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记录片英国2015

主演:内详

导演:BBC

播放地址

 剧照

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3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4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5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6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7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8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19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3-23 12:48

详细剧情

  纪录片讲的是让5名中国老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  中国式教学的特点是严厉,时间长。中国学生在一些知名的国际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  但是,用中国的教学方法来教育英国的中学生可行吗?参加试验的老师和学生又是怎么想的呢?他们有什么体会?  首先,作为试验的一部分,中国老师接管了一个由50名学生组成的9年级的班。  这些学生在四个星期的时间里,要穿统一的校服,每天早上7点到校,在校时间长达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休息时间。每周还要举行一次升中国国旗的仪式。  而课堂上主要以记笔记为主。同时,还要参加集体练习。学生们还要负责打扫教室等。

 长篇影评

 1 )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输赢真的重要吗?

这个纪录片的概念真的清新脱俗,但看完之后不免有些失望。

四周的教学时间太短了,欠缺说服力;剪辑太过稀碎;太少的重心放在英式教学上;穿插的授课片段很难看出各个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

总之拍的太浅显了,剪辑就是灾难,而且这么好的概念,真的还能挖地再深很多。不知是剪辑的问题还是节目组能力的问题,整个纪录片看来更像一场“闹剧”,一直都是人云亦云、泛泛而谈的状态。

我很希望节目能把实验的时间拉长,在其他国家开几个分会场或者从短短的四周里精细展开探讨,但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短短的3集就像戏谑地开了个玩笑,令人大失所望。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题材,但拍的就像把小白鼠扔到火星上任其自生自灭,始终严肃不起来,也深刻不起来。好不容易有一些方面要切入讨论了,却又总是戛然而止。

最后中式教育赢了,但校长不过是耸耸肩,说:“我对结果并不惊讶,因为这些学生不管怎么教,都会表现的很优秀,这和如何教学没有太大关系。这的确能挑战最有能力的学生,但真的是好的培养方式吗?那对我来说不像是童年,更像是牢笼。”

真的是自命不凡吗?真的是高傲吗?真的是“输不起”吗?究竟哪种体制才是更适合学生的方式呢?我倒是觉得校长说的很对,很多人混淆了“输赢”和“是否适合”之间的概念。就好比比赛哄婴儿睡觉,把他打晕过去和慢慢安抚,哪种方式能让孩子更快安静下来?第一种胜出,但并不合适,也只能是短时的胜利。让婴儿安静下来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更快睡着,但哄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孩子,而不是为了安静。中式教育在这方面出现了偏离,它选择了更快安静下来的方法,而不是对婴儿更有益的方法。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育人,而不是攀比分数和成绩。

“中式教育基于权威、纪律与残酷的竞争,以学习为中心,英式教育则以学生为中心”。中式教育只是短时见效的,是短暂的胜利,我希望能听到更多人说:“以学生为中心(而不是分数和成绩)的教育是更好的、更人性化的,它更能教育出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孩子”,而不是一味凭借暂时的胜利欢呼雀跃。

我希望有一天当中国的孩子疯狂计算一道题时,源头是对知识的渴望,而不是对考试的措手不及。为什么中学生总是称学习是束缚?因为中式学校只是为了填补知识而进行教学,而原本学习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的,好奇是学习的原动力,填鸭式教学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知识的兴趣,也许他们的分数更高,但学习中鼓励自主探索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真的必不可少。

输赢并不重要,考试分数的高低也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从中到底学到了什么?中国式死板教学方法更像是一种高效的应付,而不能称之为“传授知识”和“学习知识”,这种方法学的快,但忘的也快。学习更重要的一面是教会学生面对生活、处理问题,而不是应对考试和提高分数。

另外,我很在意“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胜过几乎其他的一切。我并不讨厌学习不好的人,也不反感不爱学习的人,真正厌恶的是那些没有教养的人。很多人觉得中国孩子“讲理”,有“教养”,但我觉得中国孩子的“教养”其实是一种“惧怕”,怕老师、怕家长……因为教养更多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中国孩子还没厉害到“自学成才”这份上。很多人嘲笑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放纵”,不懂得“尊重”,但其实在更多中国学生的内心世界里,他们和英国的孩子一样叛逆。都是青春期,也都还是孩子,不应该有B站弹幕里轰炸般地调侃“哪国孩子高低贵贱”。

在我眼里,刷的题再多、高考成绩再高,没有教养都是一样的失败。我反感现在的教育,因为高考没有考过“素质教育”“教养”“尊重”……学校也没有教过,尽管这些是很抽象的词,但并不代表其不重要或不存在。也许纪录片中的英国学生是很“放纵”,但他们的学校有素质教育课程,一码归一码,有没有是一回事,其他都是后话,况且这些学生都是青春期精力旺盛的孩子,他们本没有恶意。素质教育在青年时期的影响并不怎么显现,但成年之后却极为凸显,既然有“素质教育”的概念,那它也一定有其正当性和重要性。现在的一部分网民素质偏低,就是教育失格的体现,“素质教育”,无疑会跟随并影响人的一生。

最后,放三组令我印象深刻的截图,分别是:①体育考试②中英文化和教育的差异③中国文化和教育 ⬇⬇⬇⬇⬇⬇⬇

👇关于体育考试

看体育课上的Joe感触颇深,英国的体育老师说:“你坚持下来了,你要为自己感到自豪。虽然你的体育不好,但你也有自己的长项。”而我想PRC的体育老师则会说:“你要减肥要多锻炼,你跑的慢就会被别人甩在后面,别的科目再好也没用,你要对自己负责。”两种说法没有对错之分,但英式教育不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每个孩子都能保持自信。我觉得走向成熟的表现是先建立自信而不是直接面对挫折,想学会游泳就要先有救生圈,而不是直接跳进冰水里扑腾。

👇关于中英文化和教育的差异

👇关于中国文化和教育

???

⬆“在中国,我很希望看到教育能更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还是那句话:生活中不只有学习,教育中也不只有成绩,教育的目的终究是育人,而不是攀比分数和成绩……

 2 ) 教育的背后是尊重


我同样是接受我朝填鸭式教育长大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人就国外的文化教育洗过我的脑,但莫名其妙的就是从小开始就一路在内心琢磨一些问题,从小学就开始纠结为什么考试排序题正确答案就一定是先刷牙后洗脸,我先洗脸后刷牙又有什么问题呢?到后来奇怪这个公式为什么是这样的,学这个公式又有什么用呢?再到人与人的尊重难道不应该是相互的么,凭什么谁就应该天然地被尊重呢?为什么大家都要按同样的方式去生活呢?

就这么一路纠结着高中毕了业,考上了我朝所谓的985、211,调剂到了自己完全没选过也没想选过的专业。现在很感谢这个给了我很多积淀的专业,感谢学院踏实有风骨的教授们。这些是我意外的收获,但实际来说,任谁都还是希望学的是自己喜欢那个专业吧。可我们没有时间去发现发展自己的兴趣,因为那些都是不务正业。小时候是我爸在耳边跟我念叨那些是不务正业,随着慢慢的长大已不需他来念叨了,因为这句话会适时的自己跑出来阻挡,当你有一天你觉察到的时候只有一种好可怕的感觉。

回想高考生活,在我记忆里最鲜活的居然是跟同学一起翘自习课打乒乓球,数学课上跟人学着下围棋,当然还有深夜面对习题时的那种焦虑的感觉,那种你不知道自己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却不得不做的焦虑感,而这种焦虑时时刻刻伴随着我直到现在,甩不脱。

毕了业做了一份与专业与兴趣都没什么太大关系的工作。奇怪的是学习的兴趣却越来越浓,麻省理工高数公开课,让我搞明白了很多一直学不明白的数学问题。现在都还记得自己跟老公现学现卖矩阵在生活中有什么什么样的用途时的那个兴奋劲儿,那是人生中第一次发现数学的乐趣和意义所在。迷茫焦虑时爱看的星座运势跟一直在探索的适合自己英语学习方法念头碰撞出了星座运势翻译的爱好。

我花了六年时间去确定这份能养活我自己的工作以及与之相生的生活方式真的不适合我,付出的代价是长痘两年快毁容的脸和抑郁的倾向。有人说结婚是人生的一次重生,这句话对我来说是适用的。老公的包容和鼓励,让我第一次觉得原来我可以从绷紧的橡皮筋状态停下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但随之而来的是另一种纠结,凭什么我去过我想要的那种生活,他就要顶着压力去负担我俩的生活呢?只因为我这根橡皮筋马上要断了,而他的弹力系数比我大吗?我无解。

我一路看着这个纪录片一路吐着槽,老公每每听到吐槽都半开玩笑地跟复读机似的回应我:“因为天朝人太多了!”

对于这个大环境我无力改变什么,我对这个国家能做的贡献能做的抗争,也许就是不带来生命到这个世界上了吧。也许当有一天人没有那么多的时候,我们能学会尊重,尊重自己,尊重彼此,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3 ) 关键是相互融合,而非孰优孰劣

纪念假日的最后一天,我花了整三个小时一口气把这部在中英引起热议的纪录片看完,作为一个应试教育走过来的中国学生,直至如今步入职场,感慨良多。
首先,不得不赞叹现代化的影响和魅力。试想,如果研究机构只是闷头做了这个为期四周的试验,不对外公开试验的全过程,最终也仅仅将结果公之于众的话,那么定没有如今这番大众对于教育体制的深思。
无论各界对BBC的这次纪录持何种态度(或断章取义、或英国公立学校的代表性等),单从这一点而言,它应当是成功的:它第一次将两国的教育体制放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进行比较(哪怕还只是阶段性的比较)。当看到英国教师们从最初的心存偏见、胜券在握的得意,到最后心有不甘、甘拜下风的无奈,当我看到中国教师从最初的温柔谦和、手足无措,到后来几近崩溃,却终尝胜利的喜悦,我突然感到,教育本身所孕育的复杂性,原来在不同的土壤之中,它的发展是如此不同,它与两国的教育理念、文化传统、竞争环境等多个方面息息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不同的教育体制并非如意料中的那般水火不容。或许第一、二集有意识地集中呈现出中式教育“水土不服”的症状,但教学主任依然对学生集体做操这件事充满好感,并想象着全校学生共同做操的壮观场景;或许英式(公立)教育更倾向于诱导式,兴趣式教学,可一旦考试迫在眉睫,同样需要加紧复习,争取通过;又或许英国的学生们更多的以自我为中心,对于“服从”不屑一顾,但看到他们在临考前投入复习、在体育场上认真测试,在考场认真做题的模样……我相信,中英教育的差别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至少不是二元对立那样不可调和,毕竟他们都在做同一件事——教书育人。
如果以“教书育人”作为教育的核心任务,那么在我看来,中式教育的特点是“教大于育,以教带育”,而英式(公立)教育则恰恰相反,即“育大于教,以育带教”。两者的侧重点和立足点截然不同。我想,这很大程度上的确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有关,正如纪录片反复强调的那样:英国学生的家庭可能有着相对优越的生活条件,而中国学生却往往面临着百里挑一的竞争压力。对此,有人提倡素质教育,有的则直言由于竞争环境的存在,应试教育更符合现实的需要。但在我看来,如果执意以对立地眼光去看待这两种方式,那么结果只会是两败俱伤。
我想,英国教育人士之所以会做这个试验,绝非出于炫耀英式教育体制的考虑,而是的确发现了自身教育体制存在的不足,在英国学生整体学习生活看起来很美的外表下,学生成绩与他国学生的差距正在日益明显。而中式教育自不必说,应试教学从考试制度诞生以来就被活生生地“批判”至今,但有谁能否人,它依然是广大师生家长们内心的主流。双方都不是绝对的赢家。
若以“目的论”的视角比较两者的教育方式,可以形象地概括,中式教育是谋“生存”的,而英式(公立)教育更像是谋“生活”的,前者为的是在今后未知的人生道路上拥有战胜他人的一技之长,后者为的是在五彩缤纷的世界中找到那个真正的自己。有谁错了吗?我觉得没有,两者都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前进着。因此,对于这次比较,分出胜负只是一个结果而已,比结果更有价值的在于能从中去审视各自教育方式的得与失(我更倾向于“失”)。当第三集最终以中式教育全胜的结果谢幕之时,庆幸之余,我不禁有些忧虑:害怕我们自己会被这个胜利的试验结果蒙蔽而沾沾自喜,全以为获得了教育领域的话语权。然而,真理是在反复实践中的检验的,而不是一次,更别提这个结果并不权威,也不长久,科学性和综合性有待商榷。
我之所以小小泼一下中式教育的冷水,绝非对它嗤之以鼻,毕竟我从中获益良多,若没有从小“填鸭式”的教学推力,我真不知道自己在如今的职场上还有没有如今的抗压能力和竞争实力。我只是觉得,考试的胜利对于中式教育而言已经习以为常,我们的着眼点绝不能停留在胜负之上,而应将更多的精力去钻研他国教育的优点之上,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相互融合。如邹老师鼓励和引导差生卢卡复习数学的方式用的正是“我相信你有潜力”这样的鼓励教学法,这绝不是应试教育的主流。
如果非要给这场比较定个胜负,我想说,在成绩公布的那一刻,中式教育赢了,而在这之后,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英式教育倾斜,因为从近日的网络舆论和报道中,我似乎看不到我们对于中式教育认识的忐忑不安,而是旁征博引地讲述着中式教育对于英国精英教育(非公立教育)同样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如此下去,英式教育输掉的只是一场试验,赢得的却是长久的反思,进而获得的是融他人之长的实际行动。而我们中更多的人却可能还停留在那个都在60分以下的胜利成绩上。长此以往,失败的可能还会是我们。
我认可我们的教育方式,它扎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浸染在现实的中国社会之中,尤其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因为我们没有英国学生优厚的生活条件,如今没有,今后也不可能人人都有(试想,中国如果人人实现了无忧无虑的生活,那地球的资源早就枯竭了)。但我更希望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可发展的,可兼容的,极具海绵一样的吸收力,充满弹性而富有生命力。毕竟人的一生是由“生存”与“生活”两方面组成的,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半都将是不完整的。我想,英国教育部门也正是在现实中闻到了“生存”压力的味道,方才做此研究的吧。总之,当今后我们再次探讨这部纪录片的价值和意义时,千万别再纠结于那个孰优孰劣的胜负之争了,而是让其成为两国沟通教育哲学,相互融合互补的最佳注脚!

 4 ) 醒醒,别傻了。

这纪录片有个很糟糕的导向性没有人注意吗?不是这纪录片在偷偷地玩偷换概念,就是国内的观众在默默地偷换概念。
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这群英国老师自己都没意识到,这片子并没有说明我们的教育比英国的“好”,而是再一次体现了c国教育的特点:靠大量时间、集中化管理、大量重复训练的方法达到知识强化和分数竞技目的。说简单的就是谁比谁背的牢,而我们的方法仅仅就是重复+时间堆积。
这真没什么可称得上成功的,因为这只是技能培训而已。让一个人的脑袋自主活跃和自如使用知识才是教育的关键。而且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光靠疯狂记忆是创造不出新的东西的。
也就是说,这次比拼,分数的胜利只是目前为止设立的游戏规则内的胜利,而这规则只体现了分数=时间*工作量这个基本公式的成立。
而在其他考核标准下,这种教育方法是未知甚至失败的。

第二,英国本国多年来教育松散和质量玩命下滑本来就是世界闻名的问题,这片子更多是做给英国人看后反省的。(也就是说中国教育挫,英国教育更挫,但两者相对来说,是“精英”教育吊打“屌丝”教育,而c国的教育仅仅是在知识堆积层面是胜利的!),中了bbc下怀还高兴的,我只能说,醒醒,别傻了。

ps:我不是否定知识储备的重要,而是说储备的目的是“用”,是靠它们活的更像个“人”,如果储备了半天都变成烦恼以及和人比分数的造成的痛苦,并且深深地堆积在你记忆的沟壑里,更甚至因为这种竞技在不断失去廉耻、良心,那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灾难。这群孩子才上了三周!你让他们试试12-16年都这样?

另外有人会说牛的人在哪都牛,别老诋毁c国教育。没错,但是你能要求全部受教育的人都牛吗?如果能,我还tm要你开学校干嘛?


如果嫌我说的没水平,此君的文章值得借鉴: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7562386/

 5 ) 其实不是老师在因材施教,是制度在因材施教

    涉及文化冲撞的节目,像大学生了没的两岸学生交流,或者是BBC的这类节目,一定会引起巨大讨论。虽然不是很喜欢论辩,但是还是来说两句。

    直接说重点,在第一集里面,其实有个点很关键,就是中国老师与英国老师在小考之后谈到,你们有多套大纲,你们有IGCSE,你们有BETC课程,从而适应不同的学生水平。这似乎就是整个一集里面从体育课开始,到各类课反复强调的一点。
    但是除此之外,老师们很有方法也在这一集里面被强化了,具体来说就是数学课与体育课。英国的老师看起来总是这么有方法,他们能够进行所谓的“因材施教”,坐在学生中间一个个解答问题,我们也一直觉得西式的教育非常尊重学生主体,这一点我倒是想留在后面谈。
    其实很明白,我们以前总是说高考的问题,我倒是想避开这个来谈,因为毕竟每个国家的学生想入大学都要考试。可是以我曾就职的国际学校来说,一开始大家都是学IGCSE,从而可以拿到最漂亮的分数去好学校。可是如果你拿不到升往高二年级需要的分数,你很自然的就只能去学一个相对弱一点的课程体系了,然后你能申请到的学校与专业就开始变得有限。这就是英国老师所言的,有时候你可能需要牺牲掉一些难点知识去讲一些基础的知识。因为如果一旦换成弱一点的课程体系,就像从高考直接变成职高考试,这个难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样,能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他理解得了的东西,他都能有一种满足感。
    但是吊诡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中国的家长往往宁愿拿到高考的那个分数才让他死心,也不愿意你过早的就把他的孩子给审判了。一年以后,有的孩子将不得不去往不同的课程体系时,就会有家长质疑,为什么我的孩子只能读这个体系了,那他以后的升学就会有很多限制blahblah。这也是人之常情,我交了同样多的学费,你要在高一结束就告诉我,我的孩子技不如人,而不是等到高三那一纸分数下来,这也有点勉强。所以,在国际学校内的推行尚且有阻力,更大泛围的实施值得讨论。

      其实这部纪录片,可以看到很强的剧本痕迹。这与国内真人秀里面旅行系列大同小异。先可劲的制造麻烦,顺带黑下你,再慢慢的展示你的努力,帮你洗下白,没什么差别。
      一来,想都不用想,一定是各种阻力,这种阻力我觉得更多来自文化,而并不是教育本身。

      我重点以纪录片中展示的教师主体,谈数学课与体育课。
      体育课,学生要跑1000米与800米达标,这符合中国国情吗,符合。有小胖子跑的不过关。这时候我们当然可以说制度是冷漠的,但是这里面的中国老师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只会拿着秒表掐时间的机器,而那个英国老师在不停的鼓励学生。
      我很感动那位英国老师的很多话语,这是肯定的。可是关键是,中国的老师真的就那样的“冷漠”吗。是很无奈,因为制度总是一板一眼,可是就算是这样,我们也常常鼓励学生“do your best”,或者“尽力就行”,中国老师真的连关心与鼓励学生都不做么,连类似的话都不会说么。当然,英国老师从话语上更具人文关怀,但是我不认为这里体现的面向就是很具有代表性的。

      其次是数学课。
      数学课形成的二度对比在于,学生们上中国老师的课没有听懂正弦余弦,上英国老师的课听懂了。
      我们仔细分析一下这里的几分钟内发生了什么事。
      其实我没觉得中国老师做的有任何不妥的地方。从黑板上能看出,他从定义来讲这个概念。而且他也用了一个三角形,勾股定理算三边后,开始讲正弦余弦为哪边比哪边。
      英国老师难道不是讲正弦余弦的定律吗?他是的,只是他从读音出发,告诉学生们怎么记忆。所以知识点是一样的,方法上有所不同。英国老师的方法更容易让英国学生接受。
      这里也是有点心酸。毕竟对于老师与学生而言,英语都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他也是很容易想到这种方法。但是我也看过台湾的培训机构,用歌声的方法让学生去记忆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看的时候总觉得很荒谬,想着正弦余弦多大个事儿还要唱歌。但是在这里,我们似乎从这个纪录片中传递的观点是,英国老师很有方法,学生们一听就懂了,这多少反而有点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了。
       我们当然希望数学课也变得有趣,可是从概念出发的讲解,与把握发音的记忆,这更多的是方式不同而已,要传递出高下的概念,我私人觉得有点勉强。

      我觉得在这部影片中,BBC的初衷是有意思的,毕竟文化的交流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是难免的,但是剪辑出来的偏向性,多少有点严重了,我们甚至可以直接得出结论:在最后的考试中,中国的学生,要么没有英国学生考得好,要么考得好了一丁点,丁点到可以忽略不计。
      这仅仅是因为水土不服吧。如果中国的老师教中国的学生,英国的老师教英国的学生,最后考试一下,这才是更公平的考试吧。不过很多人又会说了,咱们能不以成绩论教育的高下吗。我当然也不想用成绩来论断,我只是针对BBC的这种评判标准,提出质疑。
     另外,关于剪辑,具体的可以参考网易新闻关于此纪录片的报导。
      
      可能吧,我在内心深处还是一个“如果我有认真的付出我也希望得到相应尊重”的人。所以当我看到sophie这样的孩子,我内心有点堵。这第一集,之所以我越看到后来越堵的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中国的老师也有在很认真的备课上课,而仅仅因为“水土不服”,就让学生也不爱、校长也质疑起来,而且从中还直接上升到了一种模式的高下上。我倒是很想看看,英国人是怎么教育sophie这样的孩子的,她的成长之路,到底教育会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作用。
      
      最后来说一点,我当然觉得西方的教育,从关照学生的角度做的更好,从人文性做的更好,但是仅仅从这样一个案例进行推导,我觉得还是值得商榷。
      而且向西方学习,课改这东西,哪家学校不再做呢,与学生对话、小组讨论、让学生参与其中,谁不是心中都时时默念呢,如果需要教师提纲契领之时,就上升到喜欢记笔记喜欢填鸭,这也多少有点以偏概全吧。况且美剧《摩登家庭》里面,LILY犯了语法错误也被老师狠狠批评了吧,最后还闹到家长出动,奖惩制度,谁不用呢(特别有意思的是,在那一集的最后,其实导演是偏向于那个保守的老太婆的,因为LILY说了,她上课东西讲的很清楚,甚至导演还设计了家长在对话中犯了语法错误被保守的老太太纠正那一幕)也许你的人生中遇到过连你都鄙视的老师,但是说实在话,就像连着视频中的中国师一样,谁不在课堂上想办法,又真的是大多数老师都不在乎“你有没有尽力”么。

     本集中有一句话我是最赞同的,教育这个事情本身,一两天本来就看不见成效,得靠等。老师一边想办法一边有耐心,学生慢慢,一步步适应着老师的节奏来,课下与老师更熟悉更信任,课上更配合。四十天的结论,还是有点草率了。更何况,还是中途临时让学生转换跑道,就更难了。


     我挺希望BBC能把sophie还有那个坐不住的男孩,换成英国老师接手后的状态,继续拍一拍,这样可能对比更鲜明。

 6 ) 自由散漫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以笔名发表,载南周知道)


不久前,BBC播出的《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国式课堂》纪录片“火”了中国,再次引发了关于中西方教育的广泛讨论。

这个纪录片分三集。片中,5名中国老师被派往英国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由50名13—14岁的青少年组成的班级代课一个月,用中国式的教育方法来教授英国学生。在伦敦时间8月4日和8月11日前两集播出后,微博上就炸开了锅。不少网友痛批中国式教育:压抑思想自由、刻板、毫无创造力,简言之,害人不浅。

但在伦敦时间8月18日播出的第三集,结局出现了巨大转折。中国班和英国班接受测试,中国班完胜。但这并没有赢得中国网友的认可,他们将其视为高分低能的体现,认为西式自由散漫的方法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造力。

中国式教育的功过是非我们这里不多评价,我所感兴趣的是:网友心心念念的自由散漫真是西式教育的真相吗?自由散漫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吗?

(一)公立学校自由散漫,但问题也不少

首先,BBC纪录片选取的试点中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Bohunt School是一所公立中学,这非常关键。在英国,中学也分公立和私立,而二者之间的学生素质、教育方法有着天壤之别(欧美很多发达国家都是如此)。

公立中学依靠的是国家资源,因此学校规模大,福利很好,免学费,上课氛围自由松散,学生课业轻松;而私立学校学校规模很小,入学门槛高,学费高昂,学生课业任务相当繁重。总体而言,私立中学的水准远高于公立中学。以学校为单位的A-LEVEL(英国的“高考”)成绩全英排名为例,前100名学校中,私立学校占90%,前300名中,私立学校占80%以上。

虽然不少公立中学在教学质量也很优秀,但只要是公立学校,学生都是良莠不齐,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旷课率极高。像Bohunt School是英国最好的公立中学,但课堂同样乱成一锅粥。近年来欧美制作的一些优秀电影,一涉及到公立中学,表现出来的都是这种种乱象。

比如瑞恩·高斯林主演的《半个尼尔森》(2006)、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的《课堂风云》(2008)以及艾德里安·布洛迪主演的《超脱》(2011)。影片中,公立学校福利完善、自由散漫,教师和学生确实是平等的,因此学生在课上与老师抬杠,用粗话骂老师,对老师拳脚相向,散播老师谣言,向校委会告老师的状……不少原本满怀理想的老师面对这个崩坏的系统无能为力,《半个尼尔森》中的历史教师丹•邓恩在毒品中寻找慰藉,《超脱》中代课教师亨利•巴赫特则成为加缪笔下的“局外人”。

因此,不少网友从BBC纪录片里的中西碰撞,诸如女生上课时哭着跑出教室,中国老师几乎要被逼疯等等,得出中式教育摧残人性的结论,就过于偏激了。英国公立中学的学生本来就习惯了上课自由、课后作业少、下午三四点放学回家,你让他们的英文老师严格一点,他们照样哭闹。这在根本上与中式教育无关。

(二)私立中学之严苛不逊于中式教育

如果这些中国教师是到英国的私立学校去呢,呈现出的面貌是否会有不同?

在看到这个纪录片后,曾在1997年——2008年期间担任英国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如此评论:“如果这5位老师来的是伊顿公学,那他们肯定都会很开心。因为这里的孩子能力都非常强,不会让中国老师失望。”

一语道破玄机。伊顿公学是英国最知名的私立中学,学生要想进入该学校,从六岁就要开始准备,然后经历重重严苛筛选(包括家庭条件)。一旦进入,就得遵循学校的严格管理:集体生活(学生每隔三周才能回家一次,其余周末一律住校)、严格着装、重视体育、高强度的学习,并不见得比中式教育轻松。电影《死亡诗社》就是欧美私立中学严苛教育的一种缩影。

其结果是:伊顿公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可是获得A-LEVEL最高等级分数的却占了总数的35%,并占据了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另外一组数据显示:31%英国国会议员接受过私校教育,英国首相卡梅伦、前首相布莱尔、甚至是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也都是毕业于私立中学。

正因为如此,英国的公立教育体系广受民众诟病。在看完BBC纪录片后,英国社交网站也非常热闹,但几乎是一边倒地对英国公立教育表示担忧。在很多英国人看来,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的教育实际是“愚化英国中下阶层,维护精英阶层的稳定”。有钱人家子女进入私立贵族学校接受严格的精英教育,进入社会上流阶层,而平民阶层子女在公立学校里岁月静好、自由散漫,结果是竞争不过他人,再次堕入贫困,进一步加强了阶层固化。

澄清这一事实并非为中式教育“洗白”,毕竟我们的“填鸭式”教育与人家的精英教育还是有差别的,更何况我们的高等教育真是败得一塌糊涂。

但是我们仍须明白:自由散漫远非西式教育的全部真相,那只是西方政府为公众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公共产品,怎可当最高标准来模仿呢?真想反思中国式教育也要看清问题、找对靶子,一叶障目不仅于事无补,还可能误入歧途。

 7 ) BBC的讨论区关于这个片子的评论是这样的

BBC在网络上的播放链接后面后一个讨论区,我去看了一下,感觉他们还挺羡慕我们的中式教育。我把排在最前面的几条跟帖翻译了一下,英文不好的可以凑活看一下。原帖:http://www.open.edu/openlearn/education/debate-what-can-british-schools-learn-the-chinese-education-system


讨论:英国学校能从中国教育体系中学点什么?

最近的研究好像显示了这么个结论:中国夸自己的教育体系是世界上最好的之一,而英国只能远远的跟在后面。经过长时间的关于竞争力和纪律的研究,我们也很清楚的看到为什么中国教育被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另一方面,也有报道显示,中国渐渐更倾向于让学生接受英国式的教育,因为中国家长们认为,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更有创造力。

所以,你怎么看?



态度
Josh Powell

中英两国的教育体系都只有一个问题:学生如果态度不对,就不会接受和适应好的教育方法。

中国的教学方法没有问题,然而接受这个需要好的听话的乖学生,中国学生从小的环境就要求他们乖乖的,所以他们可以和这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很完美。

相反的,用这种方法去教育散漫而没有纪律性的学生,只会酝酿冲突。英国学生习惯了和老师讨论问题进而弄懂问题(虽然有些很冒尖的学生也不喜欢这种通过讨论来学习的方法),英国相对宽松环境的下,学生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更能匹配。

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学生知识的增长和理解力的提高。相比之下,中国学生学的更多,理解的也更好。

之所以这样也是因为态度,(像中国)对学生更严格,于是得到了更好的学生,更好的考试结果,(而像英国)允许学生松散随意,于是让学生有了一个不一样的童年,让他们自己也更多样化。

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倾向于中国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和学生都适应这套方法之后,学生的不会胡来,我们也不再鼓励学生的那些愚蠢的行为,让学生树立一个简单的信念和观点:相信权威(中国式教育),他们就能更成熟。



不懂得珍惜
Baby Hip hop

我是一个中国姑娘。

我只是想说,这些自律性差的英国学生,太不懂的珍惜了。我来补充点事实:你们六点半起床,我们六点或者五点半就起床了。你们还能做早操,但俺们国家早操都被跑步取代了,有些地儿干脆连早锻炼都取消了。我以前学校的早操,则直接就是广场舞。在中国,眼保健操在中学时期就直接取消了。

还包饺子,还课外活动,还扇子舞,我勒个去,更是想都别想。我们一上午四节课,早上还有早自习,下午三节课,中间还夹杂个自习。我没有晚自习,应为我在七年级。

我觉得英语教学也应该改革,增强学生的学习意愿,同时减少中国学生学习的障碍。

还有,中国学生嘴上口口声声要改革,但实际上顶多也就是想想。我毕业这多年了,改过吗?



英中两国学校体系对比
Liz Court

这个节目中的英国学生看起来是典型的英国年轻学生,他们很难长时间的对一个事情集中精力。而相应的,中国人则从出生开始,就被家长、远房亲戚、老师还有其它年长的人,灌输了一套完全不一样的准则,关于服从、自律在中国人成长过程中,简直就是他们的一部分。

现在的英国年轻人远没有我们那个年代的人懂礼貌守规矩啦。整个英国社会都没有以前那么懂礼貌守规矩。现在的年轻人模仿的是他们的家长和周围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的老师们不得不如此拼命的工作,去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去循序渐进的诱导和激励学生的原因。想想我们这些五十年代六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人,我们当时多么有礼貌,多么会尊重人,从来不会粗鲁的和别人讲话,和现在的年轻人相比有云泥之别。

这个节目也没有显示教育对于年轻人的重要价值。在中国,他们工厂流水线一样的生产学术成功。中国很擅长学生们通过考试,但是他们不教小孩如何思考如何探索如何变得有创造性。 中英两国的教育都各有利弊,但是一点,中国那种绝对服从权威的路数绝不能强加在英国学生身上,然后就指望英国学生神奇的变乖。

还有一点,千万莫忘记了,同志们,这是电视节目——主要是为了娱乐而产生的东东。如果你们能看到被导演剪掉的地方,那才更有意思咧。



教育VS训练
B Hartwell

教育和训练是两码事,同志们一定要拎得清哇。

中国的教育体系是被某种价值观驱动的:无论你赞同与否,这些价值观可能和这些名词有关系:家庭、责任、努力等等等。

然而,英国的教育体系好像是被其它的东西驱动的(这些东西我们也不太好称呼其为价值观)。这些东西可能是:及时的奖励、有意思的内容、时尚、现大洋等等等。总体来说就是一些非常功利的取舍,也就是说我们更多的是在想:我是从选择A得到的好处多一点呢,还是选择B得到的好处多一点呢?哦,顺便提一句,自由并不是价值观,因为它本身表达不出自由到底是为了什么。

比如在第一集里面的一些例子:我为什么要学数学?我学了数学有什么好处。中国人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并不是一个有形的商品,而是一种价值观,刻意为之努力的那种。

所以中英两国的教学方法之间巨大鸿沟,你一眼就看到了。

在英国,或者说现阶段的绝大部分西方国家,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只是被训练为一个合格的消费者,也仅此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有了这么一套教育体系的原因,所以,我们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短评

老大帝国的姿态确实不同,去参考世界其他教育方式的魄力,本身就是不同寻常的务实和谦逊。然而这片更像安慰那些公立学校的英国家长的。那位男外附的老师去eton, fettes,恐怕又要感慨比中国学生更甚的纪律性了。同样哈罗的老师去个“建民中学”,一样无计可施。这是对象的差距而几乎无关教育体制。

4分钟前
  • Clement_ZG
  • 推荐

全片流淌着喜剧气息 尤其校长天生的逗逼气质让人笑了一阵又一阵 还有俩胖妞特别出彩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8分钟前
  • 韵外之致
  • 力荐

被选中的50个孩子内心OS:真是日了狗

13分钟前
  • 青山惠都
  • 推荐

要我说,这片子美其名曰是在进行社会实验,其实就是在耍猴。通过展示中国式教育呆板,严肃的一面让满足自己虚荣心的意淫而已。中式教育从来剧不仅仅在课堂上而已。这么一群毫无尊重的孩子表现在屏幕上,让全世界都看了看英国式的未来会怎么样~~~

15分钟前
  • Riobluemoon
  • 还行

一群老师一个二个看起来好像都言之凿凿,但都说的是英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中国的中学怎么样怎么样。别人一环套一环联系紧密,形成体系,我们一环套不上一环,相互扯皮。拿中国中学和英国中学比是一件闲得无聊的事情,拿我们在畸形体系下畸形的最强部分和别人正常体系下正常的部分比,有意义吗?

17分钟前
  • 还行

孩子们挺聪明,之所以顽劣吵闹,除欺生之外,还是在调动全部气力、直觉和理性排斥一个荒谬的东西。中式教育是流水线,大批量产出零件和羔羊,应试教育只教学生套公式,搞疲劳轰炸,理念也是基于国家主义、集体主义无条件泯灭个体差异顺从权威那一套,创造力想象力、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皆被扼杀。

22分钟前
  • 匡轶歌
  • 还行

这个视角很有趣,很好玩当然也有很尴尬的一面。三集下来,不是开心中国教育获得胜利,也不是幸灾乐祸西式教育输了。更多的是其他有趣的小细节:ep3妹子因为Zayn退团大哭,还有Rosie,Sophie这些人的成长。真的好喜欢这几位中国老师,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了他们的努力哭了。

26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在国内就使用英语上数学课科学课的老师,怎么可能代表中式教育,根本是大部分国人都无法触及的精英教育吧……

30分钟前
  • 还行

真tm日了狗扑了街咯,没想到开场的十分钟就把我那像被人点了一万年的笑穴Duang的一下给解开了 这群熊孩子跟校长有种一开口就neng得人家笑出眼泪笑断气(最招大天朝学生讨厌的广播体操居然是腐国娃最欢乐的时光~校长你也太勇猛了想推广到全校)就冲腐国娃哈哈也要追其余两集

33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推荐

据说中国的老师和摄制组说我们现在不这么教学了,但是摄制组非要让他们表现“中国特色”,也是醉了,而且英国人看到的是“这帮熊孩子真丢大英的脸”中国人看到的是“傻逼中国式教育”哈哈

38分钟前
  • 文心十
  • 还行

我还是推崇英式教育,也许是我不够坚强或是过于敏感,对我而言,中式教育实在是太痛苦了。虽然高考表现还算不错,但中学阶段所经历的压力、焦虑和恐惧现在想想还如噩梦一般。觉得中国学校并非不愿以学生为本,实是不能。英国学历不高的工人也能活的体面,中国穷人家的孩子不学习就永无出头之日了。

42分钟前
  • beta
  • 推荐

其实东西方孩子的心智和天性本来没多大差别,就是环境的影响使其产生天壤之别。中国式教育好似web 1.0的成熟期,整体高效,微观却很单一;西方教育就像web 2.0的初级版,自由交互,但是面窄流量慢。所以现在国内一些外国语学校的多融合性教学方法更受青睐。喜欢伦敦腔,还不错的纪录片。

44分钟前
  • 老泰瑞
  • 推荐

让你们英伦风,穿上我们的校服看你还英伦的起来么

48分钟前
  • 姬长安
  • 推荐

叫个人主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突然来接受集体主义式的教学?这不是在搞笑是什么!真想叫“Skins”那帮熊孩子来上这课,把老师全部气死~~~

49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近来忙于校对父亲日记的书稿,看片不多。倒是看了几部纪录片,比如表现一战的《他们已不再变老》、电影人生平的纪录片《奥黛丽》、《阿涅斯论瓦尔达》等,有的分几次看,有的实在提不起兴趣看完它。倒是这部BBC的三集纪录片我很快看完了。 四位中国高中教师,操着英语在英国学校用中式教学方法教学一个月,与同时用英式教学的同级学生做考试对比;虽然分数上小胜,但也给观众留下了许多可思考的问题。中式的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比对方多至少三分之一,主要方法是讲、记、背,它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一些机会;虽然增加了一些体育、手工等集体教学的形式,优劣也难以说清。 总之,纪录片作者技艺熟练,纪录的几位中国教师和英国学生形象也生动、丰富,值得观看。

54分钟前
  • 谢飞导演
  • 推荐

逗!我看英国的风评大部分人都是觉得这帮孩子很丢人一幅未来药丸的哀嚎,国内看客非要说这是在黑中国教育是未免太自我中心,拍这个不便宜的好吧,人家只是为了反映自己社会现状引起自己民众的思考,谁没事儿砸钱花时间是为了围着你转啊

58分钟前
  • Sailor Meow
  • 力荐

其实,只要是学习,想要学得到知识,就要求静心、专注,认真。这点到哪里都是一样的。而中式教育过分放大了这一点。它却要求每个人对每个科目都要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全精的目标,让学生疲惫,适得其反。相反,英式教育则是,自己选择。有的放矢,这是健康的生活

1小时前
  • mol
  • 力荐

那些从小听到大的老师话术被译成英语说,真是好笑啊哈哈哈

1小时前
  • 葱的
  • 推荐

在我看来,制度完全就是一场谋杀,它试图巧妙的隐藏阶级差异,消灭个性和想象力,用一种暗黑的未来异化青少年,只能强化群体意识,孤立个体,排斥创造,教师都是意识形态的合谋者。

1小时前
  • 力荐

我妈说:这只是纪录片,中国老师在中国课堂上比这凶多了= =

1小时前
  • 默认死亡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