穆谢特 剧照 NO.18穆谢特 剧照 NO.19穆谢特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2:58

详细剧情

  14岁的少女穆谢特(Nadine Nortier 饰)生活在法国的乡间,她的童年暗淡无味,充满艰辛。父亲(Paul Hebert 饰)是一个贩卖私酒的贪杯酒鬼,对家务不管不顾;母亲(Marie Cardinal 饰)病入膏肓,终日躺在床上等待死神的莅临;尚在襁褓中的弟弟整天哭闹不止,令人心烦气躁。家庭的磨难让这个小女孩过早成熟,她打工赚来的钱被父亲抢走,还经常遭到殴打。她在学校受到同学的嘲笑和欺负,倔强的穆谢特只能通过在放学时向同学丢土块宣泄心中的不满。原本应该充满快乐的花季童年,就这样过早地凋谢了……  本片荣获1967年戛纳电影节OCIC奖、1968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影片奖、1969年意大利电影新闻记者协会银兔奖最佳外语片导演奖、1967年威尼斯电影节Pasinetti最佳影片奖。

 长篇影评

 1 ) 想知道为什么高达如此推崇布列松?看《穆谢特》

所有布列松的电影看完了之后都会诱发观者“这片子难道不应该换个拍法?”的冲动。《穆谢特》是更加枝繁叶茂的《驴子巴塔萨尔》,也是更加卓而不群的《扒手》。《穆谢特》携带着贝尔纳诺斯小说改编的布列松电影的所有常见元素,却并没有妨碍本片成为一种令人惊喜的去主题(但是并不反主题)的文本的先驱,虽然这样的电影必定是one-off。你们整天念叨的人性本恶,成长悲剧从来就不是必须反复咏叹的主题而只是无数平行命题中的某个。“世界&存在为何如此”也让位于一个更加费解也更加严肃的宇宙图景,很可惜,即便伟大如布列松也只能触及这个图景的边缘。

就在穆谢特仍然下落不明的同时,布列松又祭出与《扒手》类似的“悬置事态”抛出了更多谜团。类似《扒手》里面那个始终拒绝抓捕米歇尔的检察官,护林员Matthieu也像开了上帝视角一样,从一开始就预料到穆谢特和Arsene之间会发生什么(在交代Mattheiu生死时布列松还罕见地设置了点悬念)。老道的布列松永远不会让观众有机会思考所有这看似必然会发生,但是对事态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的情节的意义。影片的头20分钟营造了Mattheiu, Arsene, Louisa三角恋会与穆谢特一家缠绕的错觉,这样的错觉却并不累赘,相反是刻意设计,用来引出对某种布列松认为高于叙事的必然性的自我否定,当这样的自我否定延申到剧情中,便流变成了穆谢特步步升级的自我憎恨。

当Matthieu叫穆谢特进屋的时候,穆谢特用背对他来表示顺从。穆谢特从来不是任人宰割的巴塔萨尔,她并没有被魔鬼附体,更可能是她附体了这个小镇,所有与她遭遇的人都传染了她的厄运。穆谢特自杀了吗?难道那两只样惨死在无数个方向伸出的猎枪下的兔子必定隐喻了穆谢特横跨全片的灵魂逃亡的结局?如果这样的话,那么这被影像化的抽象的恶便成就了一次艺术史上最离奇的救赎。穆谢特的罪在于她仍然没有放弃人性,虽然她已经放弃了语言,但是仍然没有放弃使用眼神,肢体力量这些生物本能来表达她本来不应该在这个世界里触及的情感。这些情感是没办法归类更不可能定义的,它们被人类理性和古老宗教一次次驱逐,直到消失在污秽和混沌之中。穆谢特先于人而死。

一流导演伪造叙事,布列松伪造情感。高达将布列松开创的电影术完善到了迄今没有人能触及的高度,但是在灵性上他相去布列松深远,这想必是他职业生涯永恒的遗憾,也解释了为何他如此激赏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

 2 ) 渴望被爱的人和爱贫瘠的社会

看了《穆谢特》之后,最先的感受就是电影对穆谢特的心情刻画的特别细腻。 首先,穆谢特的家庭并不优越,而且,家庭氛围并不好,贫困的生活条件可以由辛苦劳累来支撑,但悲哀的是,所谓的家庭关系也仅仅由穆谢特自己一个人来维持,酗酒的爸爸,病重的妈妈,还有未经世事的弟弟,仿佛没有了穆谢特,所谓的家庭也将会瓦解。这对于一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来说,太艰难太辛苦。 同时作为这样的年龄,最大的希望无非就是获得肯定和支持,认同自己的存在,但不幸的是,她辛苦的背后,并不会获得这些。与其“我得不到大家的肯定和认同”,我宁愿“不稀罕大家的肯定和认同”。既然做不到“要大家来表扬我肯定我”,那就“让大家讨厌我憎恨我”。于是穿起来声音大的鞋子,合唱时候闭嘴不唱,放学后用土块砸别人,努力让自己变成淘气任性的坏孩子。大费周章,只为获得别人的关注,但这确实就是小孩子需要的。淘气任性的表象之下,她只是一个渴望被爱,被关心的人。 然而,她终于等到那么一个人,猎人。几句关心的话让穆谢特体会到被关心的幸福。她收敛起淘气古怪的样子,变得小心翼翼,帮助猎人出谋划策,尝试着去了解这个关心自己的人,不惜一切去维持突然而来的小幸福。但,却不知,猎人借她的脆弱,欺负了她。 幸福一瞬间破灭,随之而来的是迷茫,失落和痛苦。她无法接受,无法相信,不知何去何从,打算从从妈妈那里获得开解的时候,妈妈却离开了她。 不贞的标签让穆谢特更加痛苦绝望,心里再也无法承受,再也没有理智,以至于被问起和猎人的关系,她大胆说自己是猎人的爱人。大胆的接受事实,认同罪恶感,就代表否定自己,这已经是最大的伤害了。 善恶变得混乱,真诚和虚伪都变得无所谓,她终于变成不敢恨,不敢爱的人。最后只能选择死亡。 看过之后,我深深的被触动,究其自杀的原因,不论家人,学校,邻居,猎人,几乎每个人都有责任。社会的冷漠和丑陋毁了这个正值青春的女生。

 3 ) 热与冷的对话


无意中,这个晚上看了两部有些类似的女性电影,同样讲述了被冷漠社会忽视、最终死亡的女性,却给了人完全不同的观感,甚至是强烈的对比。
黑白的《穆谢特》是部1967年的老片,讲一个被人嫌弃的女生在被人强暴、母亲死亡、社会鄙弃的状态下最终选择了死亡。
彩色的《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了一个看似被人嫌弃、时运非常不济、经历风风雨雨、在重新鼓起生活希望时被人打死的女性曲折的一生。
同样是被人嫌弃的女性,却有着如此不同的生活态度。
在罗伯特布列松的镜头下,穆谢特是个可怜却又不讨喜的孩子,她备受欺凌,于是心中充满仇恨,纵然是外在略存善意的点滴在她眼中亦是丑恶的、是假同情。
经中岛哲也的演绎,川芄松子纵纵然表面遭人嫌弃,实则仍被许多人爱护,她一次次被打击,却一次次鼓起勇气生活,不肯屈服。
两个都有着不幸遭遇的女性,在同样冷漠的世界里唱着不同的歌。

黑白与彩色
甫一见碟的封面,大约就能对两部电影的风格判个一二,《穆谢特》封面上小女孩那张忧郁又充满仇恨的脸早已将影片的格调定在沉重二字上。
《松子》中众人或阴冷、或黯淡、或忧郁、或沉重的面容俨然遮不住松子的笑容,最大的那张肖像的眼神里充满希望,片名虽然忧郁却掩饰不住喜剧的光。
纵观整部影片的色彩,《穆谢特》黑白的对比把一个冷峻的社会刻画地愈发淡漠,白天与黑夜不过是黑与白的替换,一成不变的是残酷的本质,黑夜尚会因为活动与变化而略带生气,白天却不会因为外表稍稍德光鲜而抹杀死亡的阴影。
而原本众人眼中的悲情大剧因为色彩与音乐一抹阴郁与沉闷,鲜艳的色彩、略带魔幻、轻松的格调的镜头让充满忧伤的故事彰显了笑意盈盈的本质,社会可以冷酷、人却不可以失掉希望,做人,应当永存一颗愉悦别人的心。

社会与个人
《穆谢特》用简洁、朴素、不加任何处理的镜头陈述着一个全民冷漠的社会,在那样的一个社会里,人无力改变世界,只能顺应世界。当你被一个人追击时,就象亚森捕猎的那只野鸡,倘使有一个人帮助(于野鸡而言是守护人,于穆谢特而言是她的母亲)尚有一线希望逃生;而当社会群起攻之时,便会如围猎时的野兔,毫无生的希望,死亡成了唯一归宿。整个故事仿佛发生在不长的几天内,却又仿佛演了一生,因为今日不过是昨日的重复,如同穆谢特不变的打补丁的外衣、油腻腻的小辫、脏兮兮疲沓沓的木鞋,如同她每日躲在土堆下用泥团攻击其他女生、如同丑恶的男生每日喊着她的名字脱下裤子羞辱她、如同父亲每日的熏醉与谩骂,生活短得如同一个日子。人,不过是这个社会中最微不足道的一分子,如同承载了死亡的池水,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在布列松的眼里,看得到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女孩的死不是为了撼动这个社会,只是为了突现这个社会的残忍、残暴、残酷。
《松子》的一生充满奇遇,纵然这奇遇大部分充满辛酸,却是痛苦的精彩。为免除麻烦,消灭事端无意承担了罪名,最终却惹来了更大的麻烦,卷入了曲折的一生。松子爱过各色的人,一个有闪亮牙齿的老师、一个太宰治转世却不得志的作家、一个已婚的平庸作家、一个吃软饭的家伙、一个最平常不过的理发师、一个害她失业害她瘸腿害她丧失希望的不良青年,松子真心诚意地爱他们中的每一个,她全部的希望不过是能和他们其中的一个终老一生,不管这一生是否会幸福,只是命运残酷地连这小小的希望都不肯满足。一次次失望、她却从不曾放弃,她努力地想让周边的人快乐,如同她学习那怪表情取乐父亲一般,不论她快乐与否,她总希望身边的人快乐,仿佛因着那快乐她也拥有了短暂的快乐。松子的一生遭人嫌弃却其实从未被人抛弃过,看似抱怨她的父亲临终时永远重复着同一个愿望“找回松子”,看似妒嫉她的妹妹到死也在期盼着她的归来,看似抛弃她的龙洋一离开他只是为了让她更好地生活着,AV女尤的朋友惠不断打听她的消息,连不曾与她生活过的小侄子都在寻访她的踪迹、爱戴着这位如同上帝般的姑姑。在松子神奇的一生里,社会不过是个陪衬,来来往往的那么多人只是为了更好地展露松子这一生,看似如同龙洋一般冷酷的社会似乎也消溶在松子的乐观里。

自杀与他杀
《穆谢特》在邻居老太安静地阐述了死亡的宗教意义后,仿佛看淡、看透了一切,她倔强地在老太的地毯上蹭着肮脏的尘土,眼中充满的仇恨、嘴边恶毒的话语是她对这个冷酷人间最后的评价。她的自杀安静平和,一次次滚向河边,两次未果,先是自己滚歪了,再是被茅草所阻,仿佛那只逃生的兔子,无论如何躲闪,总在死亡边缘游离。很奇怪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怎么会有那样的勇气如此安详地面对死亡,或许,哀大莫过于心死,既然心灵的支柱已亡,不若追随她的足迹去了。
《松子》也曾想过死,她纵身跃下楼去,却还是在最后一刻抓住栏杆,苟生下来;她曾跳下深潭,或许命不该死,水深不够她自溺;松子在监狱里的时候,为生存定过目标,理发师是她的生命支柱,然而当恋人早已将她忘怀,膝下已有幼子时,她依然不会放弃自己对爱的渴望。最终找不到伴侣时,她也曾自暴自弃,与垃圾为伍,却最终找到新的爱恋对象——人气偶像,狂热如少女般,狂书厚卷,期待偶像回音,一次次、一次次守候着空渺的信箱,平成一年到平成十三年,有几人的单恋可以如此之久?爱,是支撑着松子活着的信念。最终,她因为规劝少年早回而被乱棒打死,手中却握着惠的名片,因为那是她重新生活的希望,在她日渐衰弱的生命中,依然蕴藏着强大的生的力量——那就是希望。

唱歌与歌唱
似乎该结束这文字了,实在是电影太好看,要说得太多,譬如《穆谢特》中母亲无声递过一个游戏币给她,那无声的母爱;被强暴时最终拥抱的那双手;譬如《松子》中妹妹一次次哀求姐姐留下,追到恋人家中看到黄脸婆时的满心欢喜……不得不说的却是歌唱
《穆谢特》中唯一的歌唱是女孩子唱过的那首歌,一次是被老师逼着唱的,另一次是在亚森看似温暖的关怀时自觉的唱。那首歌本身大约就是一曲唱诗,充满了宗教的意味,虽恬美却丝毫不令人愉悦。
《松子》中则充满了歌唱,因为松子本身就是个爱歌唱的人,她在歌唱中展现了对生活的观感,快乐时如是、倒霉时亦如是,歌唱是内心自发的情感,不用胁迫。

爱唱歌的人本身一定是乐观的,性格决定命运。
两部电影都饱含着导演自身的创作喜好,似乎该去探访一下布列松和中岛哲也的生平,看看是否他们的性格,最终影响着作品的格调和主人公的命运。

 4 ) 穆雪特,这个世界会好吗?

    记得阿巴斯曾在《樱桃的滋味》的访谈录中说过:“有些电影在你初看时会睡着,但过后你会几个晚上会一直让你睡不着的······”我想布列松的那部《穆雪特》就是其中之一!
   “我不知道他们没有我的生活是怎样的,压在我胸口的负担好重,但为了孩子我要活下去”母亲坚定地对生活诉说着······
     生活是冷漠的复合体吗?一个不需要怜悯的小镇究竟会带来多少次人情味的台风?黑夜中充斥的全部是那双大大的不合脚的皮鞋,深夜我对一个朋友说:“看过《樱桃的滋味》想活着,看过《穆雪特》就想像个社会一样绝望地死去。”
    这个世界会好吗?生命真的如同一场飘零的树叶在渐渐的枯萎,道德的底线会伴随那一声声枪声所撕裂,最后只留下感情的省略号······
   烟与酒都救不了那碎梦中的感情的,我们只是生活在世界上的人而已,穆雪特的高傲冷漠,穆雪特的沉默无语,穆雪特的眼泪都会像一颗滚石一样从世界的一边流到无知的尽头。生活就如同那晚的大雨,夹杂着争斗,欲望,欺骗与丑恶。有些东西雨水是永远洗刷不掉的,穆雪特手中的泥土也无法投掷到生活的内心深处。
    什么也救不了自己,包括那个哇哇大哭的孩子。穆雪特真的无力反抗了,酗酒的父亲,生病的母亲,看似好心却无不丑陋的邻居······这种感官的刺激是无法避免的,就如那位老妇人一生都脱不下来的病态的衣服。她也许还想把这个社会原本的面貌传递给穆雪特,可最终所有的一切都会伴随着穆雪特的落水声消失,可这个世界真的会好吗?
   永远忘不了穆雪特用体温为弟弟温牛奶的场景,就像忘不了那双大皮鞋似的······未来还会有希望的吧!只是不懂事理的婴儿或着说是穆雪特会坚信吗?原来有种东西会残酷到极致,就如同和他玩碰碰车的那位男子看到男人打穆雪特后冷漠的眼神。
    “我是阿鲁桑努的女人”一个十四岁的少女的幻想,却是一个社会赤裸的映射。穆雪特似乎要与这个尘世隔绝起来,可又是那么的想融入这个社会,只是这个社会没有一秒接纳过她。
    她就是那只被猎人围剿的野兔吧,是无发逃脱这个社会的猎枪的,所以他的死亡也是注定!那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死亡方式了,这也是贝托鲁奇在《戏梦巴黎》插入的原因吗?可是就连死亡的前一刻穆雪特也在感觉着冷漠,远处拖拉机载着沉重的呜咽远远离去,只剩下树的静谧与杂草的窒息······
    也许现实就是生活!一个芳龄的少女会像一片枯叶一般缓缓落下进而消失殆尽,留下了无尽的幻想与思缕。此刻说什么都没有意义的,在杂草丛生的湖边会飘起久违的白雪吗?湖的尽头会稀稀落落的飞过几只寒鸦,骄傲倔强地唱着:“让我们充满希望, 让我们遥望天空,直到世界的尽头,三天后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了,三天后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了,三天后这个世界就是我们的了······”吗?
    不知什么原因看电影时老想起李志那首的《这个世界会好吗》,穆雪特的眼泪似乎留在了那里。到底会怎样才会在夏天怒放?穆雪特如此,那坚持到最后一刻的母亲呢?为了孩子我要活下去,仅仅为了孩子而已。母亲走后,穆雪特与世隔绝的美最总还是没有坚持下来,留下了太多的感情的空白也带走了那颗曾经不死的心。
     究竟什么是我们所求的东西,是生的欲望还是死的阴郁?有时坚持是毫无意义的,就像失去荷西后的三毛,失去人性饥渴感的老舍,失去真实的科特,当然包括失去一切承载体的穆雪特。有时穆雪特的安静让人心慌,包括生活对她的一切。安静中那种来自原始的人性会一下子冲到脑后,然后渐渐地升温,灼烧着内心深处的感情与愤怒。让我迷离进而迷失自己,迷失对所有美好的向往。
    睡不着时会想起穆雪特落水后的音乐,会想起穆雪特的象征性的脸庞,会想起李志的《这个世界会好吗》,会想起哇哇痛苦的婴儿,穆雪特呈献给我们什么,我们又感受到了什么?无论说什么都是没有意义的扯淡之语,生活还是在有条不紊如痴如醉麻木地膨大,就像那句:“世界不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改变。”一般,所以我们的消失更不会让这个世界而停止。
    忽然有一个夜晚青春悄悄地对我说:看清自己的足迹吧,只有这样才能一直走下去,直到我们内心世界的尽头······
妈妈,他们抛弃了我,像歌唱一样抛弃了我
妈妈,我是多么爱你,当我歌唱的时候我爱你
只是那些猛烈的情绪,在睡不着的时候折磨着我
我那死去的父亲,在没有星星的夜晚就看着你
妈妈,我会在夏天开放吗,像你曾经的容颜那样
妈妈,这种失落会持久吗,这个世界会好吗
忘记一些隐秘的委屈,在回头观望的时候迷失了自己
我的正在老去的身体,从某一点开始就在渐渐逝去
妈妈我爱你
妈妈,我居然爱上了她,像唱歌一样就爱上了她
妈妈,当你又回首一切,这个世界会好吗
这个世界会好吗 ,会好吗?

 5 ) 毁灭

依然是布列松的极简主义,由特写到人物,由局部到整体,由一点牵出整个大的结构。抽离了感情的人物表演依然能够形成非常强大的间离感,流泪的时候没有表情,愤怒的时候也没有表情,如此便把情绪与影像分离开来,使观众客观审视剧情。

如同《驴子巴特萨》一样,布列松依然向我们展现了在社会种种压迫下一个少女身体的死亡和灵魂的毁灭,只是这里少女的"替代人格"不是驴而是首尾出现的猎物。

电影开头即上演了一只鸟自投罗网,拼尽全力也无法挣脱陷阱,最后猎人将其放走。这代表着希望吗?恰恰相反,这是暗示着穆谢特注定要落入的陷阱,只有在外力的帮助下才有机会逃脱。电影多次出现可能带领穆谢特走出人生陷阱的"外力"(猎人,游乐场的男人,女店主,老妇人),但是布列松却残忍地一一将其抹杀。

在结尾出现的猎兔场景,可以毫不犹豫地类比于雷诺阿的《游戏规则》,兔子疯狂地奔跑着,但是却永远逃不出镜头的范围(无形却不可挣脱的牢笼)。两只兔子一只代表着穆谢特的身体,一只代表着她的灵魂。身体被一枪毙命,灵魂被打成重伤在地上挣扎。背景的钟声预示着灵魂的救赎,她能抓住这奄奄一息的救赎吗?远处拖拉机驶过,司机回头看向穆谢特,眼神如同机器一样冰冷,这时她完全明白了没有任何的希望,死亡才是唯一的归宿。

她拿起了漂亮的新衣服(希望燃起),可是却被树枝刮破(希望破灭),她抱着新衣服滚向了湖面。这一次她没有成功,第二次,她仍然没有成功。这时钟声再次响起,最后的救赎也离她而去。第三次滚落,她的身体消失在水里,灵魂也在激起的波纹中消失殆尽。

布列松用了非常强大的手法来强化这神圣的毁灭时刻,在穆谢特掉入水中之后画面是正放与倒放交错呈现的,这种手法可以类比于布努埃尔的《特丽丝塔娜》,结尾的倒放使首尾形成闭环,时间成为永恒。布列松则突出了落水后的这一个时刻来呈现这种效果,毁灭便成为了永恒。

 6 ) 穆夏特比伊万更寂寞

       少女穆夏特死了,带给身后人种种猜测……虽然伊万(《伊万的童年》)比他更小更弱,但我们也更容易找到让他视死如归的理由。同样“怪异”的孩子穆夏特,我们却看不见那个吞噬他的黑手,布列松说穆夏特是天使,我想因为她纯真不矫饰,她所有的反应不论是仇恨的扔泥巴,还是为偷猎者唱起歌,都是她本真的反应,她的仇恨和爱本来都是最直白的——相比之下,护林人与偷猎者互相耍的圈套把戏(刚刚打个你死我活,又一起喝酒,最后护林人还是中了偷猎者的圈套……),父亲莫名其妙打她的耳光,倒显得成年人的世界更不可思议。
    最引人争议的大概是穆夏特的死,可能倒不单单是某些评论人说的作为弱势群体受了黑暗社会的压迫。我想,因为她是个最纯最直白的人,最后却被迫要成为“迂回”社会的一员,她不能承受对偷猎者复杂的感情,不能忍受自己说谎,她潜意识里知道自己要成为她憎恨的东西的一部分了,所以,她选择了裹着轻纱清白的死,“质本洁来还洁去”用在她身上也不为过吧。或者,她希望从人和人的交流中得到爱,但得到的总是挑剔、侮辱(游乐场里碰碰车一段正是最好的比喻,人和人的交流中总带着不可理喻的暴力和扭曲的成分,当然还有偷猎者以强奸回应她的友善,还有她的女老师,围场的女主人,那个送给她面包咖啡的女人,送给她寿衣的女人),所以她只能用沉默的抵制来对待这个世界。就连自杀前,看到驶过的拖拉机,她还试图拦住那个人,但是没有关心和回应,所以再也没有什么能拦住她去死的决心。

    塔尔科夫斯基崇拜布列松,实在是大师间的共鸣。

 短评

驴子的前世。穆谢特不合脚的大鞋,便是整个故事的缩影。她的命运也如同影片中反复出现的被捕获猎杀的小动物,唯有逃窜挣扎。碰碰车是短暂的快乐,却同样是动物性本能的延伸。生活没有给予她什么,只有彻底的强加,她企图为自己找到一个角落,但是脆弱的屋檐不断坍塌。话语引导她滚出生活,紧抓裹尸布。

10分钟前
  • 畸小山
  • 力荐

平静、冷酷又绝望,布列松简直不是人... 穆谢特的人生,本可以是充斥着无数次情绪大起大落的:酗酒又残暴的父亲和哥哥,病重早早离世的母亲,襁褓里的弟弟... 而用倔强和沉默面对这一切的她,竟在遭受暴力侵犯后寻到仅存的温暖,尽管那也稍纵即逝。被结局弄崩溃了真的,虽然一切都是注定

12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蝉鸣知了的讨论】“四百击跑个长镜头算毛,穆谢特用滚的!连续循环滚! ”之前并没有看过这部,但是最后“连续循环滚”让我想起了去年看的——心是一片暗林女主也是滚着下定决心回家杀死孩子杀死自己的。所以说这是一份似曾相识的绝望和归途

1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推荐

世界对少女穆谢特来说是如此的苍凉而无情,唯有死亡才能解除外部的苦难与内心的恨愤。影片开头,穆谢特在树林里自问:“没有我的话,他们该怎么办?”类似的问题曾由弗兰克·卡普拉以一种无比励志的方式探讨过([生活多美好]),而布列松的冷酷则贯穿首尾,一如猎捕与陷阱的隐喻,以及多次在银幕上杀死主角(重复镜头回放)。推搡与冲撞的动作母题,无可挽回的跌坠,一切都面目狰狞。即便是仅有的、微末而酸甜的幸福时刻(第二次哼唱圣歌&经典的碰碰车段落),也只是(如布列松在采访中所透露的)为了更为绝情地摧毁希望与赎救的可能。(8.5/10)

19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极简主义的魅力,台词配乐减到了最少,却是艺术高于生活的丰碑。非专业演员在布列松的调教下全成了超级的影帝影后,运镜尽显大师风范,观影过程并不顺畅,但在脑海中挥之不去

23分钟前
  • Henrique Asano
  • 力荐

#重看#4.5;与《驴子》《钱》有共通处,都是冷漠环境对人的戕害;茕茕孑立一身,受尽冷眼偏见忽视,家庭环境的恶劣和父权压迫,邻里戴着有色眼镜地贴羞辱标签,无人可爱,无爱可诉,一度心存幻想妄图伸手抓住虚假的光,最后一根稻草压断了这个也曾努力对生活微笑的卑微女孩。开篇设下陷阱一幕,奠定全片基调,被俘获被屠宰的命运无法规避。结尾堪称影史最佳结尾之一。

26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只有这一个导演 只用几分钟 没有话语 就能使我流泪

27分钟前
  • 4-ever
  • 力荐

C / ...... / 二刷:整体还是不太能get到点,觉得比较神奇的是中段那场暴风雨。在暴风雨中猎人逐渐进入醉态,与穆谢特之间居于最不设防的放松状态。然而一曲圣歌唤醒之后的猎人反而侵犯了她。之后守卫却说这只是场小雨,穆谢特则声称猎人是她的情人。所以这场雨到底是什么?到底在何处落下?

30分钟前
  • 寒枝雀静
  • 推荐

@北京法国文化中心 布列松影展。看到这部的时候就已经严重感觉演员在布列松电影中的类道具的雕塑感,他们表情极为匮乏,基本上哭的时候和往常比就只有两行泪的区别,他的电影是靠影像本身和内部张力来撑的,轮到这样的题材,没一个漂亮女孩真是看不下去呀。:-(

35分钟前
  • 安小安
  • 还行

波米老湿点出了布列松的少女情怀,其背后仍然是强烈的现实指向——社会、家庭、性别的多重弱者。女孩皮鞋倔强的噔噔声、来往车辆在昏暗房间里留下的光影和噪音、以及结局,让人难忘。

38分钟前
  • 57
  • 力荐

《The Dreamers》最后一段有用到这个片子的结尾。非常难忘。

39分钟前
  • Griet
  • 力荐

野兔也想贴近果子,但首要的是活着,这就是现实主义。能给予猫猫狗狗最大的善意,却冷漠对待与己无关的挣扎灵魂,这就是我们自己。

41分钟前
  • 小米=qdmimi
  • 推荐

从开头凝视与被凝视的“陷阱”到结尾重复多遍的“滚落”:叙事由“布列松式自然主义”开始,又将回到“布列松式自然主义”之中。开头穆谢特母亲的Introducing则被看做是一个与主线悬空的宗教受难意味的“下降”(由银幕外降至银幕之内)。穆谢特作为圣女—撒旦的同一体,二者在弗洛伊德层面并置。

44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力荐

咦居然没标记过。前半程描述状态,冷峻随处可见,几个片段分秒诛心;后半程顺理成章,温情稍纵即逝,直到落水算是彻底解脱。可以算作罗塞塔的原型,但布列松的贫穷见于压抑,达内兄弟的贫穷见于挣扎。

48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哲学家布烈松说,这部电影是关于solidary in evil。他还说我们要用生命救赎我们自己,救赎必须现在就发生。当少女Mouchette目睹了野兔被猎杀,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死亡。这是生活之真相。我爱布烈松。

53分钟前
  • 沁云
  • 力荐

让人回想起贝拉塔尔《撒旦探戈》里的小女孩,罗西里尼《德意志零年》里的小男孩。他们都执行了一场死亡,然后毫无征兆的选择了自杀。小孩的世界是去中心化的解构的世界,由不得成人读解的余地。这是最不克制的布列松电影,但是最压抑的一部。原著中没有的三次翻滚,是我见过最震撼的电影结尾之一吧。

58分钟前
  • 荒也
  • 力荐

穆谢特是法国哪吒?布列松说:写作这事,不要用形容词,用动词。布列松的电影属于越看越妙之列。

1小时前
  • 把噗
  • 推荐

布列松完全把原著拍毁了啊亲!觉得这姑娘做作吧,纯属布列松下手太狠了:最重要的一点是阿森给了她家庭缺失的尊重和关注啊,她是自我献祭啊,不是斯德哥尔摩啊!原著就是一夜一晨的集中叙事啊,很精妙啊!你这抻长了算什么啊!

1小时前
  • 胤祥
  • 还行

把看的其他三部布列松都改成了四星。这部里阿基镜头语言的痕迹似乎更强烈,虽然脑子里几乎找不到《驴子》和《乡村牧师》的印象。喜欢这些鲜有表情台词也不多的角色,但都在极简的运镜下面阿基要酷得更加彻底,布列松反倒有回婉的余地 @资料馆

1小时前
  • ZHANGWANHE
  • 力荐

生活惨淡,可以勉力支撑;尊严尽失,难免分崩离析。Mouchette受尽欺压,却无处倾诉。家人,同学,猎人,邻居,算是认识的着实不少,实则无人可以信任。布列松用了非常写实的手法,关注主角,聚焦细节,让最后结局的起因细节首尾连贯。悲剧最终注定,就如同那一滚一样,可说是自然,也可说是有意为之。

1小时前
  • Nakadai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