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之家

剧情片比利时2012

主演:薇儿拉·贝坦丝,约翰·海尔登贝格,妮尔·凯特莱塞,基尔特·范·朗拜博格,尼尔·德·卡斯德

导演:菲力斯·范·古宁根

 剧照

破碎之家 剧照 NO.1破碎之家 剧照 NO.2破碎之家 剧照 NO.3破碎之家 剧照 NO.4破碎之家 剧照 NO.5破碎之家 剧照 NO.6破碎之家 剧照 NO.13破碎之家 剧照 NO.14破碎之家 剧照 NO.15破碎之家 剧照 NO.16破碎之家 剧照 NO.17破碎之家 剧照 NO.18破碎之家 剧照 NO.19破碎之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00:29

详细剧情

故事发生在比利时的根特市,浑身遍布着纹身的爱丽丝(薇儿拉·贝坦丝 Veerle Baetens 饰)经营着一家纹身店,爱情曾经带给她的伤害让她学会了将真实的感情深深的埋藏在心底,尽管表面上看来开朗奔放,但在独处时,爱丽丝依然时不时的被痛苦的往事所戳伤。

 长篇影评

 1 ) 比利时的一抹蓝紫色哀伤

如果可以把比利时的《破碎之家》这部电影比喻成花,我想它是薰衣草。不是一支,而是有十亩地。这些花都开了,蓝紫色的一片,像蓝紫色的烟,有些艳丽,也有点儿忧伤。电影的故事是用生活琐碎堆积的,也像薰衣草的花瓣,轮伞花序,一支上面有5到7朵小花。
电影中男主角迪迪尔的乐队,也恰好叫“蓝草音乐”(Bluegrass Music)乐队。在比利时,他生活洒脱,唱着美国乡村民谣,向往着美国。这就是他最初的自己。后来,他遇到经营纹身店的爱丽丝,一个不羁的男人,遇到一个被旧情伤过多次的女人。爱丽丝外表看上去新潮奔放,内心却沉郁封闭。像土拨鼠要把食物埋起来一样,她将旧爱的名字也全部纹在身上——很显然,这是一个对生活的过往无法释怀的女人。
在菲力斯•范•古宁根(Felix Van Groeningen)的这部片中,最出色的,我想是他的结构。他采用的是旧事新事编麻花辫的方法,剪辑出特别的张力。相对于多线叙事之类,这当然并不是一种什么新鲜的玩儿法,甚至显得陈旧。可是,当无比晴朗、放肆、温暖的婚前恋爱和压抑、痛苦、无法解脱的婚后孩子的病痛放在一起,穿插着讲时,它会让我们在看轻松的剧情时会略带辛酸,而在看悲伤的剧情时,又唏嘘不已——甚至觉得“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在这种结构中,最怕的是前言不搭后语。庆幸的是,菲力斯•范•古宁根做的非常自然。故事从孩子在病房里讲起,其后就是不停的闪回。现在闪回到过去,或者过去再接回现在,剧情真如“黄连树下弹琵琶”,观者苦中作乐,又乐中有苦。
与导演的上一步作品《废男家族》一样,音乐也是片中的一个重要元素。总是有那么一些无忧无虑的人,在玩着音乐,在和音乐一起生活。《破碎之家》里的迪迪尔和爱丽丝,为爱情和婚姻改造,在他们的乐队歌声中,忧愁像是蓝紫色的烟雾,逐渐盖满了山坡。正像歌词所说,“我本是陌路行者,穿行于伤悲之世。那里并无疾病危难,我此行,前往光明世界。”电影中有很多段唱,可是并不觉得多。每段都恰如其分,很好得表达出当时的情感。
比如剧情还没有进展到一半,他们的孩子已经去世。在大雨中,打着伞,乐队的成员们穿着黑衣,看着墓穴里雪白的小棺材。忽然一个人唱了起来,“睡吧睡吧,小宝贝”,然后大家都唱了起来,“妈妈走了,爸爸留下,不丢下一个人,除了小宝贝”。
全片最华彩最具有冲击力的,是迪迪尔和爱丽丝的最后一次合唱。在乐队演奏完时,迪迪尔发表了对于基督教非常犀利和令人震惊的演说。这估计会成为电影史上最敢于冒犯人感情的片段之一。而迪迪尔,他只是要告诉世界,他不相信!他觉得人会死,信仰无用,看上去一切都是骗局,而“旧约里的神,百分之八十人类曾经膜拜的神,是文献记载中最邪恶的人。看看圣经吧,好好看看,他是操纵者、虐待狂、杀人犯、种族主义者、讨厌女人和同性恋、心胸狭隘和爱慕虚荣、进行宗族清洗、要求儿童祭品、玩虐待游戏考验人们的忠诚,一个独裁者,故意创造天堂、地球和人类,所以我们不得不卑微地祈求他,恭恭敬敬地给他唱赞歌。”这是多么深的绝望!
我从来没有在电影作品中,见到过这样毫不留情、排山倒海的对于基督教的抨击。我想观众一定和剧场中的人一样,鸦雀无声——吓傻了。
“我生来并非如此,我不是神的旨意,我比那要好。我们创造上帝只因为我们害怕。”他继续喊着——其实这也是音乐。这是用言语表达绝望,是心理流泪却没有哭出来的音乐。的确,他结了婚,女儿得了癌症,他之前的生活被无情的打破了。好像有人一个巴掌把他从云端打到地狱,且让他无法翻身。这就像《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的悲剧是他无论如何都不可以摆脱自己“杀父妻母”的命运,尽管他什么都没有做错。
电影讲的是“破碎之家”,其实导演是把两个好人先撮合在一起,再破碎给你看,讲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是让你看一个美好的瓷器从高处跌落,让你听它破碎的声音,并看到一地瓦砾,无从收拾。
也正是因为之前所说的,导演的那种编织悲伤和轻巧的麻花辫的剪辑方式,以及乐队总适时出现,准确的唱起歌来,才使这部电影的故事保持了它的清洁的尊严,哀而不伤。即使是三口之家最终毁灭了两口,也不至于使观者痛不欲生。导演没有刻意表现孩子的可爱与美好,没有特意煽情,他准确的把握了那个点,电影和光同尘,像普通生活一样。
两位主演薇儿拉•贝坦丝(饰爱丽丝)和约翰•海尔登贝格(饰迪迪尔),表现中规中矩,尤其是女主角,在表现这位母亲作为一个有个性的,和无法释怀旧情的、偏执的人时,虽然没有撒汤漏水,但似嫌力度不够。
在整部电影的结尾,乐队在爱丽丝的病房里,守着死去的她唱起歌来。这使人想起一个《庄子》。“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蓝草乐队的乐曲,这次是非常欢快和紧凑的,手指弾在弦上是那么焦急和不知前途,这也是他们唯一没有唱词的一次,成员们只是发出一些看似欢快的气声词。随后,镜头移向爱丽丝带着呼吸机的脸,又移向她的腰间,那里是她临死前为自己纹的身,两颗心被箭穿在一起。漂亮的纹身,旁边写着她的新名字:阿拉巴马﹒门罗。
电影留下了余味,是那种波纹状的起伏的气息,也像蓝紫色的薰衣草一般,有着不可排解却是淡淡蓝紫色的哀伤。

 2 ) 之感

这是我无意间在奇艺网上找到的电影,没有想过评价是否很高,只是一种直觉带我点开了它。
开始看到小女孩因为化疗掉头发我就知道了,是关于白血病的影片,不觉让我回忆起6年前的故事。17岁那年我不懂自身免疫系统瘫痪到底什么概念,隔离避免细菌感染对于一个白血病患者是多重要的事情,我傻乎乎的觉得我可以第一次或者是最后一次去触摸去感受是多么愉快的事情,虽然我被阻止了,甚至后来我还是会遗憾被大家拦下。直到今天看了电影,我才明白,我多年前的想法多么幼稚。
一对文艺青年,极力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毁坏了身体,在怀孕三个月前没有好好保护,或者如女主角所说,是因为癌症也有遗传的因素,又或者是没有得到母乳,孩子免疫力低下造成。即便只是个电影,但这都是以后生活中的警醒。
明快、绵长、忧伤的音乐不停的穿插在情节中,让剧情缓和又深入了。
女主角身上的纹身,不羁又有里程碑的意义。
男主角典型的COWBOY打扮,络腮胡、蓬乱的长发、沧桑的面容、有质感的牛仔、一个牧场、一部老车,这就是西部的生活。

 3 ) 如果你想变成鸟和星星 不能跟他一起承受悲剧命运

很真实,一边看一边哭。孩子原本鲜活的生命,在你眼前被病魔摧残、掏空,死在你的怀抱,无论怎么做都无法挽回,我比较了解个中过程。

爱丽丝的心已经被碾碎了,抛弃过去才能生存,迪迪尔要把她摇醒,让她面对现实:还有未来,还有我呢!但她做不到清醒着面对这一切。

迪迪尔 他还真是实诚。。。女儿抱着死鸟问他的时候,他连美丽的谎言都不能讲出口,只会让她更伤心。小loli哭泣挣扎后找到自己的温情解释:死去的鸟儿变成星星了。

迪迪尔同样还没学会面对现实,在演唱会上爆发了,那长篇大论对宗教的攻击,说明他已经崩溃地无法收拾了。活着的两位大人没办法拥抱着激励对方渡过余生,旧伤不愈,又添新伤。

表姐的女儿4岁多淋巴癌,在医院呆到5岁多,化疗后好转,现在已经上小学了,身体比一般孩子赢弱一些,但还是天真活泼。同院有的孩子就没那么幸运。

当时表姐说,孩子要是救不回她就自杀,表姐夫说他一定会出家。一般人很难超脱这种致命创痛,这样的悲剧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对平凡夫妻身上,跟文青结合没多大关系。

迪迪尔最终还是不相信女儿和老婆变成星星,偶尔化做飞鸟来探望他,在夜晚向他温柔地眨眼睛吗?

 4 ) 虚无和绝望就在你身边

       一个快乐的家庭因为独女的离去变得支离破碎,让我们感到人生的绝望和虚无,一切的快乐和幸福的表象在女儿离世后转瞬即逝。
        电影结构很好,从女儿患病开始穿插着两个人从单身热恋到幸福一家的全过程。当女儿离去时,之前所有的幸福画面都变味了,对女儿离世绝望导致两人的彼此不理解,导致两个人各自用不同的方法释放自己心中的苦闷。演员细腻的表演让我们跟随这个家庭同喜同悲。更喜欢电影的音乐,让我久久回味那些消失的画面。
      好像之前看过一个《兔子洞》也是和失独家庭心理悲剧相关的。
  
      

 5 ) 来听听蓝草音乐吧

        这个导演绝对是乡村音乐的狂爱者。电影故事很简单,一个失去了孩子之后的家庭的破裂,导演用各种顺叙、倒叙、插叙的方式讲故事,各种剪辑技巧轮番上阵。音乐是电影里最亮眼的部分,可是对于电影来说,音乐是多余,但对于喜欢音乐电影的人来说,这个故事显然和音乐无法联系在一起。无论他用了多少绚丽的剪辑方式,披上了多么文艺的蓝草音乐外衣,也无法掩盖它是个烦琐家庭伦理剧的事实。

 6 ) 那银河星星,又美丽又虚幻

我们的爱还在,只是爱留了在原地,而我们都被逼着往前头走了。

比《Blue Vanlentine》还要好。除了时间的洗涮,渴求的改变外,丧女的伤痛,一个伤口,就可以将一切都逆转,把大家原来的优点都变成了缺点,把从前的幸福都都变成虚幻。

我们曾承诺过,无论顺境逆境、富贵贫富、健康疾病都在一起,你把名字换掉了,那我还是谁﹖你离开了,那我还是谁﹖

然而,爱,却在死亡中找回来。

 短评

比利时今年的申奥片。好悲伤的一个故事,痛失爱女后渐渐破碎的家庭,最终走向不可挽回。很无力的那种悲,加上亲情的杀伤力,做父母的应该会更触动;过去与现在、快乐与悲伤的双线平行叙事很能调动观影情绪。生活就像个婊子,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就会突然翻脸;蓝草乡村风的OST太好听了!

8分钟前
  • 正义B胜
  • 推荐

失去孩子的苦,就像是《清洁》不掉的纹身、《密阳》下的乌云、《蓝》色的忧郁。生活往往就是在不经意间打的人一蹶不振,身心俱碎,让生命更重以承受生活之沉。2013比利时选送奥斯卡外语片作品。OST非常好听,配合电影就是《与歌同行》剧情既视感、《曾经》音乐既听感,“If I Needed You”听到心碎。

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相爱容易,相处难,孩子没了,夫妻感情亦走到尽头。看到最后,越来越无力,越来越悲伤。命运这东西,太欺负人了!命里有时终须有,命理无时莫强求啊!比利时的男主竟然怀揣美国梦,女主的加入,完全使这个小合唱团上了一个档次。配乐为整部片子加分。

11分钟前
  • 十个斗的眼窝浅
  • 推荐

面临着这样重大的噩耗,夫妻两人的世界崩塌了

15分钟前
  • (๑⁼̴̀д⁼̴́๑)
  • 还行

真难看

16分钟前
  • Konec
  • 较差

菲力斯·冯·古宁根 Felix Van Groeningen前作《废男家族》是在疯狂中呈现无望,这次通过温暖的形式呈现的同样是虐心般的现实。即便有着自得其乐的内心、毫无压迫的环境,也逃脱不了生命的脆弱。

18分钟前
  • 神甫
  • 还行

比国电影,合唱和配乐非常好听,有几首都让人潸然,男女主表演都很不错。别样的《蓝色情人节》,虚幻的西部和乌托邦,真实残酷的生活和爱情,牛仔和刺青、飞鸟和玻璃、找也找不回来的曾经。

20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如果你想看绝望,去儿童医院血液科病房。工作关系采访过很多白血病家庭,家长的眼神里总有那么多无辜与悲戚。迪迪尔在舞台上控诉上帝也易于理解,给予人间悲苦本身已足够狠绝。时间线模块化分割,遭遇变故前的明媚和之后的阴郁交织在一起,带来另类体验。音乐消解了观影的艰涩痛感,来体验生活的无常。

24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其实关于人生和信仰神马问题的探讨得很深啊,关于鸟儿永远搞不懂玻璃永远一头撞死这个比喻,还有帖上假鸟来临时解决问题的这个作法,很为这片子提出的现实与信仰的问题添点生动。音乐很棒。

28分钟前
  • 思阳
  • 推荐

把叙事中的时空碎片化,重组的结局强化出悲恸。这是痛彻骨髓的绝望和哀伤,看得人难受。不忘星星和飞鸟,不忘争吵及相依。音乐很妙,挚爱安息。

29分钟前
  • 枯川满
  • 推荐

俩文青最好不要结婚

32分钟前
  • lcsun
  • 还行

一个悲伤的故事。大体分前后两部分,且各自是过去与现在的双线并置。快乐与悲伤的平行让故事更痛苦。音乐同样起到叙事功能,包括不同部分提供不同情绪的音乐。结尾的出窍或者代表两种世界观吧。音乐很加分。现在真是受不了这种亲情伤感的东西

3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音乐好。非线性叙事结构增加些许可看性。男主反宗教,女主灵魂出窍,信者有不信者无。

36分钟前
  • 幻影刺客
  • 推荐

沉闷,有点看不下去

37分钟前
  • 麦子
  • 还行

果然,除了音乐就没什么了。

39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看开头就觉得好像与歌同行,女主长得也很像,然后就看到女儿和Maybelle Carter同名的情节,想到一块了吧。男主角口口声声说自己不信神,但他实际上是逃避现实的那个。

42分钟前
  • 猫猫
  • 推荐

在生命与死亡面前,在爱与痛之间,弹唱一首乡村蓝草音乐。

45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推荐

这种残酷又不一冷到底的片完完全全是我的菜

50分钟前
  • 唐小万
  • 力荐

连开心的时候也觉得悲伤。

55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翠贝卡获奖作品,真的好悲啊... 各种闪回确实很像《蓝色情人节》,发生在比利时的故事,却由美国乡村歌曲串起,给了片子很特别的感觉

58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