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生2019

记录片大陆2019

主演:内详

导演:张建珍

 剧照

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2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3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4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5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6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3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4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5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6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7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8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19中国医生2019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0-22 16:29

详细剧情

  《中国医生》是国内首部以医护群体为主角的大型医疗纪录片。纪录片将镜头对准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科室及医护人员,聚焦普通人与医院最常发生交集的场景,通过跟踪拍摄一个个有温情、有责任、有矛盾、也有希望的医患故事,多视角呈现了医生这一职业的不同面向,解读医疗系统在国民生命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真实地展示中国医生们救死扶伤道路上的悲欢离合。

 长篇影评

 1 ) 颜值入坑

《中国医生》就像百度百科里说的那样制作谈不上精致和华丽,甚至会员都不能用1080p40的清晰度来看。

医生是最不想患者出事的一方,这句话基本上是完全成立的。有时候,还没到医学瓶颈的时候就遇到了人性的瓶颈。朱高佳的长相有点熟悉。

透析室里的儿童作家,他说他只写美好的东西,梳头发的老爷爷说仪表整洁是对医护的尊重。老爷爷说,他跟医护像朋友一样,这句话给我很大反思。长久以来,我把病人看成流水线的产品。病人对医护跟多的是依赖,我能不能将心比心呢?

我以为病人的乐观是疾病所迫,其实是家庭。病人说,如果我难受,全家都难受,所以我每天都要高高兴兴的,笑脸背后的心酸让人心疼。一位心脏可能随时出问题的货车司机,是不是潜在的隐患呢?

医护对患者的治愈不仅是技术上,更是心理。有时候,明知道不可能,还要去做,这是给家属的一个交代,家属接受不了医生不作为。怎么有点喜欢邵翔呢? 小精浩的眼睛真好看。遗憾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虽然有我喜欢的医生,但我还是更期待《人间世》第三季。

 2 ) 医生,先生

医生,是一群怎样的人物

大概就是

人间的使者

身着白大褂

在楼层之间

大步流星

一直走着走着

就留下背影

穿梭在人群中

医院,是该如何定义的地方

这一栋栋建筑

大概就筑起

生命的高墙

在这里

人情冷暖,一览无余

在这里

新生死亡,一墙之隔

人世间所有的

这里皆可探寻

手术间,是一个冰冷还是温暖的地方

金属器械间冷气弥漫

强烈的灯光

照在设备上

照在每个人身上

让时间凝固

这里似乎没有时光流逝

因为每一秒

都是稍纵即逝

暂停的时间

匆忙的脚步

无休止的站立

是分秒必争的竭尽全力

人间的气息

就是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

冰冷病床上

可以呼吸的期望

那一刻握住的双手

就是点燃了重生的希望

有些人

好像没有生活的质量

他们好像

生活的没有尊严

因为,他们不敢

对于他们来说

甚至于呼吸

都是在透支自己的生命

脆弱的灵魂

在生死面前

不奢求什么童话

不妄想天长地久

他们只盼

生命能够延续

他们只愿

生活能够继续

活下去

就够了

活下去

就是人生

最隆重的仪式

《重生》

“他们是

凤凰涅槃

浴火重生”❤

 3 ) 《中国医生》:理解中国医生,理解中国患者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这场战役中,无数医护人员冲在第一线上,是抗击疫情的第一道防火墙。而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成为最美逆行者,以他们的负重前行,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这一背景下,视频网站及时上线了纪录片《中国医生》,自然受到广泛关注,稳居全网纪录片热度榜首;该纪录片也赢得极好口碑,豆瓣评分高达9.3分。

《中国医生》海报

《中国医生》深入全国各地六家大型三甲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南京鼓楼医院、西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医院、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不同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记载了几十位高尚但不高冷、有血有肉的医护形象,也以小见大地呈现了关于中国医生的一切。

在肺炎疫情的当下,观看这部纪录片自然有别样的感触。不过我们更希望,在了解中国医生的一切后,能够唤起更多人对于医生这一职业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只在需要他们的时候,才想起珍惜他们。

中国医生有多累

身边有几个医生朋友,平日里聚会总聚不齐,问起他们的工作感受,一个字“累”。

第三方机构做的一个调研《2019医师幸福感指数研究报告》,在“中国医师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提及率%”这一选项上,“超负荷工作量使得医师身心俱疲”是提及率最高的问题。而就“工作量大、强度高”这一指标,认为“基本符合+100%符合的医师占比60.8%,接近2/3的医师同意这种观点,医师工作量大、强度高是一种行业共识。

数字若显得无感,《中国医生》的实况拍摄就让人看得真切。

朱良付是河南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同时也是医院心脑血管绿色通道的发起者。心脑血管病是我国死亡人数最多的疾病。发病紧急,短时间内得不到救治就容易致残乃至致死,很多大型医院为此专门设置了绿色通道。所谓的绿色通道,按纪录片中的说法,要像军队一样的,要做到24小时全天候,所有医生链条都是住院值班,才能做到争分夺秒去抢救患者。

绿色通道意味着24小时全天候

医院的绿色通道是朱良付发起的,所以刚开始每次急诊,不管凌晨几点,他都亲自来。一台又一台的手术,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忙到凌晨是常有的事,而有时下班匆匆回家吃了饭,接到急诊室电话又立即往医院赶。主管护士对着镜头说道,“有一天朱主任的病人做到夜晚12点,还有16台造影,做到凌晨5点,他们才休息。”继而她又感慨了一下:“绝对不让自己的孩子当医生,实在是没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没有生活质量的,家庭根本就没有办法管。”

主管护士说,当医生压根没时间享受生活

24小时随叫随到、长期高强度的工作、饮食不规律、作息不规律,是很多医生的工作状态。南京鼓楼医院心胸外科主任王东进,同样是全年无休、全天无休。纪录片拍摄他的那一天,他连做了三台手术,17个小时。17个小时得像雕塑一样站着,全神贯注地进行精密的手术。王东进说,“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身体不好的,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而他患有严重的颈椎病,曾经痛到得戴着颈托才能上手术台,而因长期站立他腿部静脉曲张,得常年穿着弹力袜。

那么医生自个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劳累的?

朱良付的话特别令人触动。他说,“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要用25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我现在44岁,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不敢死”的医生

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担心自己“过劳死”,又得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死、不敢死”——医生的劳累、付出、担当和牺牲,可见一斑。

要成为一个中国医生需要大量的付出,本科5年,研究生3年,博士至少也3年,整整11年;而从住院医生到主任医师,往往又需要10余年时间。熬到了主任医师,能力越大,承担得也越多,很多中壮年的医生自己也有一身“职业病”,他们“怕死”,但“不敢死”。

除了身体上的疲倦,医生的累也体现在心累。医患矛盾紧张,患者对医生不信任,给医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冲击和心理伤害。

纪录片一开始是朱良付对着镜头无奈、沮丧又不解地说,“曾经有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他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我们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也不希望高灌注(脑高灌注综合征)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高血压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

朱良付说起这段经历,表情无解又无奈

所以纪录片才有这么一幕,一次急救手术前,朱良付先用手机录下与患者家属的对话,确保他们知道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

《柳叶刀》主编理查德·霍顿曾说,他每个月会收到几百封来自中国医生的邮件,其中最常提到的主题是医患关系紧张。“我确信,其他国家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医生像中国医生这样担心。”

医生如此辛苦却还得忧心自己的安全,这怎么看都匪夷所思。但它切切实实正在发生。

中国医生的冷静

很多患者不理解医生,一大原因是他们认为医生太“冷漠”了,这边家属为了病人心急如焚,但医生却“事不关己”,显得“敷衍”,冷漠又冷血。

但医生是真的是冷漠吗?

或者我们换个角度提问,医生应该跟每个患者成为朋友,急他们之所急,悲他们之所悲吗?

在以前的宣传中,我们似乎一直在倡导医生这么做,要跟每个患者成为朋友云云,让对患者有求必应云云。可在实际操作中,这并不可能,要知道我国每天就诊的人数超过2000万,每个医生每天要面对的病人太多。医生再博爱再有同理心,他的情感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他无法面面俱到地照顾到所有病人和家属的全部情绪。我们不能以圣人和超人的标准来要求医生。

南京鼓楼医院最年轻的副主任医师魏嘉,有个罹患胃癌晚期的病人,才二十几岁,特别年轻也特别乐观,这让魏嘉最挂心也最揪心,所以一直尽量为她多做点什么。但纪录片最后,魏嘉提到,以前有前辈建议她,“特别是对肿瘤科医生来说,不要跟病人做朋友,因为你跟他投入私人的感情越多,有可能你后面会自责、失落、伤心,会更难过,很长时间走不出来。”

魏嘉的前辈曾告诫她不能投入太多私人感情

医生也害怕伤心。他们并非拒绝付出情感,而是需要克制情感,因为他们面对的是来来往往的患者,而死亡每天都在医院里发生。魏嘉虽然并未听从前辈的话,她还是对这个乐观的患者上心,但这也非意味着那些没能成为她朋友的患者被她怠慢了。专业是本分,朋友是情分。

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住院医生徐晔,25岁就博士毕业,工作三年后遇到自己职业生涯“难以跨越的沟壑”。一名全身95%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他的家里人为了给他看病,拿出家里现有的全部积蓄,但依然凑不够高昂的医疗费用,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植皮手术,总体花费得100多万。徐晔帮患者争取到了2万元的援助基金,尽力劝说患者家属坚持治疗,因为患者出院离世的可能性极大。但患者家属还是强行出院了。徐晔赶到时,面对空荡荡的床位还是有一丝失落,他是真心希望患者得到救治,却也知道家属面临的困境。

年轻的医生类似的经历多了,心理能承担的极限就会提高。徐晔事后说:“为什么有人说有的医生看起来很冷酷?不是冷酷,他是冷静。因为你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早就见过无数个了,所以他才会显得如此的冷静。这个过程是每个医生都会去经历的。”

医生看多了生死,也从患者家属那里看遍人性冷暖

也就是说,当患者家属指责医生“冷漠”时,家属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他们很可能是第一次看到亲人遭遇险境。但家属也忽略了,今时今日患者的情况、家属的反应,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他们已无数次遇到过。医生并非麻木,他们的波澜不惊,是专业、经验和经历累积后的冷静。

慌乱、不安、痛哭留给家属就够了,慌乱之中需要冷静的医生做出专业的判断。冷静不等于冷漠。

中国医生并非万能

有时主流舆论会习惯性地赞美医生、拔高医生,而非以一个普通职业去看待医生、以普通人去看待医生,这在不知不觉间会影响一部分公众对医生的认知和期待:他们认为医生就该牺牲自我,认为医生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治愈疾病。

因此,有些人去看病时,是带着一种消费心理的:我花钱看病了,你就得负责把病给我治好;我把人活着送过来了,人没了就是你医术不精、是你把人给治死了,你就得负责……很多医闹事件的发生都源于此:患者认为自己花了那么多钱,医生却没帮自己把病治好。

但患者错解了几个事实:一,医术的进步往往是技术的进步,就像朱良付说的,相比于医生,科技才是治病的最大力量;二,再安全的手术,都可能存在风险,这是概率问题,医生无法承诺百分百安全;三,这世上还有太多不治之症,以现在的医学技术仍无法攻克。

归结起来就是一个认知:医生并不是万能的。医生会尽最大努力去救治患者,但家属也得有最坏的打算。

《中国医生》让我们看到医生面对疾病的无力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孙自敏,谈起她职业生涯的“至暗时刻”:“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15年的白血病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15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医生再苦,它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

面对疾病,医生也会如此无力

《中国医生》有这么一刻,它就值得高分,因为它罕见地为公众呈现了医生在面对疾病的脆弱和无力。我们太习惯于“最后一刻营救”的神医传奇了,可事实上,医院里经常有这样无力的故事,医生经常要承认自己面对疾病的无力。

这丝毫不会损耗医生的职业光芒,相反,医生这个职业让人尊敬,就在于医生哪怕时常被无力感击中,他们仍选择直面疾病,与之战斗。就像有人说的,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医生万能,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医生的光芒在于与疾病的不懈战斗

气馁归气馁,孙自敏还是迎难而上,她立志要攻克白血病。自2000年起,孙自敏带领她的团队进行非血缘脐带血移植,终于攻克了脐带血移植中植入率的难题,目前她所在的科室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脐带血移植中心,给许多白血病患者带去了希望。

也要理解中国患者的难

有人这样总结,“时刻在依赖,时常在忽视,时而在抱怨,却从来不了解”是我国医患关系的真实写照。《中国医生》以医患为什么无法相互理解为出发点,以平视的目光,让公众看到去掉光环、去掉标签、去掉附丽之后的普通医生,试着从他们的经历与付出,去理解他们的艰辛与崇高;从他们的局限与无力,建立起对医生的正确期待。

朱良付医生每天一早走出楼梯房,骑着小电驴上班,跟我们千千万万普通人一样

理解中国医生,并不是要控诉中国患者。虽然《中国医生》聚焦于医生,但从纪录片的案例和细枝末节,我们也能窥见中国患者的众生相。在中国,难的不只是医生,需要理解的,也不只是医生;除了呼吁患者理解医生外,我们对患者们做得足够吗?

电影《我不是药神》里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叫做穷病。”在《中国医生》里的多个案例里,我们看到的是被疾病拖累、拖垮的家庭,实在令人揪心痛心。纪录片中那个重度烧伤的老年患者,儿子选择强行出院,他并非不孝顺,他花光了积蓄,但他也非尽全力,因为他采访中他谈到,前几年买了房子,刚开了个厂,现在卖厂亏大了。

笔者注意到,纪录片中的案例,但凡孩子患病,家长都是砸锅卖铁、不惜一切,但年迈的父母患病,成年的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生活是否会受影响。就像徐晔医生说的,“有时候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血液病孩子接受脐带血移植要封闭管理,家长每天固定时间送饭到医院。为了避免饭菜被感染,都小心翼翼装在高压锅里。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网上有很多人指责烧伤患者的儿子。但恐怕谁也无权指责。在并不富裕的家庭里,生命的繁衍生息常常是建立在牺牲上一代的基础上,然后供给下一代;当上有(不止一个)老、下有(不止一个)小,“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因此,不要一味去指责困境中的人的选择,而不妨思考,人心够不到的地方,制度可以做些什么。纪录片中也透露出太多无解问题:有些病人既没有医保也没有农保,一旦重病就倾家荡产,该怎么提升基础医疗保障覆盖率?为了让患者得到更好救治,很多家属首选大城市的三甲医院,家属千里迢迢地陪护身心俱疲,客观上也造成三甲医院负担过重,门诊医生要与患者充分沟通也显得奢侈,该如何均衡医疗资源?

患者的“看病难、看病贵”,与医生的“医生苦、医生累”,共同指向的是医疗体系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医生和患者只不过首当其冲,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比如跟付出相比,中国医生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医生的手术费、诊疗费很低,医生的劳动价值没法体现。医院为了维持“生计”,常常是通过药品和医疗器械创造利润,这就造成了药价虚高,大型检查、检验价格偏高,没必要的检查太多,由此加剧了“看病贵”。

医生的苦、医生的累是真实的,患者的痛苦、家属的焦虑与无助也是真实的。我们不能要求医生做圣人,同样也不能要求患者和家属做圣人,永远通情达理、永远临危不乱、永远笑对苦难。相反,我们要理解人性,要尊重人性的弱点,然后不断通过制度去化解人的难题,让每一个人哪怕遭遇重大疾病,都尽可能地保持尊严和体面。

但体系的调整总是滞后的,当下仍需要医生和患者去承担不尽完善的体系的代价。医生依旧会很累,患者看病还是会觉得“难”和“贵”,此时医生和患者能做的、应做的,就真的是多一点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和相互理解了。

疫情终究会过去,祝愿奋战一线的医生平安归来。但我们对医生的尊崇不应是局限于一时,而是日常;医院对于患者的救治与关怀,也不应只有经济的考量。无论是爱护医生还是怜悯患者,说到底是对人的本质性关怀,这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底色。

让我们对他人的痛苦多一点将心比心吧

——版权属于澎湃新闻·有戏——

 4 ) 《中国医生》部分语录笔记

-“曾经有一个老太太,是一个老爷子的家属,那个阿姨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说我把她家老爷子给害死了。我跟那个老爷子在病区里关系很好的呀,他也很慈眉善目,我们交流很好的,我也不希望高灌注发生。但他们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那个老太太一边这么说一边还说:我近来血压高了,你再给我看看。但是不耽误她投诉你。理解吗?照告状。”(朱良付)

-“医生们给患者讲的那些话,只有他自己知道是不是对患者有利。所以说好医生只有自己知道,医心也只有医生自己知道。”(朱良付)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工作量大,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就我家庭的责任都没有尽到,我自己的医疗责任也没有尽到。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要用二十五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四十四,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朱良付)

-“我从早晨八点到晚上八点,十二个小时,这又到一点,又加五个小时,十七个小时。心脏外科就是得身体最好的,身体不好的,站台站不住的就被淘汰掉了。因为我有很严重的颈椎病,所有我偶尔会到这来,做一个按摩,这是我特别申请的(按摩椅),要不这个颈椎特别疼。我曾经有过颈椎疼得动不了,上不了台,带着颈托才能上台,然后晚上睡不好觉。你看我这个腿静脉曲张,所以要穿弹力袜,要不腿也不行了,腰也不行了,颈椎也不行了,所以要残疾了……我这还算挺幸福的,因为大多数外科医生没这个待遇。”(王东进)

-“中国老百姓认为,当我找到了这个医生,我们家就获益了,实则不然,病人获益最主要是科技。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庞大的医生队伍。如果我们不自负,不骄傲,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踏踏实实学习,把自己的业务、科技做得更好,你就不容易和患者发生矛盾。”(朱良付)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走廊上的标语: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抚慰。——特鲁多

-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内科专家张孝骞

-“你看我们有些并发症的病人,死掉之后,它是一个家庭的问题,但是那个他家属不理解,家属觉得好像我们医生把这个病人整死了。实际上,医生肯定百分之两百是想救他的,低概率事件发生之后,医生并不比家属就难过得少。”(朱良付)

-“(重度烧伤患者换药)基本上临近不可忍受,跟酷刑也差不多其实,你的皮肤,就你磕伤之后,你上面撒一点点盐那种感觉,就伤口上撒盐他是全部都得撒,就是这种,没有办法,加了镇痛剂他也能感觉到,疼痛只是减轻,所有我们尽量哄病人,一边哄一边换。”(徐晔)

-“所以有句话,就是烧伤科的前辈讲:烧伤这种,尤其是特重度烧伤,大于百分之九十,深度的创面占比重比较大的这种病人,其实治疗到最后的话,治疗的不仅仅是医术了,有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的时候,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徐晔)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那么何况是医生呢。就是你的极限每一次被抬高了一点,每一次被抬高一点。为什么有的人说医生看起来很冷酷,不是冷酷,他是冷静。因为你现在的这种情况,他早就见过无数个了,所以他才会显得如此冷静,这个过程是每个医生都会去经历的。”(徐晔)

-“一个老师以前说,特别是对于肿瘤科医生来说,不要跟病人做朋友,因为你跟他投入的私人的感情越多,有可能你后面会自责啊,还有失落,伤心,会更难过,就很长时间可能会走不出来。”(魏嘉)

-“其实肿瘤的很多病人到后面就是没有方法可以治了,到好多医院去看,他就说没有办法了。但是如果这个病人又很信赖你,她又,比如说很年轻,然后家里面人期望又很大,又想尽全力,你说什么他们都愿意,哪怕没有效,完全百分之百信任你的时候,你这个时候就得逼迫自己去找一些方法。所有如果是说一个病人到其他医院,人家说没有办法,但到你这边来,你说我还有一点办法,这个时候我觉得就是肿瘤科医生最大的成就感。”(魏嘉)

-“医院不是永远都是那种紧张啊,抢救啊,全是那种电击除颤那种节目。除非这个手术对他来说,挑战非常大,或者这个病人完全是生死两条线这种,或者说抢救的环节你肯定见不到互相开玩笑的时候,但是像这样常规的手术,大家就其实会表现得很轻松的。”(舒茂国)

-“在1990年,做过我们科十五年的白血病的回顾性分析。做了以后让人家很凄惨。所有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就剩一个病人,最后那个病人还是不在了。就整个的全军覆灭。也就是我们这么多医生工作了十五年,等于白干了。你没让一个病人活下来。所以我当时不想当血液科医生了,为什么呢?苍白的脸,无力的面容,都是凄惨的,到病房里没有一点欢笑,所以这个医生没有办法做下去。医生再苦,支持我们的是什么呢?支撑我们的信念是什么呢?就是成就感。但是我们没有任何成就感,我们经过治疗几年以后,病人都死了,你讲我们天天在做什么。所以当时就真是不想干血液科医生了,特别是这些人拉着我那晚上睡不着觉,再加上我的同学,我当时就是立志,就是要攻克白血病。不攻克白血病,我这个医生也做不下去了。”(孙自敏)

“我这个同学呢,实际上是我们同一个大班的同学,而且我们住在一栋楼里,当时大家都认为她有点像林黛玉,长得漂漂亮亮的,脸甜甜白白的……最后还是回到安徽,住在我的床上,实际上我当时从事血液病,也就才五年的时间,她还是非常相信我的,但是最后还是没有治好她的病,而且让她非常遗憾地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她去世以后,我从来没有去过她的墓地……但是我不敢去,不敢面对她。从我的内心来讲,一直觉得对不起她。”(孙自敏)

-“我觉得特别心疼他,但是我无能为力,我也不可能把我所有工资全部拿出来给他们,说真心话。我也有家,有孩子,我要养家的。”(田素革)

-“……我去看了,(患者)自己蒙着被子跟那儿哭呢。我一看见我都觉得我也崩溃了,你不知道,我也在那儿哭,最后我就是抓着他的手,俺俩在那儿哭了一阵。”(田素革)

-“我自己平时下班就一个人,我找到我的这个‘真爱’以后我就变成一个人了。我女儿她爸,他就说你一个女人啊,说是医院这么大的,连一个教授,一个医生,想去做一件事情都不容易,像你一个小护士,你还想做什么?你想做出来什么?我说我也没想过做出来什么,我就觉得我能做这个事情。他也说过我,你就安安生生地你就把孩子带好就行了,我自己在外面闯荡就行了。他当时就提出来要离婚。那离婚我当时也挺痛苦的,我说刚到一个新地方,我才适应一个新环境,我工作还要起步,你能不能再拖一拖?但他当时也挺坚决的,我说,那就算了吧,那我还是我最后觉得我肯定还愿意做我的事情,我的这个事情是对的,我是不能放弃的。”(阮瑞霞)

-“我现在的第二本书基本上就是以图片为主,就跟看图说话一样,每一个伤口,处理的每一个步骤,都用照片呈现出来……(患者足部溃烂伤口的图片)这样是不是好看很多?经过调整以后我就觉得,虽然同样是脚,但有一种特别好在里面,感觉挺美的(笑)。”(阮瑞霞)

-“我们会评估一下子,即使他已经没有(心跳呼吸)了,我们基本不敢放弃,一定去做。做了以后这样有什么好处,就是说对家属是一个交代,家属接受不了医院不作为的。有时候我们明知道不可能,你还是要做一些努力的,尽管努力很可能是不成功的,但好像是家属心理的安慰。他大老远送到医院来,医院都不管,把他放在那儿,家属接受不了。”(王军)

-“晚一点点不要紧,这个已经习惯了。”

-护士:“我觉得你可以走了,你说你八点钟上到四点钟,再上到十一点钟,你是超人吗?”

-“所以我腰好酸。”(邵翔)

-“你如果让医生选,医生永远只能选择积极的那一个,就是消极的有时候不太好做,比如医生劝你跟你说不要抢救了,反正抢救也是死,但是这话就……作为医生不太好,不太去帮家属做这个决定,但我们会把它告诉他……第二条路就是,说的很难听叫人财两空。”(邵翔)

-护士:“突然觉得当医生好难啊。”

-“必须的,只是正常不把它说出来而已。”(邵翔)

-“……我就要直接跟你讲,你到鼓楼医院不是来救的吗,你又不做手术到鼓楼医院干吗来?这句话一讲大部分人就做了。因为有时候我什么都等好了,就等他上来说一句话的事……这句话可能会让人觉得,一个觉得心里有点压力,第二个就觉得能帮他做决定。”(王军)

-“我觉得任何的职业都需要有一个职业反馈,你医学尤其是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做的事情,首先自己要觉得有意义,要不然的话我有时候其实很难坚持下去的,这个东西就靠这个来,其实是自己在输氧。”(董长宪)

-“一个病人,他总要对自己的这些情况要非常了解,他心里就踏实了。所有我们第一步就是,跟病人沟通,在手术前要建立病人对你的信任。这种信任怎么建立呢?就通过这些沟通。你对疾病的认识越深刻,解释得越到位,他就对你越信任。”(邱勇)

-“我们一直在讲,对年轻医生也都是这么说的。对每一个病人来讲,你手术再熟练,你的技术再高超,都要把这个病人的手术视作为你的第一次手术。因为你每天都好像做着类似的手术,但对病人来讲就一次。只要你把这个病人的手术作为都是你第一次做手术那么去重视,那么通常来讲,我们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会降到最低的状态。”(邱勇)

-“遗憾不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胡娅莉)

-“你看我们钢琴厅有一架钢琴,有很多志愿者,有老的,有少的,每天上午到医院来,去弹这个琴,那为什么?就是他们想通过琴声给人一些抚慰。他也不一定非要到你这个地方来弹钢琴,但他认为这样一个弹钢琴的场所,比任何其他的场所都更重要,或者说更有人需要。比如说从病房到门诊来,我也常常走过那个钢琴大厅,其实我走路很快,但我有的时候也会驻足,我去听一会儿。你有那种好像它在轻轻地抚摸你心的那种感觉,这可能是心灵的那种沟通,或者一种爱的传递吧。所以人人如果都想去给别人做点什么,那还是真的是很好的事情。”(胡娅莉)

 5 ) 《中国医生》 | 他们是疼痛过后,柔软依旧……却仍独自飞翔在天空

接近于《人间世》的医患纪录片,每集必哭……

记住了41岁患病十年、肝癌晚期、坚强活着的辛月芳(节目中,她还是离世了,她的女儿依然会坚强独立地长大);

记住了带身患先天性心脏病婴儿宝贝治病的侏儒症夫妻;

记住了身患先天性血管瘤的一岁半的牛牛和他坚强而柔软的爸爸妈妈;

记住了在血液科无菌室独自等待脐带血治疗手术的10岁的何宇轩;

记住了在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却患尿毒症的中年男刘新勇,上有两个80岁老人,下有两个孩子(他说:“家人他们怕我想不开寻死,我怎么会寻死,我上有老下有小,我不敢死),还有他妻子的照顾陪伴与辛苦付出;

记住了烧伤科一位因煤气爆炸而全身面积95%烧伤的重度烧伤的老爷子(老伴烧伤70%)……

可能是我步入中年,在上有老年的父母、下有孩子的阶段,看这个纪录片太容易感动了,心系其中的病人和家属,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滋味……每集的感触都是——“人,好好活着就好”。医生肩头担着的是人命的责任,医术、压力、目睹无数的生老病死、与患者和家属接触沟通、责任感等,所以希望我们对医生更多些理解……

片头曲,很棒,看第一集时,对歌曲不太习惯,一集集看下来,越来越品味歌词——“理想不哭泣……因为他们能在苦难中升华……他们是疼痛过后 柔软依旧……却仍独立飞翔在天空……”,真实贴切。包括在写影评的这一刻,看到影片画面的我依然感动哭……在疾病面前,人们太不容易了……患者和家属很坚强,医生很伟大!

 6 ) 为什么不如《人间世》?——《中国医生》的四大硬伤

1.所有人的脸都太白皙水嫩了。不如实反映事实而肆意让人“变美”会遮饰纪录片的氛围,这是记录片的大忌。

2.故事拍得太浅、太快了。这个错误各集犯的程度不一样,有几集实在是不堪看。停留在不看此片就知道的普通的看病就医,没有深入进去,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涉及生与死等等问题的人生哲学。

3.故事展现得不全,也是拍记录片的大忌,跟《舌尖上的中国3》犯一个错误。观众不是要看如何做饭,而是要看食物背后的中国人的生活;观众不是要看就医流程,而是要看每个家庭背后的苦辣酸甜的故事。这一部分草草带过实在是很遗憾的。

4.刻意煽情,制造情节。注意!注意!注意!这是记录片,不是情景剧。纪录片拍的是最真的东西,最真的东西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拍得真不真,观众很容易判断。有一集中,医生祭扫老同学的坟墓。这个镜头像是情景剧里的画面。拍摄团队加以过多干涉实在不妥。

 7 ) 记录 2020.2.13~2.18

《中国医生》第一集读后感

给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朱医生带领他的团队参加国际交流大会的这个片段,朱医生说中国老百姓认为找到医生,患者一家就会获益了,但其实病人获益最主要的是科技,只有当他们把医生的业务、科技做好,就不容易和患者发生矛盾了。在此之前,我理解的医患矛盾就是医生和病患家属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但这个片段中提到的科技才是让病人获益,就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中国古代开始,病人生病找医生救治就是一种传统,以前的医疗水平不发达,只有医生才能治病救人,所以病患只能选择信任和依赖医生。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科技日益发达,中国的医疗科技水平也随之提高,各种高精尖的医疗设备对病人的诊断,逐渐代替医生对病人的望闻问切,在这一点上就有可能产生医患矛盾。现在医生给病人看病会让病人去各种机器做检查,作为医生自然是知道通过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更加准确有效的判断病人的情况,但从病人和家属的角度来看,如果人们对中国现在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没有足够的认识,就有可能会质疑、不信任医生的行为、知识技能以及其他方面,逐渐对医生以及医院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要增强医生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培养我国的医疗队伍,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对我国医疗水平进行普及和传播,让人们对中国的医疗有一个新的认识,让人们相信科技相信医生,就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我国的医患矛盾。

《中国医生》第二集读后感

作为医疗方,医生拼尽全力想要治好每一个患者这是无容置疑的,但医生们最遗憾的就是明明有希望治好患者,但是出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机会对患者进行救治。对比这集纪录片中的两个案例,令人难过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救治是拼尽全力,孩子对父母却是走一步看一步。我们清楚的是不管作为病患家属还是医生都希望能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然后康复出院,但是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后续治疗的费用并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够承担的起的。两对家庭面对同样的情况,一对父母大面积烧伤,哪怕医生说治愈的可能性很高,但面对高额手术费,子女最终选择中断治疗强行出院;同样的一个家庭,女儿胃癌晚期,病情不断恶化,为人父母砸锅卖铁都要治好自己的孩子。之前没有了解过医生针对病人进行治疗需要经过很多流程,不仅要及时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讨论治疗的的一些问题,同时还要与院方同其他科室会谈商谈出使患者受益面最大的最佳方案,医院也有对贫困家庭进行的援助活动,各科室医生也会替自己的病人努力争取医院的救助金,帮助患者家属减轻负担。但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很无力就是没钱治病,医病医人医心,很多时候不是医生治病的医术遇到瓶颈,而是病患家属的人心遇到了瓶颈,如果说每个家庭都能负担得起医药费,也就不存在人性的考验了。

《中国医生》第三集读后感

提起医生和患者的关系,我想到的更多的是医患矛盾,新闻上频频曝光的一系列医闹事件,看到患者家属对医生护士大打出手的时候就让我又震惊又心寒,但是今天看到在儿科诊室发生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医患关系的另一面,就是和谐和温暖,医生和患者家属可以做孩子的共同父母,也可以和患者家属成为好朋友。我相信包括医生在内,所有人的内心都是善良的,像那对淳朴善良的农村夫妻,在看到因为先天性唇腭裂就被抛弃的孩子的时候,会毅然决然的选择收养回家并且带去大城市去看病。看到有条弹幕说,这个唇腭裂的孩子就是被上天眷顾的孩子,被自己亲生父母抛弃挺好,至少他现在遇到了一对善良温暖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幸运的。是啊,对孩子来说,遇到这样一对好父母是幸运的,遇到一个妙手仁心的好医生也是幸运的,遇到一群愿意献出爱心的社会人士更是幸运的。至少在中国社会是这样,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核心,看到纪录片里的两个极端,有孩子生来有缺陷,父母带去医院找医生做手术,这对孩子和父母来说就意味着希望。一些因为先天疾病被父母狠心的孩子,似乎就不配生存下去,更别提会拥有美好未来,哪怕他们曾经拥有过这个机会。父母十月怀胎让一个孩子来到人世间,却不让他看到美好的世界,这对孩子来说这未免也太过于残忍,这对父母来说也是一种遗憾,无论如何,作为父母不能放弃自己的孩子,有困难可以寻求社会的帮助,有问题也不要丧失信心和希望,请相信中国的医疗水平和医生。

《中国医生》第四集读后感

在过去,像血液病这种疑难杂症在还没有得到攻克的阶段,病人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就意味着被宣判了死亡,但是现在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生团队数年的研究和坚守,给这种高死亡率疾病的患者带去了生存的希望。记得说过的一句话就是,治病就是需要医生、病人和患者高度配合的一个过程。对医生们来说,成功治好一个病人带给她们的成就感与喜悦不亚于病人家属,没有成功救治的挫败和自责也日积月累的打压着医生们的这份信心与坚守。现在医患矛盾中有一点就是病患及家属指责医生太冷漠,但他们不是冷漠而是冷静,医院真的是见证人世最多不幸的地方,医生们每天要面对无数的生老病死,他们不得不学会坦然面对生死,保持冷静和理智才是对自己、对病人和家属的负责。医生不是神,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是平凡的人,只不过他们在从事着不平凡的工作,日复一日的在与死神搏斗而已。在2000年,我有一个表哥因为白血病离开了世界,听大人们回忆说他们带着哥哥去了北上广所有的大医院,可最后还能没能把他治好了带回来。就像孙主任提到她的同学,她没能在十年前救活她的朋友,可如果在十年后说不定会有希望,孙医生的朋友还有我的哥哥说不定就能够活下去了。对于医生来说他们每天都在面临各种遗憾,他们能做的不过是将遗憾转化为动力努力攻克难关,让更多的患者的痊愈,给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中国医生》第五集读后感

看完这集纪录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病人的积极乐观和医护人员的耐心陪伴是密不可分的,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流与鼓励,也可以像家人一样关心和照顾。查出患有尿毒症这样疾病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对患者本身更是精神和身体上的双重折磨。对患者来说,患上慢性疾病需要在医院接受长期的治疗就意味着他们与医院在无形中建立了契约关系,他们需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和治疗,遵从医嘱的同时积极配合治疗,才能让自己的病情得到控制,让自己的生命得到延长。医院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医护人员就是他们的家人朋友,虽然医生护士会给病人和家属提出严格的要求,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希望病人好。此次之外,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更多的是人文关怀,或许医护人员和家属不能体会到疾病带给患者的疼痛,但是他们用陪伴和关怀来告诉患者,“即使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我们也与你们一同存在”。有目共睹,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努力为患者提供温暖、欢乐的氛围,能够让每一个患者找到归属感,希望患者在医护人员、家属和病友的陪伴下,积极接受治疗,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生活充满热情,早日战胜病魔。

《中国医生》第六集读后感

医生和我们一样的都是普通人,却用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为我们筑起远离死亡的屏障,当医生们每一次将病危患者从死亡的边界拯救回来,对于患者和医生来说他们就是同一战壕的的战友,他们共同度过生死的难关,共同承担着风险。对于那些被成功抢救过来的濒危患者来说,医生就像母亲一样赋予了他们第二次的生命,就像虞医生和沙媛这对医生和病人一样,只要虞医生在沙媛身边一直陪着她,她就什么都不会害怕,因为医生会带给病人足够的踏实和安心,病人的坚强乐观和对医生的信任也在默默的感染着医生,才能让很多的医生和病人在康复出院后还能建立友谊、保持联系,这就是属于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羁绊。作为医护人员,他们在尽职尽责的治病救人、服务患者,他们治疗病人的身体的同时也在照顾着病人的心理,尽可能的给予了病人更多的关怀、鼓励和开导,就是希望能和病人拉近距离,建立良好的关系。病人的信任就是对医生的责任,无论病人对医生的态度如何都不会影响医生对患者的救治,因为治病救人就是每一个医生的责任,可如果医生得到了病人的信任,对于医生来讲就会更加欣慰、并且充满信心。

《中国医生》第七集读后感

以前每次去医院都会跟医生打交道,但是我们却很少有机会停下来去了解医生,印象中的医生都是冷静、理性的,甚至有点无情和残酷的,但现在发现医生的冷静背后也有着太多的无可奈何。急症室算是医院里最忙最乱的一个科室了,也是出现突发情况最多的一个科室,急症室医生们在冷静处理突发情况之余,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不厌其烦的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急症室就是一个在生死之间徘徊的过渡带,这里的医生护士每天都要面临着死亡,或许正是因为他们见多了生死才能在这种非常时刻下还能保持着冷静和理性。不难想象的是当患者家属把命悬一线的病人送到急症室的时候,所有人的心情都会被病人的情况牵动着,整个急症室也不乏充斥着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氛围,能理解病患家属因为担心病人的焦急不安,可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医生冷静背后的情绪。在亲人命悬一线的时刻,当医生把亲人生死的选择权交到我们的手中的时候,我们难免会不知所措,医生可以理解病患家属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迟迟不敢做出选择,可同时家属也要明白医生不能替自己做选择,更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卸到医生身上。要学会将心比心,医生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出正确判断,站在病患和家属的角度提出建议,医生能做的就是将实际情况以及所有的可能性都告诉家属,而真正做出选择并且承担风险的只能是患者家属他们自己。

 短评

如果把行业剧都拍成这样的纪录片,再广泛推播,也许会少很多无脑的人,多许多人世间的善意吧。

5分钟前
  • 冰蓝兮儿
  • 力荐

哎,这个时期,占了题材的便宜吧。

7分钟前
  • 鹿食蘋
  • 还行

1、第一集的末尾,朱医生在女儿的歌声中离开家回到医院,那时已经是夜里。我问妈妈说,医生突然被要求回到医院的情况,路费给报销吗,我妈说,大概不给。我说,如果是我,不给报销我就不去了。我妈说,所以你当不了医生。2、第二集,拍了徐医生。他主治的病人被出院了,医生却到了病房才发现。他的手一遍一遍抚在那张翻身床上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好辛酸。徐医生的眼睛很好看,完全是白先勇《游园惊梦》里的副官。什么叫“眼皮都泛起了桃花”。这么漂亮的眼睛,里头却是疲惫和无奈。他说,“这也是一种修行吧”“修行”。确实,还能怎么说呢?3、还有那个乐观的病人,让我偶尔再次觉得这个世界生来就是不公平的。衷心希望她能够度过这一劫,然后平安一生。

10分钟前
  • 璐璐的阳台🌰
  • 还行

偶尔治愈,时常帮助,总是抚慰~

15分钟前
  • yszs_
  • 力荐

好几处都看不下去,不忍心看下去。医生真的是个超人才能从事的职业。如果指望国家能在这次疫情中哪怕改变一点点,那么请提高医生待遇。

19分钟前
  • E
  • 推荐

我们对于医生这个职业的尊重,并非在于医生是没有道德缺陷的天使,而在于他们代表了人类可以用知识和科学去对抗自身的无常与脆弱性的希望之光。

20分钟前
  • 書崎
  • 推荐

“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比起那些讲急救的医疗剧,还是发生在医院里的真实故事更让人动容,每一集那种克制而不煽情的情感表达都给我带来太多的触动。“没有人知道,一家医院,代表了一座城市里多少家庭的希望。”

23分钟前
  • 折鏡
  • 力荐

滤镜太柔美,镜头感太强,现实的医院更像《生门》里呈现的那种状态,大夫没时间跟你解释耳聋分多少种。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二集,救命无法救穷、医人不能医心。以及徐晔真是太帅了。

27分钟前
  • 🌙
  • 推荐

拍摄视角非常容易让人有共鸣,它没有刻意神化医生,只是在真诚地展现这份职业背后,常人难以承担的辛苦,和不得不直面的死亡、人性。自然而然地,它也在某些缝隙处露出了生活本来的样貌。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没能逃脱众生皆苦的命运,但笑着承担的那一刻,反而让我看到了作为人的力量。没有理由不打5星。

29分钟前
  • 小雨
  • 力荐

父母救孩子的时候,卖肾卖血卖命都要救,孩子救父母的时候,十万块的手术都要医生说服好久。。。

30分钟前
  • 花花
  • 力荐

印象最深还是那个年轻的烧伤科医生看着出院的空床发呆,感慨自己还需要修行更多。医疗纪录片大多内容大于形式,虽然记录都很平实,可看到这些真情实感确实会动容。

32分钟前
  • 孔府小鱼
  • 推荐

医生是一个有关人与生命质量的职业,他们也不是神,也是人,致敬!

35分钟前
  • leo大叔
  • 力荐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更何况是医生呢。人心的瓶颈,人性的瓶颈,2020疫情测人心,这个特殊的年份上了这个纪录片,这是一群从小就品学兼优的乖孩子,听话,聪明,能干,希望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医闹。

39分钟前
  • CHENBALA
  • 力荐

很多人因为徐晔而来,但能够讲述的确实是一个医生的无数个医生的成长,对于人性的揣摩,爱的单向性和对心灵的打击

40分钟前
  • 东音山齐
  • 推荐

天天就这样作息不规律,我就担心有时候我会突然死掉,但是我不能死。我现在是主任医师,我们差不多得要用25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来一个这样的。我现在44,如果我要是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朱良付

45分钟前
  • Talent
  • 力荐

徐晔!!!

48分钟前
  • momo
  • 力荐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

53分钟前
  • 一然杂谈
  • 推荐

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这片子。其中有几集的分集导演是我的同学,所以在后期剪辑过程中,我看过好几版样片——事实上,那些被改掉的版本都已经非常精彩了,如果不是片长有要求,我相信把他拍到的素材平铺上来,就已经是非常好的片子了。我也是通过这个片子真正近距离了解了医生。这真是个值得尊敬的职业。

55分钟前
  • 梅花牛
  • 力荐

医生的伟大无可言说,拯救的不仅仅是生命,还有生命背后的家庭。

57分钟前
  • 风信子
  • 力荐

选看了第二集,人生中就是有那么多无奈,医人难医心。

59分钟前
  • 折璃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