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箱

综艺日本2014

主演:木村珠莉,佳村遥,千菅春香,高野麻美,大和田仁美,西地修哉,吉野裕行,山冈百合,松冈祯丞,松风雅也,茅野爱衣,中原麻衣,高木涉,桧山修之,斋藤宽仁,滨田贤二,沼仓爱美,松本忍,山川琴美,小柳基,间岛淳司,高梨谦吾,伊藤静,日野麻里,小伏伸之,叶山郁美,米泽圆,井泽诗织,小林裕介,樫井笙人,福岛润,樱井孝宏,高桥李依,菅原雅芳,岩田光央,高桥伸也,横尾麻里,野濑育二,小西克幸,兴津和幸,森谷里美,青山穰,田村由香里,保村真,宫田幸季,手冢宏通

导演:水岛努,今泉贤一,菱川直树,湖山祯崇,畑博之,守冈博,平牧大辅,太田知章,高岛大辅,小森香织,仓川英扬,熨斗谷充孝,菅沼芙实彦

 剧照

白箱 剧照 NO.1白箱 剧照 NO.2白箱 剧照 NO.3白箱 剧照 NO.4白箱 剧照 NO.5白箱 剧照 NO.6白箱 剧照 NO.13白箱 剧照 NO.14白箱 剧照 NO.15白箱 剧照 NO.16白箱 剧照 NO.17白箱 剧照 NO.18白箱 剧照 NO.19白箱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2-03 20:35

详细剧情

所谓的“白箱”,是指在动画放送之前,专门制作赠送给参与了动画制作的工作人员们的录像带,其本身拥有着令人感动的悠久历史,因为这些录像带通常都被装在白色的盒子里,所以被成为“白箱”。   一直坚守着自己理想的制作人宫森葵(木村珠莉 配音)、个性认真但有些懦弱的原画师安原绘麻(佳 村遥 配音)、怀才不遇的声优坂木静香(千菅春香 配音)、CG画师藤堂美沙(高野麻美 配音)和容易沉迷与自身兴趣爱好的剧本作家今井绿(大和田仁美 配音),五个个性迥异的女孩,朝着顺利完成白箱的梦想共同努力迈进,在这条并不轻松的道路上,会发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长篇影评

 1 ) 动画怎么照进现实?

最近上映的Sakura Quest让我想起了这部早被安利然后被搁置的片子。花了两个星期慢慢看完后,觉得是相当有意思的一部作品。

PA向来擅长萌系动画,而在《白箱》上的发挥可以用稳健、保守来形容。单看本片的制作,在同时期的深夜档动画算是中等偏上的水准。但是其涉及的题材和表现手法,就算不能说是一枝独秀,在同类型动画里也是极其新颖罕见。

动画开头,以主角宫森葵为首的五个高中动画社社员一起制作了一个粗糙的动画短片,并且以甜甜圈“起誓”:将来要一起在业界制作一部真正的动画片。而紧接着这段略显傻白甜的剧情的,是一个正趴在方向盘上叹气的宫森。此时她已经毕业并加入武藏野动画工作室担任制作进行(制片人助理),正驾车去取原画的路上,在红绿灯处难得地小憩一下。

故事从此刻真正开始,而这个大跨时间线的切镜头,定下了本片的基调:以一种流行轻松的动画形式,展现的现实中的动画制作过程。

《白箱》比之主流深夜档动画的不同之处,是相对于其他动画里只把职业当作麦高芬和故事舞台的做法,它对职业的过程和细节有着近乎不厌其烦的描写。例如,在头四话里,宫森遇到了因导演临时修改演出而带来的“危机”,因此她需要紧急协调各个制作部门来实现导演的更改。在这段剧情里,观众跟随宫森拜访了一个又一个动画部门,对“动画是怎样炼成的”有了最初的印象。而在之后的情节里,更多的关于各个部门的细节会以不同的主线与支线剧情展现出来,甚至各方之间不断有观念或业务上的冲突,从而产生更多的“危机”。在宫森不断地解决一个个“危机”的过程里,我们也逐渐地了解更多的动画制作的姿势,以及更重要的,体会到一种动画制作人的职人精神。

然而这并不是说,《白箱》是一个相当现实的职人剧——事实上,它甚至不能算是认真的职人剧。那场极度脱线的“甜甜圈起誓”,夸张程度其实完全不亚于高中生少女组成偶像团体拯救学校,并且表明本片的目标观众也还是御宅们。片子的叙事也比较符合类型电影的叙事方法,很多地方实际上会“主动”缺乏逻辑。比如宫森在前12集里作为新人干练果断,但为了符合动画人探索自我价值的主题,在后12集里却变得迷茫和自我怀疑,虽然晋升为制片主任,能力上却让观众觉得退步了一大截。又比如片子里的几个“反派角色”的设计极其功能化、简单化,而为了营造冲突,硬是要让武藏野用一种相当绥靖的态度来处理与这些“反派”的关系,更是显得相当儿戏与不切实际。再比如最后一集里导演和漫画家用对话解决了改编剧本的难题,短短的几分钟里几句话就解决了实际上可能需要讨论一辈子的症结,更显得之前被一个编辑逼得进退两难的武藏野众人相当愚蠢。虽然这些做法在剧情片里非常常见并且行之有效,但是考虑到《白箱》对“现实”与别不同的态度,这种不现实感未免显得与其核心精神相去甚远。

更甚者,“不现实”是根植在深夜档动画的基因里不能改变的现实。所以为什么要用动画这种不现实的方法来表现现实?

在第18集里,新人声优铃木因为没有经验,而不得不一个人留下来反复地试音。当录音导演终于肯定了其表演,并说“明天继续加油”的时候,陪伴在一旁的宫森激动地抢先一步说了声“好!”这个情节单独地看并没什么特别,女主角特别容易移情的个性特点,也是深夜档里常见的人物塑造法。
可是片中的声优铃木的原型,正是是现实里宫森的声优,木村珠莉。

带着这一层信息再看时,宫森的这句话就有了另一层意味:这次看似宫森过于激动而移情的回应,其实木村珠莉对“片中虚构的自己”铃木而移情产生的回应,并在动画里通过宫森的声音抢先“虚构的自己”表达了出来。所以这其实是一次跨越现实和虚构的交流。

在某一集里,宫森对新来的制作进行解释说“动画里的人物表情和现实中是有所不同的”。类似的一句话要是放在其他职人动画片里,或是放在真人电影里,观众大可不必考虑太多,取其本意即可。但是在看《白箱》里的这一段时,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在说这一句话的时候,宫森有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在的也不是现实——她自己其实就是个动画里的人?

此外,因为片中上至主角下至路人几乎都有现实原型,人设脱离了千篇一律的模式感,光是看每个登场人物的外貌就能大致理解其身份、个性,这是在完全虚构的动画里无法体会到的。这难道不是扎根现实给动画带来的好处吗?

2016年争议最大的电影,莫过于《La La Land》。而争论的焦点,也逐渐从其是否真的具有美学价值,转变为对于电影照进现实的不同看法上。当我们把电影里Mia无比幸运的成功之路,和现实里无数与Mia做了同样事情却依然默默无闻的女演员相比,这种虚构的成功的喜悦和与其反差凸显的残酷现实相比,作为观众的我们究竟要会代入哪种感情里?

片中Keith说服Sebastian与他一起组乐队时说道:“How are you gonna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可《La》企图做的,正是以日渐式微的歌舞片形式唤起现代观众们的共情,而这与片中质疑Sebastian沉湎过去的这段剧情相比较,难道不是相互矛盾的吗?

也就是说,《La》的存在本身,构成了对现实最大的戏谑与对抗;而其真正的艺术价值,是否正是存在于这种对抗关系之中呢?

与“讲电影人的故事的电影”《La》相类似,《白箱》是“讲动画人的故事的动画”。

我在看片子的过程里,一直觉得太郎这个角色太不靠谱,甚至影响了观感,让人觉得武藏野管理问题颇为严重。他能力差、懒惰、喜欢做“将来要成为监督”的白日梦,甚至每次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片子里的正面角色们(宫森、矢野等)都要不耐烦地纠正他——“那你应该去做原画或者演出”。

“How are you gonna be a revolutionary if you're such a traditionalist?”

然而太郎的原型,正是本片的监督水岛努。也就是说,现实中的“太郎”,确实是从制作进行开始,最终成为了监督,做出了《白箱》,给了现实里的“宫森”、“矢野”这些“更靠谱”的人一个登场的舞台——这一切都要多亏了“太郎”那不靠谱的白日梦成真啊。

多亏了这样“不靠谱”的“太郎”,我们才能遇到《白箱》。

这就是戏谑感。

 2 ) 献给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追的同学(无剧透,已更新至完结观后感)

突然发现没几个人评论,于是决定写点什么引导和推动下还在犹豫要不要开始追或追下去的同学。以下全是个人观点,最后更新时楼楼已追到完结第24集。(B站,A站)

首先这部人设,音乐,配音和细节表现保持了PA一贯的水准,崩坏神马的更不必说,几乎是没有的。作画有人会说没有花开或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那么精致,但个人觉得可能与故事背景设定有关,一个大部分时间发生在写字楼的故事有什么好表现背景的...但不得不说第八集某个户外场景运用了3D效果渲染(技术名词不懂><),那精细和真实程度真的美呆了,还没在之前的任何动漫见过。(完结后补充,后半部在背景的表现上P.A又重操旧业了,一个字,美)

重点来了,个人推荐追下去的理由有二。首先这部的题材实在很棒,相信不管在日本还是其他任何看日本季番动漫地方的小伙伴们,都多少对动漫是如何制作出来这一点有兴趣和疑惑,这就像吃多了美食对料理也有了憧憬一样。而白箱这部作品就是要原汁原味得还原动漫制作流程,就目前来看,颇多专业领域的展现还是极具真实性的,简单几集已经将整个制作流程和产业情况用最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了出来,各种术语和每个环节的难处也有很好的展现,更何况番里的从业人员都太萌了啊啊啊,让人无限憧憬有木有。(完结后补充,后半部对动画制作过程的描述更加趋于现实和细节,可谓良心,后加入的几个人物虽然表现时间有限,但也个性鲜明,印象深刻)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这部保留了PA最拿手的一种表现方式:用自然和吸引人的方法将正能量撒你一脸,让你无力抵抗的被治愈和励志。为了不剧透,我只能说这番和花开/有顶天家族/TARI TARI有异曲同工之处,用吸引宅文化一族的方式渗透给他们元气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哲理。这方面我一直想说,PA似乎一直孤独而执着的拖着动漫作品的这一牌坊蹒跚前行,年轻人喜欢的娱乐方式自然是最好的教育渠道,但某些业界前辈似乎在废萌和血腥的道路上渐行渐远,PA能守住这份良心,让人钦佩。不管怎么样,这种番看完总能让我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哪怕几分钟也是好的,也是让人欣喜的感觉。

另外补充下,这番还有一点不同于PA之前的作品,并无拖沓,节奏颇快,相信很多人一两集便能爱上。(完结后补充,节奏的控制是这部个人认为最大的制胜妙招,很多24集的前段拖沓,中段枯燥,后半赶剧情的情况,基本没出现)

最后还想顺便推荐下PA最近兩部佳作《有顶天家族》和《来自风平浪静的明天》。网上都有正版可看,雖然都屬於慢熱型,但看到一半你一定会同意他们是现在这个时代难得的有思想又好看的底蕴之作,五星推荐。

PS. 下面評論有同學還推薦較早的花開物語(花開伊呂波),真實之淚和Angel beats。我之所以沒提是因為這些都是公認的佳作了,另外特此強調以上兩部也是因為各種原因所致這兩部關注度較低,導致PA近兩年被認為製作誠意下降。

-------------------------------------------------------------------------------------------------------------------------------------
更新于27th Dec. 12集观毕。

终于看得我热泪银矿T.T。谨以此片献给高中毕业踌躇中的,大学迷茫中的,刚毕业熬在底层中的,为了憧憬的小家努力奋斗中的你们,共勉。不管是为了所谓梦想还是执着还是那份没人懂的信念,坚持,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有幸第一次看到满篇弹幕,评论都真诚的称赞动画制作公司努力的良心番。P.A的又一部代表作预定!另外AVA是shenmegui...你们真是玩得太开了哇哈哈哈哈
-------------------------------------------------------------------------------------------------------------------------------------
更新于10th Jan. 13集观毕。

各位新年好!找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坐在阳台上看元气满满的白箱真是人生乐事。op2出乎意料的好听。看到动画里面制作公司这第二个企划,不禁想为PA再次点赞,完美得为5位主角妹子聚首提供了条件,题材还不偏不倚还戳中了时下宅男们的G点(具体就不剧透了,各位去自己一探究竟吧哇哈哈),另外开下脑洞说不定白箱这两个企划真的是在为PA以后的作品留伏笔,妙哉。最后不得不提醒下某X奇艺,口碑不好真的要找找自己的原因,如果想主打动漫,最不该得罪的就是ACG圈,你说是不?
-------------------------------------------------------------------------------------------------------------------------------------
更新于25th Jan. 14,15集观毕。
因为b站看不到了的原因一直拖到现在才一起补了两集。第二部分看来又是要把科普玩得飞起的节奏~明快的节奏配上专业的讲解,神秘的动画行业真是要被PA晒得底朝天了>.< 新人妹子们也是各种亮点,尤其某新人画师真是萌的我快化了啊啊啊啊。哎呀忍不住就要剧透了,打住打住。期待后面的剧情,也预祝白箱继续大卖特卖!
-------------------------------------------------------------------------------------------------------------------------------------
更新于5th Mar. 19,20集观毕。
整个2月都在忙东忙西,但陆陆续续也追了16-20这几集。中间小感触笑点泪点依然很多,但印象比较深的还是某绘麻的羞耻操和CV初录音情况的真实还原。动画的制作流程的还原看来PART2要比PART1更加专业和细致,必须得为编剧能将这么多专业的讲解和剧情杂糅的这么细腻不枯燥而点赞。19集开挂催泪到毫无人性有木有...最后ED音乐画面一起,没忍住眼眶就湿了。另外不知不觉这篇文章已经有300+同学看过了,不知道有没有成功引到几个入坑呢。。。希望如此吧~~
-------------------------------------------------------------------------------------------------------------------------------------
更新于30th Mar. 24集观毕。
整理了下心情才看的最终话。有点不舍,已经很久没有像这样一直关注一部作品了。剧情方面已经没什么猜不到的了,只是更多的惊喜,和更多的眼泪吧。纵观全篇,P.A.在兼顾卖萌搞笑的同时,完整又节奏明快的把整个故事讲得让人意犹未尽。想了想这可能是这部作品最成功的地方吧,现在又有几部番能这么好的把握好节奏?为了商业硬加卖萌情节而拖沓主线,为了赶13集完结而前后节奏差异巨大,P.A坚持的24集模式,这回真是发挥了最大的光彩。

最后的总结了。这就是你要看的动画,这就是最好的正能量药丸,这就是纯粹而硬朗的P.A又一部代表作。已成经典,7星推荐,你还在等什么。

 3 ) 对职场菜鸟容易产生共鸣的质量番

记得之前在某个论坛有人开了个帖子票选2014最强番,开始还是一堆投给了Fate, 寄生兽,后期随着这部番的展开,白箱的支持率开始飙升。 而最近niconico的票选中,白箱的得票率也是排在第一。
由于之前七月的玻璃之唇暴死,本来对P.A的作品已不抱有期望,但尝试追了两三话之后,感觉这番很贴近工作,对于像我这种刚毕业入职一年左右的新人,很容易找到共鸣。
剧情的话,讲述的是五个女生追逐着梦想的过程。剧中主要以女主宫森葵作为第一视觉,去让观众感受在制造动画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人物很多,制造流程繁琐且混乱,初期观看总感觉自己脑内容量不够。但一路追下来,其中也不乏许多让人深思的语言,能让观众去反思自我。

我个人在这番了感触甚多:
1.找到工作之前的时间是最宝贵的,因为这段时间你会清楚认识到自己哪里不足,哪里最需要提高以及自己究竟想要干什么。(喵森&美莎)
2.关于质量与效率的取舍,包括每个成功的人士, 在事业中均遇到质量与效率取舍的坎,如何迈过这道坎,需要的不只是毅力与奋斗。(绘麻)
3.遇到瓶颈的时候,去散步吧,回来后会对手上的工作有个更清晰的认识。(绘麻&哥特萝莉作画总监)
4.多与有经验的老员工交谈,什么方面都可以,这样能让自己认识到自己有多么浮躁。(杉江老人)
5.把握机会,能力比自己高的人有好多,但最终获得成功的大多都是能把握机会,挑战自我的人。(杉江老人)
6.不要满足于现状的安稳,人总是害怕接触新的事物,但熟悉之后,自然能把握住规律。(小绿)
7.挫折中的坚持,努力与成功。现在,我离梦想又近了一步(静香)

感觉这番里的每个人,都能让你有学到东西的地方,哪怕是被鄙视到死的太郎,他的乐观与无厘头,有时也会感染到周围的人,成为激发他人的力量。
很庆幸自己能遇到这部番,本来自己就像喵森一样,入职不久,对待每样手头工作都是一股劲一样靠精力辗压,但思考到深层次的问题,自己就容易变得迷茫。感谢白箱里的每一个人物,给了我想要的答案。

 4 ) 从白箱谈开来去

    谈到完结的这批新番中哪一部最热,我想不应当是荒诞派结局的舰C,更不是超展开的AZ。不,毫无疑问,应当属这部PA的原创动画白箱。无论是持续脱销的BD,还是各大论坛的激烈讨论,无论是中期沸沸扬扬的“双黄连”,还是23话离梦想近一步的泪滴。白箱作为一部描述动画业界的作品,节奏稳妥,人物鲜活,情节张弛有度,旋律高昂,可以认为是P.A.WORKS目前最好的作品之一。

     P.A.WORKS自第一部独立作品TRUE TEARS(真实之泪)以来,一直以作画稳定,人物细腻以及精美场景的特色赢得了诸多粉丝的支持。但过度的场景渲染和人物特写导致的趣味缺乏也遭到诟病,尤其于GLASSLIP这部PA黑历史作品中体现到了极致。大篇幅的场景描绘,无意义的人物特写(如果是文学作品倒无可厚非,但监督明显搞错了方向),缺乏冲击力的剧情,都使得这部作品遭遇失败。
    但是水岛努监督的加入使得白箱跳出了PA的局限。水岛努,代表作:xxxHOLiC,xxxHOLiC◆継,恶魔阿萨谢尔在召唤你,少女与战车,以及现视研两部动画。除开恶魔阿萨谢尔在召唤你(定义为纯搞笑番没关系吧),其他的作品均有着严肃活泼的基调。白箱中经常出现的精分二人组既调节了作品的气氛,又能巧妙反映出喵森的心理活动,这在PA之前的作品中极为罕见,理应归功于水岛努监督。
    白箱的故事大致分为两条线,一条是武藏野动画公司通过《EXODUS!》和《第三少女飞行队》两部作品重新振兴的故事,另一条则是喵森及大学好友们立志共同创作一部动画的故事。其实质则是大环境下动画产业的变革,以及动画业界中个人或者小团体如何适应这样两条线索。剧中一方面展示了产业变革对传统作画的冲击,例如赛璐璐的停用,群马奔腾场景的描绘困难,3D动画的流水化;一方面也展示了动画人艰苦的生存环境,例如离职后身材恢复的本田丰(万策已尽!),简居的濑川美里(巨乳原画师),白头的平冈大辅(白发人设个人认为有这样的考虑),被虐千百遍的静香,以及可爱的黑眼圈且精分的喵森。可以认为,PA的严肃与水岛努的活泼在《白箱》中巧妙结合,成为了作品广受好评的关键。
   
     抛开故事,谈谈旋律。近年来旋律高昂的作品往往能受到好评,如励志满满的贩毒大作LOVELIVE,动人心魄的伊斯坎达尔外传FATE/ZERO。白箱也属于主旋律作品(对我就是在针对某些IJN招魂大作),年轻人通过努力一步步接近自己的梦想,通过每个人一步步的努力完成时代交给的任务,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的主旋律。白箱从动画业界这个动画人所熟悉的角度切入,却能引起各行各业的观众的共鸣,也不是偶然。
     因此,我个人给了这部作品10分的评价,如果说给COWBOY BEBOP 10分是向20世纪动画的艺术手法致敬,那么给这部作品10分的我,或许只是因为,现在的我,似乎稍稍也感觉到了梦想的力量。

 5 ) 在动漫里寻求现实生活不是中二病就是有梦想

这一年来我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回答一遍为什么要做广告——在此之前很多人都以为我一直在做建筑、做室内设计、做艺术家。甚至我坐在公司的办公室里,都会有同事劝我早日跳回原来的行业——做广告实在是太苦了。

不过话说回来,做广告再苦,有做建筑苦吗?

因为决心做广告,研究生选择读了广告行业。开学第一天,每个人都向全班介绍自己,并且解释为什么会来读广告。我才发现,全班同学其实都来自各行各业,有的以前是做建筑的,有的以前是做摄影的,还有的以前是个律师。所有人在毕业就业以后迷茫了一段时间,然后发现自己其实更向往做广告——于是在下定决心的不久以后,我们坐进了同一个教室。

上个月回国的时候和一个原来做建筑,后来转行做服装设计的朋友一起见面吃了饭。我们各自谈了转行以后的感想,我说我想做那种真正有影响力的广告,耐克那条关于克服性别陈见的女足广告,看一次哭一次。“DON’T CHANGE YOUR DREAM. CHANGE THE WORLD.”我脱口而出那句广告词,朋友开始笑我中二。“没发现原来你是个这么热血的人。”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在朋友眼里会变成一个很中二的人,回家以后我便开始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也许是我这段时间实在看了太多动漫了——回国两个星期,我不分昼夜地先后补完了《未闻花名》、《四月是你的谎言》、《月刊少女野崎君》、《我的英雄学院》、《境界的彼方》……作为一个从今年才开始追番的伪宅,一个只追美剧,把《rick&morty》视为动漫神作天花板的人,现在也终于看得懂弹幕里“吉良吉影”、“老虚来了”、“左右横跳”、“电脑配件”等一些词所蕴含的意思,也会随着二次元里情节的发展在电脑荧幕前默默落泪,和纸片人一起为了简单的梦想而激动。

看美剧和看动漫最大的区别就是,美剧的剧情逻辑是基于现实社会经验而发展的,但在二次元里,角色的行为逻辑则是另外一件事。纸片人美少女为了社团活动没日没夜的奋斗,你就不能去追问她们怎么兼顾学业;爆豪胜己对绿谷出久这么过分,绿谷出久竟然还能无限包容他、把他当成同伴来看待,这种放在现实社会里就被叫作圣母;486的废柴人设在现实社会中连朋友都交不到,在异世界里竟然可以后宫成群;仿佛二次元人物生来就是为了一个目标冲得头破血流,为了一个爱人牺牲一切,为了一种荣耀可以万劫不复一般。

但也正因为二次元这样的特性,才可以让人在观赏的时候完全放松下来,不去细究这么多方面的问题。京阿尼事件之后,我和乌贼的共同感悟就是,感谢京阿尼曾经用这么多好的作品治愈我们。动漫有时就像糟糕现实生活中的一块创可贴,你明明知道它是假的,但当蕾姆在电脑里笑起来的时候,你也会跟着她一起高兴。

《白箱》的故事开头是几个女生为了自己的梦想拼命肝社团活动的情景。在社团作品首映结束后,她们一人拿着一个甜甜圈,许愿今后一定要合作做出一部真正的动画——这个开场和其他以校园社团生活为中心的动漫别无差异。结果接下来,画面切换,转为了几年以后女主角宫森葵终于步入职场的时代。夜晚,葵一脸生无可恋地坐在车里听着广播,已然被工作耗尽精力的样子。

我想,这才是工作以后的常态。当精力都被消耗在日复一日的单调工作上时,很难再有力气去回想当年为了梦想许下的誓言。不一会,电台里的主持人突然说了什么,葵立马像打了鸡血一样振奋起来,调大广播音量——原来她参与的第一部动画正进行首播。

这让我想起我第一次在米兰大街上看到我做的广告的样子。

接下来,这部动漫就以职场新人葵的视角向大家展示了一个动画工作室制作动画的日常。随着动画制作的进度,几乎每一集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奇妙的是,尽管做动画和做广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行业,他们碰到的问题我几乎也都碰到过:和后期沟通出现问题、创意推翻重来、与甲方意见不合、3D设计和2D设计的冲突问题……尽管每集总有那么一两个工作困难看起来是有点夸张,但它确实是一个制作公司工作的常态。我常常把自己带入里面一个画师的角色,带入那种“为了赶deadline就不得不画的快,画得快了就没办法保证质量,但如果质量不过关就会被退回重画”的境遇。也会把自己带入那个胖胖的监督,因为在工作上有着巨大压力和做不完的活,导致只能每天吃大量的甜食和炸鸡来缓解自己的工作压力,在来不及交稿的时候还会用特别的话术来应付别人企图蒙混过关——当然从来没有人会上他的当。还有做3D的新人,谁都想做宏伟巨制,可刚进公司只能天天给轮胎建模……

《白箱》是一部职场剧,它没有描写很多职场剧里会出现的尔虞我诈、抱团乱斗、地下恋爱的情节,只是在二元世界里展现了职场中每个人都会碰到的,极为现实的一面(据说日本的动画制作公司比这部动漫里描述的更加可怕)。在许多动漫以及电视剧里,主角在碰壁一次以后,就会发愤图强,最终逆袭——但《白箱》所展现的世界则更为真实,它会告诉你,这个世界上有些东西就是你不管怎么努力、不管天赋多么厉害,你依然无法得到。它会告诉你,在失败一次以后,很有可能会失败第二次,第三次,在你看不到希望的时候,你身边的朋友却都混得比你好的情景,而你能做的只是强颜欢笑。

对于没有体验过职场生活的人来说,《白箱》同时也是一部致敬剧。这是一部从头到尾都在玩梗的动漫,大多数角色都能在现实世界里找到原型。从第一集开始女主角和J.C STAFF的员工飙车,到中期女主角找《新世纪福音战士》的监督庵野秀明画马,再到最后大家宣布要做一部名为《two piece》的海盗主题的著名动画……即便像我这样入宅不深的人都能领会到制作组想让大家发现的梗。它也通过两部动画的制作流程,详解了动画是如何诞生的——从选稿、试听声优、讨论、制作、最后送达到电视台,你会发现一部动画的制作流程比自己想象的要困难复杂得多。

庵野秀明家沙发是二号机和初号机的配色

办公室里放着《魔法少女小圆》和《日常》的手办

《白箱》是一部和我的现实生活重合太多的动漫,这也解释了我为什么在看最后两集的时候会忍不住哭了很久。所幸的是,这部动漫和其他动漫一样,第一集开头的几个女孩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看这部动漫的前几天,正好是中秋节,我带了月饼分给了同事,并且和他们解释了好多遍月亮、月饼和中秋节寓意的关系。在一年前,我拿着简历把米兰大大小小的广告公司都跑了一遍,简历里有一页是我以前做的中秋节的广告案例,每面试一家公司,我都要像背课文一样和那些外国人解释一遍什么是中秋节,我做的这个案例对中秋节和中国人来说有什么意义。

一年前我怎么也想不到后来我可以坐在梦想的公司里吃月饼。没有人知道追求梦想的意义对我来说有多重要,但《白箱》再一次提醒了我。

我感觉现在,离我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6 ) 这份思念我已经接受了,那么你呢?

「有个10岁的少年一直住在我的心里啊!」 「但过不了多久,你会发现仅靠画画是无法满足你的。」 「希望全世界的孩子们都能露出笑容,我一直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去画画的。」 「但一直注重销量而迷失了自己创作的初衷,可就做不出好作品了。」 「求人又没什么成本的!」 「我也没考虑过这种深层次的问题啦,光想着要应对明天的截稿日就一晃过了几十年。」 「投资动画比投资股票的收益还差呢。」 「做动画这份工作真是不可思议,离开岗位的时间越久就越想回来。」 「要胆大心细,做关东煮和做动画都一样啊。」 「那家伙在这份工作里还看得见梦想啊…」「有时候也会有这种人啊,几十年都沉浸在梦里不会醒。其实我挺喜欢那样的人的。」 「对于创作者来讲,接过的每一话都是他的名片。」 「大家都在努力朝着梦想前进,那就是所谓的活着。」「哎?目标啊梦想什么的又不能当饭吃,就因为整天说什么梦想梦想的,才看不清现实。」 「这里不是就要用作画才能体现那种夸张的感觉吗?」 「刚刚不是说到为什么要做动画吗,我认为我是因为需要用故事来填充自己的生活。」 「2D动画的看点是作画不是3D!」 「但是不坚持做下去可是体会不到工作的乐趣的。」 「因为二次创作啊…是基于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对角色产生的共鸣的结晶。」 「这些云是用来渲染角色内心的云,看起来有些寂寞的感觉,明明是相信着未来而起飞的,但是内心却有种莫名的空虚。」 「想要画的快就得画的熟,想要画的熟就要画的多,想要画的多就要画的快。」 「这真的算是进步吗?现在还真的还在制作有趣的动画吗?」 「教别人的同时也就等于在教自己,把想法化为语言并传给别人,有时也会让你有新的领悟。而且自己没有深刻理解的话,也没法教给别人。」 「不管画过多少作品,当看到自己的画动起来的那份感动,是难以言表的。」 「今天做的工作总有一天也会派上用场的,我在现在的公司里做吉普车动作的时候,人家还夸我轮胎做得好来着…所以我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是有意义的。」 「我觉得动画还是要靠动作来吸引人。」 「所谓的瓶颈,是会让人的视野变得狭小的。」 「先入为主地把它定位成低龄向作品而束手束脚的恐怕是我们吧。」 「我…我这个制片人当得真是值了!」 「一心只考虑眼前事的时期已经结束了,差不多是该站在更高处眺望将来的时候了。」 「判断后做出决断再传达给大家,这才是监督的责任。」 「新人就是要掌握前辈们对动作的描绘模式并且加以模仿,能表现出自我风格都是在这之后的事情了。」 「不,我要专注手绘一辈子!」 「所以提议这些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起聚一下…」 「都是一些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死脑筋,一直坚持着自己想做的事。等到回过神来,不知不觉就到了这把年纪。」 「角色性格可以通过喜欢的东西体现呢。」 「我一定要做出一部超越那个时候的动画!」 「我认为所谓的才能,最主要的就是把握机会的能力和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的冷静。」 「任何一位创作者都有一颗纤细容易受伤的心。」 「观众们的感想和心意也都聚集在一起,才能够诞生动画作品。」 「这也许只是像烛光一般的微弱光芒,但这份光芒被不断地传承,最终化成了永远不灭的火焰,照亮整个世界。」 「只是不断前进就能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而每一次邂逅都可以让人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我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等回过神来,就已经走到这里了。」 「我感觉现在……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我…没有什么想要做的事情,也不知道今后会不会找到。但是,只要大家有想要去做的事情,我都可以帮你们实现。」 ----------------- 「你是什么时候入宅的?」「你是因为哪部动画而入宅?」动漫营销号动不动就把这种参与度高的话题拿出来发了一次又一次。我也曾经认真思考过,却从未得到明确的结论。我从小就喜欢看动画,那还是一个引进日本动画还能在省级电视台5点播放的年代,小孩子嘛,大家那时都喜欢看动画,放学后以最快速度扫完地,飞速跑回家中,搬着小凳子坐在电视机旁,心爱的动画片开播前的广告都是能背出来的。那时候我住在一个大院子里,很多孩子喜欢凑热闹,什么动画都闹着要一起看,那是一个没有手机和电脑的时代,我们一边看动画,一边玩起了角色扮演,嬉笑打闹声盖过了电视的声音,我们都很开心。我以为我永远都能在晚上准时看到有趣的动画——我以为他们会和我一样永远喜欢看动画片。 有两件印象十分深刻的事。一是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星期天下午有奥数培训班,两个小时课程后会有自由活动时间,某个周日下午,我把和弟弟一起看过无数遍的、数码宝贝第三季的CD带到了学校,那个时候一份完整的CD还是挺稀有的,“同学们看到一定都会高兴吧!”我这样想。而我兴冲冲地拿出碟片播放,期待通过他们的眼神获得满足感,却根本没有多少人在看。这似乎是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纯粹的难过。二是小时候父母曾经把我送去学画画,学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学了,我也经常用闲暇时间自己画画玩。某个周末下午,我兴高采烈地把刚画好的画递给爸爸,希望能得到他的表扬,然后,他非常严厉地训斥了我,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而做这种无聊的事情。逐渐逐渐,我的性格变得非常孤僻,我不喜欢告诉别人关于我的任何事情,我偷偷看漫画,买CD,学画画,全部都是一个人,隐藏的天衣无缝,高中毕业时班级里几乎没人知道我喜欢看动画。我曾经不止一次想过,如果我不喜欢看动画,我一定也是一个积极明朗的人吧?毕竟曾经的我就是这样的。 同学们喜欢看TVB时,我还是喜欢看动画;他们看湾湾言情剧时,我还是喜欢看动画;他们看韩剧,看美剧,追星,文青,初中,高中,大学……只有我一直喜欢看动画,直到现在。那时候,ACG并不是热门文化产业,大部分家长的认知里,玩游戏等于不良,漫画都不健康,看动画等于幼稚。以前并不会用网络,便去租碟片,杂志会有附赠的新番介绍,能把一张光碟翻来覆去看好几遍;买不起碟片,我就每个周末骑着自行车跨过半个城市,去我的土豪弟弟家蹭碟片看;并不会拖种子下资源时,我以为所有的动画都能在百度贴吧看到,用贴吧视频区的低清画质把长篇漫改看了好几百集;高一搬家没网络的时候,每个周末我都背着爸爸上课用的电脑回老家,下载好一个星期够看的漫画,然后起个“教学材料”的文件夹名再隐藏,一次他告诉我重装了电脑,我对着他就哭了,他问我为什么哭,我只是哭,说不出一句话。 似乎有很多人,他们脱宅后回顾这段时光时,语气是不屑一顾的。也有很多人,他们认为人走入社会就得和ACG说再见了。我清楚地记得,一次妈妈无意间看到我的塑料小人,她说“这应该都是小孩子才会喜欢的东西吧……不过挺可爱的”那种试探和在掩盖什么的口气让我心痛,我很遗憾没早点和她沟通。 白箱的后半段都在围绕一个主题:「为什么要从事动画行业?」「从事动画行业的意义是什么?」我一边看着各种人给出的答卷,一边在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如今你们的感情已经清楚传达到我这里,而你们又是否能了解观众们的心意呢? 为什么喜欢看动画呢?一直看动画又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非要回答的话,我就用希区柯克的一句话回答「我喜欢幻想,因为我能从中看到大于生活的东西。」幻想,不仅是故事的架构,人物的塑造。对我来说,2D动画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无限的想象力!这是3D动画和电影取代不了的表现力。我还记得第一次翻阅“会动的小人书”时的那种感动和喜悦,那种触手可及的动画呈现在面前,当时我也许在想,是不是有一天我也可以做出动画来呢? 在我看来,白箱并不算一部很有趣的作品,我并没有多么喜欢这部动画,也并未将它视做业界真实。我在白箱身上最多的就是感受到:能相遇2D动画真是太好了。能喜欢看动画真是太好了。能在这个年纪,这个时候看到这部动画真是太好了。不管业界现状如何,能以这种心情做出动画的,哪怕只有一个人,真是太好了。原来你也是这么想的,真是太好了。感谢。感谢。感谢你们。 比起正片,我对这作的OP和ED有着非同一般的情结。特别是完结后再去听这四首歌,心中真是……说难过吧,也不是,说感动吧,也不完全是,大概是有两个方面的寂寞吧。 「ふりそそぐ星たちの光が 今この时のものじやないように 君のもとへ届くまでに もう少しかかるの まってて!」 「子供の顷に知った 心が踊るような わくわくする感情を 今も覚えてるよ 迷いや不安はない 期待に溢れてる 何にだってなれそうな気がした」 「好きな気持ちを伝えるには ずっと想い続けるしかない」 特别是ED1听多了,我觉得比起是写给动画人和社会人的情书,这更像是动画观众想写给动画制作人的情书了。一边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了loveletter,我心中坚定着,正因为这个世界还有你们这样的动画人在,我大概一辈子都会喜欢看动画吧。受け取ってくれるかな?

 7 ) 《白箱》秋祭报告摘译

作者:谢枫华

日文原文来源://twitter.com/york21c

以动画业界为背景的动画《白箱》在昨日举办了活动『白箱 秋祭』,制作公司P.A.Works社长堀川宪司、企画公司Infinite社长永谷敬之、发行公司华纳家庭录像(WHV)制作人川濑浩平以及主演声优等人登台,在与动画fans的互动中也透露了一些动画制作的幕后趣事。Twitter网友Newyork@やる気スイッチ捜索中 (@york21c)在推上进行了详细的报告。这里也摘译一些内容,与大家分享。

关于『声优的试音是以什么基准决定选角的』这个问题,在每一位声优试音结束后,参加选角的Staff会在声优履历表上记下自己的评价。但具体的给分各人有各人的基准,完全是黑匣子状态。比如说永谷P是跟着感觉走的类型,堀川社长侧重考查声优演技的幅度能够多大程度上满足要求,水岛监督则是为了不受声优的相貌和胸部迷惑通过录音带选角。另外试音时根据录音棚不同可以从背后或者侧面看到声优,有些场合为了记住声优的脸和声音的印象而通过外窗观察。《白箱》选的是侧面的角度。

某大学因为《白箱》来采访永谷P,问到他什么样的人适合动画业界。永谷P表示动画业界里『等待』是重要的一环,所以需要的是认真和开玩笑能各占一半,并且随时明确切换的人。过于认真的人在动画业界很快就支撑不住了。

堀川社长上大学的女儿看了《白箱》,说『终于明白爸爸做的是什么工作、为什么总是不回家了』……希望她不要误以为爸爸是负责给片场的人做饭的就好。

被问起在现实里经历过的『无计可施』的状况时,曾经担任《新世纪福音战士》制作进行的堀川社长再次想起了最终话已经上好色却被庵野监督一再要求重修的恐惧。和一下子回想起20年前的堀川社长相比,永谷P的回忆倒是离我们近了很多:在某白狐社做某部动画的时候直到第5集才完成了片头画面,害得他向饭田桥的金主(指TOKYO MX)低头谢罪——我们都知道这说的是《打工魔王》啦。

永谷P说《白箱》播出之后动画业界变得温柔多了,很多时候只要说声『无计可施啦』就能被原谅。堀川社长却表示因为这个他经常被各方面抱怨『创造出了多余的成句』,背了好多锅。

《第三飞行少女队》让成立近十年的P.A.Works第一次经历了『无计可施』的状态,害得动画BD/DVD第七卷再三延期,给发行方华纳也造成了好多麻烦。非但如此,因为《三女》和原画数超出预期的缘故,动画的制作费用也超出了预算。然而在动画业界,为了提高动画质量而超出制作委员会最初给出的预算也是常事。何况动画本身的赤字和整个企划的盈亏是两码事。就算动画赤字了,作画还是能吃得饱饭的。

被问及动画BD/DVD的销量和续作的制作有无关系时,川濑P表示这要看具体情况。有的动画圆盘销量就是主体,有的动画生意不局限于此,还有的动画结束后就再聚不齐原班Staff了。总而言之,虽然圆盘的销量也是一条基准,但和有无续篇并没有直接关系。不过说心里话,他还是希望fans不局限于BD/DVD,能够为喜欢的作品用各种方式出钱出力。

在Talk Show结束后,出席秋祭的Staff、Cast和会场的观众一起,伴着《SHIROBAKO音頭》和动画两首片尾曲跳起了盆踊舞。出演喵森的木村珠莉表示盆踊舞的编舞是水岛监督本人,『明明还忙着要做《少女与战车》剧场版』。最后,活动在全员『どんどんドーナツ、どーんと行こう!』的呼声中落下帷幕。

 8 ) 白箱杂谈:即使前路永夜,也要勇往直前

图文长篇杂谈,仅个人观点分享

很喜欢这部番,如果你喜欢动漫,那么请不要错过这部讲述业界那些事的《白箱》 Pa社一直致力于原创动画,成功过也失败过,漫长摸索后终于创作出这一部充满Pa风格的特色作品,认真讲述日常动画制作,该严肃的地方严肃,该轻松的地方轻松,它夸张,它煽情,它更少不了追梦:即使不再青春年少,步入社会,也祈望坚持走在当年希望的路上。Pa社业界自我勉励的一曲,我只能说,实在是太棒~~~~~~在此谈谈印象深刻的5个地方! 1.细节和伏笔 认真的动画,细节与伏笔方面从不含糊。

尽管没有明说,但是从工作进度细节可以得知或者推测一条比较清晰的时间线,更有网上大神们根据BD等整理出白箱的时间线。

第1集和第21集首播场景,极其相似的场景却内藏着各种细微处的差别,蛮有意思的地方。不知道喵森最后听到后辈们重复着自己一年前的话语,又会有怎样的感慨呢。

依旧19集,动作细节,年轻社长在衣服上擦干净手再接杉江重要的设计图,好评。

准备坐下,惊讶,紧张,默默注视,眼眶湿润,触动落泪。这里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没有一句台词的喵森,仅仅是细节表情,就让人感同身受。只有懂你的人,才明白你那迟来的幸福背后有多少辛酸和泪水!

伏笔方面也是做的很足的,明显的如第一集太郎挖坑的就不说了,大仓和社长18集的伏笔,19集揭开谜底,同样是旭川之景的缘故,多年前社长把大仓带到了动画一线,现在大仓为社长画景,这或者就是人情。杉江夫人的伏笔也出来了,蛮有意思的cp彩蛋 此外bgm的也十分契合,例如3集木佐偷懒喵森遇难题,bgm是调皮自由的jazz;矢野安慰那段用的是《疲れたので家に帰ろう》疲惫却温暖;后面赶工送画时候是快节奏燃曲; 2.真实性与现实感 制作过程十分细致,业界良心不用多说了,ed2简直就是教程嘛。详细的解说网上有知乎ZC大神的,此处只借用连个制作流程的。 //zhuanlan.zhihu.com/p/19867373 对于工作环境,很多人觉得太过美化理想化,毕竟我PA不是绝望残党也不是老虚,作为动画,既能正确表现行业日常,又能传递正能量,还加入自身想象创意和特色,我觉得白箱已经做的足够好了。

不过业界的难处并不是没有体现的,动画公司作为被企划资本家剥削的下游角色,想必大家在中期剧情应该有所体会。而每位动画工作人员常常加班加点爆肝工作可谓是苦逼至极,即使如此,他们也并不是能非常安稳收入过日子。

http://acg.178.com/201411/210464656569.html 上面这张工资对比图估计很多人都看过,而动画里面反应的也是如此。新人原画师绘麻住四叠半没有卫浴洗手间,一点点地方作为厨房,晚上搬开桌子铺床睡,更不敢想普通新人动画师会如何。大学生小绿好一点,貌似有个两层,总体来说还是狭小一点。对比下喵森居然是最壕的,图上仅仅是其卧室,还有客厅。然而喵森几乎每天都加班累死累活的,家都不一定能回。 上层一点的动画工作者真的很好赚吗?

即使是作监级别的远藤依旧得过等开工还债的生活,濑川小姐一样天天各种接活修正。

辛苦又不稳定,业界用爱发电真不只是传说,所以喵森妈看到喵森可以混出头了,这么开心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即便这样一个劝退型环境,依旧有着如同喵森等底层动画人,以一腔热血坚持着,坚信自己的付出创作终将会有回报,真是一群可爱可敬又有觉悟的笨蛋吧。

Neta方面,非常有意思,放个声优版的

其他评论或网上随便搜都能看到Neta玩梗联动,比较有意思的 3.人物 这是一部优秀的群像剧,所有多次登场的人物几乎都刻画的十分到位,有着相当鲜明的性格特点。对手绘原画有着一定执着的远藤,对作品认真负责的濑川,创意十足又老不按套路出牌的木下,帅气精明的边p,实力强大的哥特萝莉作监,可靠又可爱的矢野,屈服现实的制作进行平冈,最逗逼的水岛努原型黄毛太郎等等。无法用三言两语简单说全,每个人是如此的真实。就连简单出场两集的姐姐,也有着相当部分的描写和刻画(喵森表面埋怨实则十分在意姐姐的描写很短却也很赞) 配角其中最喜欢之一的是杉江老爷子

危难中而来,欢乐中退场,真正的英雄人物,或是如此了。 主角团里面,静香绘麻还有喵森肯定是最印象深刻了。 静香可谓是最真实的,现实中不是所有东西都是等价交换的,努力不等于一定成功,还要看机遇人脉等等。声优这行更是如此,3万个声优志愿里面最终能成声优的只有300个。所幸,静香内心一直坚持着,尝试,失败,哭泣,再练习,再尝试,哪怕看到其他4人蒸蒸日上,哪怕快到了崩溃的边缘,依旧怀揣着那个梦。最终的结局也是个美好的回报吧。

软妹绘麻则比较幸运,怀揣梦想,不太自信,速度与质量的问题很现实很棘手,但是身边有着喵森共同奋斗,有着可靠的前辈推一把,自身也很是争气,所以一切也水到渠成。记得22集绘麻充满信心地和家里人说:我觉得我可以作为一名原画师养活自己了。这也是她对梦想的努力的坚持和回报,很是感动。

至于喵森,上进有责任感的职场女性,各种着装都很搭配(比较喜欢蓝黑配的工作装),新时代国民女票(可以划掉)

喵森塑造很立体了,前期不解,迷茫,却欣喜于动画成片出炉;中途被压力压倒,却依旧负责地奔走于各界;最后接触业界各角色,午后楼顶默默得出自己的想法:以自己力量守护动画。努力认真小乐观情商高但又偶尔精分暴走,心底柔软,珍视家人朋友。。。好吧,真就是新时代国民女票,你不要我要(拉走这无耻的家伙)

其他人的塑造也很好,至少你都能清楚看到每个角色对于自己的定位,对于自己与动画的距离,对于业界工作的理解。 选择喵森作为主角视角也实在是明智,CG原画都太技术化,声优编剧路又不好走,唯有制作进行看透全局。 4.关于梦想 事实上绘麻和喵森是两条路的。绘麻和静香小绿小美是一样的,很早就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路途坎坷,曾经遇到困境,曾经一度自我怀疑,但是在前辈们的帮助下,在自己努力奋斗抓住机遇下,成长了。绘麻她的梦想来自于坚持。

喵森则不同,她和很多人都一样,一开始并不了解自己想要成为什么,只是在重复着工作。然而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邂逅后,她也最终说出来心底之话:我喜欢制作动画,我喜欢制作动画的人,我希望今后也能继续一直下去。对于喵森的梦想,可能用大仓和社长的话来描述比较好:

“ 我只是一直在做有趣的事情,一路前进,不断邂逅各种各样的人和事,回过神来,就已经走到了这里了。” 无论是绘麻还是喵森或是静香等等,她们有一点都是相同的:动画梦的明灯来自于前辈的传承。正如那散步的公园,由杉江到小笠原,到井口,再到绘麻,今后可能到小仓鼠。技艺也是如此。其中包含着无数人对动画的热情和憧憬,一代代流传下去。也正如喵森结局所说,他们的动画也是形形色色世世代代的人共同努力而成的结晶。能够坚持着这个美好动画世界的梦,前辈们,你们也是值得尊敬。 白箱的梦想话对于观众的我们来说也是十分有价值的。我们喜欢动画,喜欢动画带来的这个充满幻想、欢乐、悲伤、爱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正是各位动画人的热情理想和不懈拼搏而得到的,这是种幸福,是从业者思考和努力后而分享给我们的幸福,不是幼稚的兴趣,不是无聊的娱乐,更不是毫无价值的妄想,而是聚集心血的作品,哪怕不喜欢,还是请给予一点尊重。 而作为走向或未来即将走向社会的我们,无论我们会是成为喵森还是绘麻或是静香,无论是投入到哪个行业哪个角色,请不要忘记,你正确的努力与坚持,或许短时间并没什么改变,但是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世界,将会是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5.双线发展 我认为白箱作为职场剧不亚于其他什么职场电视剧。

白箱有着较为明显的两条线:一是动画制作的时间线,每集穿插着矛盾问题与解决问题;另一条是主角们对于动画的认识,通过人物塑造、交流等来推进。两条线非常完美地相结合,无论整体还是每一集都很有意思很有看头。例如前三集exodus开播而冒失太郎却出篓子;接下来手绘和CG的讨论很有见地;7,8集更是原画赶工的情况下,姐姐到来落合辞职绘麻瓶颈期;9,10集exodus最终话制作同时CG妹纸决定道路。这种紧凑地推进模式十分吸引人,另外演出方面也相当出色,夸张的地方不会让人太脱戏,日常戏的细腻也把控到位,所以成功。

末处回顾 其实每一集都很出色,虽然后面两集略赶,某些地方画崩,但总体来说都是无伤大雅的。 其中喜欢 第1-3集 第一个小高潮,看到最后,终于觉得一切努力都没白费 第5,6集 手绘原画和3DCG的思考,非常切合实际状况呢

第12集 前半部分的高潮,看到群马奔跑那里就是燃了 第16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哥特萝莉大人,其实也是内容十足 第19集 喵森哭了,我也要哭了,关于那些老一辈们 第23集 静香那幕全剧最经典之一 白箱不仅是写给观众的,也是写给业界自己人的,即使创作路上困难重重,问题接踵而至,也要有所觉悟坚定信念的往热爱之物前进

最后送上最美好的合照,感谢白箱的全体参与人员,感谢每一个共同奋斗的你们,让我看到这么优秀的一部作品。谢谢~

 短评

艹,神作。

4分钟前
  • Biomass
  • 力荐

哎呀哎呀难得的纪实励志番,让我想起了食梦者,动画五人组都在为动画梦各自努力点赞!看过后也了解了很多动画制作组的流程,白箱里装的是未完成的样片,也是磨砺中的珍珠啊!

8分钟前
  • 杜若洲
  • 推荐

橫手美智子跟吉田玲子的編劇配合度達到最大的強度,群像劇與業界低語的縝密縫合,主線與副線的交錯,真與假,都到達日本動畫甚至日劇的高峰水準。唯一不那麼合理但勢必得合理的東西,就是這產業也太多正妹!在這種高壓環境竟能有一群沒黑眼圈沒贅肉沒死魚眼的正妹環繞,呵呵果然動畫是作夢的產業阿

13分钟前
  • 焚紙樓
  • 力荐

吃饭睡觉虐静香 PA的药总算送到了 一堆业界大佬打酱油 真人真事最打动人心 猪队友层出不穷 太郎公认业界底限 事情往往点到为止 背后辛酸可想而知 制作组两头受气背黑锅 喵森卑躬屈膝四处求告 平岡:我爱動畫 可誰忒麽爱我啊? 但太郎监督说:动画是要给人梦想的 所以咱们HE吧

18分钟前
  • [已注销]
  • 力荐

(10/10)我觉得这部片对女主角的定位是最出彩的。喵森不是那种无敌、绝对正确、爱说教的主角,但她的戏份却能带动剧情的发展、牵动观众的情绪。并非因为无所不能主角光环特亮所以才是主角,而是因为她是鲜明的角色,所以才是主角。可惜当今动漫这样的主角太少、太少、太少了,更多的是“我爸是编导”

19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倒数第二话,红毛录音那段哭死了

22分钟前
  • 苹果碳酸水
  • 力荐

它的意义,在于它的教学意义。本质上它就是部广告宣传片,而且传达的很到位。业界难得一见的教科书。对于水岛努本人的意义的话,在多种风格化转换的探索中,仍一路好样地向前!

23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珍爱生命,远离动画业。继“黑美”后阔别已久的业界主场,着手点的拿捏轻车熟路,全方位多角度宣泄苦水儿,勾勒出痛并快乐着的职场日常。提高Staff关注度也意味着主动揽起更多压力,啪社连揭短带爆料坑完业内坑同行。作为观众老爷要常抱一颗感恩的心,各位辛苦了,今后还请继续辛苦吧。

27分钟前
  • 爱的镇魂歌
  • 力荐

看到有人给京阿尼捐款时留了宮森的名字,再一次流下泪来。很害怕再也不敢打开这部片子,害怕一打开就会不可遏制地回想起今天。

28分钟前
  • 野次馬
  • 力荐

人身上的什么东西最容易传达给另一个人呢?我想是热情吧。眼神骗不了人,作品骗不了人,时间也骗不了人。太棒了。

32分钟前
  • 有必要
  • 力荐

写实系动画的最高作。

34分钟前
  • 陆秋槎
  • 力荐

本片和玉响应该是这几年看得最难受的动画了。经过数代努力,日本动画已经能表现出只能用动画表现、同时却为大家所奉为本位的理念了。是以孤独的创作者或许也能借由这理念找到同伴,变得不那么自卑。不过经过最近的《project F》,我开始觉得,就算是我们中国人,也是有机会感受到集体的价值的。

38分钟前
  • 北窓
  • 力荐

各种意义上的好动画,有一定年龄的人才能有所感触的神作,将制作动画本身作为动画的题材就是一大创举,关于梦想的主题虽然老套,但是无论是憧憬着、迷茫着还是奋斗着的人都能为这一盒小小的白箱而动容,是非常用心而有诚意的一部好动画,推荐所有在工作这扇门内外的人一看。

39分钟前
  • 霜月落
  • 力荐

一部由24话神回组成的神作。

42分钟前
  • 南條艾草
  • 力荐

把动画制作里所有光辉的东西放到一起,一部业界的英雄史诗的感觉。

44分钟前
  • caipeipoi
  • 力荐

非常生活,非常有血有肉的故事,本身我也从事绘画工作,但对于动画这种高强度工作还是感觉无比敬佩!这是用爱坚持下来的工作!!各种好看不一一细说了,绝对是看了就会感动的好作品!五星!!

45分钟前
  • xeon_lai
  • 力荐

如果说《食梦者》是以男人的角度展现了基友们对于漫画的梦想,那么《白箱》则是以女人的角度展现了百合们对于动画的梦想。话说当漫画改编成动画之时是否也是TA们实现梦想之日?

46分钟前
  • 衮雪
  • 推荐

就喜欢这种朴实的片子

47分钟前
  • 冰凰
  • 力荐

宅度太高。真正工作之后,哪有那么多热情激情,哪有那么多美好的这情那情。费那么多劲做出像Exodus的作品,一点也不觉得感动。阿尔平的设定,无聊死了。看白箱中的那群staff这么努力做出那么烂大街的动漫,我只能说,没有好故事,一切都是0。不是努力了就足够了,拿出好的结果才行啊!

49分钟前
  • 永结一秋
  • 还行

热意是白箱予人手,梦想是母带贮己心,它们记载一次闪耀的完成形,与交递你我间的光焰的起始.阐释人情/业态,现实感/理想性皆是教科书风范一部.编著者令一切信手拈来令一切系统规整.着意提供良好音画体验,语言成熟,加减法做得适时又悦目.并非无危无瑕,但他们以赤诚一步步跨越红海.我掌声所寄是最纯粹的谢意

54分钟前
  • 岚行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