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挠

记录片其它2016

主演:大卫·法里尔,迪伦·里夫,大卫·斯塔尔,哈尔·卡普,戴维·达马托

导演:大卫·法里尔,迪伦·里夫

 剧照

被挠 剧照 NO.1被挠 剧照 NO.2被挠 剧照 NO.3被挠 剧照 NO.4被挠 剧照 NO.5被挠 剧照 NO.6被挠 剧照 NO.13被挠 剧照 NO.14被挠 剧照 NO.15被挠 剧照 NO.16被挠 剧照 NO.17被挠 剧照 NO.18被挠 剧照 NO.19被挠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38

详细剧情

  网络上流传着关于“挠痒”的神秘竞技,一个同志想参与这场“挠痒痒大赛”却被告知此运动仅限直男。记者大卫·法里尔(David Farrier)深入探寻后发现“挠痒”的背后是一条完整的灰色产业链,这其中不仅有挠痒视频的制作方对演员的压榨与侵害,甚至还能看到美国由金钱操纵的阶级制度的冰山 一角。 本片曾获得2016年第32界圣丹斯电影节世界电影单元纪录片评审团大奖提名。  一场“挠痒”的运动,却让人笑不 出来。

 长篇影评

 1 ) 由挠痒痒事件而来的因果

大卫对于挠痒痒事件的调查,仅是出于网上有一个相关好玩的视频,这就和他以前有过其他的采访一样,有值得去做的故事性,只是这个理由罢了。但后续的深入性进展,却是像蝴蝶效应,从新西兰到美国,挖掘出了一个遍布全美的挠痒痒事件现象,从新西兰这边扇过去的风,在美国刮起了一阵飓风,吹走了迷雾和尘埃,拔掉了那件厚厚的遮羞布。

整个纪录片采取的视角,有正面、偷拍等各种,不同人物相继露面,讲述了各自挠痒痒的经历,起初是一层激起千层浪,事件随着开始的深入而越来越复杂,在纪录片的后半段,偷拍的视角也逐渐增多,这一段时期也是大卫和他的小伙伴正举步维艰的时候,再到后来,跟踪采访和电话采访才最终把疑云都打消了。这个纪录片的风格,充分的展现出了一个记者从业者工作内容的真实性,所谓记录,即是基于现实的表达,《被挠》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挠痒痒事件起初是一群年轻的男孩,对一个被捆绑在床上的男孩进行挠痒痒,乃至后来的发现,也是与此相似,但大卫对众多事件的思考,以及与自我在被恐吓的同时所搜集到的一些资料相结合,才最终发现,挠痒痒事件的幕后主使,在很久以前就有过类似的行为,只不过现在是变换了名字,因为之前被举报了一次坐过牢。新闻的调查,有时就像一个悬疑事件,把记者称之为侦探也不为过,而在当今的社会,记者层层剥茧的手段,以及对于事件的执着性都要胜过不少地方的警方,好是讽刺。

最后的电话采访,是打给迪马托的一个好友或者近亲,电话的那端传来的内容揭示了迪马托的往事,这个挠痒痒事件的幕后主使,也就是迪马托,在以前小时候就经常被同学欺负,后来当了老师,还被一群男学生给丢出了学校,总之是很奇怪也不幸的成年旧事。这也许就解释了为何迪马托会热衷于挠痒痒的原因,出于强烈的掌控欲望或者看到年轻男孩被挠痒痒时的样子满足心里的某种缺失了的心理需求?

佛经里有因果一说,万事万物皆是有因才有果,看似无相关性的事件,往往也是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迪马托小时候的遭遇是因,挠痒痒事件就是果了吧。但最后是该谴责迪马托还是以前欺负过迪马托的同学?不得而知。是该为挠痒痒事件的受害者施加同情,还是说其为了一些眼前的既得利益而从事这个事件的初衷就该予以批判?这也是矛盾的。

有时用简明的是非观去评价一件事情是容易的,不过一些事的复杂性,也不简单是旁观者作为与此无关的人,能够去予以定性的。

确定的是,人之所作所为,皆是有所因,它日也会有所果。

 2 ) 一场关于权利 掌控和骚扰的游戏

中外纪录片的风格真是差别不少。

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尽量置身事外,用毫无矫饰的镜头语言去真实记录;外国纪录片的画面和节奏明显更精致,导演和拍摄者像一个孤胆英雄,带领你走近事实的真相。

看完这部纪录片,让人细思极恐。不怕你是一个聪明人,也不怕你是一个有钱人,就怕你是一个聪明的有钱人。

这个聪明的有钱人如果有一些怪癖,那他可以轻易地利用人性的弱点把普通人玩弄于股掌之中。

所谓法律不就是一个虚无的框架,对想突破法律束缚的人来说,它简直形同虚设。

游戏层出不穷,谁知道下一个开启者是谁,下一个受害者又是谁……

 3 ) 你无力抗拒的屈服,正是对方爽的点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ID:huangfilm

夹叙夹议,特别介意被剧透的,建议先看过影片。


大卫·法里尔,是新西兰的一位自媒体记者,写作内容包括流行文化和旅行,尤其喜欢去观察这个世界离奇的一面。例如,神秘生物,或另类生活着的人类等。我想,大概可以对标为个体户的VICE。

某天他在网上发现了一个体育项目——挠痒痒大赛。参赛者的手脚被绑起来挠痒痒,比赛谁忍得久。

这比赛每月举行一次,参赛者报名条件是:高壮直男小鲜肉。组委会提供来回洛杉矶的机票、4晚高档酒店住宿,和1500美金现金的酬劳,

法里尔想,下篇就写这个吧!于是通过facebook联系大赛组织者安排采访。没想到他不仅遭到了对方像《哈利·波特》里的咆哮信般激烈的拒绝,还在接下来几天里持续收到攻击他性倾向(公开的双性恋)和威胁会告他的电子邮件。

面对如此过度的回复,身为记者的法里尔,没被吓倒,反而涌起无限好奇,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相反的方向——深入调查。

他还和团队一起,把调查的过程拍成了这样一部纪录片。

关于挠痒痒,现在公共网络上有很多视频,轻易就可以搜到,爱奇艺、腾讯、优酷、youTube……都有,甚至综艺节目里也会出现。大家基本上将它认定为无害。

(上:台湾综艺节目“国光帮帮忙”;下:快乐大本营)

直到看到这部纪录片。

实际上你的第一反应可能跟我一样,会跟着被挠的人一起笑,好玩儿嘛!但慢慢地,就觉得不太对劲了。挠人的那位的脸越严肃,你越觉得不对劲儿。

(影片的海报初看是羽毛,再看会看到魔鬼的脸)

知道更多后,很多事会变得面目全非。别说宇宙了,就连逛贴吧、快手,或今日头条评论,都能随时刷新你的认知。就像我看到这个片子的豆瓣条目里,很多人的恍然大悟:“原来挠痒也是情色。”

(from 金庸:《倚天屠龙记》。点击可放大)

不只是情色(sexual fetish),所谓的“挠痒痒”,在中外,都曾是酷刑之一。古罗马、中国汉朝、二战期间的纳粹,都施行过这样的刑罚。而被罚者在经历了忍耐、大笑、求饶、痛哭等过程后,最后可能因窒息而死。

所以,挠痒痒并不都是单纯的恶作剧。对有些人来说,挠、或被挠,会得到性高潮;而对于另一些人,这样做能让他们获得控制的快感。

因为核心人物一直像只“疯狗”般乱咬、且不可靠近,法里尔就从外围发力,采访到了前参赛者、产业内的其他巨子,和早年间调查过此事的记者。法里尔的团队甚至还从新西兰直接飞到了美国洛杉矶,突袭“挠痒痒大赛”的拍摄基地,并在神秘人家门口堵到了出来买星巴克的本尊。

在具有悬疑气氛的证据搜集过程中,神秘人的谎言被一一戳破,他的伪装身份和种种罪行也落得了实锤。

而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不止于此。它触碰到的是事件的本质——“挠痒痒大赛”这条SM灰色产业链的背后另一种更大的SM——金钱,对人的控制。

前几天看到一篇天涯热帖,贾也 写的,叫《穷人难道连伸张正义的底气都没有?——从聂李强案终审判决说起》。

2016年1月15日,聂李强对俩女孩起性侵之念。他持榔头连续猛击俩人头部,其中一女子倒地挣扎中,聂李强拽掉其裤子进行猥亵。俩女孩被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姐姐抢救无效死亡,妹妹一度昏迷不醒,属重伤二级,伤残程度八级。 2018年1月20日,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聂李强犯故意杀人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终审判决更改的原因是什么?是90万。行凶者赔了90万给受害人(受害人家属)。

据说中国司法有“有赔不杀”、“杀了不赔”的说法;也就是说,潜规则是赔钱可换免除死刑。

文中说,“被害人是普通穷苦家庭,完全符合社会底层的特征,一死一残的两个女儿都未初中毕业就辍学打工了,而受害者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争取一些赔偿可救急,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人财两空。我们没有权利替他们拒绝赔偿。毕竟对于穷人来说,生活下去真的太艰难了。” 那么看来,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穷人真的连伸张正义的底气都没有。

美国?一样。

《被挠》这部纪录片里,报名去参加“挠痒痒大赛”的年轻人往往家境贫寒,或亲人生了重病急需钱,怀着“最糟还能怎样”的心情去拍了视频。当时得到了物质好处,但当发现网上出现的视频后开始后悔,于是发邮件给组织方请他们撤下视频,却因为这种“不听话”激怒了对方:视频被发到了更多的网站、他们的校园生活和家人受到骚扰,自己的名誉也受到威胁。

如同法里尔在纪录片中说的: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并不是特殊癖好本身,而是这场事件底下隐藏的无法甩脱的控制欲与权力欲。

弱者要维持自尊太难了,而那讨厌、又无力抗拒的屈服,正是对方爽的点。

“挠痒痒大赛”的幕后神秘人用从家族信托得来的财富,去控制那些年轻人,满足自己的性癖好、滋养心底的阴暗。网络上的事件,蔓延到现实世界,就像一个真实人群社会实验,让他成为了他心中黑暗帝国至高无上的暴君:在大赛里你不能反抗我、在网上你被我控制、在生活中你同样赢不了我。

有时候,人心隐藏的恶意真是超乎了普通人的想象。应了莎士比亚那句话:“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看过2015年的纪录片《纽约灾星》(Robert A. Durst,这位纽约的房地产家族后裔在美国新奥尔良被捕。多年以来杜斯特一直身处舆论的漩涡之中。1982年他的第一任妻子莫名消失,2000年他的密友在洛杉矶被杀害,案件至今悬而未决。2001年,住在德克萨斯的杜斯特邻居被射杀并且遭肢解。这一系列围绕着杜斯特的谜团,引起了HBO导演的兴趣。)后,我曾评价说:系统的运行与个人的智慧间像一场博弈。媒体作为第三方很重要。拍这样的片子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可以一直逃脱法律制裁的杀手。

《被挠》也是,它让你看到新媒体环境下不灭的记者素质,那种抱持着心中信念、正义与责任,一路披荆斩棘呈现真相的英雄主义精神。自由记者法里尔及他的团队,面对觉得“怪”的事情,不停地问着为什么,然后无限地逼近真相。

面对威胁,他们更是在镜头前勇敢地暴露出自己的一切,他的队友甚至在片中曝光了自己的小孩,摆明了“我不怕你”。而“挠痒痒大赛”就像是魔术师的黑礼帽般,只要锲而不舍,还真就能一直揪出新的东西。

回想拍《穹顶之下》的柴静、追查天主教教会娈童的波士顿环球报、揭露高端慈善晚宴淫趴本质的英国金融时报女记者Madison Marriage……他们对抗的都不只是个人,而是一整个儿系统。

《被挠》上映后,直至今日,“挠痒痒大赛”仍在继续。以上提到的报道,也不是“砰”一下,一劳永逸。它们更像是在撬开罐头,让那些顽固不化的系统裂了个缝、让世界得以慢慢被治愈。


彩蛋

The Tickle King(youTube上有)是《被挠》纪录片的后续,片长20分钟,曝光了更多的幕后资料。高潮的一幕是:主创在携《被挠》参加电影节时,片中揭露的那位神秘人突然现身,表现出依旧顽强的控制者姿态。当然,面对他的是主创的无所畏惧和观众的嘘声。

神秘人的中学年鉴(yearbook),请看他的人生格言

2017年3月份,神秘人突然离世,55岁。讣告登在《纽约时报》上,没有其他细节。而“继续状告《被挠》的主创团队,和他那位接受了采访的继母(索赔4千万美金)”,被写在了他的遗嘱里。

记者法里尔接受采访时说,他从没因为此事失眠过。他和伙伴一起,都全力以赴地等着瞧将发生什么。“虽然不是什么好的感觉,但从开始拍这个片的每一秒钟,我们就面临着法律上的威胁,所以到现在都变得有点儿麻木了。”

或许这位已逝的神秘人真的如某些评论讲的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吧,就算死,也不放过他想治的人。而那个系统,显然也在帮他的“幽灵”一起,想将“弱者”永远压在身下。

★感谢:极光字幕组

参考资料:

✓Wikipedia页面“David Farrier”条目://en.wikipedia.org/wiki/David_Farrier

✓David Farrier is being sued by a dead man://www.stuff.co.nz/entertainment/film/93834970/David-Farrier-is-being-sued-by-a-dead-man

✓克利福德·克里斯蒂安:论全球媒体伦理:探求真相

✓王曼、陶嵘、胡姝婧、朱旭:新的视角:从脆弱高自尊看人格障碍症状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如果你觉得此文有用,请帮我点个“有用”~

点击下面链接 看更多“控制与被控”

杀不死你的,令你更强大

难耐这夜春光浪费

我看到你跟自己作战

原创:黄老师

公众号:黄老师电影院(huangfilm)

您的转发和关注,将给我更多动力继续下去。

长按识别关注

 4 ) 被挠一下痒痒而已,怎么就变成恐怖片了?

明明是部纪录片,这部电影在豆瓣的类型里却标注着【悬疑】,再细看这张海报,羽毛之间仿佛若隐若现着一双眼睛,盯久了总感觉心里有些发毛。

而这部电影最出众的地方,

其实就在于让人真实的感到恐惧。

用伪纪录片的形式拍摄的悬疑电影很多,比如被誉为伪纪录片的开山之作《女巫布莱尔》,还有今年国内大热的《中邪》。

《女巫布莱尔》

这些伪记录形式的电影虽然营造出强烈的恐惧感,让人身临其中,但我们在看影片之前就有一个心理预期:

它不是真的。

可《被挠》不同,它用真实的镜头记录充满悬疑的事件。比起电影中虚构得故事,真实的事件对于观众而言更容易具有代入感。

导演用第一视角,在影片里极为擅长设置悬念,又将这些悬念一层一层抽丝剥茧,最终找到了真相。然后将一部纪录片,活生生拍成了悬疑片。

也许你要问,挠个痒痒哪里恐怖了?

但事实上,它确实讲述了一件令人细思极恐的事件。

故事还要从一名新西兰的记者说起。

这名记者叫David Farrier,其实就是影片导演本人。

他在新西兰从事的工作,就是在网上发现有趣的人和事之后,去采访他们。

比如报道疯狂的贾斯汀·比伯粉丝。

生吃蛤蟆的都市原始人。

一天,当他在网上听说有年轻的新西兰运动员(男子)正在飞往洛杉矶参加“挠痒痒耐力竞赛”时,他以为自己找到了下一个古怪的故事。

却不知道,这是他噩梦的开始。

这个“挠痒耐力竞赛”的主办方是名为简奥布莱恩传媒的公司(以下简称“简公司”)。

世界各地年轻的男运动员都可以申请参加,申请通过的可以免费飞往洛杉矶,在高档酒店住4晚,还可以拿到1500美元酬劳,

听起来非常诱人。

于是,为了深入采访,记者给这家公司发了邮件。

没想到主办方不仅拒绝了他的采访要求,还用言语侮辱他作为同性恋的性取向。

“我们坚决抵制同性恋者参赛,并拒绝和你这种同性恋记者合作,我们还怀疑你在你们国家的粉丝群和声誉。”

落款,是个叫做黛比·库恩的女性名字。

额...明明你们的比赛才比较...gay吧

并且,再此之后的几周,他连续不断地收到了黛比发来的辱骂信。

言辞激烈,还涉及到他的爱人。

这让记者决定彻底调查这家公司,并找来自己的朋友和他一起调查,然后开始着手拍摄这部纪录片。

而另一方简公司也没有闲着,直接发了律师函,还派了三个人飞来新西兰和记者谈判。

记者为了缓和气氛,专程过来接机,还画了可爱的彩色接机牌......

但很遗憾,谈判失败。

这三个人要求记者立刻停止对简公司的调查和拍摄,但作为一名职业记者,他当然不愿放弃调查和拍摄计划。

之后,记者带着朋友和简公司发来的律师函,跑到洛杉矶简公司拍摄“挠痒比赛”的地方,准备硬闯进去拍下比赛的全过程,结果遭到了公司的阻拦。

但与此同时,他们找到了一名曾经参加过挠痒大赛的男孩,通过男孩的讲述,慢慢解开了挠痒大赛背后庞大的“挠痒帝国”。

这名男孩因为挠痒比赛身败名裂,面对镜头,充满了懊悔。

他曾为了1500美元参加了比赛。视频拍摄时公司承诺不外露,却没想到不久后,网上就出现了无数以他名字命名的挠痒视频。

当男孩要求撤掉这些视频时,简公司竟然用尽一切办法来抹黑他:

其实想想,这件事还是挺羞耻的。

自己手脚被绑着,让几个人骑在身上挠痒痒,身体一边不受控制的扭动,一边发出怪笑。

看起来是某种特殊的癖好,任凭谁,也不想这种视频被身边认识的人看到。

然而,公司威胁男孩说会告诉他的家人他有性癖好,还专门给他任职的棒球队发邮件侮辱他有各种不良行为。

目的很明确,就是要搞死他。

很快,男孩就被解雇了。

看到这里我真是惊呆了,挠个痒痒而已,你怎么能侵犯别人隐私?

不但侵犯隐私,怎么还人身攻击?

更恐怖的是,这家公司还在一个偏远的小城里专门设立了“挠痒室”。用金钱“包养”了一群在校的年轻学生,用来拍摄挠痒视频。

然后将这些视频上传至网上。

这些学生每天在学校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生怕身边有人看到关于他的视频认出来。

可一旦有学生拒绝接下来的拍摄,简公司就会威胁他们,会告诉他们的父母、校长,污蔑他们有某种性癖好,甚至有学生遭受过死亡威胁。

这已经不止是简单的人身攻击,而是犯罪了。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真的越来越诡异和匪夷所思。

记者还在一层一层往下扒。

随着记者进一步深入,他甚至发现早在20年前,就有人曾用金钱奖励的办法举办过挠痒比赛。这个人,是名自称特里的女性。

记者找到了曾经为特里工作自称是“痒贩子”的工作人员。

在20年前为特里招聘了成百上千18-23岁的年轻男孩,声称是录制“私人收藏”用的挠痒视频。

在他发现公司用拍摄者的名字注册网站,并在上面未经拍摄者允许就上传拍摄者的视频之后,他辞职了。

然后,和那些拒绝拍摄的参与者一样,他的噩梦也开始了。

每周都会收到特里发来的恶心信件。

生日时收到诅咒他去死的贺卡

甚至辱骂已经去世的家人。

从20年前的特里到现在的简公司,围绕着挠痒痒这项“运动”,不知有多少年轻人的生活深陷其中。

没人知道他们拍摄挠痒视频的目的是什么,但后果都是一样的。

先用金钱吊你上钩,再利用挠痒视频将你无死角的曝光在互联网上.

试想你在Google里搜索自己的名字,弹出来的所有网页都是你被绑起来挠痒痒的视频,你还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个人网站,里面也全部都是关于你的私密视频。

你该怎么办?

他们不图金钱,不图名利,一旦你不愿意,就让全世界都知道你有奇怪的癖好,像碎纸机一样毁掉你的人生。

在走访了多位曾涉及挠痒事件的工作人员后,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而当记者找到了这些举办挠痒比赛的幕后主使们时大吃一惊。

不管是20年前的女性特里,还是现在的简公司,包括一开始给记者发辱骂信的黛西,他们都是同一个人。

一个名叫迪马托的富二代。

根据迪玛托继母的描述,迪马托童年因为身体弱小常遭欺凌,他的母亲是一位控制欲极强的女人,迪马托从不敢忤逆母亲,也从未交过女朋友,性取向方面有问题。

在这种双重压迫下,他需要一些途径去释放内心的欲求,

折磨身材高大的男孩就是他欲望最好的释放。

把他们捆绑的床上,看着他们拼命挣扎又无法挣脱的样子,他也从“控制”中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感。

当这些男孩反抗他,他就想尽办法侮辱他们。

也许你要问了,难道他不知道这是犯法的吗?就没人告他?

这才是整个事件最恐怖的地方。

迪马托的父亲生前经营者华盛顿最大的律师事务所,逝后给他留下了他一辈子都花不完的积蓄,而他本人就是学法律的,还当过几年副校长。也有人控告迪玛托,但最终迪玛托都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有挠痒癖并不可怕,真正让人感到恐惧的是一个人真的能用金钱掌控另一个的人生。

这部电影纪录的不是某种性癖,而是让我们看到隐藏在挠痒事件背后无法甩脱的控制欲与权力欲。

这不得不让人想到《饥饿游戏》里,那个所谓的“施惠国”的执政者逼迫人民自相残杀,将别人的生命视作游戏, 轻而易举的在游戏里杀死他们。

《饥饿游戏2》

而现实中,挠痒比赛还在继续。

这比终结一个人生命更残忍。

试想,瞬间结束人的生命和终生掌控一个人的人生哪一种更让人感到恐怖?

迪马托本人甚至来到这部电影的首映现场,坐在前排吃着爆米花,大言不惭的点评电影严重失实,还说影片未经允许就拍摄了关于他的片段。

excuse me? 未经允许上传孩子们挠痒视频的不是您吗???

《饥饿游戏》的最后,底层人民奋起反抗,举起了反对有钱掌权者的旗帜,他们心中有信仰,未来有希望。

而挠痒比赛不同。

迪马托仍然沉迷于控制他人生活中无法自拔,也不断有年轻甚至未成年的男孩在金钱的欲望下去拍挠痒视频。

甚至他们还很享受。

在这场被欲望驱使的比赛下,除了已经被毁掉生活的受害者,没有一个人是清醒的。

 5 ) 有太多事不被人所知

人性被扭曲成了什么样。我想本片很好的介绍了那些边缘化人物的现状。片中出现了两种或更多种边缘化人物,其一是发掘“挠痒痒”这件事的导演及其制作团队。他们是得以让真相大白于天的人。然而归结到底,发现竟然是一个人所为,在吃惊之余我也非常同情第二种边缘人,那就是“加害者”,本片中出钱让别人“挠痒痒”的人。我觉得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他个人成长原因,导致了本片中我们所看到的状况。第三种边缘人物,我想就是那些自愿成为“挠痒痒”的“被害人们”了。他们竟然是如此众多,整件事情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就像《聚焦》中的内容那样让人大跌眼镜。它们的共通点在于都制造了被害者,并且让他们集体失声。

当我接触到这部纪录片的时候,是耐着性子慢慢看完的,因为我也很想知道,到底那些钱是从哪来的,这样一个跨国的组织竟然一直都处于隐匿状态。实在吃惊。而后得到的真相太过分了,不过还是比《聚焦》中的宗教性有组织的掩盖真相感受好一些。《聚焦》简直颠覆了三观,整个人都不好了,让我更加对宗教看低。

如果对《聚焦》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这篇影评:隐藏在神性背后的兽性

 6 ) 无题

其实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来看这个,也许就和记者一样,被这个神奇的“运动项目”吸引,被这个牵涉到gay的标签给骗了~~~事实上纪录片说得是某个有精神疾病的富二代,用老子的钱无限满足自己的变态需求的故事。纪录片的目的应该是揭示以钱来操控别人的事件,但是这样的事情真的是何其多啊啊啊啊,我真的完全无感,也许我冷漠了,也许是一开始被误导后的反感,总之个人觉得有点无聊。

 短评

细思极恐,如果说挠痒是一种隐秘的性癖,那并无可厚非。真正令人不安的是所有那些骚扰、控制和威胁,在能轻易逃脱法律制裁的灰色地带,就像被挠本身,没人take it seriously。

4分钟前
  • Ginjiro
  • 推荐

The whole thing is just beyond weird

7分钟前
  • 办公室甜心
  • 推荐

假如David没有把My Documents意外地公布在互联网…

10分钟前
  • PAUL
  • 较差

纹理很清晰,一层层推进,一步步解释,但是真相有点无趣,啰。

11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还行

这肯定是2016最佳纪录片了,紧张刺激又不失精彩,看这部纪录片你是笑不出声的,人有性癖固然正常,但是对权力和控制的变态渴望才是真正可怕的事情,你会难以想象这种人性丧失的人真正存在。佩服导演,十星推荐。

16分钟前
  • 补上了一个车轮
  • 力荐

HBO出品,必属佳片。非常精彩的调查纪录片。在美帝当律师真是好赚啊。面对威胁恐吓,大部分人都会退缩沉默,但也总有些人会勇敢地做出不同的选择,向他们致敬。

18分钟前
  • m89
  • 推荐

纪录片的拍摄和内容都挺猎奇的。一个特殊癖好者建立了一个帝国,传销和莆田系拍出来应该也是这个样子。[B]

21分钟前
  • 帕拉
  • 推荐

从反方向把《狐狸猎手》的故事又讲了一遍。

22分钟前
  • 哪吒男
  • 还行

从一个事件深挖出背后的阴谋 剧情扑朔迷离 像探案剧一样的纪录片 在这个互联网年代 只要有钱 没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是做不了的 细思极恐

23分钟前
  • MR.Charles
  • 推荐

整个片子的脉络非常清晰:由带有奇闻意味的挠痒爱好者组织引入,再通过网络暴力挖掘组织背后的秘密,最后没有过多的把注意力引向司法阴暗面,转而聚焦个人精神问题,我认为这样的解读很理智。从一开始该组织的操作者的行为就带有反社会型人格以及偏执人格障碍的特征,至于个人癖好请宽容看待。

25分钟前
  • SELVEN
  • 推荐

我以为有什么惊天大阴谋。。。原来就会个这。。。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没事骂记者

30分钟前
  • frozenmoon
  • 还行

题材本身很值得被挖掘和讨论,却把通篇的重点放在了揭秘幕后黑手的真实身份上,伦理引导和情感倾向也明显到怀疑导演拍摄纪录片的专业度。结尾太欠缺力度,而且我绝不相信这样大规模大投入的视频拍摄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特殊性癖好而不是为了敛财,但如此欲言又止的结束倒留给观众更多的想象空间。

34分钟前
  • 基闹
  • 较差

我真没看出什么好来。。。Vice调调的鼓弄玄虚最后讲了一个特别简单又无聊的故事,果然记者最会编

35分钟前
  • Coo
  • 还行

3.5:我的这趟旅程始于对一项奇特运动的好奇,这项运动叫作挠痒痒耐力比赛,现在我知道了,虽说叫挠痒痒但是跟挠痒痒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这是一场关于权利、掌控和骚扰的游戏,有关一个人内心的扭曲以及这种扭曲能够到什么程度,一个人试图把自己的生活搞得充满铜臭味,只是为了继续自己内心的执念……

36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推荐

相当有趣的一部纪录片,涉及fetish/网络欺凌/身份伪装/money-power/深柜/童年阴影等各种因素。b站地址http://www.bilibili.com/mobile/video/av6826141.html

41分钟前
  • п,已限流
  • 推荐

一个同志记者想报名参加挠痒大赛,却被告知该运动仅限直男。倔性上来的他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挠痒帝国背后隐藏着惊人的真相…作为纪录片拍出了悬疑追凶的感觉,搞笑运动和黝暗人性对撞带来匪夷所思的荒谬:这不是关于挠,而是关于控制。今年最好的纪录片候选。

45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力荐

本以为这是解析”tickle fetish”的纪录片,没想到是对这个遍布全球的网站背后大佬的调查。作为纪录片它只能算中等,但我还是很佩服这些工作者的努力和胆量,不畏邪恶势力勇敢做着抽丝剥茧查明真相的工作。

48分钟前
  • FMIUL
  • 还行

看介绍以为是轻松愉快的纪录片,没想到到最后这么紧张。“挠痒痒”这种少见的性癖团体背后竟然有这么庞大的资金和权力支撑,毁了这么多青年的生活。而影片似乎再次论证了“恐同即深柜”?令人害怕。

53分钟前
  • 虾坨坨艺仔
  • 推荐

看到结尾都没意识到这是一部真的纪录片,还以为是伪纪录片形式的电影。因为很少在纪录片里面看到悬疑的成分,这部片抽丝剥茧,一层一层揭示谁才是幕后推手,究竟又是什么原因让TA这么执迷于tickle game,好像侦探片,事实证明真实世界远比电影来的精彩。

57分钟前
  • 浮生若梦
  • 推荐

有点creepy,我敢说独尊帝国的论坛主也是这号人物

58分钟前
  • Larry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