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动漫日本2014

主演:三木真一郎,子安武人,关智一

导演:橋本みつお

播放地址

 剧照

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2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3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4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5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6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3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4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5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6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7头文字D最终季国语 剧照 NO.18
更新时间:2023-08-20 00:09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头文字d到了第四部就已经该结束了

头文字d一路追下来,真的是很长很辛苦的几年,但是,这个片子到了第四部,已经达到了本作品的巅峰,第五部,第六部说他们是狗尾续貂都抬举他们了。

从一开始,拓海与其说一直是和比自己强的车手斗,不如说是和比自己强的车在斗,老车弱车不断地挑战比自己性能强的车,证明弱车的技术好,也一样可以战胜强车。所以 1-4部的看点一直是弱胜强,可以看做是一个车手不断成熟的历程。

个人认为,第四部藤原挑战管智幸已经是藤原的极限了,原因何在?因为在豆腐车升级大马力之后,和专业车手斗的主要还是在于技术和心理,从合理性上来讲,就好像高桥凉介对战须藤京一,高桥赢在右弯,这就是职业车手和山道车手的技术差距,因为职业赛道没有对向车和黄鼠狼这些东西,从合理性来讲,这些都是合理的。而到了后面的大动力压卡布奇诺,神之脚非要比下坡,神之手非要下车吐,这种不停的开挂,让这个片子的可观性大大下降了,主角光环在一次一次的发挥着巨大作用。即使如此,如果整个片子在第四部结束,藤原成为了职业车手,依旧不是一个好的结尾。偏偏作者要继续搞下去。

到了第五部,就变成了一场口述车赛,早已看破剧本的高桥凉介说一句,就超车了,至于藤原的感情问题,更是有一种峰回路转狗屁不同的感觉。到了第六部(其实也就是给5草草收尾),更是非常的不堪,藤原和信思完全已经不是一个档次了,11000转的大马力,被信思让路反超也就算了,还不停地靠撞车超车,藤原和须藤京一的比赛中,爆缸时的藤原和后来碰来碰去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你到底爱不爱你的车呢?山道赛也要有个底线吧?如果没有规则没有底线,那藤原或者信思直接把对方撞出山道,对方开不了了是不是也能算赢呢?

最后的结尾,藤原在有超大马力的情况下还暴缸了,最后用一个好莱坞式的倒冲过了终点线,这是作者对自己的讽刺吗?要知道,藤原和京一的比赛,爆缸是算输的,因为一个车手连发动机都保护不好,已经输掉了比赛,如此巨大的马力,如此难看的比赛,偏偏一群脑残粉要拼命叫好,我真的不懂,这个动画凭什么9分。

头文字d真的只需要1-4部,然后大家就观赏6的结尾那个动画就好了,不得不说,结尾动画和音乐都很好听,可惜,已经不是6的了。炒冷饭和情怀不值5分。

 2 ) 也许这就是一段青春

片尾曲播的是Rage Your Dream, 我才突然醒悟过来这是真的完结了,呆坐着看着字幕滚完。

1998年的歌,到现在不知道听过多少次了,小时候抱着电视把片尾曲都看完,街机/psp/ps2/ps3的bgm,包括写这几粒字的时候。

当初第一次看头文字D还是在电视上看到广告之后不知道这个名字奇怪的动画片是干嘛抱着非常不解的心情去看的,然后一发不可收拾,玩遥控车的时候再瓷砖地上洒水做漂移一样的动作,知道AE86也是corolla的lineup就对老爸当年的E100有着无限的口水之情,买了PS2之后到处去找头文字D的游戏然后当时还不知道挂档是什么只知道用AT跑得乱七八糟。

第一季的时候看漏了跟庄司慎吾的牛皮胶纸死亡赛,跑去问同学借全套的VCD结果发现里面也少了这张碟。

高中的时候逃午休跟同学去练街机,擦纸胶挂档,ID卡上面的制霸就是成就感,那时还羡慕有同学带psp上学可以玩street stage。

Extreme Stage的碟现在还摆在我桌子上。

哦。

其实就是想说刚刚听到Rage Your Dream呆了之后我自己也呆了,没想到过看动画片也会突然产生这样的情绪,也许我对WRX的爱来自于此,也许因为天气原因没买到BRZ多少有点点遗憾(最后片尾有WRX跟GT86会车的片段呢…),最主要的可能还是突然就觉得一段青春就这么结束了吧。

嗯。

往红线上踩吧,不论生活中,还是在驾驶座上。

 3 ) 一代人的青春,其实仅仅过了一个夏天。

第一次看是在小学的时候,电视里播的头文字d,不得不说那时候引进的动漫都是经典,从那时候开始,到初中毕业,陪伴我的是风靡全球的d3,直到现在,我仍然认为d3是世嘉头文字d系列的经典,无法超越。
刚刚补完最后一集tv,结尾时,rage your dream响起,曾经的飙车少年,少女们都开始各自踏上追寻自己速度梦想的道路,而我们这一代人也纷纷结束了自己的青春,在人生的道路上起航,去寻找在这个世界上自己的位置。
虽然有不舍,不过青春就是即使挥着泪水,也要笑着去说再见的过去。
那个夏天很美丽,虽然不可能回去也不可能重来,还是感谢我这个长达十几年的夏天有你的陪伴。而我也将迎着秋风向前。

 4 ) 嗯,完结了

我都忘记TVB播头文字D是什么时候的事了,大概是小学3年级的时候?上网查了查,是2001年的事。记得当时是周五还是周六日凌晨12点播的,太晚了爸妈不让看。当时趁爸还没回家,妈妈都睡了的时候,自己一个提着脚跟,偷偷下去2楼在黑暗中开电视看了3,4集。我做贼心虚,客厅黑乎乎的只有一部大电视亮着,老是看着看着就想对面阿姨会不会以为是有贼进我们屋了。

完整地看是之后第四部出来后,那个暑假,到家附近一家租碟的找来4部的DVD(还是VCD忘了)补番。那个假期的炎热还记在心上,因为4部都是午饭的时候吹着空调一边吃饭一边看完的。

10年了呀,再次感叹时光就这么溜走。

想不到片尾曲居然是Rage Your Dream,吓了一跳,真是好燃好煽情呀。

嗯,要把漫画买了补完!

 5 ) 优化过度和最大化风险管理效率

  不算是剧评。主要是以这部动画为引子,对交易中的过度优化和风险管理,进行一些简单的思考。

  首先,给没有看过这部动画的同学,做一个剧情概述。

  《头文字D》第一部,讲的是一个豆腐店的送货伙计,对自己跑了好几年的路非常熟悉,轻松战胜了专业车队的挑战。我们将他的胜利,总结为常态对技术的胜利。(//movie.douban.com/review/13993578/

  接下来,被战胜的专业车队,吸纳了豆腐店伙计做为成员,开始了各地的挑战赛。毫无意外地,无论对手有多强大,屡战屡胜。

  最终部,讲的是同豆腐店伙计一个路子的挑战者。

  豆腐店伙计,最初靠的是对路线的熟悉,战胜技术型对手;最后的挑战者,同样是靠对路线的熟悉,被当地专业车队所认同。

  因此,动画要表现两个人属于同一个路子,但是后者比前者看起来更强,就要“优化”后者对常态的认知。例如,前者从初中开始,在自己熟悉的路上开了5年车;后者从小学开始,在自己熟悉的路上连乘车带开车12年。

  还通过他人之口,讲述了后者对路线的熟悉程度——

柏油路的细微裂痕

季节性的堆叶

路上的沙土

  为了进一步表现后者对路线的熟悉程度,动画中还用了一个透视特效,表示能看到视线被挡住的弯道另一端——

  将后者“优化”到了这种程度,虽然有些怪力乱神,还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问题。

  接下来,一个赛车高人说——

  就这个结论而言,确实配得上“高人”的人设。

  然而——

  这个信司,就是上文的,最后的挑战者。高人说,信司之所以跑得快,是因为没有考量风险。

  到这里,同学们应该也发现问题所在了。放在交易领域,这相当于倾家荡产,又借了所有亲朋好友的钱,挪用了单位的公款,最后又忽悠了黑帮老大一笔钱,加了100倍的杠杆,去做一笔自己认为必胜的交易。

  之所以会这样做,是因为之前一直这样做,一直赚大钱。

  有一定程度交易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即使往好处想,也是有一天在海底的一个水泥桶中被发现。

  按照动画对信司的描述,路上如果个瓶子盖、漏油、新增的裂纹、小鸟、野猫什么的,普通人开车没什么大问题;像信司这种,无视风险换取速度的跑法,必然会遭受重大打击。

  以信司的人设,不是赌徒。赌徒知道风险存在,知道自己在冒险。在信司的认知中,在这条路上开车,认知中就没有风险的概念。

  因此,酿成事故,是一个问题;对认知层面的打击,是更大问题。

  从动画的层面看,对信司这个人物的“优化”,过度了。

  从信司的层面看,对风险管理效率的最大化追求,使自己站在了悬崖边上。

  风险管理的效率越高,收益越高。不过,当风险管理效率达到理论上的最大值时,完全没有容错空间,收益曲线会呈90°下降。

  无论是赛车,还是交易,常态,不是在100%的正期望下,一往无前。常态本身,带有容错空间。

  试图将常态中,所有的负期望优化掉的人,本质上,没有建立在实践之上的常态认知;其依赖的,是自己想象中的“常态”。

  动画中,也有人意识到了信司的风险所在——

  这句话在动画中的本意,是信司只在当地算是很厉害的车手;没有接触过更大的世界,限制了自己的认知。

  也就是,缺乏建立认知的实践广度。

  实际上,做为交易者,远远实现不了100%的正期望——因为市场中的不可控因素太多。

  多到很多交易者放弃了对正期望的探索。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可掌控的正期望,无法覆盖自己的仓位所面临的风险。

  管理好自己的仓位所面临的风险,相比试图以正期望覆盖风险,更具有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就像开车。做为提高出行效率的工具,驾车过程中,对风险的关注和处理,远大于怎样提升汽车的速度。

 6 ) Initial D——最佳的漂移&最初的梦想

心情沮丧或者压力大的时候总想重温小时候看过的动画片,可能是为了找回当初做小孩子时那种纯真又无邪的感觉。继上次刷了一遍《七龙珠改》和《七龙珠超》后,这次选择了《头文字d》。重新观看了一遍,才发现小时候那么多东西没有看懂,但是换个想法,也许没有看懂反而更好,能够单纯地享受那股子狂飙的刺激也是美事。

首先主要有三个槽点想要说:

第一个,一部换一个画风实在使人不适应,人物的发色和五官变化太过于明显。有了第一季奠基下来的画风,只有在看第四季时才比较舒服。观看第二部和第三部时总有些别扭,第五部和第六部更夸张,画出来的凉介简直不能看。

第二个,从《头文字d》这个故事中,原作者重野秀一表达出的恋爱观实在让人惊讶。
作者画分了多少个情侣或者说潜在情侣呢?
首要的一对当属拓海与夏树,接着还有池谷与真子、阿树与和美(失恋了两次)、启介与恭子,凉介与香织。
基本上出现过的情侣都没有称心的结果,唯一拓海与美佳的因缘可能还是重野在完结之下迫于外界的压力,当真贯彻了他的七句真言“车手不需要女人”。
拓海和夏树这一对特别有意思,他们也是作者着力刻画过的焦点。想当年我还是个单纯的小屁孩,看着夏树上了豪车然后叫Mr.X爸爸,当然不会多想。即使之后剧情发展,我看明白了夏树和那位先生的关系没有那么简单,但是也完全没有想过两性方面,更不可能想到援交,因为连这个概念都是缺乏的。在那时只是以为,夏树被类似于人贩子这样的人物控制住了帮他赚钱,然后再给她分一点儿零花(相当符合小孩子的思想不是吗?)。之后看了一部多一点也就没有的追了,所以真正意识到夏树援交女的身份还是亏了周杰伦主演的同名电影的启示。
此次真正把这个情节看懂了未免唏嘘不已。作者重野秀一似乎是个十分大男子主义的人,他描绘的女性角色大都温柔且顺从,之间却又夹带一些轻浮。其实我压根不认为夏树是个婊,而且单纯讨论夏树的性格,真的是没得挑剔,不仅温柔善良,而且遇见喜欢的男孩子后,会大胆勇敢地接触;为了改变自己,还能表现出坚强努力的一面。然而,重野非要安一个援交妹的身份挑战观者对于人物的判断,那我也只能试着去代入。从间接理解过的日本援交文化来看,夏树在《头文字d》里的表现倒还不同于那种直接卖春的学生妹。为了充分理解作者的意图,我特意补了这一部分的漫画,首先值得一提的是,漫画比动漫真的直白了太多,直接进酒店然后画个裸体瘫在床上任谁都懂了吧?然后我注意到,夏树对于那位先生的感情表态明确出现过两次,第一次这样说“我有喜欢的人了,虽然我也喜欢爸爸,但是感觉不一样。对不起,这么任性。”紧接着第二次“夏树是喜欢爸爸的,我觉得即使年龄上有差距,跟喜欢的人一起去酒店也没什么。”从这里,我唯一看到的只是夏树的单纯。因为自身的单纯,她觉得对另一个人不管是什么样的喜欢,都是可以做爱的,对于“爸爸”的宠爱,即使付出自己的身体去报答也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再加上日本的援交文化提供的观念和条件,她才误打误撞走上这条社会黑暗一面的道路。
其他的几对也是磕磕绊绊最后落得糟糕的下场,各有各的辛酸。整个看下来,觉得重野秀一年轻时候应该受过感情伤,而且还是一个直男癌患者。

第三个,《头文字d》和《网王》这两个的故事框架简直如出一辙:职业选手出身的老爹在隐退后过着平凡的生活,显露出巨大才能的儿子锋芒毕露,在实战中怒刷经验值。越前龙马和藤原拓海,一个是网球王子,一个是秋名山车神,这个设定简单说来:老爹是神,儿子是神之子。虽然是个槽点,但这个意淫观众看起来爽。

除去三个槽点,《头文字d》有一个其他动画没有的优点特别值得注意,那就是BGM和镜头的契合相当的优秀。作为一个赛车动画,节奏感和画面感是相当重要的,画面感靠画面本身的优化和蒙太奇手法来实现,而节奏感则需要靠合适的BGM与镜头的切换来配合。《头文字d》中关于这样优秀的配合比比皆是,如第一部拓海对阵中里毅时凉介的避让,BGM的骤停和骤出,时机把握的相当到位。

以前听“Initial D”的解释是“initial drift”——最佳的漂移,这次刷完了全集,我个人认为还有另外的解释。
这是一个关于赛车、关于热爱、关于成长的故事,“Initial D”中,D还可以代表“Dream”,翻译过来便是“最初的梦想”。

 短评

2004-2014,整整十年。

4分钟前
  • 小北溟鱼
  • 力荐

拓海的最终一战拖着拖着就拖成单独的迷你一季了,跟第五季同样的制作组,同样用心画车用脚画人的画风,一人开车、全员解说的传统更是在这一季被发扬到极致,毕竟作为系列收官它自然肩负着拍摄全家福的重任。乾信司这样一个最终BOSS的人设在构思上其实是有点取巧或者说偷懒的,总让人觉得意犹未尽。不过看到最后,凉介一番墓前陈词,拓海看了眼86然后坐上翼豹去送货,《rage your dream》的旋律再次响起。。。多少还是会有些感怀,要论音乐的经典还得是第一季啊。另外B站五六两季出自同一个字幕组,太想抢戏了。自作聪明是字幕组的一大忌。

9分钟前
  • 应用层协议
  • 还行

第一次看是六年级吧,弟弟强烈推荐。多年后,他早就云淡风清,我竟然刻骨铭心。开始黑JAY就是因为他演了拓海,现在对他还是无感。秋名山の不败神话,rage your dream!

13分钟前
  • 宇宙第一撸sir
  • 力荐

十多年的坚持 终也完结 这是整整一代人的童年 一代人的极速梦想 十年间 男主声优三木的声音已经失去稚嫩 m.o.v.e已经解散 人设换了又换 最后峰回路转的经典最终战 无数的沧桑都见证着那辆86的成长 也见证着我们的成长 头文字d的d 也由drift到driver最后到了dream 最后86报废了 拓海却仍将它就在家里 而

16分钟前
  • 节奏观测者
  • 力荐

第5、6季明显没有之前精彩了,赛车技巧上可能也确实没有新鲜内容可挖掘了,翻译偶尔都要皮一下,就像在取笑这让人无语的剧情。不过再怎么说,“头文字D”在赛车类的动漫中的地位是无法取代的,一代人的青春记忆是无法磨灭的。片尾曲一响起,仿佛又见到了那个睡眼惺忪,在加油站打工的藤原拓海。

21分钟前
  • 布拉德痞特儿
  • 推荐

就是把最后一场比赛补完给上季收个尾,86又双叒叕爆缸了,然后特别想看wrx sti跑一次下山赛

24分钟前
  • RainbowCannon
  • 推荐

情怀片。人物画面崩的不说话我都认不出是谁来了。

27分钟前
  • 十四
  • 推荐

六季的小动画,居然拖了超过十年,JDM最后的黄金时代。

29分钟前
  • viennavirus
  • 力荐

Final Stage,完结篇。

30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推荐

The "D" is stand for Dream. 梦想没有完结,只有新的开始

31分钟前
  • ___MR.Louis
  • 力荐

早见真棒

35分钟前
  • Walt
  • 推荐

青春完结

38分钟前
  • 啊酷呐,吗嗒嗒
  • 推荐

拓海一路走来,很大一点是因为从来不骄傲,特别是刚开始在秋名山赢了那么多对手,在凉介邀请他加入时候依然觉得自己实力不足,怕加入之后拖后腿。另外一点就是天才凉介的超神指挥了。当然,还有那受到上天宠爱的运气 。

39分钟前
  • 林小林
  • 力荐

Final one...全剧终!新86登场,不过我的目标仍是他老爸的WRX!

42分钟前
  • RickyD
  • 力荐

看着86第二次爆缸,喷出机油到挡风玻璃上到引擎盖上的痕迹像是最后的绝唱一般燃尽了最后的生命,莫名有些感慨,退役后的86在藤原家好好被保管着www。从第一季看到这里,见证了拓海从懵懂天然呆少年成长为开着赛车追随梦想的男人。片尾Rage Your Dream一响起,没有过多的话说了

47分钟前
  • 蔚Cassie.
  • 推荐

最终季就是成熟拓海VS初代拓海;乾信司利用主场优势跑线占优,跟秋名山上的拓海一样;区别是乾信司过弯不踩刹车,不爱惜车,敢撞,且参赛目的不纯,只是想逞英雄;超车居然是为了在真子面前装B,打双跳让道是为了看拓海的翅膀(这理由够中二);拓海强就强在Copy走位和关灯杀这两大技能,以及同是86,你能转我也能转的信念;Project D的D原来是Dream的意思,凉介是星探,四处物色赛车奇才;庄司慎吾和中里毅这对傲娇钣金兄弟又出场了,戏不多却笑点十足;最信任拓海的是树;店长再次出场;这四集虽然画质不如第五季但是剧情更燃了,毕竟最终季;乾信司拿出不想输的斗志与拓海决一死战,最后几弯拓海关灯杀高转速强行超车导致再次爆缸,踩离合惯性倒车获胜,这段真是燃爆全场!片尾花絮更精彩,配上Rage your dream,泪目T0T一生难忘的夏天结束了~

49分钟前
  • windy
  • 力荐

看了最后一集,很感动

52分钟前
  • 科比
  • 推荐

有生之年,等到了头文字D的完结。从青涩的秋名豆腐小子,到D计划的下坡王牌,86的不败传奇终于光荣退休,拓海的成长,以及我们的青春。

54分钟前
  • 杜若洲
  • 力荐

感觉自己还是那个紧张地盯着电视屏幕,跟全班同学一起看拓海赛车的小朋友,可是掰掰指头数数差不多有10年了啊~生命有几个十年啊~

56分钟前
  • Echo
  • 还行

今日もまた若者たちは走り続ける。ひたすらに 夢に向かって。

1小时前
  • 慢慢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