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遇人生第一季

综艺大陆2018

主演:阿雅  徐熙娣  春夏  窦骁  毛不易  朴树  宋佳  范晓萱  李诞  白举纲  赵立新  陈学冬  

导演:赵琦

 剧照

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3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4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5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6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7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8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19奇遇人生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1:30

详细剧情

  俯仰天地,纵察人生。十位行者,十段旅程,从非洲到极地,用世界丈量心灵维度。9月25日起每周二晚8点,腾讯视频 《奇遇人生》用探索世界的方式探索自己。

 长篇影评

 1 ) 人世风尘虽恶,你以轻歌消愁

1

假如这档节目是在三年前的今天播出,看到第四期,毛不易说他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看到数百个在他面前死去的病人,“第一个在我面前死去的病人,是我本人的亲生母亲”时,我想我也会颤动着肩膀,汹涌又无声地恸哭吧。

三年前,是母亲往生后的第一个秋天,那时候情绪还很不平复,用一层薄膜包裹着自己,像一只躲在蚕茧里的蛾。整个人看不得任何讲述别离的影视作品,一看,这薄膜就挣破,就沦陷,就崩溃,偏偏还又尽找一些生离死别的视频来看,放任自我沉溺。

三年后,终于能够平和地接受这件事了,淡淡地,不去翻涌起,就算在任何场合聊起她来,也轻柔得很。就像是一个对你漫长的一生来说,都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的人,她先离开了自己,先离开了世界,先离开了这里,而已。已经能够语气平和、言辞舒缓甚至面带微笑地聊起她的离开,这件事了。

就像毛不易在这期《奇遇人生》里聊起他的母亲,神色平静,微笑着,没有任何翻江倒海的大幅度情绪的波澜。她已经被我们妥帖地安放在深软的心里了。

我们都已经走下去了。

2

阿雅,那个以前总是夸张闹腾的台湾女生,安静地坐在毛不易身边。

他们聊到时间。“时间是洪水猛兽”,他说。

是的,时间是兽,洪水般吞没亲近的人,将他们拉扯开、隔开,再也见不了面。但时间也是一剂良药,让分别后的人的伤口得以疗养,并不会愈合,但至少可以结疤,将泅红的血肉抚慰在硬壳之下。

毛不易身上就有这样一种结疤后的,日暮下的少年气。

说少年气,是因为我们,都没有长成一个合格的成年人模样,无法像身边大多数同龄人那样游刃有余地活着,某一部分的我们是停滞的,静默的,不再生长的,仿佛少年仍保留着尖锐、棱角、迷惘、忧伤与格格不入。

说日暮,是因为我们不够激进,不像朝阳四射那样具有攻击性,也不够有野心,永远与周遭的一切保持一种懒得融入的疏离,在这样一个追求物欲横流的当下,拥有木讷、淡漠、温和、疏离、沉静的性格,往往不被世俗价值观认为。

但人生的活法啊,谁规定只有一种呢。

所以《奇遇人生》让我们看到,人生走出原来的惯常模式,去往深山大海,去往风声象群,去往散落在繁华背面的台湾大大小小疗养院,去往“在别处”的人生。走出了时间与空间,过上一段又一段“奇遇人生”。

毛不易就这样弹起吉他,哼起歌谣,是自在如风、舒适安逸的。我们都找到自我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的方式,可以是写作,可以是绘画,可以是做手工,可以是唱歌。

尘土里那些清柔的轻歌啊,让无常的人生得到了疗愈。

3

这一期《奇遇人生》,阿雅带着毛不易辗转台湾各家疗养院,一路轻歌,给这些残障人士带去一些曾让灵魂感到欢愉的慰藉。

有一个95岁的失智老人林爷爷,陪他摇摇晃晃地唱起《甜蜜蜜》;给一个54岁的植物人做手臂复健,哼起《恰似你的温柔》;给一个92岁、长期卧床的严奶奶弹唱《兰州故事》,慰藉乡愁;帮一个躺在病榻上的老爷爷写歌,轻轻柔柔泉水般唱出来;给一个孤独的老奶奶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她口齿不清地说“爱你啊”,他回应她“我也爱你”;围桌吃饭时,他弹唱《一荤一素》,他说,那是他的母亲曾叮咛过的话,“我儿子每顿饭,得吃一个荤菜一个素菜”……

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并不能治愈他们身体的疼痛,也不能阻止他们生老病死走向凋零,但至少,让他们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曾有过这片刻的欢愉。我猜想,当那些老人或患者大声歌唱、跟着音乐作出回应附和的时候,是真的身心放松,也是真的舔尝到生之甘饴吧。

想到我的母亲。从前的岁月啊,无论日子多么苦涩,生活多么难捱,路多么难走,但总还会有一些永夜里的微亮时刻。她会在起早贪黑做着针线活儿或家务琐事的时候,不经意地哼起一些小曲儿。都是少女时代听来学来的电视连续剧的片头片尾曲,《济公》的主题曲,《渴望》的片尾曲“好人一生平安”,邓丽君、毛阿敏、那英,都是她常哼唱起的歌手。

她在晨昏里忙碌着或者静坐着,双手不停操劳,但哼出的音乐让她的脸色照耀出柔光,她入神,陶醉,闲暇,甚至自己也没觉察到自己怎么就哼出来了。苦难的人生中仿佛也唯有此刻,可以存留一丝慰藉风尘、擦拭风霜的安逸甜美。

人生太难了,但她还是没有忘掉这些轻歌,不是吗。

其实,我们也是一样。

很久以后的毛不易,在一档综艺节目里唱着歌出道,又在另一档综艺节目唱着歌慰藉他人,轻描淡写;三年后的我,似乎也能在看喜剧片的时候开怀大笑,能去畅游异国放心吃喝地旅游,能在一些欢趣的时刻重新唱起歌来。

人世风尘恶,是的,我知道,我们都知道。但能与之对抗、接纳,最终平和相处的,唯有轻歌消愁。就像《this is us》里劝慰世人的那一句,“我想也许有一天,你会变成像我这样的老人,并向一位年轻人娓娓道来,你是如何将生活带给你柠檬般的酸楚,酿成犹如柠檬汽水般的甘甜。”

眯起眼睛,哼起轻歌,在人世掸落一衣襟风尘,去忧消愁。哪怕,只是一点点。

 2 ) 朴树,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

对朴树最近的印象,是他唱《送别》时泣不成声的样子,当时慨叹,这是内心多么柔软的孩子,感受着那么真切的悲伤。

看到微博在刷朴树的真香,忍不住翻出《奇遇人生》看,从机场那一段开始,仿佛理解了,朴树的抑郁人生。

有毒的目光

他遇见阿雅,说有些后悔,后悔参加这个节目。那一刻的阿雅,平静而温和,我想正是这种不苛责的态度,让朴树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去尝试一下那个他以为的世界:那个世界有很多别人的目光,有很多自己不感兴趣的应酬。而无疑整个节目看下来,就是一场见证:见证自动思维如何在纠结中慢慢融化。

朴树说,他想做真实的自己,但有时候又要礼貌,担心别人不高兴。他自己的时候走台步很潇洒,但如果这时你告诉他,你走台步很帅,走给我们看看,他反而不会走了。就像他排练的时候练得那么好,但是当真正演出时,却紧张的不行。这是因为出现了他人的目光。拉康说,每个人都期待大他者的存在,在他人的目光中,看到自己,形成自己,知道自己是值得爱的还是令人讨厌的。这个目光最初是母亲,慢慢地是父亲,慢慢地是社会规则。所以,即使走上社会,你会发现,我们仍然期待别人的认可与赞赏。

理想中的他人目光是如其所是,又不是如其所是。就是妈妈看待宝宝,是充满了爱与期望的看着宝宝,宝宝心中慢慢形成,我是值得爱的,我是有希望的,但同时,妈妈的期待与爱又不是占据,即妈妈允许孩子成为他自己的样子,而不是妈妈希望的样子,这样的目光,是孩子面对接下来的世界的动力,是自我形成的雏形,即我带着妈妈的祝福按照自己的步伐去闯荡世界,而不是,我要去闯荡世界满足妈妈的愿望。一种目光是有爱,一种目光是有毒。我想,朴树感到的目光就是有毒的目光吧?他感到的世界不是他想要的世界,他想要去往的世界也不是他自己想要去的。为何他会给别人一种羞涩小男孩的感觉,或许就是因为,我们的目光对他更像是监督与束缚,而不是赞他如其所是。

我们国家对小婴儿有把尿的习惯,仿佛是历代传承下来的传统了,家人通过估量宝宝该尿尿了,就要在尿桶前把他,直到她尿出来或者身体打挺为止,这个把尿动作算结束了,而15-20分钟后,再开始新的一轮。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婴儿开始,什么时候尿尿就不是自己能够决定的,要在把尿的时候尽量尿出来,如果那个时候不尿,就变成了不听妈妈话的坏宝宝了。这只是所谓父母期待的一个众多例子之一,那如果婴儿从那么小开始,很多行为与意识都是被这样的行为包围呢?如果一个孩子不是乖孩子,就会失去父母的爱,他会怎么做呢?他努力的做父母期待的行为,会对自己的需要沉默,渐渐地忘记自己的需求。这是心理学家温尼科特称为的“虚假自我”,我得到了别人的喜欢,不是因为我真实的样子,而是我表现出了他人希望看到的样子。有的时候朴树总会给我们一种矛盾,在成为自己还是他人眼中的自己的一种矛盾。

朴树说 ,他36岁的时候在外界看,是生了一场病,但是对于他来说,是从零岁开始成长。我想他说的这场大病就是抑郁吧。外界评价抑郁仿佛洪水猛兽,躲而不及,因为它会让人不开心,会让人消极,会让人忍不住流泪,会让人质疑为什么活着,会让人选择结束生命?可是,抑郁却让人更加真实,抑郁是把这个世界所有的外在都剥光,看着光溜溜的自己的过程,外在的财富,外在的身份,外在的期待,外在的理想,外在的爱,那一刻全都没有意义了,从自我出发,我想要什么?我为什么工作?我要赚钱还是要出名?我要成为歌唱家还是成为歌者?我要找门当户对还是心之所动?一切的理所当然在这一刻都推翻了,甚至一无所有,在那个人性的最底层,我作为婴儿,不再考虑妈妈的目光,那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要去往何处呢?都说抑郁是让人深刻的,我想这个深刻大概就是对这些的重新思考吧?至于说,为何抑郁的人不快乐?当试图质疑这些“外在”的时候,其实是充满自责与内疚的?自责:自己没有成为那个目光中希望成为的孩子,内疚:自己要背叛这个目光成为自己。但是,他又说试图寻找自由与压抑之间的平衡,如果说自由是自在的成为自己,那么压抑就是符合他人期待的做出一些言行。我想他大概还无法完全背最初的那个目光吧?所以才要在成为自己与成为他人理想中的自己之间寻找平衡。

有毒的世界

我们常常跟抑郁的人说,多出去走走,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但实际上,让他主动出去走这件事对于他来说就是很大一个坎。就像朴树坐摩托车前与坐摩托车过程中的区别。在他的心中,这个东西或许是危险的,或许是无聊的,或许是自己不喜欢的,尽管没尝试过,但天然的有种拒绝。这种拒绝来自于什么呢?

曾经做过心理分析医生的作家爱丽丝.米勒说:对待孩子,在他们的头两年中,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可以塑造他,可以占有他,教他学会好的习惯,甚至教训和惩罚他。这时教育者不必大新会发生什么事情,孩子也不会进行报复。但当孩子可以反抗和表达他的痛苦和气愤时,想要摆脱加在他身上的不公正时,如果他的父母不能容忍他的反应(哭喊、悲伤、愤怒),并借助目光或其他教育手段加以制止,他责备剥夺了以他的方式来做出反应,这样的孩子就学会了沉默……如果孩子必须忍受对他们的伤害、屈辱和广义的强奸而不能做出反应,那么,这些事件也就无法融入他的个性之中,情感则被压抑,对需求的表达无法得到满足,而且没有希望得到满足。这就是一种无望的状态……会使大部分人陷入精神困惑之中。

据研究显示,抑郁的人会有一些自动思维:比如说外面的世界危险的,比如自己不够好,比如自己做事很不成功等。当最初的屡次抗议总是被镇压的时候,最佳保护自己的方式无疑是沉默(即不动),就像鲍温说,当儿童面临跟母亲的分离,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抗议,第二个阶段是从抗议升级至绝望的程度——他们大哭大闹,拒绝同任何人接触——而在第三个阶段,孩子则突然完全安静下来了。他们终于以无动于衷的姿态认可了他们所处的环境。而这个在成人这里,我们会称为习得性无助。如果反抗也是那个样子,那剩下的其实是对环境的不预期的期待。就像朴树说,我不喜欢坐摩托车,我不喜欢录制节目,都是对外在世界的一种经验性的回避,与其挣扎不如留存体力,渐渐地,对外在世界不再好奇。

节目中,从朴树不给音乐人唱歌而送唱片,到后来的想主动跟大家分享一首歌,尽管看似有点不符合当时情境的歌,我们看到是一个慢慢打开的朴树。尽管觉得这个世界很危险,但经过尝试,还是找到了融入世界的方式。在这里,看到朴树内心的挣扎,让我们感到格外真实和感动,谁不是那个渴望得到表扬的孩子?谁不希望做那个父母喜欢的乖孩子?只是有些人知道自己是乖孩子,有些人不知道,有些人试图逃开成为自己,有些人在抱怨中依偎在父母的怀抱中不想长大…….

 3 ) 春夏这个女孩子——《奇遇人生》第二期

朋友圈刷到小S铁粉推荐这个节目,随手点开瞄一眼的那个瞬间就让我这枚80后想起了小时候最爱看的每周都在蹲守的《正大综艺》。形式上当然完全不同,同时也有别于其他一些娱乐节目看着做游戏答题完成任务的嘉宾们跟着一起着急、焦虑。那种洋溢着爱与自然的、平缓的气息,和充满神秘感的气氛,对于整天坐在格子间里的我来说,既令人怀念又心生浪漫,既觉得安心又倍感新鲜。

第一期陪小S去非洲看象,她给我的感觉真的和以前很不一样,整个内核变得柔软而清脆易碎。不再是那个被大S控诉五妹娘(她们的狗狗)去世的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的死小孩(笑)。也可能是我之前不够了解她,但还是想说生活真的可以让人的外壳看上去愈发勇敢坚强,内心脆弱的地方却越来越禁不起刺激,好像牙根处的敏感神经。不小心碰到就是一阵难以控制的钻心的难受。

告别小S,昨晚看了第二期——追逐龙卷风的人。看到“龙卷风”这个词,唉,年纪大了就是很喜欢追溯过去。第一次知道龙卷风是在《绿野仙踪》这个故事里,是一场龙卷风把桃乐丝带去OZ国,遇到了那么多可爱的伙伴,启动了后面那么神奇的冒险旅程。最后也是龙卷风带桃乐丝回家。

对于龙卷风的认知完全来自于此

所以她们要去追寻龙卷风这个举动好像拈起一小块童年的希冀,虽然对于现在的时刻保持“成人式清醒”的自己来说已经很明白所谓追风,恐怕无非也就是一通分析气象信息然后大家吵吵嚷嚷的拍照录像最后ok任务完成就地解散而已,为什么还是想看下去,为什么没干脆关了视频去搜索下关键词“龙卷风”去看刷出来的一堆资源。大概是因为我对春夏这个女孩有点感兴趣。想去了解她。

知道春夏是因为她拿到金像奖最佳女主的时候有豆瓣友邻在广播说新晋影后是我们大豆瓣出身,点进链接发现这个女孩。。好像没有那么漂亮,好像身材没有那么高挑纤细,好像有点普通。唯独她未加修饰的眼睛,亮,那种光芒中即使钝感的我也能感受到纯真,慌张,和渴望。娱乐圈少女千千万,形形色色的善睐明眸里面,还是这种没有刻意讨好,没有故意装出来的深沉或不屑,天然去雕饰的灵动吸引人。总忍不住去猜测她看到的世界是不是和我看到的不一样。

节目中春夏全程几乎无所谓“造型”,不施粉黛,头发也是随意的披散或者绑个简单的马尾,T恤牛仔裤防风外套,大咧开嘴巴放肆的笑容,毫无模式感和营业感,甚至有点像我在念书时身边某个整天埋头在研究室书堆里的同学。

她谈了自己的本名,谈了自己的一些经历和对现在工作的态度,谈到了自己的婚姻观。她说家里的女性,所有的女性,都离过婚。所以她自己对于婚姻其实是充满忧虑,因为无法从自己的长辈身上看到婚姻幸福的影子和家庭生活幸福的影子。相比起对婚姻的期待,自己好像只想去拍十套婚纱照。想要从婚姻生活中获得幸福和愉悦,又害怕自己没能力维持。因为自己没有学过如何去维持。

前面也说过我自己是一个钝感的集合体,看到这不禁感慨敏感纤细的人在事情发生之前真的会想好多啊。

日语里有两句俗话叫「案ずるより産むが易し」(生小孩之前这个那个担心一堆而实际上基本上都不太会有什么大问题)和「習うより慣れろ」(有很多事情与其等着别人把经验和知识传授给你,不如自己在亲身体验中慢慢去习惯它)

我自己就一直是这样,事情还没有发生,与其焦虑不安、畏缩、担心,不如总之先放手去做。即使遇到挫折也未必都是坏事。即使中途放弃了,最终失败了,我始终相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心够大,任何事儿都不算事儿。不过下面的观点春夏说得很对,要在事先尽可能的丰富自己,做好准备。在“我”这个大大的世界里面,为对方多准备一些令他惊艳的东西。这样感情才比较能够持久。这种自我完善是自己未能做到的,要好好反省。

不禁发出和阿雅姐姐一样的称赞:这个好!

除了婚姻观,追风的过程中遇到的一段似乎成功已经近在咫尺但是却又在一瞬间离他们远去的小插曲也让春夏说出了如下的感受。能看出这个女孩子她好像,并不会那么浮躁。浮躁真的太可怕了。从娱乐圈到我们整个社会,现在就是一个很着急的状态。想要的多,却不愿付出太多,对于过程也经常不耐烦。然而这样“等不及”的人生又谈何获得脚踏实地的真实幸福呢。

后来这位马丁大叔对春夏说:

相信春夏肯定也已经领悟到其中的意义。马丁大叔送给她那块粉色花岗岩的时候她皱起了鼻子,我都忍不住鼻子一酸,人人都说女孩子要一直一直勇敢坚强,然而现实中又有几个女孩子能真正做到(比如文首提到的小S,你觉得她做到了吗?)。就。。。真心希望春夏能够做到吧。她这么美好,尽量的,别让自己的丰富的情感成为自己的障碍。

节目接近尾声时果然她们还是成功追到龙卷风了。但是在这一刻我甚至觉得这一程到最后也没有追到龙卷风其实也挺好。有没有追到好像一点都不重要了。

谢谢阿雅,谢谢春夏,谢谢安利我这个节目的朋友。因为你们我又度过了内心丰盈润泽的一个晚上。

ps.无比期待范晓萱的出场(笑)。

 4 ) 《奇遇人生》摄影师手记——堪景查亚峰(待续)

奇遇人生

一部叫做“奇遇人生”的综艺纪录片,最近在豆瓣评分里以9.2分的高分炸开了以往以往综艺片的排分榜。我心里按耐不住的欣喜井喷了,即使去菜市场买菜也对抠门儿的鱼老板咧嘴笑,鱼老板被吓坏了,因为以往我都是对他的货挑三拣四......

18年年初我的好朋友孙斌一个电话过来,问题有没有兴趣拍摄大洋洲最高峰查亚峰的攀登,知我者也啊!不久一个人陌生的电话打进来,自我介绍是奇遇节目组的导演姓欧,电话里简单的聊了几句便约定某日某时在十一郎“郎哥”的咖啡馆见面。

到了约定时间,一个身材中等大眼睛的哥们如约而至。太像了太像了,我心里嘀咕着,太像《陆上行舟》的男主演克劳斯·金斯基了,大眼睛里透着忧郁,在之后的接触里我慢慢发觉这哥们跟《陆上行舟》里的男主角一样,怀着理性主义的情怀披荆斩尽奋力前行。我喜欢这样的人,因为有那种看别人的故事发现自己影子的代入感,何尝不是我也是那种认定一条路就走到黑的人。没有客套直奔主题,两人迅速沟通了关于拍摄的基本想法。会面结束后我继续挖了下聊天中提到的信息,《奇遇人生》总导演赵奇,摄影指导孙少光,项目发起人阿雅,拍摄对象窦骁。天了噜,都是我喜欢的人!赵奇导演在纪录片行业里无人不晓啊,出手的每一次纪录片必斩获大奖。孙少光更少摄影界的大神,经手的大片无数,阿雅也是我特别喜欢的艺人。

窦骁就当是自家兄弟了,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拍他了,15年的美国行,16年的乞力马扎罗......其实我真的把豆豆当成弟弟还是在乞力马扎罗。那一次是攀登海拔接近6千米的非洲最高峰,这个山峰屹立在赤道线,几乎是拔地而起的突兀出非洲平原5千多米,我们一行人需要从海拔几百米的地方一直徒步到山顶。豆豆几乎是刚刚结束一部片子的拍摄就来到了非洲,与上次的美国之行不同,这次我们要在山里同吃同住同行接近一周的时间。人是感性的动物,遇到跟自己一样的人会自然而然的亲近起来,随着海拔的升高一行人的情感距离越来越近。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立志从事户外纪录片拍摄的人来说,我心里很纠结,一方面想跟拍摄对象走的更近,另一方面想从独立的没有情感影响的角度客观的拍摄。海拔3600米的时候,豆豆面无血色,血氧只有不到40(正常应该是百分80左右),那时候我担心的是他登不了顶拍不到完整的故事。

最后一天从海拔4900的地方开始冲顶,豆豆越来越疲劳,远远的看着他都是在向导的搀扶下一步一步挪.....我到顶峰等着安静的等着,这个时候我知道了无论如何他都会登顶。出发8小时后豆豆到了顶峰,疲劳缺氧高反的状况都映在了脸上。见到我时,他是说:哥,我们是不是要拍些登顶的镜头?我说是。他稍微深呼吸了几次,然后换了一个人一样,满满的阳光和活力站在我的镜头前说了很多关于登山的感悟,好像在平原一样的活力。说完后一下子瘫坐在地上,表情痛苦。摄像机后面我的眼泪很不争气的夺目而出,他跟我弟弟一样的年纪,为了理想付出难以想象的努力,他完全可以靠颜值靠炒作,为什么要这么拼命这么努力,我心疼......

6月我跟欧大明导演如期来到印尼进行前期堪景,我长的丑人品又不好,所以在海关被索要小费,因为穷我没给,结果被标示了不良份子,导致我第二次再去的时候差点被关小黑屋。从海滩上都是肉肉的巴厘岛海滩我们转机到蒂米伽,下了飞机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平行的世界。从机场到住宿的酒店,车窗外的房子几乎没有新的,低矮的铁皮屋顶的房子比比皆是,向导提醒我们这里治安很乱不能随便上街。入住的第一个酒店叫做”大铜酒店“因为这里有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房间里床上潮湿的都能拧出水,枕头下面是各种小虫虫的家,不管白天晚上只能依靠空天活下来,据说这已经是当地条件不错的酒店了,而且后来我也看到运送我们到达这里的机组就住在这里,如果不是没有好看的空姐我估计后面几天还会住这里。到达的头天晚上我就被清脆的啪生惊醒,好像是从空调传来的,看了下没有异常。过了半小时,眼睛余光看到有动物在墙上动,走进一看是一条肥肥的壁虎叼着半截蟑螂储备享用,在看桌子上还有一半小强的尸体,原来是小强爬空调自杀了,然后肥壁虎过来加餐。

雨季的蒂米伽不好玩,糟糕的天气让我们在山下呆了足足四天,这个小地方没什么好玩的,当地地接就带我们每天换一家饭店吃饭,结果吃了不到两天就吃完了。想不出来干啥,地接就开车带我们去一个码头看海,一路行驶过去40分钟,不到5分钟就离开了城区进去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地貌。路边稀稀落落的人家,几乎没有一家是完成的墙壁完整的屋顶,路上的行人也大都赤着脚。到了码头,稀稀落落的几艘船,岸边几乎人家都是把房子用木头搭在水面上。这里的海没有蓝色,深褐色是接近黑色的那种,淤泥里是各种各样的垃圾,一群孩子就在这样的水里游泳嬉戏。我看到了大明脸上的忧郁......这个世界我们看不透,我们只想好好的活着。

天空不总是阴沉车,趁着一个少云的空档我们一行人飞到了查亚峰的大本营,当地的向导已经搭好帐篷等我们了。这里海拔4000米多一点,对于我来说适应的很快,但是同行的其他队员略痛苦。王小宁,一位看起来仟弱的女孩子,其实她已经完成了好几座山峰,不过这次来身体状况不佳高反严重。王辉,北大山鹰社的前辈,体能不必多说。孙斌,当地向导嘛,不说了。大明,状态还好,据说是第一次到这个高的海拔,以前爬的最高的是香山,我怀疑他是强忍痛苦。由于天气的不稳定,当晚讨论第二天就冲顶。大明以开始表示不上去,堪景到这里就差不多了,话落还不到一分钟就后悔了。于是我们纷纷鼓励他,暗地里把台阶搭好,于是一致决定全体人员冲顶。第二天因为大家人品都很好(除了我),老天给了一个好天,不管速度如何我们都登了顶。我一直冲在前面测试着自己前进的速度,到了合适的地方就停下来观察拍摄角度,登顶后我对正式拍摄有了一些把握,除了几项要提高的,我觉得能完成拍摄的任务。

傍晚下山,大本营帐篷我们几个人热烈庆祝了一番,盘算着明天下山飞到巴厘岛嗨皮......然后第二天第三天都是大雨,我们几个的计划完全落空了。冷雨中,孙斌交给我们打德州扑克,然后他居然拿到了皇家同花顺,可惜不是在赌场上。

风雨总会过去,我们也在耽误两天后来到巴厘岛大鱼大肉的嗨皮,小明同学也放下了些许担心,胸有竹笋了。

回来后,我总结了堪景的情况,觉得正式拍摄时我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体能上,要求我上升的更快。二是高海拔操作适应能力。于是每周三次训练,每次200个俯卧撑200个引体向上,这是户外运动拍摄的基本要求,一个户外摄影师必须比拍摄对象在体能上有优势,这样才能在扛着器材的情况下跟的上拍摄对象。在丽江玉龙雪山我去给穷景体育拍摄越野跑,在海拔4500玉龙雪山尝试了无睡袋无帐篷露天睡了一整晚,然后第二天凌晨精神饱满的拍摄一天的越野跑比赛,我觉得我可以完全应付7月的正式拍摄了。

待续

 5 ) 纪录片从业者眼中《奇遇人生》的解锁方式

作为一个拍纪录片儿的,看《奇遇人生》的过程真是刺激。

首先,赵琦孙少光的名字对于我们来说,比小S和阿雅还如雷贯耳。对于大众来说,纪录片可能是小众的。但在纪录片圈儿内部,其实那人声是十分嘈杂的,分派也是相当多的。基本上跟黄埔军校初期似的,俩人仨主义。关于什么才是纪录片,什么才是真实的讨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主义关乎信仰,它很重要,可是说到底,它应该是没有扛枪上战场,自己没死不说,还能打赢那么重要吧。

当然,得有底限。当然,得尊重真实。这种事一旦讨论起来肯定是各有各的固执,想想都累,就不说了。那么就说一说圈儿里的神奇人物赵琦孙少光。他俩是一伙儿的这个不用说了,拍地震的《殇城》,得了艾米奖的《归途列车》,院线纪录片《千锤百炼》,这些他俩都是一起扛过枪,一起受过伤,然后一起越飞越高的。

对,这里说的他俩做的这些个纪录片全都是所谓的商业纪录片,这也是圈儿里给他俩的分类。可说真的,分类什么的从来也没见他俩在乎过。因为他们不是走写论文路线的,走的是玩儿点没玩儿过的路线的。赵琦是纪录片国际合作玩儿完了玩儿纪录片院线,纪录片院线玩儿完了玩儿VR纪录片。孙少光是拍人拍够了拍动物,拍地上拍够了拍海底,衣服都穿十几二十块钱不用洗直接扔的那种,随时准备在泥里滚,气候地形越极限就越兴奋。他们的成果纷纷得奖的得奖,大卖的大卖,纪录片市场上刀刀见红,战无不胜。

其实战无不胜是件挺没意思的事儿。所以前两天突然发现《奇遇人生》这档被叫做综艺真人秀的节目的时候,我不禁拍了一下大腿。这家伙哥俩真会玩儿啊,玩儿到综艺去了。

因为他们哥俩,第一次看节目让我感觉自己是站在摄影机后面的。说真的,综艺和纪录片的结合真是不容易,对于两者来说都是。小S不太适应八小时汽车行程的时候,那感觉就好像快综艺在抱怨慢纪录片一样。小象突然失踪的时候,我甚至感受到了赵琦在追逐故事情节的发展时,突然发现可以拥有大起伏时突爆起的那条青筋,以及对动物拥有无限悲悯与情爱的孙少光那大踏步的紧张和担忧。我甚至觉得他一定会爱上瑞秋,但结尾看到瑞秋的女儿的时候,替他惋惜的同时又觉得自己实在是太八卦了。

在这个节目里,赵琦没带假的,他是带真纪录片去的。提前对各种能预料到人物特点,反应,拍摄场景做预判,预设,然后等着真正实际发生时做迅速调整。一句话总结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说真的,敢把纪录片这个特点带到综艺里去,我觉得赵琦全凭艺高人胆大吧。

但预判之所以是预判,就证明很多事情很多时候最后都不是按照最初判断那么发生的。比如春夏。这姑娘无论从电影角色还是微博人设,都稍稍带有不作不死的那种味道。要是我是在摄像机后面的那个人,就会做出她和龙卷风的关系一定是直扑过去的那种预判。我甚至会提前给孙少光买点儿零嘴儿什么的然后跟他说万一姑娘跑了拜托他能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暂时放弃一个镜头和我一起先把姑娘扛回来再说。毕竟扛人这事儿还是得靠老爷们儿和女汉子,怎么也不能靠阿雅。可是万万没想到,在那么接近龙卷风的时候,这丫头居然不下车。那来干啥来了呢?哎嘛我觉得出于我比赵琦年轻,经验没他丰富的角度,我是会允许自己的心拔凉拔凉,在拍摄期间至少颓个一晚上的。这样一来,这本来就带有作死特质的一集的根本不就被动摇了么?

赵琦显然也急了,随后春夏挺生气的在采访里说赵琦问她为啥不下车,让她觉得挺郁闷的时候,作为一个拍纪录片的,我真是心疼了赵琦好半天。姑娘,你一个任性,差点动摇了预判时整个行动的根基啊!

冷静冷静,不按综艺想,再回头按纪录片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拍过那么多人生,一个个都挺复杂,有几个是按预判来的呢?人生自有自如的,也有迷失的。有坚强的,也有脆弱的。有些人的确是难过时不知道要哭,开心时不知道要笑的。其实这不是在演,而是因为她当下并没有找到自己,所以感受不到自己真实的感受而已。这样的春夏,其实躲在车上和朝着龙卷风狂奔而去的感受未必有什么不同,因为她还没有找到感知真正自己的方法,也就是说,现在的她所感受到的是,没啥感受。

这一点上,能够感知自闭症病人世界的追风者martin看的清楚。所以他送给春夏一块石头,主要为了送给她一段话:强大起来,做自己悲喜人生的主人吧。

比起作死的姑娘冲着龙卷风狂奔而去来说,展示这样复杂的人生是不是显得高级多了?

高级在真实,这就是真实的力量,纪录片的力量。

PS,说句题外话。在追风者出于安全的角度不停催促大家上车的时候,我听见了孙少光的声音。他叽叽歪歪的喊道:"下去就上来,下去就上来,老半天一个镜头都没拍,那就别拍算了!" 然后他就下去拍去了,人家说该上来了他也不上来。

大哥,那可是龙卷风啊!但作为距离你还很远的同行,真心为你的叽歪而骄傲,赞一个!

 6 ) 《奇遇人生》:这档明星真人秀节目,凭啥有豆瓣9.2分

大自然的美是免费的,但抵达大自然的美又很残酷地按等级划分

开播不久的《奇遇人生》收获了极好的口碑,其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分,是近些年来评分最高的国产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由主持人阿雅发起,每期节目阿雅会陪同一位艺人,前往一个非凡之地。首期节目,小S探访非洲大象孤儿院,播出的第二期节目,春夏到美国去追龙卷风。此后朴树、窦骁、毛不易、宋佳等明星都将分别与阿雅踏上“奇遇人生”。

《奇遇人生》豆瓣评分自开播以来一直维持在9分以上

乍一看,《奇遇人生》的形式并不新鲜,有点像以前电视台上扎推出现的《花样XXX》与《向往的XXX》的结合,都是明星结伴到某一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一段奇妙的生活。

但节目看下来,我们很容易发现出二者的区别。一是,《奇遇人生》中明星角色不断退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真人秀冠以“慢综艺”的概念,不设置复杂的游戏环节,也不设定人物的角色性格,将明星放置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在流逝的时光中,让明星关注生活、体验人情冷暖;但在这一节目形态中,明星仍然是整个节目的看点,明星之间的性格差异激发出的龃龉和冲突是节目戏剧性的来源。因此,围绕着《花儿与少年》《中餐厅》等的话题都是哪些明星之间怎么了,而不是不同文化间的差异与碰撞。

《奇遇人生》小S与阿雅去非洲看大象

不以明星为噱头,《奇遇人生》有自己的追求。每一期节目开篇都有这样的字幕:“地球,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人类七十四亿四千万,当我们凝视世界时,世界也凝视我们,当我们遇见他们时,我们也遇见了自己。只有出发才是一切的开始。”也即,它所要探讨的是,渺小的个体与浩瀚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大自然里那些玄妙的事物,才是节目的主角。

小象的丢失,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

二,《奇遇人生》少了其他“慢综艺”节目中对生活的事先“剪裁”和“构造”,少了剧本和设定,凸显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奇遇”。就像第一期,小S与阿雅到非洲看大象,她们不曾料到会遇到两头小象丢失的意外,打乱了原本的拍摄计划,她们更没有料到会直面大象被猎杀的惨状;第二期,春夏与阿雅追龙卷风,这不可预期的风,你根本也不知道能不能追得到……前路的旅程,是真正的未知。但所有的遇见,又都令人惊奇——大自然虽不时反衬出人类的贪婪和弱小,但大自然又无私地以它的美馈赠人类,无论是日暮时分的非洲草原,还是追风途中的一路风光,都美得那样安静无言,那样动人心魄。

在自然的大美之中,人是会获得一种类似于基督教中“神圣感应”的,即人会在内心产生造物主的存在和他的至美、至真、至善和至高的感悟,甚至成为一种信念。我想到的是毛姆的一段描述:“你有一种灵魂把肉体甩脱的感觉,一种脱离形体的感觉。你好像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美,仿佛‘美’是一件抚摸得到的实体一样。你好像同飒飒的微风,同绽露嫩叶的树木、同波光变幻的流水,一切都息息相通了。”

阿雅和春夏

《奇遇人生》想抵达这样的效果。阿雅曾说:“参加这个节目一定需要他本身的感知力和思考能力很强,因为这样我们进到一个环境的时候,他才能获得,自己有反馈。” 因此,当小S发出那一段“我觉得不管力量有多小,你就是做”的感叹,当春夏追风后思考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时,我们丝毫不觉得这些段落是老套的心灵鸡汤,我们相信这是在与大自然短兵相接时瞬间收获的“神圣感应”,是奇观、奇人、奇遇,带来的对自己与世界关系的反思。

好的“奇遇”,不仅是让节目嘉宾有感触,也应该让观众有足够的代入感。《奇遇人生》在这一点上也做得不错,它不断强化和凸显出真人秀中的“纪录”元素,以接近于纪录片的方式呈现出来。节目总导演是知名纪录片导演赵琦,他是第一位同时获得艾美奖、伊文思奖、金马奖、圣丹斯大奖和亚太电影大奖的中国人,在纪录片领域赫赫有名,他的整体把关,让《奇遇人生》风格真实而舒服;节目的摄影孙少光,中国最具国际声誉的纪录片摄影师,他的加盟,让《奇遇人生》拥有了电影般的质感,大自然的美纤毫毕见。

如果要说不足的话,《奇遇人生》与很多“慢综艺”一样,无论是它所展示的“奇遇”还是“生活”,似乎是专属于明星这一阶层的。非洲的大象,美国的龙卷风,印度尼西亚的查亚峰,这些“奇遇”于普通人而言可望不可即,大自然的美是免费的,但抵达大自然的美又很残酷地按等级划分。会否有属于普通人的“奇遇”?那种就在我们身边,却又为我们所忽略的“美”?发现这样的“奇遇”更难,给予普通人以“奇遇”的可能,也更伟大。

——首发澎湃有戏——

 短评

讶异每期嘉宾的选角导演太对我口味了。如果说小S、范晓萱、宋佳这些我喜欢的女明星是让我看到她们深入的另一面,那春夏、朴树、毛不易这些对人生怀有阴翳和厌离之心的艺人的出现,更是让我觉得遇见同类与找到同温层。

3分钟前
  • 不良生
  • 推荐

10年前徐熙娣说 她绝对不出台湾 就想在家呆着 看到大怂逼变得这么勇敢 鼓起勇气去改变世界 真好啊

7分钟前
  • icy在游水
  • 推荐

难得看到这么安安静静说事的综艺,没有花字特效和尴尬的鬼畜

11分钟前
  • Particle
  • 推荐

5星只给小S和她的姐妹淘。我爱小S,她是我的永远的人生灯塔。摆脱内地综艺不要再让小S和那些恶心做作鬼一起拍节目了,就让她永远和姐妹淘在一起不行吗!!!

15分钟前
  • Ricky🔆
  • 力荐

如纪录片一般的综艺,追问的是人与自然到底该如何相处这种终极哲学话题…立意很高,在喧嚣的世界里敢做这么不讨好的综艺,为腾讯点赞👍

20分钟前
  • Yan
  • 力荐

真的不要太棒了!尤其是第一集让小s来开篇,用大象做立意!

21分钟前
  • DUNKEERKE
  • 力荐

首播集关于保护大象。看到大象🐘被猎杀,鼻子被抛在一边,冲击力真的很大。希望综艺少点娱乐化,多点人文关怀。

23分钟前
  • 濮渔
  • 力荐

太寡淡了,拍摄的内容和谈话的感悟其实有点脱节,有点强行深度的感觉

25分钟前
  • Vincent
  • 还行

偶尔看到了好的节目……报了仇似的痛快。

27分钟前
  • 乍暖
  • 推荐

因为春夏所以看了第二期 像是流水一样 很平淡也很流畅自然 虽然这期很难找到素材 但也能感受到制作团队的用心 一定会有人说不喜欢春夏,但她就是这样,脆弱而坚强着。她是粉色的花岗岩石,她是没有那么柔软的春夏。

28分钟前
  • Cyril
  • 推荐

吃饭时随便看的,完全没想到这么好,像只是个人剪辑的非洲纪录片,阿雅和小s在里面的状态相当放松又舒服,看完获得了内心的平静。想认识瑞秋也想去大象孤儿院。

32分钟前
  • cassarino
  • 力荐

非常感动。想起多年来对阿雅和S的印象都是S常常在康熙嘲笑阿雅是男的,印象中这对好友只要同台出现,从来就不缺什么笑料。不料多年后的今天她们一起出现在一个综艺节目却完全没有在搞笑,收起了年少时的活泼和直爽,却多了一份沉稳和真情流露。很难得的一档综艺,能沉得住气,去探寻生命,情感。最后,愿每个生命都被温柔以待。

33分钟前
  • 高达君
  • 力荐

安静地呈现,有万钧之力。

36分钟前
  • sex_robot
  • 力荐

有点想吹爆窦骁这期,迄今四期以来最爱,满足了我的一切需求,看得过瘾!未知、冒险、刺激、超出负荷、遗憾、本以为登顶即胜利没想到下山也是危险重重。且完全被窦骁圈粉!这一期的过瘾,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有语言沟通的顺畅,以及窦骁不同于之前两位嘉宾的是,他是真的平时在做这件事情的人而非一个初次体验者的身份。

40分钟前
  • 任小妞
  • 推荐

赵琦导演是真的厉害,我才知道前四期的正确解读是要连在一起看,从开始的幼象代表新生,第二期春夏代表懵懂的青春,这一期窦骁代表向上奋斗的青壮年、阿雅代表面临抉择、稍感疲惫的中年,再到下一期毛不易体验临终关怀所代表的迟暮之期,这妥妥就是一个时间轴啊!

44分钟前
  • 长安一夜雨
  • 力荐

这才是真正的高水准,高规格,良心制作的综艺节目!不愧是赵琦亲自挂帅的节目内容,没有脚本纯靠外界环境挤压艺人释放真实情感!不愧是孙少光担当摄影指导,每一帧画面构图都美到炸裂!整整50几分钟,每一秒都在说着两个字“牛逼”!

46分钟前
  • 万万先生
  • 力荐

春夏太可爱啦why not? you're young, you could be anything you want to be.太会鼓励人了吧 非常好看 我找回了看旅游卫视的感觉

47分钟前
  • .
  • 推荐

吹捧过高,形式大于内容,“设计感”过于强烈,为了“遇见”而“遇见”,毫无人文之美。你们真不觉得整个过程都很无聊吗?

49分钟前
  • 魔都狮子头
  • 还行

终于有了一个正常的国产综艺节目了。以及小S才是保存了少女感的女明星好不好?!?!我S真美,私心打5星。

54分钟前
  • konnok
  • 力荐

喜欢镜头,美又有温度。

57分钟前
  • 鹅大仙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