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游轮

恐怖片英国2009

主演:梅利莎·乔治,利亚姆·海姆斯沃斯,迈克尔·多曼,瑞秋·卡帕尼,艾玛·朗,亨利·尼克松,约书亚·麦基弗

导演:克里斯托弗·史密斯

 剧照

恐怖游轮 剧照 NO.1恐怖游轮 剧照 NO.2恐怖游轮 剧照 NO.3恐怖游轮 剧照 NO.4恐怖游轮 剧照 NO.5恐怖游轮 剧照 NO.6恐怖游轮 剧照 NO.13恐怖游轮 剧照 NO.14恐怖游轮 剧照 NO.15恐怖游轮 剧照 NO.16恐怖游轮 剧照 NO.17恐怖游轮 剧照 NO.18恐怖游轮 剧照 NO.19恐怖游轮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01 04:28

详细剧情

  单亲母亲杰西(梅利莎·乔治 饰)和一帮朋友乘游艇出海游玩,但她总有一种有不好的事情发生的感觉。不久,他们便在海上遭遇一场强烈的风暴。游艇翻船,众人落海,几经挣扎他们好不容易爬到游艇残骸上来。正当他们无计可施之时,一艘巨大的游轮向众人缓缓驶来。众人欣喜过望,未加思索便登上这艘名为“艾俄洛斯”的游轮,结果发现这竟是一艘1930年便告失踪的神秘之船,而船上更是空无一人。  随处可见的鲜血、神秘的指示以及突如其来的凶杀事件,将这群男女带入万劫不复的恐怖轮回之中……

 长篇影评

 1 ) 又一种感觉

又看了一遍,我还是按照原来的思维,来想想,想像船上有多少个人,有1,2,3,4。

我之前看了两篇理清的人物线,被一句话惊醒,你别跟我说有多少个人,从头到尾都是她。

是的,上传的是她,回去的是她,又上船的还是她,并没有人其他人,只有她自己被轮回折磨。

一个人的情感变化被很完整的描述了下来,开始的不可思议,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无论如何都变不了的结局。

我终究还是踏上这条路。

 2 ) 母爱是一种惩罚,关于西西弗斯的女性化意想...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看完后陷入了无尽的思考。关于西西弗斯公式,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按照希腊神话,奥林匹斯诸神惩罚他无休止地推大石头具有双重性,一是真的惩罚,取消他做任何其他事情的可能;二是挖苦,毕竟他们给了他一种可笑的永生。但电影所要思考的不仅仅是这些,我认为:自女主角看见了自己与儿子车祸现场后,一直到离开“出租车司机”上船的这段时间内,她的头脑应该是清楚的。但奇怪的是当她的前男友问:她儿子呢?她却淡淡地说——“Tom在学校……”,然后她看见了船。和将要被杀的男人拥抱,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i'm sorry……”,这是一个暗示。阳光下,她的眼神宛如是看见了希望一样迷离,尽管电影没有明说。可是,我认为这时的她与失去记忆前的她,状态是截然不同的……

为什么?因为她明白只要自己上了小船,她就能再次看见自己的儿子。所以,作为一个母亲,她义无返顾。这里提出了一个很怪诞的问题:那就是“西西弗斯”有没有可能爱上死循环,出于某种心理上的需要,他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某一种爱,比如“母爱”,他才……我认为这完全有可能。很多人也许会以为游轮上的情节在是本片的主旨,是最精彩的地方。假如说这个电影有什么思想性的话,也应该去分析那里的几个人物的呼应关系,比如谁杀死了谁的问题。但,其实游轮上的全部,也就是几乎占去了本片绝大部分时间的这一块,我认为无非说的是一个意思:惩罚。以全景式的表现手法,展现了神对于西西弗斯的惩罚,作为一部恐怖片,着力渲染它,构成了其异类恐怖的基本形态,无可厚非。但这只是它作为一部恐怖片立意的噱头而已……

真正的思考实际上是在上岸以后,在她看见孩子、看见家里还有一个自己开始的,这一时间段,是主人公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因为自她在船上失去记忆后,后面的一切是注定要发生的,尽管“深度记忆”一次次地告诉她——“这地方她可能来过”,但命运似乎并没有改变它必然的方向,经历了游船上的n次循环这个过程后,实际上她的心理状态已经从“与自己的命运对抗”变成了对自己命运的妥协,尤其是上岸以后,她杀死另一个自己,又看见了沙滩上的大片的死鸟,我相信:那这一刻,她已经完全接受了西西弗斯的命运,美丽的小港,阳光明媚。渴望看见的没有死的儿子就在面前。只要她把这个游戏继续下去,她就能看见她的儿子。所以,她即使成为西西弗斯,也有一个心理蜕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神的意志,又是她自我心甘情愿的。它预示的一个可怕的明天,也许这就是导演对人类将要何去何从的思考吧……

如此温情的恐怖片,真是有点歇斯底里了。女人一旦有了孩子,她就成了爱的奴隶,我认为本片歌颂了人性的一部分伟大,是一次救赎。其实只要女主角自己愿意,死循环马上就可以结束。方法是:不要走下“出租汽车”和死神在一起,她就能离开这个死循环。但她没有,她下车了。为什么?她为了能再见到儿子。“儿子”作为一个抽象的载体是她唯一放不下的爱。而这,恰恰是对女人最残忍的惩罚方式!“儿子的存在”就是趋势那块大石头滚动向前,永不停止的生命力。作为母亲,她要把孩子从里面救出来,即:把“人”从他注定的命运中救出来——可是,电影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无用的奋斗。从这个角度说,“Triangle”相当厌世,颓废得叫人想死……

当然,以上说的一切大概是“我没看懂”。其关键的一点在于,判断她失记忆的时间。电影在这点上因为符号化的东西太多,所以介绍得有些模糊。可能是在她上小船以后,也可能是在油轮上被砸,落水以后。因为这是一个死循环,所以,“失忆的起始点”究竟在哪里已难找到了。我的分析也仅仅是基于前一种可能性。如果有人用后一种可能性去推演也许就会有另一种结论。作为一部电影能给每个人以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体验,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巨大成功……

 3 ) 关于Triangle(恐怖游轮)中Jess在游轮之上有几型的问题

        很好的一部电影,看了两遍,终于看懂了一些,参考网上的一些影评,获益匪浅。网上一般认为,在船上,一共有三种经历的Jess,她们开始登船时的初始状态是一样的,本质也都是善良的,这三种经历是循环往复出现的循环过程。 但在仔细观看思索每一个细节后,本人认为只有两型的Jess,这样解释或许比较恰当,当然仅个人见解,如下:
  
  1型Jess的主要经历(影片所表现的Jess):
  1)上船,后在餐厅被Vector卡脖子,Vector死,
  2)跑到剧场目睹Sally和Downey被蒙面人(前一阶段的1型Jess)射杀,
  3)被持枪蒙面人(前一阶段的1型Jess)从剧场一路追出来,搏斗后把蒙面人(前一阶段的1型Jess)推落海,
  4)把Vector推到钩子上,拿枪,到餐厅用枪指着2型Jess,将其吓跑,后到剧场打中前一个阶段的2型Jess,将 Downey和Greg推入海中,
        5)戴面具在剧场射杀Greg后又当场射杀Sally和Downey 

  6)从剧场一路持枪追杀Jess(后一阶段的1型Jess),搏斗后被活着推落海。

        这是一次完整的1型Jess活动过程。

  
  2型Jess的主要经历(隐藏的Jess经历,多为推测):
  1)上船,后在餐厅遇到另一个自己(前一阶段的1型Jess)和Vector,被另一个自己(1型Jess)举枪对着,然后逃跑躲了起来
  2)在暗处目睹脸上流血Jess(前一阶段的2型Jess)将Downey捅死Sally捅伤过程 (推测)
  3)一路跟踪脸上流血Jess(前一阶段的2型Jess)在甲板砍死2型Jess(前一阶段2型的Jess)并将之推落海,
  4)把Victor推到钩子上,处理尸体(推测)
  5)拿枪戴面具在剧场射杀Greg(推测),想射杀Sally和Downey可是反被Jess(1型Jess)打伤头顶流血,扔了枪,后摘下面具用刀子捅死Downey捅伤Sally,
  6)最后在搜寻受伤Sally时被一路潜伏跟踪自己的Jess(下一阶段2型Jess)伏击(推测)
,被砍死推落海。

        这是一次完整的2型Jess活动过程。

  所以Jess的经历一共有两种,这两种经历的Jess,相互交错,同一时间出现在游轮或小帆船上的Jess共有三个(不包括跌入海里的),每当一个Jess被推入海里,也就出现另一个在帆船之上,同一时间可以是两个1型Jess和一个2型,或两个2型和一个1型。而其他人物同一时间只有一个活着的,或者死了而同组其他人有活着的,如果全部死掉后,就会出现一组新的在帆船之上,等待救援。

        当然这样解释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例如记忆问题,以及尸体的处理问题等还需要推敲。但所有这些的前提是这一切是灵魂的虚幻漫游,并不是真实的过程,我们能做的只是找出尽可能合理的一种解释。总之这部电影不错,值得一看,仔细揣摩一番更好,推荐。

 4 ) 不算影评,不完整(贴图太累不想写了)

开头,女主安慰孩子,这里应该是女主打死花裙女主之后,安慰孩子。(这个情节是早于按门铃情节的,所以是第一次循环吧?)

(少了个图还有句话:例如和你在一起)

这里应该是母亲对儿子的感情吧,

儿子画画这里是落海回来的女主看的时间(影片有)

花裙女主问邻居有没有看到按门铃的人。这个时候落海的女主已经去工具房拿锤子准备杀她了

收拾衣服这里已经是落海女主杀死了花裙女主(后面影片有)落海女主拿钥匙准备抛尸看到冰箱上的留言准备去告诉朋友不要出海但还是出了

注意广告语

后面死神(司机就是死神)有句台词是“去跟朋友们道个别可以,道完请回来跟我回阴间”(但是女主违背了跟死神的承诺)也就开始了循环

这里女主决定出海应该是为了打破循环,见到儿子然后避开车祸

(这个女的挺漂亮的,可是好早就没了)出场应该是有点什么意义的(但是我不知道)

贴图为什么一直变成别的图片,😂😂😂

女主睡着做梦梦见自己在沙滩上醒来后又不记得(推测应该是自己吹眠自己了,循环太多次她想要打破循环)

(哇贴图好累,反正就是一直一直循环了,不想写了自己看吧,也不贴血腥的图了,船上有个全是尸体的我觉得还蛮刺激的....)

 5 ) 《恐怖游轮》死循环的详细构成,包括每组人的尸体如何处理

本文应该是迄今为止关于《恐怖游轮》最为系统的分析,并且所有的分析都基于影片的内容,相信您在看完本文之后会对这部影片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能够解决很多悬而未决的疑问。

一、片名解读

《恐怖游轮》讲述的是单身母亲杰西和一帮朋友乘游艇出海游玩,之后遭遇了风暴,游艇翻覆。几人登上了一艘旧游轮,随即发生了可怕的凶杀事件,而最可怕的是杰西似乎陷入到了难以跳出的恐怖循环之中……

《恐怖游轮》的片名似乎过于简单粗暴了,让人感觉这是一部B级Cult片,似乎游轮才是这部电影的主角。

而《恐怖游轮》的英文名《Triangle》似乎更能体现出这部电影的内容,Triangle是片中几人出海游艇的名字,它的意思是“三角形”,而电影中杰西在游轮上就要经过三次类似的循环。

二、人物介绍

外国电影由于翻译的不同,对角色的称呼会不一样,为了避免后面分析剧情时产生混乱,这里先简单介绍下电影中的几个主要人物。

1、女主杰西

杰西是本片的主角,她是一位单身母亲,有一个自闭症的儿子。

2、葛雷

“三角洲”号游艇的船主,想要追求杰西,向杰西发出了一同出海的邀约。

3、维克多

葛雷的朋友,目前住在葛雷那。

4、唐尼

葛雷的发小

5、萨莉

萨莉是唐尼的妻子,同时也是葛雷的前女友。

6、海瑟

海瑟是萨莉的朋友,萨莉极力撮合她和葛雷认识。

海瑟早早地领了盒饭,其存在主要是为了营造出海难的真实性,以及为影片开头袭击者的身份设置悬念,给几人分开设置一个寻人的理由。

三、故事本质

想捋清楚电影的逻辑,就一定要先明确《恐怖游轮》所讲述的故事的本质,是灵异事件?平行宇宙?幻觉?还是鬼怪灵魂?

在这一点上,答案是非常明确的,本片所讲述的故事是杰西灵魂的幻觉

1、整部电影的循环都不是现实

影片结尾部分,杰西开车载着儿子发生了车祸,随后镜头转到车祸前方,杰西完好无损的出现在了观众面前。

发生那么严重的车祸,儿子都死亡了,杰西能够独立爬出翻覆的汽车站在前面已经很不可思议了;身上一点伤都没有更是绝无可能。

这个镜头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杰西在车祸中已经死了,而站在我们面前的是杰西的灵魂,在回望车祸现场;这是很多欧美恐怖(惊悚)片的常规操作了。

而她身后走过来的出租车司机,能够看到她,并与她对话,说明这个司机绝不是一般人。就算他不是死神,也一定是死神的下属,亡灵的接引者,所以下文我们就称呼这个出租车司机为死神(使者)

更诡异的是杰西让死神(使者)载她到码头后,葛雷和维克多等人都能看到她这个灵魂并与她对话,说明这个故事不是现实

结合前面杰西撞死信天翁,丢弃尸体的镜头,这是导演再一次提醒我们,这里依然处于循环之中

由此,可以证明,整个循环都不是现实。

2、这个循环是死神给杰西的惩罚

5人刚刚登上游轮的时候,看到了这艘游轮的照片,得知这艘船的名字叫做“埃俄罗斯”,照片下面还有名字出处的简介。

埃俄罗斯是希腊神话中的风神,也是西绪福斯的父亲。而简介中着重介绍了西绪福斯遭受死神惩罚、陷入永远推石头上山的死循环之中的神话故事。

接着萨莉的台词更是可以划重点圈起来看,说西绪福斯违背了对死神的承诺,因而遭受惩罚。

杰西在到达码头之后,死神(使者)说先不关计程器,并和她确认:“你会回来的,对吗?”

然后杰西对他说,她保证会回来的。

结果她却和葛雷等人乘游艇出海了。

前后联系来看,杰西和西绪福斯犯了一样的错误,欺骗了死神;而杰西所处的难以逃脱的死循环,又和西绪福斯遭受的惩罚类似。

因此,可以推断出本片中,杰西所处的循环是死神给她的惩罚,令她永远无法逃脱

3、其他证据

幻觉如梦境一样,它的营造源于现实,电影中还有很多诡异的镜头,暗示我们船上发生的事都是根据杰西死前的记忆,营造出来的幻觉。

(1)静止的时间

片头显示,杰西和葛雷约定在码头见面的时间是早上8点半。

但几人登上游轮之后发现,时间却是诡异的8点17分。

而杰西的手表与船上的时钟的时间是一样的8点17分。

但葛雷看自己的手表的时候,显示的却是11点半。

而且在杰西再次返回餐厅的时候,游轮上的时钟依然8点17分。

而且她发现刚才新鲜的食物都已腐坏(象征杰西身体的腐坏,也就是她已经死亡)。

也就是说,葛雷等人的时间是正常的,是流动的,8点半见面之后又过了3个小时,一行人登上了游轮;但船上的时间和杰西的时间是永远静止在8点17分的,而这个8点17分也就是杰西发生车祸的死亡时间。

(2)相同的房间号

游轮上众多的房间中有一个最为特殊的房间,也就是那个镜子上写了“去剧场”的房间,并且镜头专门拍摄了该房间的号码为237.

而237刚好是杰西家的门牌号。

(3)相似的游艇

杰西一行人出海乘坐的游艇与杰西给儿子买的玩具游艇非常的像,而且两艘船都翻覆了,这是场景重现。

杰西死前曾因为这个玩具的事骂过她的儿子,所以她潜意识中怀有内疚。

(4)同一支乐曲

游轮上,唱片机播放的音乐与杰西撞鸟时听到的路边儿童乐队演奏的音乐是同一支乐曲。

这说明杰西死前听到的旋律,在她潜意识营造的幻境中以另一种形式得到了重现。

(5)鼓面相同的图案

杰西上游轮后,在餐厅看到的乐队的鼓面与死前小男孩的鼓面图案一致。

(6)相同的受伤部位

游轮上被抢打伤头部的杰西与车祸现场杰西尸体头部的受伤和流血部位一致。

(7)出海前后多次出现的信天翁

杰西发生车祸的诱因是由于撞死了信天翁,杰西家里也有信天翁的画,而杰西出海后也有多次看到信天翁的镜头。

以上这些电影中细节的场景重现,足以说明杰西出海后的一系列故事,都是她潜意识里根据生前的记忆营造出的幻境。

4、现实推测

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推测出杰西所发生的实际情况,即:

葛雷与杰西约好一起出海,早上8点半在码头集合。

约会当天,杰西的儿子画画弄洒了颜料。杰西收拾的时候弄脏了想要出去时穿的裙子,并因为着急骂了儿子一顿,还打了他。

由于出门前耽误了时间,所以杰西一路开车非常着急,并不小心撞到了信天翁。

儿子看到血受到了刺激,而杰西这时的情绪又非常的暴躁,因而在8点17分,发生了车祸的悲剧。

杰西死后的灵魂,看着孩子,心里生出了无限的愧疚。

死神(使者)要载杰西走,杰西就像西绪福斯一样,说自己生前还有未了的约定,要去码头一趟。

结果答应死神(使者)会回来的杰西,却违背了承诺,因而遭受了死神的惩罚,陷入到了《恐怖游轮》中的永世死循环之中……

我们知道,后面杰西违背承诺的动机是想要通过循环回到过去,再次见到孩子;

至于开始杰西为何违背对死神的承诺,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我想可能是出于不甘心就这么死去吧。

四、循环的构成

《恐怖游轮》所讲述的故事的性质,在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下面我们开始分析影片中的循环是怎样构成的,这也是本片最烧脑的地方

关于影片中的循环,影迷的观点首先分为两派:

第一种是认为杰西从出海—上船—跳海—回家—出海,即构成一次完整的循环

第二种是认为杰西两次上游轮才构成一次循环,第一次上游轮的结果是跳海,第二次结局是被杀;然后再重新苏醒重来。

而认同第二种的人内部又分为两派,一是认为第二次上船时的杰西拥有记忆,二是认为第二次上船的杰西与第一次一样没有记忆。

另外,关于游轮上发生的事由几种不同的小循环构成,又有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船上的循环模式是…ABABABAB…

另一种是认为,船上的循环模式是…123123123…

下面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详细讲述循环的整个过程,然后再来分析我为何不认同其他的说法。

我认为杰西从出海—上船—跳海—回家—出海,即构成一次完整的循环,并且每次上游轮的杰西都是没有对循环的记忆的,她们在刚登上游轮时候的状态是一样的,根据是否被上一轮的杰西拿枪对峙,后面经历两种不同的循环,我们将其记为AB两种。

我们将《恐怖游轮》中观众视角的杰西记为A,则在A下一轮上船的杰西则为B,再下一轮的杰西则又经历和A一样的循环,即恐怖游轮上始终以……ABABAB……的模式不断循环着

为了便于分辨,我们将

在A的前一个经历A循环的杰西记为A-1;

A之后第一个经历A循环的杰西记为A+1;

类似的,

在B的前一个经历B循环的杰西记为B-1;

B之后第一个经历B循环的杰西记为B+1;

……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杰西有AB两种模式以外,其他4人也都有着对应的两种结局,所以也要加以区分,而不能混为一谈。我们以杰西的编号,对每一组的其他4人进行对应的编号。

编号约定清楚了,下面我们开始沿着剧情梳理杰西的这A、B两种循环。

我们先根据电影镜头完整梳理编号为A的杰西在游轮上所经历的事。

1、杰西A的经历

(1)A上游轮;

捡到了(B-1)的钥匙;

在餐厅看到有人(B-1);

看到237房间镜子上的血字“去剧场”;

与A组葛雷发生争吵;

回餐厅失手杀了A组维克多;

前往剧场发现A组葛雷已死;

目睹A组萨莉和唐尼被头套(A-1)射杀;

躲避头套(A-1)追杀;

被头套(A-1)从身后袭击;

逼迫头套(A-1)跳海;

(2)目击B组人前来;

一路跟踪B等人;

掉落了钥匙被B捡到;

在餐厅被B看到;

目睹A组唐尼的浮尸;

失手伤了B组维克多;

听到B和葛雷看到“去剧场”的血字后吵架;

复写了纸条(字体完全一致);

弄掉了项链;

在餐厅赶走了B;

赶到剧场发现B组葛雷已死;

打伤了(B-1);

回到餐厅,发现B组维克多已经被脸伤(B-1)丢下海了;

脸伤(B-1)刀刺B组的唐尼和萨莉(这是观众视角,A并没看到这一幕);

B组萨莉发出了求救信号(这是观众视角,A并没看到这一幕);

目击B组萨莉死亡;

目击B反杀了脸伤(B-1);

(3)目击了B目击(A+1)组的到来;

目击了(A+1)等人上船寻找驾驶台;

没赶上漂浮的小游艇;

目击B伤了(A+1)组维克多;

与(A+1)的维克多谈话说能救他;

在237房写下了去剧场;

将B组唐尼的尸体抛到海里;

拖走剧场里B组葛雷的尸体;

告诉(A+1)组的唐尼和萨莉去剧场;

拿起枪、戴上了头套;

在剧场二楼杀了(A+1)组葛雷;

射杀了(A+1)组唐尼和萨莉;

追杀(A+1);

被(A+1)逼得跳了海;

(4)在沙滩上苏醒;

跑回家杀了家里的自己,并抢走了项链,穿上了毛衣外套;

撞死了信天翁,扔到海边;

发生车祸,目睹了孩子的死亡;

坐出租车到达港口;

答应死神(使者)会回来,却坐船出海了;

向维克多撒谎说孩子在学校;

向葛雷道歉;

在船上睡了一觉,然后失忆(忘记了儿子死了以及之前经历的循环。);

听到萨莉发出的求救信号;

遭遇巨浪、游艇翻覆;

再上游轮……

2、杰西B的经历

(1)B上游轮;

捡到A的钥匙;

在餐厅看到有人(A);

看到237房间镜子上的血字“去剧场”;

与B组葛雷发生争吵;

回餐厅发现重伤的B组维克多,被A拿枪指,逃跑躲了起来;

目击B组葛雷死亡;

与脸伤(B-1)搏斗,得知B组唐尼已死在了237房(此为推测);

反杀脸伤(B-1);

(2)目击(A+1)到来;

一路跟踪(A+1)等人;

掉落了钥匙被(A+1)捡到;

在餐厅被(A+1)看到;

与(A+1)组维克多交谈,并失手伤了他;

再次躲了起来,目击了(A+1)组葛雷,萨莉和唐尼的死亡;

目击A追杀(A+1);

目击A被(A+1)逼下海;

(3)目击了(A+1)目击(B+1)组的到来;

处理(A+1)组维克多,葛雷和萨莉的尸体;

最后将(A+1)组唐尼的尸体丢下海;

告诉(B+1)组萨莉和唐尼去剧场;

拿起枪、戴上了头套;

杀了(B+1)组葛雷;

被(A+1)打伤;

杀了(B+1)组维克多丢下海;

擦掉237玻璃上的“去剧院”;

摘下头套骗(B+1)组唐尼和萨莉来到237房;

刺伤(B+1)组唐尼和萨莉;

追杀(B+1),被(B+1)反杀。

以上,就是杰西在游轮上的两种模式A和B分别经历的循环。

我们看电影时所看到的A,由于她上游轮前会听到B组萨莉发出的求救信号,因而她每次上游轮都会进入A的循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至于B和其它的A-1、A+1,就像A在家里杀的那个杰西一样,只是主角A的幻境中根据自己形象制造出的npc而已。

不过A在这个循环中也并不是作为一个有自主选择权的玩家角色存在的,因为她没有记忆,所以每次都会做出相同的选择,因而她的行为看起来也像npc一样,与A-1和A+1等看起来也并没有什么区别。

A与A-1和A+1等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观众随着电影的镜头全程跟随了A的经历,这就是A最特殊的地方。

脑洞大一点,我们看到的《恐怖游轮》其实就是死神设计的一款始终循环运行的程序,而这个程序就是用来惩罚杰西的。

五、其他说法的证伪

1、123三种杰西循环的缺陷

网上广泛流传一种123三种杰西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有一个最大的问题是:必须将除杰西以外的其它4人模糊处理,这种说法才能成立

也就是说“123”的说法没有分辨其它4人属于哪一组的,而是笼统处理;但若要细究每个步骤涉及到的4人的出处的时候,就会发生矛盾;而且“123”的说法也无法解释其它4人的尸体是如何处理的这一电影中很细节的问题。

2、说杰西第二次上船时拥有记忆是站不住脚的。

要说明这一点,我们首先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杰西是怎么失忆的?

根据电影,杰西失忆是在游艇上睡觉的时候失去了对所经历的这个循环的记忆,但并不是完全失忆,而是类似于做了一个回忆不起来的噩梦,但看到游轮上的某些地方还是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

(2)杰西为什么会睡了一觉就失忆?是谁让她失忆的?

有人觉得是杰西自己催眠了自己,自己让自己失忆的,目的就是让自己忘记自己的孩子已经死了。

可问题是,杰西经历循环之后,依然选择去码头,她的目的就是通过经历循环回到过去,然后好再见到自己的孩子

无论是否有可能,杰西最终的目的是想要改变孩子死亡的结果,也就是跳出这个死循环,而如果她让自己失忆了,她就永远无法跳出这个循环了

我们知道,构成杰西这个死循环的关键就在于她的失忆,这样她才能够在每次面临相同的情况的时候,凭借本能做出同样的选择,然后才能一直循环下去。

如果杰西上船的时候拥有记忆,她能够通过各种方法改变船上的循环,她甚至可以上了船之后,直接跳下海里回去找儿子。

因为如果杰西始终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死了、成为灵魂了,而是认为就是经历循环,时间会倒流的话,她绝不会认为是经历杀几次人就能让时间倒流,而是会认为时间倒流就是这艘诡异的游轮的原因。所以她可以上了船之后,就跳下去。

所以说,杰西绝不会让自己失忆,而能够做到让杰西睡一觉就失忆,拥有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并且拥有让杰西失忆永远无法逃脱死循环的动机的人也就只有死神了。而且为了保证杰西失忆,就算杰西上了游艇之后提醒自己,让自己不要睡着,死神也一定会让杰西睡着的。

综上所述,每次上游轮的杰西一定都是失忆的,一是因为死神一定会让她失忆,二是因为如果她不失忆,死循环就一定会崩坏

3、杰西两次上游轮构成一个大循环,这个循环会产生一个非常不完美的断点。

两次上游轮构成一个大循环的说法,即是认为同一个杰西先进入A循环,然后再上游轮进入B循环,然后死亡之后重新进入A循环。

而我所说的那个非常不完美的断点就是杰西进入B最后死亡的时候,首先是灵魂状态的杰西已经无法再死亡了,她只能像A跳船时那样失去意识;

其次如果每次循环杰西都会死亡,那她每次重生的复活点也会是一个问题

这个复活点不可能是海滩,因为海滩上醒来的杰西保有对循环的记忆,而如果杰西死亡后在海滩上醒来,却依然记得自己在船上已经死了,那她可能就会意识到这是死神设计的循环,然后就会像某些能够打破次元壁的漫画人物一样,打破这个死循环了;

而且说杰西死亡后的复活点在葛雷的快艇上也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知道杰西在快艇上只是做了个梦,她在睡着之前可是“活生生”的在快艇上的。

在快艇上重新复活的话,无论是原本快艇上没有杰西然后突然大变活人似的变出一个出来,还是原本就有一个然后又变出一个成为两个,都是不合理的。

我们知道每一个出海出现在快艇上的杰西都是对应着一个经历了A循环的杰西,而如果再让快艇上的杰西对应一个B死亡后复活的杰西的话,那就变成了A=A+B了,并且已知A和B均不为零,这明显是不成立的。

综上所述,我在“四、循环的构成”中的观点相比较而言是最合理的,其它的几种说法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

就算《恐怖游轮》只是死神根据杰西的潜意识设计出的幻境,这个幻境也应该尽量合理,才能让杰西无法察觉异常,以保持永远稳定循环运行。

当然,如果您看完我上面的分析,仍然有不同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部电影,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生活的理解不同,看到的也会不一样,我们无法也不应该要求所有人的想法一致。

这个世界因为有不同的颜色才绚丽。

六、《恐怖游轮》的成功之处

关于《恐怖游轮》的细节,我前面已经分析很多了,这里只是再概括地分析一下《恐怖游轮》成功的原因。

我认为《恐怖游轮》成功的原因关键有两点:一是烧脑,二是逻辑自洽(完美死循环)。

1、烧脑的原因

请先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电影才烧脑呢?

烧脑的电影有很多种,但一定都是设置悬念、不平铺直叙的电影,而这些悬念又必须通过仔细观察电影各个地方的细节、拼凑线索,才能够解开。

而有些电影干脆就不给观众足够的信息,这就会造成不同的观众有不同的解读,甚至同一个观众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观看也会有不同的认识,这样的电影就是剧情开放式的电影。

最常见的开放式的电影是开放式的结局,在影片的最后给观众一个留白,让观众们自己去根据自己的期望去想象故事的结局,比如《盗梦空间》;

而有的电影是开放式的开头,也就是电影不交代故事的起因,或不交代人物的动机,这样的故事虽然结局是固定的,但关于故事的源头,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利刃出鞘》。

至于这部《恐怖游轮》,则是属于开放式的过程,也就是说,看完电影之后,无论结局还是开头,观众都是清楚的。事实上,《恐怖游轮》的结局和开头是一样的,也就是杰西处在无限循环之中,但对于循环的过程,却是开放式的。

因为在游轮上,在同一时间,最多会同时存在3个杰西,而一个杰西A,在游轮上会遇到A-1、B-1、B、A+1一共四个自己。

而电影只拍了A的视角,其它杰西的视角很少,这就造成循环的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留白,有些情节需要相互印证才能得知,而有些情节则只能靠推理(比如B的部分活动),这就使得不同的观众对循环有不同的理解。

这种在过程中留白的电影是不多见的,因为稍有不慎就会给观众一种电影挖了坑忘了填的感觉,不容易讨好。

但《恐怖游轮》这种无限循环的电影,则非常适合这种在过程中留白的方法。如果把所有杰西的所有情节都呈献给观众,反而容易给公众造成镜头重复,或剪辑凌乱的感觉。

2、逻辑自洽的奥秘

《恐怖游轮》能够做到逻辑自洽,并非它没有BUG,相反,这部电影的BUG多得是。

比如萨莉的尸体无限堆积,船沉了怎么办?

或者每次循环都要消耗子弹,那么游轮上的子弹用完了怎么办?

或者杰西的初始循环是怎么构成的?

这些难以解释的BUG都能通过影片的设定完美解决:那就是杰西已死,本片只是死神根据杰西的潜意识塑造出的幻境。

由于是幻境,所以子弹会自动补充,永远不会用光;

由于是幻境,所以萨里的尸体不会无限堆积,而是会定期消减;

由于是幻境,往复循环,所以不存在初始循环,就类似于我们难以说清“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一样;或者就像我前面分析的,除了A,其他的杰西都是死神根据她本身设计出的npc,所以一开始的循环就是这个样子了……

总之,很多解释不清的问题,都能通过一句这是幻境而得以解决。

导演似乎也预料到有人会找BUG,所以故意在片中通过各种场景明示我们,这就是幻境,这就是不真实的,比如突然腐败的食物、比如永远不变的时间等……

不过,《恐怖游轮》最可贵的地方在于,它不会因为这是幻境,就不顾逻辑了。相反,导演非常注重细节,而且电影大部分地方都是非常合理的。

七、《恐怖游轮》的启示

1、人要讲究诚信,要遵守承诺:

习惯言而无信的人,终有一天会犯下无法弥补的大错,比如会欺骗到自己得罪不起的人物,然后自食恶果。

2、母爱的伟大:

《恐怖游轮》中的杰西,平时对待儿子的脾气并不好;但为了拯救儿子,她可以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再次前往炼狱般的恐怖游轮;而且无论多少次,每次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3、世上没有后悔药,就算重新来过当时的你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只要你没有经历过这些事的记忆,就算重新来过,面对相同的情况,你依然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因为你就是你。

所以不要后悔自己以前的决定了,因为恰恰是所有你曾经的决定,成就了你的与众不同。我们只要吸取教训,让自己得到成长和改变,下次做出更好的选择就好了。

4、生活会陷入到恶性循环,一定是因为自己的执念:

相应的,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生活陷入到某个恶性循环之中的时候,跳出它的方式一定是放下自己的执念。

身在循环中的自己,难以突破这个循环;但放下执念,打破自己旧有的观念,学习新的知识,引入外界的帮助,则能使自己很容易地从恶性循环中跳出来。

5、开车一定要看前面:

无论发生什么,千万别扭过头来和后排聊天,这样做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

 6 ) 不可能的救赎

      本文包含深度剧情分析。

      在《K星异客》里,关于宇宙的命运,有这么一段话“它会崩溃为一点,然后再度膨胀,这样周而复始。当宇宙再度膨胀后,所有的一切都会重演。你所犯过的错误全会重演,一次又一次,永远轮回。”这种说法很有些宿命论的意思,因为假如这种理论成立,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这次生活是零点首映还是CCTV6重播。但如果再假设自己面对的是源初的生活,这个理论就很有积极的意义。显而易见的,这时我们鼓起勇气应当做正确的选择,极力弥补已经做错的一切,以免罪恶感和愧疚感在时间的漩涡里一次次啃噬本就痛苦的灵魂。

    如果说西绪福斯的传说是解读本片剧情的钥匙,那么《K星异客》的这段话可以作为本片最好的注脚。在“循环”的设置上,两者是相似的。更为相似的,随着对剧情的认识,两者在“不要犯错”的告诫方面也是一致的。只是《K星异客》里,医生鼓起勇气最终和儿子交流,皆大欢喜;本片中Jess试图弥补在儿子面前“凶母亲”的形象,却不能完成。一正一反,相得益彰。

    为了支持以上的结论,下面写写对剧情的理解。这方面的分析比较多,跟风赘述如下。

1. 关于“两个”Jess和AEOLUS船上的循环
      看过此片的人都会知道,船上永远保持这三个Jess的状态,依花橘子的说法,命名为登船者、潜伏者、黑衣人(我觉得蒙面人这个说法不够准确)。“黑衣人”被登船者打下船时,其余四个人均已死亡,这时候会出现五人海上呼救的镜头。然后五人上船,新的“登船者”出现,原来的“登船者”和“潜伏者”自动进入下一状态。如此周而复始。

    但是我们也会注意到,第一个“登船者”Jess遇到的事情和第二个“登船者”Jess(此时上一个Jess成为“潜伏者”)遇到的是不一样的。第一个Jess遇到的“黑衣人”始终戴着头罩,最后站着被斧子砍下海。这个“黑衣人”比较善良,至少在杀“自己”的时候很犹豫。第二个登船的Jess遇到了上一个“潜伏者”,有过被自己用枪指着的经历,她遇到的“黑衣人”比较冷酷手刃Downey和Sally,最后被“登船者”用铁棒打倒在船上然后推下海,此时的“黑衣人”是除下头罩的。
    
    她们遇见的情况不一样并不是什么BUG,而表明了影片设置更为巧妙的一面。电影镜头始终跟踪的Jess遇到带头罩的“黑衣人”,最后也成了带头罩的“黑衣人”。电影展示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从登船到被打下船。但是它并没有展现出船上发生的一切事情。更确切的讲,关于船上的事电影展示的只有大概四分之三的部分,缺少冷酷“黑衣人”形成的过程。

    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登船之后的Jess会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分别变成带头罩的“善良黑衣人”,以及“冷酷黑衣人”,然后被打下船。“登船者”最后会变成登船时候的“黑衣人”,这是一个严格对应的过程。而此时夹在中间的“潜伏者”则会在下一阶段变成另一种类型的“黑衣人”。比较简单的描述,“善良黑衣人”和“冷酷黑衣人”交替出现,ABAB循环。而每种“黑衣人”的形成过程都是严格复制出现的。

    这种分歧的原因,特别是“冷酷黑衣人”的出现,是因为“潜行者”的影响。最明显的就是电影里Jess用枪指着Jess的那个镜头。那一段的表演很精彩。“登船者”Jess面对拿枪的自己,表情是很丰富的,震惊、惊愕……观者可以自己细细品味。我们注意到镜头更随的那个Jess甚至在成为“潜伏者”的一段时间里都不知道“黑衣人”就是自己。而第二个登船的Jess通过上述镜头和后面同伴的死亡很早就能判断黑衣杀手就是另一个自己,也就较早意识到了这种疯狂的循环。她希望跳出循环回到儿子身边,绝望来得越早,疯狂也就越可能发生。对于“冷酷黑衣人”的形成,影片是虚写一笔,也使影片让人犯晕——一个主要的情节省略了。但是如果都表现出来,片子反而会失掉很多悬疑的味道。实际上,这个过程也比较难表现,人物性格转变确实很大。如此既回避了难点,也留给了观众想象空间,使其更吸引人。影片编导是同一个人,实在是神人一个。

    简单讲,Jess上船后有两个发展方向,变成两种不同的黑衣人被打下船。这是两个独立而又相互影响的过程。两条发展线路,三种状态。如果将船上发生的一切分成一个个模块的话,需要分成六块,每块里有个不同的Jess。最有意思的,登船到被打下船的过程每次发生的时候是严格复制的。另外,船上的情节是没有BUG的,完全没有,细节严丝合缝,特此再拜编导。

2. 关于“清零”
    在“循环”过程中,有些是“清零”的,如Theater的尸体,有食物的大厅尸体。有些是积累的,如Jess留言条、船底的项链、Sally尸体和鸽子尸体。这个只能按某豆友(真抱歉忘了是谁)的说法,Jess影响下,会有特定的(或无关紧要)的东西不会清零。可以当做电影的一个设定。

3. 关于循环起点
    我认为是影片结尾的车祸之后。因为之前镜头中心的Jess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符合逻辑的(加上一个循环假设),但是车祸之后,她毫发无损的看着车祸现场。后备箱袋子里的Jess出来了,袋子不见了。如果只是车祸撞击,尸体不可能那么容易就从袋子里出来。Jess带着所有的记忆上出租车,上船,然后在船上小睡之后失掉了大部分记忆,只有点deja vu(似曾相识的感觉)。有人认为这个地方应该是起点,我觉得不对,这是个很好解释的情节,关于心理防御的“压抑”理论。

4. 终极剧情
    影片最大的困惑在于车祸之后Jess的出现,那时她没有受伤。我理解的剧情是这样的。前一天Jess受到Greg邀请,打算第二天带儿子一起去船上玩儿。出发前她又一次对儿子发脾气了(很好理解这不是第一次。智力问题的孩子确实折磨人)。然后船上花裙子开车带儿子去坐船,路上遇到车祸她和儿子都死了。死后她想起对儿子的态度觉得很愧疚,和死神(这个情节了,有神论的引入很正常)做交易想再看看儿子道歉补偿然后就回来。结果她骗了死神,受到惩罚就进入了西绪福斯式的苦难循环。其实她是可以跳出来的。就在上船前,出租车司机对Jess说:“我不停计程表,你会回来是吗?”但是Jess没有回来,她依然希望回到船上经历一切再回来改变一切。只是很可惜在船上她失忆了,于是一切悲剧重演。出租车司机其实是死神。

    这个解释有点狗血,不过鉴于西绪福斯传说在剧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其合理性。西绪福斯的故事,维基百科描述如下(其实剧中Sally大概说了一句):

    西绪福斯以其狡猾机智闻名,他的机智令他囤积了大量财富。当他感到死神塔纳托斯差不多来时,他就蒙骗塔纳托斯令死神自己带上手铐。结果地上再没有人进入冥国,人们停止对冥王哈得斯进行献祭。宙斯命战神阿瑞斯去西叙福斯那里释放塔纳托斯,塔纳托斯立即摄走西叙福斯的灵魂。西叙福斯临死前叫妻子不要对冥王作献祭,冥王哈得斯及冥后佩尔塞福涅等不到献祭,西叙福斯就希望冥王放自己回人间,叫妻子作献祭后再回来。然而,西叙福斯并没有依约回到冥界,这激怒了哈得斯,哈得斯再派塔纳托斯去摄走西叙福斯的灵魂。
由于他太狡猾,他被判要将大石推上陡峭的高山,每次他用尽全力,大石快要到顶时,石头就会从其手中滑脱,又得重新推回去,干着无止境的劳动。

    西绪福斯的苦役就是由于没有履行对死神的承诺,他没有回来。Jess要跳出循环其实也是履行承诺回来就行——她对出租车司机的答复是“Yes”。所以上述剧情还是可以讲得通的,基本上Jess的经历就是西绪福斯传说的现代版忠于原著的演绎。再回到本文开头的所谓“意义”,再看就比较好理解了。犯过的错误是不可弥补的,特别是有些事情,一旦错了就无法自我救赎。人身在世,当慎之又慎,善待自己更善待亲人、朋友。


    这部片子毫无疑问是2009年最佳悬疑作品。虽然笔者09年观影有限,但影片水准不输《穆赫兰道》,晦涩程度低点,观者有目共睹,09最佳当之无愧。

 短评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我要哭了!!!!看得我鸡皮疙瘩乱起!!!六颗星在哪里!!!!在哪里!!!!我要打六颗星!!!!

2分钟前
  • 深红
  • 力荐

从前有片海,海中有艘船……

3分钟前
  • 达斯佛™
  • 推荐

还好吧,逻辑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强。而且我最讨厌主角那种一副似懂非懂的茫然表情了,这个叫套路,眼睛无神的瞪着前方,嘴半张,欲说还羞的……好老套啊……

6分钟前
  • 珍珠大爷
  • 较差

我甘愿背叛死神承受天罚,我甘愿杀死全世界甚至自己,只要能再说一次爱你,再一次拥抱你,我就宁愿在噩梦中一次次承受痛苦的轮回,永不放弃。

7分钟前
  • 亚比煞
  • 力荐

所谓心魔往往就是一念之迷。其实只需在任一环节小小改变,循环即可终止。有话说:人生大部分痛苦,都來自于该离场时,不愿离场的执著。不过,西西弗斯式的轮回,看似一个惩罚,一个永远沉沦、万劫不复的诅咒,同时却也是我们籍由“一再面对相同的境况”,而学会和弄懂生命课题,并由之毕业的唯一方式。

9分钟前
  • 匡轶歌
  • 力荐

在叙事上真是一个奇迹。自《蝴蝶效应》以来,看到过最好的叙事逻辑。

12分钟前
  • 默雨
  • 力荐

有小聪明,少大智慧~详细一点说:导演有一定匠心,但是全片看太注重一些边边角角部分,整体结构上显欠缺,解释不合理,主线力不从心,细节再装扮的故弄玄虚也算不上上佳之作,姑且三星

14分钟前
  • 小明大明大小明
  • 还行

好吧,Triangle,多好的名字,谁TM给译成《恐怖游轮》这个标准的B级片片名的!?

15分钟前
  • 锟斤拷
  • 推荐

影评有时候可以比影片本身更牛逼

19分钟前
  • toro
  • 推荐

本片告诉我们,要善待儿童,以及不要欺骗出租车司机。

23分钟前
  • 太龌龊欧蓝德
  • 还行

无限循环。衔接点是个漏洞。洞不大。

24分钟前
  • 老晃
  • 推荐

一点细节都不浪费多余的精巧结构型电影~把循环轮回的结构发挥到一个及至~女主的美腿穿梭在N次的命运交汇过程中~层层推进又把细节先后安排滴水不露~导演功力真的很厉害~为结构型命运电影又增加了一个辉煌~

29分钟前
  • 外星纪-南庄座.
  • 力荐

本片唯一让我搞不太懂的是,为何jess登船后失忆了……

31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不要企图在重复中寻找已经失去的爱

35分钟前
  • 某不知名网友
  • 推荐

知道自己命运的人最恐怖

37分钟前
  • strongman
  • 力荐

开头太像无聊恐怖片了,很容易让人中途放弃。一定要坚持到影片一半左右,那个时候开始形成闭合循环,开始成为一道让人欲罢不能的谜题。想起当时看穆赫兰道的感觉,非常畅快。

40分钟前
  • 丁丁|刘
  • 力荐

我看过的最好的悬疑片,为了严谨,加上之一。。。一个循环的世界,西西弗斯的世界。。。看完给人以警醒,我们总是在说,如果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一定会怎么怎么样,但是真的是这样么,电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答案。。。最后再说一句,看懂了这部电影的人,会毫不犹豫的给5星。。。

44分钟前
  • 天狼星
  • 力荐

4星,看过两遍以下者不要随便说有BUG,拜托您先多看几遍再说!又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和尚讲故事的”的死循环的穿越片,很牛X。解析看http://www.douban.com/review/2820200/

47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推荐

这个237究竟是种么个情况……Jess家门牌号也是它,游轮上恐怖屋房号也是它;最奇怪的是……《闪灵》里面的神秘房间号码还是它……求解释……

51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大家都知道了片尾即是开头,终点便是起点。而女主早已死,死在那个阳光明媚,驾车带儿子一起前往港口的路上。也就是车祸,是结尾处躺在地上连衣裙的她,这个她才是真正意义上开车然后撞车死去的她。而站在路旁茫然看着眼前景象的她,完好无损的她,实则是灵魂。女主因为难以接受至爱的离去而想扭转这样

54分钟前
  • 荷步(Bunnyeh)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