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

战争片美国2014

主演:唐·哈特曼,杰瑞米·雷纳,Jonathan,Hartman,Don,Meehan,Jacopo,Rampini,Nabil,Vinas,科林·鲍威尔,David,Mitchum,Brown,Colin,Powell,Ian,Beyts

导演:John,Ealer

播放地址

 剧照

世界大战 剧照 NO.1世界大战 剧照 NO.2世界大战 剧照 NO.3世界大战 剧照 NO.4世界大战 剧照 NO.5世界大战 剧照 NO.6世界大战 剧照 NO.13世界大战 剧照 NO.14世界大战 剧照 NO.15世界大战 剧照 NO.16世界大战 剧照 NO.17世界大战 剧照 NO.18世界大战 剧照 NO.19世界大战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36

详细剧情

 长篇影评

 1 ) 系统之战

如此喜欢这部影片的原因在于它把“人”看得不那么重要。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而只是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外星人的失败也在于它只是针对人类发动了侵略,而不是针对整个世界系统,最后虽然打败了人类,却输给了生态系统。这种人类非中心的万物有灵观点与泰伦斯马力克的电影其实有点接近,感受一下...
影片开头小萝莉被扎入手中的刺就是整个影片的片眼。

 2 ) 病毒细菌才是地球的统治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拍过一个类似的电影,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下落的方式不是闪电,是火球,杀人用的不是把人蒸发却把衣服留下的武器,用的是把人烧成灰的死光。火球落地,周围的金属被磁化。当年的外星人飞船没有腿,而是浮动飞行,飞行器上方会有个死光发射器,里面发射出致命死光。新版本中将这些设计的更加合理,人死后衣服却能留下让人更感恐怖。新老版本中人类同外星人战斗的方式和结果都差不多,全部被消灭,但似乎新版本把外星人统治的世界描写的更加恐怖和血腥。而外星人的结局在两个版本中也是一样的,被病毒细菌侵害,不治而亡,并且死的干净彻底,一个不留。老版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个科学家,他获得了外星人的血液样本,研究发现它们的白血球很少,但新版本中因为描写的重点在汤姆克鲁斯一家,所以没提这个。

新版中,汤姆克鲁斯一家从震惊到崩溃,到愤怒,儿子参战,自己为了救女儿甚至干掉了一台外星人机器,这大概是典型的美国人式的反击,就如同珍珠港被日本炸了之后一样,只不过他们想报复但却做不到。

斯皮尔伯格把更多的镜头给了普通人,他们感兴趣,逃跑,为了一辆车打得你死我活,为了争地盘的领导权,外星人还在边上,他们自己先打起来。

这就是人,生存斗争了几百万年成为了地球的主宰,然而当灾难来临时,依然没有放弃本性。

这里值得思考的是,外星人并非毁灭于人类这个自认为是宇宙统治者的种族,而是死于人类痛恨的病毒细菌,是的,病毒细菌在西医中是人类的敌人,它们几乎吞噬一切我们人类热爱的东西,但外星人也是它们餐桌上的菜,它们来者不拒,横吃一切,全宇宙都是它们的粮食。人类只能选择和他们和平共处。

 3 )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小时候看这片的时候,觉得是一部渣片,当时我期待的可能是一部《独立日》;现在成为一个长者,有了一些人生的经验后,忽然发现本片的精神很难得很宝贵,年龄越大觉得愈发喜欢。

其实,《独立日》也是改编自威尔斯的原作,但走的是一条不同的路线,多了些美式英雄主义勇敢团结的傻气;同样的题材,这部电影的改编就更贴近原作的文艺气质。虽然到最后都证明了人类活下去的权利,但《独立日》强调的是你必须要够拼,而《世界之战》则欧洲式地告诉我们一个更深沉的道理:God works in mysterious ways

记得研究生英语有篇课文,讲到人类对地球的破坏时,提到一种不同意见:人类的存在是给地球制造了不少灾难,但也正因为人类的存在,地球也才能避免另外一些灾难。比如说如果面临小行星撞击,地球的生态系统没法保护自己,恐龙很可能就输在这件事上了;但是今天的我们可以用火箭和核武器解决这类问题。

再往长远一点说,未来的人类,可能也有像恐龙一样过不去的坎,但是总会有比我们更出色的智慧生命坚持下来。就像恐龙一样,我们为它们做的也是铺路石的工作,不管它们是否心存感激,他们毕竟寄托着我们的希望,能够把我们存在过的证据传递下去。

正如片尾说的那样:

因为无数人类的死亡换来的人性和在这个星球生物圈生存的权利,而这个权利帮助我们对抗一切挑战,不论我们或生或死都有意义……

 4 ) 人類,總是對的?

 〈E.T.外星人〉、〈機場客運站〉大導演史提芬史匹堡,拍起大製作的外星襲地球的科幻片來,前有〈天煞地球反擊戰〉大美國旗幟飄揚,〈強戰世界〉脫不了這類片種的公式──危機、衝突、和解。有些更恐佈的災難片,還會以站在道學家的位置說:愛你的朋友,珍惜自然……。而〈強戰世界〉早已站在邊緣的位置。

 我不要公式

荷李活的災難片是有公式的。地球面臨強大危機,主角通常是男性英雄(多是為人父親),家庭關係總有問題:子女不和(常有童星)、離婚,最後經歷生死一線的境遇,彼此得了諒解,這是庸俗的溫情主義;加上大家早已耳熟能詳的大美國主義──他們在幾天便打敗世界第一強國!為什麼日本人能擊倒機械怪獸而我們美國人不能?;再配合只有荷李活才有的超級特技:超凡音響視覺享受,地球英雄站在滿目瘡痍的大地上,新生命再次誕生。

重要的是,公式背後告訴我們什麼呢?人的自戀。在導演的眼中,地球總是被侵略的對象,總是存在於地球之外的他者希望奪取我們眼中相當美麗的地球。那種歇斯底里式的被害心理,其實是自戀的一體之兩面──難道你會爭奪垃圾和渣滓嗎?〈強戰世界〉同樣地處於這個心理上,人類的最終勝利,勇戰成果,更為這場自戀戲寫下完美的結局。

總有驚喜

然而,史提芬史匹堡在這類商業大賣片的公式制肘之下,個別場面相當有力。姑勿論地下室一場多少有點侏羅紀公園的影子,和結局的草草了事。例如爭車一幕,人性表現得淋漓盡致。生死關頭人性中的自私怕死、以智慧作為算計,一一表現出來。這橋段固然並不新鮮,但看起來依然驚心。電影末段機械人以一個「雞籠」狀的物體囚禁人類,特定的時間裡便會吸起一個人,吸他的血,以作為外星人的生命燃料。人類一下子便成街市裡的雞,這與結尾說理聲音裡所謂「與萬物共存」互相呼應。這場戲在說教以外,隱約看到導演對人類的反諷,而這反諷總是無補於事。

整體而言,〈強戰世界〉前段以外星高科技機械殺人武器如死神索命處處驚心動魄,很有功力。然而故事內容畢竟相當單薄以致結局大失所望。電影張力在中段以後只能以特技和大場面維持,非佳片風範。而演員方面湯告魯斯所飾演的工人,一反英雄形象,他畏死、恐懼、逃亡時六神無主、動殺機,他只為保護自己的子女,卻更加討好,也比較貼近人性。而童星在災難片中總是搶鏡,但這女孩卻稍為老成而欠缺本可在災難片大派用場的童話童真。

後話

美國近年災難片不脫公式,但前有〈明日之後〉一反大美國主義,表現人類無能,以見其進步,今次〈強戰世界〉,美國在九一一之後,聲勢大不如前,大美國主義再度回歸,不失為鼓勵國民的好方法,而這方法卻帶有一廂情願的性質。

 5 ) 外星人智商小于9?

虽然听说是畅销小说改编的,但是剧情其实很不合理。
按照电影的说法,外星人已经在地球埋伏很久了,这么长时间内,他们竟然就没发现地球的微生物能要他们命?他们到地球,竟然连丝毫的防护措施都不做,就直接裸在地球空气里?咱们去趟太空回来都知道要隔离消毒呢,外星人连这都不懂?
说白了,你智商要低到什么程度,才能在侵略别的星球的时候,直接被那个星球上的微生物干掉?

 6 ) 总感觉人类一直在贬低外星人

火星人的章鱼战机不错,但是结尾有点仓促。男主全家开了挂的一个也没死,儿子一直在作死,你上战场又有什么用呢?外星人到底为什么要入侵地球啊?如果是为了资源为什么要等几百万年?养人类吸血做肥料?还不如养一堆牛羊。之前埋的东西那么强大,能控制飓风闪电,有无敌防护罩那么牛逼,怎么过了那么多年还得亲自来开呢?搞个全自动啊,还用原始的抓一个吞一个的方式。材料也太弱,几个手雷就整个爆炸了。外星人科技那么发达,在电影里总是一副动物的感觉,对什么都好奇,一点都不像军人的样子。结尾就算旁白解释是细菌感染杀了它们,可是他们也是一步步进化来的,比人类历史还悠久,就那么弱?
哪一天外星人也指挥若定列队来占领地球,拿着超强装备,军事纪律也超强,收拾人类一定妥妥的。
不过话说回来,场面特效做的还不错,节奏也可以。作为科幻大片是够格了,至少不坑爹。

 短评

7.5分,略被低估,主要是后面boss痿的很突然,观众莫名其妙,形成一种虎头蛇尾的印象。未日感塑造的很强烈,总体没什么严重的问题,斯皮尔伯格毕竟是名导,但想看到更进一少的东西却是没有了。小女孩人设很不讨喜,不过我认为因为不喜欢一个人物后给电影打低分是不明智的做法。

5分钟前
  • 初音喜气洋洋
  • 推荐

重刷了4K蓝光,HDR10的配置很出色,虽然外星人被打败的原因有点扯淡,但编剧也自圆其说了。不用这么无厘头的解决方案,人类这么可能打得过这群三角外星人?不愧是老斯,如今看还是有很多亮点,后半段的惊悚效果更是老斯的招牌技法,为后人所效仿的次数数不清了,他自己还这么拍,宗师示范的恐怖感太够味了!2020.05.22

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灾难片都烦死了而且这个结局怎么这么傻逼......想减肥的可以看这个......

14分钟前
  • 兎 熊 菫✨
  • 较差

汤姆•克鲁斯

19分钟前
  • Ridden
  • 还行

那丫头一直鬼叫鬼叫个啥!!

21分钟前
  • 把渣害
  • 还行

后半部分过于仓促突兀,很多线索没展开,结局也收的太快。前半部分还是商业娱乐片的路数,后面就想往家庭亲情文艺路线上奔了,结果哪里都不讨好。不过写实主义的处理方法非常喜欢,设置上也隐藏了不少深层含义,可惜啊再用把力就成超级经典了。

22分钟前
  • kingkongofkhan
  • 推荐

斯导最被低估的一部科幻经典。1.感谢[电影手册]重发掘,选入2000s十年十佳之一。2.末日恐慌,压抑惊骇氛围贯穿全片,代入感甩[独立日]之流十条街。3.避开所有俗套:写实主义,反英雄,个人逃亡旅程取代全知视角,反高潮,最终决战缺席(忠于原著),无军政首脑电视广播标志建筑等。4.血海红藻。(9.0/10)

26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大家真苛刻哈😅。分真的低了,真的。这是部好片。各方面来说都相当有意思。尤其是三角外星机甲屠戮人类的场面真的相当压迫和震撼,就光视效这方面就不该这么低的分。唯一的缺点就是结局仓促和不讨喜的人设。

28分钟前
  • Ω
  • 力荐

故事一般,煽情性情节也不过尔尔,最主要的是对外来生物的描述和对战程度没有那么令人震憾。这种场景在威尔史密斯的《独立日》似曾相似。尤其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拥有高科技的外星生物被打败的方式实在雷人:那些动辄触角抓人如反掌之易的家伙们怎么这么轻易就被打败了…7.4

33分钟前
  • 巴喆
  • 还行

号称老斯“最黑暗科幻片”,故事性强,就是剧情设置上有些虎头蛇尾。2005年北美票房亚军的头衔也凑合说的去~

37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不太明白这个故事的价值:主角没有成长,外星人莫名其妙就被寄生虫搞死了,可能怕观众没看懂(确实没看懂),结尾还有强行点出外星人挂掉的原因,整个叙事,笨拙到像是斯皮尔伯格找了美国张家佳拍,然后不得已为了卖片只好署了自己的名字。

40分钟前
  • 婴儿葛葛
  • 较差

侵略者本体出现之前拍得多好看啊,顶级类型片的手法,有些地方就像是《辛德勒的名单》和《拯救大兵瑞恩》合体,虽然之后由于命题展开略显力不从心,但这种写实化处理至少比美国总统御驾亲征什么强得多;摩根·弗里曼最后的总结陈词不禁让我为外星人没有率先攻打中国这块百毒不侵的土地感到庆幸。

41分钟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前半段的写实风深得我心

4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请问外星人吃了地沟油了?

49分钟前
  • 还行

那俩小孩是傻逼吗

50分钟前
  • 悅小舞°
  • 还行

美国人民是有多爱凑热闹,害怕了就跑两步然后还留在原地瞅!

54分钟前
  • 阿基米德
  • 推荐

好大一颗雷

57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时隔五年二刷,三改五星,商业神作。什么是人物?什么是奇观?什么叫一二三幕?何为大片之“大”?甚至怎么用特效?斯皮尔伯格导演技法生涯最佳发挥,够好莱坞自己再学一百年。专注个人逃生,主角几近“无作为”,去宏观视角、反高潮、反英雄等等方面相对当时此等量级制作其实相当大胆,如今看来要易接受得多。被极端外力放大的人性优弱点效应是本片专注刻画的真正奇观,而所谓的“虎头蛇尾”其实有着相当合理的内在自然观支撑。

59分钟前
  • Ocap
  • 力荐

"When it's ready,my body will just push it out."大敌当前,万物生灵同仇敌忾。被唾弃的老鼠、鸟群屡次救人类于水火,最渺小的生物完成了最伟大的反击,结尾微生物幻化宇宙群星的镜头全片第N+1次泪目,差点五星。第一场入侵人山人海,调度却乱中有序,群演走位毫无差错,老斯功力够诺兰练很久啊。

1小时前
  • 字母君
  • 推荐

故事不太行,虽然带着一些暗黑味道,汤姆·克鲁斯这个角色不讨喜,这家人也不讨喜,每一次达科塔·范宁杀猪般叫声一来,耳朵都快炸了,每次看见这个傻哥哥要去跟外星人PK,就神烦。结尾,人类居然莫名其妙就胜利了,也是醉了的。

1小时前
  • 内陆飞鱼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