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的法官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李智愚

 剧照

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3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4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5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6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7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8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19是这样的法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27 16:28

详细剧情

由腾讯视频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品,中国首档基层法院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该片以4380小时纪实拍摄,直击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的“人间真实”。   该片聚焦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民事、刑事、执行案件,展示基层法官、司法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坚守,透视复杂的人生百态,展现天理、国法、人情之间的纠葛,以生动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

 长篇影评

 1 ) 《是这样的,法官》普法小课堂 小贴士整理

1.被告人:在刑事案件诉讼中,被公诉机关指控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称作“被告人”。 2.公诉人:指在刑事诉讼当中,代表人民检察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出席法庭阐述公诉机关的指控意见,依法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司法人员。 3.被害人:是刑事诉讼当事人之一,指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人。 4.《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案刑事案件的规定》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不妨碍案件审理的,应当分开审理。 5.我国实行婚姻登记制,结婚、离婚登记具有公示效力,且涉及身份关系,一旦进行离婚登记,身份关系不得逆转。 6.未取得《长沙市城市养犬许可证》饲养犬只的,由公安机关暂扣其犬,并可处罚1000元以下的罚款。养犬人应在犬只被暂扣七日内携有效证件或补办有效证件,到公安机关领取犬只。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国家机关根据证人与本案的利害关系,并和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决定是否采纳。 8.简易程序:是在确保司法公正的基础上,提高诉讼效益的诉讼程序。符合下列条件的基层法院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 (二)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没有异议的; (三)被告人对适用简易程序没有异议的。 9.刑事自诉案:是被害公民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非检察院提起公诉的刑事案件。其举证责任全由自诉人承担。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条【侵占罪】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11.“对于当庭认罪自愿认罪的,根据犯罪的性质,罪行的轻重,认罪程度以及悔罪表现等情况,可以减少基准刑的10%以下,依法认定自首,坦白的除外。”——《人民法院量刑指导意见(试行)》 12.第三人:与案件处理有利害关系,参与诉讼的案外人。 13.人民陪审员:由法定程序产生,代表人民群众在人民法院参加合议庭审判活动的人员,是人民群众参加国家管理,行使审判权,对审判工作进行监督的重要体现。 1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私自撕毁法院公告的行为,属于妨碍司法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依法可处罚拘留和罚款。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43条: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16.法律援助: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18.酒驾和醉驾的区别: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行为属于饮酒后驾驶;血液酒精达到80毫克/100毫升以上的,属于醉酒驾驶机动车,依法以危险的驾驶罪定罪处罚。 19.未经法定手续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自保存枪支、弹药,持枪人员和持枪单位须向所在地县,市公安局申领持枪证。 20.《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规定,以容貌损伤或者组织器官功能障碍为主要鉴定依据的,在损伤90日后进行鉴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善良的心是最高的法律!!!

 2 ) 观后感

第一集:原来聚众斗殴也会判刑、坐牢。这两个案子的被告人要是能仔细思考,就不会犯错了,果然冲动是魔鬼,做违法犯罪的事情之前要为自己的以后,养自己长大的父母想一想吧,看被告人被带走的时候,他们的父母都在抹眼泪。

第二集:这一集让我感受到了原来人可以这么奇葩,男方多次出轨女方居然还能原谅他,并决定生活一段时间后再做离婚决定,emmm,男方对喜欢的定义让我无法认同。父子对簿公堂,法官问他有没有深刻的印象,他说小学的时候一起玩这句话时挺心疼的,原告和我一样大的年龄。

第三集:还是要仔细想想对方是否合适在结婚,不然以后孩子出生了在离婚会使孩子心灵受伤的。

第四集:大货车真可怕,这种意外谁也不想发生,给双方家庭都造成了伤害,哎。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第五集:打工人都不容易,可恶的资本家。

第六集:我才知道原来撕掉法院贴的告示也会犯法,以及诈骗案判的刑量是根据诈骗钱财来判,涨知识了。

第七集:要好好了解、学习劳动合同法,为以后的工作签订合同做准备,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

第八集:和通信公司打官司的那个大叔正义感满满啊,社会需要这样的人。

第九集:这一集笑点好多啊。

第十集:2021.11.26看完啦,通过这个纪录片了解了很多法律知识,希望会有第二季。另外我要说一句谢炎上小姐姐好可爱。

 3 ) 以纪录片构建大众与法官的沟通桥梁

由中广天择传媒与腾讯视频共同打造的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近日在腾讯视频热播,作为国内首档聚焦基层法院的纪录片,节目选取了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为拍摄对象,通过一系列真实的案件透视复杂的人生百态,向观众呈现了一个个专业硬核、性格各异的法官形象。近日《是这样的,法官》导演李智愚接受了影视产业观察的专访,向大家透露这部纪录片背后的故事。

聚焦硬核法官,以纪录片构建大众与法官的沟通桥梁

你印象中的法官是怎样一种形象,你对于曾接触过的法官有怎样的评价,法庭上冷静威严的法官又有哪些“反转”魅力……这些围绕在普通观众脑海中的种种问题,都在纪录片《是这样的,法官》中得到解答。

过去纪录片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职业类纪录片,比如聚焦一线医护人员的《中国医生》,讲述消防员故事的《119请回答》以及呈现普通民警日常工作的《守护解放西》等,但却鲜有以基层法官为切入视角的纪录片,而《是这样的,法官》的出现也及时弥补了这一类型空缺。影片以“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为Slogan,选取了具有一定社会根源与关注度的个案,直击真实的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以生动鲜活的方式向广大观众释法普法。

“我们觉得,拍摄这个节目最大的意义就是建立起大众跟法官职业的沟通桥梁。”谈及拍摄《是这样的,法官》节目的初衷,导演李智愚如此解释道。过去法官的形象都充满着神秘感,而与之相反的无论是社会新闻或是微博热搜上,常常都会出现与诉讼、法案等法律相关的关键词,而法官也是出现频次最高的职业之一,这一点也吸引到了李智愚和制作团队的注意。在事先于法院做了摸底调查后,团队迅速对这一题材产生了兴趣,并第一时间展开更进一步的调研。在早期筹备阶段,团队一头埋进基层法院,了解法官现有的工作流程,以及在具体案件中法官本身的表达等,这些准备工作也为后期的顺利拍摄提供了先提条件。

在导演李智愚看来,拍摄法官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要与他们建立充足的信任,“这一点对于之后拍摄他们在法庭上的真实状态至关重要”。在第一集中,舒智玲法官冷静、机智的判决就令观众印象深刻。在离婚案判决中,由于被告、原告双方对于赔偿金的金额争执不下,此时舒智玲法官果断地以“15.8万”的中间价让双方意见达成一致,而在看到被害人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时,舒智玲法官也会亲切地上前安慰:“人生路还很漫长,你要尽快走出来。”

可以说,在展现法官的硬核实力外,《是这样的,法官》还为观众呈现出了法官的另一面,让观众对这一职业有了更全面的认知。除了具体的节目内容外,“构建大众与法官沟通桥梁”的初衷其实在节目名中也有所体现,“片名《是这样的,法官》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很多的当事人都会有一个口头禅,就是说‘是这样的法官’,另外一层含义是大家马上会感受到的——你以为的法官是这样的。”在导演看来,《是这样的,法官》不仅要还原大众熟悉的法官形象,更重要的是挖掘出法官这一职业不为人知的一面,让观众能够对于法官有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记录案件全貌,以非侵入式拍摄还原庭审过程

丈夫挥刀致妻子全身二十余处刀伤,却在法庭上自称“只是想吓吓她”;几位00后因聚众斗殴被拘,前往法庭的路上还在警车里不以为然地唱歌……通过《是这样的,法官》的镜头,观众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个体,他们是无助的受害人,是犯下罪行的被告人,是激情的辩护律师,是肃穆的法官,对于观众而言,在观看《是这样的,法官》过程中似乎感受不到摄影机的在场,荧屏前的我们更像是与片中人物一同在场的旁听者。

在导演李智愚看来,拍摄法官以及庭审的真实状态非常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导演组事先对案件有一定的了解,同时也需要摄制组随时待命,配合法官的开庭时间,这无疑对制作组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提出了不小的挑战。“在拍摄期间,立案的每一个案件都有我们的导演跟法官一个一个过,在最终选择拍摄案件后我们会配合开庭的时间作拍摄上的准备”,李智愚介绍到。

为了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庭审现场,《是这样的,法官》采用了“非侵入式拍摄”,即为了捕捉和准确展现法庭上所有人真实的话语、表情、判断,摄制团队提前对法院做了改造,安装了大量掩体,被拍摄的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安装了很多单向玻璃,摄像机全部藏在后面,在法庭中是看不到这些摄像机的。

据了解,《是这样的,法官》摄制组提前在整个法院装了20个定向摄像头,所有庭上的人都看不到任何一个摄像头,也看不到任何一个话筒,但是每个人的面部表情和声音全部被收录。“凡是出镜的人摄制组都会提前与他们取得联系,拿到了完全的肖像权并签署授权同意书后才会进行拍摄,同时获得被告人、原告人等当事人许可后对他们进行马赛克处理”,李智愚提到。正是因为摄制组在拍摄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才让《是这样的,法官》中呈现的案件如此真实鲜活,以非侵入式的拍摄手段将被记录者真实的状态呈现在观众面前。

《是这样的,法官》的拍摄历时五个月,节目组查阅了大约2200份案卷,不少观众也好奇节目组怎么从如此庞杂的案卷中选取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案件。对此导演李智愚提到,在选择播出的案件中主要包含了几个大类,“其中具有代表性、奇特性的案件是一类,具有传播价值和符合社会热点话题的案件是令一类。”据李智愚介绍,在第一季呈现出的30多个案件中,既有第一集青少年聚众斗殴这样具有代表性的案件,同时在后几集中还包含了网红纠纷、租房暴雷等具有社会热点性的话题,通过还原这类案件也能进一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

纪录片既要真实也要有趣,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是故事宝库

真实是《是这样的,法官》的第一要义,而这也是这部纪录片之所以选择基层法院和基层法官进行拍摄的主要原因。“相较于高院,基层法院的案例更加鲜活,距离老百姓更近,大部分老百姓日常要处理的纠纷以及要面对的麻烦基本都是在基层法院审理”,在导演李智愚看来,相较于中高层法院,基层法院更有助于拍摄,因为这里的故事更有烟火气,对于观众而言更加真实可感。

在真实之外,《是这样的,法官》还有着趣味性的一面,以典型的案件和戏谑性的表现手法达到为观众普法的目的。比如在节目后期,《是这样的,法官》选取的案件会更加的接地气,让观众能够更好地进入案件,比如狗狗在路上被车轧死了,怎么判?夫妻离婚了,关于小孩的培训费怎么出,妈妈要报八门,爸爸只准报两门,这个怎么来裁决?与此同时,在对法官进行采访时,摄制组也会要求他们以一种更接地气、更易懂的方式翻译法言法语,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案件。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是这样的,法官》也有着创新之处,比如节目花絮中包含了以法院案卷推车为第一视角的片段,让观众跟随小推车去了解法院,这一新鲜的视角无疑也为节目增添了几分趣味性。此外,节目组还会配合法官和律师在庭上的表现在他们周围添加解读性的花字,一改过去观众对庭审现场严肃死板的印象,让整个过程显得更加生动有趣。“针对一些真实情况,我们做一些像花字的描述或者是引导,其实不仅不会影响节目本身的基调,反而会减低观众的收看成本,增强大家的兴趣感,让片子看起来更加轻松。”李智愚补充道。作为腾讯视频推出的第二部“人间真实”纪录片作品,《是这样的,法官》正是以一种独具匠心的方式直击法院庭审和执行现场的“人间真实”。

近几年来,国内职业类纪录片呈现井喷现象,以《中国医生》《守护解放西》为代表的节目屡屡出圈并成为市场上的爆款内容,直至《是这样的,法官》的上线播出,职业类纪录片再度延续火热表现。对于这一现象,李智愚导演也有着自己的看法,“无论是医生、警察,亦或是消防员、法官,社会中的每一种职业都值得被纪录和被拍摄,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是丰富的故事宝库。”

的确,每一个职业都有着被记录的价值,同时每一种类型的职业纪录片又都有着自己的看点。比如医生类纪录片会讲述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间的故事,情感更加细腻,消防员纪录片则强调工作中的临场感,而《是这样的,法官》则聚焦思维上的交锋。正如导演所说的:“职业类纪录片不同的地方来自于职业本身的特性,但这些职业存在于每个人身边,也都有着丰富的故事性,这是它们的共同点。”

 4 ) 导演手记 |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这部前后历时近两年的纪录片终于上线了,没想过会在豆瓣实名认证,作为一名12年老瓣er,这里一直是我的自留地,多数时候潜水偶尔冒泡,突然实名还有些不适应。不过,用我们片子中某位当事人的话来说:来都来了,都是缘分不~~(自行脑补湖南口音)

法官、法院,对多数人可能都有些陌生且有距离感,曾经于我也是。说到法官我只会想到包青天、说的法院会想到古代的衙门。所以现代社会的“包青天”们,他们的工作、日常到底是怎样的?带着这样的好奇,我们开始了前期的筹备、踩点。

一进电梯,就被同电梯里小推车上厚厚的案卷震惊了,怎么形容呢,就...你会瞬间明白,为什么是小推车来承受这一切。那些案卷全部叠起来比我还高。我忍不住问了一下,这么多案子要多久才能办完啊?对方说:“这是我们庭室一周的案件”。后来,我得到了一个更具体确切的数字,2020年天心区法院累计受理23146件案子,这意味着平均每个法官一年要办四百多件案子。且不论每个案件都有不同事由、证据、诉求,需要深入分析判断,退一万步说,读完这些案卷需要花多少时间,想想这个就知道,法官们的工作量可见一斑。

从进驻法院筹备,到正式拍摄结束,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接触了几千个案件,不仅对诉讼这件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越发感受到这个职业本身的不易。从案卷文本来看,我们很容易把一个人扁平地抽离成一个目的性很强的维权者、或者利益掠夺者,但开庭之后我们接触到一个个生动具体的人,我们会看到故事的起因往往在意料之外,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多数案件在来到法院之前,已经经历了多次沟通协商,原被告的关系、情绪都到了一个临界点。“事实”在双方的说辞里,往往有着极大的出入,所以诉讼只认证据。而现实情况是很多民事案件的证据,不一定详实严谨,当事人对于诉讼的准备和认识,也参差不齐,但他们对于自己诉求的坚持和执念,往往是一致的。那些掷地有声的诉请、诚恳坚定的辩护、乃至声泪俱下的控诉,都是法官们每天面对的日常。

法官根据法条和证据作出的判决,可以兼顾情与法的两全,却无法做到原被告双方诉求的两全,通俗点来说总会有“胜诉方”和“败诉方”。 多数人在败诉后即便有情绪,理智上还是会接受法律的判决,自愿履行;也有些人无法接受、或者无力履行,于是判决书会来到法院的执行局;还有个别极端的人,盲目地把败诉的不满转嫁到法官个人身上,记恨在心,甚至引发悲剧。由此,我一直深信这个节目最大的使命,是搭建起一座桥梁,让这个职业被更多人理解、关注,反过来这些理解和关注,也会督促法官们做得更好。

“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个江湖”这句话是2020年第一次和天心区人民法院院长见面时,他告诉我们的,此后一直深深铭记在我心里。离婚纠纷、网红违约、刑事诈骗、强制腾房等等,案件表层有生动具体的当事人、有离奇反转的事实真相、见招拆招的法官、以及最终“一锤定音”的判决,而案件背后则是这个人所在的“江湖”。“杀妻案”引发的网络热议、“整形案”背后的身材焦虑和性别讨论、“网红案”窥见到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等等。只有当每一个个案都能得到公正的判决,案件背后的人群、以及那些关注此类案件的人才会有安全感。

希望大家看完片子,不仅能收获正确的维权“姿势”,更能感受到“公平”如此重要也如此真实地存在着。它被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传递着;被行业的规范、社会的法则维系着;被专业又可爱的法官们守护着。

俗话说“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当自己的合法利益被侵犯时,上法院维权绝不是什么丢脸的事。但正如英国法学家麦克莱所言:“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人们发自内心的善意和良知,可以帮助整个社会建立更好的诚信契约,更大程度上减少纠纷的发生,因而是最好的“法律”。仅以此自勉,多谢观看。

 5 ) 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我是一边吃饭一边看这部纪录片的,得到的结论是本片很适合用来下饭。这部纪录片充满了吸引力,选取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案例,有离婚纠纷、债务纠纷、合同纠纷,也有盗窃犯罪、故意伤害犯罪、诈骗犯罪••••••通过观看本片可以近距离的观察法院的庭审,还可以更多的了解到社会百态。

作为一名法学生,看完本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应当从源头上解决法律纠纷。我之前觉得通过所学的法律知识依法进行判决,进而就能实现公平正义。然而,当面对妻子起诉丈夫离婚,儿子起诉父亲索要抚养费这类错综复杂的局面,或许财产可以直接判决,然而夫妻感情、父子之情又该如何判决呢?这时候我才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调解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的重要作用。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文字,而现实生活中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此,我十分认同纪录片中反复出现的那一句法谚——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

 6 ) 真实是不可能真实的

为这些可以看到阴暗面的纪录片点个赞。看第一个案件感觉还算合理,第二个就有点阴暗了,结合最近的热播剧扫黑风暴看就很巧了,同样是黑帮给姑娘恶意灌酒。五位少年捣毁黑窝,都给判了刑,而对黑窝的过错只字不提,非但不正义,还有黑白两道合起伙来欺负外地人的嫌疑,简直无语。

有时候觉得既然想要突出真实这个卖点,又不能太真实不然无法过审,那么也希望能克制客观一点,这样假惺惺地烘托气氛,不就全部垮掉了么?

 短评

我都被气到忍不住笑了。法官真有耐心,一遍遍的被形形色色的被告刷新我的三观。

6分钟前
  • Hayek
  • 力荐

连砍20多刀只判4年,婚姻的代价。东北五子还车寄养狗,还语出惊人。一百元抚养费叹为观止。能说会道巧言善辩,承认出轨10年不改。

11分钟前
  • 石小美
  • 力荐

寓教于乐,真实的案例比电视剧更精彩,这样职能部门的纪录片可以多来一些,多一些对基层工作不易的了解,多一些对法律常识的科普

16分钟前
  • 飯团君。
  • 推荐

动物世界与人

20分钟前
  • EE
  • 力荐

真实法律节目越多越好

23分钟前
  • 我啥也不知道
  • 推荐

旁白别故意煽情还能多一星,看法官每天啼笑皆非的审案子我不得不佩服一句:你们真有耐心。

25分钟前
  • CHENBALA
  • 推荐

第4集:自信满满、从容应对的老手律师vs慌慌张张、丢兵弃甲的菜鸟律师。菜鸟律师在后采里说有些人太阴暗、这个社会太复杂,害,输了就要认,想赢要靠本事啊。

30分钟前
  • 推荐

最近吃饭时候看完了全集,《派出所的故事》、《守护解放西》、《城市真英雄》、《119请回答》这些系列以来,终于有聚焦法院的纪录片了,记录生活百态,真实理性,唯一不足就是旁白较多。希望这种关注民生、关注公检法的纪录片越来越多,下一部该往检察院走起了吧

35分钟前
  • Rex
  • 推荐

真实的基层法院与影视剧里确实差异很大,打官司不再是我从小以为的又帅又酷的TVB,看起来更像是无奈的“老娘舅”,尤其民事。挺好的节目,就是更新太慢了。

38分钟前
  • 费尤
  • 推荐

说什么从小吃苦长大、鸡鸭鱼都不敢杀,却可以先后用水果刀、菜刀砍想离婚的妻子头部和其他重要部位二十多刀,故意杀人罪判4年。ennnnn

40分钟前
  • 无聊
  • 还行

第一集暴力杀妻案,公诉人姐姐脸上闪耀着真正的法制的光辉。

42分钟前
  • 贫血战士
  • 还行

题材不错,剪辑有些粗糙。第一集第二个案子的庭审有点好笑哈哈。

44分钟前
  • 闲看
  • 推荐

题材很好,拍摄也很好,但旁白请停止煽情吧,搞得反而有点假

46分钟前
  • Tina_小滚
  • 推荐

看完之后,你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中国没有真正的律政剧。

51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可能是因为看了《水浒传》所以比较讲江湖义气” 水浒传风评被害

56分钟前
  • 先吃了再说
  • 推荐

我不能当法官,会被傻逼、无赖、骗子们给活活气死:给我闭嘴!别狡辩了,来啊,警卫,给(原)被告两耳光!

57分钟前
  • 瑾朵朵
  • 推荐

第一个案件就让我们意识到这样的综艺有多难把握,错误的剪辑节奏、错误的音乐、错误的镜头语言,是要可怜犯罪的人吗?人文关怀做得不伦不类……

59分钟前
  • 朴实L
  • 还行

3.5,是好看的。但还是觉得“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这一核心没有牢牢守住,有的时候表现得冰冷了点,从一词一句里感受到的。

1小时前
  • 拥有一片大花园
  • 推荐

我果然不能当法官,我会被气死。

1小时前
  • 熊能能脚不沾地
  • 还行

看过一个考上体育学院的高三学生。父亲之前每个月只给一百元抚养费。要求父亲给大学里的生活费等。父亲说给不起。但是自己有房子,有几十万的越野车,还有十几万的摩托车。孩子一直情绪平静,也没有跟父亲说过一句重话。感慨万千。

1小时前
  • 李湘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