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装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3

主演:内详

导演:内详

 剧照

中山装 剧照 NO.1中山装 剧照 NO.2中山装 剧照 NO.3中山装 剧照 NO.4中山装 剧照 NO.5中山装 剧照 NO.6中山装 剧照 NO.13中山装 剧照 NO.14中山装 剧照 NO.15中山装 剧照 NO.16中山装 剧照 NO.17中山装 剧照 NO.18中山装 剧照 NO.19中山装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1 16:31

详细剧情

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门讲述中山装的系列纪录片。本片将以“中山装”为载体,勾连近代中国的服饰变革,还原近百年来中国从觉醒到复兴的伟大历程。 摄制组从广东中山出发,一路向北,沿着广州、武汉、宁波、上海、北京等...

 长篇影评

 1 ) 乱谈:抄经需要走多远、花多久?

同是 1979 年的《山中传奇》和《空山灵雨》,就像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近似的班底、近似的主题、近似的取景、近似的节奏,以及从缓慢行走的节奏中徐徐展开的故事。如果让我乱谈《空山灵雨》,所起标题也同样可以是一个问题:三宝寺究竟有多大?

在《空山灵雨》的开场中,文安居士一行整整走了10分钟,翻过一个又一个山头,跨过一道又一道门槛,穿过一进又一进院落,才终于来到下榻的斋房;随行的白狐和金锁照着地图寻找三宝寺的藏经阁,又是一番兜兜转转、跑跑跳跳,老江湖也迷失了方向。胡金铨用时间换空间,三宝寺之“”,直令人印象深刻。

《山中传奇》的开场也几乎如出一辙。只不过,相比《空山灵雨》的静默,它还多了几句台词。但两相比较,还是能看出个中差别。《山中传奇》用时间要换的,不是空间之“”,而是地处之“”。所以主人公何云青一登场就走到了天涯海角般的海边,青山、边寨、荒宅、古亭、流水瀑布、日出夕落,这般不停地走啊走,越走越是荒无人迹,终于在缥缈悠扬的笛声中走入了一座满是厉魂怨鬼的鬼蜮。

寺庙里的大师父跟何云青说,京里的大师等着这部经书做法事,要为埋骨边关的亡魂超度,你要尽快把它抄完,还特意给何云青找了个清净之地,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抄经。可是,开场胡金铨式的漫长行走,一上来就磨灭了观众的耐心,不禁使人疑惑:这么紧急的一桩事情,为什么要安排到这么偏远的一个地方?难道不能在寺庙里抄写吗?寺庙难道还不够清净吗?

用电影里的话说,何云青也就是个混子,为了挣钱才来接这个活计。你瞧他到了经略府,也不着急干活,倒是先应酬起来,还为女色所迷倒,整日价缠绵。闲暇时抄抄经,累了就与女眷厮混,赏风赏月赏荷花,浑然不觉有任何紧迫的意识。甚至到了故事结尾的紧要关头,女鬼来袭,崔参军和另一个善良的女鬼庄依云都来催他赶紧把经抄完,他也还以“心难定”为由,表示抄经之事难以为继。

不知是不是因为最近读了几本和“工作”有关的书籍,看这部电影时,我总不免觉得何云青的闲适自有其自由的一面——电影旁白是这样描述他的:“有一个落第举子,念了一肚子的书,也找不到一件象样的事由儿,他就东抄抄、西写写,混个嚼谷儿。”

反倒是那些怨鬼佛僧,都在千方百计盼着他完成这项抄经之业而汲汲营营。电影结尾,黄粱一梦,醒来的何云青一个转场就完成了这项“工作”,寺庙里佛僧也念叨起超度边疆战士亡魂的梵呗之音。

节奏之快远不及整部电影近3小时时长的一梦之悠长。

 2 ) 《山中传奇》与胡金铨的心灵世界

文转自:《山中传奇》与胡金铨的心灵世界----沙丹----电影评介 侵删

1977年,无论对于胡金铨的个人生活亦或艺术创作,都是一个十分关键的节点。这一年,他与作家钟玲在美国结婚,不久宣布赴韩同时开拍《空山灵雨》和《山中传奇》两部影片。次年,两片历经跋涉险阻终于制作完毕,胡金铨更因《侠女》(1970)的世界性声誉获英国《国际电影指南》选出的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然而,本应处在事业巅峰的他,却因为1979 年两片票房的相继失利,陡然间遭受严重挫折,继而严重地影响到他未来的电影创作生涯。尤其是《山中传奇》,这部意蕴深远的影片曾被剪辑出多个不同版本,有的甚至支离破碎严重偏离了作者的原意,这无疑是令胡金铨万分痛心的。不过笔者本文中也将指出,影片被删减甚至原意被篡改,都不是《山中传奇》商业失败的主因,真正令观众不安的,是影片由始至终弥漫着的悲观遁世的消极气息。今天来看,《山中传奇》既是胡金铨个人意志极度膨胀的产物,也是他追求纯粹精神圆满的无题诗;它既是一件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也是一件完全背离电影制片规律、不合格的大众文化产品,它无法被纳人某种既定的类型中,并与胡金铨过往的侠义经典拉开了鸿沟。本文将简要地梳理《山中传奇》的得失经验,并希望以此来探寻胡金铨封闭深邃的艺术心灵。

一、阴阳恋:文本互涉与交响音画

在创作《山中传奇》之前,胡金铨曾拍摄了两部广受赞誉的影片《迎春阁之风波》(1973)和《忠烈图》(1974), 但从《山中传奇》完成后的形态来看,它与较早之前的《侠女》(1970) 更有创作理念和艺术手法上的共通性。这或许是因为《侠女》1975年在“夏纳"获得技术大奖,1976 年在台湾重新剪辑复映后再获佳绩令胡金铨备感振奋的缘故。《山中传奇》与《侠女》一样,取材于古代文学,并进行了大量的删改。其原型《西山一窟鬼》存于14世纪宋代的《京本通俗小说》之中,后来也被辑入明冯梦龙所编的《警世通言》,易名为《一窟鬼癞道人除怪》。《山中传奇》中,像乐娘、王婆的姓氏角色便是直接来自原作,男主人公也同为落第举子,只不过身份从教书先生变成了替寺院誊写降魔经的抄经人,地点则从临安熙攘的市井街头直接搬到了边塞的荒凉屯堡。正是在这鬼域人寰的一片闭塞环境中,儒生何云青的奇幻之旅缓缓展开。

影片一如《侠女》般由行走段落开篇,这已被视为最“胡金铨式”的视觉标签。行走,往往意味着人生前路之多艰,参禅悟道之苦旅,也是胡金铨个人艺术创作的自我指涉(为拍摄《山中传奇》,胡金铨的摄制组几乎走遍了韩国全境采景,并探访了很多人迹罕至、深隐山中的古刹)。这种沉沐于山水之情的生命体验让《山中传奇》中的行走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借由着何云青的视点,大自然的壮美、灵韵飘然于影片的主体叙事线之外,在影片的前20分钟内成为了真正的主角。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山水之美与摄影机运动以及观众视点之间,达到了天人合一般的默契。编剧钟玲曾在《鬼气、美感与文化》一文中指出,作为书法家和水墨画家的胡金铨在展现风景时多采用观画者看手卷的方式,“银幕上出现书生在大自然中徒步长途行走,他大多从银幕的左方出场,走向右方。此时,壮丽的风景即随着书生的移动以水平方向呈现在观众面前”。像众多的水墨画一样,《山中传奇》中的人物往往从属于自然,在构图中居于远方一隅,却使整个画面无形间变得气韵生动。另外,国画里“无中生有”的留白技巧也在影片中得到广泛使用,如何云青第一次看到庄依云的著名一幕:山色溪光,风劈迷蒙,白衣女子于远方持笛吹奏,声音婉转之处倩影绰绰,似真似幻惹人遐想,可谓美不胜收。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何云青目睹此番情景后再次上路,影片的爱情音乐主题开始适时地接人,预示着这位原本想找个清净地方抄经的书生终究无法逃脱凡间情欲的罗网。很快,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何云青便堕入到与乐娘、庄依云两位女鬼之间的三角恋中,并陷于一场意在夺经的阴谋中无法自拔。胡金铨在描述何与二女之间阴阳恋时,音画关系的差异性处理是非常值得玩味的。何与乐娘拜堂成亲后,在高墙深宅里整日沉溺流连于床笫之欢,在表现二人肉体欢愉的同时,胡金铨用很多象征的手法(如炽热的阳光、奔放的花朵,交配的昆虫、池底旖旎的锦鲤)来强化何躁动亢奋的生命力;而当何结识庄依云后,二人去后山采醒酒草的段落,却是另一番清丽脱俗的自然景象---- 烟雾、云霭、怪石、激流和点染其间的秀木,两人之间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交流。我们应该注意到,衬托这两个段落的音乐实际上是相同的爱情主题,但是在情感色彩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前一个段落使用西洋管弦乐队和钢琴的交响演奏,热烈而充满律动;后一个段落则使用民乐队演奏,舒缓而含蓄悠长(音乐声常被溪水声所掩盖)。除了相同主题的变奏处理之外,在前一个段落中间胡金铨还突然插入了一个13个短镜头组成“蜘蛛结网捕食”的华彩章节,配以女鬼凄厉得意的笑声,这宿命般的一幕令人不由地想起《侠女》片首相同的艺术处理(那部影片同样由石隽和徐枫主演,但两人间的关系却与《山中传奇》里大相径庭)。

因此,在叙事表意的层面,《山中传奇》里除了依托瑰丽高超的摄影技巧,作曲家吴大江的配乐是十分突出的亮点。正如黄露之于徐克那样,吴大江和胡金铨之间也早已超出了一般的搭档关系,他的音乐圆融地与画面纠缠在一起,相互阐释定义。而且,相较于两人早期的合作(如60年代的《龙门客栈》),《山中传奇》中音乐的手法和功能要重要得多,这既是吴大江70年代中期之后对于“中乐交响化”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更关键的是,音乐在《山中传奇》中部分地取代了胡金铨赖以成名的、以剪辑技巧诠释武功招式的功能。譬如影片上半段的高潮戏,也就是吴明才饰演的番僧与乐娘击鼓过招时,音乐由稀疏的鼓声渐人,随着两人斗法的愈发激烈,越来越多的打击乐元素(包括钱鼓、罐鼓、狮鼓、大、中、小钹、小锣、武锣、梆板等等)逐渐汇聚在一起,时急时缓,最后冲向疾风骤雨般的高潮。在这约十分钟的段落中,音乐突破了传统的艺术使命,以抽象的韵律带给了观众比画面更画面的具象感。胡金铨与吴大江“合导”的这首令人叹为观止的“群鬼交响曲”,实在堪称是世界最一流的大师手笔。

二、无题诗:胡金铨的禅机与危机

胡金铨在《山中传奇》中以极其缓慢悠长的步调来描述其唯一的内容“情欲”(更确切地说,应为“情狱”),其手法曾引发很多研究者的讨论。譬如,张建德便认为,在上文所述的何云青与乐娘间的那段激倩场景中“过分的象征意味叫人尷尬”,黄清霞也指出《山中传奇》的叙事不足以持续观众的兴趣,影片“迷失在太富噱头、太丰富的景色场面中,或是在迪士尼式纯装饰的自然画面中,像蜘蛛捕食、鲤鱼戏水或飞鸟等等”。对此,我的理解是,胡金铨在《山中传奇》中似乎在刻意地强调一种道家的阴阳相生观点。

其实对于“道”的阐述,他在《大醉侠》(1966) 以来的很多影片中都多少有所涉及,但从没有《山中传奇》里这般突出和风格化。《一窟鬼癞道人除怪》的故事里原本并没有庄依云这个角色,胡金铨增加了这个角色,并在视觉呈现上赋予其与乐娘之间的对立关系,如钟玲所说:“个性上,依云柔和,乐娘刚强;衣着上,依云都穿白色或蓝色的衣裳,乐娘则着红或艳黄色,两人衣着的象征意义,不言自喻。”同时,体现在音乐赋予的色彩上,何与依云是清丽脱俗,与乐娘则是浓墨重彩。然而,从某种角度上看,这两位女性又是统一的,她们与阳间的儒生何云青又构成了一种相生关系。因此当她们彼此之间爆发激烈冲突时,只能打破原本中正平和的戏剧布局。

正如胡金铨可以让摄影机模拟出观者品画的神韵,对于阴阳相生,也不仅体现在表面的符号设置上,更深植于高度技巧化的剪接技巧中,这是胡金铨《山中传奇》最突出的价值所在。我们以番僧向道长学习打鼓的一段情节为例,这个五分钟的段落可以粗略地分解成下面12个于段: (1)何誊抄《大手印》; (2)僧道达成共识; (3)何与乐娘喂鱼;(4)僧道比试棋艺;(5)何与乐娘下棋; (6)道长输棋,答应传授击鼓术,关量门取对象; (7) 何开橱门,放誊好的经稿; (8)道长开屋门; (9) 道长变出大鼓、番僧变出小鼓; (10)何与乐娘、小青笙箫笛合奏;(11)道长向番僧传授钹术;(12)何誊抄《大手印》。在这个不长的段落中,始于抄经,落于抄经,浑然自成一体。其间更包含各种阴阳的对立关系,如世俗与禅悟、幸福与危机、胜与败、开与关、大与小、害人与救人等等,都通过精妙的段落剪辑融为一炉,其联系的纽带便是沟通阴阳两界的西土秘典《大手印》。而纵观整部影片,由何云青临海一场起,最终以同景收尾,因此打鼓这个段落也便与影片整体形成了一种精妙呼应的同心结构。

这正是《山中传奇》的野心所在,因为胡金铨希望借此表明他对儒佛道三界的态度。显然,胡金铨对提倡人世的儒是颇为忧虑的,正像片中的何云青,鬼迷心窍、见异思迁还技能有限,差点因色心死于非命;而对于道家的宇宙观和佛家的空镜救心,胡金铨却是相当地认同。我甚至认为,他不仅是在通过《山中传奇》表现人鬼沟通的“传奇”,而是根本就相信、认同阴阳相通之理;他在片中着力表现的一切“所为”,根本上却都是为了“无为”。当年很多观众在看《山中传奇》后都糊里糊涂,不明白影片的“中心思想”(主题)是想表现什么,胡金铨对此的回答是影片“没有主题”。这让我想起《一窟鬼癞道人除怪》最后的批语来:“一心办道绝凡尘,众魅如何敢触人?邪正尽从心剖判,西山鬼窟早翻身。”想免遭鬼魅的加害,关键在于“绝凡尘”,万物皆空一看来, 虽然胡金铨、钟玲夫妇在剧本创作时对原始的话本小说进行大量的改编,但其核心精神却是一贯不变的。“无题”(亦或言“空”)便是领悟《山中传奇》的禅机奥秘。

胡金铨是从何时变得如此“念念皆禅”?据他自己说是在拍摄《侠女》期间受到一位笃信佛教的老先生的启发,“禅只能感觉,不能解释”,于是胡金铨余生的努力,便是将它的概念转变为电影语言,“注人电影中”。既然胡金铨自己都说他的影片只能禅悟而不能阐释,笔者在此也不再纠缠于《山中传奇》的“主题”到底为何;但可以确定的是,对于“空”的追求极大地影响了影片的人物塑造和表现技巧,使它与胡金铨过往的任何电影都陡生差异。首先,胡金铨完全放弃了个人赖以成名的戏曲风味元素,如《大醉侠》和《迎春阁之风波》中的客栈戏(受京剧深刻影响)在《山中传奇》中不再出现;其次,胡金铨弱化了广受赞誉的动作剪辑方式(部分功能被音乐所取代),《山中传奇》成为他“唯一部不是以动作片为目标开拍的电影”;最重要的,胡金铨放弃了对人物道德合法性的界定。以往,观众至少对胡武侠影片中人物形象的忠奸一目了然,然而拍摄《山中传奇》时,胡金铨却对此有所反思,他认为过去中国的叙事一向偏向“载道”和“说教”,反映在人物上就是“简单化”,好人做的都是好事;而坏人做的都是坏事。这可能与我国的传统剧的脸谱,即是以化装将角色类型化的传统有很深的关系,也即是说“合自己意的就是好的;不合自己意的就是坏的。本质上是没有分别的"。对于这一点,我认为胡金铨的勇气十分可嘉,但无形间也会对那些将电影视为通俗娱乐产品的受众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胡金铨为追求禅悟而将《山中传奇》导入一种令人不安的历史虚无主义,这为影片的商业惨败提早便埋下了伏笔。

三、南柯梦:再评胡金铨的作者意识

钟玲曾将中国鬼怪故事的特点概括为“人情、幽美”,意思大概是说,中国的鬼魂们常会染上人类的气质和行为。具体表现为,女鬼常现身为美女,她们或者美艳动人,或者楚楚可怜,容易动心爱上人类,甚至为人类怀孕产子。然而,凡是看过《山中传奇》的观众,却发现胡金铨的处理非常“不近人情”。尤其是在影片结尾的决斗中,当何云青扔出降魔的蜜蜡念珠,数声轰隆巨响过后,无论是意欲害他的乐娘、王婆、小青抑或是一直保护他的番僧、依云、崔参军,竟然无一例外地死光光!对比程小东在《倩女幽魂》(1987)中的处理,聂小倩和宁采臣虽然阴阳两隔、无法厮守,但至少还为她保留了入土为安、下辈子顺利投胎做人的补偿性结尾。可胡金铨为了追求个人精神上的圆满,竟要求观众同他一道“绝凡尘”,斩断情欲,结果可想而知。正如黄清霞所言:“在电影中,胡金铨没有提出答案一丝一毫希望的火花或丝亳安慰也没有,而观众来戏院看的,或不是正胜邪,至少也是我们寄望的价值:正义、忠实和牺牲这些。

胡金铨坚毅地接受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电影有种哲学的、差不多密封的完美感觉,但却要付出代价。”没有哪一部胡金铨的影片像《山中传奇》那般拥有如此多的衍生版本(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发行商的困惑)。影片的完整版长达184分钟,但是在台湾最初的放映却是110分钟(也有一说是120分钟; 1998 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胡金铨回顾展上放映的是125 分钟版,据说是胡亲自剪辑的;此后在日本发行的DVD则为117 分钟,封底称胡金铨是“香港的黑泽明”,《山中传奇》是他的“最高杰作”。对于内地的研究者来说,《山中传奇》的完整版很长时期内芳踪难觅,幸而台湾地区于2009年出版了影碟,笔者这才得偿所愿。比较一下110分钟短版与完整版,主要差别在:缩短了开头的行走部分(何三次见到依云减为两次)、删去第一次番僧与乐娘的斗法(即上文所言的“群鬼交响乐")、删除小青半路袭击云青、依云的情节(本来这段最具胡金铨过往快速剪辑的神韵);删除一窟鬼的前世回忆(孙越的戏份完全不见)、删除了乐娘杀害道长、被打入阴曹地府受审的情节,此外还删除了大量的细节描写等等。但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删节版去掉了完整版结尾“南柯一梦”的情节设置(观众到最后会发现,何云青的山中传奇似乎是一场“梦境”,这恰有“镜花水月、一切皆空”之意),如此便让影片原本前后呼应、头尾衔接的圆形封闭结构无法自圆其说。对此,身在香港的胡金铨虽然怒不可遏,却也无可奈何。

那么,该如何评价胡金铨这个人和他的作品呢?似乎站在不同的角度,当有不同的答案。对于研究者而言,绝大多数视其为一个不世出的电影作者和艺术大师。而站在投资者和制片人的角度,他们往往苦乐参半。如曾投资《龙门客栈》和《侠女》的台湾“联邦”老板沙荣峰便在回忆录里大吐苦水,说胡金铨完全不考虑电影工业的制片规律,费工费时,超支无度,更视违约为家常便饭,实在不够仗义;可在同时,他也坦言,也正是胡金铨让“联邦”的大名彪炳史册,因此虽然在合作中摩擦不断,但在过尽千帆之后终是无怨无悔。《空山灵雨》的制片人胡树儒也说:“当年罗开睦和我找胡金铨拍电影,是出于对他的崇敬;明知他会超支超时也大力支持他,没有加以掣肘,只想还一个心愿,拍一部好片出来,..... 胡导演对理想的执着,对完美的要求是中国导演中少见的。站在制片人的立场来说,如果不是心中有数,加上财力充足,等闲不敢找他拍片。”(事实上正是如此,客观地说,1978年诞生的《山中传奇》便是胡金铨“最后的杰作”,也是他精神圆满的标志。此后他虽也拍过几部影片,但再也没能实现对影片的自由掌控,基年十几载的生命,他几乎便是在困惑自哀和壮志难酬中度过。

那些将胡金铨视为电影作者的观点,我认为没有问题,但还需要在两个维度上加以强调。因为胡金铨的电影风格并不统一,至少《山中传奇》便是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异数,这也是它不像《大醉侠》.《侠女》那般经常被学术界讨论的原因。首先,我认为胡金铨所一以贯之的,不是一种简单的艺术表现技巧,而是一种追求纯粹和完美的“旧文人”作风。他早就有机会开拍《华工血泪史》,却总想再筹些钱,让影片能有更出色的表现,为此他不仅与机遇擦肩而过,还牺牲了与钟玲的婚姻。他的徒弟、也是为他投资《画皮之阴阳法王》(1993) 的吴明才说:“我们的想法是既然请他拍片,就应绝对信任及支持他,可能他某些手法已经过时,但不能要求他模仿别人的手法,例如徐克、程小东那种快速的国面剪接法就绝不是胡导演的风格。”无论电影潮流如何变化,胡金铨“我自岿然不动”,他那固执、力求完美的旧派作风仍然驱使着他不急不缓地在愈发狭窄的电影之路上走下去。

如同《山中传奇》,不卖座,但足以传世。其次,是胡金铨电影中永远挥之不去的故土倩结。日本人称他“香港的黑泽明”不是没有道理,因为他的摄影技术便颇有偷师宫川一夫的影子;波德维尔也指出,胡金铨的剪辑技巧基本因循了好莱坞的古典经验(除了为数不多的实验性尝试)。可令人惊叹的是,当他把上述技巧纳人到自己的作品中时,一切突然都变成了“中国的”,不仅仅止于历史、音乐、镜语与片头字幕,连影片的叙事节奏和观赏过程都成了民族化的独特体验。大多时候,这种独特体验并不是香港的,而是内地的,更具体地说,是他的故乡北京的,如《山中传奇》里那个亦恶亦谐的王婆,满口的京话儿便让人备感亲切。我们需得承认,在70年代末期香港本土意识高涨、国语片下滑的时节,胡金铨这种对个体离散经验的强调一定更为加剧了他的困惑和落寞。正像那个在山中独自背负前行的何云青,不经意间经历了一场翻江倒海般精彩绝伦的春秋大梦,醒来却无人知晓,也无法说予人听,于是只好拍去身上的尘土,兀自前行。胡金铨无疑是孤决的,但也正是这份遗世独立的孤决,让他----这位20世纪中国电影艺术的先行者永垂不朽。

 3 ) 《山中传奇》和《空山灵雨》不能一起看。

之前对于胡金铨导演的认知,只有《龙门客栈》和《侠女》,毕竟是大家公认的扛鼎之作。知名度方面虽然《山中传奇》也获奖无数,但大陆方面评价最高的还是前面这两部。

近年来,对胡金铨导演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也慢慢按照胡导演作为标的来看电影。我是先看《空山灵雨》的。坦白说,那时候的电影名字比较朴实,更没有像武侠小说《天涯 明月 刀》和让人看见电影名《叉手》那样就想看内容,但我毕竟看了无数武侠,所以还是想看看名导演作品到底名在哪里?

有趣的是,我是先看建筑学才来看这两边电影的,有位教授谈及寺庙建筑时,恰好对方也比较喜欢看电影,刚好说这部电影,就评论说估计由于经费原因,而且那个年代不可能借用大陆的寺庙,所以这两部电影是借用同一所韩国寺庙进行拍摄的。我是先看《空山灵雨》,再看《山中传奇》,所以开始还没比较内容,但是看寺庙我就知道肯定不是中国式的寺庙,这不明摆着《宫本武藏 决战一乘寺》吗?应该是日本的寺庙,但看到《山中传奇》中不少演员的韩服那个长期占用版面的鼓,包括还启用韩国演员,我就知道这是韩国寺庙了。虽然拿了金马奖,但毕竟胡金铨导演是HK人,估计也是仇日的,选择韩国寺庙应该是个折衷选择。

很多观众和影评人说胡导演很多电影是虎头蛇尾,或者说是画蛇添足,这个在《侠女》和《空山灵雨》,《忠烈图》中都有体现。但《山中传奇》还是比较完整的,只是其中很多片段随意性很强,前后不连贯,估计是导演的即兴之作,随时可以用于后期的删减,因为我看的是无删节版,3个多小时的。

《山中传奇》和《空山灵雨》是不能一起看的,如果前后接着看,不但穿帮的内容多,而且还觉得能不能各位大老板,给多点制作费胡导演,让这两部电影都成为传奇,我明显是一厢情愿了。导演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到最后不得不屈服于制作费和商业利益,只能委屈观众了。但我觉得,如果是一部完整的爱情鬼片,应该把之前的故事可以讲的再详细些,比如汤臣老板娘怎么害死王妈的,就是洗衣服随便就拖入水中淹死,这个就太过简单草率了。至少你要像弄死依云那样的手法才行。而且电影组太草率,你个王妈,至少找个女配音演员啊,这男声配女角,是不是又是经费不足?

说回电影,在70-80年代能够拍出这类电影,的确是非常高的电影水平制作,毋庸置疑的。我小时候,全社会都穷,而且由于郑智化,不可能看到这部电影的,我只看到张艾嘉的《似水流年》,那时候年纪小,不太懂得文艺片,但对于娱乐枯竭的时代,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熏陶。就像天天呆在图书馆,想不进步都很难。

再补充一句,每个人都有年轻的时候,张艾嘉那时是真漂亮!!!然后石隽也是胡导演偏爱的男主,我觉得应该换人了。他只适合在《侠女》和《龙门客栈》中担任男主,其中《侠女》最适合。

 4 ) 金马风波后,我想起了曾被提名9项,获6项大奖的《山中传奇》

金马刚结束那两天,网络炸开了锅。

一石激起千层浪,连我们小小的影迷微信群也在争吵不休。

当晚最悲凉,最无奈的当属李安吧,“我希望世界不是这样吧,大家对电影人尊重一下。”

是啊,与其争吵不休,何不回归纯粹,尊重电影,尊重创作。

在心疼李安的同时,小智想起了一部曾叱咤金马的大师之作——

《山中传奇》

这部电影曾在第16届金马影展上被提名9项,并以压倒性胜利赢得了6项大奖。2016年在威尼斯电影节重映了191分钟的4k修复版本。

而说起《山中传奇》,一定得谈到它的导演胡金铨,这个李安坦言受其影响巨大并膜拜的大师。

胡金铨

演员 / 编剧 / 导演

他是中国武侠电影的开山鼻祖,是华语电影人的骄傲,是真正的电影艺术先驱。

他曾凭借《侠女》获第28届戛纳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提名,并摘得技术大奖

▲《侠女》海报

1978年他被英国《国际电影指南》评为当年世界五大导演之一。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国际最出色50位电影导演之一,仅三位亚洲导演入选,另两位是日本的黑泽明和沟口健二。

初看胡金铨的作品,倒与黑泽明有几分相似。但与黑泽明不同的,是对于中华文化“气韵”的塑造。他对纯粹电影艺术的追求完全不输于其他大师。

《山中传奇》中的场景构图,有着恢弘壮阔的高山流水,奇幻诡秘的巫山云雨,灿烂绚丽的落日余晖。

以前看这部电影时,朋友路过第一句是“黑泽明?”,第二句是“发我资源。”

《山中传奇》的故事很简单。

讲述的是大宋年间,一个落地举子何云青受高僧所托,前往高山上的经略府抄一部相传能沟通阴阳两界,超度亡魂的经书,名为《大手印》。

途中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长途跋涉到了经略府后,参军崔鸿至和老大娘王婆热情款待,并在酒桌上结识了王婆的女儿乐娘,在助兴的鼓声中不省人事。

次日醒来却被告知,已与乐娘发生关系,无奈下只好成亲。但这一切,只是刚刚开始……

此等故事套路大家也见怪不怪了,颇有几分《倩女幽魂》的味道。是非常典型的中国怪谈,首先判定的就是一则《聊斋志异》。

但《山中传奇》偏偏不是,它改编自古书《宋人话本》当中的一篇,叫《西山一窟鬼》

▲西山一窟鬼·古画

《宋人话本》是以坊间传闻,口口相传的百姓故事为蓝本,记录成文本而来的宋朝时代流行的小说集。

若要说中国的妖魔鬼怪,一天是完全不够的。

▲山海经里的中国妖怪

与日本怪谈不同,中国幽灵故事大多有着很重的“载道”和“说教”倾向。胡金铨在创作《山中传奇》时,连故事大纲都改了,就是为了削弱说教感。

也有人会问了,片子都这么老了,为何还要再看呢?

老?这绝对是固有偏见。

《山中传奇》可谓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啊!

别看它是1979年的电影,它所描绘的简直就是现代社会的真实写照。

就拿何云青被灌醉的那一个酒局为例,看完不禁感叹中国酒桌文化的博大精深呐。

首先咱看吃的是啥,居然是火锅!一个小铜锅,几碗生肉,史前火锅有没有?

然后套路就开始了,王婆介绍女儿给云青认识,开始各种劝酒,你也不得不喝,这不就是如今所谓的应酬?

喝酒就算了,家长开始要求孩子表演击鼓,“我女儿是国家一级退堂鼓表演艺术家,来表演一个。”场景是不是挺眼熟。

最后何云青宿醉醒来,啥也忘了,头疼的要命,好了,明天上班得请假了。

直到看了这部电影我才知道,原来“酒后吐真言”是在宋代就有的说法。

仅仅是开玩笑,却足以证明胡金铨的有趣,更别说视觉上的享受了。

片头片尾对于大好河山的近景远景切换,何云青行走于山水之间,意味着人生路途艰险,参禅悟道是一趟苦旅。

有人曾说,这些拍摄自然景象的镜头是没有意义的,胡金铨反驳:“看见觉得美不就行了吗?”

那个人应该不知道,为拍摄《山中传奇》,胡金铨的摄制组几乎走遍了韩国全境采景,寻找了很多人迹罕至、深隐山中的古刹。

为何不在中国拍?因为当时去中国拍摄,胡金铨的入台证就会被取消,不能再去台湾,包括作品。

而且中国的建筑物非常分散,相隔甚远,转移地方很麻烦。而韩国的寺院与中国非常相似,而且很集中。

▲胡金铨场景绘制手稿

绕回当年《山中传奇》的处境,可谓是命运多舛。

虽然是一部好作品,但票房极其惨淡。

▲胡金铨人物绘制手稿

因为当时上映的是被阉割的版本,时长115分钟,于1979年6月30日在台湾上映后,反应平平,常出现“看不懂”,“感觉故事没讲完”,“空有意境,情节交代不清。”的恶评。

实际上是片商为了顺应放映场次,自作主张硬剪的版本,就连胡金铨本人都没看过这个被剪的版本。

而《山中传奇》真实的片长是190分钟,剪完只剩下故事粗略的结构,直接导致了票房的滑铁卢。

好在参加金马影展是未经切割的原版本,受到各国影评人高度认可,被提名9项,最后以压倒性优势赢得6项大奖。

但这并未给胡金铨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收益。本可以通过喜提金马奖趁热打铁,但片商没作任何反应。

当热度褪去,片商突然在1年后重映,还是在春节前上映,可这时的观众已经不买账了,票房依旧惨淡。

2016年威尼斯电影节放映了全新4K修复的时长191分钟的原版《山中传奇》。2017年是胡金铨逝世20周年,北京电影节也重映了修复版以此纪念。

回归今年金马影展,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就很像《山中传奇》。

电影时长不符合票房市场,导演坚决不剪一分一秒。

时间太长就不是好作品了吗?

很多网友都在为《山中传奇》抱不平,说它超越了《侠女》。

《大象席地而坐》太长?它却获得了最佳剧情片。

前段时间《大象》的资源泄漏,我和朋友都选择了自动屏蔽。

但我仍看到有人在传播泄漏资源,朋友圈甚至有人写了《大象》的观后感。自媒体仍在消费胡波,消费《大象》。

什么提前离席的人,什么缺席的人,这些标题看似感动,实则可耻,甚至是可悲。

真的做到尊重作者,尊重电影最好的方式,难道不是进入电影院默默支持吗?

我唯一的心愿是,但愿《大象》的片商能剪好一点,别重蹈《山中传奇》的覆辙。

“我希望世界不是这样吧,大家对人尊重一下。”

○关注我们,(公众号,微博)后台回复“山中传奇”领取支援

【MOC4K修复蓝光1080p国语中文字幕】

—End—

/素材图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往期回顾:

赛博朋克盛行,蒸汽朋克还会远吗?

“23年前,我的电影被偷了!!!”

风头盖过《暗网》,这部悬疑片当真是年度最佳?

100%还原爱德华·霍珀名画,这部电影美到爆炸

 5 ) 黄粱一梦

        第一次看到“山中传奇”这个名字就被吸引住了。清新空灵的名字,好似朦朦胧胧中的远山,若隐若现。然后,是才女“张艾嘉”的名字。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张艾嘉,是一身的演技。最后是导演的名字,第一次接触胡金铨导演的电影(汗颜哪!!!)。
       故事情节沿用了聊斋的叙事方式,旁白是讲故事的口吻,来引观众入戏。首先,故事背景是宋朝,边关荒凉,宋金休战。这样的布局其实是一个引子,因为有战争存在过,肯定是有死亡的痕迹。偏偏画面中出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物。不得不说导演与编剧都是很用心地在安排后面的情节发展。
       何书生,一个不信鬼神的书生,为了糊口,接受了抄经的任务。让我疑惑的是为什么寺庙法师要安排一个不信鬼神的书生来做这个极具危险性的工作呢?从法师在静默中传授护身手势来看,抄经并不简单。后面何书生三次依靠手势获救,可见僧人法师是有预见性的。但是这个问题在影片中已经有了答案----“有缘”。正是此二字,才会有后面的偶遇。
        其实,聊斋式故事的男主人公大部分是落魄书生,在荒山野岭遇到美貌女子,或被迫害后得救,或是自己醒悟。故事虽然老套了点,但故事后面反应的价值观等问题却是不落俗套的。道佛,可谓是殊途同归的修行方式,影片中却出现了多次抗衡。明面上,是杨道士与番僧的斗法,暗地里,受杨道士指点的厉鬼屡次加害他人,甚至连佛教的手段都无法抵挡她一步一步的行动。更有甚者,原来杨道士竟是山羊所化,道教的外衣剥落,躯体却是一只喜欢啃小麦,害怕猫的山羊。不知是不是导演刻意为之的讽刺。向往修行得道的看似都是地位超然的人物,实质上,内心隐藏的也是不为人知的秘密,就连身体也是让人诧异的精怪。而这样的人物,在影片中算得上是法力极大,地位极高的人了,调戏妇女依旧安然无恙,还被地位低下的小鬼用灵芝供奉。最后,却死在了自己一手调教的半个弟子手上,这样的结局,也是必然的。
       道心不纯,因果循环。
       番僧的出现,竟然有了一丝安慰的气息。佛法毕竟是强大无边的,即使在面对修行深厚的厉鬼,番僧在退让,与杨道士合作,彻底歼灭这条道路上也是异常艰辛的。番僧,代表的是佛家的宽厚。与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道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开始抄经的目的,到后来的与厉鬼斗法,佛法坚持的都是超度亡灵。
       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朝廷的腐败与懦弱。宋朝与金国的和解,在影片开始时就交代的一清二楚。边关的荒凉与凄清,就是朝廷所导致的。宝鉴中的前世因由,韩经略沉迷于声色,一应事务都是交办与下属处理。歌妓杀人后的惩罚,就是勒死。掌权者的无能与冷漠可见一斑。边关守备撤离,唯有中军老张留守孤城,对于拥护掌权者的下层管理人员而言,体制瓦解,类似于推荐新歌妓的方法也是没有可用之处,只有一箭一箭练习射穿桃子的乏味与单调了。
        厉鬼是一个群体中最高的统治者,就算是已经化为鬼魂的崔鸿至,也是害怕她。厉鬼之所以是厉鬼,也是有原因的。一是自身的认知不足。仅仅因为新歌妓的技艺超越了自己,取代了自己在经略将军身边的位置,嫉妒就开始疯长。二是能力超群。化为鬼魂后的她,一心想要报仇,一心只想学好击鼓术。于是,才有了后面谋害别人性命的能力,才有了驱使弱势群体为奴的权力,有了谋夺经书的野心。
       众鬼一致抢夺的经书,需要书生抄完才有效。看似强大的番僧,也有打不过厉鬼的时候。热心的崔鸿至原来与庄母有染。
       一部180多分钟的片子,精心布置的故事,明暗线交错,鬼魂眼中价值千金的经书是获得重生的保障,不问因果的书生眼中,只是一本用来挣钱的经书而已。
       世间所有的争抢,为名,为利,最重要的却是为了生死。
       黄粱梦醒时,山中只有传奇在。

        
       

 6 ) 『山中傳奇』取景地

(未及備份,趁記憶尚全重新整理。爲防再遇家抄門滅,發于公共可見區域)

2020-05-24 19:41:28

唔,通統沒去過思密達,偉大的互聯網!

一 釜山廣域市影島區 太宗台(부산 광역시 영도구 태종대

神仙岩(신선암)

二 慶尚南道陝川郡伽耶面緇仁里 海印寺(경상남도 합천군 가야면 치인리 해인사)

海印寺一柱門(해인사 일주문)

三 慶尚北道慶州市進峴洞 佛國寺(경상북도 경주시 진현동 불국사)

紫霞門(자하문)、釋迦塔(석가탑)、多寶塔(다보탑)

釋迦塔(석가탑)、多寶塔(다보탑)、大雄殿(대웅전)

多寶塔(다보탑)、釋迦塔(석가탑)、大雄殿(대웅전)

韓十元硬幣-多寶塔(다보탑)圖案

右 多寶塔(다보탑)

大雄殿(대웅전)

大雄殿(대웅전)、多寶塔(다보탑)

大雄殿(대웅전)

大雄殿(대웅전)

大雄殿(대웅전)

紫霞門(자하문)、大雄殿(대웅전)

紫霞門(자하문)、白雲橋(백운교)

紫霞門(자하문)、白雲橋(백운교)、青雲橋(청운교)

四 京畿道水原市長安區迎華洞 華城(경기도 수원시 장안구 영화동 화성)

東門 蒼龍門(창룡문)

東門 蒼龍門(창룡문),遠處東將臺 鍊武臺(연무대)

東門 蒼龍門(창룡문)

東北角樓 訪花隨柳亭(방화수류정)

東北角樓 訪花隨柳亭(방화수류정)

東北角樓 訪花隨柳亭(방화수류정)

東北角樓 訪花隨柳亭(방화수류정)

東北角樓 訪花隨柳亭(방화수류정)

東北角樓 訪花隨柳亭(방화수류정)

西舖樓(서포루)

西舖樓(서포루)

西將臺 華城將臺(화성장대)

西將臺 華城將臺(화성장대)

西暗門(서암문)

西暗門(서암문)

西暗門(서암문)

西暗門(서암문)

西暗門(서암문)

西暗門(서암문)城牆

西北空心墩(서북공심돈)雉城,遠處北鋪樓(북포루)

西北空心墩(서북공심돈)雉城

西北空心墩(서북공심돈)

西門 華西門(화서문)瓮城

西門 華西門(화서문)、西北空心墩(서북공심돈)

西門 華西門(화서문)

西門 華西門(화서문)

西門 華西門(화서문)城樓

西北空心墩(서북공심돈)

遠處北鋪樓(북포루)

東將臺 鍊武臺(연무대)入口

東將臺 鍊武臺(연무대)入口

東將臺 鍊武臺(연무대)入口

東將臺 鍊武臺(연무대)

五 江原道襄陽郡縣南面仁邱里 竹島亭(강원도 양양군 현남면 인구리 죽도정)

六 京畿道廣州市南漢山城面 南漢山城(경기도 광주시 남한산성면 남한산성)

東城郭

東門 左翼門(좌익문)

東門 左翼門(좌익문)石階

清涼堂(청량당)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南漢山城(남한산성)』(2017)-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南漢山城(남한산성)』(2017)-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南漢山城(남한산성)』(2017)-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南漢山城(남한산성)』(2017)-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西將臺 守禦將臺(수어장대)

七 京畿道南楊州市金谷洞 洪裕陵(경기도 남양주시 금곡동 홍유릉)

存疑

李朝純宗陵墓裕陵(유릉)

李朝純宗陵墓裕陵(유릉)

李朝純宗陵墓裕陵(유릉)

李朝純宗陵墓裕陵(유릉)石像生,同松廣寺(송광사)外景部分雲青睹諸女爲鬼曹拘剪在一處

八 慶尚北道慶州市江東面 良洞村(경상북도 경주시 강동면 양동마을)

01 觀稼亭(관가정)

觀稼亭(관가정)外

觀稼亭(관가정)外

觀稼亭(관가정)外

02 心水亭(심수정)

涵虛樓(함허루)

涵虛樓(함허루)

涵虛樓(함허루)

三觀軒(삼관헌)

三觀軒(삼관헌)

三觀軒(삼관헌)

二養齋(이양재)

03 詠歸亭(영귀정)

04 香壇(향단)

05 書百堂(서백당)

九 慶尚北道慶州市東川洞 掘佛寺址(경상북도 경주시 동천동 굴불사지

石造四面佛像(석조사면불상)

石造四面佛像(석조사면불상)

石造四面佛像(석조사면불상)

十 慶尚北道慶州市南山洞 書出池、二樂堂(경상북도 경주시 남산동 서출지 이요당

燈光穿幫!

憑虛樓(빙허루)

憑虛樓(빙허루)

十一 首爾特別市鍾路區 景福宮(서울특별시 종로구 경복궁

醉香橋(취향교)、香遠亭(향원정)

醉香橋(취향교)、香遠亭(향원정)

香遠亭(향원정)

香遠亭(향원정)

香遠亭(향원정)

香遠亭(향원정)

香遠池(향원지)

香遠池(향원지)、醉香橋(취향교)

香遠池(향원지)、醉香橋(취향교)

香遠池(향원지)

香遠池(향원지)

香遠池(향원지)、醉香橋(취향교)

香遠池(향원지)、醉香橋(취향교)

十二 慶尚北道慶州市東川洞 瓢巖齋(경상북도 경주시 동천동 표암재)

瓢巖齋(표암재)外

瓢巖齋(표암재)外

山仰門(산앙문)

遺墟碑(유허비)碑房

遺墟碑(유허비)碑房

尚賢堂(상현당)

遺墟碑(유허비)碑房

遺墟碑(유허비)碑房

十三 江原道 雪嶽山(강원도 설악산

01 麟蹄郡北面龍垈2里 百潭溪谷(인제군 북면 용대2리 백담계곡)

02 束草市雪嶽洞 飛仙台(속초시 설악동 비선대)

03 襄阳郡西面五色里 龍沼瀑布(양양군 서면 오색리 용소폭포)

待考

十四 慶尚北道慶州市路東洞 景哀王陵(경상북도 경주시 노동동 경애왕릉)、拜洞 三陵(배동 삼릉

景哀王陵(경애왕릉)

 短评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胡金铨此片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赶路。山中传奇和空山灵雨可谓胡金铨最好的两部电影。侠女的前半部的意境到了,甚至有过之,只是后面的武侠部分让影片减分。

2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胡金铨的电影太悠长了,一般人还真看不下去,我差点看睡着了,开头走个路就走了半个多小时,这谁能顶的住,走路都走的那么认真。最后故事线已经明朗了,他收个尾,收了50分钟,真真的有头有尾。在当时没有特效,各种烟雾来凑,哈哈哈,好仙阿,笛声,鼓声啪啪啪一顿敲,还那么有节奏,我都好想躺下来睡一觉了,如果院线放这部电影没人睡着我跟你姓。张艾嘉好仙女阿,虽然一开始我就能猜到她也是鬼,但我还是把她当仙女的,毕竟鬼也有好鬼嘛,这一正一邪的女子都像是聊斋里的人物。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那山山水水的美景,宛如一幅幅水墨画。

7分钟前
  • 吉卜赛人
  • 推荐

空灵,幽昧,恍惚,迷情,幻境荒凉,这才是华语怪谈系列的正确拍法!

8分钟前
  • 内陆飞鱼
  • 推荐

胡金铨做韵味真是足

12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bjiff#电影资料馆192分钟4K修复版。威尼斯首映,徐枫女士资助。只有美学意义吧,看得出《倩女幽魂》的基本设定都来自这里,所以《笑傲江湖》是为了报恩?倒是挺能理解徐克的痛苦,大师一放开,问个路10分钟,行个山20分钟,您再文艺气质水墨风范也受不了啊。剪辑师真的很重要。

14分钟前
  • m89
  • 还行

志怪电影《山中传奇》沿袭的固然是极为中式传统的美学和叙事模式,佛教与道教挟持一个软弱的儒生,令其在战事失利的边塞地区不能自已。但掰开影片的中式外壳,我们能在中心部分找到西方思想的核。中段影片提前达到高潮之时,忽然叙事进入插叙段落,这个闪回居然以电影放映的形式实现,好像是被压抑的记忆忽然弗洛伊德式地回到意识中。而这段过往的放映者是一个番僧,更添加了其中轮回的宿命感。这样来看,结尾恍然不觉是否南柯一梦了的主角似乎也在真幻不分之余处理了自己的性问题,徐枫和张艾嘉代表的一娇艳一纯洁的两个女性形象最终在佛法功德圆满之时灰飞烟灭,心里的魔障就这样得以超度。

15分钟前
  • brennteiskalt
  • 推荐

太尼玛长了,累死老娘了。

16分钟前
  • 猱困困
  • 还行

太美了 心事重重重来过 这就是聊斋志异啊。。。如果非要选,我选这部做胡金铨最佳电影 同时定此片为中国电影前五强之一

19分钟前
  • 琧婯
  • 力荐

之前一直没看,赶上威尼斯的192分钟修复版也是缘分,片头写着徐枫独资赞助。要感叹一下,现在再也没人会拍这样的电影了,就连那种未经革命的北京话也没人会讲了……

24分钟前
  • 皮革业
  • 推荐

北影节最后一场,4K修复192分钟版,大屏幕看胡老师挺爽的,特别是这种摄影美术都很棒的,婚后动物交欢空镜头蒙太奇挺有意思的,不过192分钟版本,还是素材太多,音乐镜头手法显得过于重复,故事也显得啰嗦,可以更加精简的,有些台词钟玲写的也很累,现场笑声有些并不是赞赏。

29分钟前
  • 尾生
  • 推荐

我喜欢这种慢和长,故事养在山水中。人要赶路,会在山间日夜兼程地走,导演不会缩减成完成“赶路”的功能就匆匆掠过。故事我反倒觉得是其次的,导演对山水光影充满了凝视的兴趣,连人物之间的行为都会通过自然万物的行为来“比兴”。从容大气,美不胜收。

31分钟前
  • 邓安庆
  • 力荐

张艾嘉,好漂亮!板着黑脸的徐枫很适合演厉鬼。敲鼓和空镜太多了点。另外,真不习惯思密达的民居建筑风格

32分钟前
  • 木卫二
  • 推荐

徐枫气场太强大了 石隽演技太老派了

36分钟前
  • zitsunari
  • 推荐

阴阳界。胡金铨在本片中展现漫长的“行走”,比楚原的极端压缩空间更好,但也造成剧情不紧凑,或许因此没有继承者。常用推拉镜头,声音成为主角之一,取景地似乎和迎春阁一样(改:据说和空山灵雨是套拍的),对法术的详细描绘让人想起侠女。人物性格粗糙,行动意图很弱,大量自然生物比兴手法很罕见。闪回竟然用了类似液晶屏的东西。

38分钟前
  • Jacques
  • 推荐

蜻蜓交尾,蜘蛛缚丝,池中睡莲半张半合,欢爱段落拍得真绝,大剌剌赤裸裸的蒙太奇简直晃瞎眼。斗法虽然糙了点,但整体节奏依然独孤求败,三徐一疾,云蒸雾绕,山中传奇无愧也。

42分钟前
  • Obtson
  • 推荐

人生中最后一次尝试看胡金铨。上一次他让我感到痛苦还是侠女。烟雾是真的漂亮,不过人物符号化、故事套路化。我不是对石隽老师有敌意,可是他在胡金铨电影里的扮相引起了我生理上的不适·····怎么会有人这么呆板、僵硬加浮夸

45分钟前
  • 鹿鞭野餐
  • 很差

很难不产生过度解读,女鬼徐枫和张艾嘉始终美貌如初未现原形,倒是书生石隽扮相面如枯槁青面獠牙。潦草随便的男女关系完全是现代人的写照,女鬼由爱生妒动机不纯心思深重(更具灵魂),反之男人色欲熏心软弱无能立场摇摆(更如空壳),辅以镜头快速推拉、山间残阳剪影、结尾黄粱一梦,情寓于景意之于形,对比《夜与日》,真的好像洪尚秀拍了一部古装志怪片。非常好奇洪尚秀看完《山中传奇》的感想。

48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还行

和空山灵雨一起拍摄,一景一组两用;和之前的电影比起来是异数,从武侠到无侠,只有奇幻志怪的佛鬼狐人,阴阳不分;与钟玲合作的剧本带来不限于女侠的女性角色和各异气质;三位主角,儒道释三教的区别和关系,对诡异而出彩的王婆印象深刻,台词真好哇;打斗只是调味,越发不重要;主角何云清的憨厚有喜剧意味也招人烦,除了抄经没啥用,想起侠女,游山玩水饮水赋诗,只因无事可做,想起海鸥和奥涅金…“这里没别的好处,就是清净”,本想图个清净,却遇到怪事;经书帮助孤魂野鬼超度,经书像不像电影 ?胡导是不是抄经的人?“你怎么还不去?我去过了…我马上就去…”,看开之间也有悲凉;本片算不算胡导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部作品?跟着就像结尾的黄粱一梦般飘然而去了

51分钟前
  • 吴邪
  • 推荐

三星半,南柯一梦,但是太冗长了。张艾嘉很美,徐枫很有气场,石隽,天哪,求换掉他。

53分钟前
  • 方枪枪
  • 还行

胡適之說過:「《西山一窟鬼》本是一片鬼話,添幾個鬼也不嫌多,減掉幾個也不算短」。重點不在鬼多不多,而在故事精采還是拖沓。照胡金銓這拍法,就算東山也來一窟鬼,南山也來一窟鬼,除了讓小鼓和大鈸發出的噪音加倍之外,不會有任何幫助。胡金銓只是美術好。其他都是溢美。

56分钟前
  • Reader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