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

剧情片法国2011

主演:让·杜雅尔丹,贝热尼丝·贝乔,约翰·古德曼,詹姆斯·克伦威尔,比茜·图诺克,佩内洛普·安·米勒,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小狗乌吉

导演:米歇尔·阿扎纳维西于斯

播放地址

 剧照

艺术家 剧照 NO.1艺术家 剧照 NO.2艺术家 剧照 NO.3艺术家 剧照 NO.4艺术家 剧照 NO.5艺术家 剧照 NO.6艺术家 剧照 NO.13艺术家 剧照 NO.14艺术家 剧照 NO.15艺术家 剧照 NO.16艺术家 剧照 NO.17艺术家 剧照 NO.18艺术家 剧照 NO.19艺术家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6-14 00:29

详细剧情

  1927年,乔治·瓦伦丁(让·杜雅尔丹 Jean Dujardin 饰),是默片的最佳男主角。每次他在舞台上,都会逗得观众捧腹大笑。他的爱犬是黄金配角,其他女演员只有靠边站的份。一次,面对媒体采访,他无意中邂逅了一位表现欲超强的女子佩皮·米勒(贝热尼丝·贝乔 Béré nice Bejo 饰),尽管后者抢镜出风头,但是他还是儒雅以待。不过,这则头条新闻却压过了他的新戏,老板极为不满,老婆也醋性大发。后来,佩皮闯荡好莱坞,恰好与乔治重逢,这令他心神不宁,演戏频频NG。后来,与老板闹僵的乔治,决定自立门户,自编自导自演。与此同时,佩皮却借助有声电影的契机迅速蹿红,成为了首屈一指的明星。最终,他的默片与她的有声片档期撞车,一场在新与旧、情感与票房的争夺战拉开序幕……  本片获69届金球奖最佳音乐片/喜剧片,让·杜雅尔丹获最佳音乐片/喜剧片影帝,及 64届戛纳影帝。

 长篇影评

 1 ) 喷也没喷到点子上,赞也没赞到点子上,你们到底看的是甚麽呀?

这么一个简单的电影,主题明了。男主角代表默片,幽默、有才、表演夸张、风度翩翩;女主角代表有声电影,新派、时尚、平民化、善于自我表现。两人交往和冲突过程即象征着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交替的过程。

尤其是男主角心中对女主角复杂的感情,抗拒反感又不免被吸引,这正是当年默片被取代时,那些依靠默片生存或进行艺术表现的人们心中所怀有的感情。

男主角意欲自杀,本象征着默片的完全终结,但女主角及时出现让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影终于得到融合,默片的屏幕形式改头换面,以歌舞剧的方式获得重生,从此展开了电影的一个新天地。

这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也是导演意图呈现的最终目的——任何根植于时代的艺术载体,都不免经历着这样的过程。如有声对无声、彩色对黑白、3D对2D、动画对静态……势必对原来固有成规造成冲击。但真正的艺术是不是仅有新潮和弃旧?导演以最后的结局告诉我们,旧派的艺术魅力结合新派的表现形式,或许才是昌盛之道。


这部电影以较为含蓄的手法来讨论这个观点,与男主角的人格、男女主角的爱情没有太大关系,两个人都是非常脸谱化的人物,那些能看到泪流满面的人们让我倍感无语。而且电影只是以一种近似默片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并没有任何大张旗鼓、故作姿态的宣告:“默片时代回归!怀旧第一!”的意思。甚至结尾男主角终于开口说话,隐隐表现了导演对默片有节制地缅怀、并不十分推崇的态度。男主角的自我蜕变正是默片必然的蜕变。

对艺术来说,没有什么形式是永恒的。永恒的只是精神。

传承这个精神的,正是不断革新的载体。或许原始部落围在篝火边听巫师吟唱,和未来大家坐在全息3D影院中欣赏剧作,两种人所感受到的东西并无不同。如果非要区别不同,那也是一味追捧怀旧和一味抛弃过去所带来的狭隘。



以前《色戒》上映的时候,马某人在采访中说,他看完电影后深深感动于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我听了之后很是无语……当时的感觉就跟现在看到有一些人们执着于《艺术家》究竟是致敬默片还是践踏默片一样。

 2 ) 一个有声片明星的诞生

《艺术家》以黑白默片的表现形式拍摄,音乐、字卡交代剧情,音效、双关阐述默片与有声片的艺术形式与角色关系,值得玩味。

片头衬着传统配乐的字幕图案来呈现演职员名单。以一段科幻冒险片引领开场,之后发现这不过是电影院中正在播放的一部“戏中戏”,伊始就已透过为默片配乐的雄壮交响乐来暗示“有声”与“无声”的紧密结合,来营造反讽效果与隐喻意味,颇具巧思。

故事上则采用年代体,最初时间为1927年,正值默片与有声片交替时期。世界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便是诞生于这一年。而《艺术家》中的男主角乔治.瓦伦汀是无声片时代的大明星,他在影院外做宣传时与迷恋他的女影迷佩蒂相识。而佩蒂恰好在这个有声片崛起的时期进入影坛。

瓦伦汀的故事正是电影工业的故事,就像《日落大道》(Sunset Blvd)中的一代默片巨星诺玛.戴思萌一样,在有声片完全取代默片的大潮中被淘汰。而年轻、创新、谦虚的佩蒂正代表了新的有声片的势不可挡,与瓦伦汀的老派、守旧与狂妄自大形成反差。

20世纪末期,很多默片老演员不甘江河日下,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与时俱进,甚至自主创立电影公司,就像瓦伦汀那样,他在有声片出现的年代,依然乐此不疲拍默片,独立制作的《爱的眼泪》中主角的结局是被掩埋在了沼泽之中 — 这也影射了瓦伦汀自身。

而佩蒂在进入电影圈初始,一方面崇拜且爱慕瓦伦汀,一方面又获得了后者的点拨 — “若想成为一名女演员,就要与众不同。”于是他给了她一个标志性的“美人痣”。佩蒂在无名氏、女佣这些角色的洗礼后,逐渐成了有声时代的头牌。但其实她和瓦伦汀一直都在暗自关注着彼此,只是两人的地位已然反转 — 一边是《一个明星的诞生》(A Star Is Born)影坛新秀,另一边是《日落大道》中的没落巨星。编导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一直在透过这种通俗剧情节,来强调男演员(默片)与女演员(有声片)之间相互对立和相互潜作用的关系。这两个演员选的也极好,扮演瓦伦汀的让.杜雅尔丹在不同情景所流露出的厌世感与略带高傲的魅力相得益彰,而扮演佩蒂的贝热尼丝.贝乔那双魅人的双眼与迷离的节奏感非常适合于“开口”但不露声色的佩蒂。

片中个别音效处理也具有令人着迷的实验性手法。其中一个场景是瓦伦汀在看完公司的有声片试音片段后,嘲笑制片人的“与时俱进”。但回家后却被噩梦缠身,梦中开始出现如杯子声、笑声、风声等“背景声”,而自己口中的“无声”正逐渐被这些混杂的背景声所淹没。“哑剧”的表现风格让我想起了另一部“伪默片”《贼》(The Thief,1952),这种有环境音无对白无注解的非传统默片的映像与主题,带有强烈的心理色彩,观众很容易被角色的情绪所牵动。

在佩蒂主演的《守护天使》一片中,她和男主角邂逅的方式正是当年与瓦伦汀初遇时的情景重现,我们看得出功成名就之后的佩蒂名没有忘却瓦伦汀。哈扎纳维希乌斯对此也前后照应了一番,瓦伦汀在大火中拼命抢救的胶片也正说明了他同样没有忘却佩蒂。

好莱坞老片中的“双关”潜台词在片中比比皆是,如妻子质问丈夫“我们必须要谈一谈!”“你为什么不愿说话?”以及一妇人看见瓦伦汀的小狗说道“它要是会说话就好了!”全部都带在暗示瓦伦汀为何不尝试着接拍有声片,为何“不说话”;
还有片中张贴的海报或是影院热映片名,都在暗示当前角色的心理状态,比如拍卖结束后一无所有的瓦伦汀经过一条街,街对面就贴着一张名为《孤独的明星》的电影海报,哈扎纳维希乌斯还增加了一场他险些被车撞到的戏,以免这个过街镜头闪的太快,观众来不及看到这些细节;
瓦伦汀准备自杀之际,我们看到字幕出现“砰!”一声,才发现是赶来救援的女主角的车撞到了树,而瓦伦汀正是听到了声音才没有及时扣动扳机,捡回了一命。所以,他应该庆幸“有声”的出现。看得出迈克尔.哈扎纳维希乌斯在少得可怜的台词方面还是做足了功课。

可惜最后的Ending是个Happy Ending,如果是个Tragical Ending整体性上我会更喜欢一些。结尾致敬了金姐与弗雷德,也使影片变成了一部彻底的有声片,瓦伦汀扔出一句“十分乐意!”,制片人和导演/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得也十分乐意。这一点和梅尔.布鲁克斯的只有一句对白的《无声电影》(Silent Movie)很像。

现在很多有声片在讲故事方面并不如默片来的言简意赅,有些对白做作而又松散,也出现了很多遭人诟病的“台词电影”。而默片的行动与意会却应该值得电影人铭记,两者须有机结合才行,正如片尾制片人说的那样“完美极了!”渐渐地,镜头慢慢拉远,我们可以看到片场的工作人员与摄影机,证明电影工业的发展仍将继续,新型技术仍会出现。

相关链接:[整理]《艺术家》中的致敬老片全解读
          http://www.douban.com/note/202299569/

btw:不过令人讥讽的是它后半段所运用的《迷魂记》(Vertigo)配乐,难怪金.诺瓦克会用“强奸”这个字眼儿……

 3 ) 艺术家?大明星?

关于电影片名,有说它就不该叫《艺术家》(The Artist)。就像今时今日,如果哪个国内电影明星被称作艺术家或者德艺双馨,那基本是调侃,再不然就是挖苦讽刺。诚实来讲,影片要是改叫《演员》(The Actor)或《大明星》(The Big Star),似乎更符合故事内容。台湾人更夸张,索性往前面加一个大,《大艺术家》。多个大字,广告效果就来了,堪比大片、大电影。 那演员明星和艺术家之间到底有何区别?我想,这就是《艺术家》的命门所在。放当时来看,拍电影的恐怕都不是什么艺术家。更何况,主人公乔治没落不谈,他还导了一部失败作品。艺术的分门别类中,电影一直是位居最末。原因不外诞生时间短,再者它融合了很多项艺术的表现手法,占了其他艺术的大便宜。最早的电影是魔术杂耍,后面慢慢纳入商业放映,进而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艺术表现手法,比如剪辑、蒙太奇。所以,《艺术家》把电影演员抬升为“艺术家”,那更多是站在了后世人的观点上。别的不管,先就把致敬的旗杆杵在那了。 《艺术家》的故事发生在1927年到1932年间,那也是电影从默片(无声片)转向有声片的关键阶段。1927年,有记录在案的第一部有声片《爵士歌王》诞生了,它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把电影工业撕成两半。如同电影诞生后三十年间的风风雨雨,推动这一次变革的原因仍是技术,音轨录制和电影拍摄可以分离开来。很显然,有声片的成功不在默片大导演和大明星的预料当中。就连默片败下阵来的速度,那也远比黑白电影败给彩色电影的速度要来得快。不仅好莱坞如此,以当时另一电影大国德国为例,1928年有声片所占比例仅为7%,到了1929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了86%。 有声片的出现不仅淘汰了一堆默片明星,就像《艺术家》里的乔治,当时连在戏院演奏的乐队和辩士(讲解电影剧情的人员)也失了业。对于这一变革的惨烈,黑泽明在自传里就有提及:大批辩士冲入影院,捣毁导致他们失业的声音设备。由于压力,他的哥哥(辩士组织的负责人)更是选择了自杀。因而,如果有人认为乔治的落魄反应过于夸张,那么,他们当真不知道默片时代的薄暮之歌,更不理解这一改变曾经深深影响过那么多的人。 好在惨烈归惨烈,如果《艺术家》往惨烈的方向走,它一定会被奥斯卡打入冷宫。导演哈扎纳维希乌斯擅拍喜剧,这一回借得默片的壳,套上一个通俗浪漫爱情剧的壳,弄得皆大欢喜满堂彩,当真是没啥难度。电影主线是一个默片男星的没落,另一边是有声女星的崛起。两人不断对位,内心情感的反差、地位境况的强调。说到底了就跟跷跷板游戏一样,不管谁上谁下,他们玩的都是同一个游戏(电影)。《艺术家》没有把他们的关系做成最俗气和大路货的男欢女爱,比如插段床戏。更多时候,两人好像若即若离,却又被电影的魔力给吸引着。好比在电影院里,她看他的电影,他看她的电影,互相欣赏。好事者当然可以进一步阐释,这也是现代人眼中默片和有声片的依赖关系。尽管取代了默片,但有声片一直“深爱”着默片,始终没有忘本。 除去明星光环和显而易见的影史关系,《艺术家》更是一部立足于电影本身的片子。众多的戏中戏(乔治演的片子大多有出处)、片场拍摄(选角、NG和实拍)、幕后制片人(他们对金钱利益有着灵敏嗅觉)甚至是看电影的普通观众,他们都再三出现。就单说乔治,导演在他身上安放了有趣的细节设置。和妻子的感情有如死水,对方恳求他说话交流,结果他就是不说。包括那个噩梦和打趣小狗,观众都开始纳闷,他为什么不说话。或许,声音不好是一个原因,但对当时的大牌明星来说,要他们开口说话,那就有如小丑表演,损害了他们业已树立好的形象。同时可以看到,默片时代的明星更重视肢体语言,略带浮夸更好。饰演乔治的让·杜雅尔丹本是肌肉型男,他在片中的形象,静有克拉克·盖博的影子,动起来又沾染了吉恩·凯利的风采。当然,后两者都是有声片时代的明星。类似看上去很和谐,实际上却又跳脱的细节,《艺术家》里还有很多处。它所引用和致敬的对象(包括电影配乐),经常不在1927年到1932年的时间范畴。事情到最后就变得清晰起来了,《艺术家》真的不是一部默片,它只是拿默片说事。 好在,即便说了这么多,甭管搬用了《公民凯恩》还是影射了《一个明星的诞生》,它们都阻碍不了普通观众的理解,更不会影响他们的观赏体验。因为即便《艺术家》致敬了一大堆的片子,它更像是丢给影评人和老先生看的,讨个巧罢了。对多数人来说, 它只会被当做一部爱情片来看待——一部看上去有些不一样的爱情片。已不多见、被等同为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字数长短不限、可以妙用的字幕卡,旧式画幅比和动作稍快的诙谐人物,当这些东西和一部爱情片发生关系,那么,《艺术家》至少是讨喜的,活跃气氛,不用商量。对吧?没有3D,不是飞机撞轮船的大场面。这样的年头,已经很少见了。去年奥斯卡推结巴国王,今年索性来个哑巴影帝,谁敢说不可能呢? 总而言之,面对《艺术家》,那绝没有凭吊默片般的肃穆沉痛,再者,它也没有承担讲述经典爱情故事的义务和必要。围绕《艺术家》的争议都出在姿态高低上,如果你觉得哈扎纳维希乌斯摆出了高姿态,用糖衣炮弹去迷惑了美国人,那么《艺术家》恐怕会是变质的味道。如果你熟知好莱坞和奥斯卡的游戏法则,那么再看法国人鼓捣的《艺术家》,或许它还是有可取之处的。更何况,谁说入围奥斯卡拿了奖就名垂青史,其实未必。不见戛纳时候,《艺术家》还是给竞赛单元打替补。影史多少事,到最后,若能跟那条活泼有爱的小狗一样,都付笑谈中。我想,这便足够了。【国际先驱导报】

 4 ) 此时无声胜有声---记一部21世纪的默片

那个时候应当是我特别爱钻电影院的时候,以至于现在回想起来,这部电影仍是目前为止在电影院看过次数最多的一部。朋友对我当时的行为嗤之以鼻,觉得如此无聊的电影我居然可以一个星期之内去看了四次。所以,我并没有告诉她,当影片拿了奥斯卡重返影院后,我又去看了第五次。

我和朋友都是那种喜欢看轻松影片的人,文艺片伦理片宗教片我更喜欢躺在家里看,安安静静自己一个人,想很多,停停看看。所以在影院一般都是看动作和动画。一个字的目标:爽。

然而这一部是个例外。

其实我并不否认朋友说的烂俗。因为如果我把这部电影用“女粉丝恋慕男神,误打误撞成为大明星后拯救落魄男神,最终抱得帅哥归”这样一句话概括出来的时候,我自己都会相信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三流娱乐圈文。故事其实很圆满而且不乏逗乐的段子,梗概也真的如此简单。爱情事业皆大欢喜,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还拯救了曾经高高在上的男神。这样的结局换做谁都会开心一笑,一部满足平凡忙碌生活中遐想与憧憬的电影,无论它的故事多么的老套与荒诞观众都永远愿意买账,就像炎热的夏天,冰棍永远不过时一样。

但我想我从来没有把它看做一部爱情&喜剧片。就像如果有人对我说魂断蓝桥是爱情经典时,我一定会说:我以为那是一部反战片。

所以,这部电影不叫一颗美人痣引发的爱情,而叫艺术家。所以魂断蓝桥终究只是魂断。同样我也从来不认为它是一部喜剧,因为每一次看过,我都是挂着眼泪出影厅的,而我后边的大叔哭的比我还要凶。

虽然影片的海报格局看上去特别像我挚爱的乱世佳人,极富张力的表现着男女之间的情感与抗衡。但是我依然认为,这只是男主人公一个人的故事。而他的故事,曾经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或大或小,或已经过去或正在经历。他在这个默然无声的故事中时而如风时而蹒跚的走过的每一步,就像是荧幕下面每个观众心灵的分身,带着过往带着记忆带着希冀,随着他趟过一遍人生。
走过希望,走过平稳,体味过幸福的麻木,也领略过不经意的芬芳。遭遇着不可抗拒的时代,冲击着最后一点点的希望。从最辉煌的巅峰,走向最绝望的深渊,在无法回头和面对的岁月里,或消亡,或重生。
100分钟过去,像是经历了一场入定状态下的旅程。在喜剧而喧闹的场面中开始,随着男主人公的枪响结束,最后,在男女主真真实实传来的笑声中苏醒,归位。

于是这一刻,无论是依旧沉浸在里面的眼泪,还是被主人公感染了的笑声,至少,都应该庆幸这只是一部电影,它有一个俗套而完美的结局,让我们可以在旅程的最后得到回归的救赎。
毕竟,不是每一颗开向过去的子弹都能戏剧化的被女主留住。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男主人公那样的幸运,重新来过。

整部影片中,没有声音的表情与动作,就像是男主人公拼尽全力想要证明和守护的过去。愈是愤然愈是投入,却愈是在一片寂静中被赤裸裸的遗弃。仿佛一种打不破的格局。
黑白的色调下,在无声到有声这样的时代变革中,男主人公一张张雪片般签出的支票,一次次赌博似的投入与演出,却像是飞蛾扑火。当变革来临时,就仿佛是从黎明前的纯黑一瞬间跳到满是光明的世界,快速的不给任何人一点余地。那些曾经在黑暗里骄傲着的火焰与希望,带给人快乐和温暖的火种,在耀眼的日光下被遗弃的如此惨烈,却无声无息。
Jean du Jardin精湛的演技尽情的在荧幕里释放着,灵魂在嘶吼,心脏疯狂的躁动,那看似就要破茧而出的挣扎与不甘,绝望与愤怒,碰撞着,涌动着。然而,却只能被压抑在神情的淡然之下。被残忍而无声的抚平在现实中。

诚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去彻底的毁灭过去,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勇气舍掉自己的辉煌。于是,有多少人就把一口气堵在这份不甘上,输的一败涂地。
有人说,天才和疯子只是一步之遥;善与恶也不过一念之间。而事实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故事的最开始做出任何的定义。坚持是一种精神,可倘若这精神偏差了那么一点点角度,就变成了足以毁灭自我的固执。
每一个或称赞或敬佩的人,每一个或惋惜或鄙夷的句子。都只出现在尘埃落定的那一刻。不到那一刻没有天才也没有疯子。可是,却没有谁有那个勇气赌到最后。所以,在现实的世界中,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妥协与放弃。因为,无论是天才还是疯子,都没有谁可以轻易承担起一场做给自己的献祭,极致的成败下,无论是成是败,都是一场毁灭。

影片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男主人公站在衣帽店橱窗外的那一段镜头。反着光的橱窗玻璃,在镜头的艺术下折射着主人公的曾经与当下,强烈而滑稽的捉弄着他最后脆弱的心理,用最直接的方式把他按到现实面前。主人公身边一张张虚无的开合着的嘴,鄙夷的,好奇的,劝说的,或者干脆不知道在做什么的,都仿佛成了命运嘲弄的笑声。那短短的一段驻足,仿佛就是一生,主人公的精神世界在那一刻彻底的反转,仅存的坚持被彻底的摧垮。而往往极端固执的疯狂与瞬间的崩溃彻底的放纵也不过只有一线之隔。
影片的节奏在这里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高潮。主人公内心彻底的激化,在这无声的环境中,成为最尖利入耳的鸣响。把观影者的情绪也推向了一个极致。
如果影片在这里戛然而止,那么这将是一个残次品。如果主人公的精神走向了彻底的毁灭这就是一部压抑的文艺片,如果主人公原地满血复活这就是一部英雄主义片,如果有忽然的外星人降临替主人公完成故事这就是科幻片。如果有一个女子感念曾经报恩而来完满了男主的结局,那么这就是一出田螺姑娘式的爱情喜剧。
于是,在文章开篇提过的烂俗桥段就快快乐乐的出现了,女主偷偷买下了男主曾经变卖的所有收藏,女主一直默默的守候男主等待他的恢复,女主用自己的地位要挟制片人和导演如果不同意男主和自己一起出节目就罢工等等等等。终于,忙忙碌碌,皆大欢喜。导演很聪明的在故事的外衣上绣满了一切可供观众瞬间缓解的治愈(做梦)元素。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一个曾经拥有太多自信与力量的人,留下了一点希望和充满斗志的火种,救了日后一无所有的自己。朋友说,女主人公的存在简直就是为了配合男主命运节奏而全套定制的。我想,她说的没错,因为无论是故事中的主人公,还是现实中的观众,其实最后真正救赎他们的都是那个或许曾经或许未来的自己。

而戏剧化的幸运从来都是一个好的结尾。就像观众普遍都喜欢大团圆一样,哪怕这中间有多少的逻辑漏洞,对于开心的观众而言都是无所谓的。同样,从开始到结束这其中的万般苦与痛,挣与扎,都将在结局的欢天喜地中被彻底的忘却。

这,是好事。

===================================================

此外,很想谈谈关于这部影片的表现方式。

影片中男主人公在无声的状态下,利用表情表演,肢体动作将他的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观众跟随着他,清晰的感受着他内心深处每一个脉络的律动。然而倘若这一切,激动的,狂喜的,快乐的,悲伤的,绝望的,一切跳动着的情绪变成声音从荧幕中溢出,那么这一切的叙述就成了一个最普通的故事。
这部影片,恰恰是用无声的效果,让那些原本外化的演绎转变成了一种内心情绪的传递。可以说,默片的形式,从一开始就为观众营造了一个足够的外界大环境,在演员与观众之间搭了一座桥,用默然的方式传递着主人公的心声,引起观众的心底共鸣。不是在看一场表演,不是在看一个故事,而是被带入,被牵引到与主人公一起,仿佛进入了他的世界。
他有无数的情绪起伏,人生感慨,他不曾说出,而是就这样掩盖在荧幕里,赤裸裸却静悄悄的向观众表达着。你甚至可以感觉到他的声音在你心中响起,仿佛那从来就是自己的心声。

这种独特的,营造受众环境的方式,想来也是这部影片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5 ) 艺术家

简直棒呆!好感还是基本得益于男主的表演。原本沉浸在一位没落艺术家的骄傲与格格不入中,我仿佛看到许多艺术家在绝望中挣扎并消逝。谁知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结尾竟然又以"蹦擦擦"结束了。法国人那刻进骨子里的浪漫像一把小锤,总能"砰"一下敲碎我冰封的世界。它一次次出击,我一次次中招,乐此不疲。

 6 ) 那些年的电影,那些年的艺术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的认为自己当下从事的一些活动是理所当然的,而对过去久远的一些事物感觉到一丝无法接近的距离感,感觉它们是过去,自己必定无法理解和适应。在电影领域,面对已经奔3D而去的影音趋势,那2D的,还黑白的,甚至还无声的默片,对大多数人来说,无疑是匪夷所思的形式。怎么会有人能忍受没有对白的电影?我过去也带着这样的感觉而与默片划清距离,直到偶然接触,感到兴趣,再更多欣赏,逐渐领略到了默片的魅力,以及那个时代的大师们的独特艺术气质。对于喜欢默片,或者黑白老电影的观众来说,《艺术家》无疑是个惊喜,它不单形似,更神似的表现了老电影岁月的风采和荣光。

        自从电影进入彩色时代以来,也时常有导演处于某种原因,采用黑白电影的方式复古拍摄一些影片,其中代表性的莫过于《辛德勒名单》那黑白色彩下的凝重与深沉,还有《鬼子来了》黑白写实最后从死者视角突然闪现的彩色画面的超现实色彩。而真正复古到默片程度的导演就寥寥无几了,毕竟这太挑战观众极限了,最多如金基德做到台词极少已属于另类,这还被认为是“文艺片”。倒是著名戏仿电影大师梅尔•布鲁克斯拍摄过一部神作《无声电影》,恶搞加致敬的来了一次无声电影,但是那毕竟是默片的现代化解构。而《艺术家》的难能可贵在于,它不光简单的无声那么简单,从影片摄影、故事展开、人物神态、服装化妆、表演方式,甚至到配乐,都还原了老电影时代的味道,同时,也在其中不乏现代电影的演绎和阐释,这份对老电影细致入微的观察与还原就值得尊敬。

        在那默片的时代,故事和人物都那么简单和单纯,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悲伤就放肆大哭,高兴就夸张的大笑,不像现在追求角色所谓的“立体”和“复杂”。影片故事的味道竟然让我感受到了卓别林电影的感觉,那种那个时代优秀电影“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气质。在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转变的时刻,默片时代巨星乔治•瓦伦丁偶遇籍籍无名的女孩佩皮•米勒,然而,也正是这次相遇暗含时代变迁的轨迹。因为在默片时代的巨大成就,瓦伦丁充满自信,对有声电影时代的到来不以为然,过去的成就常常就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负担,他倔强的坚持默片,直到迎来票房灾难和自己的落魄。而米勒是个除了自己,什么也不拥有的年轻女孩,只要有出头的可能,她乐于拥抱任何变化,于是,抓住了有声电影时代的那只命运之手,她成为了有声电影的第一代女星。这是一个多么美国梦的故事,包含了励志,也有沉沦,故事的桥段,很有默片时代的味道,那种狂喜与神伤的表现都直接、夸张,说白了,就是真正地像“表演”。老电影时代,总体趋向是真善美和大团圆的,所以,《艺术家》中落魄的瓦伦丁虽然一度风光无限,却没有那么桀骜骄狂和虚荣,反倒豪爽和平易近人;米勒成名后也没有得意忘形和世故,反倒低调而心地善良。于是,米勒遇上了她的偶像瓦伦丁,看着他被时代抛弃,也努力走上星光大道,不变的是对瓦伦丁,以及随他而去的时代的尊重。两人的故事单纯、美好,让本身模式化的故事有了另一层美丽。

        事实上,默片时代的摄影和配乐也充满特色,黑白影像下,摄影对影片氛围和故事推动常常有着特别的助力,如瓦伦丁落寞和幻觉的场景,黑白对比度下的效果就很有感染力。而在没有对白的默片时代,配乐的作用和评判标准绝非“好听”那么简单,它几乎就是演员的第二台词,要随着剧情节奏、桥段局面、角色感情不断变化,《艺术家》用各个经典电影配乐加上细心的加工,对老电影配乐的神韵还原的特别好,无疑也是奥斯卡最佳配乐有力的竞争者。本片最现代化的展现方式,无疑是瓦伦丁的一段幻觉,突然,影片有了配乐以外的声音,瓦伦丁感受到了身边物品碰撞敲击的声音,将他仿佛置换出荧幕,与观众一起感受沉默中,点点滴滴日常生活的声音。一个默片时代巨星,对有声电影内心的恐惧由此入木三分的刻画出来,即有声电影不只是一种技术,它是对电影行业,一代人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社会一个维度的巨大改变。影片尾段,对此有着更绝妙的切入,沮丧的瓦伦丁在米勒的提醒下,终于发现自己还有踢踏舞这一强项,于是,影片结尾,巧妙的让瓦伦丁和米勒载歌载舞,将时代切入到伴随有声电影而来的歌舞片时代,而在末尾,他们终于发声,让影片以一种高雅的姿态迎来大团圆的结尾。

        《艺术家》,是对老电影时代的致敬,对默片时代的致敬,它并没有批判或者嘲讽“冥顽不化”的瓦伦丁,甚至瓦伦丁失败的电影拍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他认真的态度,正如他接受采访所说“我是艺术家,不是傀儡”。这种看起来有些过激的对时代变化的反映,也表现着一代电影工作者令人尊敬的倔强,所以,哪怕影片早早就进入了有声电影时代,整部影片也以默片的方式呈现,甚至以此方式表现米勒的有声电影表演,有此可见主创人员的立场,那是值得尊重的年代,那是电影成长的岁月。在电影日趋成熟,并很可能将进入另一轮技术驱动转变的今天,回首看看那些艺术家的岁月不只是一种复古,也是一种电影营养的再汲取。1895年,法国的米埃尔兄弟以一组电影短片,标志着电影的诞生,接着在好莱坞,电影进入真正工业化和普及化的时代,所以,《艺术家》这部影片也是有趣的,由法国导演,以默片的方式,演绎一个美国好莱坞的故事。而让•杜雅尔丹和贝热尼丝•贝乔两位法国演员的表演也确实出色,非常有好莱坞电影明星的味道,一招一式都是很古典的表演方式,出色的表演让他俩并未被片中那只惹眼神狗乌吉完全抢去风头,我们知道,在电影界,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接下来,在奥斯卡,希望《艺术家》能斩获丰硕成果,让这个团队在乌吉的领头下,光荣的走上红地毯和领奖台。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2fa30b08d5145bce63d986bc.html

 短评

如果到 BANG 戛然而止的话,我将毫无保留地给五星。

10分钟前
  • 胡天翼
  • 推荐

Cut!Perfect! 这是一部伟大的时光机 请给小狗颁个最佳男配吧

15分钟前
  • 凹凸代餐
  • 推荐

对平均年龄60岁的奥斯卡评委来说,“艺术家”是怀旧;而对习惯了有声彩色的我们来说,“艺术家”是新奇。然而100分钟的长片无论用来缅怀还是猎奇,都有哗众取巧的投机之嫌。男主对有声电影形式的抗拒和现代观众对黑白默片形式的抗拒构成通理。 最不卖座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恐怕要一语成谶。

18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

在当代,这样的表现形式着实新颖,这样的致敬方式也值得赞赏。但整体而言,太多的现代视角、配乐以及女主角的眉目,不太能够感觉到典型默片时代的情绪,而片尾突然出现的声效也并没觉得高明。其实,并不是卖弄情怀就应该获得赞誉的。★★★

23分钟前
  • Q。
  • 还行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25分钟前
  • 白发生
  • 力荐

八十五年一瞬间!其实剧情很俗套但是我居然哭了好几次,电影中的电影,默片的文艺复兴,复古得十分完美!男女主角皆太闪耀,表现精彩!狗狗的表演更是功不可没!看电影的时候情绪一直跟着主角们波动,一会儿哭,一会儿笑。阿姆斯特丹电影周上唯一一部集体起立鼓掌的电影!原来美丽,也可以不需要语言!

29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力荐

只有袖管仍能拥抱,没有嘴巴还能发声。我收获了你给的幸运痣,你却弄丢了自己的影子。我在台下为你的默片尖叫,在楼梯为你的相遇起舞,在台座为你陷入流沙抹泪,在街口为你的失意买单。砰的一声是枪响还是车鸣,一卷胶片是表演还是真心,都不重要。观众厌倦了挤眉弄眼猜来猜去,可是真爱从来不用说话。

32分钟前
  • 西楼尘
  • 推荐

没有一句台词,却比那些用言语堆砌起来的电影精彩的多。

35分钟前
  • Simple
  • 力荐

好电影就是看的过程中完全不会考虑祖国的安危 人民的未来 !!

37分钟前
  • CHEN
  • 还行

听说你很自恋?巧了,我也喜欢你。

38分钟前
  • 朝暮雪
  • 推荐

首先,导演火候不行,影片整体显得浮躁;二,女主角还真没默片时代的感觉;最后,那个《芝加哥》式的结局真没意思...

40分钟前
  • 大宸
  • 还行

经典默片的剪辑,两处画龙点睛的音效处理,杜雅尔丹精彩绝伦的表演,还有好莱坞默片时代的神韵,这都无法满足你吗?导演以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的转变暗语出那些被时代“抛弃”的演员,同时又向永不褪色的他们致敬,任何一个热爱电影的人都会被打动。八十五年一瞬间,电影这台时光机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

45分钟前
  • icebloom
  • 力荐

是复古情怀亦是装模作样,是匠心独运亦是投机取巧,但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部精致而美好的电影,尽管这是基于一个无甚惊喜的故事蓝本。

50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同行的朋友说这片子和茂瑙1927年的【日出】很像,完美再现了好莱坞古典主义时期的电影叙事手法,对当年的那些来到好莱坞发展的欧洲导演,对好莱坞经典叙事,对黑白“无声”电影,几乎都是一次的完美的致敬!坐在电影里仿佛自己完成了一次时空穿越,2011年注定属于【艺术家】!一切完美至极!★★★★★

52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力荐

电影真伟大!

54分钟前
  • jiyun
  • 力荐

默片不是电影史上的时代划分,是一种类型,是光影存在的某种状态,是某种表演的方式,它代表的是温柔的心碎、幻灭的痛楚和细腻的情感;女主眉目和配乐都过于现代,非典型默片年代。

58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还行

不能说没缺点,但法国出这样一位捧得稳又拎得清的导演真不容易。楼梯相遇是近年看过的爱情桥段中最动人的,泪了好几次,唉。欣赏导演讨论默片和有声电影二者关系的方式和论点。这电影非常推荐!

59分钟前
  • Virgohi21
  • 推荐

3.5 我很少打半分但这片怎么说呢,真的有那么好吗?!这种投机取巧动机不纯、形式大于内容的造作感。以为整个黑白片加一声道噼里啪啦的配乐再让演员模仿当年夸张过力的表演就能还原到默片时代了。NO!

1小时前
  • A L E X
  • 还行

给小狗个奖吧。用经典默片作比较多少有些不公平,毕竟时代不同,创作心态和视野都变了。从当前来看,影片的看点在于与众不同,看惯了视觉与台词大片,用黑白默片换个口味。轻松且略带感动的爱情电影。最深的体会是,很多时候对白真的都是废话。三星半

1小时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对于这样一部复古、致敬,而又感人温暖的电影,让人笑中带泪,影片过程中掌声响起来好几次,除了不可思议以外,真的难找到其他合适词汇。看的时候,导演和主演就站在我旁边和我一起看,正巧里面也有一样的场景,真唏嘘,八十年时光流转,喜欢电影的心情并无不同,妙不可言。哭得稀里哗啦,感谢NYFF

1小时前
  • 米粒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