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

剧情片瑞典1946

主演:因加·朗格里  斯蒂格·奥林  Marianne  Löfgren  Dagny  Lind  Allan  Bohlin  Ernst  Eklund  Signe  Wirff  玛吉特·安德利乌斯  维克多·安德松  安娜-丽莎·鲍德  Carin  Cederström  Julia  Cæsar  Gus  Dahlström  Sture  Ericson  Karl  Erik  Flens  Mona  Geijer-Falkner  Svea  Holst  Holger  Höglund  乌尔夫·约翰松  Arne  Lindblad  约翰·梅林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剧照

危机 剧照 NO.1危机 剧照 NO.2危机 剧照 NO.3危机 剧照 NO.4危机 剧照 NO.5危机 剧照 NO.6危机 剧照 NO.13危机 剧照 NO.14危机 剧照 NO.15危机 剧照 NO.16危机 剧照 NO.17危机 剧照 NO.18危机 剧照 NO.19危机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11-17 12:31

详细剧情

芳齡十八的妮莉,原本長年與養母同住瑞典鄉間,平靜的生活就從某天生母忽然來訪開始變奏。她隨著生母來到斯德哥爾摩一探究竟,大城市為她帶來從未經歷過的體驗,也啟迪了她的愛情視野。但偏偏她的愛慕對象卻是生母的情人,母女關係猶如緊繃之弦,悲劇是否註定發生?影片當時雖然票房不佳,卻是柏格曼初執導演筒的處女作。

 长篇影评

 1 ) 精兵当关 万敌莫开——《危机13小时》与2012年班加西袭击事件

原载于《看电影·午夜场》2016年第7期, 限于杂志社规定的篇幅,总觉得没有说透,颇为意犹未尽:

2016年1月,美国导演迈克尔·贝执导的电影《危机13小时》公映。这部成本为5000万美元的战争电影,使派拉蒙影业公司收回了6941万美元的票房。西方影评媒体对其褒贬不一,口碑两极分化。不过,这丝毫不会影响《危机13小时》的“大片效果”,以及战争片爱好者对其的热情与追捧。

贵在真实

2012年9月11日,在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11周年之际,利比亚“法虔信者” 恐怖组织领导的反美武装,向班加西的美国大使馆与中央情报局(CIA)情报站基地发起袭击。2014年,美国波士顿大学新闻学教授米切尔·祖可夫出版了相关著作《13小时》。电影剧本就是建立在《13小时》与相关历史事件之上。其可贵之处,不仅在于考究的装备道具与惨烈的战场特效,更真实的是,剧中角色在现实中都有原型,甚至沿用了原型的姓名。

2011年2月,在“阿拉伯之春”的国际氛围下,利比亚爆发了反对最高领导人卡扎菲的革命。在美国、英国与法国的支援与直接军事干涉下,反政府武装推翻了卡扎菲的统治。然而,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内部派别混杂,甚至包括同时反对卡扎菲与西方的伊斯兰激进主义武装。CIA在班加西设立情报站,任务之一就是监视这些伊斯兰激进主义武装或恐怖组织。2012年9月11日,以报复美国的反伊斯兰电影《穆斯林的无知》为“导火索”,利比亚“法虔信者” 恐怖组织将谋划已久的袭击行动付诸实践,攻占了班加西的美国大使馆。

在附近的CIA情报站中,有全球反应中心(GRS)的6名武装队员,其中3人曾服役于美国海军陆战队,2人曾服役于“海豹”特种部队,1人曾服役于第75游骑兵团。他们的本职任务是保护CIA的特工,但不顾班加西CIA情报站主管的再三阻拦,毅然决然地前往营救大使馆。利比亚亲美武装“2月17日烈士旅”随行支援。在救出了美国国务院安全局(DSS)的特工后,他们撤回CIA情报站。在孤立无援且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数次击退了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反美武装的围攻。最终,美军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JSOC)与GRS的援军抵达,在利比亚新政府军的护送下撤离。在武装冲突中,美国方面有4人阵亡,包括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外交事务情报主管与2名GRS武装队员,另有4名美国人与7名利比亚雇员负伤。利比亚反美武装有100多人被击毙。这就是《危机13小时》的故事原型。

给军迷的“电影福利”

电影中的战斗属于低烈度武装冲突,主要是轻武器撑场面。美国武装人员的角色,使用的轻武器道具现代化与制式化程度较高。美国大使的自卫武器是奥地利“格洛克”17式9毫米手枪,GRS武装队员装备“格洛克”19式9毫米手枪与瑞士“西格绍尔”P226R式9毫米手枪。在激烈的对射中,GRS武装队员与“三角洲”特种兵使用美国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MK 18 Mod 0 CQB(室内近战机匣)式5.56毫米卡宾枪、前卫国际武器公司(SAI)的AR-15“灰”式5.56毫米自动步枪,德国“黑克勒-科赫”HK416 D10RS式5.56毫米卡宾枪、HK417式7.62毫米狙击步枪,M240式7.62毫米通用机枪、伞兵型M249式5.56毫通用机枪,“黑克勒-科赫”HK69A1式40毫米榴弹发射器。运输机上的美军第10特种部队,装备M16A4式5.56毫米突击步枪。DSS特工与CIA雇员分别使用M870“雷明顿”式霰弹枪、“莫斯伯格”500“强制”式霰弹枪。

利比亚武装方面的武器道具非常杂乱。反美武装装备TT-30“托卡列夫”式7.62毫米手枪,苏制AK-47系列中的AKM式、AKMS式7.62毫米突击步枪,罗马尼亚AIM式7.62毫米突击步枪,比利时FN FAL式7.62毫米自动步枪,苏制RPD式7.62毫米轻机枪、PKM式7.62毫米通用机枪,Dshk式12.7毫米重机枪,KPVT式14.5毫米重机枪,RPG-7式火箭筒与美制M1式81毫米迫击炮。亲美武装装备中国56-1式7.62毫米突击步枪与美制M2HB式12.7毫米重机枪。黑市上则像卖白菜一样,四处兜售意大利MP12S“贝雷塔”式9毫米冲锋枪、比利时FN2000式5.56毫米突击步枪、俄罗斯AK-74M式5.45毫米突击步枪与萨姆-7“圣杯”便携式防空导弹。在电影中,CIA情报站的任务之一也是回收流散于利比亚民间的萨姆-7。在真实的历史中,CIA实际上要回收的是萨姆-24“针”便携式防空导弹。

电影中出现的重型武器,多是一闪而过。片头的新闻剪片中有美军AH-64D“长弓阿帕奇”式武装攻击直升机,利比亚的苏制BM-21“冰雹”式122毫米车载火箭炮。路边有美制M60A3“巴顿”式主战坦克残骸,实际上利比亚没有这种装备。电影是在摩洛哥与马耳他摄制的,因此其应该是摩洛哥陆军淘汰的。美军调来的1架MQ-9“死神”式无人机,电影中称没有武装,近景镜头上却能看到翼下挂在的导弹,因而成了“穿帮”镜头。同时,美军F-16“战隼”战斗机、CH-47“支奴干”式运输直升机、C-17“环球霸王”式运输机、C-130“大力神”式运输机、TM-69式炮兵牵引车,也纷纷“打酱油”露了个脸。当然,电影中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重型装备,一定是那辆在枪林弹雨中杀出重围的“梅赛德斯—奔驰”ML250式防弹越野车了。

如此“琳琅满目”的武器装备,令人目不暇接,足以让战争片爱好者热血沸腾!

《危机13小时》片段,美国GRS武装队员依托“欧宝-威达”式轿车,手持伞兵型M249式5.56毫米通用机枪,与利比亚反美武装人员交火。

《危机13小时》片段,利比亚反美武装卡车上的KPVT式14.5毫米重机枪猛烈扫射,将利比亚亲美武装“2月17日烈士旅”士兵拦腰打断,肢体横飞,场面血腥。

迈克尔·贝“炸”了

毕竟是轻武器撑场面,与《变形金刚》相比,《危机13小时》的“火爆”程度已经节制得多了。不过,“爆炸贝”还是做足了烟火特效。整部电影,动辄“哒哒哒”,一言不合就“轰轰轰”。爆炸震天,枪炮齐鸣,典型的迈克尔·贝“制造”。

电影的镜头语言充满运动感,哪怕是表现人物对话的正反打镜头,也往往处于缓慢的移动中。自《拯救大兵瑞恩》以来摇摇晃晃式的跟拍镜头,自然不可或缺。在反美武装用迫击炮轰击CIA情报站的片段中,计算机特效模拟了摄像机追随81毫米迫击炮炮弹从发射、坠落到击中目标的全程跟拍镜头。在同样是迈克尔·贝执导的电影《珍珠港》中,日军轰炸机投掷的炸弹击中“亚利桑那”号战列舰的镜头,与其完全一致。这种“跟拍炮弹”的特效镜头,几乎成了迈克尔·贝的标志。

但是,这部电影却没有滥用时下战争片流行的士兵视角主观镜头。除了部分必不可少的狙击瞄准镜视角镜头外,试图将观众代入参战士兵视角的镜头并不太多。作为反映“无名英雄”的电影,镜头在引导观众“看”英雄,而不是“做”英雄。这说明电影的主旨是更希望引起观众对美国参战人员的敬仰,而不是让观众过打仗的瘾。迈克尔·贝曾表示,这部电影是要写实地还原人物形象。为此,他甚至没有找任何电影明星来出演角色。

迈克尔·贝没有使用太多士兵视角的主观镜头,却大量使用了无人机视角的主观镜头。以不停盘旋的无人机为视角出发点,不仅加强了镜头的运动感,还能使观众从宏观的角度体验到CIA情报站守军的孤立无援,更体现出了美军信息化战争的特点。

在电影中,利比亚方面的武装人员,无论是反美武装,还是亲美武装,都被塑造成了一群乌合之众。在他们手中,RPG-7式火箭筒“指哪不打哪”,命中率还不如鞭炮,甚至几次弄巧成拙地炸伤了自己。美军几名精兵当关,利比亚武装万夫莫开,数次蜂拥而上,却几乎毫无战果。在真实的班加西袭击事件中,也确实如此。这并不完全是美国从意识形态与宗教文化的角度,将他们“黑出了翔”,因为不黑,他们也都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卡扎菲的独裁统治,固然令人不满,但反政府武装的目标也未见得是要建立民主社会。在片尾,利比亚亲美武装人员希望GRS武装队员能将不要的汽车送给他们。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们欢天喜地的样子,就说明了一切问题。

如今,卡扎菲已经倒台,伊斯兰世界也更为乱象。中东的穆斯林难民涌入欧洲,造成大量社会问题,大有“绿”化欧洲之势。欧洲却在“政治正确”的束缚之下,面对难民的暴乱束手无策。这不禁让人想起美英法空袭利比亚时,卡扎菲最后一次电视讲话的内容:“你们在轰炸一堵墙,一堵在非洲挡住基地组织与难民通往欧洲的墙。”现在看来,卡扎菲可谓一语成谶。在电影结尾处,迈克尔·贝将特写镜头,指向了泡在班加西美国大使馆游泳池脏水中的美国国旗,这或许就是对卡扎菲这句话的无声认同。

《危机13小时》片段,利比亚反美武装使用M1式81毫米迫击炮轰击CIA情报站基地,经典的迈克尔•贝式“炮弹跟拍”镜头。

《危机13小时》片段,美国GRS武装队员手持M4A1式5.56毫米卡宾枪,在机场等待撤离。

 2 ) 这次事件为何被称为希拉里邮件门

这次事件为何被称为希拉里邮件门,转一篇文章:

Did Hillary’s Email Get Ambassador Stevens Killed?



The last Hillary Clinton email dump includes one that gives away the location of U.S. Ambassador Chris Stevens, who was murdered by terrorists in Benghazi. Is she responsible for his death?

The email was sent in 2011 and is one of several State Department emails that went through Clinton’s personal email account and private, non-secure server virtually advertising Stevens’ whereabouts, Breitbart reports. Others that had been previously released revealed that Stevens was moving “from Malta to Benghazi,” advised that he and his “team are in the hotel” and disclosed that he had requested “better security at the hotel” and “better security-related coordination.”

Stevens died on Sept. 11, 2012, during terrorist attacks on U.S. facilities in Benghazi, more than a year after these emails were sent. But the fact that his whereabouts were exposed in emails in 2011 strongly suggests that his movements and location could have also have crossed through Clinton’s private email server days and even hours before he was killed. We haven’t seen any emails that would confirm that, but remember, Clinton deleted 30,000 of them. The public hasn’t seen them. For all we know, she could be hiding multiple emails that told hackers exactly where Stevens was and when.

Clinton’s personal email and private server were far from secure. It was as open and accessible as an office bulletin board. One high-ranking former KGB officer said that “of course” the Russian foreign intelligence service “got it all,” while former Secretary of Defense Robert Gates has said that he thinks there’s a good chance that Russia, China and Iran hacked Clinton’s email server. That means the terrorists who killed Stevens and three other Americans didn’t need to obtain the information themselves. They could have received it from another party that simply wanted to stir up trouble for the U.S.

Though we know that at least 2,000 of the emails on her home-based server held classified material, the full extent to which Clinton’s email arrangement put national — and personal — security at risk is not fully known. We hope some of the fog will be cleared up by Bryan Pagliano, the staffer who set up the server in the Clintons’ New York home in 2009. The Justice Department has granted Pagliano immunity in its criminal probe into the possible mishandling of classified material.

The evidence provided by Pagliano, a political appointee approved by the White House, could severely damage Clinton. It’s safe to say that few if any know more about the set-up than he does. In effect, he knows where the bodies are buried. If he tells investigators where they are who put them there — if he knows that Clinton deleted official State Department emails rather than just personal emails, as she claims, or was ordered to do it himself — then the Clinton camp is in trouble.

Actually, it’s been in deep trouble for some time. Hillary would not have survived as a candidate — and maybe even as a free citizen — this long had she not been a Democrat. The media would have pressured her out of the race and demanded prosecution if she were a Republican. But it’s treated her emails much the way it’s treated the Benghazi scandal: Nothing to see here.

 3 ) 些许感想

就影片内容做一简单分析:
1、结尾呼应开头,表现导演对卡扎菲政权垮台的看法---暴虐政权应该倒台、此次事件属于革命、美国对此次事件并无实质影响、英法是事件发展的主要推动国;2、多次展现工作人员对家人之挂念,凸显美国主流价值观之一--家庭;3、战友相互鼓励,体现另一价值观--友谊;4、片末展现利比亚死亡武装人员的悲惨后面,说明导演的政治立场不算太偏隐;5、外交据点需要美军支援而迟迟未到,导演借此似欲表达美国政府的外交行为还算遵守国际法,至少在2012年的利比亚问题上是如此。此外,导演是否还想批判“职权外的工作不是工作”的消极责任观在涉及切身利益时在美军海外联合行动中会对己方造成某种负面影响。
        观影时,我还注意到以下3点:
1、事件之后,全国深陷混乱,居民面临厄运;2、事件之后,利比亚派系林立,政出多门;3、美国大兵撤离时对当地翻译“阿穆尔”说“得你们国家自己处理这烂摊子了。”据此3点,可认为就整体而言,稳定是发展前提,发展是个人幸福的另一前提,处理事务须有主体意识,即此事结果,无论好坏,皆应始终由我,坚持自主。

 4 ) 不错的影片,基于事实,又略行升华

       关于班加西事件在国内并没有多少视频信息,其中在探索频道的关于外交安全局的纪录片中提到了班加西驻所遭袭的经过,但主要讲了外交安全局(Diplomatic Security,以后简称DS)在事件中的作用(当然因为DS随行人数少,并没有起多大作用)。
     《危机13小时》这部影片其实主要讲述了6名私人军事承包商(Military contractors,以后简称MC)在事件中的行动。MC在国外的任务主要是保护重要目标。在班加西事件中,6名MC的任务便是保护CIA在当地的一个秘密哨所,距离班加西驻所约1英里。其实从整个宏观层面看,这6名MC已经间接或直接参与了军事行动,而且在6名MC从班加西驻所接回伤患返回CIA秘密哨所后的行动(也就是抵抗暴徒入侵的过程)也很类似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纳查夫事件。其实一句话来说这6名MC的行动似乎超出了军事承包商的职责,但是这些主要是政客们和军事观察者的观点,接下来我们主要聊聊这部电影。
      对于军迷来说,观看任何军事题材的电影都是一种享受,从《黑鹰坠落》到《勇者行动》,之所以不说《孤独的幸存者》和《美国狙击手》,是因为后两部电影已经被改动的比较多了,和原著出入比较大。当然了解摩加迪沙之战的朋友也会发现《黑鹰坠落》也不全面写实,但总体上是真实的。
     《危机13小时》的影片叙事风格让我很容易联想到《黑鹰坠落》,但是基于迈克尔 贝的风格,让她的光影效果又很像《变形金刚》,两者的结合似乎减弱了战争片的那种枯燥,让任何观众(主要指非军事爱好者)也能享受影片,看得热血沸腾,所以抛开一切舆论,这是一部值得观赏的战争动作影片。
     从影片的严谨角度讲还是做得很到位,但有几个细节还是有待斟酌,作为一个军事爱好者,我就主要从军事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首先,杰夫在飞机上摘掉戒指这个动作很符合老兵的身份,因为身上佩戴的任何饰物都可能暴露出个人信息和弱点;随后泰罗恩跟随站长进屋时把手机交出来也是一个不错的细节特写;然后是在和当地雇佣兵兵进行武器交易时的一段狙击手眼镜上的汗水,这个细节表现的很好,但是却有一个明显的错误,那就是狙击手的枪管居然伸出了窗外,正常的军狙击手是绝对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方位,把枪伸出窗外在任何时候都是禁忌,这一点导演没注意到很遗憾;再然后就是在班加西驻所交战的场景,DS的几名探员战术撤退时的走位明显错误,穿红格子衬衫的探员居然从MC们的火线前直接跑过去,正确做法是从队友身后撤退一段距离后停下掩护其余队友,呈阶梯式;其次是OZ的夜视仪中弹后,导演没有忘记保持这一夜视仪损坏这一细节;加装了夜视仪的狙击步枪在射击时需要移开头盔上的夜视仪,这一点导演也注意到了;最后是影片的灯光,虽然在电影中坦途和站长都提起过关灯,但是关来关去,院子里还是灯火通明,这一点处置欠妥。以上是本人在观影时注意到的一些细节,提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5 ) 正社员拉的屎,外派来擦


其实最开始,想取得标题是《6人行,不止老友记,还有GRS》。
但幸运的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这个切入点不是我想说的。

现在我坐书桌前,看着河景,码着字,手边还有一杯加冰的可乐。
再想想剧中那要命的13小时,除了感叹自己确实上不了战场,
还想竖个中指,环顾四周,思前想后,这个中指,给自己吧。

【故事是这样说的】

片子的名字叫《危机13小时》。
目测还有很多人没看过,所以我决定有限度剧透。

当然,剧情描述实在是件很无聊的事,但好处是可以增加文字的篇幅,
所以,我努力压制着自己快要喷薄而出的激情,先把经纬描述下。

故事取材于真实事件。
2012年9月11日,另一个911,利比亚班加西,米国的大使馆被袭。
大使身亡。

如果是减字新闻稿,就是上面所述的内容了。

但,其实真正的剧情,还没展开。

在距离大使馆1英里的地方,还有个米国的CIA秘密基地。
里面除了有一群958,211(官方说法是耶鲁,哈佛)毕业的精英在工作之外,
还有6个GRS,我特地去百度了下,GRS是全球应对人员的缩写。
其实,就是6个由保全公司派来的保安。

当然,他们不是一般的保安,出身不是海军陆战队,就是游骑兵。

故事说的,就是当大使馆被袭,米国一筹莫展之际,6个保安挺身而出,不计较通宵工作,不在乎工作范围超合同,不怕牺牲,勇救同胞的故事。

【这是部好片子】

这是部好片子。
看了才知道,原来RPG,不仅仅指角色扮演游戏,还指火箭筒。

这是部好片子。
看了才知道,原来真打起来,不是楚河汉界,你在左,我在右。
我瞄准,你开枪。
而是一个院子里开派对,四面八方全是人。
你不知道谁是敌人,你也不知道谁是友人。

这是部好片子。
最后据守CIA基地,看着敌人冲过来,GRS们不是拿着火力乱扫,而是反复确认,对方手上是否有枪。
有枪才是敌人,才能射击。
不然,会犯法。

这是部好片子。
GRS的一员,在战斗前,导演给了特写,他把自己和孩子的合照揣在怀中。
我就知道他已经预领了烈士的名额。
果然,恐怖分子在反复确认持枪对射不能胜之后,祭出了迫击炮这个大杀器。

事实证明,在昔日2战战场上风光一时的迫击炮,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沉寂。
重大的伤亡,都是它造成的。

之前的那名GRS,在一枚炮弹落下后,只剩半张照片在血火中飞舞。

【但谁在乎】

这是部好片子。
上面说的这些,其实都无关紧要,谁在乎。
我真正想说的,是这6个外派,擦的一手好屁股。

这6个英雄,其实是外派。
对,他们不属于CIA,只是CIA从安保公司雇来的保安。
所以基地的站长,永远看不惯他们。
做什么都是错。
GRS提出的各种建议,都被否决。

因为你们是外派,所以你们没资格提意见,遵照正社员的指示,去做,就是了。

结果,就是当意外发生,需要有人站出来的时候,正社员缩了。
流程,请示,考虑,上报。
我不是不做,只是做了没用而已。

这时候,外派站了出来。
既然只剩我们能去救人,那我们就去救人。
别和我叽歪其他的。

这里有个镜头,大使馆刚遇袭,GRS就获悉,并准备出动。
但CIA的站长,拦住了他们。
“stand down”,“stand down”。
既然你认为这个重要,你倒是说三遍啊。

等到之后,GRS们冲过去,已经晚了。
恐怖分子冲进了大使馆内部,杀了人,纵了火。

之后的CIA基地保卫战,其实可说的点不多。
这是GRS的本职工作,他们冲前面,无可厚非。

但面对一波波打不完的恐怖分子,他们只要求能有空中支援,
甚至都不用说什么精准打击,炮火支援,飞机来个低空掠过,就成。

可没有。
基地的CIA女士都看不下去了,自己打电话给部门经理,要求资源。
部门经理的回答很官方,你要资源?你丫得到授权了吗?
开过项目启动会了吗?
流程没走,我不会给你资源的。

妹子也火了,你问我要授权?我的授权就是,如果你不派飞机来,
那就等着收尸吧,包括我在内。

【摆正位置好同志】

最后一幕,也很有意思。
援军终于来了,飞机也来了。
但因为座位有限,所以,GRS们,被留在了机场,等下一班飞机。

闲着也是闲着,聊聊吧。
CIA的站长会如何?
应该会授勋获奖吧。

那些来了一枪没发的援军会如何?
应该会授勋获奖吧。

我们呢?
我们可以回家。

这一段,我给10分,满分10分。

最后,在码字的全过程中,除了一直在回想影片的各个场景,
还不断在我脑海中回闪的,是部日剧,叫《派遣の品格》,中文叫派遣员的品格。

看完打打杀杀,其实可以看看这部剧。虽说是老片子,但那时的篠原涼子,真的很好看啊。

最后的最后,我绝对没有歧视,鄙视,轻视正社员的意思。
我尊重,尊敬,尊爱各类客户。

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6 ) 你本不该出现在那里

原来事件过去都要4年了,还记得当时看到新闻的时候。
长达2个多小时的电影看完竟不觉得冗余,也许正体现了这个电影不俗的水平。

前有一众电影曾反应或反思美国士兵在中东的境况,包括The Hurt Locker, Zero Dark Thirty, Argo, Lone Survivor, American Sniper。但这是一个不同于其他的战争片,没错,大使都被袭击了,虽然那不是正式的大使馆,但这就是突如其来的战争。
这是美式的爱国主义,但又不那么爱国主义,片中对官僚主义的暗讽比比皆是,从自信的大使到CIA长官再到背后那个一直没有露正面的美国政府,他们说着严肃正经又冠冕堂皇的话,而真正历险的是士兵个人。
你本不该出现在那里。
在历史和地区的焦点上,身为士兵的无奈。没有一个人有责任去营救大使,但还是去了。因为不能眼睁睁看着有人去死。那一刻是个人心中的信仰和准则,而不是国家利益。
其实每一个士兵都一样,包括对面的。或许他们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这一场,开火了,就要打,至少为了生存和信仰。这是每一个人的战争。
等黑夜过去,弹片烟花般散落,清晨的阳光下,总有人为你哭泣。
你本不该出现在那里。可是你已经在了。
All the gods, all the heavens, all the hells are within you.

Flag也立了不少,真的煽情起来也并没有太大效果,反倒是和开车的妈妈打电话一段很有趣,小孩子的吵闹特别具有反差感。士兵是真实的人,他们背后是国家,其实是每一个家。

电影在人物塑造上比较突出,每一个都鲜明锋利。男主一眼就认出了是血战太平洋中的帅哥,能从太平洋胜利而归,可惜这次没有从班加西全身而退。民众的刻画也颇有意思,隔壁子弹横飞,我还是要看美式足球,民主更多是有心人的口号,大众更关心的是实在的生活。

摄影不禁让人想起提名了奥斯卡的Sicario,虽然连贯性差些,但对于城市和对战场景的展现很棒,体现了类似的冷峻凄美的质感。音效看看导演是谁就有数了,而配乐来自Hans Zimmer大师(的工作室)。

 短评

两波攻势看的直接高潮 有黑鹰坠落既视感

2分钟前
  • ゛`修羅;
  • 力荐

三星半,枪战片拍出了丧尸围城的感觉,前半段太啰嗦,后三分之二非常过瘾好看,没什么野心的爽片。“我在想我的女孩儿们,想着她们如何评价我:他死在了他不该死的地方,一场他不理解的战斗中,在一个对他一点儿意义都没有的国家。”

5分钟前
  • 雪后林中有鹿
  • 推荐

舔屏看老公(之一)Krasinski达成:)没有说得那么无聊或冗长,也不算流水线出来的英雄大片吧(海报太有误导性)?角色魅力/人物形象/真实感有大加分,Pablo也演得真好(有一场戏太棒)!对班加西事件很有兴趣了解,这片也算是帮助开了头吧,扣除有些桥段略显滥俗,总的来说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

9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非常直白完整纯粹的一部战争片。节奏,摄影,剪辑,演技,音乐,都非常到位。不断发生的冲突场景包括战争都拍得非常记实紧凑。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评论或者立场。实打实的讲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枪战过瘾”!

11分钟前
  • Jean
  • 力荐

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够含蓄,有些镜头有些很尬的主旋律台词不应该出现,应该用行动代替或是暗示,

13分钟前
  • DrMatthew
  • 力荐

想起黑鹰坠落。开始我觉得在这样的情色片里进行角色塑造非常鸡肋,看着很尴尬,不过看完觉得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真实事件改编。且后续令人窒息的车轮战和密集的砰砰砰,顿时让人忘了一切俗套。像动作游戏一样过瘾,然而越游戏,越沉重,越嘲讽。这才是卖拷贝的正常发挥。

18分钟前
  • Rebel Scum
  • 推荐

那些武装分子死后,家人前来纷纷认领尸体,掩面而泣的这一段视角很少见。

21分钟前
  • 高尔吉亚
  • 推荐

如果拿卖拷贝跟昆汀比,就能知道循规蹈矩毫无新意的电影学院好学生和鬼才的区别。导演太自恋了,觉得自己拍的都牛逼,一秒也舍不得减。三个小时闷死了。剪成一个半小时能多给一星。

23分钟前
  • 反正要换随便啦
  • 较差

给2星的人有些过分了。如果黑鹰坠落给5星,这个给4星不过分。

24分钟前
  • 一团团
  • 推荐

真事改编,不是单纯一味的讲述英雄主义。很棒。

29分钟前
  • 海鲜高汤面
  • 推荐

最后穆斯林女人去地里找自己的男人,哭天喊地的样子。真是可怜。

30分钟前
  • Mateo DIaz
  • 推荐

卖拷贝终于拍了部自己的黑鹰坠落,熟悉的镜头语言和流光四溢的爆炸。故事单薄老套,紧张气氛堆砌远不如Sicario. 对事件本身缺乏反思力度,冲突点是典型的下级抗命。但是爆炸和枪战真的很爽。

33分钟前
  • 查克同志
  • 推荐

看得我。。。脸盲症患者请绕道,真是分不清谁是谁,一群男人在打CS,唯一的美女还像白痴一样,男人们穿得一样,大部分都是满脸胡子,脏兮兮的也看不清轮廓,一会哪个伤了,一会哪个死了,到底谁跟谁??

36分钟前
  • 阳光清清
  • 还行

干净利落的美式主旋律,一晚上的困兽之斗,真的好久没有看到这么纯粹的战争动作片了,给卖拷贝大师点赞!

38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利比亚义和团事件,战斗的理由比《黑鹰坠落》还莫名其妙。搞倒卡扎菲,美国人还觉得自己挺无辜,浑水未必能摸到鱼。迈克尔•贝确实是大师级烟火大师,炮弹主视角玩的漂亮。

42分钟前
  • daangel
  • 还行

卖拷贝烟火大师no.1啊!抛开偶像套路,跟黑鹰坠落有一拼。绝对意义上的导演个人秀,无论镜头调度,色调连音乐都太有个人色彩了!40分钟之后切入正题烟火秀上演,突突突通通通,男性荷尔蒙爆棚肾上腺素喷勃。but主观镜头有点儿过文戏煽情略多……ps,兔子那个我乐了

47分钟前
  • 安蓝·怪伯爵𓆝𓆟𓆜
  • 推荐

这片对于卖拷贝来说堪称救赎

50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推荐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其实卖拷贝也有一颗拍“黑鹰坠落”的心。放在他近年的烂片中算是一股清流了,可惜还是太长,而且我受不了一群人CS从晚上打到天亮...

53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超级真实 突突突突的很爽 熬过前半小时就超级精彩,没有过分渲染英雄主义,让人感叹战争的残酷。

58分钟前
  • Lilyace
  • 力荐

确实称得上黑鹰坠落之后最精彩的军事题材电影,比孤独的幸存者、刺杀本拉登等等都好看

1小时前
  • 原教旨托利党人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