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片法国1962

主演:让·内格罗尼  埃莱娜·夏特兰  达沃斯·哈尼奇  雅克·勒杜  André  Heinrich  Jacques  Branchu  Pierre  Joffroy  Étienne  Becker  Philbert  von  Lifchitz  利贾·布拉尼卡  威廉姆·克莱因  Germano  Facetti  

导演:克里斯·马克

播放地址

 剧照

堤 剧照 NO.1堤 剧照 NO.2堤 剧照 NO.3堤 剧照 NO.4堤 剧照 NO.5堤 剧照 NO.6堤 剧照 NO.13堤 剧照 NO.14堤 剧照 NO.15堤 剧照 NO.16堤 剧照 NO.17堤 剧照 NO.18堤 剧照 NO.19堤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36

详细剧情

遍野废墟,末世凄凉。男主人公(达沃斯·哈内赤 Davos Hanich饰)成为核战爆发后少数存活下来的人类。他幼年时梦中总是目睹一名陌生男子的死亡,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时光旅行的实验品。他被送往核战爆发前夕的过去,他在堤岸上遇见一位女子(海伦·夏特兰 Hélène Chatelain饰),并且爱上了她。当实验快结束时,他又要被送往躲过浩劫的未来。但是他拒绝了这个机会,势要与自己心爱的女子在一起。然而到最后,他才恍然发现,幼年时常梦见的死亡,原来正是自己。

 长篇影评

 1 ) 时间、记忆、爱与死亡

      这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影片。静态黑白的影像、凝重的配乐与深沉的旁白显示了这部短片纯粹的文艺血统。开头三战的废墟、安魂曲的背景乐就奠定了片子深沉风格的基础。在这种凝重肃穆的氛围中,短片讲述了一个关于时间、记忆与爱的故事。这是一个宏大的主题,而影片的表达方式更是为这一主题引入了哲思的意味。显然导演没有想讲个故事吸引人,不然黑白影像也就够了,谁还会选择静态满篇静态镜头呢?

    整部影片散发着绝望的气息,战后的废墟、实验者痛苦的表情。只有过去的回忆散发着温情,即便如此,主人公会到过去看到的一切真实之中,也特意展示了“真实的坟墓”。男女主人公的相遇于相爱是电影所表现的一个重点,也是影片中最为温馨的片段。可就连这一片段也时不时被实验者带着眼罩痛苦的脸所打断。他们笑容温暖的脸仿佛可以融化所有的苦难,可背后诡异的配乐却仿佛预示着一场悲剧——那分明就是一曲挽歌。

    在这背后,最大的悲剧是时间。男主角被迫进行穿越时间的实验,最终回到了童年的那一刻,明白了那时见证的正是自己的死亡。影片的时间转了一圈回到了原点,以死亡开始,以死亡结束。时间,死亡,这是个无法更改的结局,人类,以及所有物种最大的悲剧。

    还好还有记忆。在这个时间无情流逝的世界,还可以追忆似水年华。时间创造了记忆,记忆则在片中成为了打败时间的关键因素——只有男主角让穿越时间变成可能,因为他童年时期关于奥利大堤的记忆牢牢地固着在脑中,甚至形成了一种困扰。他忘不了那个美丽的女人,那种关于爱情,情窦初开时一见钟情的奇妙体验。影片里那些温馨的画面,与其说是穿越时空后新的创造,不如说是旧时记忆的重新整合。在广袤的时间的海洋里,记忆如同船一样承载着所有的温情,还有生命。

    尽管如此,一切都逃不过死亡,这是终极的命运,一切悲剧之源。所有的一切,记忆与爱,逃不过在时间里灰飞烟灭的命运。怎样开始,怎样结束,运动的轨迹迟早消逝的无处寻踪迹。

    他一直耿耿于怀的,是美丽的脸动人的笑容,还是自己的死亡?最后他以为是死亡,因为那时他遇到了死亡。其实也许是爱,片中所有迷人的笑容。

    电影所关注的时间、记忆、爱与死亡,是左岸派最为关注的主题。极其相似的风格让我想起了杜拉斯、广岛、撒塔拉。在真实与虚幻的迷雾中行走,醉生梦死的体验。这时,人就是人本身,作为万物之灵展示着独有的价值观。虽然这种价值早已在经济的大潮中被扭曲。

    本片的主体是个穿越时空的爱恋悲剧。主题不是爱恋而是悲剧。本质上还是文艺青年所喜闻乐见人与人生,对人无可奈何的存在悲天悯人的思索与关怀。我喜欢这种静静的风格,仿佛自己与自己对话。

    女主角好迷人,我想我会爱上她,这样又是一个时间与空间造成的爱恋悲剧。电影是一场梦,可是它想要造什么样的梦就可以有怎么样的梦。而我,大概没有可能在梦中见到她。

 2 ) 站在岸的那边:「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前注.一篇极个人、且松散的观后感。观者自辨。

喜欢的人对我说:好啊,有机会一起去(博物馆)吧……像《堤》里一样。于是我看了这部短片。

短片很美。电影的一大魅力,部分正来自于所有静止图像的连续播放与集合,但是“幻灯片图文解说”的形式,让这一生效过程变得更明显、更可见了。

导演的注视、男主人公的注视...所有的注视都很美。回忆也很美,但回忆只是一帧帧碎片,尽管在故事中,人似乎可以借由某种方式回到过去、参与过去,但导演仍然借表达的形式彰显了回忆的不可延续与不可追溯。

男子的最后一死是逻辑必然的死。回忆不可回,否则又何须费力穿梭,去躲过不可躲过的未来呢。

对于现实之中的你我,当下难以抓住,但至少可以试着去抓住。未来最不可琢磨也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其可能性。而回忆最美好也最令人叹息的,就在于回忆不可回吧。

回忆正因为永远在对岸,在堤上,才让人可以轻松看待。就如同王维的诗歌所言,「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那对岸的风景人事,就留在对岸好了。叹息也是美的。

影像中,回忆如普鲁斯特的童年碎片般定格、散落,男女主人公的博物馆相遇是快乐最高点。人生中最富希望时也最痛,悲恸是短促的沉默和情人脸上未解的困惑。记忆结成莫比乌斯环,抖落时间中穿梭流浪的你我。

好啊,有机会一起去博物馆吧……像《堤》里一样。

最喜欢的一帧

 3 ) 我就是从那儿来


这是一个男人对他儿时一个影像的记忆引出的故事

令他心烦意乱的那暴力的一幕其中的意义 他几年之后才能领悟

这一幕发生在巴黎奥利机场的主桥墩上

是在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前


奥利 星期天

父母带着他们的孩子到那儿看飞机起飞

就在这个特别的周日 我们将要讲述的故事里的这个孩子将永远不会忘记那凝固的太阳桥墩末端的布局和一个女人的面孔

没有什么可以将回忆和寻常时刻区分开 只有后来由于留下疤痕才能称作的回忆

这张脸 将会是一个和平时期的独特影像

伴随他度过整个战争年代

他总是怀疑 自己究竟有没有看到过

或者他到底是否梦到过一个美好时刻来弥补紧随其后的疯狂时刻

突发的怒吼 女人的姿势 匮乏的身体 哭嚎的人们

后来他才发现自己正看着一个男人死去

没多久 巴黎就被炸毁了

死伤不计其数

有的人想像自己是胜利者 还有的人沦为囚犯

生还者栖身夏悠宫的地下一个网状的通道里

在地面上 巴黎像世界上大多数地方一样

放射性尘埃侵蚀了一切

胜利者守卫着一个老鼠的王国


囚犯们成了实验对象

显然他们对任人鱼肉充满了忧虑

有些结果令某些人失望带来了某些人的死亡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是精神崩溃


一天 他们要从囚犯当中选择一只新的天竺鼠

他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故事的主角


他感到十分惶恐

他听说过这个首席实验者并且准备面对这个科学怪人即弗兰肯斯坦博士

然而 他见到的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平静的告诉他人类的命运是注定的 太空是无法进入的 只有通过时间才能和生存相连 一个时间的狭空或许能够运送食物 药物 能量 这是这个实验的目的 派遣进入时空的使者 召唤过去和未来拯救现在

可人类的思想是畏缩的 要在另一个时刻醒来意味着作为一个成年人获得重生

这太令人震惊了

在将无生命或无意识的躯体遣送到不同的时区之后

发明者目前主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想像力丰富的人身上

如果他们能够想像或者梦见另一个时空 或许他们就能够在其中生存

监狱的警察甚至可以在梦中监视

这个被选中 仅仅是因为一个过去的印象铭刻在他的脑海中


首先 只是将他当前的记忆剥离 他们重新开始

那人没有死 也没有失去理智 他经受着煎熬 他们仍在继续

到了第十天 影像似招供一样渐渐涌出


一个和平时期的早晨 一间和平时期的卧室 一间真正的卧室 真实的孩子 真实的鸟 真实的猫 真实的坟墓

到了第16天 他在奥利的桥墩上 那儿空无一物

有时候他回忆起幸福的日子 可并不是这天 一张幸福的脸 可却是另一个人

废墟

一个他可能在寻找的姑娘 他在桥墩上穿过她的道路 看到她在车上对着他微笑

更多影像涌现出来 交织在一起

博物馆

也许是他记忆中的博物馆


到了第30天 他们相遇了

现在他确信她就是自己要找的人

实际上 这也许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 在这个没有时间的世界里 他第一次为其中的精彩震惊

在他周围 只有神奇的事物 玻璃 塑料 厚绒布

当他离开这个神奇的世界 那个姑娘不见了


实验者们加紧了控制 又将他送了回去 时间又转回到过去 这一刻又重现了她离他很近

他对她说话 她回答说他不介意 他们没有记忆 没有计划 时间自我形成 弥散在他们的周围 他们唯一的里程碑就是此刻的感触和在墙上留下的印记 后来 他们来到一个花园 他记得曾经有花园 她询问他脖子上的项链 那条战斗项链 自从后来战争开始的那天起 他就带着它 他编了一个解释 他们走着 看着一棵带有历史日期印记的红杉树干 她说了一个英文名字 他听不明白 在梦里 他指着树干后面 听到自己说 “我就是从那儿来”然后回到现实 疲惫不堪

另一股时间波使他重新振作 他们可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现在 她在阳光下睡着 他知道在这个世界里 他能耽搁了一小会儿 为了被再次送到她身边 她已经死了 她醒了过来 他又说话了

他说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 只提到了重点部分 一个触不到的国家 一条很长的路要走 她听着 没有笑 这是另一天吗 他也不知道 他们应该继续这样 不断的走下去 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信任 一种没有欺骗的信任 在两人之间滋生 没有记忆 没有计划 直到他感觉到他们面前有一堵墙

这就是第一个实验的结束

这只是一系列实验的开端 整个过程中他会在不同的时间见到她 她用简单的方式欢迎他 将他称做她的幽灵

一天 她看上去很害怕 一天 她靠在他的身上 至于他 他从来不知道是自己在向她靠近还是被迫的 到底是他编造的或者仅仅是他在做梦

到了第50天 他们在一个到处是动物标本的博物馆里相遇 现在他们的目标明晰了 在适当的时刻被送进来他可以呆在那儿随心所欲的行动

姑娘看来也适应了 他将这个现象看作一件常事 这位来客忽隐忽现

他出现 跟她交谈 陪她笑 沉默 听她说话 然后消失

一旦回到实验室 他就知道有所不同 监狱长在那儿 从周围人的交谈中 他了解到回到过去的实验成功之后 他们现在要将他送到未来 兴奋使他一时忘却了博物馆的邂逅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将来比过去守卫更加森严 几次艰难的尝试之后 他终于捕捉到了一些未来世界的时间波

他穿越过一个新的星球 转化成了巴黎原来的样子 10000条无边的街道 其他人在等着他 这是个简短的经历 显然他们拒绝了这个来自另一个时空的入侵者

他发表了演说 自从人类存活下来他们不能拒绝自己过去的生存的方式 这种谬论被命运伪装起来

他们给了他一个能量工厂 足以再次推动所有人类工业 然后未来的大门再一次关闭

他回来不久之后 被转移到监狱的另一个房间 他知道狱卒们不会饶恕他的 他曾是他们手中的一个工具 他儿时的印象被用作影响他的诱饵 他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 并且完成了他的使命

现在他只有等死了 带着他两次跨时空生命里的记忆 在这个监狱的深处 他得到未来世界的人的口信 他们同样穿越时空 并且更加容易 现在他们就在那儿准备接受他成为他们的一员 可他有个不同的请求 不是这个和平的未来世界 他想要回到他儿时的那个世界 那个姑娘可能还在等着他

再一次来到奥利的桥墩 在战前这个炎热的下午 现在他可以留下来了 他困惑的认为 自己小时候注定要去那儿看飞机 单首先 他在桥墩的末端寻找那个女人的面孔 他奔向她 当他认出那个从监狱跟来的男人 他意识到时间是无法摆脱的

他明白一直困惑着他的以为自己儿时见到的那个时刻就是他本人生命结束的时刻

 4 ) 堤——在零度时间中穿行

这是一部充满静态画面的实验性科幻电影。全片给人的感觉像是配了画的故事梗概,又像是带有声音的连续翻动的摄影集,或者以展示照片为主的黑白纪录片。所以这部电影注定了只能给那些真正喜欢文学艺术的人看,这是左岸派一大共有特色。影片片头前的一个运动镜头出现之后画面就完全转为静态了,以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段故事都以“剧照”形式出现。这并非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耍弄,它没有抛弃内容,这种凝固的影像恰恰构成了全片营造氛围的一个关键环节和叙事上与所表露情感达到默契的一种方式。

         片子取名为“堤”,开头与结尾均在“堤”上展开,与全片基调联系起来不难理解这个“堤”指的便是记忆的驻点,是拦住似水年华追忆的屏障。因此本片又可以被看作是一段有关“开始”的故事,片子处处都孕育着即将到来的开始直到末尾仍旧是停留在一个开端之上,这种叙事风格与大家所熟知的杜拉斯小说《情人》相仿。关于记忆与创伤的探究是左岸派惯常选择的话题,片子一开始就摆出了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与核冬天的到来,男主人公是生存在地下的一名俘虏,被迫参与变态教授的人体实验。他背负着神圣的使命——去到过去与未来帮助人类找到重建家园的能量,同时又注定了要湮灭于这样的实验之中。显然导演并不把科幻世界的构建当作片子的重点,这样一种不无隐喻的情境的设定,只是为后面的叙述栽下一粒宿命之种,男主人公痛苦地穿梭于时间断片之中,最终在一个展示没有时间的动物的博物馆中与自己心爱的女人定下约会。然而片子的任何一个时间段面都不曾疗好男主人公心里所受的伤,他明白自己注定只是一颗上帝的棋子,未来永远只会以模糊荒诞的形式展现。有一次当他公面对女人太阳下微闭的双眼时,突然感到了死亡的到临;或许这正诠释了西方学者眼中东方美学的“甜美的忧郁”,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马克另一部长纪录片《没有阳光》中得到了更深层次的体现。

         结局是悲剧性的,也是意料中的。男主人公在来到将来与回到过去间选择了回到过去,为的是一个还未碰面的约会;在他欢欣雀跃奔向女人时,他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一个实验品没有权利选择自由,这样的安排,从精神层面似乎更接近于北野武片子中常常表达的“灿烂中逝去”的悲观调子。然而在实验里男主人公思绪中所闪现的美妙瞬间,谁又知道那究竟是什么呢?正如男主人公自己所言,“可能是过去`将来,也可能只是我自己的虚构而已。”这种元叙事手法的运用,为影片带来了某种文本上的灵性。回忆的思绪不知疲倦地来往穿梭,时间的定位显得并不重要,或者说,所有的时间都如同那一张张停滞的照片回归到了零度,刻下的是一张张模糊的面孔与一团团扯不清的光影。

         本片很好地反映了左岸派“间离”的美学特色,影片不断地打破观众的观影经验(e.g.刚开始会让观众觉得这是部静态纪录片,很快“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陈述又把人拉入科幻氛围),在陌生化的处理之下整个故事笼罩在一层朦胧`迷幻的曲调之中,时断时续的配乐也显得实验味十足。总之,对于真正爱好文学或电影艺术的朋友,这是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不单单因为它总被人拿来说成是“科幻电影的一座里程碑”。

 5 ) 《堤》:记忆的任性组合

《堤》:我看到了我死亡的整个过程,很欣慰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

谁愿看到自己的死亡过程?抛开感性的想像,理性的科学若能令你完成这项任务,不知道有多少人愿意尝试?答案低于50%则说明人还是感性的!但我没有统计过。 ―――韩兮 在写这篇影评前有必要将故事讲述一遍,不过确切地说,本片虽然不足三十分钟,但笔者却有种精神崩溃的感觉,我想大多数观众都会有这种感觉的,这与影片的表现风格是密切相关的,而影片所表现的故事及主题更是令人必须静下心来细心琢磨。 故事假定了一个重大的背景,那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也就是所谓的核战争,此片拍摄于1962年,世界正处于一种极度的冷战状态,所以关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传闻经常会出现在媒体报端或一些政客的口中,以这个为背景是极具时代意义的。后来《十二只猴子》虽然借鉴了此片的创意,但背景则是一场灾难性的病毒。但此片中借用了大量二战后废墟的画面,虽然形式上是黑白的静止的图案,但更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历史感觉,那种破败后的城市感则极度的震撼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回到故事本身,大战之后,幸存者显然并没有团结到一起,于是就有了掌权者与俘虏之分,但他们只能生活在地下,世界笼罩在核放射之中,他们过着老鼠一样的生活。于是,俘虏便名正言顺地成了实验鼠,掌权者要通过实验者的记忆看是否能够回到过去,这只是一个实验,没有阻止战争的意思。而这个被选中的俘虏名叫奥利。 奥利的记忆被清洗了,他需要一个新的记忆来完成对过去的回忆,其实这个过程无疑就是改变过去的过程,而那些掌权者的目的也是在于此,他们需要能够改变过去的记忆,当然暂时只处于实验阶段,于是就任由奥利所创造的记忆驰骋了。对于一个人来说,尤其是一个经过了战争后身为俘虏的人来说,创造的记忆都一定是美好的,于是,他想起了童年时在巴黎机场见到的那个风姿诱人的美女。这是一段关于爱情的记忆,其实并不存在,只是奥利创造出来的,但却令他感到了人生的美妙。 掌权者的实验获得了成功,他们让奥利继续着下一步的实验,而对奥利新产生的记忆根本不在意,无论美好与否,与这些疯狂的战争贩子这些疯狂的科学家们并没有关系,而下一步的实验是将奥利送到未来。实验在继续着,未来的人们却并不接受这个俘虏,未来的世界里没有俘虏,当然不允许奥利带着现代人的狂热而进入他们的世界,奥利失败了,于是再一次被关押了起来。但就在他沮丧的时候,未来的人们承认了奥利的情感,决定将他接受,可奥利却打算回到自己新创造的记忆中去,那里有一个美女正在等着他。 故事似乎无法圆满,未来的人虽然令奥利回到了战前,但战后的那些掌权者却绝不允许俘虏逃离,就在奥利奔向那个美女的时候,掌权者也出现在旁边,奥利死在奔向美好的路上,而此时,旁边站着一个孩子,孩子的名字叫奥利,他看到了美女,也看到了死亡,以致于这个孩子在战争后经受掌权者实验的时候创造了一段美好的记忆。 三十分钟的镜像讲述了一个离奇的时空转换的与人类记忆相关的故事,很有趣也很生涩。而影片最重要的创意并不是真人在时空中穿梭,而是记忆。这绝不是《终结者》式的科幻理念,而是一种形而上的思维方式。当新的记忆被创造出来的时候,那么过去自然而然地便改变了,记忆变得是如此强大,甚至有些可怕。但我们注意到,奥利所有记忆的源动力却是少年时在巴黎机场所看到的那一幕,阳光,美女还有死人。其中阳光与美女是他真实的记忆,而死人则是奥利后来创造记忆中的影像,只不过返回到战前而影响了少年奥利的记忆。于是,记忆变成了两种形式,一是强大的来源是由于童年的记忆,这种表述是符合现代心理学的,记忆即便可以被创造,但其根据必须来自于童年。另一种形式是关于记忆的轮回,也是一种丧失,奥利创造出来的记忆都由于美女的形象,这是儿时的记忆,而创造出来的记忆终点在于奥利的死,这同样是儿时的记忆。于是,记忆虽然强大,虽然可以改变许多希望改变的事情,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原点,一个圆形的记忆,无论如何创造,始终不会脱离这个圆形的。 记忆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影片用其形式来表述了关于记忆的概念,当然,这种形式也是造成观影者神经近似于崩溃的原因所在。记忆就是一个个的瞬间,失去了时间观念的瞬间,并且没有任何色彩。全片近三十多分钟,几乎全部都是由静止的画面构成的,而唯一动态的画面不足十秒钟,即是那名美女卧在床上眨了几下眼,如若不仔细看,恐怕这个动态的画面都会错过的。记忆是抽掉时间的,只是一副副黑白的画面,这是导演对记忆的阐释,而那个游离出来的动态画面却与整部影片所阐述的记忆无关,而是一种爱情的象征。在奥利创造的记忆中,每一次他与美女的相遇都是间断性的,这一方面是由于记忆本身只是一些画面,另一方面却是实验的原因,但我们作为观众可以理解到,奥利已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这名女子,但这名女子呢?影片讲述者的线索全部都集中在奥利的身上,没有丝毫对这名女子的讲述,于是,女子的心理活动几乎根本不存在,这时便需要一种手段来体显,便是这仅仅几秒钟的动态画面,眼睛,眨动的柔情,于是,美好的爱情便全部阐释了出来,虽然简单,但却是极度清晰。 影片有两处组合的静态画面十分精彩,不但起到了叙事的功能更传达出导演的一种悲悯之心,第一处组合是借用了二战后的废墟,其含义恐怕不用多说了,这是一种反战的思维,一种对战争造成灾难的感叹。而另一处组合画面则出现在博物馆里,奥利与美女参观着那些比人类更原始的地球的生灵们,虽然它们都已经是标本了,但它们却可以冷静地关注着人类的所有行为,结合剧情中被人类毁灭的地球,可见这些最早的地球的主人们是多么地痛心。而奥利与美女的爱情在博物馆里升温无疑是对曾经的美好的怀念。 除此之外,影片大多以冷色调,高光来拍摄,在实验中,人物都处于一种狭窄而又阴霾的背景中。这种压抑感与奥利创造的美好,尤其那名女子的风姿形象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影片的声音也是极具特色的,没有对白,只有一个男人冷静的画外音,在对这个故事进行着似乎有些漠不关心的讲述,在他讲述的过程中,音乐以及根本听不清楚的喃喃自语的声音时而响起,更主要的是在实验进行中那心跳式的音效。这些声音的运用对影片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尤其是喃喃私语的声音以及心跳声,都处于监狱的环境中,很明显地表明了人类生存的窘境以及奥利处境,而外界那种高调的音乐则在对比中多少令人怀念了。 整部影片其实是绝望的,甚至是相当悲观的。首先便是结尾处的点题,奥利向未来人提出请求,去追索自己的幸福,也是追求自由的过程,但监狱中的那个人却阻止了这一切。奥利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死,却由于监狱中的人而死去。这无疑表明了两种可能,第一是战后的人们仍然没有丝毫的反省,这从地下监狱的存在便可以看得出来,他们掌握记忆技术的用途并不是去阻止那场毁灭地球的核战争,而是继续进行着杀戮,杀掉那些奔向自由与美好的人。而第二种可能则在于奥利,如果说记忆是他创造的,那么他便有了选择权,选择记忆中的美女,他创造了爱情也创造了美好,但他最终却选择了死亡,于是,奥利死于监狱头子的枪下。奥利的心中仍然摆脱不了死亡的阴影,他依然生活在死亡之中,于是他的所有选择与创造都只是奔向死亡。杀人者依旧是杀人者,而被杀者依旧是被杀者,世界根本没有任何变化。所以未来的人会拒绝这些战后的余生。 前面说过,影片拍摄于冷战期间,战争的阴影并没有挥去,都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记忆中,即便可以放松心态,但这记忆却无法抹去。影片虽然用运了一个非常规的时空交措的故事,但事实上却讲述了战争对人类的伤害,这种伤害是极其巨大的,根本无法令人逃避,任何的美好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那却并不是真正的记忆,而想象的最终结果还是美好的毁灭,这比那些记忆本身更为残酷。未来能够接受这些战争扭曲或被战争伤害的人们吗?这是一个疑问,也许是一个永远的命题! 韩兮 2007于通州

 6 ) 不是克里斯马克主义者,但承认这部电影一部顶一百万部(本文首发于2016年10月28日的《看电影看到死》)

原文链接

吉尔.德勒兹在《时间-影像》中断言所有电影都是 “时间电影”。假如电影是个有机体,那么它的细胞核就是:感知-运动符号(用帕索里尼的话说就是电影语言的语素),感知-运动经过剪辑(德勒兹称其为电影的核心行为), 便成为了“隶属于运动的时间-影像”, 这种情况下,时间不再是运动的尺度,相反,运动成为了时间的视野。出现如此吊诡现象的原因在于影像本身是扁平的,所以它能在空间以外(在电影中,影像必须是运动的,空间是影像的第一维度)的维度上被呈现出来,舍费尔更是说“只有在电影里,我才感受得到时间。”

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理论中提出,他只用尺度,点,线条来进行写作,简而言之,他试图让小说变成“可视”的小说,所以他会用20页的篇幅事无巨细地描述一座花园,直到最迟钝的读者也能想象出这座花园的每条阡陌。罗伯格里耶宣称,他摒弃了一切对声音和色彩的视觉描述,因为声音和色彩是“不能用来作为证明存在的条件”。再现声音和色彩的诉求正是发明电影这项技术的目的之一,但在今天,数码技术的出现让声音和色彩可以凭空再生,它们“原本要替代的客体”都被扬弃。格里耶认为,这种“语言擦拭被替代物”的现象甚至已经蔓延到了电影之中,影像不再是事物,而是一种试图取代事物的描述,比如戈达尔所说的“这不是血,而是红色。”总而言之,新浪潮最大的贡献在于让电影从“可看”变得“可看又可读”,结果便是,小说越来越像电影,电影越来越像小说。

以上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已经毫不费解和前卫,但是在1962年克里斯马克拍摄本片时,舆论仍然在特吕弗和戈达尔掀起的所谓视听革命中争论着何谓电影语言的现代化,《堤》已经悄然抵达了电影的边界,正如文明一样,电影也是在它的边界状态中最为眼花缭乱。

《堤》被很多评论家称为“图像-小说”(“photo-roman”),注意这个用词,是“图像”而非“影像”,刻意突出了静止而非运动。母语为罗曼语系语言的人都很喜欢在日常谈话中使用 “moment”这个词汇,那么,一个“时刻”到底是一张“图像”还是“影像”呢?从语用的角度出发,当我们使用“moment”时,我们都是处在一种回忆的状态中,在回忆中, 我们必然把每个片段“标记”(皮尔士的术语:mark),再组织叙述。剪辑就是一种回忆的行为,在影片的开头,旁白说 “This is the story of a man marked by an image from his childhood.”作者开门见山,电影是对某段记忆的现实化的工程。电影中的支配者驱使男主角进入回忆,导演驱使观众进入针对这一段回忆的再现中。拥有记忆区分了生命和非生命,控制与反控制成为了生命这部电影的唯一情节。

对图像的大量应用看似颠覆了感知-运动的基本游戏规则,在导演的操控下,观众的视野被一张张光学摄影的图像所定格,观众的脑路被时隐时现的旁白反复旋转,空间被消散,时间似乎也断流了(14分钟时的旁白提到了“dateless”),正如男主角在被强迫的状态中,回忆起了女人的面孔,你也被强迫观看这些挑选出来的,有限的画面,然后男主角开始“记起”成年后的他和那个没有变老的女人在时间之外的某地的邂逅,这邂逅到底是梦境还是记忆?这个男主角还是片头提到的那个男孩了吗?

针对这些问题,镶嵌在蒙太奇中的图像已经不再可以提供任何解释,你只能服从叙事者的陈述。比如,片头那个女人目击男人死去的画面直到结尾才被解密:男主角的记忆中,似乎是他一直在凝视女人,可其实整个故事的真相是,他也一直在被女人,他的支配者们和童年的自己凝视着。莫薇说好莱坞电影中的凝视是一种反射,福柯说工业时代的凝视是一种规训,德里达说一个人唯一不变的就是他的凝视。假如“堤”象征着一种抵御时间波浪 (“wave of time”)的努力,而堤下那部永远没有起飞的飞机却又证明这种努力终究是徒劳的,男主角和观众听到飞机起飞的轰鸣声,轰鸣声下是女人惊恐的面容,然后,叙事结束,时间结束。这一切都是绝望的,却也是美丽的。

值得一提的是,克里斯马克在全片中避免了运用镜面,反射这些烂俗的手法来把图像变成马德莱小蛋糕。对核大战的恐惧催生了反时间的妄念,或许是为了奚落这种布尔乔亚的白日梦,克里斯马克设计了一场记忆的悖论,在这个故事中只有凝结的图像,图像取代了世界,一张图像出现又被另一张图像取代,对时间的回忆取代了时间,其实不存在时间旅行,男主角经历的和你在这28分钟里经历的一样,你头脑中的自动识别系统成为了这场记忆的悖论的帮凶,你不妨把全片看成是一出精心设计,却又在逻辑上不可调和的三段论。假设古典三段论是: 因为男主角必须活着,必须说话,悲剧才能继续,所以他不说话了或者死了,悲剧就结束了。这个故事的结尾表明男主角在开头就已经死去。你看到的又是什么?时间不是内容,不是框架,只是一种感受。电影是时间的伪造者。

早在实验开始前,博士便告诉男主角,“实验后,在另一个时间中醒来的是另一个成年人。”“如果你能够想象或者梦到另一个时间,那你就能在里面生活。”实验开始后的第十天,男主角看到了一些断断续续的画面,出现了一张“和平时代的儿童”的面孔,这个儿童不太可能是童年时代的男主角,毕竟人最难回忆起的面孔就是自己的面孔。第十六天,男主角开始接近目标:空无一人的奥利机场的桥墩,然后是一张女子的面孔,不是停机坪上那位的面孔。此时的解说词是 “一张幸福的面孔,却是另一个人的”。在这张面孔出现之前的是湖泊上的一条孤舟,解说词“有时,他回忆起幸福的日子”。此时,男主角似乎尚能辨别哪张女人的面孔才是让他在寻找的,这说明他的记忆在觉醒。

实验继续,他离目标越来越近了,他终于在桥墩上遇到了那个女人,也终于掉进了实验者们为他准备的陷阱。没错,他想起了那个女人的面孔,伴随着女人面孔的是一些破损的女人的雕塑。然后,叙事回到实验者,他们用德语低声交谈,再接着就是叙事中的第三十天,男主角和女人相遇了,因为实验者们多次把他投放到有女人出现的场景中,而每个场景都被精妙地伪造。

全片第17分钟时,男主角已经接到了墙的警告,而在叙事内的第五十天,男主角和女人在博物馆里观赏动物标本,他没有意识到这些标本就是在暗示他自己的命运。然后,实验者把他传送到未来,借未来人(其实就是这些实验者自己,如果有未来,也就只有他们能存活到未来)之口讽刺他“你说人类不应该拒绝过去,这不过是因为人类不能抵挡宿命才找的借口。”未来人给了男主角一条明路:把万能能量单元带回去,然后加入他们未来人的行列。男主角拒绝了,他不顾一切地要在最后一次实验中赶到奥利机场的桥墩来见女人,他以为女人在那里等他。结果是,当他第一次要进行真正的时间旅行时,他就被从时间中永久地驱逐。“童年的图像只是一个诱饵。”时间就像一卷胶片一样永不停止地转动,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都是被完成而且不可更改的情景。

正如很多人注意到的,在第三十天男女主角相遇之后,男主角开始出现在“过去”的影像里,他的出现带来了某种外部的介入,时间似乎至此才流动起来。我前不久看了罗伯格里耶的《美丽的女俘》,其中有一个比较类似的场景:一名通灵师和医生监控,重现着男主人公的梦境,男主人梦到了海,梦到了雷内玛格丽特的《美丽的女俘》,梦到了一个勾引自己的女人,和自己都先后出现在玛格丽特的画中。

相似的桥段,克里斯马克和罗伯格里耶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的主人公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坠入了镜像之中,区别在于,克里斯马克让镜像服务于叙事,被伪造成男主角视角的叙事始终在观赏着镜像中的男主角,文字成为了唯一不变的矢量,而在《美丽的女俘》中,男主角在镜像中的挣扎却因为多重的叙事结构事实上变成了一种对叙事本身的延异。

另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在格里耶更有代表性的《说谎的人》人中,所谓的闪回镜头本质上都是一些刻意混淆界限的换称游戏。在格里耶的《欲念浮动》和《美丽的女俘》中,对应大量空洞的肉欲明喻和有限空间内扭曲人物的,是多次被抛出的女人高跟鞋的意象。高跟鞋和皮鞋触地时发出的响声成为许多镜头中唯一的活物,格里耶对声音和色彩的运用几乎使得剪辑的行为在镜头内部完成,他示范 了如何光运用叙事把电影变成拓扑空间。与格里耶相比,克里斯马克要严肃一些,在拯救人性的时代主题之下,他更多保留了对人性中审美和爱欲的嘲弄。

在这幅标志性的画面中,男主角带着眼罩,头斜靠着,他身下的更像是吊床而不是死人床,他仿佛一个酣睡的儿童那么安逸。 唯独被蒙起来的双眼在暗示他在承受酷刑。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位男主角和现在那些观看VR电影的观众高度神似。特别讽刺的一个情节是,未来的人居然还跑到集中营告诉男主角,到了未来,要时空穿越就容易了许多。假如作者的本意就是想很严肃地告诉观众,在时间和回忆中的旅行的感受类似欣赏一部他人为你执导,并且由你本人出演的电影,那么死亡到底是最后的一个剪辑,看电影看到死,看到你自己的死。

在结尾的这张图像中,男主角倒下的身躯遮盖了前景,远处唯一一个可见的身影,很多人都认定那个人影就是那个女人。那个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的男孩呢?是否被男主角后仰的身体挡住了?或者说被挡住的是行刑者的身体?抑或是那个疑似女人的身影就是行刑者呢?还是说倒下去的男人根本就不是男主角?(他的左手带着手套,之前从没有看到他带过手套)。

有一篇影评文章中提到,作者在第一次观看《堤》后以为上面这张图像中的观察塔上站着手持镰刀的死神。多年后,他重看《堤》时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这位作者说,《堤》这部作品最神奇的地方在于一种持续制造错觉的能力。而全片最大的错觉就是那个男孩从头到尾的缺席,于是作者找到了下面这幅画面

影片的开头也一闪而过了一个男孩,他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奥利机场的桥墩看飞机,他只留下了一个背影,然后在影片最后出现了这个女孩,这个女孩是在代替片头那位没有交代清楚身份的男孩吗? 在全片的最后一幕中,唯独只有上文提到的那个模糊不清的黑色人影支配了我们的视线,图像是强权的,也是欺骗性的。男孩的缺席,或者说镰刀死神的缺席不应该掩盖一个事实:这些看似巧合的错误在向观众灌输一种印象:文本内外的观察者都同时陷入了一种对于似曾相识(dejavu)的不详预感之中,一种意识到已有记忆被篡改的后怕。在《堤》中,这种恐惧深藏在核大战制造的毁灭之下,直到历史的末日和个人的末日先后降临,艺术和很多东西一样,终于显得 “与生俱来得毫无意义”。

上文的作者拿《堤》中的停机坪和一幅Hugo Simberg 1889年的画作作比较, 图下的这幅画作名叫《堤上的舞蹈》

不过,我认为让上面那位作者产生死神出现的错觉的是同一位画家的同一幅以堤为背景的画作

“Dancing with Death”

我一直看不出在第一幅画右边角落的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这位芬兰画家 Hugo Simberg 最有名的作品是下面这幅 《受伤的天使》,巧合的是画中的这位天使和《堤》中的男主人公一样被蒙住了眼睛。2007年,夜愿发行了一首名叫 “Amaranth" 的单曲的MV,便取材于这幅画。当然,这首歌曲和《堤》没有任何关系。

很奇怪,第一遍看完《堤》之后,我独自在一座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办公楼的安全通道里面站了3,4分钟,可能抽掉了5,6支香烟。楼道里没有灯光,没有窗户,我周围的环境就类似《堤》中人类栖息的地下管道。当然不会有人请我去做时间旅行的实验,如果有,我希望我能带着手机里的《堤》的资源回到2008年,然后不再看任何别的电影。不看那100多部没任何意义的电影,我可以做很多别的事情,比如练练电竞,学学金融,实在不行好好写几个段子也比做什么搞“风格化”,“先锋”电影的梦强,毕竟这个星球上已经有人在1962年拍出了这样的杰作。人这辈子总会有几个瞬间,发自内心地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追上前人。以前,我把写出一首诗,拍出一部电影的快感比做扒窃得手,考试作弊;在看了《堤》之后,我发现这种快感,洛特雷阿蒙在《马尔多罗之歌》里面已经有了描写,“在点燃了大火之后,一言不发地推开惊恐的人群离开,都不回头看一眼。”

2012年7月29日,克里斯马克死亡,当天是他91岁生日。1962年2月16日,《堤》首映。7+2+9=18,2+16=18。18,在第18天看到的应该只有废墟。

 短评

影像小说,电影文本,黑白PPT串联出来的故事,1962年的先锋实验。逻辑完备叙事干脆独白到位毫无赘余。三十年后的翻拍(对比之后不能认可只是作为创意来源的传承)在基础构架上完全没有脱出这里建立的范畴。

3分钟前
  • 流空破刃
  • 力荐

用幻灯片拍科幻片!瓦解的末世建筑、全片唯一动态的女人之眼、绝美摄影的沙粒感,奇特而不违和。潜意识映像穿越的概念居然早在1962年就被玩过了,影像与内核一样牛逼,未来狱警威严一瞥,美好回忆无奈倒地。每秒24帧的理念变得黯淡无光,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20.12.30 追加:《堤》就是电影届的杜尚小便池。它反掉了最后的表象权威。戈达尔最近拍的几部足以说明他在否定说“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的自己。90岁的他在走近62年的克里斯·马克。15岁的我:“这是一部反电影的电影。”一切早已注定,导演并不是我最本源的梦。这部“电影”,就是我穿越的真相,就是我不必成为、随缘成为电影导演的理由。

6分钟前
  • Ocap
  • 力荐

他有三次提及博物馆。画外音将主人公的记忆称为博物馆;片中时间旅行试验地palais de chaillot一度被当作电影资料馆的空间;主角与他记忆中谜一般的女子相会的地方是一间自然博物馆。人的记忆、电影图像资料、自然世界的死亡标本,它们在“博物馆”中,一边成为防腐的存在,一边成为人为意识的产物。在博物馆中邂逅人类的过去时,我又多么希望记忆中的事物也能在福尔马林的药剂中不朽。它一边要承受局限,一边又无可比拟地浪漫。如果,如果可以死在以前的记忆中,又哪里需要去“躲过浩劫的未来”呢。

9分钟前
  • 海带岛
  • 力荐

那四秒钟的眼神,这不是照片集,就是电影,只不过是静止的艺术,更是真正的蒙太奇的艺术,音效和旁白的设计则代替了运动的图像和剪辑一起形成了影片独特的韵律和诗意,除了短以外非常完美。

14分钟前
  • TWY
  • 推荐

标本博物馆的设置太棒了,这些静止的影像又何尝不是时间的标本,故事的标本呢?

17分钟前
  • 塔奇克马娜
  • 力荐

穿越时空竟然是看自己死,有点像【12猴子】里的布鲁斯.威利斯。★★★★

2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四星半。强烈、纯粹、优美的画面冲击,抛却高科技视觉效果,最本质的故事和画面是如此动人。

25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推荐

感觉整部片子其实不是为了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而是一直等待着女人醒来开始眨眼的那个瞬间。震惊了 2018.8.10 重看。这其实是一部元电影。如果人可以进入任意时间,时间由此变成片段,变成“剪辑”,变成非线性的影像。与此同时也是唯心的,因为世界的存在依托于意识,时间旅行的本质是意识旅行,时间和空间存在于意识之中。2021.06.14 ASMR向。结束得如此突然。

26分钟前
  • 圆圆(二次圆)
  • 力荐

8.0/10。反乌托邦+诗性解说+鸳梦重温+黑白影像+伟大爱情+悲惨宿命论结局。‘’在绝大多数时候,电影的力量更来自每一个静态的画面。‘’——用侯麦的话来评价这部杰作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27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八部半电影节】想起唐德里罗《欧米伽点》:“电影无情的速率需要观众付出符合需要的绝对的警觉关注。”片子帧数减少,叙事密度则更大,仿若极简主义走向极端。形式的背后忽然察觉一个根本原理——记忆中的永恒是影摄不是像摄,是瞬时不是间段,就连描述,用的也是“画面”一词。

32分钟前
  • 迷宫中的站起来
  • 推荐

去除一切技术,甚至去除一切镜头,单单用图片蒙太奇来展开,这是纯粹的小说化的故事表达形式。而这部电影的意义可能在于展开了一种最吸引人类的思考,那就是征服时间的可能性。这种深刻的哲学讨论在此后被反复提起,但是永远不会有答案。

35分钟前
  • 鬼腳七
  • 推荐

1.我在没有时间的国度里遇见了你,我们漫步,唯一的感觉是墙上斑驳的记号。2.我不断的离开,不断的回来,你是否记得我?你是否愿意让我成为你的幽灵?我想跟你说,我带着你的回忆离开。3.我愿意抛弃美好未来,只为能再见你一面,我们的爱始于过去。4.静止的画面说着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

40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没想到这个真人漫画让我如此喜欢。我也相信,人生嘛,无非就是费尽毕生精力去找寻童年的一个瞬间,一种感觉,一段印象。并且死无悔改。

41分钟前
  • danyboy
  • 力荐

和《野草莓》梦见自己死去不同,这次是看见自己死去。幻灯片切换,一帧一帧的静态图像,有着一种奇妙的“画面不动,意识在动”的感觉,爱情元素的加入有点让人唏嘘,也因为这个,导演给了女人一个连续动作,让我们看了一次gif。其实黑白静态画面,运用得当的话,是有着欲言又止的含蓄美的。

44分钟前
  • Derridager
  • 推荐

看完之后惊叹于,好多年前我曾经问过小海一个问题, “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高APM中的他仍然用手推了下眼镜说:“人活着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到过去。”

46分钟前
  • 一脸横肉张小晒
  • 力荐

太刷新认识了,一部好的感人的电影,甚至不需要移动的画面来达到:真的很像人脑里的记忆,一帧一帧静止的照片。最重要的是竟然是爱情片!流泪了!

48分钟前
  • 米粒
  • 力荐

过去是虚无的国度,时间是静止的无,我愿被囚于闭合的因果链中、只为见你最后一面,胜过未来永生的安逸,胜过现存的一切。

51分钟前
  • 康报虹
  • 力荐

电影是每秒24格运动的幻觉。静帧画面更有诗意、文学性和间离感。并且切换的速度就是剪辑的节奏,完全没有生硬。

55分钟前
  • 蜉蝣
  • 推荐

四星半. a Movie or Stills?《堤》的革命性在于以左岸派手法挑战24fps的定义与影像表达的界限,用极端方式印证了布列松的观点:任何画面只有在与其前后画面共同构成的段落中才具有意义. 至于形而上学的层面,它无外乎启发我们,存在总归是我的存在;记忆无所谓真假,它以某种超脱了时空的声画形式漂浮在弥留之际的脑海中.

59分钟前
  • JeanChristophe
  • 推荐

全片由一系列黑白静照组成,配以凝重的音乐、诗意的旁白、神秘的窃窃私语和噪音,传达出对记忆、时间、爱和死亡的思考。离散定格的影像契合了记忆与梦境的形式,作为实验电影也足够激进。28分钟的片子包含了动人的爱情、战争与科幻元素,冲击力极强。最爱标本馆一段,浪漫又充满末世感。(9.5/10)

1小时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