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邦德

记录片美国2017

主演:约什·劳森,Kassandra Clementi,Landon Ashworth,乔治·拉扎贝

导演:Josh Greenbaum

播放地址

 剧照

成为邦德 剧照 NO.1成为邦德 剧照 NO.2成为邦德 剧照 NO.3成为邦德 剧照 NO.4成为邦德 剧照 NO.5成为邦德 剧照 NO.6
更新时间:2024-05-24 12:30

详细剧情

  The stranger-than-fiction true story of George Lazenby, a poor Australian car mechanic who, through an unbelievable set of circumstances, landed the role of James Bond in 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 (1969), despite having never acted a day in his life. Then after being offered the next seven Bond films and a $1 million signing bonus, he turned it all down...

 长篇影评

 1 ) 乔治拉赞贝----一个只扮演了一次银幕上邦德的演员

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纪录片表现形式

有趣幽默而又生动,故事真实成分有几高,就当是一个故事片来看待吧

我们总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我们每天走在路上,挤着公车,搭着公司的电梯

我们所碰到的每一个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成为邦德》成功地做出了平易近人的姿态,以旁白的形式,配合Josh Lawson生动的表演

让我们来了解并且走进了这位 当年银幕上唯一一个只扮演了一次邦德的演员 乔治拉赞贝 先生 的生活

最大的感触还是结尾

看看着看着竟然感动地鼻子酸酸的,乔治拉赞贝说的:“当你遇到事与愿违的事情的时候,要勇于反抗,并留下你自己人生的故事。”做最真实的自己,让别人说去。这是需要多大的勇气。老爷子说起当年的自己,曾经错过的爱情黯然泪下,离开邦德后 人生的起起伏伏 依然唏嘘 。但是拉赞贝先生从未后悔过。“我想过我自己的生活”“她教会了我什么是爱”

“人们很难理解我的做法,但以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过自己最想要的日子,你会觉得人生更加充实”

“你能做的最好事情就是认识你自己 感受你自己 做好你自己”

”YEAH,i may not be great,but i am an original.“

8.0 平凡而又血脉喷张的 励志讲话.赞

 2 ) 比邦德还传奇的人生:修理工的完美逆袭与超级大反转

在观众的印象中,风靡全球的英国谍战片007系列,无论是第一任肖恩·康纳利,还是后来的罗杰·摩尔,、皮尔斯·布鲁斯南、丹尼尔·克雷格,都是成名男星。

如果说,一个无名小卒、推销员、廉价广告的男模、机修工,一文不名、一无所有,毫无演艺经验,瞒天过海,过五关斩六将,出演无数大牌都无比渴望的007,你肯定会笑掉大牙:编,继续编,比007还会编!

现实永远高于艺术,007都编不出来的传奇,在现实中居然真的发生了,他就是第二任007乔治·拉扎贝。

纪录片《成为邦德》 (2017)讲述了拉扎贝的传奇,搞笑而又温馨。

人类总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要不射上天的火箭怎么收得回来?

影片前半部分围绕拉扎贝的搞怪、艳遇、工作展开:儿时多病的拉扎贝,术后只有一个肾脏,医生断言他活不到13岁,推销员、机修工、男模,一路走来,日子不好也不赖……

后半部分异军突起。你没红过你不懂:因主演6部007红遍全球的苏格兰大帅哥肖恩·康纳利,民族自豪感极强,对缺乏内涵的谍战片和007这个英格兰英雄一直不以为然,1971年功成名就的他,宣布不再出演邦德。

问题来了,谁是下一个邦德?

邦德,战场、赌场、情场战无不胜,男人都想成为的邦德,要嫉妒谁就照照镜子的邦德,詹姆斯·邦德——

男模经纪人建议29岁的拉扎贝应聘:你非常自信,甚至有点骄傲,简直就是邦德化身。

去就去吧,无产者除了锁链,还能失去什么?

连演员工会会员都不是,想演007,这人脑子有病吧?拉扎贝直接被前台轰了出去。

天无绝人之路。先找肖恩·康纳利的理发师修剪了一个007发型,跑到肖恩·康纳利的裁缝那里偷了一套西装,之后硬闯选角导演的办公室,靠在门框上,摆出007的招牌破事,手腕上的劳力士直接闪瞎了导演的钛合金狗眼:

剧照

“听说你在找新的詹姆斯·邦德?”

你的人生经历是什么?演过什么电影?此前在哪工作?

拉扎贝不但自信,而且聪明。所到之处都是你无法立刻查证的:中国、匈牙利、俄罗斯,哦,还有乌克兰…

选角导演没想到,007制片人哈利也没想到,英国演员工会最出色的非会员、邦德味十足的拉扎贝,唯一的“表演”经历就是推销汽车。

导演彼特从外景地赶回来面试,拉扎贝再也装不下去了,只好实话实说:

“我这辈子就没在摄影机前演过戏,但我推销过汽车……”

彼特也是个奇葩,先是目瞪口呆,继而爆笑如雷:“知道吗,你耍了我认识的两个最无情的混蛋!我保你成为下一任詹姆斯·邦德。”

查清拉扎贝的背景,哈利火冒三丈,直接要他滚蛋。

彼特异常强硬,坚持试镜后再说。他喜欢拉扎贝异想天开、敢想敢干的气质。

没想到,拉扎贝骑马、游泳都是好手,打戏因为太卖力,把特技演员打得倒地抽搐,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的制片人顿时心花怒放……

拉扎贝沉稳、儒雅,对男性也极具杀伤力。片方送去一位小姐姐,看他是不是同性恋(这在当时是大忌)。对于15岁就初尝禁果的拉扎贝来说,这简直就是一道送分题。

《成为邦德》实在太有意思了。除了情景再现有一些儿童不宜,可以说妙趣横生,非常励志。

修理工、推销员最终担纲主演《007之女王密使》 ,媒体惊呼:

“天啦,天生的詹姆斯·邦德!”

记者蜂拥而至,拉扎贝变身超级巨星,定妆照登上美国《生活》等主流杂志的封面,成为各大电视台访谈节目的宠儿,红遍全球。

拍电影很好玩,根据剧情,安吉拉·斯库拉扮演的角色要把手伸到桌下,用口红将房间号码写在邦德的腿上。拉扎贝搞怪依旧,让道具师把一根加热过的德国大香肠放在邦德大腿的内侧,用苏格兰裙子遮掩。

剧照

拍摄时,安吉拉·斯库拉摸到了香肠,但却若无其事地完成了这场戏!

剧组当时就震惊了:邦女郎的素质这么高?!

安吉拉·斯库拉悄悄提醒邦德:你没穿裤子。

拉扎贝暴得大名,现实生活也酷似007,私人飞机,美女环绕,出席派对都是大把的钞票……我们请来了邦德,对,詹姆斯·邦德。

《007之女王密使》票房极佳,片方拿出百万美元(当时是天文数字),想跟拉扎贝签约再拍6部007,刚刚站上人生巅峰的拉扎贝,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拒绝签约!

只能说,没红过的都不懂……

拉扎贝后来成了一个梗,如果你中了彩票大奖,但又莫名其妙地放弃领奖,人们会说,瞧,又是一个拉扎贝!

回首往事,拉扎贝后悔吗?

说不后悔是假的,成功来得太突然,拉扎贝承认自己有些晕头转向:那么多真金白银,那么多美女……再演几部007又何妨!

但他也有不后悔的地方:遇到不合心意的事,我就要反抗。

天生骄傲,此生无憾:婚姻美满,儿女成群,房地产事业风生水起,还演了一回邦德,詹姆斯·邦德!

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3 ) 看过很多007,却还不认识这位邦德

《成为邦德》(2017)

人人都爱007,复仇者联盟之前,这是全世界最卖座的IP。六位扮演者里有三位爵士,第一任邦德70岁时还能被评为世界上最性感的男人。

邦德的扮演者只有两种情况:一、参演前众望所归.二、参演前没人看好,但上映后就众望所归。

除了乔治·拉赞贝。

成为邦德,意味着名利双收、站在贝弗利山顶端,俯瞰芸芸众生。

除了乔治·拉赞贝。

没人能拒绝邦德的魅力,包括邦德自己,首任邦德卸任时放话:演邦德?NEVER!于是12年后,两鬓斑白的康纳利演了Never Say Never Again!

邦德?我再也不演了!真香!

没人能只演一次007。

除了乔治·拉赞贝。

(也许还有大卫尼文)

《铁金刚大破皇家夜总会》

大卫·尼文爵士在007外传《皇家夜总会》里也演了邦德,没错,《皇家赌场》也是这个故事

那,没人能在正传里只演一次007,除了乔治·拉赞贝!

拉赞贝,乔治·拉赞贝!

那么乔治·拉赞贝究竟是何许人也?这就是《成为邦德》这部电影的故事。

一个只有一个肾脏的男孩、一个中学肄业的混混、一个油嘴滑舌的推销员、一个左右逢源的男模、一个情场翻波的浪子、一个一鸣惊人的巨星、一个放荡不羁的嬉皮士、一个自毁前程的年轻人、一个自称从不后悔的老者。

这些都是乔治·拉赞贝的不同侧面,一起组成了这颗影坛流星。

晚年的拉赞贝

影片的形式比较有趣,由晚年的拉赞贝本人出境,亲自担任旁白,再由演员演绎当年的情境。说虚构吧,有本尊来背书;说是纪录片呢,有些情节又过于抓马。也许你会说,没准儿乔治本人就这么传奇?

也许吧,毕竟历史都是胜利者写的。或者是活得久的人写的。

伊恩·弗莱明

1952年,英国退役情报员伊恩·弗莱明随手写了一本谍战小说,没想到,一年后,一经出版,这部被他成为“枯燥又畸形的作品”火了!这就是第一部007小说!

弗莱明心目中的007是加里·格兰特。毕竟连加里格兰特都说“人人都想成为加里格兰特,包括我自己。”但加里格兰特觉得自己太老了,最多只能演一部,干脆不演。

60年代的格兰特已经老了

最后花落肖恩·康纳利,经过康纳利几年的演绎,007已经成为当时最炽手可热的角色。好莱坞也出现了众多跟风作品,像《好莱坞往事》中沙朗·塔特出演的那部《超级情报员麦汉4》就是仿作之一。

《超级情报员麦汉4》(1969),这个系列都是007 的仿作

但康纳利就是不想演了,不是钱的事,反正这个苏格兰人就是不想演英格兰人了。

想演的人太多了!谁会跟名利双收过不去呢?想想最近罗伯特·帕丁森当上蝙蝠侠有多难?007可不用把脸藏在斗篷里。

无数明星表达了意向,其中包括后来的第三任邦德罗杰·摩尔,但谁也想不到一个澳大利亚的推销员笑到了最后。

这就说到了我们的主角乔治·拉赞贝。乔治中学肄业后干起了修车,有一天他突然顿悟“我应该在车里,不应在车底”,于是穿上西装改行销售,摇身变成了金牌推销员。

他确实是金牌推销员,而推销出去最好的产品就是他自己。

卖车时被星探发现、拍照登上杂志封面、拍广告火遍欧洲、靠嘴炮就赢来成为邦德的机会。

《女王密使》预告海报里邦德的脸被挡住,卖起关子

作为仅此一次的邦德,很多人并没有看过这部1969年的《女王密使》,并且想当然的认为,一定是太失败,所以连邦德也被炒了。

殊不知,恰恰相反!影片一经上映就票房大卖,还成了当年的票房冠军。非但赚钱,口碑也好评如潮。

作为再造邦德的英雄,乔治·拉赞贝成了最炽手可热的红人。参考一下《泰坦尼克号》上映后的小李、《变形金刚》后的希亚·拉博夫、《阿凡达》后的萨姆·沃辛顿,对着镜头挥手,就能收获全世界的掌声。

但是,他膨胀了!

老板递上100万美金,和6部系列电影的合同。只要签一个字,他可能就是下一个肖恩·康纳利。

老板给了他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

但他拒绝了。

他说自己放荡不羁爱自由,不想被一纸合同束缚。

但真正的理由是当时新旧好莱坞交替,最潮的嬉皮士,恰恰站在代表雅痞的邦德的对立面。他觉得邦德过时了。

经纪人对他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片赚了500万,你只要6个星期拍两部电影,就能赚100万,何必去签卖身契。

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只有一个问题,他不是伊斯特伍德。

乔治·拉赞贝信了朋友,拒绝了老板,成了笑话。

不但是笑话,还是空前绝后的笑话!

他的名字不再是名字,而是成了一个形容词、一个梗。

如果你拒绝了一个全世界最好的机会——唉,你可太乔治·拉赞贝了!

但乔治带着新片的热度,还处在自带流量的阶段——嬉皮士造型出席首映式、在谈话节目自爆猛料,他现身的地方充满笑脸,聚光灯下,他不会去想,这究竟是赞赏还是嘲笑?

不过他很快就有时间去想了,毕竟观众爱的只是邦德,而不是拉赞贝,当下一任邦德赢得鲜花和掌声时,谁还会关心那个自以为是的澳大利亚人呢?

罗杰·摩尔的幽默邦德深受欢迎

70年代,嬉皮士电影确实火过一阵,但007依然流行,还在继任者罗杰·摩尔的手下发扬光大。邦德熬过了冷战、熬死了苏联,在21世纪还护驾女王出席奥运会,依然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特工。但乔治·拉赞贝,这个拒绝邦德的男人,早已被忘记了。

讽刺的是,拉赞贝拒绝了正版邦德,却顶着邦德的头衔去了香港拍戏。

《铁金刚大破紫阳观》(1974)

海报上写着”铁金刚“(邦德的港译),这位”国际巨星“在远东却连男一也演不上。

被王羽锁喉的时候,会不会想起当年身为”女王密使“的荣光呢?

《直捣黄龙》(1975)

不过他在香港还有一次机会,如日中天的李小龙邀请他拍戏,如果成行,虽然不能成为下一个肖恩·康纳利,但没准也是下一个罗理士。但遗憾的是,没等到这次合作,李小龙就去世了。

罗理士的眼泪能治癌症,可惜他从来不哭

再往后,乔治·拉赞贝的星途一直不振,最著名的电影居然90年代在欧洲拍的几部《艾曼纽》。

《艾曼纽的复仇》(1993)英雄迟暮,只能去欧洲拍肉片

当然了,虽然影坛上的成就有所缺憾,但拉赞贝后来经商,也实现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远比这个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更风光。但我还是会为他感到遗憾,因为类比的对象是肖恩·康纳利,毕竟,他也曾经是那个成为邦德的男人。

乔治·拉赞贝的一生,喝最烈的酒、蹦最野的迪、泡最美的姑娘、演最著名的角色、拿最贵的片酬、栽最惨的跟头、当最大的笑话。

攀上人生巅峰,再亲自跳下来。

人生只有一次,为啥不过得任性一点?

也许有遗憾,但谁没有呢?

 4 ) 急功近利,黄粱一梦

《成为邦德》观后感

像纪录片一样,故事紧凑、幽默,是练习英语听力的好材料。

影片最后想传达的信息就是:做自己想做,过无悔人生。

但感觉这其实并非作者所愿。主人公觉得自己随时会不久于人世,一直都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地游戏人生,所以从没想过要为未来去努力地打点基础,基本上就是浑浑噩噩的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但造化弄人,让他时来运转,轻松地做了名还算很成功的模特,从此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即使受到上天的厚爱,仍然抱着过把瘾就死的态度继续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什么道德与法制,真爱与永恒都如腹背之毛,无足轻重。

成为万众瞩目,众星捧月的明星之后,还一如既往地骄奢淫逸,不思进取,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被来得太容易的幸福冲昏了头脑,利令智昏地做出了错误的判断。在150万英镑的现金和似锦的前程面前,正常人即使不要钱,也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他却贪心不足,目光短浅。对比赚得比他还多的伊斯特伍德时(对比两人现在在事业上的差距和对电影事业的贡献并非一个运气可以解释的),得意忘形地想以退为进,像之前屡次得手一样逼老板就范,可惜智商捉急,又刚愎自用,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作者智商情商都不够,最后有如此境遇也在情理之中。其实还不如自始至终都没有如此奢华过。常言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可惜两点作者都没做到。

才疏学浅却急功近利,到头来不过是黄粱一梦。人贵有自知之明,吾辈当谨记之。

 5 ) 名场面

乔治·拉赞贝:我是整个大厅里唯一一个没有拿到毕业证的。我想:算了,耶稣也没有高中毕业证啊。我是说我知道自己肯定当不了公务员、律师、医生,或者任何对学历有要求的地方。这挺尴尬的,因为我并不在乎这个证,但没得到证书这件事,依然伤透了我的心。 乔治·拉赞贝:我希望他们知道,当遇到违背你意愿的事情时,你要敢于反抗,并留下你自己的故事。

 6 ) 一些惊喜,一些质疑(并考古了下六任邦德继/退任原因)

本文首发于豆瓣,后经本人部分修改后发于“热衷谋杀的食指君”公众号


写这篇文的主要原因是看到不少人觉得这部传记片相当励志,拉赞贝真的很不容易云云,我承认这部影片确实挺超出我的预期的,但也有一些与一直以来流传的大众说法大相径庭之处,而这恰好出现在影片引导观众情感走向的地方。仅在此写出这些精彩与困惑之处,供大家参考。如有错误或不妥之处,也欢迎各位指出讨论 我所有质疑内容基本都出自《Everything Or Nothing》这部纪录片中采访拉赞贝的部分,都是他亲口所说,并非空穴来风 顺便附上这段时间考古的有关六任邦德继/退任原因,不得不说:能当上邦德真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一些惊喜 不要说普通影迷,就算在邦德粉里面,拉赞贝也绝对是存在感最低的一位:演的最少不说,非演员出身的身份也使得他不能像道尔顿一样靠其他影视作品为人所知。但这几年一向闷声的拉赞贝竟大有“发大财”之势:出席温莎007蜡像首展活动、参加007小型车展、直到这部悄没声儿上映的自传电影

温莎蜡像馆的活动,印象中本尊只有拉赞贝来了?

对于模特之前的那段故事我真的表示震惊,但这段经历完美的解释了为什么是他敢偷拿老肖的西服、闯入选角导演室、口若悬河编了半天还面不改色心不跳,毕竟对于一个六岁偷车开、初中空手套美女、月销30辆车的金牌销售员来说,这一切恐怕真的算不上什么 另一个让我震惊的是您怎么这么浪???车震3p嗑药裸体上街跟剧组所有姑娘上床……我觉得说是老流氓都不过分吧(当然也可能是我太保守了,没准歪果仁觉得还好还好)可他偏偏演的是位最深情的邦德,正如这位澳洲浪子也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一些质疑 正如开头所讲,我的质疑——或者斗胆一下,邦德粉们的质疑——全部是影片结尾情感归结部分,也就是拉赞贝“为何不再演邦德”。传记中,拉赞贝暗示的原因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工作”,并说演《女王密使》时根本没签合同,是后期哈里(007系列的总制片人之一)让他补签合同,而合同中顺便写道让他再多演几部,“留胡子”也是一种被动原因:不想被公众认出,顺便有些赌气 但在《Everything Or Nothing》中,拉赞贝将退任原因归结于当时兴起的嬉皮士热潮,并提到当时卡罗琳电台创始人Ronan O'Reilly(《海盗电台》的原型)私下跟他聊“不要再演了,邦德会限制你的戏路,趁早退出吧”,而留大胡子也是出于他觉得“人人都去看《逍遥骑士》,街上少有年轻小伙子还留着短发”故意这样去出席首映礼,顺便暗示:我不想演了,我要毁约(注意是毁约)至于毁约后的经济危机,拉赞贝在此传记中更是只字未提 同时作为一部演绎+史料并存的传记电影,在“汽车推销员”“上司建议我去演邦德”这些之前不为大众所知的细节方面,都有不少当年的采访影像资料出现佐证,但惟独结尾那段“访谈”是以完全演绎的形式呈现,这也加重了我的困惑:如此重要的结尾升华部分,为何不以更有说服力的形式呈现呢? 以及传记里把哈里塑造的有点太偏反了……不拘小节光脚可能会有,但签合同那段一股金钱主义的样子有点过了…… 【考古彩蛋】成为邦德哪有那么容易啊! 1 初代邦德肖恩康纳利

成为邦德: 出生于苏格兰的肖恩在成为邦德之前也曾是模特,但与拉赞贝毫无表演经验不同,早在1958年肖恩便与当年大红特红的女影星拉娜•特纳共同合作了《春梦留痕》(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 ),《最长的一天》中的龙套也令人印象深刻。虽然制片方看好肖恩,但007之父伊恩弗莱明却非常反对,认为这位苏格兰演员缺乏邦德身上的绅士气质。弗莱明非常看好加里格兰特,但当时五十多岁的格兰特觉得自己的年龄最多只能演一部。最终,经过了一系列的绅士礼仪课之后,1962年肖恩康纳利成为首任邦德 退任: 肖恩一直非常反感大家称他为“詹姆斯邦德”,不光是害怕被定型,更主要的是他觉得自己一个苏格兰人怎么能老演你们英格兰人呢?(一脸反像)加上在《雷霆谷》拍摄过程中与制片发生了不愉快,合同一完成肖恩马上离开去和西德尼吕美特合作了大量作品,总之就是造型越不像邦德越好…… 《女王密使》之后,制片(花了大量银子)请肖恩来救场,当然肖恩把这些钱都投入到了苏格兰独立运动中…… 至于83年为啥会参演007外传《巡弋飞弹》……理由参上 2 一次性邦德乔治拉赞贝

成为邦德: 就像影片里说的,拿着肖恩的西服闯了进去,因为假话编的太好了不当演员简直亏了于是乔治拉赞贝成为了第二任邦德 退任: 请各位自行判断 不过在退任之后,拉赞贝去香港拍了一系列影片,差点就能和李小龙合作了 83年CBS决定重启《大叔局特工》(就是2015年盖导拉着卡维尔和艾米锤拍的腐片《秘密特工》的电视剧原版),因为《大叔局特工》最初的创意也来自伊恩弗莱明,于是CBS打算安排个半路出手相助的“007”,找的就是拉赞贝,一位自称“JB”的特工 3 演邦德上瘾的罗杰摩尔

成为邦德: 摩尔最终成为邦德这件事真的可以说是……可算轮上了…… 从54年《魂断巴黎》(The Last Time I Saw Paris)里与伊丽莎白泰勒的情感戏到56年同样与特纳合作的《深宫绮梦》(Diane)再到包括一集希区柯克探案集在内的好几部电视剧,可以说摩尔是第一任邦德的最佳人选之一,土生土长伦敦人的身份也让弗莱明非常高兴,然而摩尔后来去演电视剧《侠探西蒙》(The Saint)了,一演就是7年……摘录下62年的一段采访: 主持人:你为什么要演《侠探西蒙》呢? 摩尔:因为肖恩都去演007了啊! (当然是开玩笑,他自己本身也特想演Simon Templar 这个角色,甚至打算自己买下版权的) 忙活完《侠探西蒙》摩尔就说不打算演电视剧了(感觉基本就是等着当第二任邦德了)但这个时期摩尔的一位超好的朋友、英国制片人Lew Grade请他再拍一部英美合资电视剧,当时正值美国打压英国电视节目,制片人的意思是“这事完全是为了女王(“The country needs the money.Think of your Queen”)”加上私交实在太好了就同意了(也有说法是支票太大了)于是就有了这部跟托尼•柯蒂斯合作的《纨绔双侠》(The Persuaders!),拉赞贝也就借机成为了第二任邦德 但至于选角导演当年有没有说过这句话……我是一百个不信

当然Lew也是很够意思的,美方跟柯蒂斯签的五年合同,摩尔根本没签合同,Lew私下给了他一季的片酬(据说拍摄期间摩尔把家都搬到松林制片厂旁边了……是有多着急……)好在该剧虽然在欧洲反响甚好但在美国不咋样,于是一季以后就不拍了,正好拉赞贝也不干了 1973年,排了这么多年队的罗杰摩尔终于成为了第三任邦德 退任: 第一次合同是拍到《最高机密》的,当时大概进行了如下对话: 制片:还拍吗? 摩尔:不拍了吧 制片:真的吗? 摩尔:……嗯……拍拍拍 (请注意拍《最高机密》时摩尔已经54岁了) 于是又签了两部合约…… 在《雷霆杀机》的拍摄过程中,摩尔(58岁)无意中了解到邦女郎MayDay的妈妈年纪都比自己小………… 不演了不演了,这回打死都不演了 另附小道消息:据说摩尔退任后【推举自己的儿子】演第四任邦德……但我只在国内网站(某度)上看过这条消息,外网没见到过所以可信度应该不高…… 4 文青邦德提摩西道尔顿

成为邦德:论演技道尔顿绝对是碾压众人:他可是演莎剧出身的!但是道尔顿本人倒不怎么着急:早在第二任邦德竞选期间就有不少人看好他,但他觉得自己太年轻了(拉赞贝:???)于是当自己终于足够老的时候(?),提摩西道尔顿毫无悬念的成为了第四任邦德 退任:现在老说“克雷格赋予邦德人性”其实第一个干这件事的是道尔顿。道尔顿一直觉得特工是活在鲜血而不是鲜花里的,但80年代的观众显然还没准备好接受这样的一个邦德(毕竟前任摩尔已经把娱乐性发挥到极致了,突然这么一下子确实……)看着惨淡的票房,两部合约完成后道尔顿自然而然离开了 当然他自己也没怎么当回事,挺开心自己没被定型,说后来有一次在路上看见007系列的大广告牌只有肖恩摩尔布鲁斯南三个人没有自己感觉特别开心 5 跟邦德满是缘分的皮尔斯布鲁斯南

成为邦德: 我总觉得布鲁斯南能演邦德跟钦点的差不多……他说自己小时候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金手指》,从此他立志要当演员;学生时期参加007相关活动现场跟摩尔要的签名;第一任妻子就是《最高机密》里的邦女郎!(缘,妙不可言)虽然当时他签了《斯蒂尔传奇》(Remington Steele),但公司MTM破产了……布鲁斯南开开心心的去准备演邦德,西服定妆照都拍好了发布会都开了,但根据《斯蒂尔传奇》合同中所写,MTM有60天时间转售该剧,结果最后关头被NBC买了……于是等了一任以后,皮尔斯布鲁斯南理所应当成了第五任邦德 Ps.布鲁斯南曾很痛心的表示:看着到处贴着“提摩西•道尔顿是新任邦德”的广告牌时,我感觉命运在跟我开玩笑…… 退任: 据《Everything Or Nothing》里布鲁斯南所说,他应该是退任退的“最没尊严”的一位,别人都是“我不想演了”,只有他是某天接到了个电话说:你不用演了 说白了,只有他是【被】辞退的…… 当然当年也流行过另一种说法,昆汀塔伦蒂诺很想指导《皇家赌场》,但他点名必须要布鲁斯南主演,可布鲁斯南觉得自己“太老了”(演《择日而亡》时49岁)不能再演了 (摩尔:………………………) 6 争议最大的邦德丹尼尔克雷格

成为邦德: 克雷格的上任很好的证明:谁演邦德是我大EON说的算的 可以说当时除了总制片人、EON现任大当家芭芭拉以外谁都不看好克雷格,因为外貌差太多:个子太矮头发太金(原著确实有写邦德是黑发)毕竟其他五位身高都是185+,但“第一位金发邦德”这点有待商榷,因为摩尔也不是黑发,是稍微偏深的沙黄色(这里引用了BBC一档节目里的说法,因为这发色真的……007时期发色是金偏棕甚至偏黑,但在《纨绔双侠》里是真真的金……)甚至有粉丝创建了“克雷格不是邦德”的网站表示反对(真的有,我上去过,俄国粉丝干的……)但毕竟版权是我EON的,芭芭拉一拍板,丹尼尔•克雷格就是第六任邦德 退任: 鉴于克雷格好不容易说自己会出演BOND25这里先就不讨论这个问题了,但我觉得基本上就是怕被定型,加上这几年各路特工片雄起,007的日子也确实不好过啊……离开也能理解

感谢各位听我瞎侃,但作为摩尔叔的死忠粉,本片一个镜头都没给就算了,居然还指名道姓调侃……棺材板真的要按不住了(大雾)

 短评

做自己啊

10分钟前
  • 也许明天
  • 推荐

一個自由的靈魂

15分钟前
  • 逢步必顶
  • 推荐

拍得挺好看的纪录片,拉赞贝的爱情故事挺有意思。他演007可能也只是想让前女友看到自己的成功,而不再演007除了那些说出来的原因,是否觉得演员的生活过于放纵?不知道影片中是否有自我粉饰的成分,一个汽车推销员能做到这一步,的确也难能可贵了。

17分钟前
  • 天D行者
  • 推荐

不知道说什么 但有什么打动我。

21分钟前
  • lachii
  • 力荐

真好看。最好的自己并不是成为别人,是成为自己故事里的自己。你看着这个男人进入了““成功男人”的模板,结果,丫不玩了。

22分钟前
  • 响指
  • 力荐

好看!最羡慕他身体好!

24分钟前
  • 宋淼
  • 力荐

JUST DO IT$

29分钟前
  • 空语因明
  • 推荐

Your story or Bond’s story? 乔治拉赞贝选择了前者,他和道尔顿是迄今为止唯一这样选的人,他们俩也是公认史上最烂的007,你怎么能因为一个人拍完一两部就不想在演007就说他演的烂呢,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角色太烂所以不想演了而不是因为他们演的太烂所以片方不让他们演了,很多观众就是这么的脑残和缺失判断力。另外,也证明无论是谁,只要你演一个角色足够长,就会获得观众的认可。你看克雷格当年受到了多少负面评价,如今摇身一变成为最好的007了,你说说。

31分钟前
  • 不良嗜好
  • 推荐

身为15年007粉丝看完久久不能平静,以为是普通传记片却被这种特殊表现形式震撼到,当然,最终感动的还是乔治本人,在明星制光芒下敢于反抗后被戏说了多年~怪不得前两年奥斯卡要聚齐六个邦德时有人拒绝,现在想想应该就是他了吧,《女王密使》虽然历史评价一般但却影响了诺兰等一众英国导演,推荐

32分钟前
  • 看此处有猫咪
  • 力荐

这种真人访谈加演员再现的模式,总有种真假掺半的感觉

33分钟前
  • 苗斑
  • 还行

可能是今年最喜欢的电影之一。用了萌萌的Josh Lawson来演绎George Lazenby“戏剧性”的一生。我一开始本以为这是一个演员生涯的悲喜剧,但却发现并不是。在George看来,他永远做着对的选择、选了喜欢的工作、拥有幸福的家庭还能有着这样的心态笑看人生最“风光”的岁月。这一点,已经让他足够伟大了。

38分钟前
  • 基瑞尔
  • 推荐

形式还是挺有趣的,整个片子的氛围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拉赞贝本人,自信自大又不自知本身问题所在。对于邦德这个角色,他获得和脱离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都超越了[女王密使]本身。片子值得一看,至于他的自述有多少与事实相符,可以对比007纪录片[一切或一无所有]自行判断。

42分钟前
  • touya
  • 推荐

A real life story of intrigue, espionage, deception, and romance.

44分钟前
  • feelzero
  • 推荐

太著名的系列,不是007粉却也没少看,看过一笑了之,因此对乔治更没印象。。。但看完此片觉得他是真的传奇,勇往直前敢想敢做。。。一穷二白赢得富家小姐到007出演的人生已够跌宕,之后听从内心坚持自我不勉强自己听命于潮流财富,才是令人钦佩。。。他一辈子活出了平常人的几辈子,且活的很MAN

46分钟前
  • so what
  • 力荐

其实他嬉皮造型比邦德造型好看多了。有趣的人物,但真的不会演戏啊(结果找来演他的演员演技也很不怎么样),OHMSS是部好电影。看时忍不住去搜了下Belinda Fingleton.

51分钟前
  • \t^h/
  • 还行

本人情感很真挚,演员表演部分挺糟糕

56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还行

【SxSW】澳大利亚籍的第二任邦德的传奇经历。有欢笑也有唏嘘。

1小时前
  • 考拉先生
  • 推荐

整体还算流畅,但从本质上把一个采访变成纪录片也太无趣了

1小时前
  • 庄常飞
  • 较差

以后可以将这部电影拿来教导家里男孩子青春版的教材,包括不按常规出牌,如何真正树立男人的自信。获得女性的欢心和如何真正获得职场的青睐。

1小时前
  • Mix安冬
  • 推荐

过你想过的生活"write your own story "

1小时前
  • Not-self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