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疆

记录片中国大陆2015

主演:况露

导演:况露

 剧照

行疆 剧照 NO.1行疆 剧照 NO.2行疆 剧照 NO.3行疆 剧照 NO.4行疆 剧照 NO.5行疆 剧照 NO.6行疆 剧照 NO.13行疆 剧照 NO.14行疆 剧照 NO.15行疆 剧照 NO.16行疆 剧照 NO.17行疆 剧照 NO.18行疆 剧照 NO.19行疆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6:20

详细剧情

2014年6月大学毕业季,况露骑着一辆单车,带着一套帐篷炊具,揣着5000块钱路费,还有一台卡片相机,从武汉出发,踏上了单人单车骑行中国的毕业旅行。100多天的风餐野营,10000多公里的车辙印迹。在雪山沙漠玩荒野求生,在牧民农家品边疆风情。从酷暑走到寒冬,辗转大半个中国。与上百位陌生人对话交流。边骑边拍自导自演,又跨时两年后期剪辑。凭一己之力完成了这部大型旅行纪录片——行疆!

 长篇影评

 1 ) 在路上就一定会被温暖

电脑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放着,透着窗户看着落日,很快就已经红霞满天了。电脑也正放着《单骑的旅行》。刚刚观看完片子的我感觉此刻也正在行疆的道路上。

也不知道是在哪里看过一集行疆,之后就完全的无法自拔了,断断续续的我已经观看的大部分的行疆视频了,刚好看完了台湾部分实在由衷感动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向况兄表露我的敬佩之情了。

相比于大陆部分的行疆,台湾部分实在温暖许多。对于喜欢台湾以及日本文化的我实在是三生有幸能够观看这样的纪录片。透过作者的片子完全可以真切的体会到中国各个地方的文化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

在我看来在大陆的部分中最多的情景就是找扎营地以及吃面。。。不停的找扎营地,不停的煮挂面,很多的弹幕也都是“又吃面”、“还不吃面”、“吃面狂魔”,尽管这样的情景不停的出现竟然并没有觉得无趣。一路上看看祖国的山河,与碰上的骑友交谈两句,一个人在荒郊野岭宿营,一个人煮面,与支援边疆的大哥大姐交谈,还有各种乱起八糟的人也不论各自来自哪里,在做什么事情。但凡知道对方的老家就总是能搭上关系说上话的。“那你老家是哪里啊” “姊归的” “湖北老表哦”。 在大陆完全就是以探险的方式去骑行的,而在台湾就温暖许多了,不停与因为行疆而结缘的台湾朋友们相见,和碰上的外国朋友一同骑行,和友人一起去看太平洋的日出,在朋友家一同过新年。 被很多人期盼被真诚相待被温暖则是更加感动观影者的。除了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美景更加感谢况哥带给我们更多的情感上的感受。

片尾

 2 ) 况露为啥还不是百万大V

1、背景与缘分

我与况露同龄。 我09年上大学,况露10年上大学。 大学期间也曾看过《搭车去柏林》,当时很是羡慕与感动。对类似生活比较向往,但是完全没想过如何着手去过类似的生活。 况露完成了,搭车去了漠河,佩服三连。

与《行疆》的缘分缘起于豆瓣。 我是21年7月2号在豆瓣找记录片时发现的《行疆》,当时对《行疆》一无所知。基于习惯性相信的豆瓣的评分以及片子越冷我兴趣越大的心态我打开了《行疆》播放记录片,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2、 豆瓣9.6分

在我看来,《行疆》9.6分的豆瓣评分绝对是实至名归的,它带给我的那些关于感动、善良、信任、梦想、勇气、热爱、坚持等东西,一点也不比那些伟大的豆瓣高分片诸如《肖申克的救赎》或《人生7年》带给我的少,甚至更多。

3、 成长

如果你是《行疆》狂热爱好者, 你可以看到况露在技术方面惊人的成长,而且其成长和电影技术的发展是相吻合的。 行疆之前川藏线和海南岛的片子很多片段旁白就是一大堆静态文字,文字都不带上翻的。 这大概就是默片影片吧, 早期的默片电影别说是旁白了,就是对白都是通过一帧一帧文字呈现的。在行疆里旁白终于有声音了, 配合况露独特的声线、节奏以及借助声音传递出情绪等,大概你会更好地理解他想要传递东西。 嗯, 这就是旁白配音的技术升级。 川藏线和海南岛的片子有很多大段照片的PPT式的播放片段。 行疆系列中我没再看到类似的片段, 有的只是关键场景的定格式的呈现。 嗯,视频表达越来越多了, 无需再通过PPT照片来表达了,拍摄时已经开始考虑成片需要了。

4、流量与创作

况露曾表达过他希望他的作品不是流水线的,而是有一定深度和意味悠长的。 对于这一点我深表认同, 行疆大概就是这样的作品吧。

况露说不愿意在流量坑里刨食。 这句话部分同意吧。 我理解创作者创作的初衷一定是取悦自己的,然后才是取悦观众的。我理解创作与流量的关系是,不要让流量指导创作,但是当你的作品中有一些流量爆点时,未尝不可把它作为导流工具。这就像影片和预告片的关系一样,预告片需要更多的营销流量爆点, 而影片正片应该更多地作者主导而非流量指导,但是导流片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流量一点的。

5、瓶颈

在翻看况露的一些资料时,发现他在16年12月份回母校分享时就坦言在组建团队聚焦旅行记录片了。 5年多过去了, 嗯, 可能合适的队友真的不好找。不过好在近期看到况露脱单了,也算是另一种团队的组建吧。 目前来看况露是真的有瓶颈了,团队组建目前没看到成型的消息;旅行拍摄又受到疫情影响。 而且全职拍摄纪录片,资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前一段时间况露在视频中流露出可能会消失的事情, 很是唏嘘,还是特别希望况露能给大家带来更多的作品的。 所以我现在在不间断赞赏况露的视频,虽然金额很小,但是还是希望能给一些帮助。 在我看来,像况这样的创作者如果不能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给大家带来作品的话, 对况露来说是损失,对观众来说更是是损失。

如果有一天况露拿出一个记录片计划,要众筹拍片,我一定真金白银支持!

6、 商业化

况露目前已知尝试过的商业化包括旅行带队和淘宝店。 先说淘宝店,感觉真不是况露应该干的事情,笔者5月18号下单了一单衣服帽子啥的, 这眼瞅着618了,货都没发,你们敢相信。 这里面可能是疫情的原因,但是淘宝店没任何说明,哪怕您没时间给每一单发消息说明情况, 至少在店铺主页出个公告说明一下发不了货的原因吧。 哎,有才就是任性,我到现在都没申请撤单, 谁叫行疆这么牛逼呢,作为疆友的我还只能屁颠颠儿地隔几天去淘宝看看他发货没。 所以个人感觉况露志不在此,您老就每隔一两月打理一下淘宝店或者请人代劳吧。

关于旅行带队, 我觉得这算是一个好的方式, 已经成功很多期了。不过不知道市场反响如何, 我是已经在攒假期准备报团他的带队了。

怎么说呢,我们应该都知道苹果公司的故事, 最初的苹果电脑是由斯蒂夫·盖瑞·沃兹尼亚克创造的,但是却是由斯蒂夫乔布斯卖出的。 我希望况露能找到他的乔布斯吧,把他卖个好价格,让他可以专心创作。

老实说,独立团队进行旅行记录片的制作,并且能完成商业化或者收支平衡,这真的是一件很艰难很伟大的事情,希望况露能成功吧。

7、 大神

我不太喜欢大神这个词。 因为当你仰望大神的时候,你就失去和他平等相处的机会了。 而且神这种生物一般都是完美形象。 我们都知道况一点都不完美,很多时候都很莽。

8、 况露为啥还不是百万大V呀?

写于2022年6月11日

-- 没想到阅读量还可以,有认识况露的给他带给话, 我想加他微信认识他!

 3 ) 优秀个人纪录片

很少想评价, 因为比较麻烦要登账号什么的。

但是作品很打动人,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部分拍摄已经赶上专业团队的制作,虽然还有很多简陋的地方,但是正是因为这些简陋,显得纯粹。

记忆深刻的是山上的程大爷和秦岭鸡汤大妈,鸡汤大妈是真的厉害,我觉得追的上专业心理医生。 程大爷更像一个有着优质传统思想的中国人。

过程中作者没有发表过什么评论或者鸡汤,人对他好最多也就片尾鸣谢一下,没有在纪录片里可以拍下人家招牌记录下什么的,很多弹幕说作者不礼貌,其实我觉得这是纪录片纯粹的地方,行自己的目标,上善若水,人对他的帮助他也给与基础的谢谢做回应,从在医疗所里两个护士小姐姐对他帮助他害羞的一面可见只是作者缺乏一些表达善意的个性。

作品真的很好,但是另一方面过程中遇到很多骑友,也让我表示担忧,2014年的作品就有那么多人可以放下一切去骑行,可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达 这样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多,也不是说素质不行造成污染。只是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一路上遇到的这些当地的人会不会对这样的骑行者显得厌烦? 这是要打个问号的,比如可能在此之前每年就那么几个或者十几个骑行者如果,当地人只当看个热闹 尽个绵力也无所谓。可是当这种文化慢慢的变多,当地人会否把这些商业化? 比如后面作者和骑友讨论免费骑马的事情,说道 川藏线 新藏线 商业化严重,只有川藏北线比较偏的一些线路还会有质朴的村民。 我觉得这其实是很大的一种思考,人为什么会变得不纯粹? 是不是因为习惯、见怪不怪了? 为什么很多作品往往第一部是经典,续作反而不行? 就像最早一批骑行川藏的是经典,后面的人再去反而会被人讨厌或者被商业化。。。

当我看这部纪录片时也会常常被打动到想自己亲身去经历一番,但是放下一切的勇气真的要很大很大才行,当你工作几年后 有责任 家庭 道德各种东西要背负时,你是迈不出步子的。习惯了商业化的大城市,怎么样卸下心理负担去和普通人交往?比如路上的所谓“蹭吃蹭喝”其实我觉得这才是卸下大城市心理过的纯粹的关键。 作者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可能没有这种心理负担,但是大多数人工作几年后要去这样做,心理负担其实很大。 拉不下脸,放不下面子。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上善若水,不卑不亢,不因拒绝而记恨 也不会被善意左右自己的行程。

最后真的和喜欢作者这部作品,致敬一下作者。

 4 ) 一看就停不下来

看到第三系列依然感动 今天用电脑开所以看了零散弹幕 感觉全部看完一遍后可以开弹幕回撸一遍 很多有共鸣搞笑或戳心的只言片语 比如 精彩总是一瞬间 但大多在熟视无睹中过去

后面路上各种疆友会面 聊共同的兴趣爱好 把酒言欢爽快告别 没有互相的物质身份炫耀 只有尊重和热情 生在这世俗间越来越难寻那份单纯的交往

感动温暖治愈辽阔悠远

有些事就是这样 很多纪录片团队刻意去做反而没有况露一个人这么自由自在随机应变的边走边拍有趣 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感

 5 ) 大爱行疆

在我休假期间 无意中发现的 我承认我是纪录片迷 不管国内还是国外 旅行 探秘 荒野求生 美食 人文都不会放过!行疆确实挺不错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而言 首先他的毅力和说走就走的青春朝气就让人点赞!是我目前看过的最青涩 真实 纯粹的片子!基本没有让人发吐的教条 豪言壮语 那么真切和朴实 非常难得!以后还会继续关注 对于没有勇气没有时间的我 通过勇者的双腿与眼睛去发现了解未知的世界 非常高兴😊 骑行爱好者多注意安全!你们在路上一点都不孤独 还有我们这帮粉丝默默的关注!加油 向梦想出发

 6 ) 震撼的影片,往往是真实朴实的镜头

给喜欢户外和骑行的朋友推荐一部64集纪录片——《行疆》。男主角况露大四毕业后单人单车骑行10248公里历时134天,全程住帐篷和自己做饭,只用一部淘宝800元包邮的卡片相机拍了600多G素材自己剪辑制作。尽管这部纪录片没有精良的设备和精美的画面,但是一个个最真实的镜头和朴实的语言才是最打动人心的。同时也期待我自己的骑行G318之旅能早日到来。最后还是那句话,有些事情,年轻的时候不去做,就再也没有机会去做了。

 短评

真实,况露路过了许许多多中国普通人的人生,带观众感受人与人最淳朴的情感。寻找最真实的世界。三生有幸,看了这部记录片。

5分钟前
  • 风信子
  • 力荐

粗砺 青涩 真实 纯粹

10分钟前
  • 力荐

挺不错的,不过这人说话真的醉了。

12分钟前
  • 劈柴少年
  • 推荐

单骑自拍长纪录片,如此罕见,值得加一星。看了头几集,青少年可以看

17分钟前
  • 身无半亩
  • 力荐

秒杀多数地方电视台做的片子

22分钟前
  • 六十二楼
  • 推荐

看上头了。不仅是风光,沿途的见闻、各种偶遇和伸出援手的人,才是真正打动人的地方。满足了我的冒险之心,粗粝的影像充满了真实与真诚感。

27分钟前
  • 蚂蚁
  • 力荐

这几年看过最有意思的纪录片!

29分钟前
  • 🍉逢原
  • 力荐

小哥精神可嘉!看每周五上新已成习惯,加油加油!

30分钟前
  • 布娃娃小白
  • 力荐

比起我们常常能在路上遇到的一般驴友或骑友,小哥有着强烈的艺术创作热诚和很高的媒体敏感度;比起团队包装和资本运作下的那些所谓“旅游达人”,小哥又保有着一份纯粹和初心。山居高人程大哥太亮眼了,还有一路上记录下的各种各样的有趣的人,当然还有萌神太京,忠犬阿黄,逗比红中…

31分钟前
  • yanagi是只
  • 推荐

典型“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34分钟前
  • H.C.McTang
  • 力荐

虽然制作和画质一般。但是勇气和故事无比珍贵。有一天也要拍一部这样的片子。

35分钟前
  • 流离先生
  • 力荐

被况露的个人魅力,以及诗和远方迷倒了。还有什么能比在路上会更让人热血沸腾呢?讲真第一季最好看,第二季第三季感觉有些为了赶时间而抓紧时间制作了,而且二三季少了太多旅行中有趣的事。

39分钟前
  • 吉野家的夜猫
  • 力荐

老实说,抛开“诗和远方”的诱惑,我很佩服况露单人单车骑行中国的广大疆土,个人真实骑行经历,一路上的甜酸苦辣,让很多热心于天南地北骑行的驴友为之一振,让很多刚走出大学象牙塔或还在里面的学子大呼过瘾。这一趟旅行于你是永生难忘的,这几期节目于我是颇受振奋的。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41分钟前
  • 寒渡
  • 力荐

这个系列旅行纪录片和网剧《毛骗》系列就是国内“业余”创作者的一面非常好的镜子。不矫情,不过度,不意淫,不自以为是,以一种非常粗糙,真实,野蛮的表达方式为力量为核心创作自己的作品。虽然我也绕着中国一圈走了几万公里,但是心中无时不刻不被最初影响我上路的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达摩流浪者》所侵蚀,沉浸在自我的虚幻中,以至这其中过程的感受都向着凯鲁亚克趋同了。翻回头想,一个凯鲁亚克式的趋同的思维让我失掉了更多东西的感受。更何况,我他妈也没有凯鲁亚克的才华。

45分钟前
  • 暗涌
  • 力荐

不可多得的一部真实的骑行纪录片,不是一些躲在汽车飞机火车的安逸旅行狗能想象和深切体会的片子

48分钟前
  • 波罗
  • 力荐

2020年的五一假期就看这个过了,心潮彭拜,心向往之

52分钟前
  • 科克托马斯
  • 推荐

粗糙,真实,震撼,敬佩。

54分钟前
  • 禾希食反
  • 力荐

想想能和作者有一面之缘,还一起吃过饭也很自豪的

57分钟前
  • zxc_hit
  • 力荐

工地狂魔,老干妈挂面之王,涵洞领主——况露。他不是骑行最牛逼的,但却是最会拍视频的。用卡片机就拍了一部质量非常高的公路片。正是这个纪录片,带了一大批疆友入坑,驰骋在新藏线、川藏线、丝路线上。强烈推荐。

58分钟前
  • skewness
  • 力荐

真实的喜欢过, 折腾过, 多自在呀

1小时前
  • dayday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