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男孩

剧情片韩国2003

主演:崔岷植,刘智泰,姜惠贞,金秉玉,吴达洙,李胜欣,尹珍序,池大汉,吴泰景,柳演锡,李代延,吴光禄,朴明申,龙伊,玛丽·德文,克里斯平·弗里曼,史蒂夫·克莱默,雪莉·琳恩,迈克尔·麦康诺希,斯蒂芬妮·社,柯克·桑顿,凯瑞·华格伦

导演:朴赞郁

播放地址

 剧照

老男孩 剧照 NO.1老男孩 剧照 NO.2老男孩 剧照 NO.3老男孩 剧照 NO.4老男孩 剧照 NO.5老男孩 剧照 NO.6老男孩 剧照 NO.13老男孩 剧照 NO.14老男孩 剧照 NO.15老男孩 剧照 NO.16老男孩 剧照 NO.17老男孩 剧照 NO.18老男孩 剧照 NO.19老男孩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31 08:28

详细剧情

  女儿生日那天,中年男子吴大修(崔岷植饰)在醉酒回家路上,突遭不明身份的人绑架失踪。就此,他毫无理由地被囚禁在一个神秘的私人监狱中。寻死未果的吴大修,每天看电视,三餐吃煎饺。通过电视,他得知妻子已遭杀害,女儿下落不明,自己更被怀疑为凶手。就此,吴大修开始锻炼身体,决心复仇,并在牢中度过漫长的15年。  当吴秘密挖通墙壁时,却在某一天被放出,得以重见天日。他不顾一切地寻找自己被绑架囚禁的原因,并展开疯狂的复仇计划。他遇见了年轻的寿司女店员(姜惠贞饰),并借助同窗老友追寻仇人,成功惩罚了监狱看守(吴达庶饰)一番。与此同时,幕后仇人李有真(刘智泰饰)也浮出水面……

 长篇影评

 1 ) 且说道德沦丧与返祖

事实证明,从众这种心理果然要不得,往往耗时,伤心又动气,大大的划不来。
虽然深知这个道理,但俗人嘛,谁没个从众心理,于是在众多网友强推的情况下,我终是没忍住,看了这部片。
没看前,是有些期待的,韩国这些年也算拍过几部不错的悬疑片,都是主打复仇的基调,不能说赞同,但起码师出有名,行为也就因此显得高尚了几分。
但这部电影确实配不起它所获的那些殊荣。
这不是评审水准的降低,而是人类道德的沦丧。
有些人看到这里怕是要勃然大怒,说出诸如“爱情没有界限”之类的豪言壮语。这就像很多人在同性恋的问题上拿出动物之间的同性交配行为去比喻,这里要强调的是交配两字,交配不是爱情,披上爱情的外壳也改不了发情的实质。
这个时代,人们喜欢说谎,总是把“爱”挂在嘴边,把“做”字隐去不说,化作实际的行动。
于是,社会上多了很多发情期的交配行为,不分对象,不分场合,不分时间。
于是,电影里多了很多极尽扭曲的变态情节,说是宣扬真爱,却不过是拿畸形作为嚎头和卖点——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好这一口。
我不禁要想导演是以何种心态去拍这部电影,是为了抵制或是为了提倡?真相永远也不会浮出水面,因为人们习惯听谎言,习惯把谎言当做真相。
于是就有了那些5星好评中所谓的“真爱”。
李有真真的爱他的姐姐吗?或者说,李有真真的有爱过他的姐姐吗?
我没看出来,我看到的只是一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用充满欲望的手抚摸他姐姐的胴体。性和爱虽然存有纽带,但若硬有人要将两者划上,不是疯子就是变态,不认识这两个字的人是例外。
性,是为了满足自己。
爱,是为了圆满两个人。
再说吴大修和他的女儿。
(打这行字的时候,我突兀想到了《女魔头》中的一个场景,一个男人让女主人公在为他提供性服务的时候喊他爸爸,女主人公问了他一句话,大约是他真会和自己的亲生女儿干这种事吗?因看得已有些年头,记忆难免模糊,此处或有偏颇,较真者不妨自己去查《女魔头》的片段。)
吴大修爱他的女儿吗?
这里的爱是个模糊的字眼,它可以导向两个方面:
一、是情人对情人的爱;
二、是父亲对女儿的爱。
先说第一点。
似乎颇多人认定吴大修是爱他的女儿的,以情人的方式。
很纳闷为什么有人会这么想。
因为剪舌头的那段戏吗?还是因为最后的场景?
被设定和操纵的交配行为怎么就突然和爱挂上钩了呢?这中间得跳跃多少逻辑啊!更不用说一个被“无故”(吴大修在被关时并不知道是谁,为了什么要关他)关了那么多年,有足够的时间去仇恨、去愤怒、去坚定复仇信念的人居然那么轻易地就被人催眠了。
我承认,看到这个设定,我恍惚间如同看到了滚滚天雷。
这种粗制滥造的情节就像这些年在各本书籍,各部电影、各个电视连续剧里大剂量重复的失忆桥段,完全是为了剧情的需要牵强附会。
一个人,在那样的孤独中,该疯早疯了,该死早死了,能活下来,不说意志力强到让世人皆望尘莫及,起码,不会是被催眠师操控的种。
打到这儿,我又有些忍不住想要吐槽,为什么吴大修同志从被关到被放,那么常的时间里,行为举止及思想居然全部都未见一点点成长。似乎不是被关了很多年,而只是我们看电影时进行的那一小段时间。
于是莫名其妙地被个没有职业操守的女人催了眠,又于是莫名其妙和其女儿滚上了床,再于是莫名其妙就被很多人说成了“真爱”。莫非是都信了那句“通往女人的心经过阴道”?(全文文字或有不同,较真者请自行查证。)
不管这句话说得是否有理,显然,它都未将阴道和男女两人间的爱情联系在一起,因为爱情是双方的选择,不是单方的定夺。
说到双方,我就又纳闷了,为什么给这部片写好评的人就压根没想过要去探究李有真的姐姐是否爱自己的弟弟,吴大修的女儿又是否爱她的父亲这样的问题呢?
是因为没法往他们宣扬的“真爱”主题上靠而刻意忽略吗?
显然那些打高分者可以借着李有真的变态复仇而硬说李有真爱其姐,却无论如何也不敢说那个光凭怀疑自己怀孕就要自杀的姐姐对她的弟弟存有爱情,尤其这位姐姐还有在干限制级的事情时随身带着镜子的古怪习惯。它奇异地让我想到陈冠希的艳照门。估计没哪个人会脑残到说陈冠希爱过所有那些和他有染的女人吧!因为,是个人都知道压根儿不可能。
至于吴大修的女儿,那些宣扬“真爱”主题的高分评价者们就更无法自圆其说了。因为片中吴大修的女儿根本就不爱吴大修,所谓的爱是催眠的结果,是不知道真实身份的结果,说什么“爱没有界限”,其实这个可怜的女孩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更谈不上爱到能冲破界限了,这是最基本的逻辑,连这都无法理解的人,是不适合生活在正常社会里的。
也许有人会说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会引经据典说出自认很有哲理的话,比如“父亲是女儿心中最完美的情人”,我倒是不介意为说这话的人做个简易画像——母亲嫌他不如别家孩子,妻子嫌他不如别的男人,身边的女人都瞧不上他,于是他只能通过对天真不知事,在中国传统教育下对父母有种盲目崇拜的年幼女儿的意淫,来给自己圆个是男人都有的征服者的梦想。多么自卑而可怜的人啊!即便其女儿年纪渐长后也许越看他越不顺眼,他也依旧会安慰自己,这是女儿看着自己的父亲和自己的母亲恩爱在吃醋呢!
估摸着看官都要觉得可笑了吧!
因为这是典型的自卑怯弱、逃避现实的表现。
和爱没半点关系。
和其女儿对其的想法也没有半点关系。
不是父亲是女儿心中最完美的情人,而是,那些个变态父亲自认自己是女儿心中最完美的情人,自认因为女儿是自己的血脉延续,所以如同自己的所有品。他们把自己假想成了造物者,认为由他们创造的女儿理应归属于他们所有。这种想法,即不尊重自己的女儿,也不尊重辛苦诞下孩子的妻子;即不合情,也不合理。
打了这么多,估摸有耐心看到这里的人不会太多,但既然有了吐槽的心,不吐出来怕是就要显得扭捏了。
所以,继续吐槽第二点吧,父亲和女儿,亲情的爱。
电影里同样没有任何刻画。
因为电影总在极力模糊情爱和亲情之爱,用意是很明显的,没有这些乱伦、情色、血腥的画面,要如何才能刺激市场呢?
显然,如今的导演已经不再心心念念想着提升自己了。
他们满脑子装着票房,装着龌龊的有毒思想,当这两者被搅和在一部电影里,我仿佛看到了前不久刚在网上看到的一副漫画——电视的屏幕上是一个人的光裸的屁股,屏幕前坐着的是两个特殊的人,特殊,是因为他们的头变成了座便器,只装粪便。
这就是眼下很多观影人的状态。
是一种被毒害,却还津津有味的状态。
当道德沦丧至此,似乎说什么都不足以表达心中的悲哀。
现代人对道德的漠视正让人类走向返祖的道路,长此以往,一切的文明都将不复存在。杀戮和掠夺会变成随处可见的平常现象,发情和交配也会变成随处可见的平常现象。人类会只记住原始的本能,退化为禽兽,互相厮杀,甚至互相吞噬。
那就是人间地狱。
这便是很多人在憧憬的未来。
当然啦,他们不会承认,他们会坚称他们要的只是一点自由。但是说穿了,他们要的是伤害别人的特权,是控制别人的特权。
无奈,颠倒黑白的本事嘛,这些人厉害的很,就像本片的主创们,这些人实在都应该去做演员,专扮披着人皮的禽兽,那真叫一个契合!
言至此,已近尾声。
我不是卫道夫式的人物,尤能分清新思想和返祖现象的不同。道德沦丧不是新的思潮,而是可耻地倒退,是人类对文明的毁弃,对自己“人”这个身份的背叛。
人,不是一撇一捺,它所传递的是撇捺相依、顶天立地,毫无疑问的正能量!

任心
于2013年02月04日早07点59分

 2 ) 老男孩影片结局分析——非技术贴纯讨论

关于这个片子的最后结局争议还是颇多的。
大家都知道美道是不知道真相的,复仇的哥哥终于放了美道和吴大素的爱情一条生路。毕竟是同类人而已。
但吴大素的催眠结果如何呢?他到底忘记没有呢?我认为是没有的。
我们来看一下,最后女催眠师给吴大素做催眠时,是让他分离成不知道秘密的吴大素,和保守秘密的monster。催眠师让monster走开几步,然后死去。而让吴大素转过身开始新的生活。
但结局抱着美道的是monster而不是吴大素。因为在二人拥抱时,镜头切到了吴大素催眠时坐的椅子,二人离椅子已经有了一定距离。也也就是说吴大素是那个转身走开几步的monster。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如果催眠成功,醒来的是吴大素,那么他应该在椅子附近。而吴大素醒来时已经离椅子几步远,中间有个特写放出了吴大素的几个脚印,就是强调这一细节。
这就说明monster在走了那几步后没有死,而是永远活下来了,倒是吴大素没有转过身很可能是从那扇破碎的窗户中跳下去了——他当时跪在棚屋里就该那么做的了。
既然做出如此推断,我们就前后对照看看。
在催眠的最后,催眠师说了一句祝你好运。这一句可以理解成催眠师都不能保证催眠结果的,只能看吴大素的运气,看吴大素和monster这两个人格哪一个能够从催眠中醒过来。
而片子的最后,吴大素和美道拥抱时,吴大素先是微笑后来就是苦笑,这个苦笑以前出现过,就是他知道妻女下落后决意要先去杀人报仇的时候。那么更应证了我的分析,吴大素催眠失败了,他没有忘记。他知道自己怀里的是女儿。

 3 ) 《原罪犯》:完美復仇

導演朴贊郁野心勃勃創作復仇三部曲:《復仇》、《原罪犯》、《親切的金子》。《原罪犯》把復仇主題的關鍵詞闡析得相當透徹:仇與愛、暴力與柔情、理性與催眠……我們本以為這些二元對立的觀念,在《原罪犯》裡一一推翻,並且重新闡析。

復仇的最高點:感情流動

不禁想起,中國現代文學經典張愛玲的《金鎖記》裡七巧與長安的故事。仇,要禍及下一代,才能顯示復仇的威力:不單是以牙還牙,而且以愛寫仇,以永恒擊倒一時(不是你死了便算)。《原罪犯》的最大力量在於,以懸疑為包裝,原來別具野心地直達人內心最深處的困境部分:父女在不知情之下亂倫,愛情的種子經已萌芽,如何了結?李宇珍(劉智泰飾)的復仇計劃的厲害之處,在於以彼之道,還諸彼身。這並不是武俠或黑社會電影一命賠一命的膚淺復仇,而是有真正的感情交流,李宇珍要吳大秀(崔岷植飾)真正感受不可能愛情所帶來的絕望。

於是再分不清仇與愛(為了愛而復仇,還是為了復仇而復仇?),也再分不清暴力與柔情(施行暴力的時候,什麼是最大的原動力?),再分不清我們是理性還是被催眠(李宇珍理性地以催眠作為復仇的手段、吳大秀最後記擇以催眠修改記憶──復仇不正是最理性的催眠嗎?),故事即使相當簡單,一因一果的復仇脈落,卻豐富地盛載了復仇心理的多種元素。

復仇的天秤:誰是受害者?

不難發現,《原罪犯》之中有多重的復仇:李宇珍為姐姐而復仇;吳大秀因為自己無故被囚禁而失去美好家庭和自由而復仇,朴先生因為金錢等利益而進行的假復仇。一連串的復仇行動中,各復仇者都問一個問題:為什麼我要復仇?復仇之後又如何呢?

《原罪犯》為眾角色打造了復仇的天秤。吳大秀一直表現強勁的復仇力量,沒有理由的十五年囚禁與孤獨,卻在真相大白之時瞬間變得極度無力,原因在於他對女兒的愛,愛與仇在天秤上高上立見──吳大秀不惜剪掉自己的舌頭。最後他的獄中手記變成懺悔錄。李宇珍作為一個冷靜的復仇者,最大的動力卻是因為愛所衍生的憤怒、傷心和絕望,而復仇卻變成唯一的支撐:一旦成功,整個生命隨之崩潰;吳大秀的支撐之物由始至終亦是愛,但與李宇珍是一樣的──如果沒有愛他的生命亦會隨之崩潰──究竟誰是受害者?

到這裡《原罪犯》沒有再進一步探討「原」的問題,一個搬演仇愛力量的至高他者是誰?相反,導演轉而聚焦於現實情愛的傾向。這是新一代南韓電影的新暴力美學的奠基作品──暴力的溫柔。不是盲目的煽情,也不是淨化人性,而是表現仇與愛的交叉作用及其重疊的灰色地帶──人性最複雜的地帶。

全電影最精彩在於最後的高潮部分:由吳大秀由激動轉到柔情、李宇珍由報仇成功的快感轉而至開啓了絕望的深洞、吳大秀掌握了李宇珍生命的遙控反過來開啓了與女兒亂倫的聲帶:復仇還是換來痛苦!乃至李宇珍自殺,一切愛恨生離散場,餘下的卻只有無盡空洞:我們還有什麼呢?最後導演語重心長用催眠解決不能改變的事實之苦:忘記是最大的療傷而不是復仇。而只有忘記,受害者的連環鎖鏈才會鬆下來,化成一條柔綿江河。

 4 ) 说好说差都正常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
反正从他一进寿司店就猜到是父女了, 也猜到导演会让他们发生关系..

我不太看韩片, 因为我不明白为什么韩国人喜欢弄一些非常不正常的剧本, 不是父母双亡阿就是身患绝症阿要不就是妹妹爱上哥哥或者俩人相爱不知道是妹妹哥哥..

这次是因为朋友给我拷了一个文件夹全是韩剧=.=..
先看了一个"无赖老师", 老教育家中了彩票暴富,等孙子长大了逼着他去当中学老师, 理由是家里有钱结果没教育好孙子..这小哥的大龄女同事被把她甩了的前男友邀请去婚礼上弹奏钢琴祝福曲..结局是由于这无赖小老师把婚礼搞砸了,结果和这大龄女青年相爱了..
然后又看了一个"猛男诞生记", 一个jj被哥哥由于扑火失足踩烂的小男孩由于不慎过度服用了灵药, 小弟弟变得超常的厉害, 同时也影响了定数改变了历史, 全村的男人都被抓去服兵役了, 结果这小男孩满足了全村的活寡妇, 集体怀孕..等男人们回来, 连月大旱, 这小子被当作祭品贡献给一头母熊..
最后看了这个"老男孩". 我的一下午就荒荒诞诞的过去了.

抛开画面处理音乐效果的技术, 剧本其实就像是网上的乱伦小说, 只不过是两个, 一个是兄妹一个是父女, 然后用一个"催眠"+"复仇",使情节变得不那么简单. 喜欢这个电影的朋友不要生气, 我就是这么觉得的. 大修和mido一见面, 我就觉得他俩是父女, 不知道是不是导演特别安排, 俩个人都说"怎么觉得这个人这么眼熟"..后来俩人发生关系, mido说,"我真的很疼, 可是可以忍受", 这明摆的潜台词就是下面就有让大修忍受不了的疼苦了. 什么痛苦呢? 顺着一想, 肯定是他被迫知晓他和mido的关系了..

整体感觉片子里的人都有毛病, 这老男人因为嚼舌头窝囊了半辈子, 莫名其妙的被囚禁了, 结果屋子里还有有线电视, 还什么台都有.. 我要是那变态弟弟, 也就从门缝塞一张写了他新闻的报纸就得了. 大叔十五年又不见阳光又是每天被熏, 咬了口活章鱼就发烧感冒的结果愣是跑步追了一路摩托车还用一把锤子拔了一口牙砍了一楼道和一电梯的黑社会, 然后到了理发店为了套出线索顶着个帽子做头发完了发型一点没变..

我有两点没有猜到.
第一点是我一直觉得那个变态弟弟的白发保镖应该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结果没想到这个电影都快结尾了, 他就说了句"不要那么暴力"之后就死了..
第二点我没猜到大修为了不让自己的女儿知情, 剪去了自己的舌头. 这点我真没有猜到.

看到大部分的评价都是感动和喜欢, 可是我没感动也没喜欢.
我是不支持乱伦的, 什么"真心相爱", 这样的"爱"是不正常的, 是不被祝福的, 所以乱伦的变态和一个被迫乱伦的大叔之间的猫捉老鼠的游戏我是不看好的.

但是我仍然给三颗星, 是因为作为一部商业片来讲, 还是不错的, 其实很多人在电影开始就已经猜到结局了或者猜得差不多, 但是我们不还是仍然被吸引着看到了最后一刻么?
这首先说明了导演用心了, 而且也证明演员演得很细致.
而且有几处我还是觉得不错的.
一个是关于蚂蚁幻觉的孤独论, 也许我们在看到一只臆想出的大蚂蚁孤零零的坐在地铁里垂着头的时候不会觉得恐怖, 反倒会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的落单的时刻
还有一个就是大修宁愿失去舌头来保护mido的时候, 他不是被催眠的, 这是正常人的心智, 作为一个父亲, 当他可以预见到女儿的痛苦的时候, 宁愿自己疼痛钻心精神崩溃身体残缺尊严扫地也要尽全力护住女儿, 还是很令人震撼的.
再有就是最后当一切平静, 他最终选择了催眠来忘却一切重新开始, 是否也影射了我们现代的人们对于压力痛苦的无能为力, 唯有寻求忘却才能继续生活的无奈呢?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么多人喜欢的电影, 我还是给三颗星吧.

题外话: 有一个问题, 我们看武侠片什么的不都是咬了舌就自尽了么?怎么这里舌头都剪了还没事呢?..

 5 ) 韩国电影口味太重了--内心深处的绝望和恐惧

笑,人人陪笑;哭,独自垂泪!当你莫名其妙地被囚禁了十五年,从电视里看到妻子被杀自己被怀疑是凶手,你愤怒你绝望你要报仇,当最初的恐慌消失后,你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当你用筷子挖墙壁十五年,还差1个月就可以从地洞中逃出,然后莫名地被释放出来。在茫茫人海中寻觅真相,你的仇恨必须被释放,你的创伤必须通过复仇来平复。

十五年的监禁生活让你通过电视知晓很多很多,让你的拳头越来越硬内心越来越狠身体越来越坚韧,从释放出来他就在不断的追寻真相,在寻找的过程中,大秀遇到了寿司店的女店员美道,他们一起寻找事情的真相。通过监禁时吃的饺子的味道,他终于找到了监禁自己的那批人,经过血腥的严刑逼供,他在逐步逼近真的凶手。当意想不到的是真凶并不惧怕他更不曾躲避,而是让他选择复仇还是在限期内找出真相。他通过零星的线索逐步追溯到自己读书的高中,他在离开学校的最后一天,无意中撞到了学校里家境较为富裕的姐弟两个的乱伦举动,因为他的无意中传播的流言蜚语,导致了其中的姐姐跳湖自杀,但是他自己对此完全不知情。十几年后当弟弟学成回国后,拥有巨大的财力和势力,才精心策划了这次复仇的行动。当他以为已经得知真相后,仍然决定去复仇了结一切,但真相和高潮还不止于此。

当他逐步揭露自己发现的真相的同时,带有歉意和仇恨两种复杂的感情纠结时,李有珍告诉他更为恐怖的真相。寿司店的美道就是他十多年前的女儿,他把大秀释放出来就是为了导演这样的悲剧。当大秀翻开美道从小到大的相册时,精神和心理完全的崩溃,我的内心和感到嗖嗖的凉意。他祈求哀怜威胁李有珍不要告诉美道真相,他自己的仇恨和生命已经都无关紧要了,甚至他自己剪掉了舌头,以表示对他们姐弟的悔恨。当李有珍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目的,觉得人生无可眷恋的时候,当手枪指着两个的人脑袋时,大秀默默地点头,他们或许都觉得已经生无可恋死了干净了。有珍在回味当时姐姐自杀的那刻的同时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留个大秀永远无法解开的难题。有珍和姐姐知道乱伦是错的,但是他们仍不后悔地坚持着,那么大秀该做何选择呢。

哥原本打算看部稍带暴力复仇的片子放松下,没想到看到结局却是如此沉重压抑冰冷,完全让人透不过起来,韩国人的口味实在是太重太重了。最后导演还是留了些温情的希望,通过催眠的方式将大秀的人格分成两部分,知道秘密的恶魔和保持爱情的大秀,最后美道和大秀的相拥看日落的美好,虽然多多少少温暖了下冰冷的内心,但仍然让观众充满了困惑和无法解脱的感觉。难道就这样了吗?好的电影总是留给人很多回味,这部电影无疑在某种角度来看,是属于优秀的电影,只是看完后会很压抑很沉默,题材和情节口味太重了,甚至无法去评论它的好与坏。

 6 ) 我唾弃你的坟墓

我的偶像福柯老师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他认为人的本质——如果真的存在这种东西的话——只不过是人所处环境的规范和习俗苟合之后的产物,一种理想的人生应该不服从这种宿命的安排。“从自我不是给定的这一观点出发,我想只有一种可行的结果:我们必须把自己创造成艺术品。”从他一方面纵情声色人亡而精不尽另一方面又在学术上扬名立万的表现来看,他真的成功了。一个人,能不依命运的意志而成为不同于原来那个自己的自己,他简直不是人。 李右真大概听说过我偶像“把自己创造成艺术品”的说法,他做的事情让我觉得有一点熟悉的味道。 一个阳光少年,跟姐姐过着幸福的生活,一同在Old Boy高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那时候,天总是很蓝,阳光总是刺眼而温暖,晒得人皮肤下的什么东西跳啊跳的。李右真蹦蹦跳跳穿过一幢幢碍事的建筑物,去学校里一个人迹罕至的角落,那里有自己急促的呼吸,有美丽的姐姐的裙子和坚挺的乳房。这些都让李右真觉得自己仿佛不在人间,只在明亮的光线和甜蜜的空气营造成的天国中存活。当姐姐半推半就地纵容他脱下裙子里的内裤,李右真带着亲近与敬畏之心正准备膜拜那芳香神秘的所在,姐姐意外的发现窗户上有个孔,孔中间有个人的眼睛。 隐秘的世界被别人的目光刺穿,美丽于是支离破碎。流言可畏。许多年以后,李右真说性功能正常的自己没有让姐姐怀孕,吴大修的舌头却让她怀孕了。吴大修就是窗外那只眼睛的主人,一个喜欢倒挂在单杠上荡来荡去的家伙。姐姐于是死了,从水库大坝仰面挣脱了李右真不甘心的手,微笑着说自己不后悔。当姐姐美丽的身影越落越低的时候,一个念头在李右真的心里越升越高:我要报仇。 仇恨是一种兴奋剂,它可以在短时间内极大的提升一个人的体力,可以让人从地底下用自己的拳头打出一条活路;同时,仇恨可以赋予一个人以巨大的勇气,甚至可以让一个男人面对绝世武功割掉自己骄傲的生殖器而毫不犹豫。一身李小龙标志服装手握日本刀的女子,她的杀戮带有某种明亮的气质,因为她的复仇起因明确,手段直接。但是有些复仇,带着海岛监狱中隔绝人世的黑暗,人的智慧一旦与仇恨所带来的无穷的体力与勇气结合,绽放得是令人目瞪口呆的恶之花。我为复仇者的心计、忍耐力以及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忍不住发出赞叹的时候,背后隐约感觉有一个鬼影正在慢慢升起。 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拜读了“通俗小说之王”《基督山恩仇记》,这本书对我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我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包含了人类所有智慧的两个词语:“等待”和“希望”,而是如何复仇的完美,如何将复仇变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并始终保持自身的优雅。伯爵先生来到巴黎,他让当年陷害自己的三位同谋一一得到了与曾经的罪行相呼应的报复。夺人妻子卖主求荣的贵族院议员莫尔塞夫中将先生失去了妻子,儿子因为父亲的过去而羞耻并不愿为他而与人决斗;精于算计靠缜密的逻辑推理获得声誉与地位的维尔福法官先生亲自宣判了妻子的死刑之后,只剩下一个疯狂混乱的大脑;整天与支票打交道精明的银行家先生唐格拉尔先生被迫接受统一价格为十万法郎的鸡、面包和红酒,散尽了自己五百万法郎的身家。 复仇者总是轻易的就将自己放在了上帝的地位,并行使权力。精心的策划于是看起来像是宿命的安排,复仇对象的生命轨迹在复仇者的安排下走向他们二人都熟悉的曾经,只是到如今二者在事件中所处的位置却已经截然相反。于是,复仇对象体会到了复仇者当年的痛苦;于是,复仇者体会到了当年复仇对象或有或无的快意。

这是最高明而完美的复仇,事件的脉络之中渗透着人类智慧的光辉,是真正的艺术品。李右真关了吴大修十五年,事情的关键不在于为什么关了他十五年,而是为什么十五年之后要放他出来。十五年后吴大修的女儿已经长大成人,可以让吴大修压抑十五年的身体喷薄而出。父女的肉体缠绵是对若干年前李右真姐弟的一次更为激烈的复制,吴大修因为若干年前舌头的一时勃起而终于在李右真的复仇计划中用自己勃起的阴茎进入了女儿的身体。这是李右真的复仇艺术品中最为精华的部分,李右真的复仇是一串华美的珠链,乱伦就是者串珠链上仿佛一滴清泪凝结的吊坠。这个吊坠不像个代表终结的句号,更像是一声悠悠的气息凝聚而成的叹号。其中,凝结着李右真胜利的喜悦、解脱和寂寞,也凝结着吴大修悔恨、痛苦和无可挽回的虚弱,他们面对结果时两种不同情感的撞击和杀戮呈现出了流光溢彩。 1978年有一部电影叫《我唾弃你的坟墓》(《I Spit on Your Grave》),除了一定的票房之外,导演兼编剧Meir Zarchi先生收获最多的是争议和骂名。当然,他还收获了影片的女主角Camille Keaton,娶回家当了老婆。一个美丽性感的单身女子去乡间度假,被四个男人强暴之后,用不同方式将他们一一杀死。这部电影最直接明了的解释了“复仇” 这个概念。同时,女主人公在杀死四位男士的时候采取了不同的工具和方式,可以看作是将复仇“创造成艺术品”的初级阶段。这电影的名字不坏,李右真心有戚戚,并将这种艺术发挥到了顶峰: 我不仅要把你送进坟墓,我还要唾弃你的坟墓;我不仅要唾弃你的坟墓,我还要把唾液编排成一朵花。 http://www.bigteeth.cc/?p=49

 短评

好多同学推荐看老男孩,可能因为太多期待了,看完也就觉得镜头,场景置换,和配乐都是极好的,教科书模式。。。。。。然后,故事,只能说,太没有代入感了。可能在大屏幕上会好点。剧本过于单薄吧。相比较STOCKER更好点。。

8分钟前
  • Danny
  • 还行

看了老男孩,很震撼,心理承受力不佳,即便接受乱伦,不可以接受的是伤害自己。

10分钟前
  • nadja
  • 较差

它教唆我们 乱伦是可以的

12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影片涵盖了太多复杂元素,而把这些复杂元素揉搓一起却没有感觉半点生硬且让人觉得深刻,没什么理由不去看。当然,还有最后时刻的那一抹温情。ps,我总觉得大秀很神似成龙。★★★★☆

15分钟前
  • Q。
  • 推荐

我不仅要把你送进坟墓,我还要唾弃你的坟墓;我不仅要唾弃你的坟墓,我还要把唾液编排成一朵花。

18分钟前
  • 眼角的花朵
  • 推荐

我喜欢那只坐在地铁中的悲伤的后现代的蚂蚁。

19分钟前
  • 2013
  • 推荐

我擦,这片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这片就是给神经病准备的啊!!!

22分钟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荐

道德取向、价值观难以苟同。为乱伦而自我催眠,真离谱。

25分钟前
  • 锡罐头
  • 还行

不否认这片子的牛逼,尤其是朴赞郁独特的个人风格使得这部片子变得异常作者化。长廊横移的打斗戏简直美翻了,看看啥叫暴力美学。关于镜头的运用,分屏、用光、还有经典配乐。不足在于剧本薄弱。但总体还是不喜欢,几个难接受的场景:生吃鱿鱼、榔头拔牙、自割舌头。cult片还是看少了。

26分钟前
  • 朝阳区妻夫木聪
  • 还行

韩国版老男孩,很不错的文艺片,温情感人。看到父女俩一起努力寻找真相感情越来越好的时候由衷地为他们高兴。推荐父亲节的时候和爸爸一起看。

30分钟前
  • 過期貓糧
  • 推荐

和我爸一起看的 囧

34分钟前
  • 暖暖
  • 还行

两对畸恋,爱上姐姐的那个最终选择放弃,爱上女儿的那个选择遗忘来重新相爱。相爱没错,不管是哪种爱……韩国片现在也极端了,要么黑暗到死,要么清新到死。

36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力荐

看完极度压抑感,无力。爱上自己姐姐的人,由于自己的懦弱和别人的谣言姐姐死掉了,然后毁掉别人的人生。迁怒而做出更加恶心的事,还最后完成了所有的事情得到了救赎?我可草泥马吧。任何一个青少年遇到这种事不长舌才有个鬼,你要真的杀就把所有人杀掉。巨几把恶心。希望所有不伦恋关起门做事。

38分钟前
  • 不见蝴蝶不见君
  • 力荐

韩国难得拍一部这么震撼的电影,原声也很赞;但要我再看一遍?No, thank you!

40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推荐

降温之后再看,发现并不好,自戕还是赎罪?这是一个问题

44分钟前
  • 扭腰客
  • 还行

又刷了一遍,悬疑推理的过程其实挺一般,这片子抓人的地方在于重口味的暴力奇观、情欲奇观和导演个人风格的炫技,摄影、旁白、配乐和故事的细节上到处都是技巧的影子,这让作者化的风格凌驾于电影类型之上,虽是个好故事,但却是个二流的剧本,但朴赞郁的作者化常常可以让庸俗变得有品。★★★★

49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推荐

看到三分之二处就已经猜出是怎么回事,过分追求剧情的离奇和曲折,反而让人难以置信,显得造作生硬。倒是有几段拍的不错,比如暴力镜头,虽然也有点鸡血过剩,但还是蛮骇人的。姐弟在教师里搞的那段拍的很好,这导演去拍情色片一定不错。

54分钟前
  • 容安
  • 还行

光影、镜头、调度、剪辑强大得一塌糊涂,简直是激动人心!唯一的小遗憾是主题的晦涩﹣﹣总觉得爱之救赎这一个维度对如此反传统的题材来说欠缺了某种可继续扩展的可能性。

55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年轻女孩子不要随便和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谈恋爱,搞不好容很易那个男人就是你的亲老爸~

58分钟前
  • 我靠
  • 推荐

成龙演得真好.....

1小时前
  • 正气大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