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与安生

爱情片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2016

主演:周冬雨,马思纯,李程彬,李萍,蔡纲,蒙亭宜

导演:曾国祥

 剧照

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3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4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5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6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7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8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19七月与安生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4 04:28

详细剧情

七月(马思纯 饰)和安生(周冬雨 饰)的第一次相识在十三岁,她们一个是特立独行飞扬跋扈的“野孩子”,一个是单纯温婉循规蹈矩的“乖乖女”,从那一年开始,七月和安生几乎形影不离,她是她的光,她是她的影子,直到某一天,一位名为苏家明(李程彬 饰)的少年出现在了七月的身边,七月恋爱了。 安生决定前往北京讨生活,临别之前,七月意外的发现苏家明贴身带着的玉佩,竟然出现在了安生的衣领里。安生走了,七月和苏家明的恋情持续着,他们考入了同一所大学,约定一毕业就结婚。可是,事情并没有像七月所想象的那样发展,而她和苏家明之间的关系,亦因为安生的归来而产生了新的变数。

 长篇影评

 1 ) 问候家明,其实是一句暗语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心里想的是,安生真贱,这么伤害对她好的七月。

但是最后剧情反转的时候,七月说:聪明人从来不显示自己的聪明。


知道家明喜欢上了安生,七月选择了耐心等待。她知道安生会把家明让给她。果真,安生选择了离开。

安生啊安生,正如名字暗示,她喜欢安定的生活。但是她为了七月,去流浪。

流浪的日子,是辛苦的,是非常辛苦的。于是每一张明信片尾,都有一句问候家明。电影进行的时候,我想的是,这女人能不能不要这么烦。

看完电影才明白,这是一句暗语。安生其实想问的是,我什么时候能够回家?

但是七月怎么能让安生回来呢?安生回来,她怎么维持她表面美好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细节,就是家明刚刚踏上去北京的火车,安生就回来了。她知道这个时候她不会对七月产生威胁了。那句暗语,其实终于等到了主人想要的回复。

后来安生再次去流浪,与七月在上海离别,是为什么呢?因为安生被伤了心。安生是为了七月才出去流浪的,才出去受苦的。而七月看不上她流浪里谋生的手段,七月甚至不想听她在外面受过的苦,而假装流浪里面只有潇洒和天涯。

而且,她还是七月和家明的潜在炸弹。罢罢罢,不如再次离开。故人的那一点温存,实在不够温暖。


后来啊后来,七月所谓的美好再也无力支撑,就像小时候利用安生一样,这次,她利用家明进行了一次完美的转移。唯一的计划缺漏大概就是那个宝宝。我猜想,她本来是打算去过另一种全新的生活的,不过被绊住了脚。那还是去求助最爱我的安生。


问候家明。其实我想问问你,我什么时候可以回家?

因为我一无所有,我只有你。我不想失去你。而七月,你拥有的那么多,你只是需要我的时候和我在一起。但是,我还是很爱你。因为我除了你再无其他。

 2 ) 最相爱的人, 没有在一起。

实在是充满了惊喜的一部电影,让我很后悔自己没有去电影院贡献票房,毕竟今年烂片这么多,难得一部好片子自己却没有支持,心里内疚得很。这些惊喜里,简单拆分的话大概可以分成四部分:

第一导演竟然是曾国祥,曾志伟的儿子,我根本不知道他会导戏,事实上他作为演员拿出手来的作品也没有几部,在一个固势思维中这么直男这么港灿形象的人怎么会拍出这么有质感近乎百合向的电影?两个女孩子相互之间的情愫真的是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到,而且这部作品丝毫不逊色于《花与爱丽丝》;片中对于年代的考究,不管是服设还是场景都很用心,一个香港人,根本没有经历过那么年代大陆的成长环境,怎么能对这些细节做到这么棒的把控,这是我最吃惊的。这么细腻这么有质感的电影,不要说是香港导演,连台湾可能都拍不出来几部,所以我觉得是华语电影的一大进步。

第二是真的理解了金马奖,因为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演得太好了,我一开始觉得马思纯因为角色定位的原因是逊色于周冬雨的,但是后边的反转,包括马思纯说出那句自己只是装作乖乖女、只是知道怎么讨大人欢心这段话,完美将角色的表演升华到另一个高度,因为观影者在屏幕外的确也是对七月这个角色更加喜爱有加,觉得她如此讨人喜欢,安生去招惹家明那是她的不对(何况她表现得又很浪荡);然而原来一切七月都是看在眼里的,她的聪明可以看到一切的发生,她知道自己只好扮好乖乖女的角色安生就会自动退出,安生的确退出了,这一切看上去还不是她的错。能把安妮宝贝这么单薄的几页,扩展成这样一个故事,真是不能不称赞这部戏编剧的才华,而两位的演出真的给电影大加分。

第三也还是回到选角,每个演员都很好,就连只在电影里出现了一次的安生的妈妈,都表现得很好,甚至大家都不需要讨论安生家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单从她的妈妈对待小时候的七月和安生的态度就能明白安生有家不愿意回的原因。再者就是男主角家明,真不算很帅,但是干干净净一眼就让人喜欢上,这种男生在学生时代最招人喜欢,但现在想起来也是最可怕的,为什么?因为他来者不拒。他喜欢安生,但是他懦弱不敢说出口也拖着七月不跟她分手,他可能以为这样是保护七月,事实证明是伤害了三个人的人生。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弄不清楚的男生,千万不能跟他在一起,因为这是他的人生态度,他不单单是对爱情这样,对事业也会这样,这种人,注定最后会在茫茫人海默默无闻。

最后就是回到安妮宝贝,果然还是文艺教母,在郭敬明、韩寒和张嘉佳都滑铁卢的情况下,她活过来了。她的几页小说可能对电影最终的帮助并不是最大,但是基础是她奠定的,所有的一切都是由她而生的,她是写作人里,最成功的典范。可能最后《小时代》的票房会比这部电影高(毕竟郭敬明将电影分成了四部),但如果现在这些小年轻们,有一天真的长大了,不再是个老小孩,他们会明白,小时代那里的四个女生没有任何友谊可言,随时可以撕逼随时可以和好,这不是友情。真正的友情是隐忍的,使了劲装,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无私和成全,以为这就是对对方的爱。然而最后架着面子把大家都伤害了,等到大家都真的装不下去了大吵一架大闹一场,褪下伪装,那么时候才发现渺小的两个人,其实无论怎样,都只有彼此。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不止一次想起我最好的朋友,高一认识,也就是十五六岁的年纪,也都是小镇孩子。就这么一起陪伴着,度过了好多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岁月。曾经一起在街上和地铁站又跑又跳,青春也就这么一晃眼一点一点慢慢慢慢过去了。那些年拍过的贴纸照,最后都放在抽屉里最里格,再没有拿出来看过。要说到底是哪个节骨眼开始进入青春,又是什么时候慢慢离开青春呢?总是很难界定,给不出肯定的答案。但是毕业之后就慢慢不再联络,如今过去六年,变成了微信朋友圈里的一个头像,一条信息。我们曾经曾幻想着要一辈子住一起,但是现在一个人在上海租下一个两室,孤孤单单在深夜码字的也只剩下我一个人罢了。

你说我们是朋友吗?我们不只是朋友,我们真的一起在一个浴缸中脱光了衣服一起洗澡,不觉得羞耻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你说我们是恋人吗?我们不是恋人,我们对彼此的身体没有性的渴求,我们可能会爱上同一个人,就像是七月与安生都爱上了家明一样,但是我们不会相爱。我们是第三类情感,是这部电影的英文名——SoulMate,是灵魂的伴侣,尽管我们未能相互陪伴在一起。电影里,无论是最终的结局,还是小说里的结局,七月与安生最后也未能一起生活,也许这就是人生吧。就好像前几周在纽约的一个朋友说过,“你这辈子最好不要住在最喜欢的城市,要住在第二喜欢的城市,因为只有这样,你的那份喜欢才会因为得不到,而永远都不会变质”。

最喜欢的城市,没能住在那里;最相爱的人,也没有在一起。

 3 ) 借一下

这个电影比看之前预料的要好不少,因为演员给力。安妮宝贝的小说没读过,我刚泡上网的那几年,2000年初,她的影响已经泛滥。因缘际会见过两面,加上后来的一些事情,对她的印象很不错,是个有善心的踏踏实实的人,一个普通的浙江女孩,喜欢把事拎清楚,也有自己故作神秘以吸引粉丝好奇的应对媒体策略--------------------当然这也可能是误会,因为认识的读书写字的朋友,真没有谁谈论过她的作品,倒是听见上海的作家朋友详述过,她在一堆她以为是有着思想和态度的严肃作家面前,试图用长篇大论的文学观来博取认同的滑稽事,当然,这是黑,那些严肃作家心里对这个赚了大钱还想获得一种智力上尊敬的流行作家是怎么一种酸痛和不屑,用脚趾头也能猜到,所以也不能当真。

因为音乐的关系,那几年,我认识不少女孩,和她们成了朋友。有一次去香港,和一个内地去港留学的女孩,坐在沙田的餐厅里吃饭,她突然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接近你?那一瞬间我天降灵验,回答她:你有一个我也认识的前男友,而且,是搞乐队的。她满脸惊奇地点头,我说中了。她不知道的是,我认识的那些女孩,几乎都有一个做乐队的前男友,我成为了她们某种想象或情感延续的背景,甚至,她们想从我这儿了解点她们永远弄不明白的乐手生活,或是倾吐她们的情感故事,她们觉得我应该能听懂。

所以在看这个电影时,我想起了她们,一些青春冲动和不甘于庸俗生活的叛逆热情,夹杂一些虚荣和成为被人瞩目的人物的虚幻信念,造就了我认识她们时的可爱、浮夸、故作特别和流浪情结,我们总是在相互的讽刺和嘲弄中打发掉了一些好像偷来的无忧无虑的时光。看电影中的安生时,我差点呆掉,因为和曾经认识的某个人太像了,包括那种少女在学习表演后扮出来的不羁表情。有一个深夜,记得都十二点了,三个女孩打来电话,邀我和同伴去唱歌。我们去了一个像是临时搭建的低档卡拉OK,尽兴一晚直到天亮。三个女孩告诉我们,原来她们商量好,是打算辞去工作、离开家庭去流浪的,包都整理好了。哦,这样啊,我边敷衍着边问,那你们打算从哪儿开始啊? 先去无锡,她们说。我靠,无锡,这么近也算流浪呵。那你们现在去不去了啊?我们改变主意了,她们笑着说。

据我所知,这么些年过去,那三个女孩互相已经不怎么联系了。
小说或电影,展示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或情调或情怀,摆出来被人观摩,收点钱,其中自我感动的部分,在事后也许当事者也会感到矫情、虚假。认为俗气,也许只是因为你看多了,觉得俗套。放眼西方,青春片也不都是像大陆台湾香港这种的,逮着“情“一个劲死挠死煽,大约现实中越没什么,越想什么。

 4 ) 她还是他?

电影还没上映的时候,我在电影院看到过预告片,两个小女孩在林子里追逐奔跑,感觉很有意境很文艺,知道讲的是两个女孩之间的故事,因为对周冬雨和马思纯都有好感,所以上映以后我一听口碑不错,就去看了。

觉得两个女孩之间的友情特别美好,一个是乖乖女一个是小魔王,一起做坏事一起冒险,一起吃饭一起洗澡,你的妈妈对我比你好,服不服?

可惜两人喜欢上了同一个男生,矛盾开始了。安生说她要走了,七月去送她,她们依依惜别,火车开动的时候,七月看到安生的脖子上挂着家明的吊坠。她其实早就知道了。

安生给七月写了很多信,没封信的最后一句都是,“问候家明”。

最好的闺蜜和男朋友,她两个都不想失去。她想和家明结婚,尽管知道他的心并不完全属于自己。

他们没有结婚,她失去了家明,但她没有失去安生。她离开了这个世界,把她和家明的孩子交给了安生。

你向往我的生活,我最后却活成了你。

安生和七月就像我们每个人的两面,安定时向往不安,不安时又向往安定,不管怎么样生活最后都是归于平静的。

不喜欢家明,两个都喜欢,标准的渣男。

这个故事原著我没有看过,就说原著并不出彩,电影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觉得这部电影里剪辑特别好,剧情衔接的很自然有趣,一点都不乱。

 5 ) 与你无关的比赛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我没看过安妮宝贝的作品。

这导致看完电影,我一度分不太清楚,周冬雨和马思纯各自扮演了哪个角色。 不过,事出有因。电影版《七月与安生》,最大看点就是两个女人完成了性格与角色身份的对换。

也有一个更好记的办法。周冬雨在《少年班》演了一个好女孩,这一次,她演了一个坏女孩。 马思纯在《左耳》演了一个令陈都灵羡慕的坏女孩,这一次她来演好女孩。 大概是中国内地的青春片质量堪忧,所以,我对《七月与安生》没有太高期望。直到问候家明开始(两人第一次分别),《七月与安生》才变得有趣了起来。旁白不再是无力的画面注解,而是真正参与到快节奏行进和连接时空跨度的叙事当中。 一部电影不停出现旁白,那往往意味着导演功力不够,演员干瘪没戏,这才需要另一个声音来救场,引领观众观看。但看到结尾,你会发现,《七月与安生》把作者身份之谜也带入到电影当中。这个旁白,还真是必不可少的障眼法,否则妙笔就无法成为妙笔。 问候家明之前,《七月与安生》的小演员戏份实在生涩吃紧。对中学时代的蜻蜓点水,也缺少光彩过人之处。

当七月与安生腻在一起时,电影处理得过于平淡,难以证明她们之间有超越身边同龄女孩的默契与感应。哪怕接连出现洗澡嘘水,怒吼互撕,她们依然还是缺乏真正的情感化学反应。结果,只有她们的人生被时空距离所阻隔,过着“希望彼此不要互相羡慕”的生活,这部电影才会引发观众去关注一个更大的主题:女孩子的人生命运,是否能由自己主宰,实现真正的自由独立。

所以在我看来,《七月与安生》的要害不是证明两个女孩有多相似与多亲密,而是揭示两个形影不离的女孩,原来更像是镜面般的对位存在。互相映射时,她们的内心居然还有如此大的差异不同。在作者身份告破的那一刹那,两个人物不仅完成了天翻地覆的性格转变,顺便还把从头到尾没有产生任何情绪波澜的家明给踢出了局。 过往的青春片,大多浅薄可笑。不是在MV画面中缅怀虚假的美好,就是借助狗血来制造残酷与惨烈。《七月与安生》果断介入到八零后一代人的成长与生活。有的人实现了走四方的自由自在,有的人却活在了小地方和父母的围城中。假装满足又互相羡慕。这么一看,《七月与安生》跟《左耳》都在说同样一个故事:好女孩渴望成为坏女孩,因为坏女孩洒脱,张扬,可以走四方。在每个人都寻找安全感却又不知道谁有多出来一份安全感的中国。这种努力,追求和尝试,总是显得醒目,决绝,更与众不同。《七月与安生》更进一步,走完四方,好上天堂。

正因如此,《七月与安生》得以跳脱一味困扰青春片的缅怀与伤感,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即便它是个心灵成长的悲剧。无论七月还是安生,她们都渴望成为对方,却无法真正成为自己。姐妹淘好闺蜜的背后,她们的青春岁月是如此孤独——就像生活在中国的女性,只要抬一抬头,就能轻易看到自己的下半生。 借助机智的改编,《七月与安生》把情感的执念与纠缠,做成了人生之歌。弱化了言情小说挥之不去的俗套、狗血与做作,也把压抑,幽怨和失败,做成了为对方而活的灵魂伴侣。一个人能踩着对方的影子,不是因为彼此过着平行的生活,而是因为她们一直是同路人。

影片也是少有的,在主要演员上没掉链子的中国式青春片。周冬雨和马思纯以不像自己的方式去演绎对方,去掉了《同桌的你》等电影的幼稚可笑病,制造了不错的戏剧冲突效果。至于扮演家明的李程彬,他缺少性格变化,角色不利,但胜在有年代感的外形。这个角色看似被踢来踢去的皮球,却吹罚了七月与安生的整场人生比赛。但电影想说的恐怕是:这场比赛,真的与你无关。【刊载于《新京报》】 -------------------------------------------------------------------------------------------------------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6 ) 女性友谊,爱情与婚姻不是最高的道德

 我不是看安妮宝贝的小说长大的那一代人,可耻而又窃喜的讲,读言情小说,我是看幻城、左右倒影右手年华、水仙已乘鲤鱼去、樱桃之远(此处还要乱入一个挪威的森林)的那一批人。这是一个不容狡辩的事实:我曾是新概念第二届言情作家的跟风小读者。 而之前提到窃喜并不是因为这些小说写得有多么精彩绝妙,而是因为,比起安妮宝贝的读者,我可能年轻个2、3岁呢!后来翻看过《告别薇安》,总模模糊糊的记得有个男性角色好像很冷漠,但是很能做爱的样子(反正就是自大到让人怀疑他是不是真的很“能干”的那种男的)。他奠定了我对大部分言情小说男主角的印象、就是对你不闻不问但能从天黑干到天亮的那一位帅哥。这是青春,我要什么山盟海誓呢?那都是道德啊!要的就是:你看到我,永不lost那个boner。可是这些人的故事常常言不由衷,最后总要暴露出对道德生活的无限怀念和愿意为之做出的巨大牺牲。电影七月与安生就重现了这样一个故事。当天电影放到最后很多女观众哭了,哭的正是安生笔下的七月理解、原谅了安生。

实际上,爱人从诞生、到闪光、直至发现新的自己,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用婚姻和恋爱关系去拷问一个人是觉新觉民之类的男孩子那个时代比较流行的套路。今天的世界,人的徘徊、人的软弱、人的憧憬和梦幻都享有更多的宽容,可以被解构、被消解但不能被问责。 因为问责的标准每20年可能就会有天翻地覆的不同。所以安生的自我放逐和七月的隐忍不发都是为了一件很快就会过去的小事,耗着没有营养的精神。这件事阻碍了她们友谊的深化。也让她们永远活在高中/职业高中时代。

与安生只活到27岁的想法不同,美国情人Brooke初次登场时已经30岁。和安生一样没有接受常规的高等教育的她,也是走的人间大学那条路。30岁这年,Brook正计划靠着希腊男朋友的资助,开一家叫“mom’s”的餐馆。 这是一家集餐饮、美发沙龙、画廊于一体的餐馆,也是她每每说起都要眼睛发光的个人梦想。在精心呵护这个梦想的同时,住在男朋友商住两用楼里的Brooke还身兼做家教、动感单车教练数职维系她在纽约的社交生活的开支。Brooke是这样一位纽约客:她总是穿浅色的衣服,在金色的东北部的秋天里喋喋不休,注意力并不集中,但就是很衬她的那种充满力量的天真。

  
她的glamour很快就俘获了巴纳德学院大一新生Tracy的眼睛,Brooke左右逢源,左右开弓,混乱又丰富的生活打开了Tracy的writer’s block. 两人本来是因为各自的父母要重组一个家庭而准备成为姐妹的,却因为共同的纽约生活而成为了越走越近的朋友。 Tracy开始了她的新短篇创作,并将之命名为《Mistress America》,而Brooke的所有浪漫主义热情和失败都被记述在了这篇文章里。


Brooke精力旺盛、美而不自知的风度深深地打动着Tracy,她有着非常先锋的睿智,总能妙语连珠、对生活充满洞见,却一点也不自以为是。她像一个活着的当代艺术品、使Tracy从一个孤单的吃派女孩变成了一个对意大利面也充满了好奇的观察家。¬¬但她也不是无坚不摧的老战斗指挥家,也会毫无防备之心的展示自己的脆弱、寻求女友的、女性团体的支持。她绝不是那个说得出“BEEN THERE, DONE THAT”的摊手婊。她永远在流动的生活中,身体力行的参与着浪漫的行为,经受着失败的折磨。
 




而我们的七月与安生,在上海的旅行中,除了对彼此选择的路的质疑有提供了什么新鲜的友谊的材料呢? 还是好女孩上天堂,坏女孩走四方的陈词滥调。 联系着好与坏的还是一个高中时代的恋人。那顿烤龙虾成了嫉妒的晚会,充斥着咸操别人的心,而对自己的尴尬和失败熟视无睹的幼稚(这难道不是小时代专用的伎俩?)。安生嫌七月视野小,七月嫌安生路子婊。 这个嫌隙最终发展成了日后的七月上门撕逼,而安生说出了你的男朋友是我让给你的丑话。 好像生活一定会把心底的丑话逼到台面上来才算悲剧一样。如果活了27年只体悟到这个让与不让,那真是活转回去了。这应该是17岁的认识,27能看破的妄想吧。人家苏家明也是个大活人,虽然是懦弱的南方汉子,长得也黢黑,但是把他当做显示自己道德优越感的工具,与女性友谊有什么好处呢?

Brooke和Tracy就没有把恋情放在交谈的首要位置,不论是Brooke的希腊富有男友,还是Tracy对之有点萌动的大学同学,都不是她们电影生活中的核心,尽管Brooke的男朋友用一个撤资的举动,轻而易举的粉碎了Brooke的餐厅梦,并对剧情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他仍然不够格成为高于Brooke内心追求和情感安慰的全部。(这件事的起因是这个从未入画的希腊男朋友看到了她和某个音乐家接吻的照片。)一个当代女性要坚信,她人生的主要课题和business必须是对自我的完型,而非对他人的期待和被期待的回应。 这里没有什么代价和救赎的概念,反而全部都是可以拿去自嘲成长的疼痛。如果被看得太严肃,就做作了。 所以当七月说:这七年来 你每一封明信片都在问候我男友 的时候我觉得太好笑了。 这不是甄嬛传里的果郡王吗? 每一封家书后面都要加一句“熹贵妃安”。根本不敢失败,却满含泪水的憧憬出了太多关于失败的苦闷。 这不是幼稚是什么?

 
电影里Tracy在创作的道路上也陷入了这种幼稚;想加入巴纳德知名文学社团的小姑娘,为了作为敲门砖的作品能够顺利入选,在Brooke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的生活窃到了纸上,并为了显得聪明戏谑(尽管Tracy妈妈警告过她:不要be sarcastic,你不是擅长于此的人)更是把Brooke的个人抱负变成了批评调侃的玩意儿。 名校小姑娘这种挥之不去的名利情节深深的伤害了恍然大悟的Brooke。在这部电影里,对女性友谊的考验不再是针对“谁更有女性吸引力”的战争,而是能不能明确自己要走什么路的勇气。 当Tracy明白Brooke不仅仅是她“成名作”的主人公而更是她的朋友的时候,她不得不同时诚实的做出她文学之路上的第一个选择:回绝文学社的标准,成立自己的社团。 最后Tracy 矫正了对Brooke的描写。我觉得挺好。 附下。


仅借此片,表达我对给以我深刻友谊和爱的女朋友(们)的无时不刻的牵挂!!!谢谢在漫长的相伴中塑造了我!!! (这里写“们”不是我心猿意马,只是为了显得我女朋友很多,虚张声势!不要怀疑,你就是我唯一的女朋友!)


 短评

撕逼不见(狗)血,[作]出新境界。有点超出预期了。王菀之和袁咏仪两位演员相当惊艳。影像感和剪辑都好漂亮!

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彭浩翔想当王家卫,曾国祥想当彭浩翔。整体偏矫情,细节很暧昧,第二次反转毫无必要。始终没想明白三个人撕逼的动机何在。安妮宝贝阿姨还是比其他网络写手多两把刷子,懂得从青春期/性的角度切入女性关系。周冬雨本色演出,马思纯(苍老师?)有点惊艳。

8分钟前
  • m89
  • 还行

插一句,我小时候是安妮宝贝铁杆级读者,我初二开始在周记本里写绝望小说,一页死三个人那种。现在想想,还是那时候文笔好。啊,果然悲伤是文学的春药🙄

13分钟前
  • bamboo
  • 还行

曾经分不清,谁砸了消防铃、谁喝了雪梨汤,年少让我们不分彼此;后来分太清,谁挂了玉观音、谁写了问候信,爱情让我们分崩离析;终于你和我再无分别,谁生的小姑娘古灵精怪,谁写的故事叫人唏嘘,双生花开在二七,我们对镜映照出了彼此。爱情能否谦让能否分享,爱一个人能否胜过自己,我们还是分不清。

17分钟前
  • 西楼尘
  • 还行

道理我都懂,然而就是喜欢不来。

21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还行

最后半小时的反转提半星,把矫情单薄的那几页原著,改成人生观/世界观对称并互换的“双生花”概念,真的太不容易了。内地院线难得一见的生动通透的女性电影,细致地捕捉到不同性格女生之间的震动效应,她们生命的差异、交叠与轮转。虽然MV过多,情节也有俗套,但对情绪和氛围的掌控非常满意。周冬雨、马思纯双双贡献生涯最佳表演。

24分钟前
  • 徐若风
  • 推荐

其实可以将两个女孩的螺旋状人生,看作一个女孩精神世界的两面。安稳生活时艳羡流浪,流浪时想念妈妈做的面和舒服的床,不断挪步试探男孩的爱,敏感又疏离,辗转几万里,发现只能做到爱自己。这么一来,所有的反转都是内心投下的毒药与饵食,杀哪个留哪个,任随其变。

25分钟前
  • Obtson
  • 还行

谢谢编剧 谢谢原作 谢谢导演 谢谢演员 谢谢一切

26分钟前
  • 琦殿
  • 力荐

1:剧本扎实,结构完整,女性向,那种相爱相杀互生互灭的一体感,表达得很细致;2:周冬雨演得不错啊,马思纯跟高圆圆我有点分不清了,浴室对戏很打动人;3:女性向电影,都感觉男人真是个可有可无的物种,这种蠢物不要也罢!

28分钟前
  • 邓安庆
  • 推荐

《贤者之爱》前传

31分钟前
  • 福禄寿喜锅
  • 还行

拍得真好,各种人生的细微、琐碎、随机和注定积攒成一种力量。导演没有放肆情绪的浓烈,反而中和出一种很日常的动人感。周冬雨交出了人生最惊艳的一次表演,再次证明了张艺谋是全中国最好的选角导演。必然年度华语十佳。

32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推荐

在大陆青春片里看到七月与安生,就如同在屎堆里掏出了一块银子,对,还不是金子,但是终于不再是夏有乔木,不再是微微一笑,不再是原来你还在这里,不再是左耳,不再是……更不再是tnnd同桌的你

35分钟前
  • Indecent time
  • 推荐

小镇青年将在27岁灵魂死去,不甘心后半生行尸走肉地活着。安稳和自由,这是当下中国大多数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二选一,在结构和风格气质上它明确地给出了答案,努力摆脱窠臼,整体把控得当,生动而洋气,预感会掀起票房小高潮。

38分钟前
  • shininglove
  • 还行

从问候家明开始,变得有趣了。比较有趣意外的是把作者身份也写到电影里,反转再反转还挺好看。性格与身份角色的互换,真是一出人生最好戏。当七月与安生在一起,再怎么亲密腻味你都不好察觉这份情谊的特殊与可贵。只有七月与安生被拆散,被时空阻隔,你才会发现电影要做的是逾越中国内地青春片这一类型

39分钟前
  • 木卫二
  • 还行

看完电影出来,雨下得更大了,很久没有一个人看电影,哭得很畅快。两位奉献了自己的最佳状态,特别好,被惊艳到了,预感周会拿奖。有些镜头离演员的眼睛很近,想到阿黛尔的生活。最后一个镜头,美得像诗。

40分钟前
  • 南笙
  • 力荐

Bottom line: 看得下去,还不用翻白眼。

42分钟前
  • 陀螺凡达可
  • 还行

1、好看而不俗套,走心而不尴尬,如果算作青春爱情题材,应该是近些年最好的一部;2、不敢想象周冬雨会有这样惊艳的表演,就像不敢想象曾志伟老师的儿子会把两个妞的墨迹事拍得如此到位;3、恭喜李媛和许伊萌同学,你们一直以来对写故事这件事的态度,得到了回馈;4、推荐去看,希望好片能赚钱。

45分钟前
  • 少言
  • 推荐

“如果踩住一个人的影子,就一辈子离不开” 前半部分的青春戏好过后半部分的苦情戏,音乐略满但细节情绪做得足。国产青春片最怕不痛不痒、无病呻吟,这一部算是惊喜。周冬雨的劲儿到位了,可能是最好的一次表演。马思纯高圆圆附体、李程彬低配版任泉+彭于晏化身⋯⋯三角最稳定,除了三个人。

49分钟前
  • 影志
  • 推荐

女生间的感情就是很妙,互相嫉妒互相爱护,有些东西可以分享但有的东西连碰都别想碰。

50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我是一个渴望安定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追求自由,逼迫自己漂泊流浪。你是一个渴望漂泊的女孩,但强行伪装成乖巧善良,逼迫自己结婚生子。于是。我看谁谁是归宿,给我一点安定就好,却仍无家可言。你能飞的时候,却已枷锁深固,勒痕太深,再也无力展翅。人生的许多错过,大抵源于装逼装过。

53分钟前
  • ZeonGin Sou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