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马拉雅天梯

记录片大陆2015

主演:索朗多吉,普布顿珠,格桑央宗,次仁多布杰,加布

导演:萧寒,梁君健

播放地址

 剧照

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2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3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4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5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6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3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4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5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6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7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8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19喜马拉雅天梯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8-20 03:22

详细剧情

  建于1899年的上绒布寺位于珠峰北麓,距峰顶约20公里,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相传莲花生大师曾在此修行。阿古桑杰是寺中唯一的僧人,他将珠峰视作空行母的化身,人类不应当打扰她,但他的儿子却是一名毕业于“西藏登山学校”的出色高山向导。  这所全球唯一持续招生的登山学校仅面向珠峰脚下的两个县招生,目的是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他们将在每年仅有几天的登顶期到来之前铺路、修保护绳、搭建从大本营到8400的所有营地、搬运物资和行李,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登山客的安全,好让他们不断突破自己,前往独自无法抵达的高处……  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它的名字来自于藏民们画在青藏高原岩壁上的白色小梯子,当地人称之为“天梯”,并相信它可以接引世人的灵魂通往圣地,而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有人将8848当成旅行的终点,但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长篇影评

 1 ) 8848上的信仰与冒犯

   
纪录片上院线,对现在的中国电影来说可算是一件稀罕事。诸如去年的《我就是我》,今年的《味道中国》、《燃烧的影像》等,这寥寥几部有幸出现在院线的纪录片,都很不幸,结局大多是“叫好不叫座”。无论院线还是观众,对纪录片的关注几乎小到可以忽略不计。于是,当《喜马拉雅天梯》出现在我眼前时,我和大多数的你一样,并未将此列入观影计划,然而在看过点映之后,我觉得有必要认真向你推荐一下。

这是一部关于珠峰攀登者故事的纪录片,对绝大多数人而言,大概终其一生都无法领略到珠峰峰顶的那些景象。那么,这部纪录片会满足你关于西藏和珠峰的绝大部分想象:僧侣、庙宇、经幡、雪山、冰川、险途、祈祷、心灵……关于它们的所有标签在镜头下都有反映,加之采用4K高清摄影,在视觉上绝对是一道饕餮大餐。即便是对那些去过西藏登过珠峰的人来说,4K影像的视觉效果上也会给你带来足够多的冲击。

 

如果仅止于此,那本片至多不过是一部漂亮的风景观光片。Mini曾经赞助过一部有关西藏的纪录片《进藏》,拍的是一群人自驾进藏,旅途中见识各种风土人情,一路艰难吃尽苦头最终抵达,所有人都站在镜头前面哭了,宣称心灵得到某种洗礼或者升华。片子够精致,够漂亮,我却感到一些滑稽,甚至是对当地的某种冒犯。有赖于此,看之前我也有些先入为主地觉得《喜马拉雅天梯》大概也差不多,进藏换成登山而已。



事实证明我错了。导演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保持克制,风景镜头并不泛滥,并且持续时间也不长,比如很多想要拍照的观众刚刚打开手机相机,画面就已经过去了……说实话,这让我挺意外的,也挺惊喜的。看完后我才意识到,这是一部挺不一样的纪录片,甚至放在商业院线的语境下来说,它显得有些一反惯常。

这种一反惯常包含着一正一反两个方面。

其一是拍摄对象。本片选择的是群像展现,但却缺少一个拍摄中心,整体显得零散,群像浅尝辄止,个体印象不深,观影时常犯脸盲,不知道谁是谁。从进院线的商业角度考虑,这种做法是有些失当的。它会影响到观影情绪的调动,甚至可能会引发烦闷观感,让人觉得无聊。当然,前期素材因事故无法使用是主因,主创心知肚明,也在想方设法修补,譬如各种绝美风景镜头适时出现,并且41段配乐无一重复,冲淡了这份影响。



其二是主题取向。在我们看来,登山题材是多么的积极向上,随便烹制一下都能出来一锅芳香四溢的心灵鸡汤,更何况还有西藏、宗教、信仰等猛料加持。可影片并没有这样做。这也是我个人觉得《喜马拉雅天梯》这部影片最有意思、最耐人寻味之所在。

在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机锋的镜头和素材中,导演小心翼翼地呈现出登山的另一种面貌:信仰与冒犯。

影片有着大量关于藏族宗教的素材,但无论是净化、跪拜、诵经、祈祷,哪怕是世界海拔最高寺庙绒布寺,都少了几分我们印象中的庄严神圣和仪式感,它们都被以一种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的方式透露出来,对于藏民而言,这种信仰早已沁入日常,与吃饭喝水并无二异。可到了我们这里,却成了时尚和精神寄托。

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些“客户”,刚到大本营一下车就忍不住流泪的,身体跟不上却硬撑也想要登顶的,登顶后情不自禁各种感慨的……看起来,似乎登顶珠峰就能找到信仰升华心灵,可实际上彼处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赶紧拍照,赶紧拍照”。



这种反高潮的手法,类似的处理影片中还有号几处:绒布寺僧人关于“登圣山变成一种时尚”的无奈感慨,索多成功登顶却抱怨“太累了,以后就算再让我登顶也不想了”,以及结尾藏民祈福和婚纱摄影同置一个镜头,那些孩子们迷茫闪烁的眼神,和那篇“贪心”的作文……它们透露出导演的态度,也让影片变得意味十足。

他们信仰的天梯,成为我们冒犯的助力。

只可惜,这种当地人和闯入者的对比,最终只存留于浅显表面和细枝末节。不过,这也没办法,除了客观受限,毕竟揭开这种冒犯本身也算是一种冒犯,一种对普罗大众的冒犯,于上院线来说,着实不妥。

不管怎样,本片历时四年拍摄,还创下了一连串不明觉厉的“记录”:第一次将飞行器带上海拔6500米进行航拍摄影,第一次在珠峰海拔7000米以上高度进行特殊摄影,第一次将摄影脚架带上8848米的珠峰峰顶……制作自是用心之至诚意十足,并且镜头很多都是超近距离拍摄,整个登山过程的险峻和惊心,珠峰的壮美和威严,在4K影像下身临其境感十足。

10月16日,它就将在院线公映。去看看吧,哪怕你只是看看风景呢,它也不会辜负你的。对了,不要忘记,影片字幕结束后还有一段“小彩蛋”,也是颇有意味。

 2 ) 致每一个值得拥有的远方

一个晴朗的周末,买了早场的电影票,去附近的影院看《喜马拉雅天梯》。在换票机打票的时候,闻到刚出炉的爆米花香味,买了小份带进放映厅。
在此之前,对这部电影已经听说了太多“传奇”:第一次在七千米以上的海拔拍摄、第一次把摄影脚架带上峰顶、历时四年的拍摄时长、完整记录了珠峰北坡登顶全过程……不仅如此,长时间在恶劣环境中的拍摄同样也是对团队和设备的严酷考验。这些细细碎碎的亮点让我相信拍摄团队的用心和执着,静静等待它登上大荧幕的那一天。
真为这一天的到来感到高兴。

作为一名登山爱好者,珠穆朗玛峰几乎代表了心中最高的信仰。它所诠释的不仅仅是地球最高处,而是攀登过程中对世界的挑战和对远方的抵达。茫茫无尽的雪白,是旁人难以触及的圣地。 它纯洁、神秘、伟大,遇见它,可拥有灵魂的重生。
登山的意义从不是抵达终点的欲望,而是在艰辛过程中对自我的反复超越与胜利。那条路遥远又漫长,但我们知道,只要坚持,一切终将实现。
那一刻你我终会明白,现实与梦所隔的,不过是一步一步迈下的脚印。

“逃离”、“西藏”、“远方”这些字眼似乎已经成为某种潮流的关键词,时常出现在每一个对现状不满的人的嘴边。其实那不过是短暂逃避现实的借口,人们离开,然后返回,原本的生活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在“远方”遇见过的精彩和故事,好像在平凡到底的日子里,渐渐成了一个亦真亦假的梦境。
片子里登山向导口中的“客户”真是一个浅浅的讽刺,“今年有多少客户来”、“客户坚持要上去”、“抓紧拍照抓紧拍照”这些词句不多不少的揭示着这种正在扭曲的“登山情怀”。既是可喜又是可悲。
可喜的是商业登山的流行让登山学校的学生们有了职业发展的前景,让登顶珠峰更加专业和安全;可悲的是攀登珠峰这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成功人群中用来在社交媒体炫耀的时尚活动。
又或许,情怀就本应值得炫耀。

《喜马拉雅天梯》的主线并没有竭力渲染登山者背后的情怀,转而从登山学校的学员们日常生活中展开。让我们看看那些实现“登山梦想”的人们背后,是一群怎样的人。
起床,锻炼,吃饭,上课,他们也是一群普通的人。一年又一年的训练,等待,只为在适宜登顶的短短几周里完成他们的使命。
影片的前半部分似乎一直是零零散散的在叙述,让人感觉没有聚焦,而其中逐渐清晰的人物索多让整个过程像是一个筛子,从大大的背景里,慢慢的,给我们剥离出一个年轻的优秀的登山向导的形象。让观众跟着摄影团队一起,等待这个答案的亮相。
他和那个年纪的年轻人一个样子,留长发和胡子被老师批评,谈起登顶人选时说“轮也该轮到我们”的桀骜,在疲惫不堪的登山结束之后仍不忘涂抹防晒霜,过于莽撞自信在下山时遭遇了雪盲,抱怨痛苦时说再也不登顶的任性。
他有着源自于西藏的传统信仰,出发之前往行李中装许多的经幡,他说是本命年,要多挂一些。登山前和众人一起向神灵祈祷,祈求庇佑。同时他也是活在现代潮流的少年,帐篷里的手机铃声和骄傲的朋友圈图片,引发了周围不少观众轻轻的笑声。

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有足够的实力和财力登顶珠峰,但必须感谢《喜马拉雅天梯》与我们一起分享登顶者的欢喜。
清楚记得从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我们登顶了!”、“扎西德勒!”,以及登顶后激动的拥抱与诚挚感激。
那一刻吃着爆米花的我,和陌生的英雄们一起热泪盈眶。

然而,登顶并不是故事的结局,新的轮回仍然在继续,这也是“天梯”为我们所揭示的要义。
一拨又一拨的新生考入登山学校,他们羞涩又带着些茫然。大概与那些早已毕业的老学员一个样子。
培养了许多登山向导的学校老师也是一个正在老去的父亲,关注着孩子的高考。一家三口归于喧嚣世间。

我们都曾追逐远方,企求极致,妄图战胜全世界。然而在巅峰的背后,并不是什么终结与圆满。
而是在这个过程里,我们遇到过的全新的自己,他勇敢、坚强、真实,然后我们带着经历过的所有的不可思议,继续做个普通人,淡淡的讲故事,缓缓的过日子。

远方终将抵达,传奇仍在继续。

 3 ) 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前段时间蓝火户外的朋友来北京,约了一起去看班夫山地电影节。一天的观看下来,喜欢上了山地电影,又在网上找了类似的短片来看,依然震撼。感谢朋友给我一个机会了解户外运动,知道山地电影。
刚好也是活动当天关注的公众号推出活动观影户外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很幸运拿到两张票,找电影排期有点儿小波折,这电影的确小众了点儿,影院排期不多。 找了个上午场,一个小放映厅只坐了四成左右吧。
我没去过西藏,也没有啥雪山情节,本人不是驴友,也不是业余的登山爱好者。只是喜欢看纪录片的普通人。觉得纪录片就是给你个机会看别人到那些你不曾去过的地方,做你想象中的事,带你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片子看似没什么主题,但里面信息量还是挺大的,培养向导的登山学校,海拔最高的寺庙上绒布寺,以及登顶前要做的准备工作,在各个海拔点扎营的过程等等,分了几条线来讲,有点儿杂,材料组织还是有点儿散乱。
里面贯穿了始终的是藏文化,最开始说挂上好多经幡,随身带着加持过的护身哈达,还有祈福等等,这是西藏特有的,那份虔诚,在结尾登顶的索多在雪山顶跪拜中都有所体现。
先说说爬山的客户这条看似主线吧,从5100米海拔的大本营出发,到6500米海拔的前进营地,再到7000米的北拗,一个客户登顶珠峰的背后向导们要提前做的准备工作很多。而登顶之后喊的最多的是一句“赶快拍照”。有点儿冷幽默的感觉,但同时也有点儿无奈。寺里的僧人说了圣山很神圣,其实不希望太多人来打扰的,而这些有钱的客户,在山地向导的充足准备之后,8个小时登顶,也不过就为了晒个朋友圈。
里面还有一条线是讲山地学校的,原来还有这样的学校,想来也是海拔最高的职业学校吧。里面分配次的学员成长的点滴片中也有表现,期待着登顶的机会,编着辫子的索多,还早几期毕业的格珠,稳重的普布顿珠,这些登山向导的成长每个阶段其实都有代表,在展示给你看。
天梯背后的故事很多,我们看到的只是皮毛,出电影院的时候,同来的小伙伴说,这影片没啥主题,想看看天梯是怎么搭的,可看到的就是些沿着绳子爬的过程,有点儿小失望。我也觉得片子展示的不全面,但也挺纠结这纪录片拍摄难度本身就很大吧,人爬上去都是随时有生命危险的,摄影器材啥的弄上去更不容易了。能看到雪山日出已经很震撼了,也许细节的表现只能期待以后科技的提高了。
整个影片的亮点除了雪山特有的风景,观影的时候都不自觉的身子前倾,瞪大眼睛看画面。还有音乐,有比较缓的藏民吟唱,很有代入感,也有看山地电影时听过的很激情的配乐,还是很震撼。
片子里面还有一段世界各国登山大会。有跳舞的俄罗斯姑娘,也有严肃谈论死亡老向导,还穿插了尼泊尔地震遇难的新闻。登山是有生命风险的,死亡不应该发生,向导要像看孩子一样把客户安全带上峰顶,再安全带下来,并不轻松。影片并没有表现遇险的事,感觉风平浪静的就登顶了,可以说说这次拍摄的客户很幸运吧。
要知道登顶不是发张图片那么简单的事儿,对体能信念都是有要求。客户登顶前,玩笑一样尝青稞团子,向导几次强调别吃,似乎被当作儿戏,还是舔了舔。有点对自己的生命不负责。登顶前不能吃没吃过的食物,肠胃有可能会不适应,下山之后再试,没人会拦着。这只是影片里的一个片段,猜测 客户类似的无知举动应该还有不少,只是不便拍摄放映吧。
以前在华夏地理上看过讲高原反映的文章,记得里面说登山高原反应缺氧给大脑带来的伤害是不可逆的,登山者如果自恃自己身体健康就逞强,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影片里面有一段,客户说看不到路,还执意前行,向导劝阻都无效。当然面对山顶就在眼前,成功近在咫尺,谁都不想要放弃,但量力而行才是大智慧,保命比登顶更重要。
牢记,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4 ) 珠峰之巅的一场雪崩

  按照惯例,首先让我们来深度理性地剖析剖析当今中国大陆的电影市场,咳咳,说的容易,如此恢弘庞大的阅兵式主题,让笔者怎么驾驭?好吧,聚焦主题,让在下先来说说一种现象,或曰怪象乱象世相?话说这电影市场若是一个天平,一端是影片投资方、制作方和院线,另一端就该是愿意掏钱买单看片的观众。理论上天平要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需要影片投资方、制作方和院线不断按需提供质量上乘的作品,而同时观众们则在视觉心理精神等各方面愉悦地享受后,心甘情愿也理所当然地为之付费。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观影偏偏是一种不可退换的服务项目,于是,天平不可避免地逐渐向片方和影院方倾斜了,在中国大陆电影市场,这意味着一方可以毫无顾忌不论质量地提供产品,然后用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半强迫式宣传,让丧失了选择权的观众为之买单,而吊诡的是,我们的观众,本该拥有最大话语权的利益方,他们完全可以也应该运用手中的买票权去倒逼影片的改进和竞争,最终达到电影市场的良性循环,但是偏偏不幸地是,在这个集体做梦的国度,作为“人傻钱多”最好写照的电影观众逐渐(其实很快就)放弃了思索和评判,转而养成了一种习惯性和内生性的“盲从”行为:盲从题材、盲从导演、盲从宣传、盲从水军……不仅如此,社会学上的名词在这里,更有一种最悲哀的表现,就是它俨然已经深刻内化为自我判断和自我感知,产生了一种奇妙的自我阉割式观影模式,不仅容不得别人对此的批判和鄙视,反而将之作为对他人观影进行道德与行为选择绑架的利器。于是乎,片方、院线和观众最终达成一致并里应外合,成功建立起一种新的观影价值标准,集体推动中国电影票房水涨船高,拉低中国电影质量江河日下。这种去菁存芜的魔咒般的现象结果就是,在2015年,卖傻乐无营养的《捉妖记》成为票房冠军,赤裸果断抄袭的《夏洛特烦恼》在“口碑”助推下成为票房黑马,矫情无聊的《肿瘤君》居然代表大陆“申奥”……OMG,“中国电影越来越好了”,早已作为经典黑色笑话永载史册,而“中国的电影观众越来越糊涂了”,却是不幸言中的事实。
  呼吁~~总算冲着越来越像光腚总菊的片方和市场放完了浊气。啰嗦了那么多,现在回到我们“纯净”观影时空,谈谈这部名为《喜马拉雅天梯》的片子。
  在片方的简要介绍中,这是一部主要以真实纪录的方式,讲述一个或几个藏族少年如何从日喀则普通牧民的孩子成长成可以攀登珠穆朗玛的登山向导故事的影片,是首部纪录珠峰攀登全程的4K超高清极限纪实电影。
  光是梳理梳理这其中透露出来的几个关键词,就足以让人热血沸腾:西藏、藏族、登山、极限运动、珠穆朗玛、地球之巅、血性少年、从普通牧民到高山向导……还有现在最为流行的4K摄影、延时摄影、高原航拍、纪实电影……简直就是要将户外圈、文艺圈、旅游圈、藏迷圈……一网打尽并满满斩获零差评的必须节奏。
  然而显然,片方的野心并不局限于此,早在制作期间,他们就与财大气粗的几个赞助方达成了协议,而在进入院线公映之前,则用尽了各类媒体和手段进行了无数次淋漓尽致的营销,加上从众筹制作到众筹上映这样参与式感十足的时髦手段,还有诸如“《喜马拉雅天梯》前期拍摄制作历时四年,早在立项时就已获得中国首届国际纪录片提案大会最具国际传播力奖,并在法国阳光纪录片大会亚洲展上以中国提案第一名的身份入围国际提案单元,BBC,NHK等国际知名电视台也已对本片提出明确的购买意向”等等标签性鸡血话语……真是吊足了观众预期,让人恨不得一口气将本该画在岩壁上的白色梯子吞进肚里,然后化为精血,流通五脏六腑。
  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故事发生地——拉萨,更能让人明显感觉到周围不少人隐隐的兴奋与躁动,这种按耐不住一睹为快的情绪特别来自上述的几个圈。是的,至少在某些地域和某些群体内,《喜马拉雅天梯》注定要成为一个话题。
  10月3日,《喜马拉雅天梯》拉萨首映,笔者在外出差,无缘一睹。
  10月16日,全国院线上映,我忙不迭地卖票入场。
  然而……然而是笔者继最近的《狼图腾》后,从该片中再次感到“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句蜘蛛侠名言的本土电影版:“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然后……然后是毫不奇怪地,笔者看到朋友圈刷屏共贺,看到网络上的评论如潮水般起伏,从影厅出来的人用“惊艳”、“美翻了”、“幸运”、“感动”……等等词汇毫不吝啬地送上逢迎与喝彩,并借此夸耀自己已抢先观摩该片,没有看过的人们,则掩饰不住心中因缺席落后而产生的愧疚和恼恨,发誓一定要约,约看片,约好评!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如此的反差?笔者在心中对重要的事情反问了三遍,然后将对此的回答,简单分析在开篇。不仅如此,一向满满“负能量”的在下还要冒“大不韪”的风险,“逆风而动”,吐槽为乐。
  影片的开头与结尾,都有一段满含深情的藏语吟唱,刻意去营造一种听觉和心理上的“西藏时空”,据说这是一首歌咏珠峰的当地民谣,尽管我不太清楚经过加工的歌曲与整部片子想要竭力呈现的主题有什么太多的联系,或许仅仅是为了给影片涂抹一份带有信仰的神圣性?——这无疑是影片想要呈现的诸多元素之一。但是如此的手法,只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西藏的刻板印象,君不见这样刻板印象已经内化为包括该片在内对于西藏必须且唯一的阐述方式,倘若导演选择登山作为影片题材,是希望首先在选题上突破以往对于西藏影片神秘、遥远甚至蛮荒的情感认知,是否无需再用精心选择的画面和音乐去向某种有意为之的“圣洁光环”的故意靠近?然而遗憾的是,导演在本片中并未脱离这样的窠臼,片中不时出现的寺院、僧侣、朝拜、祈祷等等镜头都毫无含蓄地展现着导演想借此努力为自身影片的“升华”服务。然而,整个过程并不自然,充满人为雕琢——不知道如此手法是否还符合纪实影片的基本伦理——况且,其本身已经极大分散了影片宣传语中所想要讲述的主题:少年的成长——如同片方在许多场合的介绍中所说,该片想要呈现的是:“这些珠峰的引路少年们扮演的正是“天梯”的角色……对他们而言,这只是起点与成年礼。”
  不过就像影片在制作和前期宣传中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片方的野心显然远远不在于此,我们看到在字句深情的影片介绍中,强调“电影讲述的就是这样一僧一寺、一座山、一群人的故事。”好吧,我们来看看影片中如何讲述这样的“一僧一寺、一座山和一群人”的群像故事。
  但是……抱歉,眼拙如我真是没能从整个观影过程中,看到任何能匹配宣传语所表达的个体与整体、具象与抽象的美好结合。
  我只看到各种以平行叙事、插叙、顺叙、倒叙……多角度多线索的各种叙事造就的影像碎片组合。登山学校的学员索多似乎是片中的主角——这也许是整部影片中唯一让人能产生印象的人物,然而我们仍然看不到一个关于索多完整人生历程的交代:他的出生、他的家庭、他的情感心理、他成为向导的磨难与调试……全都是一掠而过的景象,无法塑造一个清晰而完整的索多故事。既然是要宣称讲述登山学校“花四年时间把牧民的孩子培养成勇敢坚毅的高山向导”,讲述这些“引路少年们”的成年礼,就该有同伴,有集体生活,有系统训练,有笑有泪……然而索多和同伴们在学校的生活,成了剪个短发,攀几次岩壁,就战斗力自动飙升到世界最高峰的登山向导,而与索多同期的伙伴们除了浮光掠影几个镜头后,更是似乎彻底隐形了,他们不仅连欢笑忧愁,就连人影子都几乎不见了,这怎么能成为号称要讲述“一群普通牧民少年如何成为珠穆朗玛峰高山向导的故事”呢?还是或者,影片所谓的一群人,其实是并不以索多和他的小伙伴为重心,它是包括突然出现又消失的前辈教练、身为广告模特的登山客户以及毫无交代突入画面搞茶话联欢会的外国山友……还有穿插呈现的所谓“一寺一僧”和“一座山”,即绒布寺僧人和他简略讲述的关于珠峰的神山信仰。 OMG,太多碎片式的影像就如同一堆散漫无序的水果蔬菜,被剁碎搅拌混合,再浇以导演自认为美味的沙拉酱——那些时而打断叙事,不断重复出现的广告宣传片式登山者前行的身影、脚步、喘息画面和高山上采集的绝美风光。但是最终端上桌来的,仍然是一道散乱无序的大杂烩拼盘,没有主菜的各色素材开会,让人眼花缭乱,却难免生涩无味。
  就在我真想从座位上跳起来大喊一声:“导演,too much!”的时候,几次出现的植入式广告又把我雷翻回座位,看到那位气喘吁吁的登山客户,吃力地表演着专门为红牛创作的特写和台词时,我都真想立马冲进荧幕大喊一声:“能不能来点职业精神?燥起来吼起来: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等等,话说说好的纪实电影呢?
  影片的后半段原意在展现登山队员如何协助客户登山的过程,然而不知道为什么,本该最为精彩部分的整体叙事却已然偏离了“少年与天梯”的主题,非但无法拯救反而加速了影片整体的滑坠。尽管索多在最后登顶并留下了人生第一次站在地球之巅的影像,然而此时摄像机镜头中明显已不是剧组摄影师的语言,而是“团队甚至花三个月时间把两名藏族向导培养成摄影师”的结果,这一次非人力所能决定的因素——它是组成该片诸多元素中的一个——最终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有,显然是太多想要表现的(刻意或者必须)或者承诺表现的(广告或者人情)各路元素和素材,终于交汇珠峰峰顶,在索多和客户登顶的那一刻,最终让影片不堪重负,并酿成了一场地球之巅的严重“雪崩”,大风起兮,大雪扬尘,各路元素精心堆砌的结构,因为没有主轴显得异常脆弱,迅速地崩解了,各种雪粒般的影像碎片随风飘散,模糊难辨,尽管珠峰依旧,然而影片已注定随这场灾难而逝。
  难以想象“这是一部历经四年方才完成的纪实影片”,它实在考验并反应出制作方驾驭影像叙事的能力,这部用尽了时髦技术手段和营销玩意儿的影片,似乎偏偏忘记了作为一部影片的最终目的:一部成功的纪实影片,会告诉观者一个结构稳定的故事,一个明确指向的主题,一个打动人心的价值中轴。这些,不是几段优美震撼的画面拼凑所能转移视线,更不是一些让人眩晕的宣传语言和评论文章所能弥补。因为观众,最终是要将被拔高的预期落地,摔得疼了,自然会清醒。
  也许,“拔剑四顾心茫然”,是导演面对这些素材的真实状态。用一位网友的话来说:“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再也许,只有片头和片尾的珠峰星空,是整部影片让人印象深刻,也是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
  个人意见,独立观点,仅供讨论。

注:本文首发于拉萨民间影像论坛微信公众号,欢迎搜索“LHASAFILM”关注

 5 ) 《喜马拉雅天梯》:有高山万仞,谁共登梯

某种意义上,纪录片大都是反奇观的。
用日常消解传奇奇观,用普通人消解英雄奇观,用纪实节奏创造反高潮来消解戏剧奇观。

《喜马拉雅天梯》所涉足的西藏,是一片被高度奇观化的土地。
无论是其历史抑或是文化,乃至现在的消费语境下,它都代表着一种远离日常和世俗的文化体验的疆域。
百度贴吧的西藏吧的抬头处,赫然写着“所有的梦想、温暖与勇气都在这里”,百度旅游的拉萨评语,还分明缀着“日光之城拉萨,是多少人心灵的家园”。
雪山、高原、蓝天、星空,一切都因为在西藏,而更增加了奇异的凛然和寓意。

就视觉传播来说,西藏更是一片资源沃土,此处山水天地皆容易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有无数的摄影或摄像、专业或业余的人们来到这里,将星空一瞥或湖水一掬卷入镜头,随后和着心中的激荡与诗意,铺陈为林林总总的旅游网站、摄影论坛、朋友圈、微博上的点击与惊叹。

而《喜马拉雅天梯》却无意为打造西藏奇观添砖加瓦,它分明凝视的是这场高原之梦的圆心,却偏偏正要从高原的最高处,解开那些所谓的情结;偏偏要将俗世情态和脱俗盛景杂糅并蓄,并且平和地加以叙述。
然而也许这才是这千里莽原、万丈高山里,最真实的东西。
《喜马拉雅天梯》记录的是攀登地球上最高的一座山峰的过程,却把镜头聚焦到了那些意图来“创造壮举”“征服自然”“实现自我”的“英雄”以外的地方。《喜马拉雅天梯》对准了拉萨的一所培养登山向导和助手的学校,以及学校里的这一群,最平凡也最非凡的登山人。
攀登喜马拉雅对这些人而言,是工作、是生活,也有期待、也有忍耐,而唯独没有那么多如梦似幻的光晕。在这些人身上,科学、宗教、民族、世俗生活像四色地图一样奇异和谐地混搭着:他们有着基本的科学特别是医学知识,他们的信仰虔诚,他们的语言与文化都保留着藏族的习俗,他们却也用手机、刷微博、打游戏、吃零食。
于是镜头几乎化成了两极,极冷峻的山,极普通的人。
喜马拉雅冷峻的风流云散之下的冰与雪之路,和喜马拉雅攀登者们粗糙的手、骨节膨大的脚、蓬乱的头发和发黄的牙齿,极其强烈地在影片中反复地碰撞。而碰撞又岂止于人与自然之间,向导和顾客们的登山也不可同日而语,记得里面有位大约是登山学校的领导对向导们说:“你们要把他们像孩子一样的保护上去,再孩子一样地带下来”。向导们在完成工作,而顾客们在完成体验,但各自的目的之下,某种征服与挑战的期盼和野望,却又在这种流水化工业化的“时尚”中始终萦绕不去。
于是从观影来看,这部片子总是在一些令人期待波澜壮阔的时候却往往只给你出镜的某知名品牌牛肉面,而在以为只有登山枯燥寂寥的艰苦和重复时,又能听见某位片中人哼起了古老的歌谣,或者画面中记录着谁在皑皑雪地之上,虔诚地叩下三个长头,向心中信仰致以膜拜顶礼。
就像是篇末的那个不动声色的镜头,同一画面里的两拨人,一边是朝着雪山肃然而礼、一边身着婚纱婀娜而笑,大概就是导演的理解和答案。

最后还想说的是,影片中有一个竖直仰拍向上攀爬的镜头真是太喜欢,尤其是冰块被攀登者所著鞋具脚底的防滑刺凿落,纷纷漫漫地坠落在镜头上,最终累着叠着地模糊了画面视线,实在妙不可言。

 6 ) 如何超越巅峰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movie432,文末有二维码噢~

提起喜马拉雅山脉,总是想到珠穆朗玛峰,条件反射冒出8848这个数字来。这种反应是如此真实、自然,以至于不太接受被修正后的8844米。 近些年来,登山题材出现在个人视野里,一次是上海放映了1924年的纪录片《珠峰史诗》,更早的一次是2009年日本导演木村大作拍摄的《剑岳:点之记》。对登山之类的极限运动,并无心驰神往一说,但自小喜欢地理,不免也有好奇。这次的《喜马拉雅天梯》,正是被它的纪实拍摄和4K影像所吸引,试图去寻找电影里的巅峰体验。 对传统藏民来说,喜马拉雅山脉的众多山峰依然是山岳信仰的真实反映。从以前到现在,他们都敬畏它,一直如是。如今,则还有一群年轻的登山向导,他们从拉萨的登山学校毕业,每年负责帮助客户攀登上世界最高峰。隐约知道有这样的向导故事,南边尼泊尔的夏尔巴人,北边的藏族同胞,但却不清楚具体缘由,以及如何运作。 看完电影,问题得到了解答。客户是这部电影的有趣存在,在近半程的电影时间,他们都不曾露面。然后就是一到大本营就落泪的女客户,身体跟不上只能放弃的男客户,已经爬不动却坚持要登顶的不知名客户。到了珠峰顶,客户们一通感慨,向导忙说,赶紧拍照,赶紧拍照。曾经神圣、英勇、突显人类冒险冲动的登山壮举,逐渐变成了井然有序的流水线作业,化为社交网络上的打卡刷新,这就是珠峰登顶的背后故事,隐秘而伟大的。 服务客户的年轻向导们,重复着老师前辈所做过的事情,动员、准备、祈祷、铺路、运输、攀登……与此同时,也不免有产生困惑:影片为何迟迟没有foucs在某一个具体人物身上。虽然纪录片也可以用群像形式展现,但圈内流传一个说法,找到一个好的纪录对象,电影已经成功了五六成。对《喜马拉雅天梯》,如果失去焦点人物,电影很容易变成流于形式的登山运动介绍。一直到后半程,尤其是接到客户后开始的冲刺阶段,《喜马拉雅天梯》才把重心落在了第一次登顶的小伙子索多身上。当他因为雪盲看不见东西,说太累了,再也不想登顶。这种反高潮的落笔,似乎成了影片的某种真实追求。不要忘记在尾声的招生采访部分,镜头对准了一双又一双年轻而纯真的眼睛。他们中有谁能看到日出东方,抑或只是茫茫无尽的冰川积雪。 可以想见,由于并不确定最后登顶由哪几个人完成,《喜马拉雅天梯》摒弃了一些前期素材,并且因为一年一度的登山时间过去,资金链条的压缩,难以完成补拍或者重新拍摄。按照主创们的说法,这是纪录片的遗憾,更是纪录片的宝贵所在。 由于早先就有的心理预期,《喜马拉雅天梯》的4K画面也确实吸引着我。当在电影院看到近乎90度直角的艰难攀爬,铺面而来的飞屑流雪,积久不化的延绵冰川,毫无生气的清冽寒色,大自然的威严确实展露无遗。 对比《珠峰史诗》的黑白画面,这种观影体验是截然不同的,可谓是翻天覆地。因为它太过真实,真实到作为观众的我,无法留住那部分神秘的想象空间。 如果你在意的是登山这件事的来龙去脉,那么,你应该来看看这部电影。如果你在意的是那些壮美风光,《喜马拉雅天梯》也能满足你的好奇,只是,它的制作用意并不在此。

截图扫码,关注:MOViE木卫(movie432)

 短评

(所以我怎么可能不打五星呢...)最喜欢清影的片子总在别人认为需要煽情的时候逗逼...每次看登顶的时候向导们说赶紧拍照,都会感受到鲍德里亚的恶意...

4分钟前
  • 浅斟低唱
  • 力荐

超五星

7分钟前
  • Mia
  • 力荐

说是纪录片吧、却没啥内核。应该是部昂贵的广告片!

8分钟前
  • Daniel
  • 还行

说实话看完心情有一点复杂,高山协作队的小伙子们非常值得敬佩,但是"这里有莲花生大师钦命的守护神,还有那么多得道高僧的圣迹,现在登珠峰成了一种时尚,我能说什么呢?"

10分钟前
  • 花果山望妻石🎩
  • 力荐

我并不喜欢这种“去征服”的感觉

11分钟前
  • 群狼之首
  • 推荐

印象最深的不是那些壮美的风光,而是导演借绒布寺僧人之口所说的那句:现在爬喜马拉雅成了时尚,我有什么话可说呢

15分钟前
  • 草木有嘉名
  • 力荐

其实都有些称不上是纪录片,就是很简单地小小地记录西藏登山学校的日常一隅的缩影。这些作为向导的引路少年,被我们比成是天梯,引领别人的梦想攀上神山。而对于他们自己就是一份不错的工作,要争取被选进登顶队。第一次登顶后会累会疼会苦,叫着下次让我登顶都不登了…这就是他们真实普通生活的缩影。

20分钟前
  • 皮皮咕咕咕
  • 推荐

作为纪录片感觉也并不成功,更不谈作为电影。

24分钟前
  • 晓晓晓
  • 还行

好单薄的纪录片!着急忙慌赶到影院,全价买了票,然………不好就是不好。

26分钟前
  • 爱上一只猫
  • 很差

我想登珠峰

30分钟前
  • [x]
  • 力荐

风景真好,风景加分额!!

31分钟前
  • 白竹
  • 推荐

很不错的一个题材,但执行难度颇大,最后的成片差强人意。片子最大的问题或许在于焦点涣散,导演似乎拎不清究竟想表达什么,最后拍了一堆没有太多内在联系的人物群像。登顶的困难其实主要还是靠说,影像本身没有承担起太多表达的功能。4K拍摄的喜马拉雅雪山确实非常漂亮,蛮可惜的。

34分钟前
  • Cherry Chan
  • 还行

登顶对游客来说是生命的高潮,但对向导来说只是一次例行的工作。导演自称是想展示奇观与日常、信仰与商业之间的冲撞,但很不幸,他基本上都没表现出来。结果只拍出了个焦点涣散的风光奇观片。主角吊儿郎当,拿什么都无所谓,导致最后他那句点题的“我再也不想登顶了”越听越觉得像在开玩笑。

38分钟前
  • 艾弗砷
  • 还行

过完重阳节来看登山_(:3√∠)_。看的还是全景声,非常不错!有几位藏族小鲜肉好帅呀,姑娘好看,孩子也可爱,西藏就是民风淳朴啊!神圣洁白的冰山,纯净湛蓝的天空,拨动心弦的配乐,用心又考验人的极限环境航拍。延时摄影和4K摄影的高画质画面简直美不胜收,赞不绝口!最后的花絮好长……

40分钟前
  • 独行侠杀手阿何
  • 推荐

客户登顶后,向导说快拍,赶紧拍,旁边几个人也拿出手机,拍出来的效果就像在现场一样

44分钟前
  • 萤木C
  • 还行

任性所以给五颗星

48分钟前
  • 蜂蜜柠檬茶
  • 力荐

映像最深刻的两句话(大意):绒布寺的师傅说「登喜马拉雅成为了一种时尚,我有什么办法」,登山队指挥对登顶客户说「恭喜登顶,赶紧拍照」。着两句话表明,攀登珠穆朗玛已经归属于时尚圈和旅游圈了。

50分钟前
  • 墨澈
  • 推荐

摄像机真好,摄像师真厉害,扛着机器边爬山还要边找角度拍摄。8848看上去也不过就是个顶,“快拍照快拍照”……登顶在有些人看来是时尚是梦想,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只不过是维持生计的日常工作。藏人称之为圣山,内地人却只想着征服它。PS.真!的!好!讨!厌!屏!摄!的!人!

53分钟前
  • 又又
  • 推荐

因为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可能不会去到世界之巅,所以就看的格外认真。拍摄不易~最后还流下两行激动的泪水

56分钟前
  • 夭夭
  • 推荐

导演选取素材的能力十分堪忧,全片几乎没见到明确的主线,像一个拼盘大杂烩,跟看珠峰上的云雾一般云里雾里。一会莫名其妙混入大本营里的外国人,一会聊起上绒布寺的僧人和神山历史,最后的采访就像给登山学校拍宣传片。仅依靠绝美风光和配乐而没有根系,看得出拍摄艰辛,但缺乏好的整合能力就是辜负。

59分钟前
  • 西楼尘
  • 较差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