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地址

 剧照

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2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3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4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5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6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3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4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5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6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7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8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19夏夜的微笑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1:53

详细剧情

  艾格曼(甘纳尔·布耶恩施特兰德 Gunnar Björnstrand 饰)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这一天,他带着妻子安妮(厄拉·亚科布松 Ulla Jacobsson 饰)去看一场演出,意外的遇见了自己曾经的恋人黛西瑞(伊娃·达尔贝克 Eva Dahlbeck 饰),艾格曼私下里找到了黛西瑞,想要叙叙旧,可是如今的黛西瑞已经是伯爵马尔科姆(凯尔·库勒 Jarl Kulle 饰)的人了,艾格曼的突然出现并没有令她感到有丝毫的高兴。  艾格曼的儿子亨瑞克(比杨·比杰弗文斯塔姆 Björn Bjelfvenstam 饰)是一个发誓要潜心研究神学的男人,但家里的女佣却总是对他抛媚眼,打扰他的钻研,与此同时,他亦发现自己的目光总是若有若无的被年轻的继母安妮所吸引。

 长篇影评

 1 ) 不不不,它不是神经喜剧

来源://www.douban.com/note/660391168/ (图在日记里,链接在前)

作为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的早期作品,夏夜的微笑(Sommarnattens leende,1955)往往被粗浅的归为伯格曼风格未成熟前的商业喜剧作品,甚至被简单地理解成来自瑞典的神经喜剧(Screwball Comedy)。如果说前者的归纳还可以说是潦草,那么神经喜剧的标签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了。“微笑”的确是具有一定的神经喜剧元素的,但是影片本身,不论拍摄形式还是内核,都大大超脱了神经喜剧的限制。

影评巨擘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的归纳为“It flirts at times with screwball, but chooses more decisively to use the kind of verbal wit that Shaw and Wilde employed” (影片不时的会有神经喜剧元素,但整体却更是萧伯纳和王尔德的语言风格)。在纽约时报1957年的影评中,则彻底抹去了神经喜剧的字眼,仅仅用“热辣”(spicy),“滑稽剧”(farce)等形容。显然,连神经喜剧重地北美都不认为影片是神经喜剧。

但为什么很多观众第一反应往往是神经喜剧,但稍加思索后就抹消了这个念头呢?

神经喜剧的风潮主要集中在三四十年代。那时的观众深陷大萧条的折磨,斗嘴的爱情喜剧小品脱颖而出。虽然在五十年代,神经喜剧的巅峰已过,但那时的观众,在一定程度上,已形成了爱情喜剧-神经喜剧之间的替代联系。这种前期的期待加之影片的宣传,无疑预定了神经喜剧的期待模板。下面三张海报和光碟封面,针对的对象和所形成的风格期待无疑是不同的。






如果说当时的观众还有神经喜剧风格的延续性作怪,那么如今的观众又该如何解释呢?显然,时间连带不是原因。

神经喜剧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男女主角之间的唇枪舌战。通过快速的,重复的,跳跃的冲突,表现男女主角的性格,并推动情节。当然,这种冲突应该是欢快的,喜剧的。“误解”是最为常见的导火索。“微笑”中最为经典的,也最“符合”神经喜剧模板的就是50多岁的律师男主弗雷德里克-恩格曼(Fredrik Engerman,Gunnar Björnstrand饰)前往前女友阿姆菲尔特(Desiree Armfeldt,Eva Dahlbeck饰)家中的一段情节。在一段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恩格曼不小心跌入了水塘,不得不换上前女友的现情夫的衣服。在一段针对过去的吵闹过后,情夫马尔科姆军官(Count Malcolm,Jarl Kulle饰)果不其然的出现了。一段两男一女的对话忍俊不禁,也毫不费力的塑造了恩格曼稍显软弱,马尔科姆强烈嫉妒心,阿姆菲尔特把控性的性格。加之服装的加成,这段情节,单独拎出来看,活脱脱的神经喜剧(这也是伊伯特所指的“不时”)。




神经喜剧的结尾往往是美好的,皆大欢喜的。毕竟,没有多少人愿意在大萧条的背景下还去看悲惨的爱情分离。“微笑”提供了很“好”的结局,年轻人的远走高飞,前男友前女友的“相伴”,军官和妻子之间的跪拜和坦诚,连配角也在草垛中完成了口头的订婚。美好的结局加之情节中不时闪现的斗嘴,定下了基本的神经基调。但伯格曼的作品,在令观众回想的同时引领着观众否定了这浅显的基调。

唇枪舌战的表皮下,用的语句却是非日常的,极具节奏感和前后呼应的。语句的节奏感和语感的把握让对话脱离了日常的使用平台,在这点上是和一般神经喜剧不同的。

比如马尔科姆在得知自己的情妇和妻子在可能出轨的情况下的两句对白:

I can tolerate my wife's infidelity, but if anyone touches my mistress, I become a tiger
我能容忍我妻子的不贞,但如果有人打我情妇的主意,我就会成为一只老虎
I can tolerate my mistress's infidelity, but if anyone touches my wife, I become a tiger
我能容忍我情妇的不贞,但如果有人打我妻子的主意,我就会成为一只老虎

而更为明显的例子则是结尾的晚餐修罗场。阿姆菲尔特的母亲的一段对话舞台感十足,加之儿子对于父权不满的爆发,使影片转型成了话剧风格。安妮(Anne,Ulla Jacobsson饰)的仰头镜头的停顿也是很难在神经喜剧这一强调即时性的分类中出现的。

My dear children and friends. According to legend, the wine is pressed from grapes whose juice gushes out like drops of blood against the pale grape skin. It is also said that to each cask filled with this wine was added a drop of milk from a young mother's breast and a drop of seed from a young stallion. These lend to the wine secret seductive powers. Whoever drinks hereof does so at his own risk and must answer for himself
大意:...这酒中有年轻母亲的乳汁和种马的精华...极具引诱...

除此之外,前文提到的美好结局中强调了多对情侣之间的关系,这也是和一般神经喜剧强调一对情侣进展的不同。伯格曼显然不满足打打闹闹的爱情小品,他用喜剧的形式探讨了忠贞和男女关系之间的对立,也有对夫权父权的讽刺和不满。整部戏剧用欢快的方式却探讨了爱情中肮脏的一面。不管出发点如何,不管结尾如何,所有人都迷失在了爱情之中,而不择手段的去争抢争夺。身份和地位这时不再是荣耀的象征,而成为了爱情的枷锁。



这一经典镜头完美而和谐的体现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力量角逐。而在这之中没有出现的年轻小两口和“佣人”一对,则是用年龄的纯真和身份的“卑微”逃脱了权力修罗场。并且,神经喜剧的一大特点是女性挑战了男性的“雄性”身份。“微笑”在这一方面走的更远,它所表现的不是挑战,而是赤裸裸的玩弄。哪怕是最为弱小的安妮,也是用和夫君儿子私奔的方式彻底打压了男性的身份而不是挑战。雄性对决中,在配乐的危情衬托下,确是用烟灰代替了子弹的俄罗斯轮盘。男性在其中是虚假的,狐假虎威的,脆弱的。而女性,虽然是旁观的,确是最终的力量掌舵人。当然,女性身份以现在的眼光看可能偏于心机玩弄,但联想到当时的时代,伯格曼如此的表现女性形象,和神经喜剧完全是两个方向。不同于女性和男性和解最终躺在男性胸怀中的神经喜剧,“微笑”的结尾则是女性带领男性私奔,女性安抚男性“我一直在这里”。

老妇人阿姆菲尔特的一句话点破了玄机之一:
My dear daughter, I was given this estate for promising not to write my memoirs
我亲爱的女儿呀,我有这所豪宅的原因就是我答应了不写自己的传记

显然,老妇人年轻时也是把玩男性的好手。

 2 ) 爱情喜剧的核心过程是各归其位

开头部分让我以为整部电影会是伯格曼式的沉重,没想到转为了王尔德式的喜剧风格。

亨瑞克和安终于无束缚地互表心意那里,太梦幻了,很棒的的伏笔回收。坐着马车私奔的时候,安丢掉头纱,太青春快乐了。他们的青春被压抑已久,如今终于回到了本应有的青春姿态。

德斯雷在感情里,想要的是母性高位的掌控,艾格曼则自视甚高,在自我感觉非常好的自恋中是不肯低头的,而当艾格曼遭受打击,精神垮掉成为寻求依恋的虚弱的孩童的时候,德斯雷终于如愿以偿地俘获了他。

马克伯爵两次狂怒甩门笑死我了,第一次我以为是真的,第二次又来,原来是惯用装逼台词,我当场笑出声。夏洛蒂的表情里有着忍耐已久的性压抑和残酷的意志,她渴望驯服马克伯爵,最后她终于成功了,然而在那时,她是以温柔的姿态去驯服的,也许这样的姿态正是她所一直渴望的,驯服对方,然后自己低下来依偎于对方。夏洛蒂和马克伯爵在晨曦中和好,两人仿佛进入了可以流淌下去的柔和的新状态,但是,马克伯爵真的就会一直信守对妻子的承诺吗,不过,至少这一刻倒还算真心。

马夫是文艺作品里典型的民间智慧形象,实在,粗俗,狡猾,透彻,且快活。女仆具有很自然的轻浮和傻乎乎的天真。马夫和女仆的形象是典型的民间般配。

老夫人也很幽默,以一种高位俯瞰的观察者姿态,也许还有一点冷眼,毕竟见得多了。晚餐那里老夫人就像一个审判者,很有舞台戏剧的效果。

能找到的中文字幕很烂,英文字幕倒是很简洁明了地传达了幽默,因为简洁明了,所以直接看英文字幕并不算费劲。

爱情喜剧的核心过程是让众人各归其位,自《仲夏夜之梦》起便是如此。

 3 ) 夏夜的微笑

《夏夜的微笑》是伯格曼早期电影的重要作品,也是我所有的伯格曼的电影中最早的一个。电影是一部室内的喜剧片,节奏明快,语言幽默,镜头爽朗,和中期的玄学、后期的压抑相比,这部电影缺少伯格曼的众多特点。但从片尾,戏剧化的深富哲理性的对白和独白,仍可以看到伯格曼深受传统戏剧影响的特点。

电影讲述了3对人物的情感遭遇,并由此凸现人们对于婚姻、爱情的种种看法。电影主
线是一个律师和一个女演员之间的爱情,并附加了军官、军官妻子、律师的儿子和律师的年轻的妻子、以及两位仆人等众多线索,看似简单俗套的情节,其内部具有很强的联系和对比。两位仆人的爱情是原始的,充满了动物本能的爱情观,尽管看似世俗,却是爱情最为根本的所在。同时,女仆人对于男管家具有很强的占有欲(要求结婚),也是本能的占有过渡到社会性的婚姻约束。但是这种自然式的爱情是缺少约束的(比如,女仆对年轻的律师妻子说,有很多男性经历),因此这种爱情是不能长久的。军官和他的妻子之间更多表现了社会性质的爱情,表现了爱情的契约型。军官是一个占有欲很强的男子,而同时他妻子正试图将丈夫留在身边。这种特殊的关系和现实处境最终导致了军官关于诺言的许可。同时军官身为贵族,他们的婚姻也更多的具有一种社会地位的联姻。律师的儿子和律师的年轻的妻子最终在一起,则表现了伯拉图式的爱情。律师的妻子只有19岁,和律师的儿子年纪相仿,和律师结婚2年却没有性行为。因此她表现了爱情的纯真一面,无欲的一面。而儿子则是一个正在学习的牧师,他坚持人类的道德,具有一种青年的理想性。但这个角色和之后的伯格曼电影类似,具有一种信仰却又怀疑信仰的矛盾心理。从而表现了伯格曼对于神学的疑惑和追问。

这三组不同侧面的爱情又反回来对比律师和女演员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爱情则更为生活化,更加趋于折衷。

夏夜的微笑一共有三次,三次过后,几对恋人各得其所。影片结尾一段交叉剪辑非常出色,尽管没有《教父1》结尾那么花哨,但很恰当的对比了几对恋人之间微妙的心理层面。此外,影片的对白很具有启示性,人物表演有些舞台化,但和整体风格还算贴切。影片为伯格曼第一次赢得了国际声誉,也被后来研究伯格曼的学家认为是其早期风格的大成,之后伯格曼便导演了知名的《第七封印》。

 4 ) 《夏夜的微笑》——爱情那件小事

伯格曼的《夏夜的微笑》,是上世纪50年代的片子。

黑白影像,奇怪的瑞典语发音,以律师Egerman和他的旧情人Desiree重逢为主线展开的四种爱情状态。

”爱情是永恒不断的游戏,是三个球的游戏——心、言语、身体“

身为律师的Egerman,游刃有余周旋于旧情人与小妻子之间,对待年幼的妻子展示老男人的体贴与温存,对待旧情人则是恰到好处的调情。深谙爱情游戏规则的egerman,虽然告诉儿子herik"性是所有男人的游戏”,但也会吃旧情人的情敌malcolm的醋,也会害怕爱上年幼的妻子,也会担心情人的孩子是自己的。爱情里没有绝对的强者与弱者,越是爱情里游刃有余的人,因为没有真心自然少了笨拙的真诚。

“所有男人都有面子,女人可以给丈夫、情人、孩子受很多种的罪,但只要不损害男人的面子就行。如果那样做了,我们就要负责,我们就要把男人的面子当成志愿军,抚摸他,包容他,要看成贵重的玩具,到时男人就会在我们手心、掌心,随心安排”,独立强大的女演员desiree在舞台上的台词。不同于16岁的egerman妻子anne,29岁的desiree面对男人姿态优雅,知分寸适时给男人面子,嬉笑怒骂浑然天成,因为孩子在egerman失态意识到爱,从而为了赢回前情人egerman,邀请他们前来聚会和情夫的妻子达成”共同利益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共识,意识到占有就意味爱存在。

”年轻人一直陷入在爱里和自身,爱自己,也爱爱情“

年轻的herik片子里反复念”道德是道德之人的武器,受了诱惑也不会倒下,道德是持续的,如果中断,就不是道德,摸索到的道德和下决心的道德,不再是真正的道德“,无论是面对迷人的激情或者是真挚的心动,纯真的herik总是手足无措,对于道德的捆绑与爱情的向往,想要靠近又害怕的无措,最后陷入幻想的迷惑中,herik被内心的纠结与矛盾压垮,选择自杀。不过影片选择轻幽默的方式让上帝之手将anne送到他身边,虽然是禁忌之爱,anne和herik勇敢逃脱,重获新生。

malcom伯爵与夫人的爱情更像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联姻,毫不怀疑伯爵夫人对malcom的爱,从她拜访anne时痛苦的表情就可以看出,”爱之切,恨之深“不过如此。明知malcom和desiree的关系,但留恋片刻的温存,所以自欺欺人不忍揭穿。

马夫与仆人petra的爱情是原始的冲动与激情,直接简单真挚。因为吸引所以追逐,少了许多装腔作势,伯格曼最后借马夫表达《夏夜的微笑》的爱情主题。

片中配角的台词依然精彩,早期电影剧本或许偏戏剧风格。desiree年迈母亲那句“虽然腻了这世界,但依然没有放弃爱情,爱是生存在这世界的智慧,假如不去爱,又能做什么呢",瘫痪的老人也可以期待爱情。还有马夫那句”年轻人的爱情会有惩罚,我们不会拥有年轻人的爱情,也就不会有惩罚“,是底层人民的感情之道。egerman向desiree倾诉对anne的感情说”上了年纪就会需要温柔和互相的恩爱“,一语道出中年男子对感情的困惑。伯爵的感情与爱情以外的事物有关,如自身名誉及男性吸引力,但他的夫人还是盲目爱着他。至于herik和anne,在爱情里他们都是初学者,不懂得爱人也不懂得争取,如果不是机缘巧合,他们很难正式内心勇敢在一起。

电影里的爱情是经久不息的话题,爱情是什么?只是夏夜的三次微笑而已。

 5 ) 《夏夜的微笑》:伯格曼的幸运之作

在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的电影作品中,《夏夜的微笑》(1955)只是一部中等水准的作品,难与《第七封印》(1957)、《野草莓》(1957)、《处女泉》(1960)、《婚姻生活》(1973)、《秋天奏鸣曲》(1978)、《芬妮与亚历山大》(1982)等经典之作相提并论。但是,《夏夜的微笑》却是伯格曼电影生涯的转折点,如果没有这部作品的巨大成功,伯格曼后面所创作的惊世之作可能都不会出现。可以说,《夏夜的微笑》是伯格曼的幸运之作。

1956年5月的一天,伯格曼正坐在马桶上读早报,无意中看到瑞典电影在戛纳获奖的消息。他心想,瑞典电影得奖,好事啊。他再一看,得奖的电影居然是他所导演的《夏夜的微笑》!原来,制片公司斯文斯克电影公司在没有告知他的情况下,把影片送去戛纳参赛了。当时,伯格曼还是一个穷导演,不过,他的女友影星碧比·安德森却已经是个有钱人,于是,他跟碧比·安德森借钱买了机票,飞到了戛纳,领取电影节的奖杯并享受影片取得巨大成功带来的赞誉。

《夏夜的微笑》在戛纳取得巨大的成功后,制片方斯文斯克电影公司也成了戛纳炙手可热的卖家。伯格曼后来回忆,不无刻薄地说,斯文斯克电影公司像个老处女一样,原来是没人邀请她去跳舞的,突然被一群年轻的绅士围着,都有点糊涂了。

拍摄《夏夜的微笑》之前,伯格曼已经导演了十几部影片,这些影片也不乏佳作,但几乎没有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作品。而且,在瑞典之外,伯格曼也是没有什么名气。可以说,当时的伯格曼已经走到绝路,如果《夏夜的微笑》不能取得商业上的成功,他可能再也找不到资金拍电影,他的导演生涯从此折戟沉沙。

伯格曼回忆说,《夏夜的微笑》的拍摄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但是,这部影片已经是当年瑞典投资最高的影片,高达10万美金。很难想象,“票房毒药”伯格曼是如何说服电影公司给他这笔巨额的投资的。伯格曼当时在电影界从未取得所谓的“成功”,但他在戏剧界的表现却十分抢眼,自1952年起,他在马尔莫剧院执导了多出戏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另外,斯文斯克公司导演部门的主管笛姆是信任并看重伯格曼的。这些应该是伯格曼获得这笔巨额投资的重要因素。

和伯格曼的许多经典名作不同,《夏夜的微笑》是一部喜剧,一部优雅又滑稽的喜剧。影片做到了雅俗共赏,所以,影片当年在整个西方世界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伯格曼也因此在国际上声明鹊起。

瑞典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人类聚居的极寒之地之一。瑞典的夏天日照很长,夏夜很短。而夏夜,是激情焕发的时间,是谈情说爱的时机。正是在这样一个短暂的夏夜,影片中的四对爱人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心之所属、身之所恋,是为“夏夜的微笑”。这“微笑”看似优雅、含蓄,实则不然,“微笑”之下,荷尔蒙已经暗流涌动,它治好了年轻牧师的“性(爱)无能”,让他敢爱了,它也让一直在猜妒中的一对情人和一对夫妇敞开了心扉,它更让那对仆人大胆地“野合”了。

伯格曼出身贵族之家,接受的也是精英教育,但他对情与欲的认知,却是倾向于劳工阶层的方式的——简单、直接。在某种意义上,《夏夜的微笑》其实宣扬了“勇敢去爱,大胆释放爱的欲望”这样的“时代思潮”。

《夏夜的微笑》同样是不失严肃的喜剧。它的台词充满了智慧,而四对爱人的关系及互动,都留给了观众很多思考的空间。

在伯格曼的导演生涯中,甘纳尔·费希尔和斯文·尼克维斯特是他的两位御用摄影师。斯文·尼克维斯特的名气更大一些,他几乎是伯格曼60年代后所有作品的摄影师。甘纳尔·费希尔是伯格曼早期作品的主要摄影师,《夏夜的微笑》便出自他之手。瑞典的夏夜,明与暗,光与影,黑与白(影片是黑白片),甘纳尔·费希尔都给出了大师级的表现。

1956年5月,《夏夜的微笑》在戛纳获奖。它得的奖项很特别,叫“最佳诗意幽默奖”。我怀疑《夏夜的微笑》是戛纳史上唯一一部获得这个奖的影片。1957年,伯格曼接连导演了《第七封印》和《野草莓》两部经典之作,从此,伯格曼戴上了“电影大师”的桂冠。

 6 ) 伯格曼电影笔记:通俗剧时代1945—1955,伯格曼的及肩墙

阿尔卑斯山的连绵起伏的山峰,真像安娜·林德贝格那肥满的乳房,14岁的我趴在她身上并不欢愉,但至少能感到些微肉体的温度和把握,眼前盘绕在山间的这条公路却如此漫长,使我疲惫不堪。。
伯格曼坐在车里,眼茫茫望着前方。
也许可以在这里结束一切了,车子向前滑行,直直的,一步步冲下悬崖,飘落飘落,就像一场意外,没有人怀疑,就这么干,加油,来吧。
伯格曼坐在车里,眼茫茫望着前方。

1,那是一个和现在很不相同的年代,导演们大都并不是以一鸣惊人的方式出现,1944年,二十六岁的伯格曼还对拍电影几乎没,有任何经验,除了写出几个剧本。那一年春天,他的《狂乱》被大导演阿尔夫·斯约博格拍成电影并大获成功,第二年7月,伯格曼将一个舞台剧本《母亲》改拍成电影,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2,我承认,当我后来再次有机会审视这两部都由我编剧的作品,能清晰看出其中的优劣,斯约博格是个好导演,他能准确捕捉到故事中适合而核心的信息,而我当时一文不值。拍第一部电影的过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个危机,所有人和所有情况大概都在跟我作对,在闷热的天气里,我毫无头绪,总不停喝酒躲避灾难。
英格玛,你把场面拍的太复杂了,你应付不了,记住,从这里到那里的一个动作,应该就拍成从这个到那里的一个动作,而不必让它像个从这里到那里的动作。我永远感激维克多·斯约史特洛姆,他及时出现在《危机》片场,这样抓着我的脖颈,走在摄影棚外的马路上,教我如何拍电影。

3,伯格曼另一个需要感激的人,是罗伦斯·马姆迪斯特。对一个第一部作品票房评论皆遭惨败的导演,再次获得机会简直是个,奇迹了,当时伯格曼回到赫尔新堡剧院继续排演他的舞台剧,他以为自己再也没机会了,直到罗伦斯出现了,他曾在《狂乱》时认识了伯格曼,并诱惑他来为自己拍片。他一边嘲弄《危机》是个不折不扣的烂片,一边继续诱惑伯格曼离开瑞典电影公司莱跟着他干。英格玛,你的电影太烂了,真不敢相信,你真让期望你的人失望,不过我当初的建议还有效吧,离开瑞典电影公司来跟我干。

4,我又可以再次坐在导演椅上了,戴着那顶圆帽。这一次,我依然固执,和罗伦斯发生了很多争吵,他却比我更严格,从他那里我也学到很多东西,“你和伙伴看日志时你们的情绪一团混乱。你不计代价要拍好,因此自然需要对你的漏失自圆其说,并夸大你所见的事物。你们互相支持,这很合乎道理,却很危险,会制造心理诡计。不要狂热,也不要吃毛求疵,让自己归零,看东西时不要混杂情绪,这样才能把一切事物收罗眼底”,罗伦斯真是个出色的制片人。

5,伯格曼在初期的几部电影里几乎没有展示出值得留意的技巧和才华,他编写曲折的情节,制造激烈的情感,却还没学会如何从一团丝线中织出锦绣。直到48年11月,他拍《监狱》,才开始稍稍建立一些属于他自己的风格,而这已是他的第六部电影。是的,你能相信么,这个日后终将成为史上最牛逼导演的男人直到第六部电影才渐始摸索到一条自己的路。
如果1955年那次他在瑞士成功自杀,在成王败寇的电影史上,他大概将只作为一个二流导演而被电影学院的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及,留世的十五部作品也并不会勾起盗版商们太大热情,而至于对我的影响,是每一次看到“英格玛伯格曼”这个名字将一晃而过,不会起任何涟漪。
可是,死亡并不能改变他内心的电影的才华,无论这死亡出现在他生命的哪个阶段,才华都是充塞了他全部的生命时间的,如果没有时间来为这些才华提供展示可能,那么那些才华去了哪里呢?它们能算存在过么?我有些困惑。时间毁掉了或者重新改写了多少事实?

6,在创作《监狱》的剧本时,我曾描写了一个超现实的场景,碧姬塔在画家的指引下看到了墙纸上神秘莫测的无数张脸,上演着诡异戏剧。这场景并没有出现在成片后的电影里,是因为我无法完成它,它太复杂太艰难,那时我不具备足够的能力在技巧上对它进行诠释。《监狱》只是我的第一部个人化电影。
穿越流动的边界不止需要勇气,更需要魔术师一般的魔法。
十二年后,我终于完成了这个设想,在《犹在镜中》中将那个场景稍作调整,以更有力度的面目表现出来,我敢说自己已经是一个从合格迈向伟大的魔术师,而不再是44年那个在电话里叫嚣着让莫兰德德莱叶这些老家伙退位的狂妄无知的小子。

两位女士坐在夏日黄昏中,共饮一瓶葡萄酒。维欧拉已醉了,接过瓦尔伯格替她点燃的一支烟,接着慢慢地把燃烧的火柴移近自己的脸,放在右眼前方不动,直到火熄灭。
这是我第一次这样拍电影,以几乎令人无法察觉、富有暗示性的小细节来建立情节,我要感谢碧姬·谭乐丝,是她给了我这个构想,后来它成为了我的一个特色。在那以后,我不断尝试新的方法,而这种热情到了1953年变得不可收拾,因为《小丑之夜》,我将它变成了一场涂满诡异气息的心魔大战,却在观众那里遭遇抵抗,斯德哥尔摩一个知名影评家狠狠的讽刺说,“我拒绝以肉眼检视伯格曼先生最新的吐泻物”,我承认过自己从不能真正忽视从观众那里产生的对他作品的反应,所以,那一次的失败使我受到极大打击,阻止了我本应该提前完成的蜕变,接下来他我只能去拍了一部爱情喜剧《爱的一课》,来挽救自己的职业生涯。
《小丑之夜》几乎是那个时期我自认为唯一一部可以跟后来的作品遥相呼应的电影。

7,我在那个年代里的种种挫折给予我的帮助要大过对我的打击。如果伯格曼能以客观的结果来计算从前的话,他一定会这么说。
他熟练掌握了一些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并认识到了那些人物可以具备更多更深的内涵,而所欠的是挖掘,是他如何集中概括他们太过于复杂丰富的性格和情感。
这一能力,他是用无数尺胶片堆积起来的。
有一天和蓝老师吃晚饭时我聊到伯格曼,说他和很多美国式电影的一个不同的是那些电影总是要将故事的横截面尽可能拉抻,变得稀薄,唯恐观众不能一目了然,伯格曼并不害怕这些,他不关心横截面上的展示,他要压缩,使劲压缩,变得窄而厚,他不到九十分钟的片子会比别人两个多小时的能表现更多内容。
当然,这是指后来的他,在55年之前他也对如何压缩形式并不熟练,所以根本看不到《假面》里玻璃扎脚那样令我五体投地的处理。
但是他有另外一些精彩的手笔出现,比如《女人的等待》的开场。黄昏的河边,一群女人在呼喊自己的孩子们回家吃饭,而她们同时也在等待着各自将要归家的丈夫。多好的序幕,虽不必将后面的内容全部托出,但就这一个利落的开头就树立了故事的基调和一种视角。


他的通俗剧时代以一部1955年的《夏夜的微笑》而结束,1982年他又以一部通俗剧《芬妮与亚历山大》宣布告别影坛。这两部电影是可以作为对比的,不是单以各自电影本身比较,是伯格曼在他的电影生涯中的这两次转变如何发生的前因后果,和背后他自身的成长。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子张》

 短评

感觉应该是几个非常straightforward的爱情喜剧,但几个角色又都挺别扭的,也许这就是喜剧点所在?爱那张机关暗床,贱死!每次出来都把我笑喷哈哈哈哈~ 绝望的喜剧但至少形式上仍然是喜剧,不太能想象那个音乐剧改编怎么能弄进去一首像send in the clowns那么悲伤的歌。。

7分钟前
  • 橙子换马甲
  • 还行

应该是bergman最后的通俗剧和喜剧了,其实并没有那么好笑,只是人物们的状态让你觉得忍俊不禁罢了,在伯格曼看来爱情就是一件小事,甚至是一件可笑的事情!善妒的伯爵,外表放浪内心纯真的律师,软弱的儿子,都是浪漫主义色彩的人物

11分钟前
  • mark
  • 还行

一部“不伯格曼”的伯格曼电影。几套人物关系清晰明了也各有归宿,几处小幽默也恰到好处。不过太舞台剧了,几处走位太明显,马车旁暗处的律师,完全能被看到。(北影节资料馆)

12分钟前
  • 第七大陸
  • 还行

1.伯格曼最富喜剧色彩的电影之一,也标志着他的职业生涯转折点(此前几乎寂寂无名且险些再也接不到片方投资,此后则再无需为此担心,且旋即拍出[野草莓][第七封印])。2.聚焦多角关系中的情爱与嫉妒,情节结构与喜剧气调参考了莎翁[仲夏夜之梦],在纷乱扭结争风吃醋之后,人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情爱关系中的新平衡点)。3.喜剧之外,伯格曼的作者元素也贯穿其间:对室内剧传统与舞台式调度的钟爱,对出轨偷情题材及冷漠疏离家庭关系之母题的痴迷,天主教家庭的影响与灵肉斗争后难以摆脱的罪疚感,还有特写里的钟表(契若[野草莓][呼喊与细语]片头的下降镜头)及走出的神父和死神。4.北欧漫长极昼里,夏夜的三次短促微笑,至终让人人都有机会在爱中获得暂时的圆满。5.对男性和父权的讽刺(虚荣与不忠)&对女性强势主动的描写很带感。(8.0/10)

17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推荐

救命!这个偷情人终成眷属的荒唐故事竟然是伯格曼写的,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所以跟看大师拍烂片相比,看大师拍喜剧片才是最要命的,笑点顿时都不值钱了。然而“夏夜的三次微笑”这个比喻也太妙了,走出电影院看到夕阳西下的天空真的像在smile...

1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5.0 我真的沒有想到在籌劃拍這片前他幾乎自殺,這片多么令人愉快,輕鬆且充滿美好。

20分钟前
  • 大佑
  • 力荐

伯格曼的戏剧功课,很轻松很幽默,音乐也优美,难道非要带有鲜明伯格曼电影的印记才配给上五星?这部风格尚未成熟的早期作品,显得异常可爱。

22分钟前
  • 37°2
  • 力荐

考试又是都不会真尼玛蛋痛,还好伯格曼这部早期通俗剧让人心情放松.拍摄这部电影期间,伯格曼心力交瘁曾尝试自杀,如果伯格曼的人生停止在1955年,那他只是电影史的长河中一点波光,也许早被人淡忘.人生充满了变数和矛盾,电影艺术领域的顶级大师,生活中却是一个有极端悲剧色彩的人.

23分钟前
  • 影中漫步
  • 推荐

科波拉年轻时很爱的伯格曼作品 各种神展开修罗场 自带小天使的自动床简直了 无论男女老少都很"好笑" 怎么狼忽然变成了羊?幸福结束了 开始不幸了

28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错误的时机观看了错误的影片.......刚给机会给老伯,又被老伯坑一把

29分钟前
  • RIC
  • 还行

这部在1956年的戛纳电影节上获得最佳诗意幽默特别奖的电影使伯格曼享誉法国内外。闹剧和搞笑的情节,在讽刺的声音和音乐剪辑的渲染下,成为遮盖隐秘伤口的面具。浸染在月光中的湖水和天鹅所构成的浪漫布景,以及滑稽的室内场景把当代的人物投射到18世纪式的附庸风雅中。

33分钟前
  • stknight
  • 推荐

英格玛伯格曼,1955。虽然喜剧中带有些现在看来的怪异,比如拘谨正式的语言却放荡不羁的行为,比如讽刺的自尊和自私自利却无奈的满心承受,没有人太把爱情当回事儿却饱受爱情之苦。夏夜的微笑,属于年轻的忧愁,年老的担忧,属于圆满的欢喜,而非分离的苦痛。无论是如何的狡黠,爱情总会到来。

35分钟前
  • mayfog
  • 还行

伯格曼早期的爱情喜剧,真是可爱爆了!一开始混乱错序的N角关系,到最后居然能全部给圆回去。濒临自杀的人,忽然回头看见丘比特在吹号,心爱的姑娘乘着七彩祥床来到跟前,太好笑了!夏天的夜晚微笑三次,痛苦的人凑成了甜蜜的三对,还有一对是田野诗人。简直是希区柯克、雅克德米、瓦尔达和伍迪艾伦观看后都会喜欢的那种电影。

39分钟前
  • 糯木
  • 推荐

还挺有意思的,算是古典爱情喜剧?换一下排列组合,折腾一番之后最后大家都得到了更好的幸福。关于夏夜微笑的诗意台词是仆人们聊天讲出来的,感觉有种更生活化的浪漫。三星半

43分钟前
  • touya
  • 还行

古典北欧的四组恋人,彼此关系互相交织,老夫少妻、主仆暧昧、情夫对峙、出轨外遇,怎么想都是贵圈真乱。一次精心安排的晚会邀请,经历整夜,所有错位渐次推到正轨,冲动的爱情送给年轻人,家庭责任使成年人回归。夏天夜晚三次微笑,阳光完全照亮天际的地平线。我还是最偏爱那位淳朴自然的女仆少女。

44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北影节#伯格曼的早期作品,这部意外地成为最爱。以一个富家为核心,几代红尘男女,往所有可能的方向去燃烧荷尔蒙,各种雀跃欢欣,各种徘徊苦闷,各种勾引出轨,各种斗智斗勇,女人吐槽男人怎么浑身都是毛,男人哎呀呀地一不小心又被迷住。嗯,读书少,竟然有点看奥斯汀的感觉。俏皮得很,四星半。

46分钟前
  • Mr. Infamous
  • 力荐

家有娇妻含花苞,偶得啽呓泪洗面;内有女仆生活泼,清新可人惹人爱;外有情妇作演员,不甘绿叶断情缘;下有幼子难抉择,不伦不当无所从;夏日炎炎夜漫长,尴尬关系笑了之。P.S.伍迪·艾伦对本片的致敬之作《仲夏夜性喜剧》模仿了表却没拍出里。

50分钟前
  • 康报虹
  • 还行

伯格曼的名作大多看过,他导演的喜剧还是第一次看,很优雅,也很“粗俗”的喜剧,打通了贵族阶层与贩夫走卒之间性与爱的任督二脉。

51分钟前
  • Clyde
  • 推荐

这。。。就是鹁鸽曼讲了一个侯麦式的爱情喜剧啊!!

55分钟前
  • 蝉鸣知了
  • 推荐

前面各种争风吃醋,错综复杂的关系,结果在最后10分钟,竟然全都各有所归,终成眷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瑞典影史十五佳NO.08

57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