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伊芙 第三季

欧美剧美国2020

主演:吴珊卓 / 朱迪·科默 / 费奥纳·肖 / 金·波德尼亚 / 欧文·麦克唐纳 / 史蒂夫·佩姆伯顿 / 杰玛·韦兰 / 哈丽特·瓦尔特 / 肖恩·德兰尼 / 丹尼·萨帕尼 / 斯蒂芬·扬库 / 卡米尔·科坦 / 拉吉·巴贾杰 / 图尔洛夫·科维里 / 普里德拉格·比耶拉克 / 叶夫根尼娅·冬妮娜

导演:泰瑞·麦克多诺 / 香农·墨菲 / 米兰达·鲍恩 / 达蒙·托马斯

 剧照

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2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3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4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5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6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3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4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5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6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7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8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19杀死伊芙 第三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3 20:28

详细剧情

  第三季将继续讲述伊芙和维伦内尔的故事——她们相互有着残暴过往,曾经深陷对方不可自拔,如今却竭力维持没有对方的生活。维伦内尔,无人问津的职业杀手,对她而言伊芙已死;伊芙,大隐隐于市的军情六处前特工,维伦内尔将永远不会找到她。一切看起来风平浪静,直到一起涉及个人的震惊死亡让两人轨迹再次相汇,而这又势必教她们付出亲朋好友乃至各自灵魂的代价。

 长篇影评

 1 ) 【剧透慎入】简析S03E02:但愿我可以没成长,完全凭直觉觅对象

【剧透慎入】随便跟剧写写,欢迎讨论~ 谢谢大家的喜欢和支持! 第二集了,没拎重点,这一次写得比较长,但完整不敢说,仍旧静等后续。 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主观,如有不妥,还请指正。

“Management Sucks”

《Killing Eve》S03E02——《Management Sucks》. 剧名,暴躁之中透露着无奈,无奈之中暗含着后悔,后悔之中是无尽伤悲,V就差抹眼泪。 这一集最终算共有三条线索:Eve&Carolyn,Villanelle,Konstantin.Eve&Carolyn二者在这一集结尾开始交织并行,再次成为“同盟军”。 那么我们顺着剧,从Kenny的葬礼开始,从Eve&Carolyn开始。

In Loving Memory of……

Kenny已经离开了,黑色片头已经表示了哀悼,而我没想到我还是不得不写一下他,因为,针对我S03E01的剧评,有一个地方必须要纠正。 Bear问Kenny晚上要不要一起玩,Kenny:

“SOMEONE”

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借口,或者是他想到了Eve. 然而,当葬礼上那个哭得一塌糊涂的姑娘出现并在后来被证实为是Kenny小可爱的女友后,一头雾水的我若有所悟顺藤摸瓜找回了E01.

遥相对望

——讲真,看E01时感觉二人并无交集,唯一的接触就是擦肩而过打了声招呼“Hey”.可如今翻回去看,心里竟然有点儿难受——原来Kenny那晚是要去约会啊。 原来这个腼腆的大男孩,一直在和这个同样羞涩的,名叫Audrey的姑娘进行地下恋情啊。 最后一张图,听到Kenny调侃Bear,姑娘还在后边偷偷笑了。 唉。 这种细节还是蛮加分的。 提到这个形同晚宴的葬礼,最出乎我意料的是,Konstantin竟然就那么见到了“活的”Eve,二人的对话竟然如此突兀。

Eve&Konstantin

我说不好Eve对Konstantin的反应正不正常(K如此平淡也正是印证了“十二人”早已知晓E的情况并或许一直监视着她的猜想),更何况Konstantin还在用罗马一事刺激Eve;我只能说,Eve的重心终于不知不觉中从自己惨痛的过往暂时转移到了Kenny之死上。 葬礼上唯一(躲在卫生间内)泣不成声的人是Kenny的女友Audrey. ——对此,有人会奇怪,Eve乃至Carolyn,她俩的悲愤值似乎都太不够了。为什么? ——因为Audrey想要绝望地相信Kenny绝非人们口中所说是“自杀”的,但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曾经和自己一起大笑着的阳光少年,会毫无征兆地被人伤害堕入死亡。她太困惑了,太痛苦了。 她是个普通人,不可能知道真相的残酷。而Eve和Carolyn,她们再清楚不过这是一场谋杀。 但Eve可以躲在卫生间里盯着Kenny手机上他的旧照露出酸涩的苦笑,从残酷当中暂时逃离,Carolyn却不行。Carolyn想上个厕所都只能目睹着自己儿子的女友流泪——或许她也只是想藏起来哭了。那一刻,Kenny生前最亲近的三个女人聚在一个逼仄的卫生间中,各怀心事。 Konstantin“关切”询问Carolyn时,Eve冷静完从卫生间里出来了。

Carolyn&Konstantin

Eve和CarolynS03的初见画风属实清奇。

Eve&Carolyn于罗马后的初次对话

一开始Eve尚能勉强保持着礼节。

“NO!!!”

Carolyn想跟Eve私下谈谈,Eve:

Eve问Carolyn那个老问题——你也觉得你儿子是自杀的吗?C当时还能怎么说?她是女主人哇她又不能失控崩溃。可惜上头的Eve完全不理解这点:

Eve是积怨已久,旧恨新仇一起来,她才不管Carolyn难不难堪:

……

↑不过E毕竟晕乎成这样了,情有可原。 所幸Carolyn“大人不计小人过”,又去找了Eve.

Eve太刚了,听得不耐烦还摔可乐,Carolyn脾气也太好了一点儿也不心疼可乐——她以为Eve在为葬礼上的事情生气。不过Eve记仇着呢。 但C毕竟老油条,她知道用什么方法让E动摇。

“She's back,Eve.”

Eve表面上仍然无动于衷。立场坚定。态度强硬。 一,她不想帮Carolyn.二,她不愿再蹚浑水。三,她不能再接触Villanelle. 但我们知道,福科有句话叫做,表现得无动于衷本身也是一种动情。 显然,私下里,她挣扎着。 当Eve开始思考时,就又变回了那个理性的她,与第一集那位活像没有智商的女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她打扮得体坐在酒吧,第二次对着Kenny的屏保旧照露出悲凉的微笑。 俗话说“可一可二不可再三再四”,所以在被“Bitter Pill”的人找去后接下来她就突然满血复活准备战斗了,为什么呢:

Jamie Hayward(founder,editor of“Bitter Pill”)对Eve话中有话

——“Bitter Pill”并没有给到E想要的东西,然而这一番饱含嘲讽又意味深长的话,唤醒了E内心尘封已久的东西。或者说,揭开了E的疮疤。 这老哥的话是不是似曾相识?请看:

Eve&Niko(大耳刮子预警)

“——This is never gonna be solved without you,right?” “——You're not saving the world.” 那么Eve当然不服了——要不是你这混账话让老娘想起自己曾经有个丈夫也这么说过,老娘差点就忘了自己就是这样的人了。 ——像我前一篇里提到的那样,她还是自负得很,反骨得很,对所谓原则性问题毫不退让,胜负欲极强,受不了被刺激,最终一定会避无可避归顺于自己的真正需求。挡我者死,逆我者亡,婚姻成了阻碍婚姻就先滚远,谁拦着老娘老娘偏要硬上。在她看来,洞悉犯罪,追寻真相,那是她擅长的事情,是“非她不可”的事情。 ……是能让一个“死透了”的她重新活过来的事情。 尤其,被伤害的人是Kenny啊。 她看着那个曾经与他度过一段美好时光的姑娘,一如她刚刚进来时那个姑娘凝望她。Audrey那种茫然无措的神情,一定有让Eve想到自己。

Eve&Audrey

这更坚定了Eve的决心。 BTW,我感觉Audrey这个姑娘知道点啥。 Carolyn也找了她。

Blouse梗

Carolyn强撑精神,以至于衬衫扣子系错,所以我特地关注了Audrey的衬衫——这系没系错哇-_-?

Carolyn&Audrey

我相信,其实Carolyn也很想大哭一场的,就像那天她撞见的Audrey那样.所以这段对话显而易见极度和善有力,安抚人家的同时也在宽慰自己。

Carolyn与偷哭的Audrey尴尬对视

针对Carolyn注视Audrey前胸片刻,我认为,她可能是在看姑娘的衬衫,或者,是看姑娘在吃啥。 ——因为Audrey貌似状态不错,C也许想要模仿着她的方式“走出来”。

Kenny葬礼

而不是这样。

于是接下来Carolyn就在车里啃着三明治,顺从真情实感放着悲伤的音乐,并开始了一段动人心弦又令人费解的独白:

Carolyn&Mo
Carolyn&Mo

——我快要对Fiona Shaw路转粉,演得真绝。 但我还是想问,这该死的用典是怎么回事儿? 狄多,迦太基城女王。埃涅阿斯,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寄居迦太基城,狄多坠入爱河,无奈最终埃涅阿斯执意离开,结束了这段短暂的恋情,狄多怨愤交加,焚毁二人的所有东西之后自尽。 ——将自己与儿子,以狄多和埃涅阿斯作为类比,未免也太过不妥吧。 由此,我开始重新思考Carolyn的身份问题。 之前一直感觉Carolyn是“十二人”中的一员,何况原著中她确实是。S02也有许多蛛丝马迹都让人感觉到她后台很硬,她的言行举止行事风格也比较像BOSS.总之她是一个扑朔迷离亦正亦邪的角色。 现在看来,也许她是“十二人”的卧底。 也许“十二人”当中存在或涉及某个人,是她的“埃涅阿斯”,而调查Kenny之死,关乎“埃涅阿斯”的利益。她已经失去了儿子,不能再失去那个人。 也许她真的,是“十二人”之一,但“十二人”各有所图,内讧频发,甚至互相残杀。那么如今,Carolyn会不会因此背叛“十二人”?还是如她在第一集中和儿子所说,“生活中会有数不清的权衡”,她仍然只能为保全自身而忍气吞声? 再或许,她只是借用这个不恰当的典故来体现一下内心的无力与痛苦,体现她如狄多一样的感情上的无依无靠、浑浑噩噩、不堪一击;毕竟无论她是黑是白,此刻都意识到了自己大难临头,被人胁迫,并且势单力薄无法抗衡。她没有能力做出逾界的行为。 Carolyn的用典总是奇奇怪怪,让人摸不透她的身份,但又有迹可循。 对此,我们再回顾S02中她的那段台词:

Carolyn&心理医师

东方女巫Evanora:邪恶女巫,鞋子有魔力,可以带主人去想去的地方,在魔法森林里采集魔法药材时被压死在Dorothy的房子的一角下。 总之结合这两季包括S03这两集,就大概明白Carolyn已经被针对了,出于根本就是未知的原因。而她在S02中曾对Konstantin说她的谨慎不会致使家人陷入危险境地当中,如今也成了一种讽刺,她明明就是如履薄冰,还始料未及。她被MI6和那个我们不确定的组织双面夹击,腹背受敌。 其实现在想想Carolyn也是管理层之一,那么这一集的名字就理所当然同样适用于她了,潜藏的“Management sucks.” ——当然,以上只是我出于迷惑不靠谱的猜测,欢迎大家讨论。 确实能看出,这一季对Carolyn的笔墨有所加重,上几季还真没有如此集中的能特别体现她潜在性格的桥段。 另外,Mo•Jafari竟然得到Carolyn如此信任,可见这人有点儿东西。后话。 接下来说说我们的“新人”小V~

美滋滋

小宝的“公主梦”没做多久。

Villanelle&Dasha

——Dasha的这几句话,便开始不合V的心意。大家都明白,她内心深处向往的正是常人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就在不久前,她还对着一个控制狂倾诉着孤独的烦恼呢。 所以,当时我们Villanelle就有点不太高兴。但在老师面前,装还是要装的。

“I dealt with it!”

注意:“I dealt with it!”凶巴巴。 行,大家记住了,你现在有多狠,下一集你就有多软。嘿嘿。

V不乐

——进阶路上,无限怅惘。 人人都知道,Villanelle习惯单打独斗。除了某次为爱情献身,她拒绝任何形式任何意义上的合作。 层层递进,条条不满,Villanelle开始意识到事态的艰难。

“Management sucks.”——Dasha

确实,确实。她一个都没有。

Felix Telep

——所以“狠人”小伙Felix(他好帅!)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才会轮到Villanelle做导师。

Villanelle&Felix

“——Just so you know, I'm kind of a big deal in this industry. Anybody can fight, it takes a special person to kill.” 十分喜欢她这段台词,充满骄纵野蛮的自负感,又那样名副其实。 好像一直偏爱这种“少年狂”,总是眉飞色舞,信心满满,又确实天赋异禀。你说他们稚嫩,但言谈并非虚妄之词,说他们老成,举止还尚存许多天真。 Assassin又怎样,大家都是凭一门生活技能吃饭的人嘛,真正将技术做成艺术的人又有几个呢。 可爱。

V不耐烦

边“授课”边自夸,可爱死了。 然而——

“等等,这感觉是……”

V内心:……怎么这感觉这么熟悉。

卑V回放。 “人人都有隐秘之苦,不为外人所知,我们常说人冷若冰霜,其实他只是黯然神伤。” 感情交流经结束,正事儿开干。 结果:

小丑V吓小孩儿

V宝气得走哪儿吓哪儿。再生气也要顽皮。

——V一点儿不食言。 ——小奶狗就这么嗝屁了,我还以为他能活至少两集。而Villanelle也以身试法地懂了大道理。

“Management sucks.”——Villanelle

“小丑”扮相当然也是有寓意的。 仔细想想,“小丑”和“猴子”都是玩物,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V虽然表面上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实际上还是在受人摆布。 如同我前一篇中提到的,V的耐心一点点被消磨干净的过程,也就是戏剧冲突愈发一发不可收拾的过程。V绝对忍不了多久。 这一集的Konstantin也很有意思。被组织搁置伦敦监视Carolyn的他显得更混蛋了。

心机Konstantin

暗中观察人家很久装作偶遇不说,还要利用人家的好心肠,给人家一个冰箱贴监听器。 为什么要从C女儿切入呢,因为葬礼上C明确表示她不需要K,而C的女儿毫无戒心。傻白甜。

监听器

真是巧了,恰好撞上刚刚重振旗鼓的Eve. 对于Konstantin忽然飞到了巴塞罗那看望V一事,我表示强烈的怀疑和不解——K不是行动无自由吗?

V不乐

——给我孩儿气得,破音了都。

Villanelle&Konstantin于罗马后的初次对话

Dasha&Villanelle的过节似乎十分严重,看来二人的潜在矛盾是无法根除一直存在的,最后一定会关乎一个比较大的冲突。这也是后话。

叛逆V

——熟悉吗,这个首尾呼应?

高频“ROME”

那么我们就来回顾一下在罗马他俩到底把她俩怎样了,她俩才如此耿耿于怀,记仇记到现在。 Carolyn&Eve:

Konstantin&Villanelle:

——就是一个Villanelle&Eve边被利用边坚定地选择了彼此的故事。那时,因为她们认为还有彼此且形势紧迫,所以没有和Carolyn&Konstantin计较。 然而,当时V成了众矢之的,可以说是命悬一线;E更不要提,为了爱情与正义毅然决然走上不归路,最后反而非常“无辜”地差点就被爱情打死了。 而她俩这些悲痛历史全都要归咎到他俩身上。

“IT'S NOT POSSIBLE.I SHOT HER.”

Konstantin告诉Villanelle,Eve还活着。 他又用了“MIRACLE”这个形容。加之Eve的“Hallelujah”——我在想“十二人”对此是不是也有类似的感觉。硬核。

K一提到Eve,Villanelle立马回头,细节好评。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一刻,Villanelle天旋地转心神激荡。 You “dealt with it”,uh-huh? 可是,又回到我最初的问题上——Konstantin专程来巴塞罗那到底是为了什么?

“VILLANELLE!!!”

他告诉Villanelle别去伦敦——对她,他可以说是再了解不过,她知道了Eve活着,一定会去伦敦,又岂能听得进他的话,他怎么会不知道这一点? 所以,K的动机很奇怪,我不认为他是真的为了V着想,即使他确实对她有感情,原本该在伦敦待着此时却不远万里跑来巴塞罗那人家家里,专门为了警告,劝诫,还告诉人家“你女友活着”——这是多么没逻辑的一件事,用手机不行吗。 K会不会是想支开她与Dasha讨论要事呢。 或者,像K所说的,“十二人”对V有所警惕和编排,K一边来提醒这个干闺女,一边听从“十二人”的命令。 我也不知道哈哈,欢迎讨论!

V乐了

Villanelle那句“I'm fine”像个小孩儿。 可以看出,Villanelle残存的理智也觉得K很奇怪,她还刻意问了问。 顺便确认Eve是否也知道了自己的存在。 她此时,同样的,也才算是真正“死灰复燃”。

写到这里,我们看看几个细节。 从配乐开始吧!

“Let it all go……”

还是蛮双关的。包括一闪而过的条幅。契合Eve所有感情。

“Say goodbye”

一开始我以为这歌儿奏给被杀的人呢,后来发现,是为Felix放的。 KE的配乐一直都有一种“先知”的提示作用。

“Danger”

——所以我在想这个片段的配乐到底是为Felix设置的还是为Villanelle设置的。拭目以待吧。

汽水

图一,我特地截图问朋友,她喝的是芬达吗。 朋友:不知道,好像不是芬达。 我:反正也是碳酸女孩呗。 朋友:Eve不也喝可乐来着。 我说,是的,细节好评。

也算官方发糖啦(?)。

“Two minds”
“Why do I care”

配乐还是,很吻合。 另外这个镜面用得十分“电影”——一般而言,镜子这个意象,通常与人的内心世界精神状态息息相关。 还有一段话比配乐还要吻合:“人们觉得灵魂伴侣是与自己完美的结合,这也是每个人都想要的。但是真正的灵魂伴侣,是一面镜子,这个人会展现出所有让你退缩的事,让你注意到自己,这样就能改变人生。” 不言而喻。

Eve呕吐

呕吐,放到下文细讲。 另一面同样得知Eve安然无恙的Villanelle:

天才演员Jodie Comer

先吹一波Sandra&Jodie的演技。俩人的泪目让我也快要泪目来着。 如果只是汽水同步这么简单,也没必要太激动,令人真正心潮澎湃的是她俩的反应。 ——这种CRUSH一般汹涌的感觉,终于又回来了。 Eve甚至呕吐。这是把她在罗马想吐没能吐的给吐出来了,哈哈。

百度百科“呕吐”

不要介意我的sb截图,看第三条,情志失调。 其实Eve吐的那一刻我们会想起很多经典镜头——《末路狂花》里的Louise,杀人之后,呕吐;《利刃出鞘》中的Marta,撒谎之后,呕吐;《断背山》,Ennis望着Jack渐行渐远,呕吐;《卡罗尔》,Therese读完Carol字句疏离的信,呕吐。 《断背山》,豆瓣上有篇影评,就叫做《呕吐》。里边有句话,我要引用一下。 “——我偏爱用消化系统来爱的人。” 前边有写过,表现得无动于衷本身也是一种动情——Eve动情到甚至激发了生理反应。 Villanelle亦然。她们都是特别直接原始地去爱,去恨,用身体感受灵魂的碰撞、震颤,毫不压抑,天性使然。 所以,都表现出了尤为纯粹的反应。 内心深处,她们怎么可能不去在意对方?当她们摸到自己身上的那条疤痕时,她们会想什么呢? 那是永恒之烙印,是欲念之火,是终生难以磨灭的情愫。 总结一下,大家都能猜到,S03E03会发生什么。 S03E02其实蛮一般的,除却依旧很迷的剧情,和黑屏转场不谈,我们会发现,似乎,没有之前的那种感觉了。我个人认为,可能是由于Carolyn&Konstantin的着墨添多的缘故,VE的张力相对而言被削弱。不太妙,不过,这毕竟才第二集。 我希望,从这一集过后,VE还是VE. 不仅仅是“想触碰却收回手”,而是旗鼓相当,相爱相杀,比烟火还要灿烂,比烟火更为长久。 别让大家忘了她俩有多般配。 这篇简析,以Allen Ginsberg的诗作结尾。 “——Some things, once you've loved them, become yours forever. And if you try to let them go, they only circle back and return to you. They become part of who you are. Or they destroy you.” “有些东西 在你爱过后 就永远地属于你 如果你想对她们放手 她们只会打转 又回到你身边 她们要么成为你的一部分 要么就毁了你。”

——期待下周(并做好疯狂的准备),顺祝大家观剧愉快。♡

 2 ) S3E5-她本不必黑暗

第三季的小变态,正变得越来越像个正常人。

失恋后,她与他人结婚麻痹自己痛苦的感受,她开始渴望权力,她能够共情实习小杀手爱而不得的心情。她听说爱人活着之后从恍惚到惊喜落泪。这些曾经微弱,疏远的情绪体验,慢慢正变得强烈清晰。

曾经紧闭的心门开始被里面埋藏了太久的情绪惊扰着。所以,当小变态看到钢琴家家中的婴儿和保姆之间母子般的爱与互动,她动摇了——这世界上怎么会有生命无条件爱着另一个生命,哪怕这个生命不是自己的孩子?在会计妻子的家,她对会计的妻子说,现在你丈夫死了,你自由了。可会计妻子却说,我不想要自由,我想要我的家庭。小变态又动摇了——我曾经以为杀了安娜,杀了Eve我就自由了,但为何我还会痛苦。家庭,无条件的母爱,这些凡人终其一生追求的东西,究竟是何种滋味?

带着对好奇和困惑,她踏上回家的路。

小变态找妈妈

Villanelle一生都在他人身上寻找妈妈。

也许有人会说,Psychopath如小变态,怎会被母爱所牵绊。

但事实上,所有的孩子,天生就会对母亲有依恋,在身体上亲近母亲,渴望母亲的爱与关注,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当一个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爱就意味着被抛弃,被抛弃对于婴儿来说,就意味着死亡。

所以,当我们通过剧情中只言片语的提示,慢慢拼凑出小变态的童年,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四岁的小女孩,被妈妈带到孤儿院,妈妈对她说,我晚点回来接你。但妈妈从未回来。在之后的岁月里,小女孩每天都在猜,我的父母到底爱不爱我?我到底是不是什么样的孩子?我要怎么做,父母才会来接我?

从精神分析理论中的客体关系流派角度来说,一个人在生命早期,通过与他的重要他人(母亲或者其他养育者)互动,获得有关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印象。如果母亲不能提供及时的情感回应,甚至是缺席的,孩子需要一直靠猜测,那么这个孩子就没法生长出一个好的,整合的自我。她对外部世界的体验也是扭曲的——外部世界是可怕的,而我是不好的。

可这样的自我体验,是极度痛苦的,于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恋,这个孩子不得不发展出很多防御,这些防御以症状的方式出现:

“我必须变得优秀,妈妈才会爱我!” ---于是我放火烧了孤儿院,可妈妈还是没有回心转意。

“也许我变得有力量,妈妈就会爱我!” ---于是我成了主宰别人生命的死神,可妈妈还是没回来。

“妈妈不开心,一定是因为我。” ---于是我喜欢谁就恨不得把全世界送给她,可她还是不开心。

...

如果我的妈妈不曾爱我,我该如何在这可怕的世界中生存?

当这些防御也不起作用,为了保护自己的自恋,也为了内心的世界不会崩塌,小女孩必须要保护自己远离“不管我做什么,妈妈都不爱我”这个仅剩的答案。

如果连我自己的妈妈也不爱我,那我该如何在这世上生存。

这个真相太可怕,所以小女孩必须创造出一个理想化的母亲。这个理想化的母亲一直存在于小女孩的脑海中,让小变态在成长过程中和成年后一直在关系中寻找妈妈的身影。

当安娜出现时,给了小变态她一直没体验过的关爱和接纳,所以小变态变回了小女孩,她依恋安娜,就像依恋母亲。

小变态和安娜的关系,更像是婴儿和母亲的关系——一个婴儿对母亲的爱是亲密共生的,也是排他的,所以当关系中的第三者出现,也就是安娜的老公Maxie,小变态为了维持和妈妈的二元关系,毫不犹豫的选择阉割妈妈的丈夫,以独占妈妈。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安娜也像其他人一样,因为小变态的黑暗面和占有欲而离开了小变态。小变态又一次体验到了被抛弃,这验证了小变态对于不会被爱的自我认知,她人格中黑暗的,反社会的部分逐渐被放大,而这个渴望爱的小女孩,被藏在了心底的角落里。

然后,Eve出现了。这个新的“母亲替代品”,竟然也能够在了解了小变态的黑暗面后,仍然接受她。这样的Eve, 小变态如何能够不迷恋。但没想到在第二季结尾,当小变态以为终于可以和Eve融合共生了(她为Eve暴露出来的黑暗面感到欣喜,在她看来,这是Eve对她最深刻的认同),但却没想到Eve在发现她私藏的枪之后开始远离她,这又引发了小变态最原始的,幼时体验到的那种被抛弃感和不被爱的恐惧。这些创伤带来的淹没性痛苦,曾经为了保护自我的根基,她不得不藏起它们。

而现在,小变态又体会到了这让他灵魂深处产生动摇的感受,于是,她不得不杀死Eve——杀了Eve,就不会体会到痛苦,我就自由了,又可以安心的做一个莫得感情的杀手。

可是,该死,她为什么还是缭绕在我心间,阴魂不散。

与母亲的羁绊,是一生绕不开的魔障

回到S3E5,这样一个一直在寻找理想化妈妈的替代品的小变态,得知自己妈妈还在世,并且找到了妈妈所在之处,这让她如何能够不激动。这些打嗝的行为,都是小变态的紧张,兴奋和焦虑的躯体化表达。小变态想回到妈妈身边,其实是想要一个真相——妈妈到底爱不爱我。在成长过程中,小变态心底其实一直有一个未解决的困惑——如果妈妈是爱我的,她为何会抛弃我。这个困惑,因为当年被告知母亲死了,所以这个困惑从未有答案。而如今她终于有机会解开谜底,她如何不兴奋。

在E5中,小变态从与母亲久别重逢的激动,到慢慢发现母亲和母亲的新家庭,与自己格格不入。母亲不但对自己冷淡,还把自己当做敌人,处处防备。同时,在与两个弟弟的互动中,小变态慢慢发现在弟弟身上发现了自己同款黑暗面(暴力倾向)。而慢慢地,她也发现了母亲对两个弟弟的苛刻,她越来越接近真相真相——这个曾经被过度理想化的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自私冷血的女人。可这样的母亲,却会把自己曾经的裙子裁剪之后送给她,也会在她拿到扔牛粪比赛冠军后嘴角上扬。所以在庆典后,小变态对小弟弟说,皮特是对的,庆典确实很有趣。庆典有趣,不是因为庆典本身,而是庆典中表现优秀的她可以被妈妈认可,是被妈妈爱的。——看!小孩子的快乐真的很简单,就算是psychopath的小变态,也会因妈妈的认可和偶尔流露的爱意而欣喜若狂。但是随后与小弟弟的对话打碎了这个假象——小弟弟说,妈妈因为他在馅饼大赛中输了而觉得他是家族的耻辱。这瞬间把小变态从幻象中拉了回来——是的,妈妈也曾经因为我黑暗面而不爱我,抛弃我,其实这么多年,她从未变过。

但这时候的小变态心底仍有最后一丝希望,就像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样,她在深夜扮成小时候常扮的鬼脸——双眼流血的鬼,试图想曾经一样逗母亲开心,赢得她的喜爱。尽管经历了这么多,小变态还是想证明母亲是爱自己的。

但随后发生的事我们都知道了,母亲不但否认自己爱她,也否认父亲爱她。小变态像献宝一般炫耀自己的力量(通过炫耀她买番茄的经济实力XD),但仍然只换来了母亲的冷漠以对。在母亲面前,小变态变回了那个小女孩,她用小女孩的姿态,用乞求的语气请母亲为自己擦去眼角的番茄酱。母亲虽然犹豫,但仍照做了,在那一瞬间,小变态内心的那个小女孩似乎终于得到了满足。

可温暖是一瞬的,随即而来的,却是母亲冰冷的逐客令。这时候,小变态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没了。不管怎么努力,她还是不被爱的啊,不管她怎么努力,母亲都会抛弃她。但她在那一瞬间也幡然醒悟,她早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被母亲丢在孤儿院的,可怜无助的小女孩。成年的她,不必固执的乞求母亲的爱,也可以反抗母亲对她的伤害和贬低。

在小变态说出,“你以为你还能够像以前那样把我抛弃在孤儿院吗?不要假装你是个母亲,你才是有黑暗面的人”的时候,她和母亲的关系变了。站在母亲面前的,不再是当年那个无助的,脆弱的,渴望妈妈的爱的小女孩,而是一个成年的,与母亲势均力敌的女人。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得不到母亲的爱,被抛弃,不是因为自己是黑暗的,而是因为母亲是黑暗的。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而得不到母亲的爱,而是因为母亲从来都没有学会做一个母亲。这样一个糟糕的母亲,不但没有对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悔恨,还要把一切归咎于自己的孩子不够好——我不爱你,我抛弃你,是因为你生来不哭,你从不是个快乐的小孩,你是个怪胎,还要和我抢夺我丈夫的爱。

这一刻,小变态终于明白,真正作恶的人,永远不会忏悔。在这个女人口中,小变态是一切的罪恶的源头,是怪胎,是黑暗的化身,而自己是无辜的,所以她可以理直气壮地伤害她,抛弃她。她不愿面对自己当年犯下的错,也始终不愿承认,小变态只是一个需要妈妈的爱的普通小孩。

Villanelle长舒了一口气,面色痛苦却坚定,仿佛下定了决心,她说:

我觉得我要杀掉你,妈妈。

杀掉你,我终于可以和内心的魔障作别。

杀掉你,我终于不必在他人的爱中寻找你。

我终于,可以自由。

可这自由,为何如此痛。

她苦寻真相,

她求而不得,

她一生都在找寻妈妈,

只为听到一句:我爱你,只因你是你。

如果当初被好好爱过,她的世界,本不必黑暗。

可惜没如果。

 3 ) 【剧透慎入】简析S03E03: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S03E08已更新在另一篇往下翻)

【剧透慎入】

随便跟剧写写,欢迎讨论~ 这一集的剧评本人是傻笑着写完的。 就如这一集本人是按着人中看完的。 (还喊破了喉咙) 拎重点,夸细节,静等后续。 某些地方可能比较主观,如有不妥,还请指正。

《Killing Eve》S03E03——《Meetings Have Biscuits》. 开会该有饼干。看完这集该吃年夜饭。 言归正传! Villanelle为什么痴迷于“baby”? 在我之前发出的那篇文章(→//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48036)里有写到:“V渴望'爱',渴望的是她一无所知的'爱'的感觉,和'被爱'的感觉——这就是她最可爱的地方,是Jodie所说的她'人性的东西',是我们最懂她的最柔软的地方。” 是的,她渴求亲密关系,她想要真情实感。 她对人性一直处于一个“试验探索”的阶段,她模仿正常人的千百种姿态,以身试法地尝试并体会他们的行为和感情;而这次,当她理所当然想到自己,却发现“baby”的那种状态和所拥有的东西是她无法模仿或者说,已经错过的——她在一个婴儿身上看到,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生命,懵懵懂懂,全无付出,却“神奇”的被所有人关照着、呵护着,捧在手心里爱着。

这样的新鲜感,让她好奇,让她沉浸。 这样的求知欲,让她回忆童年,让她想做回一个小孩子。 ……可是她真的是“没有童年”的人。何以见得:

——玩具店,在Villanelle眼中是个“变态的地方”。这应该是她平生第一次走进玩具店。她不知道该买哪个玩偶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当她看到孩子们玩的新鲜玩意儿,她一双眼睛都在发亮。 至于想做回一个小孩子这点……在她看来,小孩子是有人疼有人爱的。可是小孩子不需要博人眼球,因为他们自身就是焦点,而她只能兴风作浪获得关注。 她心里唯二能撒撒娇耍耍赖的人,一,Eve;二,Konstantin.她觉得他们“爱”自己——至少是在乎。她认为只有他们懂自己。 那么我们暂且回顾一下,V在听闻E“still alive”后,除喜极而泣之外那些不得不说的事儿。

Dasha当然是最先察觉到Villanelle变化的人——爱徒不在状态,脉动也脉动不回来。

哪壶不开提哪壶,不想去哪儿就来哪儿的任务。 “I'm not ready.” 《下妻物语》里有句台词:“人,在面临巨大的幸福时,会突然变得十分胆怯。” 虽然也不是什么“巨大的幸福”,不过差不多。

心烦意乱归心烦意乱,V宝还是硬着头皮上了,毕竟早晚都要面对。再说她就是这样耐不住性子横冲直撞的一个人。 她不仅理直气壮,还野心勃勃——仍然参照我之前文章,她依旧将E作为自己的“所属”。她“曾经遍体鳞伤”,然而卷土重来时带回无上的征服欲。 “You're MINE.”她曾这样对她说。 ——直到现在都还是这样。这是Villanelle的感情:畏惧,控制,征服,占有。是野蛮的,是狂暴的,是炽烈的。当她认为某人“属于”她,这些感情也与之相辅相成,并且极其自私极其主观。 再对比一下片头的那句: “It's not even yours.” ——所以她想不通。这个baby跟女仆有什么关系?她们不是互相占有的,谁也不属于谁,为什么她还要那样保护baby? 她体会不到爱。 在过去的日子里,她当然也有过那种不顾一切倾尽所有的感觉,但一切都是基于“You're mine”这句之上的。 买香水这段台词包括翻译都极富诗意,非常精准地描述了Villanelle此时此刻的心理:事业回春,爱人复归,志得意满,稳操胜券。“Emperor.”——Emperor都没老娘风光。她这样想。 ?是谁想当回小孩儿来着,装什么装哇。 打点好自己,原形毕露,孩子气又上头,去玩具店给Eve买玩具去了。 这段写得极好,拍得极好,演得更是极好。感情层次分明,控制得当。

盯着小熊时,神情有一瞬间的温柔。 然后飞快地狠厉起来:“我当初就该把你一枪爆头。” 是肺腑之言吗? ——在过去的许多许多天里,一定有翻来覆去,恨恨地想过。 然而色厉内荏罢了。

听了复读又低头看一眼小熊。蹙眉。不太满意。 特别生气,又有一点委屈。 “……凭什么要让我受到这种煎熬?你把我索取尽了。为什么从你这里我什么都得不到——连杀你都落空?” 赌气一样:“我当初就该把你一枪爆头然后看着你死掉。” 好像恶狠狠的,实则娇嗔至极。 ——那样子就像一个小孩儿,感觉不公平,气不过,被噎到,又有口难言,只会说:“都怪你,全怪你,就怪你。” 可那双闪烁的眼睛暴露了很多东西。 ——为什么要自欺欺人呢?

“SPEAK NOW.” ——说真话。 于是,很突然,又很顺理成章地,所有的憋屈、埋怨、憎恨、口是心非、辗转难安、退避躲闪,全部化作坦诚的柔情。 是很久都没有过的感觉,苦涩,甜蜜,危险,美好,像哽喉的蜜糖,让人害怕,让人惴惴不安,却也令人怀念,令人眼含热泪。 “I can't stop thinking of you.” 红着眼眶,皱起额头。 几度哽咽,次次真心。 ——所以真的是很天才的处理。这种递进,在结尾我们也又一次看到了。一会儿细说。 那下边我们就看看本集的正事儿呗。 (写到这里开始大幅傻笑)

Eve在得知Niko不辞而别时为什么如此失魂落魄? ——我一刷的时候,还骂了一声,我说你有点出息,至于吗你,他是你谁哇(不好意思)。后来和朋友连麦看,朋友:“他这是完全不想和她过日子了啊……等等,她为啥还这样儿?” 我后来想了想,Eve就是这样。这里其实是和V之前的征服欲形成一处呼应,用于体现E的控制欲。 Eve是一个很有尊严、争强好胜的女性,这不仅仅体现在她在事业上的独当一面,还有婚姻里的寸步不让——就像Niko在E01就说过的:“我们的关系一直都是以你为中心”。 尽管Eve当时回:“我从来都不想这样。”可事实上,我又要说,她就是这样的。 她潜意识里仍然将自己视为这段关系中的主导者,所以她绝然无法相信自己遭到了婚姻上的“背叛”和“重创”,完全不能接受自己“被抛弃”的事实。事态脱离了她的掌控超出了她的预期,所以她整个人都懵了:怎么会这样。 当她失魂落魄走在街上,她没法面对现实,因为她一直在现实里可她根本不适合现实。 当她心不在焉坐着巴士,她一定还在想,有比这更让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吗?

——此时,无异于是最讽刺也最dramatic的答案,就这样“偶然”地“凭空”出现了。

Villanelle每次见Eve都要把自己收拾得特正点,既干净利索,又攻气十足。耍酷,做戏,假MAN.请记住这一点。 正当大家感叹着V的俊美、E的“幸运”,和这偶像剧一般的情节时:

……说真的,我截着截着图,最后感觉,相较于我的剧评,还是保全吴珊卓老师的颜面比较重要,遂放弃。

(“MIND YOUR HEAD”这边建议改成“MIND YOUR HEART”嘻嘻)

小学生打架!公共场所斗殴!人人都爱看! 这个片段再次证明,即便是国际杀手,面对心上人的三脚猫功夫也无计可施。 ——没放截图,但要声明一下,公车上有吃瓜群众在举着个手机录像。不知道Villanelle/Eve之后会不会找到这位幸运观众拔刀威胁他交出珍贵资源,前者用于欣赏,后者只想删除。 Eve,小娇妻般撒泼式打法;Villanelle,风度绅士般真男人式躲避,忍让的同时,还要嘴硬一句,我不是来找你的!!! ……只是你这次任务不是她而已。你来伦敦明明是“顺便”杀人,请分清主次。

看图一那表情,Villanelle这小崽子到底被打恼了惹毛了,推倒心上人后拎起来就压身底下准备开始教训——瞧这变态的笑容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的动作,到目前为止是不是都很完美,痞里痞气帅炸天际又具备杀手的职业素养!这一点也请记住。

——? ……结果打量了人家半天,愣是啥也没干,还被人家先占了便宜? ……甚至被吻上的那一刻,还弱弱地“嗯”了一声,顺势猝不及防有点享受地闭了一下眼睛(看倒数第二张的睫毛)(之后瞪大了眼睛)? Villanelle,想要让Eve亲口承认自己焕然一新的“powerful”,却被Eve以一种即使是“powerful”也难以招架的方式击溃了。 典型吃软不吃硬……其实这也是一种战术:先让你乱了阵脚。 反正软0实锤。别再跟我扯什么Villanelle是TOP.弱攻强受罢了。 世纪之吻,世纪之吻哇。 普天同庆,普天同庆哇。 可喜可贺,可口可乐哇。 谁能不喜极而泣呢请问。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吻? ——请将心比心,当一个迷恋你你也迷恋的万人迷压在你身上时,还能干嘛呢。 情难自禁罢了。不那啥不错了。(?) 更何况小别胜新婚。 ——她们曾经拥有过这样的时刻。那时,她对她满心好奇,而她对她还心存恐惧;那时,她也是如此粗鲁又无奈地,用同样的姿态压倒她。 时过境迁,一切都不同了。 但是很多回忆在这里,烟花般爆炸开来。 谁都无法抵抗这种冲击力,即便是似乎对Villanelle“恨之入骨”的Eve.特殊又熟悉的感觉特殊又熟悉的感情,久违却来势汹汹。 她只是做了一件很久之前就想做的事情。 吴珊卓本人也说,不想过多定义这个吻,因为它掺杂了太多感情。 请注意,是感情。之前的文章也提到过,感情太复杂了,她们二人的感情更是如此,糅合了极为复杂的感觉、引力。我们之所以说,这就是“爱”,是因为暂时无法找到其它的形容。 唉文字的力量还是匮乏的,以至于,不能够清晰地衡量与界定感情这种复杂的东西。 总而言之,很早就曝出的“FURY”——狂怒、承认、思恋、痴迷、执念、激情、挣扎、迷惘、欲望、恨、爱……都在这一吻里了。

Villanelle胸脯剧烈地上下起伏,Eve也有片刻的细微怔忡。 空间狭窄拥挤,场合绝对称不上合适,二人青筋暴起神色古怪,这个吻,也很短暂,很短暂。 ——这个吻,转瞬即逝,意犹未尽,难以名状。 但一切都是极致的浪漫。 配乐,也依然那么完美。

“……我望着她,望了又望。一生一世,全心全意,我最爱的就是她,可以肯定,就像自己必死一样肯定,她可以褪色,可以枯萎,怎样都可以。但我只望她一眼,万般柔情,便涌上心头。”

“你于我有种奇异的影响 我爱这种感觉 你于我有种奇异的影响 我爱这种感觉 因为你 我的世界顺理成章 因为你 我的黑夜明亮如昼 是的 你于我有种奇异的影响 我爱这种感觉 我爱这种感觉 我也爱你吻我的方式 我不知是否该听从内心 但我清楚知道这就是爱 那就是为何我如痴如狂” 那个自诩“冷酷”、曾经对着自己婚礼上的满座高朋笑说“她死了后我快乐多了”的人,眼神迷茫、惊惶、不知所措,像一只越陷越深的兽,神情又逐渐饱含孩子气的欢欣雀跃。 那个自认“理性”、不久前还对管不住嘴吃个不停的工友说“你只要自控就可以”的人,更是对自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冲动感到不可置信,浑浑噩噩,难以抽离。 一个车下,一个车上,一个对视,就交换了所有的心照不宣。

本是临危(V)“受”命,“乘”人之危(V),谁能想到会有这样一(E)反常态,令人大吃一(E)惊的局面呢。 所以Villanelle踉踉跄跄地跑了……跑了……跑了…… V宝被吓着了。又惊又喜。怕了。怂了。 Eve呢,也震惊了,鼻血都出来了。 再看:

(耸肩) 打脸恋人组。 为什么我前一篇文章说Villanelle&Eve这次见面后,将是“新纪元”呢? ——回顾一下VE见面: V会精心打扮,出谋布局;Eve会主动披头发,一定会散下头发——在乎的表现。 V更加难以控制表情,比如嘴唇颤抖;二人经常泪眼相视,流泪频繁——彼此之间强烈的引力作用。 暧昧,一定会有刺激场面——自不必说,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双方付出代价。 …… 几次相处后二人除上述之外有了什么转变呢? ——Eve慢慢趋同于V的顾左右而言他,也就是经常转移话题,思维大幅跳跃;不仅如此,她越来越没底线,她有时几乎丧失理智,全靠一种本能的冲动,在她的世界里Villanelle压倒性地高过一切,她可以为了V,或者说为了自己的欲望无所不为,尽管她始终不肯承认。总之,她逐渐“兽化”了。 ——相反,Villanelle变得愈发克制自持,从之前的一被刺激就要have sex或大开杀戒,到如今稳重行事有条有理很少犯规逾界;甚至于,她开始学着去体会感情,去敞开心扉,并一再压抑自己的天性,从一个“涣散”的人成为了一个“专注”的人,还将脆弱柔软等感情外现。总之,她逐渐“人化”了。 这次见面,就是二人找到某种平衡点的开始,一切尽在不言中。 暴风雨之后的安宁,“FURY”后的冷却期,激烈的暴戾过后的平静无力感——这些让角色成长。 毋庸置疑,剧组想要的效果,就是E越来越“兽”,V越来越“人”,此消彼长,最终达到一种平衡;但焕然一新的二人仍会势均力敌,仍可以继续对峙和吸引。 看看巴士事件后:

满办公室,电话不接,只盯Eve. 老板Hayward出来本为了看看为啥没人接电话,结果也加入了盯Eve行列。 Eve猛咳——我们可以联想到她的枪伤。 她和Villanelle之间的那种感情,从很早开始,就宛若伤口那样“撕心裂肺”,又如影随形。 接下来Eve还是对Hayward讲了Villanelle. 在此之前,她有没有提过Villanelle呢?我们回顾一下:

注意:Eve在讲这段陈年旧事,即将要提到“the assassin”之前,也就是“but”的时候,很明显地忍不住笑了。 还转过了身。 为什么呢? ——就好像,你和你爸妈或者朋友讲暗恋的人,不好意思让他们看到你难以抑制的笑容。 这大概是罗马事件之后,Eve首次主动跟别人谈起Villanelle(和Kenny那次乌龙就不算了哈嘻嘻),且状态始终正常。 不仅如此,提起心上人,仍然是那不自觉的、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骄傲(夸夸女友)语气。 Hayward这问句有点儿搞性别歧视,Eve一副“咋地是女杀手不行啊要不要你见识下”的表情。 喏:

巴士事件后,Eve终于说出了这句代表着准备好讲“故事”的开场白。 “There is this assassin.Who works for the Twelve.” ——Villanelle. 她还是她,有着我一喊,就心颤的名字。

——回归到主线剧情上来看,我们会发现,从Bill尚在世到如今Kenny都离世了,“十二人”依然不明不白。 他们仍旧可能“无处不在”,仍旧通过Villanelle这样的人操纵大局,仍旧总能运筹帷幄先声夺人。 这次的“双面间谍”是谁?“叛徒”是哪一边的人?在中间地带的Carolyn&Konstantin能保全自身吗?

两股力量,相互抗衡,日益艰难,不相上下,表面依然是VE的猫鼠游戏,实则早已事关权力阴谋的暗流涌动。 ——回归到这一集的名字来看,“Meetings Have Biscuits”,但是呢,没有饼干,没人在正式开会;从MI6到“十二人”,人人各怀心事,劲儿不往一处使,连开诚布公的“share”都做不到。 尤其MI6和“Bitter Pill”这边事件没头没脑——好不容易初露端倪,兜兜转转,V的一枪又使一切回到原点。 无论是对Kenny之死的调查,对相关人员的追踪,还是VE努力想要走出对方的世界,都毫无进展,都没有成功,都该死地变成了“理所当然”又“无可奈何”。 在这样令人心碎的夜晚,我们的两位女主要怎样度过?

……不必用过去式,你现在也是个小宝宝。 就因为一个吻,看把我孩儿给幸福得。 ——总之就是Villanelle找完Eve收获满满心情大好,夜里就兴冲冲找干爹撒娇。 她搓K那段简直就是我本人和我爸。烦人精烦起人来能把人烦死那种。 干爹烦着呢,撒娇未遂,委屈了。 但是Villanelle这难得一见的样子可真可爱哇……Konstantin,虽然谅他糟心事儿一下子更多了,但那态度是人吗(怒)! ——为什么Villanelle要找家人? 首先S02E08里是有交代做铺垫的。 我想,除却文章开头就提过的“童年”缘故,大概也是出于她对正常人(Eve)生活的一种刻意的贴近吧。她想要那种家庭组成。或许,她认为亲情会让她有所感觉,给她全新的体验。 Villanelle,当代体验派第一人。 那个吻,让她意乱神迷,欣喜万分同样困惑不已。因为始料未及,因为无法理解,所以只能自负又幼稚地这样想: “Eve还在乎我,她没有放下我。” 从这一点来看,突如其来的吻满足了她的存在感,存在感的缺失正是她想做回“baby”的根源。并且那时那刻心中涌生的感觉是她从未体验过的,就像她记不清她的孩提时代和家庭组成,此时此刻她无比想要抓住那种感觉。 想被呵护、关心、称赞、不计前嫌、百般珍视、万分疼爱。

另一幕,Eve回到家中。 S01E05的著名场景,相信大家也一定还历历在目,那个瞬间我敢说Eve也是想起了那时那刻(就像她俩亲吻前,一定也回忆起相似的情景,所以这一集个人认为是在致敬S01E05二人的正式初见。很巧妙,“生离死别”后的再度重逢,彼此又是全然不一样的心境了。)。 旋即心力交瘁。 是在该死地期待着什么啊。 那么,接下来,就是在家的Eve与在玩具店时的Villanelle遥相呼应的三个情感层次了。

惊慌失措,发现声源,刨出小熊,叹气。 ——她还是那样,小聪明,小伎俩,天真幼稚的手段,浪漫可爱的举动,比比皆是,让人心烦意乱,又让人实在讨厌不起来。 要疯了,真令人抓狂啊——可又能怎样呢。

“……凭什么在我的生活里阴魂不散呢?为什么缠着我不能放过我?凭什么我对你这样无计可施?” 气急败坏,咬牙切齿,已经满脑子都是某人的存在,偏偏某人一定要得寸进尺,那么嚣张,那么猖獗,那么野。 “一走近你已经等于再杀死我。”

可是凝视着,心底还是涌过莫名的悸动,那是已经遥远过一段时日的情愫。 “——我怀念吗?我怀念的。” 于是气恼又成了柔情。 鬼使神差地,指尖轻拂过这“心脏”,重新打开这“心脏”。 “——你是否爱过一个人,她看起来就像圣诞节清晨的阳光,初雪以后松树枝上的小松鼠,雨天小路上溅到行人裤腿上的泥点,还有那些最美的玫瑰花。她是个可爱的小东西,我深知她笑容的甜美中包含罪恶,漂亮的小嘴里可以吐出蛇信子,每一次拥抱都是在杀死我。但我爱她,我就是爱她,如果她要我的命,我就给她。” 玩具店里的一片喧闹里,Villanelle曾红着双眼说出的话语,这层含义: 我爱你,我是个怪物,但我爱你。 小小居室的万籁俱寂中,Eve接受了这层含义,像往常一样。 但我爱她,我就是爱她。 如果她要我的命,我就给她。 “——我信与你继续乱缠,难再有发展,但我想跟你乱缠。” 如此三个层次,纠结缠绵,层层递进。结构的严谨,感情的细腻,角色的默契,演员的表现——全都有了。 至于Villanelle的行动顺序,应该是一开始跟踪盯梢,第一次在玩具店啥也没买,又跟踪盯梢,被吻后才去买的小熊录的音,去Eve家待了会儿,然后去K家收拾收拾躺好。 ?K家有什么必要,她简直是多此一举躺错被窝。 V宝真怂哇……不过挺可爱的。 这才看出是动了情的嘛。

“你们看见玫瑰,就说美丽,看见蛇,就说恶心。你们不知道,这个世界,玫瑰和蛇本是亲密的朋友,到了夜晚,它们互相转化,蛇面颊鲜红,玫瑰鳞片闪闪。你们看见兔子说可爱,看见狮子说可怕。你们不知道,暴风雨之夜,它们是如何流血,如何相爱。” 总结下。 你被什么打动,什么就是你的命。 上述姑且将其称之为“爱”。实际上,这篇简析应该叫做:“我对你有感觉,我是个怪物,但我对你有感觉。” 那感觉,更有力量,更接近永恒。 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我对着冲动背着宿命,浑忘自己的姓”。 是如临深渊,本该悬崖勒马,却无法回头,甘愿万劫不复。 S03E03没有让观众失望。 ——她们还是那样相配,那样无与伦比。 这几天总是在想二人的结局。从一开始主创就都在强调,不会写到一起,悲剧更有意义。确实是这样的。 ——悲剧是崇高的,痛苦更容易被人铭记,意难平永远是最不朽。 只是希望不论如何,请多一点美好,让这段关系再浓烈一点,再浓烈一点,哪怕是拥有一瞬的极致灿烂,那也算动人心魄的辉煌。 “我渴望有人暴烈地爱我至死不渝,明白爱与死一样强大,并永远站在我身边。” 以这篇简析纪念那个吻。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Villanelle&Eve二人包括她们的关系要慢慢发生真实的巨大转变了,Carolyn&Konstantin的戏份也明显增多了,剧情也开始步入正轨了……只希望后边不要掉链子啦~ 那么期待下周,顺祝大家观剧愉快!

 4 ) S3E4:由正常到疯癫:从失控开始

本文从属于第三季全集评论《怎么杀死伊芙》//movie.douban.com/review/1248531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边看看。

在第二季季终评论中分析过KE剧集对观众心理的控制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movie.douban.com/review/10202000/

这次想聊的东西很杂,就想到哪里聊到哪里。

S3E4 KE开始改变第一二季与观众玩明牌游戏的这一模式,新的故事架构和叙述模式初现端倪,个人认为这一集可能是整个系列转变的关键集,从这集开始会出现更明显的口碑分化和观众分层。

第一部分: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剧作结构

S3E4的剧作结构:POV+《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

剪辑风格:转场略带有大卫芬奇快速跳剪的剪辑风格

1、POV:Point of View,视点人物写作法,即选取、变换特定的人物作为视点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POV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叙述。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看一下具体的例子:

小说:《权力的游戏》、《猎魔人》

影视:《权力的游戏》、《猎魔人》、《低俗小说》

游戏:《十三机兵防卫圈》

这种叙述架构,随着视点人物的变换,观众可以从不同人物带入,更多的了解事件的全貌,但有可能会造成不熟悉这种讲故事模式的观众产生混乱。

《权力的游戏》前四季就是好的示范,而近期热点《猎魔人》被很多观众评价看不懂,多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视点人物转换提示而制造了混乱的观看体验。

KE则采取了直观的呈现方式,利用原有的美术风格,直接把人物名称仿辞地名打在大屏上,降低观看难度。

《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则是将A人物的故事在前高潮处掐断,制造悬念,再从与之相关的B人物故事视角在其后带入至被掐断的高潮处继续发展,推动至高潮的结构。E4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结构,由Niko和E的故事带入,掐断,而最后由塔莎的视角带入杀Niko,来制造心理惊悚的戏剧高潮。

这种组合式的类型化创作,对于熟悉这种结构的观众而言可能产生亲近感,也有烧脑感,而对于不熟悉的观众可能会有结构混乱,人物主配角不分的观感。

由于本人很熟悉这种结构,在E跟黑人老板的AA Meeting时,这Flag已经在耳边哗哗响,反而会让我有点跳戏,因为很明确的信号显示,E的坦白就是暗示大坑在眼前。而唯一没想到的是,本来以为会在下一集出现的大创伤,E4直接下了狠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KE系列开始尝试使用这样的创作结构,也标志着,传统悬疑剧会使用的叙事诡计剧组会开始尝试大量使用。但从E4的具体人物刻画看,他们也并没有放弃与观众利用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对常人常情的理解差异玩明牌游戏。所以很有可能,这两种方法在后4集里会出现大量的杂糅。

方法使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只有用得好和不好的区别,从E4看,个人的评价是中规中矩的优秀作文,没有大的漏洞,但也没有惊喜。

2、剪辑风格:全篇在视点人物转场时的镜头带有大卫芬奇快速剪辑的味道。

这种快速剪辑是有风险的,因为如果观众没有被牢牢吸引在镜头前,或是不熟悉这种方法,因为镜头的快速切换,会造成信息缺失,从而对后续的剧集理解产生障碍。

举个例子,C妈在跟派来的监管官员早餐会后回家,在出租上远远看到了康叔从自己家附近经过,然后镜头就直接转场进了自己家,开始了一场展现与女儿隔阂的剧情。

善良懦弱的女儿因为妈妈不展现对兄弟死去的悲伤,甚至不肯与她谈及兄弟,让她难以接受并很悲伤。则C妈的反应仅从台词和表演看,则是从本季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对女儿的冷漠与隔阂。

而这时,如果漏看了,或是没有注意之前康叔的远景镜头,就会忽视这段表演可能隐含的脑补意味:

C妈作为一个老情报人,在家附近发现了康叔这个老情报人,产生了职业惯性的怀疑。回家先不动声色的试探女儿,问谁来过,而女儿支支吾吾的反馈让她开始考虑女儿被策反的可能性。

1、女儿已经被康叔策反,现在就是个内鬼

2、女儿被康叔利用,本身女儿就是善良懦弱的性格很容易被哄骗,间接地当了内鬼

但C妈没有戳穿内心的疑问,她可能已经怀疑家里被监听,如果戳穿,风险大到无法预估。就还是按照以往跟女儿的相处模式冷漠应对,维持无事发生的现象。

在这层脑补之下再看C妈回自己房间后的反应,就很有深意了。

躺下,开了蛙鸣白噪音,拿枕头挡住脸,可能在哭,可能没有,深深扣入枕头的手指,既是悲伤又是复仇的愤怒,也有对不能爆发情绪的压抑和控制。

她真的是如女儿指责那般冷漠嘛?除了儿子的死,现在还要担心女儿的安危,尽量不让她卷进这个是非圈。这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行为选择,算不算一种更深刻的爱?尽管她跟女儿一直都是剧集里表现出来的强势母亲欺压弱势女儿的状态。

这些深层的脑补和体会,如果没有看到康叔那个镜头,就不会被诱发出来,这场戏就会变成一场普通的家庭戏。

这种随人物主观视角晃动并快速跳剪的镜头不少,虽然可能造成信息缺失,但可以使叙述节奏干净简洁,剧作高潮快速推动,用在制造心理紧张惊悚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部分:来来看看标题,人是怎么开始一步步失常的,从失控开始

失控,两层含义,对自我失去控制,对原有可控的外部失去控制,可能是人可能是物可能是人际关系。

E4用了POV,我也借用一下

Niko:E明确说了Niko是被确诊需要住院治疗的PTSD,这是什么概念?就是PTSD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度高到已经无法正常生活,需要进精神疗养机构进行监护、治疗。Niko出院以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始新生活是理智的选择,避开E这个大坑和大刺激,才更有可能重建秩序,从失控回归控制。从他返乡以后的状态看明显比E1里好了很多。

(这里说点题外话,2月份读完了《猎魔人》,这是波兰的奇幻大作,男主滥好人在历经磨难刚要开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退休生活的时候,被农民用草叉叉死,而他的Witch(是奇幻故事里真会法术的女巫)用尽法力也救不回来他,跟着一起殉情了。“波兰”、“女巫”、滥大好人”、“农民”、“草叉”,这两个故事之间没有连系,但最后一幕对我的情感冲击却格外大。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看待同一个作品时,不同的观众因为自身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情感体验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并没有是非对错,甚至没有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你无法去体会别人的人生,反之亦然,所以尽量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按别人头求认同,而遇到自己被按头的情况,不理就是了,为这种事情耗神耗力,很不划算的。)

E和C妈作为一个对照组来讲:

E:搬到公司住,可能有的两层原因1、住处被投放小熊后害怕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过夜;2、没钱找新地方。

之前有朋友问人物弧光什么意思,人物弧光是麦基提出的一个剧作创作概念,他在《故事》中写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我就借助这位知名的剧作理论家的工具,拿E4对E的人物弧光塑造举例说明

第一步,故事铺陈出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特征:在公司沙发上醒来,内裤套脚踝不自知,邋遢且臭,随意取用他人物品,不在意自己更不在意他人,脑子又钻进案子里出不来了,自私还有点不要脸。

第二步,我们很快被引入人物内心。她的真实本性在他选择采取这个行动而不是那个行动的过程中得到揭示:这段需要同时对照S2E5收花来看,就能看到两季之间E的人物弧光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收到蛋糕,先本能的甜蜜。但瞬间冷静,意识到可能是V送的,为了防止危险把蛋糕带上楼顶,小心打开求证。S2E5时,E尚未对自身以及自身处境有清楚的认知,收到危险的甜蜜,本能反应是去浪,而且就真的去浪了。而到了S3E4,本能还是抑制不住,但她开始知道害怕,知道要谨慎。而巴士蛋糕证实了她的猜测后,她还是很冲动的丢了蛋糕,丢下去之后,肢体反应和表情表现的是后怕和后悔,所以此时的E还依然是个本能驱动型的人,但经历那么多创伤事件后她的转变也很明显,且是进行时态。

第三步,这一深层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即使不完全矛盾,也要互相对照:我们感觉到,她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样子。她的表面之下还蛰伏着其他品质。在前述的E的转变后,然后转场黑人老板收留她,两人的AA Meeting中,E第一次开始正面承认自己不忠、拖累老公、见死不救、伤人等行为,不再像第1、2季总拿间谍游戏当自己的挡箭牌了。人物的反思和正视自身与白天在公司里肥宅的形象形成反差。

第四步,在揭露了人物的内在本性之后,故事便开始给她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她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在查案的关键线索出现时,传来Niko的谈话邀请,而E在黑人老板的开解下决定做“正确的选择”(理智上她选择了复归常人重建生活,但她的本能是跟理智矛盾的,这个矛盾可能会贯穿剧集始终。)

第五步,待到故事高潮来临,这些选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物的人性:E如果不去则Niko是不会死的,E的选择给了塔莎借Niko的死来挑拨和伤害E的机会。E遭受了更为毁灭性的打击,亲眼目睹Niko的死亡。在结尾处展示的是E的情绪,而人性的转变应该会在下一集里作为一个悬念的解密展开。

通过上述的说明,让我们回到“失控”的层面。E在S3开场时,暂时有一个小稳定坏境,是一个比以前生活差,但至少恢复了一定程度控制的状态。随着剧集一步步逼近,都采用的是压力环境选择的方法,让她的生活逐步失去外部控制,厨房工作也没了,在Kenny公司这边也只是挂个幌子方便查案。而在遭遇了V的满灌疗法之后,E刚刚习得的谨慎,又继续被创伤性事件冲击。

你要塑造一个人惨,首先要给点灿烂,所以,在跟黑人老板AA Meeting开始有好的发展方向时,我就开始直接跳戏,在预估到底会往多残酷的方向折腾E。

枪击事件——稳定未完全恢复——Kenny被杀——又开始失控被黑人老板暂时打捞——N目睹iko被杀——大崩溃——大失控要开始了

进行到这里,如果是个正常人,应该可以送精神科了,至少要找个亲近的亲朋好友陪着。她呢?跟谁好谁归西。所以,我估计大概率她会被推向更黑暗的地方。

Niko对E的其中一个意义是Home,复归常人的情感归路直接连窝打碎了。有没有想起剧集结尾大写的“HOME”?一会儿说到V的时候,我会重点讲先不急。

C妈:在剪辑部分的举例已经可以说明C妈对于生活逐渐失控的自制与应对了。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对照看的是,同样经历失去重要相关人的创伤,C妈和E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E酗酒行为失控,而C妈自控到女儿都看不出来。而同样是险些丧命后面对至亲,C妈的逻辑一直在线,行为缜密,而E呢,高兴起来就忘了谨慎,间接害死了Niko。为什么这季开始引入POV的方法,而且要整死Kenny,除了推动剧情,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

但C妈表现出来的疲态和蛙鸣白噪音提示的睡眠障碍,都在暗示C妈的生活也在逐渐崩塌,后续的发展感觉也不是很妙。

康叔:被尴尬的身份和工作控制,连女儿都开始揭开他自私自利的本质。外部控制的丧失,还没有到打到康叔的地步,这点可以对标看C妈,两个老狐狸都还在尽力自控为自己而斗争。但会计的烂屁股看起来还没擦干净,后面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大的烂屎。

然后是V和塔莎老变态作为另一对照组。

V:对家人的信息出现,V居然出现了跟对卷发老阿姨一样的应激反应。这个设置说实话,我是完全没有预期的,应该可以纳入新一季对V增加的人设吧。在V帮康叔擦屁股的杀人行动中V对“家庭”这个词也产生了应激。(好久没看她吞毛球了,还蛮可爱的)

应激意味着,失控的风险增高。但目前这集还没有展开,而是在结尾用HOME设置了悬念。

现在来讲讲HOME。家既是指物理位置,也是心理上的归处。

所有的人迟早都会面对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对未来有比较好,比较幸福的预期时,对我从哪里来的探究欲会降低。

而V开始执著Home和E执著Niko,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当两个人都对未来迷茫,甚至隐约感觉到失控的风险时,她们都在寻求归处。

从KE系列一直用EV互相映照的惯例看,E的归处被当面处决,那下一集V的归处大概率会是破碎的结局。

这剧集不把她们整到绝境是不会罢手的。

不过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冲击能冲到V这个Psychopath。寻常的家庭伦理对她是无效的,但从前面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出来,V对于自身本质被否定是会暴怒到当场翻脸杀迷恋对象的。

那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想想,来自家庭的何种否定会暴击V?

塔莎:本剧集出现了第一个以虐杀他人取乐的典型变态连环杀手。

与E和C妈的对照关系相似,塔莎与V也形成了变态杀手组的映照关系。

这集揭露了塔莎在V面前表现出强势背后的另一面。从前两集看,塔莎一直在试图管理控制V。而相对的,她对自身命运却缺乏控制,V在其面前像一个熊孩子,而在被派来的12人代理人面前,她甚至是慌乱的,而且被蔑视。在杀人事件中,塔莎表现出绝对的杀意和对受害者的控制力。一方面是对生死有绝对权力的掌权者,一方面是个连回家都难以实现被当枪的中层小领导,两者相互作用下,本来就弑杀的残暴属性会更加剧烈。

所以,康叔会叫V低调,nice and clean,而塔莎则会跟V炫耀自己的原创性。跟康叔对比一下,看上去都是被派来管V的,挂的职位一样,但有很大的区别。康叔有很多别的任务同时在进展,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人情关系;而塔莎没有,塔莎是个专职杀手教练,从管理幅宽和管理能力看,同级但能力差异比较大。

剧情设置一个这样的角色,一方面是在对比衬托V,暗示映照V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用变态治变态制造戏剧冲突。

而这次刺杀Niko的行动能达到挑拨EV关系,让她们停止互动的作用吗?

塔莎按照对常人的预判决定杀Niko,但E不是正常人啊,她情绪崩溃恢复以后,很有可能不是自闭,是反社会啊,大姐!!!

李玫瑾老师在为约翰道格拉斯(FBI行为分析部创始人之一)所著 的《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所作的推荐序中写道:“他们(变态连环罪犯)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地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狼外婆聪明是聪明的,但故事里,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却是常态。

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功能性配角,会有什么下场,我们拭目以待。

这季所有的重要角色不是在失控就是在跑步奔向失控,这剧的精神病院属性越来越浓。

这次大大超过我预期要讲的长度了,就先聊到这里吧。

 5 ) 怎么杀死伊芙?(季终)

2020年4月8号开播前写了比较好奇第三季剧本要怎么解决的几个问题,第3集以后准备逐集写了。单集评论会单开贴发,然后汇总至本贴,方便不同阅读习惯的朋友按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

这大概是一个不正经的社畜吐槽+变态心理爱好者瞎掰影评,欢迎各位朋友捉虫吐槽。

开播前的问题如下:

1、C妈当你工具人,小V的“爱”也充满了“物化”你的工具人意味,编剧到底要不要给自我觉醒到现阶段的阿E一个自由自主的人物发展?身不由己也好,被本能冲昏头脑也罢,都 wide awake了,敢不敢让我们阿E摆脱“工具人”设定一回!

2、小V体验了一次关于“爱”的“不良教育”,时尚熊孩子变态的设定确实很香,保持也不错,但要不要再大胆一点深入一点,探索下这个变态对正常人类理解的“爱”的自我诠释?写出新意是真有可能封神的哦。(好啦,我知道预告里还是很熊,但这剧预告我信它才有鬼。。。)

3、12人要保持悬疑到终季,还是准备开始喂点实际的料?为了剧集延续一直拖延是系列剧惯用手段,商业利益考量还是保持作品张力节奏,是必选题,逃不开的。

4、新角色要继续延续以往功能性设定(Hugo工具人这种),还是要引进新的常驻角色开新的人物线?这个问题跟上一条紧密相关,不看到第5、6集应该是看不出来。

5、第二季尾巴已经打破原有的性张力拍摄模式了,有没有整出点新花样呢?

看个剧看得跟猜期货一样,也是没谁了,最近动森那么火,蹲一个看看有没有太太做EV的主题小岛。

S3E1-2:爱的PTSD算工伤吗?

“爱”是病,一个吐一个晕

不爱了自然会自愈。

我看有必要定义一个新症状:“晕前任”。既然能晕血晕针,那也可以晕前任。

一听说前任的消息,对着E、V的镜头就止不住地小摇晃周围都变成虚景,收音全处理成模糊的仿佛隔了一个世界的环境声。(狗屁,哪是止不住,当然是设计过的啦。)

就问晕不晕,这位女士,要不要帮您打911?

晕血晕针的症状可能有晕眩、呕吐,甚至失禁……您真的不需要帮助吗?

看到第2集这里,只想问一句:

爱的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创伤后应激障碍),能报工伤吗?

除了3P工具人雨果在跟MI6打官司搞赔偿,你们两个大姐就没想过:

PTSD可否认定为工伤?在法定的赔偿资源以外,还可以为自己做什么嘛?

不好意思,我忘记了,E没签劳动合同,V那个职业不合法。

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非法用工的工资赔偿英国或者国际杀手组织给不给赔?有两倍的赔偿金么?

爱的PTSD算工伤吗?——两个变态的职涯发展:下岗再就业VS Management Sucks!

先说明下,两位变态的“爱”是要打引号的,病态的迷恋算不算爱,可能是这个剧集从开播到季终都要被争论的内容,主创可能有共识,但观众管你那么多。各位自由心证,您觉得是就是,您觉得不是就不是。

下面开始吐槽了

1、曾经坑过我的老板开出心动的条件,要不要吃回头草?急,在线等

E,迷恋是迷恋的,但也不想被人轻易摆布变成工具,扛着生理反应拒绝先。

V,好想先把塔莎这个老变态杀掉,但是,好想坐着头等舱吃着好吃的去杀人啊。

中年危机职业受创的下岗老阿姨和生猛的年轻行业专家做出的不同选择还蛮让社畜感到合理,过了四十岁,真的很难相信BOSS的那张嘴了,还是小年轻好诱惑,美其名曰:“激励”。

关于E“晕前任”的呕吐,除了被“前任”打了一枪,有创伤后应激,可能还要合并考虑,她自己拿着大斧头把人脸砸烂的时候没吐出来的那口。毕竟Kenny小白花跟E在E肥宅窝里的对话暗示了E历劫之后,选择了不看不听不想的应对。阿E的这种应对是常见的,也间接表现了她想复归常人的动机和努力。但生理反应怎么可能说不想就没有,这不,C妈上来递素材来。

C妈面对E的拒绝,那句“我觉得你想知道”,真的是老奸巨猾,你说有个这样的老板,你怕不怕。

V的冷血精神病人设依然稳定,但动机上出现了新的点,想要做Keeper。我们先不管management到底suck不suck,V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V开始谋求权力,这个是危险升级的信号。大到二战那几位知名统帅,近到近期炼铜的那些,变态拥有权力的破坏性,想想都一阵颤抖。

看一个人的真实动机,除了ta说什么,还要重点看ta的行为,特别是当下的反应。话语是可以撒谎的,行为也一定程度能控制,但心跳、眩晕、呕吐真的控制不住。

2、脱离组织成为自由职业者如何再就业,如何寻求外部的人际支撑,寻找社群职业互助资源?

答案之一:包饺子,宅起来不再做与人接触的工作。

答案之二:傍个有一条龙沙龙服务的富婆,过心不在焉的婚姻生活

第1集让Kenny小白花暴毙的时候,肯定有很多认定,这是为了让C妈和E建立再合作的工具化走向。第2集从结果上来说也是达成了这个合作。但过程描写是在塑造E的转变的,拒绝了C妈的伸手,直到得知重要证据在警察手里,而不可能靠自己的能力拿到时,才主动去寻求合作。至少目前的E是非常明确自己不要再白白当枪,虽然自己力量能力有限,但也要坐到牌桌边上来讲条件的。Kenny的暴毙除了点燃复仇追寻真相的动机,另外也让E有危机感,这局牌可能不是你想退就能退场的。

现在的阿E对人极度不信任,只想自己单干,但奈何手机都刷不开,只能剧本安排Kenny的同事来伸橄榄枝了。Kenny技术支持的位子看来要被Kenny新的两位同事接手了,依然工具人设定,但希望他们安好,不要轻易暴毙。

来看看V,哈哈哈哈,富婆挺好傍的,但是杀人真是忍不住。

EV两位都被引诱又重新入局,哎,跑不掉啊。

这里提下C妈,形式上依然还在组织内,但实际权限被剥离了,这位可没有仅仅沉浸在丧子之痛中,开始在动用自己的外部资源,基本可以等同于公司内做飞单的行为。与之对标的可以参考Kenny的黑人老板,互联网创业的公司嘛,行动要快要主动寻求各种互助资源,否则就死在沙滩上了。黑人老板可能是这季的重要线索人物,不暴毙的话说不定能延续到下一季,毕竟现在的美剧里,没个牛逼IT,怎么拍?

EV的前两集清晰的给我们示范了,没有整合资源的管理能力的技术专家路线,单干看来是不可行的。那么引出我们的下一部分。

3、如何进行秘密结社或跨国变态杀手集团的OD(Organizations Designing)组织设计或组织发展

组织架构永远都是为组织的目标和愿景服务的,所以不管怎么什么情况,都不可以完全照搬和套用已有的案例,我们先从V这边入手看一下。

为什么在这一季V这边有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被引入?先按下不表,我们来看看这个从第一季就弥漫在空气里的12人

简单的划分下,12人组织里没变态的,前端业务有负责情报的康叔,后端后勤有负责心理评估的心理医生等人员。

变态的,已经训成功的变态杀手训练有潜力的变态杀手。塔莎训练V,组织考虑让V也开始训练新人。杀手都是前端接触实际业务的人员,理解为销售、售前或者售后服务这种即可。

然后由于是秘密的政治力量,所以采取了经典的“一对一单线汇报”的情报机构的管理模式。

第1、2集塔莎和V在线演示了一个“继任者计划”的失败案例。

继任者计划可以简单理解为,组织内部需要有中长期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主要针对管理人员。再大白话一点就是,假设你是一个主管,等到你升职的时候,发现没人接班,有继任人计划的公司在此时,是会直接把你放到升职名单的末尾去的。塔莎老阿姨目前就碰到这样的状况,求而不得的东西请拿你的接班人来换,否则你就在这个岗位上干到死。(公司里有些业务骨干升不了职,可以参考这一点,我个人知道的案例是银行一线处理假钞一认一个准的师姐被卡在支行五六年调不了,就因为行里没人接得住她的活儿,也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

这些情节的展开,除了黑色幽默,还能暗示12人组织的运作模式,以及潜移默化地一点点铺陈这个组织的细节。

12门徒是西方宗教里常用的隐喻,感觉都知名到不能叫隐喻了,不一定是12个人,有可能是机构有可能是人,反正他们是挺会管理的,除了管不住小V……

E这边就麻烦了,松散的利益相关者结合体,暂时看现在有C妈和Kenny生前IT组,后面康叔多半是要掺和进来当双面间谍跳反的。这个小团体内部的磨合应该会是一条线索,毕竟已有的三方谁也不待见谁。C妈说不定会跟黑人老板呛起来,毕竟老公务员和老创业者天然有呛起来的各种机会,拉都拉不住。各位有在互联网创业公司就职经历的可能就看过,老板从血汗大厂高薪请来的高管跟创业者打得鸡飞狗跳的戏码到处都是。

不看好他们能磨合出来一个有效的组织管理架构的,都那么犟,能不把对方气死就算烧高香。

后面几集大概又有Kenny的基友尴尬而不失礼貌地微笑,看看老板,看看E,可能还要看看C妈,转头假装认真查数据写代码。

说完组织层面,我们要来看看具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啦。

4、如何设计变态杀手的激励及绩效考核,是否应用OKR管理法取代?如何带教有潜力的变态杀手实习生?

“老娘想走技术专家条线,但今天老板非要让我带人,硬塞了实习生过来,说带不好承诺的年终奖就没了,怎么办?急,在线等!”

怎么办,一枪崩了实习生,随时寻觅机会杀老板呗。

V越来越社会化,然后,用冷血精神病的逻辑回应制度。

揪迪在第一季的时候为V“辩解”,说为什么观众爱她,像泼小孩子冰激凌那段,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常人的礼仪规范下有好多想做而没做的事,V给做了。

其实把这剧纯当爽剧看,从这个层面上也是可以的。

下属不听话,老板压榨你,同级部门老有阴阳人要你背锅,你想不想一摔桌子,来句,老子不干了!

想想房贷车贷学费,乖乖坐回去。

V么,水压那么好的格调老房子住着,杀手单接着,算了,

“如果背叛的人都杀掉的话,我身边就没人了。”

您问被爆头的实习生?公司里那么多实习生来来往往,您见着留任的有几个啦?

核心业务骨干欺压普通员工,乱搞男女关系的那么多,不被抓住坑公司利益或违反法律被抓起来,现实里被处理的有几人?

12人的激励和绩效考核还是很到点的,且非常有对员工个人需求的针对性,拿住了目前出场己方主要角色的命门,反正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干得好给点甜头你继续给我干。

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即目标与关键成果法)这种自主性高且需要部门内部成员交互充分的管理方式则不太适合V这边,倒是比较适合E的小结盟。

OKR不能完全当做绩效考核来用,但有绩效考核的一定效果。毕竟关键目标和结果是你们成员充分讨论并认可出来的,那就奔着你们给自己定出的目标和成果去呗。毕竟C妈、E、IT组谁又能真的听谁的指挥呢?

现在是塔莎这个变态杀手的养老计划全看能不能管理好V,C妈工资资源被冻结要查杀子之仇多少要看有Kenny手机的E能合作到什么程度。

咽下去的气,还能不能出,队伍不好带啊。

您问EV?

这不,集尾还在晕前任,缓口气再说吧。

S3E3:PTSD了怎么办,满灌疗法来一发?

第二季的时候分析过前两季性张力模式:《“性”在EV关系中的作用与发展(第7集)》//movie.douban.com/review/10188915/

所以在开播前的评论里(就是本文最顶端),我写下了自己非常好奇的这个问题:

5、第二季尾巴已经打破原有的性张力拍摄模式了,有没有整出点新花样呢?

没想到第三季第3集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答。

这个新花样,怎么说呢,有点嗨。

本着一贯不正经的精神,我们来聊聊这个Psychopath V 和这个Sociopath E

整个第二季自己写的评论里基本都是按精神分析学的理论在寻找理解这两位有趣变态的线索(//movie.douban.com/review/10099795/),既然这季编剧换思路,那我也换换思路,试着从治疗的角度看看EV的角色发展和剧情发展。

事先说明,以下的内容纯属一个心理学爱好者的瞎掰,请不要自我投射对号入座,不要自我诊断,更不要自行实施治疗,有任何对自己的疑惑请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治疗帮助。

这季开始一直有一种声音,感觉EV人物不如前两季,V不再炫酷,E弱了不少。当然,第二季这种声音也一直有,抱怨的点是V碰到E就恋爱脑不再变态,E忽强忽弱行为矛盾特别多。

那现在借助认知行为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从行为和情绪反馈的关系上来看看这两位三季以来的人物发展,再做合理与否的判断。

先简单介绍一下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CBT),定义这一疗法的构念是在上世纪60年代由贝克和其他有影响力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来的。(我会把参考书目及页数放在正文最后,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参考,以下不再做说明。)

CBT以两条核心原则为基础:

1、我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影响;

2、我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

直观一点,我们来看一个社交恐惧症的基本认知行为模型:

来源见注解1

从图里的循环结构,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看到,我们怎么认知评价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会影响情绪进而影响行为选择,而行为又会影响事件的的发展,继续影响我们对此的认知评价。

换成大白话就是,认知行为疗法是通过改善重塑我们的认知评价-行为,从而达到把精神疾患者从负向循环中拖出来的一种治疗方式。

(注意,只是治疗方法之一,个案的话要考虑整体情况,该吃药的还是要吃药,什么疗法有效就多试试,千万不可迷信或依赖某一理论。)、

这种理论对普通人而言也是很有积极作用的一种方法,可以用在戒掉一些坏习惯(拖延症、戒烟……),构建好习惯(健身……)上。

好了,扯到这里,我们上EV。

我更改了CBT使用的工具《思维改变记录表》(原表来源见注解2),来回溯一下EV的互动行为和剧中所表现出的情绪变化及她们的因应变化。

在梳理了一遍到S3E3的EV的互动情境,两人的心理发展轨迹非常清晰:

1、V对E的应激反应逐渐降低并产生了强烈的控制欲,虽然在被E否定自我的感情观后出现了失控的暴怒反应,但仍然无法克制对E的强烈情感驱动与控制。

2、而E呢,一碰到V就开始无视道德束缚、无视同事安危,在反社会的边缘反复横跳最终跨越了杀人的边界,在被背叛及枪杀捡回一命之后产生了典型的PTSD症状。

再来结合第三季的剧情展开以及EV与众多角色的互动,我们不难看出

V:对E的迷恋不仅没有降级,还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情绪障碍继续去招惹E。另外,之前发生的频频被当枪使的情况,以及对自身来源的好奇心促使这个学习能力不错的Psychopath开始谋求接近世俗意义上的权力。但是注意,V对权力的理解跟正常人是有差异的。我猜权力也被她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工具,可以摆脱被人控制取得随心所欲的自由,可以得到物质奖励,可以控制他人,可以得到E。但她并不理解权力的实现机制和内在逻辑。(看看被爆头的实习生。)

E:第一二季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对内心幽暗外化不可控的追寻,以及在本我和道德之间来回挣扎。第三季的开始则真的是出现了PTSD症状的受害者,当然她自己也是帮凶之一。严重的焦虑症状、恐惧症状、回避反应及生理反应在1、2集里都有体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小V一出现,阿E的PTSD症状不仅没让她现场失能,还产生了吻戏呢?

满灌疗法(Flooding Therapy),又称冲击疗法、洪水法,是暴露疗法的一种。(见注解3)

暴露疗法是通过将案主暴露于引发焦虑、恐惧等病理障碍的刺激来源,来打破刺激-应答联系的治疗方法。这种疗法并不是病人或案主一上来就可以采取的方法,而是要基于非常充分的沟通和准备。

暴露疗法通常采用系统脱敏,使用逐级递进的想象暴露或者现场暴露,使案主逐步摆脱刺激源带来的焦虑恐惧反应。

而满灌疗法就非常暴力非常冲击了,它往往将案主无预期地置于恐惧刺激源现场暴露,坚持到案主对此刺激习以为常为止。

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就是如果你害怕蟑螂,我把你跟几百只蟑螂关一起,直到你适应为止。

如果阿E的王八拳是应激反应,那小V压制下的一吻,大概就是被满灌的愈后表现吧。

既是身体本能反射又有受到强刺激之后异常的冷静和算计。

有点佩服这个情节设置,从EV一直以来的心理发展轨迹看,有较高的合理性,反正E碰到V之后总是冷静异常地失控,而V总屈服于自己的性兴奋暂时会忘记最初来找E的目的。两位之间一直有惊吓对方-产生性兴奋-惊吓对方的循环性张力模式。

而阿E三季以来一直被折腾,都折腾出精神症状问题的时刻,给E继续入局加入了除为Kenny复仇以外的心理动机。

不过作为一个老社畜,善意提醒大家,如果工作中遇到阿E这种同事或者生活中的朋友,请绕路,因为太难预测他们会突然为什么原因偏执,偏执程度高的会完全不顾你的死活,什么时候被当做精灵球扔出去送人头你是不会知道的。想想Bill,想想Kenny小白花。

浪漫是很浪漫的,各种暴力混杂权力斗争加性兴奋怎么会不浪漫。看剧爽一下就好了。

好了,心理治疗告一段落,开始社畜的吐槽。

康叔真是典型的最苦逼的公司中层,还没来得及帮老关系收拾烂账,就得去收尸,还被曾经的下属小V惊吓威胁。单位高层一直在施压,可能还用老婆孩子作为砝码被威胁好好干活。

C妈年纪那么大了还亲自下场美人计,查到儿子死亡相关联的证据被小V一枪打断,还差点送掉老命。跟女儿的互动别别扭扭,也不好说明状况。屋里屋外都是危机。在E的小联盟里也没有占据她习惯的指挥岗位,第一次会就跟Kenny的黑人老板呛个不停。过气高管想回到自己的权力中心的努力后几集应该会有。

塔莎的老变态退休计划多半会因为小V对E的异常迷恋发生管理问题。小V爆头实习生,塔莎多半是想爆头小V在忍耐中,还得耐心带教管理。冤冤相报何时了,你们要么考虑下联手干掉12门徒的高层?不过联合协作对Psychopath可能太难了,她们两的级别太低多半也不清楚高层情况,这个局面形成不了,暂时都是当枪的命。

在开播前我感兴趣的问题头三个如下:

1、C妈当你工具人,小V的“爱”也充满了“物化”你的工具人意味,编剧到底要不要给自我觉醒到现阶段的阿E一个自由自主的人物发展?身不由己也好,被本能冲昏头脑也罢,都 wide awake了,敢不敢让我们阿E摆脱“工具人”设定一回!

2、小V体验了一次关于“爱”的“不良教育”,时尚熊孩子变态的设定确实很香,保持也不错,但要不要再大胆一点深入一点,探索下这个变态对正常人类理解的“爱”的自我诠释?写出新意是真有可能封神的哦。(好啦,我知道预告里还是很熊,但这剧预告我信它才有鬼。。。)

3、12人要保持悬疑到终季,还是准备开始喂点实际的料?为了剧集延续一直拖延是系列剧惯用手段,商业利益考量还是保持作品张力节奏,是必选题,逃不开的。

到目前为止剧集的发展将这些疑问徐徐展开,

1、E不再完全被本能驱使,自主性提高,但依然是个极度自私自我的人,为了达到目的现在都学会忽悠C妈的小跟班了,也把Kenny的两位同事拖进了危险的境地。E的心理发展和对周围人的影响应该会贯穿第三季,但我实在没有好的预期,感觉黑人老板和肥宅IT暴毙的可能性升高太快了。

2、小V对爱的诠释现在全落在对“权力”的迷恋上,也开始对自身的来源产生了探究欲。阿E说她不懂爱,她暂时应该也不会懂阿E嘴里那种正常人理解的爱。对于V的理解,请一定牢记S2E5里那位精神科医生的话:

“当你幻想一名精神变态者,你会倾向于将之想象为一个正常人,然后再往他身上加入一些负面特征,比如暴力、极端自恋、虐待狂,而这样是错的,不要加,要减,把任何能够让我们成为正常人的特征都从他们身上拿走。他们就像传真机、复印机,只会模仿正常人的行为。”

V是一个戏剧创作出来的有趣psychopath,会产生对E的感情更接近一个特例,但从剧集到现在的发展开,Psychopath始终是其主轴。而且,利用变态对常人常情的扭曲理解,也是很方便制造戏剧冲突,写好看的方法。反正我们不管认为她这是爱还是不是爱,都不影响她是个Psychopath。

如果对Psychopath的实例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心灵猎人》 //movie.douban.com/subject/26691486/

3、12人的组织结构慢慢展开了,但看这速度,这季里出现任何一位12门徒的可能性都比较小,最可能是暗示性出现,作为第四季吊胃口的元素。

参考书目:《学习认知行为治疗图解指南》原著:Jesse H. Wright、Monica R. BAsco、Michael E. Thase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版

注解1:该书第5页,基本认知行为模型:一个社交恐惧患者的例子

注解2:该书第80页,图5-2理查德的思维改变记录样表

注解3:该书123-126页,第四步暴露治疗

谢谢有耐心看到这里,再提醒一次,千万不要自己乱试疗法,绝对出问题,有问题请就医。

S3E4:由正常到疯癫:从失控开始

在第二季季终评论中分析过KE剧集对观众心理的控制模式,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移步://movie.douban.com/review/10202000/

这次想聊的东西很杂,就想到哪里聊到哪里。

S3E4 KE开始改变第一二季与观众玩明牌游戏的这一模式,新的故事架构和叙述模式初现端倪,个人认为这一集可能是整个系列转变的关键集,从这集开始会出现更明显的口碑分化和观众分层。

第一部分:我们就先来看一下剧作结构

S3E4的剧作结构:POV+《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

剪辑风格:转场略带有大卫芬奇快速跳剪的剪辑风格

1、POV:Point of View,视点人物写作法,即选取、变换特定的人物作为视点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POV可以是第一人称也可以是第三人称叙述。这么说可能不够直观,看一下具体的例子:

小说:《权力的游戏》、《猎魔人》

影视:《权力的游戏》、《猎魔人》、《低俗小说》

游戏:《十三机兵防卫圈》

这种叙述架构,随着视点人物的变换,观众可以从不同人物带入,更多的了解事件的全貌,但有可能会造成不熟悉这种讲故事模式的观众产生混乱。

《权力的游戏》前四季就是好的示范,而近期热点《猎魔人》被很多观众评价看不懂,多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视点人物转换提示而制造了混乱的观看体验。

KE则采取了直观的呈现方式,利用原有的美术风格,直接把人物名称仿辞地名打在大屏上,降低观看难度。

《低俗小说》式循环闭环结构,则是将A人物的故事在前高潮处掐断,制造悬念,再从与之相关的B人物故事视角在其后带入至被掐断的高潮处继续发展,推动至高潮的结构。E4就是使用了这样的结构,由Niko和E的故事带入,掐断,而最后由塔莎的视角带入杀Niko,来制造心理惊悚的戏剧高潮。

这种组合式的类型化创作,对于熟悉这种结构的观众而言可能产生亲近感,也有烧脑感,而对于不熟悉的观众可能会有结构混乱,人物主配角不分的观感。

由于本人很熟悉这种结构,在E跟黑人老板的AA Meeting时,这Flag已经在耳边哗哗响,反而会让我有点跳戏,因为很明确的信号显示,E的坦白就是暗示大坑在眼前。而唯一没想到的是,本来以为会在下一集出现的大创伤,E4直接下了狠手,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

KE系列开始尝试使用这样的创作结构,也标志着,传统悬疑剧会使用的叙事诡计剧组会开始尝试大量使用。但从E4的具体人物刻画看,他们也并没有放弃与观众利用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对常人常情的理解差异玩明牌游戏。所以很有可能,这两种方法在后4集里会出现大量的杂糅。

方法使用是没有价值判断的,只有用得好和不好的区别,从E4看,个人的评价是中规中矩的优秀作文,没有大的漏洞,但也没有惊喜。

2、剪辑风格:全篇在视点人物转场时的镜头带有大卫芬奇快速剪辑的味道。

这种快速剪辑是有风险的,因为如果观众没有被牢牢吸引在镜头前,或是不熟悉这种方法,因为镜头的快速切换,会造成信息缺失,从而对后续的剧集理解产生障碍。

举个例子,C妈在跟派来的监管官员早餐会后回家,在出租上远远看到了康叔从自己家附近经过,然后镜头就直接转场进了自己家,开始了一场展现与女儿隔阂的剧情。

善良懦弱的女儿因为妈妈不展现对兄弟死去的悲伤,甚至不肯与她谈及兄弟,让她难以接受并很悲伤。则C妈的反应仅从台词和表演看,则是从本季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对女儿的冷漠与隔阂。

而这时,如果漏看了,或是没有注意之前康叔的远景镜头,就会忽视这段表演可能隐含的脑补意味:

C妈作为一个老情报人,在家附近发现了康叔这个老情报人,产生了职业惯性的怀疑。回家先不动声色的试探女儿,问谁来过,而女儿支支吾吾的反馈让她开始考虑女儿被策反的可能性。

1、女儿已经被康叔策反,现在就是个内鬼

2、女儿被康叔利用,本身女儿就是善良懦弱的性格很容易被哄骗,间接地当了内鬼

但C妈没有戳穿内心的疑问,她可能已经怀疑家里被监听,如果戳穿,风险大到无法预估。就还是按照以往跟女儿的相处模式冷漠应对,维持无事发生的现象。

在这层脑补之下再看C妈回自己房间后的反应,就很有深意了。

躺下,开了蛙鸣白噪音,拿枕头挡住脸,可能在哭,可能没有,深深扣入枕头的手指,既是悲伤又是复仇的愤怒,也有对不能爆发情绪的压抑和控制。

她真的是如女儿指责那般冷漠嘛?除了儿子的死,现在还要担心女儿的安危,尽量不让她卷进这个是非圈。这种冷静到近乎残酷的行为选择,算不算一种更深刻的爱?尽管她跟女儿一直都是剧集里表现出来的强势母亲欺压弱势女儿的状态。

这些深层的脑补和体会,如果没有看到康叔那个镜头,就不会被诱发出来,这场戏就会变成一场普通的家庭戏。

这种随人物主观视角晃动并快速跳剪的镜头不少,虽然可能造成信息缺失,但可以使叙述节奏干净简洁,剧作高潮快速推动,用在制造心理紧张惊悚的效果十分明显。

第二部分:来来看看标题,人是怎么开始一步步失常的,从失控开始

失控,两层含义,对自我失去控制,对原有可控的外部失去控制,可能是人可能是物可能是人际关系。

E4用了POV,我也借用一下

Niko:E明确说了Niko是被确诊需要住院治疗的PTSD,这是什么概念?就是PTSD症状发生频率和严重度高到已经无法正常生活,需要进精神疗养机构进行监护、治疗。Niko出院以后选择回到家乡开始新生活是理智的选择,避开E这个大坑和大刺激,才更有可能重建秩序,从失控回归控制。从他返乡以后的状态看明显比E1里好了很多。

(这里说点题外话,2月份读完了《猎魔人》,这是波兰的奇幻大作,男主滥好人在历经磨难刚要开始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退休生活的时候,被农民用草叉叉死,而他的Witch(是奇幻故事里真会法术的女巫)用尽法力也救不回来他,跟着一起殉情了。“波兰”、“女巫”、滥大好人”、“农民”、“草叉”,这两个故事之间没有连系,但最后一幕对我的情感冲击却格外大。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在看待同一个作品时,不同的观众因为自身经历不同会有不同的情感体验和评价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情感体验是每个人独一无二的,并没有是非对错,甚至没有好与不好的价值判断。你无法去体会别人的人生,反之亦然,所以尽量尊重他人的情感体验,没有必要一定要去按别人头求认同,而遇到自己被按头的情况,不理就是了,为这种事情耗神耗力,很不划算的。)

E和C妈作为一个对照组来讲:

E:搬到公司住,可能有的两层原因1、住处被投放小熊后害怕找个相对安全的地方过夜;2、没钱找新地方。

之前有朋友问人物弧光什么意思,人物弧光是麦基提出的一个剧作创作概念,他在《故事》中写道:“最优秀的作品不但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其讲述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或变化,无论变好还是变坏。”

我就借助这位知名的剧作理论家的工具,拿E4对E的人物弧光塑造举例说明

第一步,故事铺陈出主人公的人物塑造特征:在公司沙发上醒来,内裤套脚踝不自知,邋遢且臭,随意取用他人物品,不在意自己更不在意他人,脑子又钻进案子里出不来了,自私还有点不要脸。

第二步,我们很快被引入人物内心。她的真实本性在他选择采取这个行动而不是那个行动的过程中得到揭示:这段需要同时对照S2E5收花来看,就能看到两季之间E的人物弧光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收到蛋糕,先本能的甜蜜。但瞬间冷静,意识到可能是V送的,为了防止危险把蛋糕带上楼顶,小心打开求证。S2E5时,E尚未对自身以及自身处境有清楚的认知,收到危险的甜蜜,本能反应是去浪,而且就真的去浪了。而到了S3E4,本能还是抑制不住,但她开始知道害怕,知道要谨慎。而巴士蛋糕证实了她的猜测后,她还是很冲动的丢了蛋糕,丢下去之后,肢体反应和表情表现的是后怕和后悔,所以此时的E还依然是个本能驱动型的人,但经历那么多创伤事件后她的转变也很明显,且是进行时态。

第三步,这一深层本性和人物的外部面貌发生冲突,即使不完全矛盾,也要互相对照:我们感觉到,她并不是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样子。她的表面之下还蛰伏着其他品质。在前述的E的转变后,然后转场黑人老板收留她,两人的AA Meeting中,E第一次开始正面承认自己不忠、拖累老公、见死不救、伤人等行为,不再像第1、2季总拿间谍游戏当自己的挡箭牌了。人物的反思和正视自身与白天在公司里肥宅的形象形成反差。

第四步,在揭露了人物的内在本性之后,故事便开始给她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要她做出越来越困难的选择:在查案的关键线索出现时,传来Niko的谈话邀请,而E在黑人老板的开解下决定做“正确的选择”(理智上她选择了复归常人重建生活,但她的本能是跟理智矛盾的,这个矛盾可能会贯穿剧集始终。)

第五步,待到故事高潮来临,这些选择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物的人性:E如果不去则Niko是不会死的,E的选择给了塔莎借Niko的死来挑拨和伤害E的机会。E遭受了更为毁灭性的打击,亲眼目睹Niko的死亡。在结尾处展示的是E的情绪,而人性的转变应该会在下一集里作为一个悬念的解密展开。

通过上述的说明,让我们回到“失控”的层面。E在S3开场时,暂时有一个小稳定坏境,是一个比以前生活差,但至少恢复了一定程度控制的状态。随着剧集一步步逼近,都采用的是压力环境选择的方法,让她的生活逐步失去外部控制,厨房工作也没了,在Kenny公司这边也只是挂个幌子方便查案。而在遭遇了V的满灌疗法之后,E刚刚习得的谨慎,又继续被创伤性事件冲击。

你要塑造一个人惨,首先要给点灿烂,所以,在跟黑人老板AA Meeting开始有好的发展方向时,我就开始直接跳戏,在预估到底会往多残酷的方向折腾E。

枪击事件——稳定未完全恢复——Kenny被杀——又开始失控被黑人老板暂时打捞——N目睹iko被杀——大崩溃——大失控要开始了

进行到这里,如果是个正常人,应该可以送精神科了,至少要找个亲近的亲朋好友陪着。她呢?跟谁好谁归西。所以,我估计大概率她会被推向更黑暗的地方。

Niko对E的其中一个意义是Home,复归常人的情感归路直接连窝打碎了。有没有想起剧集结尾大写的“HOME”?一会儿说到V的时候,我会重点讲先不急。

C妈:在剪辑部分的举例已经可以说明C妈对于生活逐渐失控的自制与应对了。这里不再赘述。

值得对照看的是,同样经历失去重要相关人的创伤,C妈和E的表现是完全相反的:E酗酒行为失控,而C妈自控到女儿都看不出来。而同样是险些丧命后面对至亲,C妈的逻辑一直在线,行为缜密,而E呢,高兴起来就忘了谨慎,间接害死了Niko。为什么这季开始引入POV的方法,而且要整死Kenny,除了推动剧情,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也是非常有效的。

但C妈表现出来的疲态和蛙鸣白噪音提示的睡眠障碍,都在暗示C妈的生活也在逐渐崩塌,后续的发展感觉也不是很妙。

康叔:被尴尬的身份和工作控制,连女儿都开始揭开他自私自利的本质。外部控制的丧失,还没有到打到康叔的地步,这点可以对标看C妈,两个老狐狸都还在尽力自控为自己而斗争。但会计的烂屁股看起来还没擦干净,后面不知道是不是还有更大的烂屎。

然后是V和塔莎老变态作为另一对照组。

V:对家人的信息出现,V居然出现了跟对卷发老阿姨一样的应激反应。这个设置说实话,我是完全没有预期的,应该可以纳入新一季对V增加的人设吧。在V帮康叔擦屁股的杀人行动中V对“家庭”这个词也产生了应激。(好久没看她吞毛球了,还蛮可爱的)

应激意味着,失控的风险增高。但目前这集还没有展开,而是在结尾用HOME设置了悬念。

现在来讲讲HOME。家既是指物理位置,也是心理上的归处。

所有的人迟早都会面对三个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去哪里?

正常情况下,如果人对未来有比较好,比较幸福的预期时,对我从哪里来的探究欲会降低。

而V开始执著Home和E执著Niko,从本质上来说没有区别。当两个人都对未来迷茫,甚至隐约感觉到失控的风险时,她们都在寻求归处。

从KE系列一直用EV互相映照的惯例看,E的归处被当面处决,那下一集V的归处大概率会是破碎的结局。

这剧集不把她们整到绝境是不会罢手的。

不过让我们来设想一下,什么样的冲击能冲到V这个Psychopath。寻常的家庭伦理对她是无效的,但从前面的人物塑造可以看出来,V对于自身本质被否定是会暴怒到当场翻脸杀迷恋对象的。

那大家可以顺着这个思路想想,来自家庭的何种否定会暴击V?

塔莎:本剧集出现了第一个以虐杀他人取乐的典型变态连环杀手。

与E和C妈的对照关系相似,塔莎与V也形成了变态杀手组的映照关系。

这集揭露了塔莎在V面前表现出强势背后的另一面。从前两集看,塔莎一直在试图管理控制V。而相对的,她对自身命运却缺乏控制,V在其面前像一个熊孩子,而在被派来的12人代理人面前,她甚至是慌乱的,而且被蔑视。在杀人事件中,塔莎表现出绝对的杀意和对受害者的控制力。一方面是对生死有绝对权力的掌权者,一方面是个连回家都难以实现被当枪的中层小领导,两者相互作用下,本来就弑杀的残暴属性会更加剧烈。

所以,康叔会叫V低调,nice and clean,而塔莎则会跟V炫耀自己的原创性。跟康叔对比一下,看上去都是被派来管V的,挂的职位一样,但有很大的区别。康叔有很多别的任务同时在进展,也有自己的情报网络人情关系;而塔莎没有,塔莎是个专职杀手教练,从管理幅宽和管理能力看,同级但能力差异比较大。

剧情设置一个这样的角色,一方面是在对比衬托V,暗示映照V的命运,另一方面也在尝试用变态治变态制造戏剧冲突。

而这次刺杀Niko的行动能达到挑拨EV关系,让她们停止互动的作用吗?

塔莎按照对常人的预判决定杀Niko,但E不是正常人啊,她情绪崩溃恢复以后,很有可能不是自闭,是反社会啊,大姐!!!

李玫瑾老师在为约翰道格拉斯(FBI行为分析部创始人之一)所著 的《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所作的推荐序中写道:“他们(变态连环罪犯)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地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狼外婆聪明是聪明的,但故事里,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却是常态。

一个没有主角光环的功能性配角,会有什么下场,我们拭目以待。

这季所有的重要角色不是在失控就是在跑步奔向失控,这剧的精神病院属性越来越浓。

好了,这次大大超过我预期要讲的长度了,就先聊到这里吧。

S3E5这个家简直就是变态培养皿

“他们(变态连环罪犯)大多聪明但极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绅士实则兽性十足,他们不乏对被害人的控制力但从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们因聪明而算计、因算计而自信、因自信而无耻,这类“怪胎”的养成大多源于他们有过一个异常地童年或成长经历,有一个看似正常却问题重重的家庭背景;他们的父母关系大多存在问题,亲子关系具有严重的间隙”

上周写失控到塔莎的部分时,引用了李玫瑾老师为约翰道格拉斯(FBI行为分析部创始人之一)的《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所作的推荐序中的这一段。S3E5则就像这段话的实景注解,没想到KE这次会拍得这么实,像是把人物小传拍进了正剧。(从这点上看,这个系列的野心应该是四季完不成的,很可能我们在第三季终就会听到第五季的续订。)

借着S3E5,除了家庭,想聊聊一直回避的一个话题:“爱”。

读过我KE评论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对于EV间是不是“爱”,我从不去定论。这是因为,爱是什么,人类从未有过公认的定论。所以,各位自由心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经历去定义去判断比较好,这也是一种互相尊重,毕竟看个电视剧娱乐,搞得很上纲上线就很不娱乐了。

而且,我也不认为自己能谈好这个话题,自认水平不够,聊不好也就不详聊了。

到了这集,再加上近期关注了一些带反社会特征的罪案新闻,感觉有必要来聊聊了。依然不会去定义EV之间是不是爱,但我们可以通过V和V的家庭来看看,爱对于一个人重大的影响。

这集E没有出场,但我却从整集里都看到了E,两个人尽管本质吸引,却一直有矛盾冲突的行为选择,从这集里也可以窥到些本源的原因。

第一部分:我们先从剧情进入,由犯罪行为学的角度看看V和V的家庭。

关于罪犯的变态心理学,都避不开关于家庭的话题,这是对实际罪犯统计而产生的研究结果和研究方向,不是专家们的理论演绎,是实际统计。

而V的家庭,不得不吐槽一下,太典型了,就像教科书上的案例一样,尽管剧集用了很多黑色幽默的处理方式,但我依然感觉在看实验环境里的培养皿一样。

V的家庭,就算放个正常小孩进去,不考虑psychopath的遗传因素,也是会制造出反社会人格或者其他精神疾患的,剧组给V安排的平辈兄弟们,血亲、非直系血亲的各种神经质,暴力倾向都在极力说明这一点。

这也是为什么开篇我会觉得剧组把人物小传拍进了正剧,而且过分的实在,这种实在跟第一二季轻盈精怪的风格是有点冲突的,从E4开始的风格转变看来是比较明确的发展方向了。

既然太像案例了,我会拿一个真实案例进行对照,案例出自《心理神探——我与FBI心理画像书》,FBI行为科学部找的第一个重罪犯访谈对象,埃德肯珀,这位算变态连环杀手里的明星了。

首先,V的母亲,从初见V激动哭泣到剧集最后冷漠地第二次赶V出门,我们都能在这个人物身上看到一点V的Psychopath可能的遗传来源。这位母亲冷漠,极具表演性,在她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贤良和欢乐的表象之下,是冷血,控制欲极强等黑暗属性。

V的血亲兄弟描述母亲在这里是人们眼中的圣人,而V的反应是那是因为你们看不到她的黑暗。她在收获季这种公众场合,展现的是合家欢的母亲形象,而V的非血亲小弟弟则告诉我们,这位妈妈,即便是在公众场合,对孩子的失败也不是包容而是极尽打压,责怪和否定,而且很有意识的避开众人的眼光私下里进行。在V到这个新家后,这位妈妈时刻注意着V的行为,这也是一种强控制欲的体现,她会监视V,在发现V与现任丈夫交谈之后,马上出现借故打岔,控制V与新家人的距离和关系,从她跟现任丈夫的这段交流看,现任也多少有点惧怕她。现任对V提出的母亲的问题也多有回避和偏帮。从V与家人玩杀人游戏也可以看出,她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她不是一个重罪犯,但这个家里,从智力到权力关系上看,她都处于统治地位。

故事进展到V和妈妈的对手戏 ,我们则看到了一个对自己亲生女儿从人格上进行侮辱与否定,而且还与女儿争夺丈夫情感关注的母亲。而她经过两天发现V开始在一点点影响她的势力范围,直接就可以翻脸第二次赶V出门。

这位母亲身上是有psychopath或反社会人格的特征的,但在V小时候,她不是去应对自己的问题,而是将责任、责怪还有嫉妒全都归因于V,进而做出了把V遗弃的举动。而多年后见到V,她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出与失散亲人热烈相聚的反应就跟压根没有遗弃这事儿一样,V这么爱演而且能演,可以看出来点是从哪里继承的了吧。

戏剧映照现实,我们来看看FBI访谈的这位埃德的妈(这是位男性罪犯,根据案例统计这种变态暴力重犯大部分是男性,女性比例很少)。

“埃德的母亲在圣克鲁斯分校受到校方管理人员和学生们的一致欢迎。她被看成是一位敏感的、关心他人的妇女,你碰上难题或者是仅仅需要找个人谈谈心事时,尽管可以找她。然而一回到家中,她却像对待怪物一样对待自己羞怯的儿子。”

“不容争辩的是,埃德父母的婚姻是十分失败的。他告诉我们,他还很小时就因长得很像父亲而遭到母亲的白眼。后来,他的粗壮身材又招惹了麻烦。10岁时,埃德在同龄人间已经堪称巨人,而他的母亲担心他会猥亵他的妹妹,于是就让他住在靠近火炉的一间没有窗户的地下室里。每天晚上睡觉时,她会当着埃德的面关上地下室的门,而自己和他的妹妹到楼上卧室睡觉。”

另外我还查了一些资料,埃德曾在15岁时去寻找与母亲离异的父亲,但父亲再婚,并没有表现出他所期待的关爱和热情,留他住了一段时间就送回母亲处。而此时,他的母亲决定三婚,不想要这个拖油瓶,又把这个烫手的山芋送回其父亲身边。亲生父母谁也不要,拖到最后才决定把小埃德送到祖父母那里,而埃德的祖母就像他的另一位母亲,对他贬损斥责,讥讽他是“一场游戏(婚姻)里的附属品”。第一场悲剧发生了,16岁的埃德在一次与祖母的争吵后,将祖父母枪杀,并对祖母的尸体有过度损毁。之后,埃德进了青少年监狱,并在成年之后通过精神鉴定被判定可以释放。而在这之后,他杀害分尸了七位年轻女性,最后他用羊角锤杂碎了自己母亲的头,并将母亲的喉咙扔进了搅拌机。(具体细节太过残忍,这里就不说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大卫芬奇拍得《心理神探》第一季,这部高分剧集是基于道格拉斯的这本书拍的。)

S3E5对V家庭的塑造对照现实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培养皿是多么的典型。

一个对外友好,对内残忍的母亲,从小被打压羞辱被抛弃的孩子。这种不是我们常见的严厉管教孩子,而是一种实质性的精神虐待。而在这两个个案上,父亲身份都是缺位的,这点我会在后面讲爱的部分展开,这里先停一下。

在人类社会中,psychopath和反社会人格是一直有一个比例存在的,但不是每一位都会去犯罪甚至杀人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些人有些就踏入了深渊,而有些则正常生活?

在目前关于精神病的研究中,普遍倾向于psychopath更多是先天的,而反社会人格的情况则复杂地多,有先天的因素但也很可能源于后天环境。

影评里我就不展开先天和后天到底哪个重要的“蛋生鸡鸡生蛋”的问题了,没有绝对的定论,以后可能也不会有,特别是到了具体的个体身上。

但我们看看FBI探员基于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埃德这个案例得出的自己的观点:

“支配。操纵。控制。这些是连环杀手的三大格言。他们的行为思想均是以有助于充实他们过于乏味的生活为导向的。

在一个守法的人发展为连环抢劫犯或杀人犯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大概要算幻想所起的作用了。我指的是最广义的幻想。埃德肯珀早年就形成了幻想,且统统涉及性与死亡之间的关系。……

从另一个层次上看,肯珀的幻想就是摆脱他那位主宰一切的、虐待成性的母亲,而作为杀人犯,他所犯下的一切罪行都可以置于这一背景之下加以分析。……

不过依我之见,埃德肯珀的例子说明系列杀人犯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倘若他的家庭环境较为稳定且他受到关爱,他还会产生同样的谋杀幻想吗?谁晓得呢?倘若他对支配欲强的女人不是怀有那种难以置信的愤恨,他还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她们吗?”

我们通过探案专家的观点来看看V。

从剧集提供的细节看,V从小就有对死亡游戏的幻想和cosplay,包括照片里的恐怖装扮,以及小时候与父母亲番茄酱血泪的游戏等。而且从小就表现出了暴力倾向,打弟弟的评价是打的好。而现在她的相对成熟了,对血亲弟弟的情绪管理建议是,“打人你感觉会更好。”

而在已经三季了的各种花式杀人中,包括对E强烈的执著中,支配、操纵、控制,都有非常具体的体现,这里就不赘述了。

支配、操纵、控制全都指向什么?权力。从剧集对V的人物发展设计上看,支配他人生死的权力已经满足不了V了。

又要来说boring了,乏味、无聊、没有存在感,对于这个类型的罪犯来说,实施杀人虐待的幻想都在填充这种boring。一旦这种邪恶的幻想得到落地操作,他们是无法克制的,近期国内几个强暴致死小女孩的恶性真实案例里也体现了这一点,有本事把这些变态罪犯放出来,他们就会继续强奸杀人,无法自制。

道格拉斯在书中还提到“杀人三合一”:纵火、孩童时代虐待小动物、超过正常年龄的尿床。

我们的V,第一次纵火,就把整个孤儿院给点了……,第一次杀人,就把迷恋对象的老公阉割了……尿床剧集里没提,孩童时代虐待小动物也没提,但她有个现成的弟弟可以打……

通常情况下,这系列的暴力重犯都有一个暴力升级或者说犯罪学习的过程,比方说先从虐待动物,猥亵,伤人这些轻罪开始,在预谋或是偶然犯下杀人的重罪之后,一步步熟练,磨练自己控制受害人以及杀人的技术。

但V这个……上来就很火爆,我真不知道该夸她是杀人狂小天才好,还是该感到害怕好。而且人物设计让她接受了专业的杀手训练。好吧,天生我材必有用。

这种人设实际上已经脱离现实,属于戏剧破格了。

也难怪我们的E会被自然吸引……

而在道格拉斯的书中还提到:“这是我们反复碰到的另一个特征。案犯极少会把愤怒发泄到内心怨恨的焦点人物身上。虽然肯珀告诉我们,他常常在深更半夜手拿锤子踮着脚潜入母亲的卧室,幻想着用锤子猛击她的颅骨,但是在真正有胆量正视他实际想做的事情以前,他至少制造了6起杀人案。”

我们从剧集里给V母亲年轻照片的特写可以看到,对卷发女人的应激反应是从哪里来的。而剧集设置V以为家人都死了,但康叔好死不死跟她提了家人之后,应激反应又出现了。从V和母亲的对话我们可以判断,V被送去孤儿院的时候应该是在6-10岁之间,记忆有了,但很模糊。所以,可以合理猜测,V对于家人的记忆有自我怀疑的成分,这次的寻亲之旅,除了寻找归处的基本动力,还有对自己怀疑的求证。而这种求证是带有复仇的种子的。

我想,V的人物设定里,一直都在自信自大背后潜藏着自卑和自我怀疑,这也是为什么她对跟自己母亲有一样的外貌特征的女人产生应激和性欲的底层动因。从她要求母亲为她擦去脸上的番茄酱血泪的那段表演,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她变强既有经济能力又有见识和武力值之后,她依然会发自本能地寻求母亲的关爱,这种关爱不是简单的关心,而是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最深层的肯定。

剧集发展到这里,再回看打Eve的那枪,V心里到底是什么感受,脉络是不是就比较清晰了呢?

但是注意一点,我可能不会把V的这种反应简单的归因为“恋母情结”,恋母是表现,底层可能还有更复杂的家庭结构和情感关系的问题,这个在下一个部分里会说。

Home的结果,我们现在都看到了,正如我们所料,在跟母亲面对面确认了自己被打压,被羞辱,被遗弃,被否定的童年记忆后,V难以抑制的肢体反应、表情、话语都透露出悲伤、痛苦,而最终艰难地决定“不得不把妈妈杀掉”。现在的她不再是弱小被抛弃的那个,而是有能力决定双方关系的人了。但杀掉妈妈的实体,是填不上她心里那个由于母性良知缺位造成的心理上的无底洞的,后续跟E还有康叔的互动中,我们应该会看到这个洞的发展。

这里必须单独说一下表演,这季的女性主要角色都贡献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揪迪与妈妈厨房对手戏、吴女士面对Nico的死亡、C妈车里悼念儿子,这几场戏下来,我严重怀疑,这季的目标是要让几位能至少在下一个颁奖季拿到两个以上的表演奖项。。。欢迎颁奖季的时候各位来挖坟。。。

E5是V的单人集,但我还是看到了大量的E的影子。之前的剧集都展示过了,E有杀人幻想,有杀人冲动,现在也实操过了。而且她很清楚地知道V对她的迷恋和执著,但为什么还是一直把自己往正常社会里拽,而不是毅然决然地就地跟V私奔。

剧集提供E的家庭情况很少,但也不是一点没有。从抓幽灵那段跟妈妈亲切的对话,到出大事了以后姨妈帮她解决工作,再到跟Niko的日常互动,还有她与Bill、Kenny以及其他同事的融洽关系来看,我们都可以看出这是个被关爱的人,曾经有过良好的人际支持。即便自己的本能驱使做了那么多荒唐的行为,道德良知还是在控制她选择自己的行为。

这大概就是E和V矛盾纠缠关系从家庭童年这种源发层面产生的原因。

不被爱与被爱,可能就是通向天堂和地狱的差别。

第二部分,我们来谈谈“爱”

顺着E5和第一部分的讨论,我们来看看父母之爱对于人会怎么认知和实践“爱”所产生的影响。

下面我会引述著名的人本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所关于母性良知和父性良知的论述。

首先,澄清一下定义,这里所说的父性母性,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具体的情感或行为上的父爱母爱。而是抽象的概念性总结,是父母这两个角色应该具有特质,是一种理想化类型化的表达。更像物理定律或是经济学上“理性的人”那种概念。就类似,我们都知道牛顿力学定律,但现实中是不太可能有摩擦力消失的空间存在的,但不代表在宏观世界牛顿力学定律就不存在。也并不是每一个父母身上都必然完整存在这些特质,现实恰恰相反,我们常挂在嘴边的原生家庭问题,往往是因为这些理想特质的缺失而造成的。

母性良知或母爱的特征:“用更概括一点的方式来说:我(孩子)被(母亲)爱,因为我是我这个样子;或者,更确切一些:我被爱,因为我是我。这种被母亲所爱的经验,是被动的经验。为了被爱,我无须做任何事——母亲的爱是无条件的。所有我需要做的只是——是她的孩子。”

这种母性良知或母爱对人的影响:“无条件的爱是人类最深切的渴望之一,不仅儿童如此,人类的每一份子都是如此;另一方面说,如果因为我有优点,因为我值得爱才被爱,这往往在心中留下疑虑:对于我想要他爱我的人,我很可能不能讨好他,或者是这一方面不能讨好他,或许是那一方面不能讨好他——但总是恐惧着这个爱会消失。更且,“值得的”爱很容易给人一种辛涩的感觉,觉得我被爱不是因为我自己,而是由于我讨他的喜欢,这就是说,分析到最后,我根本不是被爱,而是被利用。无怪乎我们所有的人都渴望母爱——婴儿时期是如此,成人亦是如此。”

请原谅我大段的原文引述,但我想这可能是目前为止,我看到过的对母爱及其影响最精炼的论述了。

我们回想一下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的V,在什么时候露怯,每一次都是在对她而言,有情感价值的对象,打破她预期的时候。

她认为E会跟她走,她认为康叔应该把她放在第一位考虑,她认为她对妈妈的记忆可能出错了,妈妈还是会像小时候一样帮她擦去恶作剧的痕迹时。她直觉地认为,这些对她的感情付出,是因为她是她。

所以,当她笃定的认为E跟自己一样,just like us的一个人,却做出了完全与预期相反的时候,我不知道,对母亲的记忆投射了多少到当时的E身上,但结果却是显而易见的,无法控制,无法得到,否定自我,这些因素不管比例多少,导向的都是死亡和毁灭。

这种无条件的爱,她没有能力由自己创造,那可以暂时用“值得的爱”来替代,所以剧情才会让她很喜欢跟康叔邀功要奖励要夸奖,很喜欢跟E去炫耀自己的能力,这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被看见,被认可,这些是对她来说重要的人,他们的肯定会让她高兴。而剧情进展到现在,这种良性的关系也被抽掉不少了,康叔也不知道还能活几集。、

而在对妈妈的对手戏里,V会说自己是一个不快乐的人。这个不快乐与AA Meeting时的feel nothing是对应的,母性良知的缺失应该是非常底层的原因之一。

跟E的互动中,V还是发现了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和面相的,在跟家人的互动中,V对对她表示自然亲近的兄弟也展现了人性的一面(叫人去打人这种也算,她的逻辑里自己的欲望实现总是优先),还预留了小弟弟逃离的时间,这些都算是正向的进步吧。但就像我在第一部分里说的,母性良知缺失的这个大窟窿,我感觉编剧两季之内都不会想帮她补起来。

我们再来看看缺位的父性良知或父爱:“他在儿童生命之初几年,几乎与婴儿很少有接触;在这段时期,他对儿童的重要性不能与母亲相比的。然而,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着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他代表着思想世界,代表人造事物,代表法律与秩序,代表格律、旅行与冒险。父亲是教育儿童的人,他把走入世界的道路向儿童显示出来。”

再强调一遍,这里所说的不是具体的某个父亲或者父亲这个群体概念。而是父亲这个概念本身应该具有的特质和作用。这里也不是在说刻板印象里躲避孩子抚养责任的父亲,而是在婴儿时期,不管父亲有多努力,对孩子而言,母亲由生殖所带来的的保育功能和情感纽带,对孩子来说都是很难替代的。

再具体一点,一个人可能没有父母,但如果在TA被养育长大的过程中,他的抚养人身上,不论抚养人是男是女,只要抚养人身上有着上述的父性良知和母性良知,这个无父无母的人也会成长为一个有爱的能力的人。

由这一点我们来看看康叔和V的关系,就非常有趣了。在第二季的影评中,我和我心理谘商师的朋友有少少讨论过,康叔作为一个有益的父亲客体,对V有很多正面的影响,但我们没有展开。

在看过弗洛姆的论述后,我们再来看康叔和V的关系,就不难发现,为什么有很多人喜欢康叔,喜欢康叔和V的互动。在男性角色纷纷扑街的现在,很多人都对康叔表示了严重的关切,不希望他也挂掉。

V的生父,在V的母亲口中,不是那种建立秩序的父亲,反而是个容易被V影响的人。在V的记忆里,父亲教她打架,配合她的恐怖游戏,而V的母亲甚至认为V的父亲对V投注的关爱影响到了夫妻关系。这点都是她们俩的转述,无从考证,而且V的父亲早逝,就算要纠正行为,也没有可能让他从棺材里爬起来了。

而康叔,从牢里把V捞出来,一方面教会V生存技能,另一方面规范她的行??

 6 ) S3E8季终——爱的分析

本文从属于第三季全集评论《怎么杀死伊芙》//movie.douban.com/review/12485312/,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那边看看。

S3E8季终——爱的分析

“人啊,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我不管是苏格拉底说的,还是曾经刻在古希腊德尔菲神庙或阿波罗神庙门口,总之,它告诉了我们对于个人来说一切的开始:认识你自己。

这句话,我在第二季的影评里曾经对着E咆哮过,想贴在她办公桌上,而现在不需要了。

最终,避无可避,我们要来谈EV的爱了。

这次要聊的事情太多,包括(但不限于)

自我认识

自我构建

认识自身的恶

客体关系依恋关系

原生家庭

健康亲密关系的建立

可能还有个体分离化(心理离巢)再加一点点社会学内容……

三季24集电视剧,一共就18个小时多一点,以上提到的内容有些是剧本主轴在主要表达的,而有些是因为自己的个人兴趣爱好从剧集中看到并延伸出去的。

而通过对这些命题的故事表达,层层铺垫,在S3季终集KE剧集为我们贡献了一段“良性亲密关系的开始”——EV相爱了。

不再是刺激、试探、控制与反控制的性张力,她们开始了向着爱进发的旅程。我相信第四季一定会展现她们的这段奥德赛。

读过我KE影评的朋友,可能会有点惊讶,向来不去定义EV关系是不是爱的我,这次为什么下定论了。

别急,现在倒回头去看看上面黑体字的部分。

看完了,我们回来接着说。

“爱”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命题,如果将人和人生历程看做一个动态的系统,那在这个系统中对“爱”会产生影响的重要命题非常多,而剧集中涉及的这些又是重中之重。

这些问题互相关联影响,一个问题往往又与另外的问题互为因果。而每一个问题,你都可以找到汗牛充栋的各种书籍和信息来源,信息量高到可以让脑子直接宕机。

为什么“爱”如此难以定义,如此复杂?

我们现在来审视一下“爱”本身。

爱是一种情感情绪感受,爱又是一种状态,同时爱也是一段历程;爱需要至少两个主体,而从单一主体的主观角度来看,爱也是一种主客体关系,而爱这种主客体关系几乎是无法脱离与之相关的人际关系存在的;更重要的是,爱本身是一种能力……

结尾用了省略号,是因为爱还包含了人类很多的层面,诸位可以自行扩展。

通过这个粗略的审视,不难发现“爱”与那些重要的命题的相关性。因此,爱在人类社会中展现出了诸多面貌而难以定义。而每个活生生的人又会因为自身的情感和经历有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就更加难有一个公论。

而这次KES3为我们展示了一种爱的可能性。

所以,在我的心里,EV确实相爱了,但这只是一个开端,并不是一个定义。

这篇文章只能取巧地命名为“爱的分析”,也算对《爱的艺术》小小的致敬。

不过自己挖的大坑真是一言难尽……

想象一下,你老板发了个任务让你写篇1万字的文章,马上反手扔给你280本参考书目和文章……

你现在想干什么?

乖乖看书去试着写?

还是在TA反手扔给你的时候,马上反手一枪爆掉ta头?

我不知道你们会怎么样,反正我第一反应会选第二个;然后理智控制下自己,思考下这样的任务可行性有多少,对自己有什么帮助,自己是否胜任,要不要去讨价还价一下……

可笑的是,我没有可以甩锅的老板,我也没枪可以爆自己头……

好了社畜的抱怨停止在此。先谢谢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还有催更的朋友们,跟你们一起看戏一起思考,有你们听我叨逼叨,这感觉很好。

这次可能会写得很乱,希望读到这篇文章的,特别是从S2影评看到现在的那些朋友,先原谅这篇S3季终文章抛弃了我以往的假客观,而从心顺着自己的情感流动来表达。

问题都太大,而Killing Eve是一个虚构故事,并塑造了两个非常成功的主角,以及一系列的配角。那以下,我们先从EV出发,从故事出发,来看看在这两个我们都很爱的人物身上发生了什么,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表演又是怎么把那些又空又高的概念呈现出来。

我们先来看E

“像植物一样,人也在生长,有些在光明中,有些在黑暗中。但有很多人需要的是黑暗,而非光明。

……

如果你能够理解黑暗,它就将你抓住。它就像有黑色的阴影和无数颗闪烁的星星的黑夜一样笼罩着你。如果你开始理解黑暗,寂静与平和就会来到你这里。只有无法理解黑暗的人才恐惧黑夜。通过理解黑暗,夜晚的活动、你自己深不可测的内容和你都会变得非常简单。

……

因为你在秘密地爱着恶,而且意识不到自己在爱着它,所以你会受到恶的伤害。你希望逃离窘境,开始憎恨恶。而你的憎恨使你与恶再次绑定在一起,因为无论你是否憎恨它,都没有任何区别:因为你和恶捆绑在一起。恶需要被接受。……既不爱它也不恨它,承认它的存在,把它视为生命的一部分。这样做,我们就能够把它从压制我们的力量上剥离。”

——荣格《红书》

KE是个高度精神分析的剧集,从第一季到现在都是。

精神分析的代表人物之一荣格将人类内在阴暗邪恶的部分定义为“阴影”。荣格对阴影中的恶有一种看上去非常矛盾但又极有说服力的理论:只有看到、理解最终接受了自身的恶,人才有可能抵御自己内部的恶和他者带来的外部的恶,而这是形成较为完整的自我认知的真正开始,进而才有可能开展自我构建。

关于“理解恶才能抵抗恶”,推荐大家去看龙虾教授的一个短视频//www.bilibili.com/video/BV18J411k748/?spm_id_from=333.788.videocard.2,重要观点我截图放下面:

(看龙虾教授这段我是乐了,KE台词用了monster、道具用公主熊以及选曲用了“Teddy Bear's Picnic”,这些可能是有英美文化习惯的背景。我想了想,东亚文化如果要表现V这样残忍又天真的小可爱变态,可能会用“妖/鬼”和“大熊猫”之类的意象?)

S1-3,对EVE的人物塑造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可以看到较为完整的图景。

S1,E对V这个代表着最纯粹恶以及混乱的外部客体的追逐,开始显露出自身的恶和阴影;

S2,E在与V的互动中,自身的恶得到了激发,向着阴影走去,越来越深入,但她跟几乎所有人类的第一反应一样——逃避

S3,历经种种创伤事件,发自本心杀了人,在与V再次相遇后,终于,终于,她开始承认自己的恶,直面自己的阴影。

在社会规训下生活的普通人的恶,对于戏剧来说非常难写,即便你告诉观众她有反社会的倾向。

观众大部分是普通人,自带各种普通人会有的道德判断。回忆下自己和身边的人,我们认为理所因当不该做的事,和我们在实际中表现出的行为是不是时有相悖?特别是在跟道德判断相关的时候,搞外遇是不是不该做?贪污腐败是不是也不该做?……

这里我不想落入批判的视角,我们可以换个角度,认识自身的恶是一种需要契机、需要运气、

需要理性或者还需要点勇气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很容易地做到这点,那这个世界该多美好?

对于E来说,人设就是个本能直觉型的潜在反社会选手,理性跟她不太沾边。

让她自然地认为自己是个good person的,是温馨的家庭,是互相支持的好友们,是一份正当的工作,一种普通人简单的生活方式。

这些确实是维持人稳定而安全的重要因素,对每个普通人来说都是,同时也是维持社会基本单元稳定和安全的基础。

但这些,对于一个不擅长自省的E来说,同时拖住了她去认识自己内在的阴影。

所以,从S1到S3,象征这些稳定因素的角色们,Bill、Kenny、Nico 非死即伤关系断光,而这一切全部是因为E没有意识到自己被自身恶的吸引,任性妄为而造成的连带后果。

直到S3E8最后十分钟,C妈在明确地告诉了EV,自己要对儿子Kenny的死负责时,E还是不理解,气冲冲地跑了。

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人几乎无法展开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更别说对象是个psychopath了。

还好,剧本是真高级啊,E的这个小低谷之后,紧接着就是桥上戏。

是谁帮E审视自己的恶,这个绝妙的镜像客体是V啊。

桥上戏真是一场紧扣剧情,抓住人物,充满了内在自省又兼顾主客体关系的妙戏。后面我会完全无法自控地聊这场戏,这里我们先回到E。

“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与“爱”一样,永远都没有完成时态,是贯穿我们生命始终的主要课题。

S3季终的E,终于真正开始了这个过程,注意是“开始”,认知自己的阴影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后面的路还很长。

我们来回顾一下吴女士扮演的E,这个自认高阶知识分子,爱男人,相信自己专业并以此为乐,有良好人际支持的四十岁中年女性。如果细节上不一步步描绘铺垫她内在的恶,情节上不让她遭那么多罪承受那么多的痛苦,桥上的最终觉醒会合理吗?

没有痛苦,就没有意识的唤醒。

“自我认知”,虽说词语上用的是“认知”二字,但自我认知到自我构建都不是靠想出来的。

坐在家里天天思考,你只会落入自己思想的深渊,什么都想不出来,严重点的可能还会脑袋想出毛病。

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都会告诉你,要do something,要去跟人接触。

“如果你没有进行外在的冒险,你也不会有内在的冒险。你从魔鬼哪里获得的东西,也就是快乐,带领你进行冒险。这样,你会发现你的下限就是自己的上限,了解自己的局限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你不了解自己的局限,你将进入自己的想象和同胞的期待为你人为设置的障碍中,但你的生命不会甘心被困在别人设置的障碍中。你的生命想要直接跳出这种障碍,那么你就与自己产生冲突。”

——荣格《红书》

E在遇到V以前,就像荣格描述的一样,生活在社会主流框架下,这种框架基本可以理解为多数人想象的共同体,是一种同胞期待的集合体。

E这个四十多岁有固有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女人,按主流的标准,算是稳定而幸福的。但我们换个视角,从Nico的角度来看,这段夫妻关系最后在Nico的总结中完全由E主导,Nico的家属对E是否定的态度,Nico学校里的同事在重要场合几年看不到E陪Nico出席……

从外人的角度,确实E要对婚姻关系负更大的责任;但从E的角度,这种对自己认识的无意识,就算没有V,也会对她和Nico的婚姻造成腐蚀。

E的内在总会有想要跳出这些障碍,自身内在的冲突终将发生一天。年纪越大,物质的、精神的、关系的沉没成本太多了,这个过程就越痛。

而V出现了,命运的钥匙转动,该来的总会来的。

在失去了工作、房子、老公、好友,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历经痛苦之后E开始获得可能对一个人来说最珍贵的东西:

自己

别忘了,E在S2E8对V说:你不懂爱。

E在S3E8之前能算懂爱吗?

一个自我认知缺乏的人,她真的理解她自以为的爱吗?

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人几乎无法展开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

爱不是凭空而来的,爱从认识自己开始,历经痛苦而缺乏自省也不会真的认识自己。而如果有一个看得见自己内在的客体存在,这个过程可能会相对好一些。

但认识自己的钥匙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你不选择回头,那你的镜子就越走越远最终不见。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KE又现实,又童话。

好了,我们来看看V

S3存在一个明显的配重问题,戏份大部分偏向V。我也抱怨过配重失衡的问题,但全季看下来,我收回我的抱怨。

V的初始人设是一个经过顶级杀手训练的Psychopath连环杀人重罪犯。这跟E的隐形反社会完全不在一个量级……

S2季终跟心理咨询师小B老师讨论过关于Psychopath能不能修复的问题。最后我们的结论落在要开放性地看待人的可能性和修复上,但季终一大棒呼在脸上。

但S3看下来,感觉剧本真的很考究。修复不是可以靠一两个情节能展现的变化。

S2借着精神科专家,剧集在提醒观众要摘掉对Psychopath的正常人幻想,但留了一个口子,并没有定论Psychopath能不能修复。

而现在一般的认为Psychopath是无法治愈的。

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戏配给V?

一个不能体会正常人情绪感情,共情能力零级,聪明擅长模仿的psychopath,同时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杀人欲望,还很容易失控……

V越聪明,越会习惯用聪明的模仿去代偿真实的情绪感受。反正能维持生活运作,那么痛苦难熬的学习和体验,谁愿意主动去干?

V是非常危险的显性精神病重犯,没有充足的苦难去彻底地瓦解掉她原有暴力混乱内在结构,就无法完成新生的开始,不充分展现这一内在历程,故事是无法撑不起“修复”二字的。

S1,充分展现了一个Psychopath的内在和外显行为

S2,在E成为V开始感受体验人类情感的契机

S3,用了一整季的时间,去描绘V的修复历程,并还在进行中。

最让我开心的一点是,V的修复由E而始,但并不是全归因于E。相反,KE剧组做了让V这只独狼,自我探寻,自我碰撞的处理。

因为爱,因为一个不自知的镜像客体,就能完成一个psychopath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构建,那才真的叫言情剧。

我们来回看一下,荣格这句话:“像植物一样,人也在生长,有些在光明中,有些在黑暗中。但有很多人需要的是黑暗,而非光明。”

EV一直是一阴一阳的镜像客体,E找自己的过程一直聚焦在对阴影的探索,虽然从趋向上看,两个人心理轨迹一直在往对方的方向移动,但V要面对的问题则复杂地多,如果不能重新认知自身的纯粹邪恶,从既往的自己的内在神话中超脱出来,对光明她是很难有情绪以外的更深入理解的。

从人物自身的特性出发,剧本设置了一条隐晦但很好用的剧情链来促使她开始寻找自身问题的起源:

剧情链1:S3E2可爱baby的保姆展现出了一个非血亲在生命危急关头对孩子自然的爱,V对观察到的这一想象是不解而好奇的;

剧情链2:S3E3在电视里看到baby回家以后开心的自然反应,加重这一好奇,而在这事发生之前发生了什么?

E的吻和头槌在V糟心的职场生活之余,撒了一把小熊软糖。前两季E转动V体内的石中剑已经开始让V感受到了正常人类的情绪,而那些情绪主要集中在苦的方向。E吻她的当下,V的反应是直接宕机,而头槌的疼痛是她熟悉的痛的感觉,也是E在S2E8里留在她心里的感觉。这个动作上的设计除了黑色幽默符合当下两个人物的心理发展以外,还非常巧妙地把V当时对于爱的理解具象地呈现出来:甜而痛充满了迷惑。尽管痛,但她的感觉是非常好,莫名的喜欢。(配乐真是TMD神了,关于配乐的赏析,诸位可以移步豆友:卤豆腐这贴://movie.douban.com/review/12330778/

在感受到E迷惑的甜的当下,看到Baby一个婴儿自然的happy,回家寻找起源的动机驱动增强到可以踏出行动。

剧情链3(辅助增强):S3E4 跟会计师老婆在花园里游戏般嬉戏的杀人过程,以及对家庭和孩子相处的台词处理。这个人在剧情推动下是肯定要杀的,但推动剧情也不浪费,用来继续增强V的心理状态和回归动力。

剧情链4:S3E5 重场戏来了,整个S3E5都是V在探究自身来处的细节。并在最终炸掉了V想象中心灵的归处,跟前面Baby形成反差。在确认自己从出生就是monster,并把精神虐待并遗弃自己的母亲处理掉之后,V对自身的黑暗有了深入到心灵底部的感受。以往她受到的训练,接受到的外部信息都是在夸奖她是个完美的杀人机器,她自己内部也享受这种自我神话的快感。而弑母让她明白这种纯粹邪恶的背面是有多可怕,多让人痛苦。杀人不再是纯粹的享受,普通人的恐惧和害怕她可以共情并受到其毁灭性的冲击。

剧情链5:S3E6被巨大阴影笼罩的恐惧和痛苦,正常人的本能反应是什么?逃跑。V也一样,就去找代理父亲康叔想逃开,一了百了。为什么V可以想到不想就回答康叔,可以放弃E?我们回忆一下,E最初对V说的话:“极其聪明、有决心,工作努力”。在S2里E对V不听话很恼怒,但对她展现的天赋是一直流露出激赏态度的。在被剥离了与E的接触时,V对一切会肯定她内在邪恶的因素都处于排斥状态。

心智中有一部分还是小孩子的V不是个成熟的人,这时还在寻找一刀切的方式去应对。为什么剧情要设置Baby的线条来推动V的发展,也是基于V天真无邪孩子气的人设给人物制造一个外部客体来象征和外化。

剧情链6:S3E7 内部邪恶崩塌殆尽开始真实触碰自身阴影的V,这时再碰到女老板虚情假意的互动和赞赏beautiful monster,V的反应是继续强化抗拒和否定。而当她以为干掉老塔莎之后,为什么要大吼吓退目标?对自身邪恶的本能抗拒,还不足以完成对自我的良好控制。

“只有有力量的人才不会使用力量。”

——荣格《红书》

再贴一段龙虾教授的图了,具体分析视频在前文E部分的链接里也可以看到。

而在康叔心脏病倒下之后,V暂时失去了所有退路时,剧情给了她什么?

Eve

一个关心她的人,给她糖的人,在向远去的她招手。

有没有在一片漆黑中,远方升起一颗星的感觉?

如果是你,你想不想抓住那颗星星?

剧情链7:S3E8 先安排C妈代表正常社会理性的否定了“Villanelle”这个完美的邪恶神话符号本身,然后台词推动V面对自己的原我,“Oksana”!

至此,一个开始认知自我的E与一个开始认知自我的O,终于可以放掉被欲望驱动的本能,可以平等尊重的坐下来,不再追逼利诱,有了可以开始的心理空间。

两个元音字母终于,终于可以开始相互治愈了。

一颗可以自省的糖,到底有多甜?

V说如果不接杀人的活儿,自己可能会变成什么样?E马上就能感觉到不对劲;

V说想去感受跳舞的人的高兴,E马上就能感觉到V的内在变化问:发生了什么;

V表现出对实际体验正面情绪的退缩,E自然而然地把她领进舞池;这是不是有一点点像我们婴儿时期,妈妈带着我们第一次尝试走路,第一次玩泥巴的那种感觉?区别在于,V现在不是毫无力量只能依赖母亲的婴儿,而E也不是单纯的照顾者,而是一个平等的能共情感受V理解V的对象;

V一开始的恐惧退缩,进入舞池后的手足无措,以及嘴角下撇异常严肃的微表情,都在表现这种甜和幸福真实出现时,一个Psychopath可能会有的表现:恐惧,不习惯,不舒适,紧张。回忆下,当你第一次想唱某首喜欢的歌,而话筒递过来会马上怂了又递回去的体验。对于V这个psychopath来说,面对以前完全无法共情的正向情绪,相当于常人要面对自己的阴影,恐惧感还会远远高于常人。

不过没关系,V有E。E让她慢慢放松下来,安心感受。

V现在可以开始在E面前坦然地敞开自己了:“我杀了很多人。”

E现在可以不再自我恐惧否定她的小熊:“我知道。”

但治愈只是开始,并没有完成。V目前还有很大的失控风险,相信第四季会精细地展现V的奥德赛。

舞会被打断以后,已经不想再做这种事的V在被黑衣女同事挑衅失控的边缘,一句轻轻的:“对不起”;在杀人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无法克制自己失控的痛苦。

而康叔这个代理父亲,毕竟不是真心为V好的真爸爸。在C妈枪下毫无尊严的嚎叫,彻底把V感觉中父亲客体的假面击碎了。此时V清醒地认知,这个自私自利的人,不会真正地成为自己的“Family”。

然后剧情最终收束,来到桥上。

S1E5里假装的“我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到S3E7真实地痛苦地意识到“我不要再做这种事了。”,再到最后桥上可以坦然面对E,说出“我不要再做这种事了。”

我们现在再来回溯一下,V对“爱”的理解:

S1,爱是香水,好看的衣服,一起吃饭,看电影;

S2,爱是痛,是控制,是在一起血与杀,是求而不得的毁灭;

而现在呢,V的爱是什么?

最后一幕绝对逃不掉的,这里还是先不说。

“因为爱,所以我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这种描述,感人是蛮感人的,但忽略了主体自我探寻、自我觉察的痛苦过程。

EV之间可以这么互相说情话台词。

但我们回到实际点的轨道和视角:钥匙始终在自己手里。

是自己经历挫折、痛苦、内观、自省,才会有自我认识和自我构建的过程。亲密关系对象才能陪伴并见证了一个更好的你诞生的过程。

关于“Family”与“爱”的关系

让我们从糖罐里爬出来一下下,看看剧集是如何通过“Family”这一主题,或明或暗的表达,内在摧毁的残暴以及重建的过程。

这里我们要引出两个概念:不良客体关系和不良依恋关系的问题。

客体关系是划归在精神分析范畴,而依恋理论则是相对独立的一支,但这两者都是由儿童期心理研究发展起来,所以我擅自放在一起讨论。

客体关系和依恋理论都重点在研究,婴儿儿童期人类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导致人的变化,以及成人后固化重复的不良关系类型,以及精神疾患从养育者这个角度的源发可能性。

剧集里有三条显性的亲子线,V为主,康叔和C妈的为辅;同时有一条隐性的,康叔和塔莎与V的代偿亲子线。

我们抛开心理学研究的各种数据,就用剧集里的表现来看,不良的客体关系和依恋关系对人的影响:

V脑子有问题的亲妈,养出个beautiful monster雏形,还直接给扔了;

康叔和塔莎接盘V以后的代偿亲子关系,一个比C妈还严重就是标准的psychopath杀手;一个明知道这样不对,但出于自身工作立场和利益,选择了让这个beautiful monster越来越壮。在S3E8会安排老塔莎和康叔的对吵戏在补充说明这点;

康叔对自己女儿一边溺爱,一边又能自私自利丢着女儿长时间不管,女儿被V鼓动一下就杀了人;

而C妈,对儿子过度保护一直带在身边工作,Kenny的社交障碍多少是因为这种强势母亲的阻止离巢造成的;而对女儿冷漠不尝试理解,搞得女儿有明显的情绪管理问题,懦弱而容易被操控。

Kenny真的很冤,刚开始尝试心理离巢,要踏上成人期的个体分离化道路,就没命了。这也是为什么在剧集最后,善于理性思考的C妈会反省得出自己要对儿子的死负责这点。心理上的过度保护让儿子在身边工作把儿子卷入了危险,而过度自信的控制感也没能让她及时发现这种危险。

而C妈把女儿赶出去从客观上是在强制女儿心理离巢,C妈确认自己无法成为女儿想象中的母亲,这种女儿求而自己给不了的不良依恋关系不被斩断,女儿也不可能好起来。

剧情在终局,安排经历了那么多与家庭、母亲痛苦历程的V此时旁观C妈,她的反应跟E有明确的不同。

V马上就明白了C妈说要对儿子的死负责是什么意思,也能明确地理解C妈说她们目前都无力扳倒十二门徒的现状。在C妈终于不拆鸳鸯,提醒V去追E的时候,V露出了微笑。

对于V来说,恶的根源的母亲形象被自己摧毁;而代偿性的父亲客体又露出了自私自利的本质,那些秩序感和关心都是有目的的功利的,是一种“因为值得(被利用)才产生的爱的代糖”,假的父性秩序崩塌成渣。

而C妈,在面试戏里理性地回绝,并没有让V当场混乱。再回想一下,C妈和Kenny女友的对手戏的台词:孩子有时候需要的不是一味的鼓励,而是严苛的秩序。

当然,这种严苛不是C妈对女儿那种冷漠。

E和V都是本能驱动的人,E虽然自省了,但给V的更多也是理解和鼓励,她们两人现在要完全靠自己来独立发展心中的母性良知和父性良知,还是比较困难的。

好了,剧集开始取巧了,就地取材。

为什么这季有那么多C妈和康叔失败的家庭戏?

跟V的家庭戏原理一致,打碎旧有的不良的,主体开始自省,才会有机会重新建立良性的客体关系和依恋关系

假爸爸逃遁了,而自省后的C妈,是一个可以很好承载父性秩序的载体。

在两个成长中的小鸳鸯身后,加一道规训的闸。

第四季,EV的奥德赛必定因为她们自身的缺陷和问题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克服,去成长。

而C妈经过S3的铺垫,可以成为她们未来遇到问题时,一个可以提供解决方案的人,一个可以她们与现实社会对立矛盾的具象,一个可以及时强制帮她们刹车的外部客体……

感慨一下,S3的台词写得真的好啊!

E抱着小熊自问:她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V跟“家庭成员”间一个个试探过去的对话,跟妈妈在厨房戏中的对白;

V跟康叔在体育馆里,说不出口杀了妈妈,面对康叔会失去E的质疑,大声的“I know!”;

V放下尊严去找C妈要工作的对手戏,面对C妈对自我价值的否定,咬着牙争取:我可以改变;

……

这样的例子在S3里太多,剧本创作给了主演们,特别是V,足够的空间和时间,铺垫细致而内在的变化。

好了,剧集铺垫了那么久,现在让我们来到爱的治愈环节。

V:You can be pretty athletic when you choose当你想的时候你还挺能跑

——在V的原有印象中,E是相对弱势的,athletic的原意是“运动的,运动员的;体格健壮的”,用V孩子气的幽默感来开场表现V观察到E的变化。

E: I killed Dasha 我杀了塔莎

——E选择开诚布公,开始袒露自己,从行为开始。

V: No,I killed Dasha 我杀了塔莎I hit her over the head with a golf club我用一根高尔夫球棍敲了她的头

——V还有点不相信,也开始坦白。

E: I crushed her with my foot. 我用脚踩了她

V:You did?Then i guess we both did.Isn’t that romantic?你(真的)做了?那我想我们一起杀了她。这真浪漫。

E:You know, the only people who would think that are?你知道只有什么人会认为这样是浪漫?

V:Who?谁?

E:Us. 我们。

——这里赶紧回溯,V对E S2里说just like us的E的反应。现在E可以面对自身的阴影,自省到承认“我们”的真实存在了。V psychopath的残忍浪漫感现在还在,并没有抖得一下变成一个good person。

马上接V的自省,

V:I don’t want to do it any more. Any of it.我不想再做这些事了,任何一件。(杀人残忍的事)

——V在描述自己对认知阴影认知恶以后直接感受,但此时感受大于理性思考。

E:What’s happened to us? I used to be like them.我们俩怎么了?(看着人来人往)我以前就像他们(普通人)。

——E开始关系反省,进一步意识到两人之间的变化,然后导回自身的认知,开始迷茫自己的变化。

V:What? Badly dressed?什么?很差的衣品?(停顿整理思考)You were never like them. You only thought you were.你从不像他们。只是你自己以为你像。

——客体关系的镜像反馈,此时的V不再是完全依靠直觉去判断E的darkness,而是给出了一个更平和稳定的观察

E:No. I had a life. I had a husband and a house and a chicken. 不,我曾有一段生活,我有丈夫和房子还有一只鸡。

——E还没有完全脱离原有生活框架,还在本能的否定自己的变化。

V:You still want that stuff?你现在还想要这些吗?

——这段跟S2精神科专家对E的灵魂拷问异曲同工,而客体对象由V来承担,让E自己去总结自身的变化。

E:When i try and think of my future, i just......see your face over and over again.当我想到自己的未来时,我只是……不断不断地看到你的脸。

——E跟V一样,还是本能驱动主轴,当自省开始时,出现的代表着致命吸引的阴影的具象——V的脸,同样还没有过渡到理性总结的阶段。

V:It’s a very beautiful face.那可是一张非常漂亮的脸啊。

——注意这里V的表情处理,嘴里还有自大自恋的幽默感,但表情上控制不住小小的失控。现在的V能感受到自己在E心中是邪恶阴影的具象,这点与她对自身的恶的抵抗是矛盾的,会有点难过的感觉的,但听到E不再拒绝自己在承认心中有自己时,她又是高兴而无法自制的。所以才会选这种表演方式来呈现。

V:Did i ruin your life? Do you think I’m a monster?我毁了你的生活吗?你认为我是一个怪物吗?

——承接上面的情绪,开始学着自省的V不再纠结于自己如何如何,可以真正关心E的固有生活,开始担心自己对E原有生活的影响。然后,马上导回自省,从E这个客体那里寻求答案,你也像他们一样认为我是一个怪物吗?(这里回溯下V听康叔说Nico回波兰了以后那幸灾乐祸的小表情,心理变化的反差通过表演完美呈现)

E:You’re so many things. 你有好多面貌。

——E不认为V只是一个Monster,但是她又知道V monster这面,所以选择了一个婉转的表达。

V:Doesn’t answer my question.你没回答我的问题。

——V这里有一点点低位的讨好,追寻这颗甜甜的星星的真实态度。

E:I think we all have monsters inside of us. It’s just that most people manage to keep theirs hidden. 我想我们所有人内在都有怪物。只是大多数人都把它藏起来了。

——再返回头去看看荣格的话,这剧是不是很精神分析。E说的是普遍存在的事实,而事实客观上消解了部分V目前对monster过度否定的力量。这句话的意外效果是,告诉了V你很特别,但也没有那么特别,每个人都有邪恶,你跟他们的区别只在于是否显露。

V:Well, i haven’t. 好吧,我没藏着(monster)。

——V暂时放松,回到孩子气的自嘲。但这里并没有完全解除V对邪恶的过度否定。离V可以接受自己的恶,还有很遥远的道路。

E:No. Neither have I.是,你没藏着,我也是。

——E用自我坦白接住了V稍许低落的情绪。(你看,互相打开自己,可以坦白面对自己,才是这段关系的真正的开始,不是吗?)

V:I think my monster encourages your monster. Right?我想我的怪物激励了你的小怪物,对吗?

——V接过E的转变,现在由她主导进入两人关系转变的确认。我看到了你内心的阴影,而现在你也看到它了,对吗?

E:I think i want it to. 我想我希望这发生。

——E开始从谈话开始对关系的迷茫,转到坦然承认。

后面这段戏就太妙了~

E:Help me. Help me make it stop. 帮帮我。帮我让它(monster)停下来。

——E在觉醒后,同时也清楚看到V不想在做这些残忍事的转变。她的理性知道这样不对,但靠自己又无法停止,这时,她向V伸手求救。

V:So no more tea dances?那再也没有下午茶舞会了?(我们没有以后了?)

——V有太多停止不了杀戮的体验,她很知道那种糟糕的感觉,但E又太美好,这里台词马上回溯关联舞会的甜蜜瞬间,反衬她当下压抑自己伤心的意图。然后,她开始了第一次以E需求为出发点,但按照自己的逻辑来回应E的求救。

在下一句台词之前,V有一个艰难思考的表情,对话暂时有一个小停顿。然后才是

V:If that’s really what you want, it’s not difficult. 如果那真的是你想要的,其实不难。

——V心里有了答案,解决E摆脱阴影笼罩的办法就是让自己这个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与E隔绝,不再激励E心中的monster。

E:You’re going to tell me to jump?你要我跳下去?

——E心里还有V原来的固有思维逻辑,打开自己互相了解对方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里也在为后面的高潮做小铺垫。

V:No! Of course not. You’d die if you jumped. It’s easy than that. 不,当然不是。你跳下去就死了。我的方法比这简单多了。

——V马上否认,这时V在继续做自己要失去E的心理准备。

E:If only that were true. 如果真这么简单就好了。

——E并不知道V的想法,也无法想象会开枪打自己的V,现在进化到了,开始可以为自己克制本能牺牲欲望的阶段

又一个小停顿,V决定做了。

V:Stand up straight. Stand up straight and look at me.站直了。(看E没动,继续说)站直了,看着我。

E照做了,V留恋又伤感的看着E的脸,继续说

Now turn around and face the other way. 现在转过身去,面向另一面。

——V下定决心。并先转了身,克制想要留住E的冲动

E:What?什么。

——E还蒙着。

V:I’ll turn this way. Have you turned? I can’t see you.我转这边。你转好了吗,我看不见你。

——以后也可能永远看不见你了。

两人背对背以后开始煽情大特写,镜头从V的特写,转向E的特写,先拍独立的两个人各自的状态,然后转回两人背靠背侧面半身特写,V好舍不得,向后靠向E感受最后的美好;然后切回V悲伤但平静的脸部特写,此时V决定真的要踏出脚步了。此时回切到E的脸,对V的意图E有点明白但又不确定。接台词,

E:Now what?现在要干嘛?

V:Now we walk, and we never look back.现在我们超前走,然后绝不回头。

——“魔鬼不会做出牺牲,他不能牺牲自己的眼睛,胜利属于愿意牺牲的人。——荣格《红书》”

E:But, I.....但我……

——.I后面是什么,我不想?我还要考虑考虑?E还是有自己纠结的固有轨道。

V:Don’t turn. Just walk.别回头。只管往前走。

——V迈出了处理关系的步子。

音乐推向主歌,两人有着各自的步调和速度,动作的设计也是在具现两个独立个体间的不同。

E越走越确认自己的心意,停下来回头,看到自己的小熊悲伤的略略摇晃的背影。

然后,小熊回头,被以为会悲伤地望着自己远去,转到微笑地望着自己。

到这里,一段健康的亲密关系,才真正开始。

所以这集的标题是:你领舞还是我?

答案在最后冒出水面,我们一起。

而剧集直接季终在这里,胃口又是吊足一年。

我们现在回头再来审视“爱”这个命题。

我们对爱的感知,爱的能力的培养,最初来源于我们养育者,来源于我们与他们的关系。

而一切重要命题的进展,都是从认识自己开始。

对自己的阴暗面的认知,是认识完整自己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最可怕的一部分。

良好的客体关系不是让客体来替代你成长,你幸运碰到一个完美的客体,一个soul mate,不管是恋爱关系也好朋友关系也罢,客体的意义在于帮助你发现自己,特别是那些黑暗、残缺,自己看了都想回避的部分。无法对自己有相对清楚的认识,连自己的事情很多都处理不好,那怎么去建立健康的亲密关系,糟糕一点的状况,连不良的亲密关系都不会有,传说中的注孤生。

而最终,个体的成长,钥匙永远都握在自己手里,永远。

你要懒着不动,客体再完美,那条通向更好的路就只会是一个幻景。

我个人是无法相信某一个理论派别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面对同样的问题,只要人不一样,同一个理论是否能产生同样的效力,都是很可疑的。

但是,我们可以从不同的理论框架里,去看到不同的认知角度,不同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在自己身上观察测试,看看自己到底有什么真实的反应,那些能更认同,那些可能真的有效。

我想这是一条构建自我内在体系的比较安全的路径。

钥匙,永远握在自己手里

“尊重意味着关注对方应该按照自身的本性成长和表现。因而,尊重也包含着不能利用对方的意思。我希望被爱的人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去表现,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如果我爱他人,我感到和他是一体,但他仍然是他自己,而不是要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于我的利用。只有当我自己取得独立的地位,在没有拐杖的情况下独立站起来,能自己走路,不想去支配和利用别人时,尊重对方才是可能的。只有在自由的基础上才会有爱。”

--弗洛姆 《爱的艺术》

爱中存在着由人类阴暗面带来的毁灭、控制,也有由光明面带来的奉献和牺牲。和认知自我一样,钥匙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怎么去理解爱,我们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我们对亲密关系的惩罚,最终也会落回自己头上。

自己就是自己的因果。

健康的亲密关系,存在于独立自主的主体间,爱要学会放手。

放手的意思不是扔开对方,什么都不管任其自生自灭,

放手的意思是放掉自己过度的依赖、控制、自我中心;放掉将对方的过度控制、依赖、索取理解为证明对方爱自己的错觉;

放手的意思是相信自己,相信对方,相信自己会成长,相信对方会成长,相信双方的成长会指引双方去更好更远的地方。

放手的意思是要耐心,要给自己和对方时间、空间,认识自己,认识对方

没有完美的爱与关系,只有正在成长的爱与关系。尽量不要,不要自己亲手把她们扼死

……

现在再来问一遍,EV之间是爱吗?

我还是不会去定义,但我知道,此刻的E和V,鼓起了最大的勇气,带着各自对自己的认识,带着对自己更深处的迷茫,敞开自己理解、尊重并审视对方,站在一个通向真爱的起点。

爱不是任何可以被定性的东西,爱是生命,正在发生,正在流动,正在成长。

“我的内部精神似乎延伸出去并且接触到了另一个人的内部精神。我们的关系超越了关系本身,并成为了更广博的事物的一部分。深刻的成长、治愈和能量全部汇聚于此。”——卡尔 罗杰斯,现代咨询的奠基人

感谢能忍耐我情绪失控胡言乱语读到这里的朋友们。愿大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长与开始。

现在冷静下,回来看S4可能的发展脉络。

E和V都有自己的内在问题需要处理,有各自的奥德赛。

E要处理现在失控的平衡感,而V失控的风险从季终表现显示会是个大问题。

而EV的关系本身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也有很大的隐患,这段关系的奥德赛肯定会被剧集大做文章。

C妈和V都意识到了无法靠孤立力量扳倒强大的敌人,下一季的结盟看起来势在必行,这三个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冲突很有戏眼。

康叔暂时逃遁,但对EVC来说,他是个有价值的信息来源,C妈和E是不会放过他的。

十二人冒了两个比较高级的管理人员出现,但还是处在背景板的位置,偶尔在需要剧情推动时跳到前台一下。这种剧作安排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社会机制的阴暗面对人物挤压的隐喻。国家机器和大型机构表面上代表公平正义道貌岸然,而背地里为了利益,身处其中的个人却个个都是功利主义至上,为达目的连精神病都能利用。而剧作推动上,这也是非常取巧的处理方式,避开了大篇幅的逻辑表达和论证,话说多了,就容易错。下季如果是完结,十二门徒就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实写,则EV活命的概率大,继续虚写,就要看后面谁要为谁牺牲了,或是《末路狂花》?

最后聊点戏剧创作的陋见。

情节和桥段,既重要又没那么重要。莎士比亚几乎把西方戏剧的原型都写完了,所以在西方的戏剧中几乎总能看到莎士比亚的影子。

所以桥段老不老,有没有惊人的反转,这些从来不是判断一个剧本是否优秀的标准,只是参考因素之一。

而更重要的是,这些桥段和情节的使用是否逻辑自洽,是否表现了人物的变化,成功的塑造了人物。

观众不仅仅是机械师,手里拿着各种测量工具对故事本身拆解、评价。我们看故事,有很大程度上是在安全的环境里代入不同的情景,制造更多的体验,既是感受,也是投射,同时也在反观自身。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不好的故事,就类似用VR看了场全是像素风方块人的电影。而好的故事则是实现度非常高的VR,让你身临其境,给你制造感觉,也许你会反省自身也许不会,但至少好的故事打开了一扇看见与自省的门。

只要事情跟人类情感相关了,就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

KE剧集,在我这里,三季五星。

 短评

感情十八倍速,剧情一塌糊涂……

10分钟前
  • 高丽莎
  • 还行

Villanelle!!!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12分钟前
  • 🐷蛋挞
  • 力荐

很多人喜欢公交车上那一吻,但我更喜欢结尾她们背道而驰却又忍不住回头的样子。

13分钟前
  • 河马煮死水槽里
  • 力荐

剧里的每一个时刻的存在和铺垫,都是为了让两位女主最终可以单独待在同一个房间之内。

18分钟前
  • 狼矛
  • 推荐

我与伊芙不相见已有一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她倒下的身影。那年,好多人死了,头儿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伦敦到阿姆斯特丹,打算跟眼前这个女人结婚。在婚礼现场,看见满屋子的人,致辞时又想起了她,嘴上说着“她死后我高兴多了”,心中却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眼神多次失焦地看着门口,期待着她的身影:你在哪儿啊~在哪儿?我们继续相爱相杀吧……

21分钟前
  • Fleurs.哼哼
  • 力荐

故事开始变得破碎,即便偶尔灵光乍现。从第二季就在走下坡路。

23分钟前
  • 眠去
  • 还行

点开第一集之后就在感慨“剧情上没什么进展,但Kenny还是一如既往地可爱哦嘻嘻嘻像一只壮壮的小牛”,四十分钟之后,我:???我不相信!我命令救护车在接下来的一周内立即赶到并治好大家的小可爱Kenny!立即!!!// ……绝了。编剧你没有心。

28分钟前
  • 般木般木
  • 力荐

建议改名成killing eve’s friends....女主男性朋友不好当..

31分钟前
  • Hujkdnd
  • 推荐

建议改名killing eve's friends

32分钟前
  • 魔幻不现实主义
  • 还行

没有哪部剧比杀死伊芙更让人上头!!没有哪个女人比小变态更有魅力了,没有!!!

35分钟前
  • i_fall_thee
  • 力荐

第一集太碎了,插曲再多点就可以变成mv了。三星观望。

37分钟前
  • 沈隱舟
  • 还行

这杀了我翘臀Kenny小可爱????ke彻底沦为粉丝向的烂剧,不如重温S1

42分钟前
  • 本能
  • 较差

第一集有点失望,一个星期一集真讨厌

45分钟前
  • Sea son
  • 还行

天,我的Kenny,編劇你死了。

49分钟前
  • 马里奥
  • 还行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伊芙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小变态的脸红起来了。

54分钟前
  • 隔壁三大爷
  • 力荐

“sorry,baby.”

56分钟前
  • 疯批读书人
  • 力荐

五星给一年来所有对第三季的期待,冲鸭

59分钟前
  • 喜东东三段
  • 力荐

依旧不懂高分出自何处,完全为了刺激观众而去鬼扯的剧情,把人物关系搞的玩一样,杀人也玩一样,这剧真的做不到夏洛克那种自然流畅,也就镜头处理稍微好一点,剧情真不行。

1小时前
  • 我叫里昂
  • 较差

怎么第一集kenny乖乖就给我人都被整没了??hello???

1小时前
  • 刘瑞球
  • 力荐

第三季很奇怪,前两季的锐意和魅力全都没了,简直像换了一个剧。但要说具体哪里出错好像又说不太上来,就是索然无味,一下子失色了。或许这样比较陡峭的张力也就只够撑两季?就像一发动车,听引擎声音就能知道是不是跑长途的料。

1小时前
  • 潘萌SoPhia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