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流者

剧情片其它1970

主演:让-路易·特兰蒂尼昂,斯特法尼娅·桑德雷利,多米妮克·桑达,皮埃尔·克里蒙地,克里斯蒂安·安林尼,卡罗·加第,阿历桑多罗·哈伯,皮安吉鲁·齐威拉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播放地址

 剧照

同流者 剧照 NO.1同流者 剧照 NO.2同流者 剧照 NO.3同流者 剧照 NO.4同流者 剧照 NO.5同流者 剧照 NO.6同流者 剧照 NO.13同流者 剧照 NO.14同流者 剧照 NO.15同流者 剧照 NO.16同流者 剧照 NO.17同流者 剧照 NO.18同流者 剧照 NO.19同流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13:07

详细剧情

  马塞洛(让-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 Jean-Louis Trintignant 饰)是意大利法西斯组织的一员,他的新任务是到巴黎除掉他以前大学时候的教授 卢克·夸德里(Enzo Tarascio 饰),一个反法西斯组织的成员。于是马塞洛以和未婚妻朱利亚(斯蒂芬尼娅·桑德雷莉 Stefania Sandrelli 饰)到巴黎度蜜月为借口,到教授家拜访。和马塞洛一起执行任务的还有伪装成他的司机的曼加涅略(Gastone Moschin 饰)。在教授家,马塞洛被教授的年轻妻子安娜(多米尼克·桑达 Dominique Sanda 饰)深深吸引。马塞洛的同伴曼加涅略不断催促他除掉教授,然而他迟迟不愿下手。曼加涅略得知了教授和他的妻子将到野外去,于是准备独自进行刺杀任务......  本片根据意大利小说家阿尔贝托·莫拉维亚的同名作品改编。

 长篇影评

 1 ) 电影告诉我们如何走出同流者

这个摄影机运动起来跟给你灌酒一样,一会儿你就醉了。并且,如果能有一部电影最直接的传递给观众homosexual解放意味着什么,那么就是这部电影。

homosexual是主角的真正情结,主人公Clerici从一开始就不愿意接受这个创伤性的事实,遁入“常人”(海德格尔语)中来制造自己的影子,为自己在无意识中建立“超我”的反省性形象,一个看不见任何人的个性的、以戴帽子为标志的纯粹的幻想、影子,并沉醉于其中(见与教授面谈的那场戏,主角在做出自恋性的动作)。Clerici想要拥有normal state,这种状态,在影片中最fascist的那个瞎子的嘴中说的一清二楚,normal state就是和别人一样,和“常人”一样(equal)。Anna让他拥有一次脱离常人的机会,让他能在反抗中从随波逐流的常态中剥离出来。但是他错失了这个机会,他再次遁入常人,遁入所谓的normal state,一个在法西斯组织看起来是最值得利用的一个状态之中(开头对Clerici的“赞赏”)。他深感痛苦,在随后的几年内,开始回归天主教,回归另一个“常人”之中,他开始教自己的儿子忏悔,就像结婚前神父对他的说辞那样,你应该忏悔。情节最精彩的一部分之一就在于揭示了天主教的影子本质,它认为同性恋的罪甚于杀人,Clerici还是无法排除自己的homosexual情结,直到在结尾的一段,Clerici看到了他儿时遇见的同性恋,开始歇斯底里,开始将自己的所做所为投射在他身上,将他的真正罪孽归结到homosexual情结身上(事实上也是这样,只不过机制和结果不同,对homosexual情结的畏惧使他成为“常人”的奴仆),开始陷入常人幻想的崩塌之中。对旁人的指责很好的完成了这样的一个仪式,Clerici不再是一个冷漠严肃,对他物无动于衷并报以无措心理的人(就像在与教授一家的晚餐中的舞会那样被大众围起来而不知所措),他能够超出自身,摆脱自己无动于衷的心态,去指向主体之外的东西了。也就在这时,当新的“常人”浪潮再一次席卷开来的时候,Clerici的盲人朋友再一次像卷入法西斯主义一样卷入到了新的“常人”之中。(在此之前还有一个细节:胸前的别章)“常人”将这个盲人席卷得无影无踪,留下Clerici一人独自沉默。而最后一个镜头无疑更好的指明了Clerici身上发生的突变,他犹豫地坐在此前听知的另一个homosexual——赤裸地躺在床上——的旁边,由一扇铁栏阻拦着两人。而Clerici,作为一个犹豫的人背对着摄影机,在此时我们还看不到他的脸。而下一时刻,也就是Clerici真正走出conformist的时刻,出现在火光照耀在他回首的脸上,清晰光明而不存在影子,他也就以这样象征性的时刻真正摆脱了“常人”,而经由homosexual的解放而达到了真正的解放。

 2 ) 集体的迷狂!纪念影史杰作诞生50周年

看死君:今天的这篇文章,是为了纪念贝托鲁奇电影《同流者》上映50周年。在很多影迷心目中,这部影史杰作在贝托鲁奇作品序列里的地位,其实远远不逊于《末代皇帝》。犹记得数月前的上海电影节,该片的4K修复版场次曾一票难求。

这部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佳作,为何能否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隔阂,在大银幕上持续散发它的魅力呢?我们不妨趁着这波纪念热潮,来重温一下这段交织着光与色彩的“同流”寓言。但鉴于笔者是以深度解读的方式来分析这部电影,本文更适合在看过两遍《同流者》之后再来阅读。

作者| 黄摸鱼

原创| 看电影看到死

作为贝托鲁奇的代表作品之一,《同流者》时常被归类到“政治与性”这一系列当中。正如这概括之辞所示,这部以一个随波逐流的政治投机者为核心人物的影片,反而是依靠着在多种层面上所设计的对立来讲述着“同流”。

影片《同流者》先是在影像层面上有着大量的对立设计,并且它们永远集中于衬托主要人物(绝大多数时候独属于男主角马塞洛)在当下的处境。影片著名的开场片段正是如此。

在这一片段中,先是由映照在房间窗边和男主角马塞洛面部的红色灯光揭开序幕。随后,红色灯光忽明忽暗地停留在马塞洛的上半身。在接通电话之后,红色灯光消失,房间恢复到原本的灰色。与此同时,镜头开始缓慢地向后拉,并跟随着马塞洛的动线小幅度摇动,这才得以交代出房间内部的更多细节。

而结合马塞洛所接通电话而产生的对话内容,以及从开场便在他脸上流露出的焦虑神情,观众应该会直观地感受到马塞洛此时的不知所措,这是片段内信息所传递给观众的讯号。

但在视听层面所传达出来的却并非完全一致。带有“危险”意味的红色灯光随着现实危险(电话的接通)步步逼近,却逐渐暗淡并最终消失,而平稳、运动幅度较小的运镜方式也显得与台词内容暗示下的情景相违和。

如此一来,在段落的文本情景与实际影像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对立关系,影像并非按照常理来对文本内容进行呼应,而是有意地和文本形成反差。由此诞生的是一种尖锐的不和谐感,而这种不和谐感则在视觉上巧妙地反衬马塞洛实际处境与其个人主观愿望的大相径庭。

除此之外,在影片的开头部分有意地强调“对立感”,也是为马塞洛这一角色本身及其所驱动下的整个叙事奠定了基调(以对立和矛盾来展开)。

而《同流者》中最被世人所称赞的那几处灯光设计,除了本身的美学价值以外,更多地还是服务于叙事。无论是火车上马塞洛与妻子谈情说爱时由暖到冷的光线颜色,还是马塞洛在办公室首次与教授见面时强烈的明暗对比,都不约而同地呈现着马塞洛这一角色的自我矛盾,从而依靠将其在环境中的违和视觉化,直观的反馈回人物关系的矛盾之中(马塞洛与妻子、马塞洛与教授),进而有效地推进以其为核心的叙事。

与此同时,《同流者》中的影像“对立”也不仅仅局限于聚焦马塞洛这一个角色,亦有不少的段落在马塞洛身边的几个重要角色之间树立起了“对立”。

首当其冲的是马塞洛的父亲与母亲,虽然仅仅只有三场戏,但贝托鲁奇只用人物所处空间面貌的不同就明确了对立。马塞洛母亲所处的空间拥挤杂乱、堆满物品,整体空间的主色调也被有意设置为深色,并且这场戏里聚焦于马塞洛与母亲的双人镜头几乎都是中或近景,视觉上带来了十足的狭隘感。

而下一场戏,即便是走出房间到了相对空旷的院子里,这种视觉上的拥挤感却没有消失。在这场戏中,贝托鲁奇先是巧妙利用满地的枫叶和背景的绿植制造视觉上的色彩冲突(满地枫叶也是对前一镜主色调的延续)。

再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汽车之间构建起前后景关系,增强镜头内纵深的层次感。最后甚至是让枫叶被风吹起来,形成直接的视觉阻隔。如此一来,便使得马塞洛母亲所处的两个空间均被赋予了视觉上的“拥挤”印象。

而马塞洛的父亲所处的空间是相当空旷的疗养院,空间主色调为非常抢眼的纯白色,而整场在疗养院的戏也几乎都由全景和远景镜头构成,形成了视觉上的肃穆感。

回过头来,将前后有关马塞洛父母的三场戏进行对比,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其父母所处的两个视觉空间被贝托鲁奇有意地设置成对立面。这种对立之于马塞洛这个角色本身其实是具有寓言性质的。作为创造马塞洛的两个人物,他们之间却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视觉化对立”,这无疑让三者的关系被蒙上了阴霾。

影像上的对立再结合文本内容,我们不难发现马塞洛对待父母的行为异同,正揭示了其“利益最大化同流”的价值取向,他对待母亲奉承的假象反倒从他对待父亲的决绝中有所溯源。影像上通过三场戏中在以其父母为视觉中心来延展空间时,使用相同的平移镜头其实也正暗示着,马塞洛对待父母两人的本质是相同的,但现实条件有所区别,他追求的只是有利可图。

同时,视觉化一体两面的父母形象似乎也暗喻了马塞洛本身的自我矛盾。他一方面极力地逃避“不体面”的现实(沾染梅毒的父亲对应马塞洛的童年意外),而另一方面他又自发地蔑视并嘲讽“不体面”的现实(嘲讽母亲与司机的关系),这无疑是对马塞洛“对立”人物形象的又一层补充与说明。

而另外一组围绕着马塞洛的人物关系:两个女人,朱莉亚与安娜。它也有着有趣的影像上的“对立”。贝托鲁奇为她们各自安排的两场出场戏实在是很耐人寻味,极其相似的楼梯间与客厅结构,甚至在直接见面之前都先经历了“第三者的阻碍“(女仆与教授朋友)。

但马塞洛前后见两个女人时镜头却是截然相反的呈现方式。回家见朱莉亚那一段,全景之下朱莉亚站在和客厅连成一体的走廊尽头,而马塞洛从画外走入画内主动到朱莉亚身边。但马塞洛第一次见到安娜那一段,中近景下安娜站在阴影处,随后主动地向马塞洛靠近。

两个人物登场片段的对照,正巧妙地反映出了两个女人的形象差异及她们对马塞洛而言不同的意义。朱莉亚作为他开启“中产阶级大门的钥匙”,马塞洛不得不主动上前献殷勤,但镜头或许已经先行提醒我们,能被一眼看到全貌的朱莉亚注定只是平庸的中产小姐形象。

相比之下,站在阴影里的安娜,则是具有神秘感的女人。贝托鲁奇为了强调她的出场,甚至都不惜用一种戏谑的方式吓跑了本应同时在场的朱莉亚;安娜则如同不可知的断臂维纳斯深深吸引到马塞洛,更何况还是主动走向马塞洛的“维纳斯”。

而纵观全片,了解马塞洛人物前史后,我们其实也不难理解为何他会更喜欢主动靠近自己的陌生人。但这也恰恰是影片后半段马塞洛的自我核心矛盾所在:“对虚假的奉承过分积极、对真正的所属却唯唯诺诺。”

其实整体看《同流者》这部电影,虽然有无数留名影史的经典片段,但是却都并非所谓的技术高难度;而是遵循着塑造“对立感”的大方向,对一个个具体的影像空间细致琢磨,结合灯光与道具,用简单的视听语言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调度。

而这些精彩的镜头也绝非单纯炫技,而是与文本之间有机结合,最后再一个个精确地返回到“对立”的人物及背后承载的叙事本身,这或许就是贝托鲁奇身为电影匠人的令人倾佩之处。

影片《同流者》作为经典之作,除了上文所讲述的影像魅力以外,其隐喻性极强的文本也是使其流传影史的关键之一。依旧是遵循着“对立”的概念,《同流者》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经典的自我矛盾者人物形象和一个以角色驱动的叙事模式。

站在宏观的历史背景角度,来审视马塞洛这个人物,他是同流者、政治投机者,甚至是“一个短暂的法西斯主义者”。但从微观角度单看人物本身,马塞洛更应该被称作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我矛盾者。而贝托鲁奇呈现他自我矛盾的手段,除了上述的影像设计之外,更多的还是从文本本身入手,在以马塞洛驱动的整个叙事上进行体现。

从整体时间线而言,《同流者》在最开始算是以倒叙的手段先直入主线,再以马塞洛在车上的“走神”为契机展开回忆,从而回到整体时间的最初。这里无疑先是高效地奠定了叙事方式的基调,经由马塞洛的动作而快速展开的回忆似乎有意提醒观众:“整个故事的进展都和马塞洛的言行举止息息相关。”

其次从人物塑造看,这里也是马塞洛“对立”的开端。作为法西斯分子,他却对助手所说的同时也由他自己所主导的“任务”面露难色,这显然便是马塞洛显露出的第一次自我矛盾。

经由影片开头的设计,双线叙事渐渐浮出水面(现实线与回忆线),马塞洛这一人物的“对立”雏形建立。但在后续的叙事过程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叙事线的设置似乎也是对立的,作为实际主线的现实线仅占据极小一部分,而表面作为隐线的回忆线却是真正的主调。

现实线在整个叙事当中反而是承担着功能性的作用,在马塞洛陷入原则性纠结(真正加入法西斯与刺杀教授夫妇前)的时刻切换时间线,看上去像是为他准备好的缓冲地带。

但随着马塞洛回忆的继续,马塞洛在加入法西斯后,为了“同流”而围绕身边人际关系所展开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粉饰行动均大功告成之后,叙事中却忽然出现了不稳定因素。在一长段几乎前后无缝衔接的回忆片段中,一段关于“意外回忆”的插叙显然打破了叙事的稳定性:“马塞洛粉饰行动的最后一步,教堂的自我忏悔让他不得不直面自我的过往。”

而即便他面不改色地说出了:“我来为明天的罪过而忏悔。”但由他的情感、行为所驱动的叙事在此被忽然打断,俨然已经暗示了其真实内心的动摇。至此,观众或许也会对于之前那一次短暂的时间线切换产生不一样的体会。在稳固的叙事结构被打断后,回忆中一场看不见长官真面目的入党戏被忽然切换回现实之中,似乎也不再单单是逃避、缓冲,反倒有了一种难得的自我忏悔的意味在里面。

更为有趣的一点是,经由对稳固叙事的自行打破,贝托鲁奇显然也在提醒着观众,所谓的回忆片段是马塞洛主观的,而非完全的客观事实。也正是在“意外回忆”之后,马塞洛正式踏上执行暗杀任务的这条道路,但与之完全相对立的,却是回忆真实性的逐渐模糊。

在一场订婚庆祝晚会上,却出现几个莫名其妙的奇怪人物,还莫名扭打在一块。而马塞洛和他的盲人朋友作为晚会核心,却在整场戏中像是两个局外人,始终在一旁自说自话谈论政治。

作为稳定叙事被中断后又恢复的第一场戏,马塞洛的高谈论阔和几个符号化人物的扭打,无疑也被赋予了些许寓言意味,很像是一种撒谎后的自我安慰。而莫名其妙的扭打,又何尝不能被看作是马塞洛内心“小人”之间的争斗呢?

甚至贝托鲁奇在之后对于“回忆”叙事的真实性进行了直接的破坏。在马塞洛前去拿枪的那场戏中,在进入屋子之前,马塞洛从一幅画前穿过;紧接着下一个镜头,则直接从这幅画渐变淡化而出。巧妙的是,这幅画恰好描绘的就是下一镜马塞洛所站立的地方,这显然在视觉上造就出某种梦境般的浸入感,仿佛观众进入到的是画中的世界一样。

而马塞洛在进入到屋子内之后,见到了一个和之前长官办公室里的情妇完全相同面貌的妓女(其实就是安娜的面貌,但观众此时还不知晓)。这种超现实的情景,似乎已经在明示着叙事的“不真实”,就像马塞洛在拿到枪后装模作样的持枪姿势。似乎这一整段都像是马塞洛作为回忆主导者,在刻意展示给旁观者的一番梦境,为了证明他所谓的决心。

然而,观众和贝托鲁奇一同作为真正的客观旁观者,在看穿假象过后反而更加清晰地意识到马塞洛自我矛盾的愈益严重,同时也窥见了他真正的欲望。

在经历过一场被“人流裹挟”的舞会之后,回忆正式结束,叙事合并到了现实线之上。马塞洛在刺杀行动的最后面对终极抉择的侍候,明明心有所想却依旧因畏惧而犹豫不决,最终只得目睹了悲剧的发生。

因此,现实线的内容也被悄然地模糊了真实性。在目睹教授之死后,明知安娜也无法逃脱死亡命运的马塞洛,坐在车上瑟瑟发抖。但紧随其后的镜头呈现的,却是一场第一人称视角下的手持追击戏,仿佛像是马塞洛在臆想自己作为追杀的一员义无反顾地完成了组织的任务。在叙事迎来末尾高潮之际,相应的马塞洛的自我矛盾也达到了顶点。

前后的两次进入“人流”之中,凸显了马塞洛从始至终随波逐流并无自我决断力的真相。无论是多么“崇高”的原则被打破,多么珍视的事物被摧毁,甚至是其幻想的欲望化身被杀死,他所做的却永远只有在无限纠结中自我逃避罢了。

影片的结尾则像是一场具有预言性质的梦,即便是富有超现实意味的死者复生,也无法阻挡马塞洛新一轮的随波逐流、仓皇逃避。可笑的是,为了逃避独自做抉择,马塞洛甚至也可以将所谓的童年阴影忘得一干二净。

整个叙事,最终以叙事主导角色的自我否定而戏谑收尾。在最终峰回路转归入“无意义”的叙事过程之中,我们不过只是窥见了一个自我矛盾之人精心编织的“春梦”。

正如片中所提及的洞穴神话所言:“看到墙后火的阴影便以为是现实。”贝托鲁奇镜头下的法西斯主义是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自我狂欢,正如同马塞洛逃避后的自我安慰,对他来说,无论是在言语还是空间之中,他都显得格格不入、自相矛盾。

在乱世中不断笨拙地随波逐流,直至失败然后迅速逃避,这便是马塞洛所代表的自相矛盾的“同流者”们的命运所在。抓住阴影就以为获得了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但事实上或许连“只为明天的罪恶忏悔”的决心也不能拥有。

在被窥视完一整场“春梦”之后,马塞洛好像才终于意识到了身为旁观者观众的存在。他直视镜头,告别墨索里尼,迎接萧条世界,也凝视着依旧处在“对立”深渊里的旁观者们。

作者| 黄摸鱼;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3 ) 【草稿】《同流者》对于人类社会运行机制的预言与解析

《随波逐流的人》,也有的翻译是《同流者》。导演是拍《末代皇帝》的那个。

这部影片的故事虽然相对简单,但是每一个电影元素背后都有着赋予深意的寓意和象征。不仅仅是在场景细节,更出现在通篇的人物设置和叙事结构之上。

主角马尔切诺,意大利贵族的落魄子弟,资产阶级和贵族的子弟,是法西斯主义者,指代了法西斯主义的现象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经济社会状况。

他的父亲是个疯子,生活在疯人院中,谈论的是杀戮与统治,在西方文化中父亲象征着权威、秩序、与权力,可以解读为法西斯主义兴盛于断裂的历史和衰落的权威。

他的母亲享受着父亲遗留的豪宅,但是私生活混乱不堪,淫乱万分,母亲象征了民族文化和社会现状,可以理解为社会精神的虚无与混乱。

父母二者指代了法西斯运动滋生的历史和社会因素土壤。

在主角马尔切诺幼年,一个同性恋的司机引诱了他,更用一把具象化的枪支引发了其走向疯狂与罪恶,同性恋司机可以理解为突发的、偶然的、非合理性的诱发因素,而手段则是暴力和欲望。

马尔切诺的妻子和岳母,单纯、世俗,象征了普通的劳苦大众,岳母遵从与马尔切诺、为其辩护,说明了法西斯运动兴起的开端恰恰是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的支持。而妻子婚前的甜言蜜语待遇、婚后的暴力欺骗和利用,则恰恰印证了法西斯运动兴起后对于普通大众的态度转变——由利用、哄骗转变为压迫、摧残。

马尔切诺向教堂的神父祷告、神父象征了道德与信仰。神父并不嗔怪于所马尔切诺犯下的罪恶本身,而是纠结于是否向神进行了祷告,可以理解为作者所传递出的这种意图——道德困于其本身,而并不针对事实。而神父的弱势也表现了在暴行和权力面前,道德信仰本身的无力

此外还有一个细节,婚礼的证婚人律师本身就曾经诱惑了马尔切诺的妻子,并睡了六年。这也就说明了法律本身即是非法,法律本身就是罪恶进行的幌子和帮凶。

而马尔切诺所负责调查并加害的教授,曾是其亲自授课的教师,可以理解为古典主义特征的美德、理性与思想传承。法西斯主义脱胎于欧洲的社会学说、颠覆固有阶级论断,而是鼓吹青壮年推翻年迈族群。而他们谈论的柏拉图洞穴说,则也是对于影片探讨主题的映射和刺探。

至于教授的妻子,则是马尔切诺心目中美好的情人的象征,可以理解为法西斯运动中所设立的虚无的目标和方向,而最终教授妻子葬送在马尔切诺的手中,也象征了法西斯运动所毁灭的美好。

至于马尔切诺的上级、联络人员、帮凶,则指代了法西斯运动的另一特征——并非个人化的自由运动,而是一个相互裹挟的、毫无选择和不可逆的系统机制。而马尔切诺期间的摇摆,则可以看为法西斯主义参与者自身的矛盾和困惑。

最终、诞生于焦虑、断裂、经济破败环境下的法西斯主义,在欲望和权力的诱惑下,以暴力为手段,出现并成长。得到了普通大众和底层人民的支持与拥戴。更利用了大众而是自身的地位得到稳固。在这种状态下,道德和信仰呈现出虚伪与自顾不暇的状态法律和秩序本身也成为了暴行和运动的帮凶,不知不觉将人民由支持者转变为被奴役者的地位。而古典的道德和思想则受到了毁灭。走向死胡同的运动本身也含着矛盾和冲突,同时毁灭的也有法西斯运动的美好初衷以及获得的早期成就。而当一切事件在混乱中更生以后,曾经的暴行施加者,法西斯运动的参与者,则摇身一变将自身的罪行推卸的干干净净,反而无赖起诱惑其产生的其他因素。

实际上,这一影片也不仅仅指向了法西斯运动,同样适合于混乱的60年代、更早的法国大革命和无政府主义运动、甚至适合于当下的中国。也正因为此,影片其实是在探讨人类社会的运行机制和原理解析。而这一切缜密的逻辑却藏在了看似普通而实际设计精巧,充满隐喻的电影叙事之下。

实际上每一场戏、每一个动作都能延展出一堆内容,大师果然牛逼。
。。。。。。。。。。。。。。。。。。。。。。。。。。
作为看了40分钟没头没尾就想出这些的李亦树小朋友,我还是很欣慰的

 4 ) 杂感

1.形式美与技术流,以及如透过附着水汽的玻璃看世界一般氤氲克制同时又饱含内力的情怀。摄影剪辑名不虚传,景致建筑服饰妆容皆美不胜收,Vittorio Storaro请收下我的膝盖!

2.只有对光与影的处理和运用拿手到本片这种程度才足以承载柏拉图洞穴喻这个贯穿全片的潜在主题吧...瞎不瞎是相对的,见识过真理的太阳的原囚徒想拯救仍把阴影当现实的囚徒会遭到反抗,众人会认为拯救者才是瞎了。而在有太阳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真的就是事实与真相吗?太阳有几个,洞穴有几层,世界有几维?盲人纳粹这个人物很妙,blind—abnormal,可以扩展出非常立体丰富的内涵;男主和盲人这对好友有一定程度的互文关系,在本片的洞穴喻中同样至关重要,而教授是回到洞穴的拯救者,被众人一拥而上捅成筛子。

3.开头和结尾都是镜头久久地对着笼罩在红光(一闪一闪的霓虹灯&橘红色的火光)中的男主,他显得有些不安,但你看不出他在想什么。是啊,他平时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一个冷冰冰的纳粹间谍,他懂得控制表情不让人看出自己的情绪,亦或是他已不善于通过自己的表情表达情绪?而这里红光的运用让人想起呼喊与细语里的红色,暗示着深度的内心解剖,一种千回百转蔓延无边的心魔,他困在其中;当然,也是柏拉图洞穴喻中的“火光”。开头结尾的另一个呼应是开始镜头拍到了男主老婆趴在床上露着屁股,而结尾是一个贫民少年趴在床上露着屁股,性取向的暗示很明显。随着专政的倒台和同性的性暗示,男主这时的心境大概也是一种眩晕,一种倒下去的欲望——让我倒下去,接受脆弱,拥抱脆弱,不要再继续执拗地抵抗自认为是罪恶的某些心理。男主是同流者,也是反抗者,外部同流内部反抗,通过随波逐流反抗自己“不正常”的那部分,在反抗旧罪的同时却制造出足以将自己埋葬的新罪,这些罪缠绕着他把他卷进漩涡,就像舞池里众人一圈一圈地围住他跳舞,他在圆心无所适从。

“别人都想与众不同,你却想和别人一样。”

“今天的我要来忏悔明天将发生的罪过,用一个罪恶来弥补另一个。”

“谜样的敌人,赶走希望。”

4.纳粹同性恋者演变出畸形心理,想在像《蝴蝶夫人》一样极致的美感中被毁灭(与正太_后被其杀死),却给男主在性与死方面留下一生阴影。开枪的是幼年男主,而真正破碎了的也是男主,一个他死了,作为同流者的他站了起来。这是一个男主想将他之后一切的罪归咎其上的事件,就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特丽莎的妈妈把她看做罪源,甚至第二任骗子丈夫的出轨也让她恨女儿,皆是被命运的多米诺骨牌捉弄而失去自我变成一个空壳的人的徒劳挣扎。

5.有男同女同暧昧意味的场景处理得可神,比如警察和男孩的部分,两个美丽女人跳舞的部分(男主说她们不能再跳了!噗哈哈果然有内什么阴影!话说看这段时有联想到苦月亮结尾两个女人之舞)。安娜和茱莉亚其实都是有两面性的女性。在帷幕后大厅般空旷的部长办公室的桌上长相酷似安娜的女人向镜头惊鸿一瞥,然后横陈于桌上与部长接吻;以及一个官员强迫她在马塞洛面前说出“我是个白痴,我完全疯了”,这时的“安娜”是个完全物化了的女性,与后面独立清醒理性强势的形象对比鲜明(我不知道物化的安娜是象征还是她真的卧底到纳粹总部当妓女)。而茱莉亚开始让人觉得是一个愚蠢且枯燥的花瓶,“一个用来做饭和做爱的女人”,慢慢地你却能感到她身上的魅力,娇憨爽朗,具有煽动力和感染力,脾气也不坏,她其实并不蠢,她有她自己的一套生存哲学。我觉得她和安娜在一起时比和马塞洛在一起时更可爱,也更有尊严。

6.这片有好多黑色幽默来着,比如说马塞洛到巴黎时去领任务那段简直冷幽默密集,在门口三个穿海魂衫学生样的少年打闹中遇到男主后齐齐敬礼,男主进去后他们说“他是谁?他看我的眼光像看穿着平民服装的官员233”呆萌的男主就这么被捉弄了...其实这里大概想表现你身边谁都可能是纳粹,同志之间的敬礼是一种同属一个政治组织的证明,而这其实和他们的外表一样不靠谱。男主在门厅欣赏墙上的画作,前台的老女人说“这不是博物馆,请进去!”是的男主就是这么欣赏美这么有耐心(误) 其实大概是领任务前内心很忐忑...同事调戏酷似安娜的妓女让她装疯卖傻,男主出现之前她装得很自在,而之后却非常尴尬不自在,男主发现她是部长桌上的那个令他心动的女人,立马一把抱住,紧紧地,还转了个圈...其实我觉得这哥们老神奇了...因为她是妓女所以你对她可以予取予夺,原则上是这样的,而男主就像看到遗失了的宝物、像看到女神一样抱住,仿佛在宣布她是归我所有的,真的有种特别纯情的感觉...对比他同事口头调戏加摸摸屁股的正常嫖客行为,他真是一个“不正常”的“嫖客”。然后要给男主派任务的官员见此景很恼火在门口跺着脚喊:“科勒瑞奇!你在那干嘛呢?!过来!”男主惶恐一路小跑进了官员的办公室...门一关上前台老女人正好蹒跚而过...着淡淡的囧感...后面更二,官员办公室是核桃的圣殿啊哪哪都是核桃啊台子上矮墙沿上桌子上摆放的还很有艺术感啊,官员从一个仰卧的裸女小雕像的阴部(...)拿了个核桃用钳子夹开一边吃一粗给男主讲任务啊,奇葩啊纳粹筒子...官员把枪给男主说筒子你必须迅速而决定性地解决这个问题!话音未落男主猛一回身拿枪指着官员啊气氛立刻剑拔弩张,随后却又把枪指向与刚才对称的方向,之后又对准自己的脑袋,然后发现自己帽子不见了...这是个幽默而苦涩的情节,开始指着官员是因自己本来就不满要杀教授的安排,而官员又语气强硬地继续唠比,于是更觉得神烦心乱就来了这么一手,这么一吓还真把官员唬住了,随后指向另一边以及自己的头则是消解敌意,im just pretending,内心妥协于自己同流者的身份,然后以帽子不见了为由给自己个台阶下...这可笑可恶可悲的人生啊。


http://stagebuddy.com/film-tv/10-reasons-see-conformist-film-forum/
这几天FilmForumNYC 在放这部经典,真想在大屏幕上看这部美学大作啊...

PS: QAF男主扮演者Gale Harold很喜欢这片来着ww

 5 ) 谎言、内疚、与狂热的正常

我的冬天的家在曼谷,这里是个文化荒漠,没有北京那么多的剧院等文化设施,只有大量酒吧,于是一小撮无聊的外国人退而求其次成立了若干电影俱乐部,放映经典片文艺片等。

就是这个背景下,我掉在几个西方老头子中(对的曼谷的电影俱乐部通常只有几个座位),观看了这部意大利老片。

我觉得有必要先介绍我的观影背景的原因是,以我的亚洲思维,这是一个想要融入法西斯社会的青年的故事,离开同性恋人娶妻,是为了看起来正常,融入社会。加入法西斯,是为了正常地获取权力。对呀,我们的文化中,你就应该按部就班过上“正常”生活呀。

但是,欧洲人对此片的看法就跟我完全不同了,我要求Pat给我解释此片,在他眼中,这是一部非常意大利的,非常聪明的,天主教社会的片子。所以主人公的一切选择都出于天主教徒的道德折磨。一个脸盲的亚洲人可能不会发觉,影片结束处的那个白衣同性恋男子正是主人公小时候射杀的那个司机!主人公以为自己杀过人,这是天主教的大罪,通常在亚洲文化中,无人知晓的罪行,或是违反公德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们要保证的是私德,以及忍辱负重为了家族活下去。然而, 对于一个天主环境下长大的人来说,自己的罪孽虽然无人知晓,上帝却洞察一切。于是主人公一直以为自己是个罪人。也是在罪恶感的驱使下,努力融入社会,显得正常。为了控制自己的生活,努力追求权力。可惜这时候的意大利是法西斯社会,这时候的社会的“正常”倒不如说是一种狂热。为了融入此等狂热的正常,他又接受了谋杀教授的任务。而谋杀,自然又是新的罪行。因而到了最后,当他重逢当年那个司机时,他发现自己的一生都生活在谎言和没必要的内疚中,他所记忆和相信的一切都瞬间坍塌。

这是一部太意大利的片子,导演是曾经导过《末代皇帝》的贝托鲁奇,光影和镜头依旧美丽,故事却未必能被理解,它在一种奇囧和诙谐的调子中塞入了谎言、内疚、与狂热的正常。

-----

公告一下,接下来我要继续更新公众号啦,谢谢容忍了我的沉寂的诸位读者。

穆尔登格

 6 ) 几个看点

1. 意大利男人的屁股都他妈的乱翘的喏!!!

2. 对片子的叙事结构的理解并不非常影响把握影片的意思。我看到最后1/3才明白过来整个时间线,懒得再看第二遍了,劳烦看过的人告知一下,一开始的马赛诺拿枪出门的一幕究竟是不是正要去杀教授夫妇的路上。

3. 开头马赛诺得意洋洋地跟他的盲人朋友说,“I am getting married to have the impression of normacy” 。我觉得这个事情是很可笑的。

刚刚看到的影评说 “相当具有悖论意味的是,马尔切诺凭借自己的理性思考和不断做出选择来学习和接近“正常状态”,这一过程恰恰会使他失去他所期待的“正常状态”下的根基——热切的信仰。”

智力高超的人常常会有孤独于众人的痛苦,因此试图与众人一致。可是他达到一致的方式是通过观察,比较,和模拟,的确根基不牢。就像socially awkward的人,你在人群中一眼就看一看出他的存在,这无论他怎么试,都是隐藏不起来的,我说马赛诺智力高超没有夸赞他的意思。对于柏拉图来说,他是能看到光明,却自我流放到洞穴底的人。是不能承受哲学家的责任因而甘心被拴上镣铐的人。

这类人的很大特质是一心想要变得和所有人一样,可是有这个愿望的前提是去否定自己是个只能看到影子的普通人。本身就是个没有办法跳出来的魔障。

中间他和老师谈话,他很故弄玄虚地关上窗,模拟洞穴,去谈他的graduate seminar paper。老师直接把窗打开,他那自我陶醉的影子瞬间就散了。马赛诺的病症在于,他自己明白影子并不是reality,可却固执的认为既然那是大多数人相信的,他也应该假装相信,并且试图为他这种苍白的行为辩驳--可是他的老师却直接展示给他,这个信念有多么容易被打破,阳光有多么轻易就可以刺穿这一切。

最后一幕他扭过头来我觉得很微妙。个人姑且是当作隐射柏拉图说的镣铐【被】人打破了,这个【被】可以是指墨索里尼下台。我的版本比较昏暗,网上说这里他回头隔着栅栏看到了一个男孩,喻指他最后释放了压抑的同性恋情怀,猥亵了那个男孩...我觉得如果真是这样,结合柏拉图的洞穴寓言这个故事就比较幻灭了:

选择Normacy是选择自己的极品妻子,杀害自己的老师夫妇,成为法西斯,牺牲自己的理智。不选择Normacy就要释放自己恶心的同性恋欲望,接受精神病的父亲和与家中男仆偷情的母亲等等。

这样想来我觉得特别能接受这个想给自己的intellectual套上镣铐的同流者。

4. 两个妹纸的探戈尼玛美的不象话!明明都穿得好好的情色的一米!!这部电影把我萌的两个类型的姑凉总结完了!!

5. 我秒了一下网上大部分中文影评,有些的特别好的,台湾人的一篇。但大部分基本没搞清楚状况。我不敢说我搞清楚了,因为我真的没有,但是至少大部分读者搞不懂洞穴和影子的寓言是什么的时候请跳过这个话题不谈可以么......

6. 最后那一大坨人冒出来庆祝墨索里尼被打倒...我觉得也不见得就是说光明来了。那归根结底还是一坨Commoners在洞穴一样的隧道里,导演八成还是在暗示这是一个新的影子。导演根本就是个傲娇讨人厌的个人主义者。

跟inception一个德行...

我把这部片子跟inception放到一起比较不会有人想揍我吧。电影不分贵贱呢亲!



PS:
7. 刚刚看到有一篇豆瓣评论说:

...盲人的角色很明显,就是主人公的镜像,在开始的录音室那场戏里已经交代了。

我觉得很有趣,但也有一点点说不通。有趣在于电影里的确有这种映射:盲人鞋子穿错(象征abnormal),最后被主人公大骂着说是法西斯,在拥挤的人群中消失不见(大概是和主人公又合为一体)所以在最后一幕中主人公又挣脱了镣铐等等。说不通在于录音室里盲人对马赛诺表示,“you get married, i lose my best friend...but that's okay” 如果盲人象征那个能看见光明的马赛诺,那个不属于洞穴生活的马赛喏,那他在形态上怎么可以是一个盲人呢。他又为什么支持法西斯呢。

可能的解释是:马赛诺和盲人的区分并不是对立的,盲人并不是一个不同的人格,而只是马赛诺对他过去生活的一个提醒,对他真实性格的一个提醒。

 短评

电影开始头一个小时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费里尼还是安东尼奥尼的片子,看到舞会又开始想这是不是维斯康帝的片子,搞到最后又问这是不是影子部队...很难想象这是贝托鲁奇的作品,没有任何语言可以形容这场人性的悲剧,一记重拳砸在心上。

8分钟前
  • 🫀Psyche
  • 力荐

#重看#保留了原著中“渴望证实自己的被原罪所破坏的一生是正确无误的”这一主旨,在Vittorio Storaro精妙绝伦的摄影中感受“我们大家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失掉了我们的天真无邪,这就是正常状态。”相比原著中大量长句叠加的内心戏,影片更着力于闪回记忆对终其一生笼下的阴影、时空跳跃的缝合、精心酝酿的构图与光影盛宴,贝托鲁奇再次以性和政治味身份诉求,跟随一个妄图“随波逐流”的人在蓝色夜幕的巴黎混沌沉沦。1、意识深处对同性身份的不敢直视,结婚只为成为“正常的人”,而结尾的“真相”让他明白——自己从未成为“同流者”。2、男主的毕业论文关于柏拉图的洞穴理论,暌违多年师生重逢,一个关窗一个开窗,影子的形成&消失——他并未努力走进「真实」世界。3、空旷的、压迫的巨大建筑下,人是微渺的存在。

13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有趣的是,一位共产主义者描述一个法西斯主义者,又让其爱上反法西斯主义激进主义者,最后又将之杀死,其实这是莎乐美的纯粹爱的故事吧。男主角其实是加缪写的吧。但其实男主根本不知道自己被什么左右,他如此矛盾。隐喻太多,反而更显声画优美,火车桥段,每一段截图出来都体现出摄影之美。

16分钟前
  • 饭夫斯基
  • 力荐

一场集体无意识的迷狂。对集体主义生活和简单幸福概念的认同,对一旦可能失去他们的恐惧,使得人们能保持顺从和沉默,容忍一个以谎言为基础的社会,既是受害者又是支持者。虽然直指法西斯主义但又好似在影射任何一个政权。隐喻无处不在、摄影出神入化,老贝的最佳电影。

17分钟前
  • 凉水
  • 力荐

凶手!他杀了一个政治犯!他是个同性恋,纳粹分子!

19分钟前
  • 木卫二
  • 力荐

我完全就没关注什么政治、刺杀好么,只是一直盯着JLT的长长眼睫毛,Dominique Sanda 和Stefania Sandrelli 好美。

24分钟前
  • vivi
  • 还行

【B+】被简介误导以为是个政治阴谋片,其实讲的是随波逐流的可笑人生。布光牛到人咋舌,频繁的插叙跳叙,理解难度略大。贝托鲁奇有一种东方人的含蓄。

28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有什么影像能比最后一幕更鼓舞人心又寒毛悚然呢?门廊里迎面而来的人群,他伫立,在摩肩接踵的人潮里艰难地站定,这一刻是卑微,怒意,觉醒,狼狈,叫人怜恤的结合体。但是他仍然没有抓住真实,在街灯和火光的交映下,他的脸上写着怀疑论者特有的无知,痛苦和希望。

31分钟前
  • 白斬糖
  • 力荐

迷人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极其复杂的男主角,一个集爱欲、恐惧、懦弱、不知所措于一身的法西斯主义者——事实上他内心深处不认同任何一种主义,真正影响他价值判断的是老旧的天主教道德伦理观,他被此束缚、折磨、扭曲,从而转身在历史的夹缝中将自己伪装成顺应社会的精英分子,而在贝托鲁奇看来,这两点可能正是法西斯主义诞生的温床:失落的传统道德(历史的某种断裂?对父权的反叛?)在激进社会体制的不断冲击和狂热改造下,形成了一种历史的双向选择,《白丝带》也是如此。摄影、色彩、调度以及取景(建筑)等等有种歌剧感,算是贝托鲁奇奠定个人风格的作品。[补充]之前忽视了影片叙事结构的重要性,倒叙结构反映的心路历程制造了悬念——解救或是旁观爱人之死,同时也重塑了“同流者”逐渐懦弱的心路历程——个人的也是民族历史的。

33分钟前
  • 日灼
  • 力荐

小说电影不管先看哪个都会损害看另一个时的乐趣,电影固然作为独立作品存在但既已读过小说很难不作比较,尤其是感觉导演没有把握主人公怪异独特的精髓(对本性的恐惧)时很难不感到失落。贝托鲁奇的富丽影像与流畅情节性跟原作气氛完全不同,不过确实花了很大力气囊括情节和画面隐喻

35分钟前
  • paradiso
  • 推荐

本片在摄影和剪辑上都有颇多可说之处,带着极强的那个时代的印记

37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四十年前,一个三十岁的意大利共产党员,用最牛B的电影镜头,拍了一个法西斯党徒的故事,故事里有几座奇妙的建筑,和世上两个曾经最漂亮的女人。我爱这电影

42分钟前
  • 大熊星座
  • 力荐

真是近乎完美啊。更多点了解时代背景应该会更有趣。几个时间段剪辑在一起,摄影漂亮。特林提格南特年轻时候帅

44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同流者个体的心理展示与法西斯运动的历史剖析,表层叙事与深层象征完美细腻地合二为一【10】

48分钟前
  • 吞火海峡
  • 力荐

抱着超高期待,又完全超越预期,这样的观影体验一辈子也不会有几次。一切都太美了,摄影、节奏、气氛、音乐,美得我说不出话来,一度差点真的要被美到哭。贝托鲁奇+斯托拉罗,真的是黄金宝藏。关窗和开窗,明暗的摇摆,顺流逆流的流离失所。想要永远沉陷在上海影城2厅的座椅里,再也不必回神。

49分钟前
  • 神仙鱼
  • 力荐

马塞洛对于暗杀教授之事原本是心有抵触良知挣扎的,宗教原罪与安娜暧昧尚在其次,关键是他觉着教授是自己的老师大致也算个好人,所以第一时间没有接信转身躲进了厨房(偏偏是中餐馆和茅台酒?)。可之后当舞会现场教授出示“空信”道出试探真相,马塞洛突然下定了决心!并呼应了之前俩人重聚时的书房对白,“台词华丽。可你走了,我变成了法西斯。”……说明贝托鲁奇对于纯粹的政治人物,无论左右皆持否定立场。教授的死对头墨索里尼势力被贬讽地更为直白频繁,其中又以教堂祷告马塞洛与神父那段问答最为犀利,“今日救赎明日将犯之罪……我非来自颠覆阵营,正好相反,我是要消灭他们的人!”……这也是为什么雾林截杀的高潮大戏,几乎所有悲情渲染都送给了随行的安娜。教授本人的死法倒更有几分吊诡地像是东方快车的情景再现!

53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绝无仅有的在摄影,镜头运动,布光,色彩,剪辑,配乐上均树立影史新高度的神作。黄与蓝的主题色,一如火车爱抚时窗外的夕阳与蓝夜。精神病院的纯白秩序。老贝标志性的首尾光影时间魔法,洞穴寓言,法西斯盲者与同性诱惑。在情欲与罪孽中沉沦,于弑父与寻父、离轨与臣服间辗转摇摆,随波逐流的人。(9.5/10)【2020.8.1.上影节梅龙镇重刷】追求与中产上层人士看齐、懦弱而纠结的男主。玻璃后的三胞胎女歌手与各种整一、空阔而古典的建筑均透现出法西斯式的同流精神。与未婚妻见面时的百叶窗光影太有感觉。倾斜镜头。庭院秋叶随风起,雪地树林刺杀急(唯一的手持晃镜段落)。童年时穿过纷挂的白床单似[末代皇帝]。蓝色滤镜的巴黎。男主窘然面对卖花女与流浪儿高唱国际歌。中餐馆里,犹疑男主与上司见面,身旁摇晃的黄色吊灯。手拉手群舞与被裹挟夹紧的男主。

5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概念都以文本说一遍,再用镜头语言的构图调度进行不断加深:“洞穴喻”中的影子与开窗后墙上突然消失的影子,仿佛这个世界是“盗梦空间”里的一层(光影处理方式如卡拉瓦乔的《召唤圣马太》),相似作用的场景还有一场模糊时间线、黄蓝色调跳切的车窗外景;集体意识/人格面具与舞会中突然簇拥的人流;同性恋性取向的自我催眠、遮蔽与最终明示出闪回的可信/不可信,社会不知不觉让你被均化成一具想要追求平庸的皮囊;从头至尾不断强调秩序性的建筑物、场景细节及人群,马塞洛永远是那个“格格不入”的存在。对于这个终其一生想要成为同流者,却永远只能“扮演”同流者,在刺杀的路上“闲庭散步”的荒诞人物,似乎仍能回到洞穴喻中进行理解。法西斯主义的狂热与虚无中,有多少是身处群体中的扮演性存在?

58分钟前
  • 徐若风
  • 力荐

从中餐馆喝茅台到结束接连堪称神作的调度剪辑,把处于漩涡中随波逐流的个体和群众完美刻画。惊叹不到三十的导演摄影双剑合璧的创作力,贝托鲁奇擅长把情欲身世结合到政治运动中,斯托拉罗的光影场景各种镜头移动都太神奇了,爱和红里的老头年轻时气质魅力十足眼神里充满复杂,国际歌意大利国歌。资料馆。2023.4.3香港電影節圓方4K修復版。

1小时前
  • seabisuit
  • 力荐

摄影真的是太风骚了,推拉换焦镜头看得人一阵阵酥麻,蒙太奇剪地不能更恰到好处,爱情友情亲情童年阶级谋杀婚姻混杂在一起,贝托鲁奇的政治呈现始终是魂。同性欲望压抑感竟然成了暗流决定主人公的人生走向,两位关键人物的外在形象惊人的相似。

1小时前
  • 牛腩羊耳朵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